首頁 > 文章中心 > 學生健康管理制度

      學生健康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學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學生健康管理制度

      學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關鍵詞:獨立學院;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干預措施

      中圖分類號:B84-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8-0022-02

      獨立學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的進行本科層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機構,由于受經濟條件、入學分數、教育資源、社會認可度、就業壓力等因素的影響,獨立學院的貧困生的心理特點與普通本科院校的貧困學生相比也呈現出獨特的形態,其心理健康狀況也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和研究。本研究擬運用科學的心理測量學方法,對獨立學院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社會支持情況進行深入、系統地考察,并在此基礎上理論聯系實際,對獨立學院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措施和建議。

      一、實施對象與測量方法

      1.實施對象。對象,此次通過隨機和整群抽樣相結合的方式,從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山東師范大學歷山學院兩所獨立學院挑選被試1879人(其中,男1013人,女866人;文科960人,理科919人)。以每月家庭給予的費用不足200元為貧困生,共393人,約占13%;高于200元為非貧困生2742人,約占77%。

      2.測量方法。①SCL-90量表,利用此種方法可提現車他們的心里健康度。此種方法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癥狀、焦慮癥狀、敵對情緒、恐怖癥狀、偏執癥狀、精神病性十個癥狀。在評分規則方面,SCL-90量表采用5級評分制,評分為1~5分,分數高的體現情況比較嚴重。②社會支持評定量表,此次利用肖水源設計的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其中包括客觀、主觀的支持以及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三個維度,其得分高的體現來自社會支持水平高。

      二、測量結果顯示

      1.獨立學院貧困大學生與非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對于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九個影響因子(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癥狀、焦慮癥狀、敵對情緒、恐怖癥狀、偏執癥狀、精神病性結果分別作為單獨樣本t進行檢驗。可看出,前者心理健康狀況各項檢測得分基本高于后者,然而人際關系、抑郁癥狀和精神病性結果得分明顯比非貧困生(t=2.55 p

      2.獨立學院貧困大學生與非貧困大學生社會支持水平的比較。將社會支持的三個因子(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對社會支持)得分情況一一作獨立樣本t檢驗,表明,前者的社會支持度全部得分均低于后者,并且后者調查中的肖水源設計的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得分明顯高于前者(t=-3.45 p

      3.獨立學院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社會支持的關系。將SCL-90各因子與社會支持得分作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與社會支持之間存在負相關,其中客觀支持、支持利用度與SCL-90得分相關顯著。

      三、分析與討論

      1.獨立學院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顯示:與普通高校一樣,獨立學院貧困大學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問題,尤其是在人際關系、抑郁癥狀和精神病性等方面。這是因為其心理的自卑和其自尊心的過強心理矛盾,同時在人際社交方面存在的諸多不適應,其情感表現出極強的不確定性及不穩定性。而他們也是希望自己可以得到團體的認可和認知,但同時他們又不愿意接收他人對自己提供的同情,使其心理更易引緒、情感強烈波動,引發眾人不滿與不理解。與此同時,他們對于家庭給予的壓力,思想壓力也會出現,并且對于復雜的人際關系處理和現實的理想也存在差異,因此他們心里會產生持久的抑郁、焦慮體驗,產生更多的心理問題。與普通高校相比,獨立學院貧困生的心理問題更為嚴重。獨立學院學費比普通高校高很多,因此選擇在獨立學院就讀的學生家庭條件好的占大部分,這就加大了獨立學院貧困生與其他學生的貧富差距,加之學校的高額收費,其產生自卑心理、自閉心理以及人際交往障礙等。

      2.獨立學院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獨立學院貧困生的社會支持水平低于非貧困生,這與普通高校是一致的。貧困生的家庭經濟基礎差、家庭關系的缺乏溝通,其原因也便造成他們覺得對于家庭的客觀支持遠不如非貧困生,家庭經濟引起心理上的自卑,使其自不愿與他人交流,自卑感強。與老師同學的關系較差、朋友較少,來自于他人支持就相對較少。此外,與普通學生相比貧困生對社會支持的感受也顯著低于非貧困生,因此他們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就較低。研究還表明,社會支持對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嚴重影響,社會支持水平越低獨立學院貧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就越差。這是因為,社會對貧困生的缺乏,對于應激事件不能及時做出判斷,從而致使其心理出現問題。以此看出,想要提升獨立學院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須從改善他們的社會支持狀況入手。

      參考文獻:

      [1]高,薛瑜.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分析及應對措施[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4,(10):105-108.

      學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對人性的認識和理解由始至終都是內化于制度的設計、實施以及管理當中。人作為管理的對象,只有對其作出充分地認識和理解,才能夠有效地進行管理。對人性的認識始終存在差異性,這種差異最終決定了管理制度的導向和內容在設計上的差異。

      關鍵詞:

      學校管理;制度設計;人性論

      一、關于人性的不同理解

      (一)“性善性惡”論與對教師和學生的不信任

      1.“性善論”與學校管理制度設計。“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中國早已將人性本善作為基本的價值判斷。以“性善論”為基礎制定出的學校管理制度,通常是倡導性的語言,并非禁止性的語言。例如:“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像這一類的語言就是激勵性、倡導性的語言。以“性善論”為價值導向的制度設計者通常會設計出以上的管理制度,他們深信人性本善,通過激勵一定能夠達到有效管理的效果。

      2.“性惡論”與學校管理制度設計。在西方諸多宗教、哲學等著作中,普遍認為人性本惡。想要改變這一切,就要通過自己不懈努力去贖罪。以“性惡論”為基礎制定出的學校管理制度,一般是禁止性的語言,并非激勵性的語言,諸如“不歧視、不諷刺、不變相體罰學生”等之類的語言,均是禁止性的語言。以“性惡論”為價值導向的制度設計者通常會制定出以上的管理制度,他們認為人性本惡,需要通過一定的制約機制去實現相應的有效管理。

      3.“性善性惡”(“非善非惡”)論與學校管理制度設計。在人性論的爭辯中,還存在“性善性惡”論和“非善非惡”論的觀點。以“性善性惡”(“非善非惡”)論為基礎制定出的學校管理制度,通常既包含激勵性的語言,又包含禁止性的語言。例如,“努力學習、認真思考、考試不作弊”等。以此為價值導向的制度設計者認為,教育對于像白板一樣的學生來說至關重要,既要激勵也要約束,這樣才能做到有效管理。然而,現在的學校管理制度通常會以人性本惡為價值導向,假設我們的學生和教師會偷懶。基于此,學校的管理制度總是限制學生和教師的行為。這樣有它的合理之處,然而,學校的管理制度能夠在“不準做”什么的基礎上再規定“最好做”什么,這樣的管理制度就會更加趨于完善。

      (二)“需要層次論”與教師的職業倦怠

      對于人性的認識,不僅可以從性善與性惡的角度進行解讀,也可以從人性的本質與行為表現的角度進行解讀。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是內在的,需要決定行為動機,行為動機決定行為。所以,人的行為均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需要。以需要層次論為基礎制定的學校管理制度,目的是激勵教職員工更加有動力地追求自身專業發展。譬如“教職員工評聘分開制度”,即“高評低聘、低評高聘”制度等。然而,當教師在職業生涯中完成了職稱等級的評定,就會出現職業倦怠現象。教師的職業倦怠嚴重阻礙了學校的發展、學生學業的提升以及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要以需要層次理論為價值導向設計學校管理制度,充分激勵教師在其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產生不同的需要,始終保持自身專業的活力。

      (三)“有限理性”論與對教師個人利益的忽視

      “有限理性”是經濟學家首先提出。包含兩層意思:第一,人具備理性的特質。第二,人的這種理性是有限的。然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有制度的約束和規范,否則他人和自身的利益都會受到侵犯。以“有限理性”論的價值導向來看學校中的學生和教師,其實他們也在追逐著個人的利益,選擇著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工作內容和方法。這些是教師和學生作為普通人的共通特征,如果忽視這些特征,那么就會降低其滿意度。傳統意義上對教師的管理制度,過于突出教師的奉獻精神,忽視教師的個人利益。在這里并不是說教師的德行不重要,而是在設計學校管理制度的同時,不能弱化教師對合理的個人利益的追求,要使學校的管理制度能夠充分體現人性化的特征。綜上所述,基于對人性的不同觀點,決定了學校管理制度在內容和功能上的差異性。學校的管理主體是教師和學生,在他們身上既存在人類的共同特征,也存在著其自身的獨特性,對他們獨特性的進一步研究,是設計學校管理制度的根本依據。

      二、學校教師與學生的獨特性分析

      (一)教師的性善性

      “教者必以正”,“師者,人之模范也”,這些觀點均是我國古代先賢們提出的,沿用至今。首先,教師這一職業具有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特性,這就要求老師要具有比其他行業的從業人員更高的道德水準。其次,教育作為與社會倫理道德緊密聯系的工作,那么從事教育事業的工作者就會順理成章地被認為是社會道德的代言人。教師的行為要具有表率和楷模性,人格和情操要高于普通民眾,只有這樣才具備作為教師的資格。

      (二)需求的“雙峰性”

      教師的需求包括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兩方面。教師作為普通人,也有物質方面的需求,希望過著衣食無憂、令人贊許的生活;同時,教師的價值也是要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并將人類文明傳承下去,所以教師在工作中能夠得到應有的尊重和認可。因此,教師對物質與對精神的需求呈“雙峰”性表現出來。

      (三)學生全面發展的優越性

      學校作為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場所,其所有舉行的活動、教師的所有工作都是以促進學生成長和全面發展為核心目的。努力把握每個學生的獨特性,根據學生在個性、氣質、學習方式、活動與交往方式等方面所表現出的差異性啟發并誘導出來。因此,在校期間,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較大的優越性。

      (四)個人利益的“法”“理”性

      一般而言,教師和學生在追求個人利益的過程中,是以法律為前提,具有一定的自律性。愿意以法律為后盾,以事實為準繩。他們具備“有限理性”的特征,其各方面的需求能夠自覺以一定的社會道德標準為要求,進行一些取舍,成為他人的表率。因此,無論教師和學生的需求有多復雜,其身份特性和職業特點決定了他們在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要遵守實現利益途徑的合理合法性。

      三、人性論視閾下的學校管理制度設計

      (一)學校管理制度設計與“抑惡揚善”

      人性中善與惡并存。學校制定管理制度也是為了發揮“抑惡揚善”的功能。如此,學校管理制度不僅要告知被管理者不能做什么,也要告知能夠做什么。例如:“不歧視、不諷刺學生;熱愛學生,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諸如此類的學校管理制度,它的前半句是禁止性的語句,告訴教師不能做的事情;后半句則是激勵和引導性的語言,告訴教師可以做的事情。唯有制定這樣的學校管理制度,才能夠對被管理者的言與行起到有效的“抑惡揚善”功能。

      (二)學校管理制度設計與師生利益的維護

      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確定并表現出某種利益關系和格局。人們精神和物質上利益能否實現,均要憑借和依賴管理制度。因此,學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須要維護師生物質和精神等方面的合理利益,這一點尤為重要。在制定學校管理制度的過程中,應該把教師合理追求物質需要作為合乎情理的事情。教師對物質和精神利益的追求與學生發展、學校發展息息相關。所以,學校管理制度的設計應充分維護好師生合理利益的追求。

      (三)學校管理制度設計與師生持續健康發展的保障

      由需要層次理論可知,人的行為表現取決于自身的需要。學校利用一定的物質激勵和教師職務、職稱的晉升和評審對教師的激勵,僅存在短期是效果。因此,學校需要通過制定合適的管理制度,將教師自我實現的需要與學生的成長、認可、尊重緊密聯系起來。只有從這個角度考慮才能促進教師專業的不斷發展,激發教師產生更高層次的需要,從而保障師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四)關注人性復雜性與制度有限性的關系

      通常情況下,制度是對已發生事情處理方式的規定,以及對可能發生還未發生事情處理方式的規定。因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局限性的特征。再者,人性的復雜性決定了現實生活的繁雜多樣,有限的制度并不能完全對生活中出現的所有情況作出相應的規定和規范。此時,就需要依靠人們自身的素養和道德品質來解決問題。所以,一方面,學校管理者盡可能地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盡可能完善的規章制度,做到依法治校;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人們的道德素養,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以道德的力量引導和規范師生員工的思與行。

      作者:于潔 單位: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郭夏娟,應杭.卑賤與我無緣———倫理學精華[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34.

      [2]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M].北京:三聯書店,1995:88.

      學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關鍵詞] 素質教育 系統改革 管理制度 引導作用 首要保障

      實施素質教育是一項史無前例的教育系統改革,在改革的過程中,難免出現一系列新的矛盾,直接影響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推進。主要表現為:學校的全面育人方式與傳統教學模式、教師的育人工作與教書工作、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與知識學習等。解決這一系列矛盾,需要系統的素質教育實施方案,更需要相應的起引導、調控和促進作用的系統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引導作用是首要的。其直接關系到教育教育機制的工作目標、狀況和效果。就基礎教育而言,其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學校管理制度方面

      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的管理制度,特別是其中的評估制度,對學校能否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對學校工作評估的項目引導著學校工作的內容;各項所占的份值比例引導著學校工作的重點與非重點;評估辦法與評估態度引導著學校對每項工作任務的重視程度。實施素質教育需要改革創新。學校工作受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影響很深,已經習慣于舊的工作程序,在沒有科學管理制度的引導、調控和促進作用下,很容易走熟路駕輕車。因此,需要加強對學校工作的科學管理,發揮管理制度的正確引導作用,以確保教改實效。

      二、教師管理制度方面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成長的主導者。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實現新的教育目標,對于教師的工作要求要有新的意義。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教育教學效果和自身素質等方面,都要符合素質教育目標的要求。這種要求可形成引導、調控、促進教師為實施素質教育而工作的制度。在教師管理制度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對教師的平價制度。對教師的評價,不僅僅關系到教師個體的切身利益,更重要的是關系到學校教育工作的方向和工作意義。因此,對教師的評價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制度引導問題。

      第一,平價制度要引導和促進教師的工作面向全體學生。這是教育實現提高全民素質目標的基本因素。這就要求教師關注每位學生的成長變化,無論對素質優秀或良好,還是素質可以或較差的學生,都要有相應的提高措施,使每位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盡可能的提高。教師對每位學生的教育管理要有記錄,定期納入教師管理檔案,作為評價教師的材料之一。

      第二,平價制度要引導和促進教師的工作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這就需要對教師工作的評價不要只偏重于文化學科的教學方面,要使平價制度的內容具有全面性。每位教師的教學雖有明確的分科,但是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實施素質教育不僅要搞好對教師教書工作的評價,還要搞好對教師育人工作的評價。要從育人的高度去考查教師,一方面是教學成績,一方面是教育成績。

      第三,評價制度要具有科學性。對教師工作的評價是一項復雜而非常重要的工作。教師對工作的付出其價值和意義具有遲效性和間接性。比如,教師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師教導學生的真理或發現真理的方法,并不一定在短時間內轉化為學生的思想或技能,也就不一定使學生立即產生相應的行為并形成素質,而需要學生在一定時間內通過實踐加以認識并形成。評價制度如果忽略了這一點,將會導致教師工作的形式化或急于求成對學生過度加壓,造成教育失去應有的意義。

      三、學生管理制度方面

      學生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以學生的身心素質和行為能力水平為基本依據,能夠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等方面的修養,調控不正當的思想和行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對于中小學學生管理制度的落實具有其特殊性。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行為自制能力還較差,需要學校的支持和教師的指導幫助。因此,要發揮管理制度的真正引導作用,關鍵在于學生管理制度的落實。落實學生管理制度,要成為學校教育的基本工作,而且要成為學校培養學生健康成長的基本規程。對于該項工作的操作方式可采用檔案制。每生一份檔案,把學生日常生活中思想品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等方面的變化情況,定期形成材料納入檔案。檔案材料的形成:思想品德方面,做好理論知識考查和日常行為表現的記錄,日常所做的好事錯事都是必要的材料;科學文化方面,要從知識、能力和態度幾方面進行考查,其成績既有等級又有分數(分數本身沒有過錯,關鍵在于用向,作為學生學習變化的依據,是很有必要的),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等方面也要有科學的評價辦法,形成書面材料納入檔案。

      學生管理檔案的形成,要有學校專人負責,以班為單位,班主任為主,課任老師和全班學生參加,每生對自己的檔案材料要有充分的認識,并定期談一談自己的感悟,形成書面材料,納入檔案。檔案材料的內容,特別要注重真實性和客觀性,千萬不要只流于形式而失去應有的意義。因為這種檔案既是教師了解學生、分析學生和培養學生的重要依據,又是引導和促進學生自覺地健康成長的必要手段,還可成為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參考資料。

      總之,實施素質教育是一項新的偉大的教育系統改革工程,不僅需要科學的系統管理方案,更需要科學的管理制度,特別需要管理制度的正確引導。只有管理制度的正確引導,才能為實現素質教育的宏偉目標提供可靠的首要保障。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2]教育學.

      學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一、校企合作過程中,高校學生管理制度運行中出現的問題

      1.學生管理制度的缺失和分割。在校企合作過程中,高校缺乏統一的、科學的、有效的學生管理制度保障。雖然高校為了推進校企合作而調整了自己的管理方式和若干制度,但是,高校為了維持正常的教育秩序,對校企合作的大規模開展采取了小心的態度,使得校企合作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的全面布局,這就造成學生管理制度混亂無序,各行其是,缺乏具有權威性和全面性的指導。2.頂崗實習中“用”與“教”的不協調。“用”是指在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習工作給企業和自己帶來經濟利益的過程。“教”是指學生在頂崗實習中所獲得的除了經濟效益以外的東西。這兩者應該是統一的,但是在真正實施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在校企合作中,基本上是買方市場,學校千方百計地尋求機會,而不是企業努力尋找被頂崗的機會,這種不平衡使得高校不得不迎合企業的需要來改變學生管理制度和方法,這就在無形中剝奪了學生“教”的機會。3.學生管理制度不夠規范。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學生管理事務的規范化程度比較低。高校內部缺乏規范的、有效的校企合作促進機制和確保校企合作開展的有效行為。在高校內部,校企合作是以系為單位來開展的,有的系已經初步建立了科學的學生管理制度,使得學生實習的崗位和學習的專業內容相一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有的系對于學生的管理工作沒有做好事先的調查調研,不能代表學生的利益來與企業進行事先約定。在出現矛盾和問題之后,學生的利益受損,參與實習的積極性收到壓抑。

      二、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高校深化學生管理制度的措施

      學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一、指導思想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中央16號文件”精神,緊緊圍繞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秉承“崇德、敬學、強技、創新”的校訓,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工作理念,遵循“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原則,尊重學生成長成才規律,教育和引導學生愛國、愛校,堅定專業思想,明確奮斗目標,盡快適應職院生活,追求真理,刻苦學習,嚴守紀律,拓展素質,全面發展,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迎接嶄新的生活。

      二、時間

      2017年9月11日至12日

      三、教育的形式

      采取集中教育(以校區為單位)與分散教育(以系、專業、班級為單位)相結合的形式。具體形式如下:

      1.講座

      2.勞動實踐

      3.系大會、班會

      4.考試(學生工作部統一試卷,各系組織考試、評卷)

      四、教育的內容

      理想信念教育、安全教育、養成教育、行為規范教育、制度教育、專業思想教育、勞動教育、責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五、日程安排

      (一)講座

      1.新校區

      (1)秦廷書書記校訓主題講座

      時間:2017年9月11日上午10:00——10:45

      地點:新校區教學樓操場

      主持:黃波

      參會人:各系主要領導、學生管理分管領導、學生科人員、2017級輔導員和班主任及學生

      (2)韋國民院長德育主題講座

      時間:2017年9月11日上午10:45——11:30

      地點:新校區教學樓操場

      主持:黃波

      參會人:各系主要領導、學生管理分管領導、學生科人員、2017級輔導員和班主任及學生

      (3)制度教育系列講座一

      時間:2017年9月11日下午14:30——17:00

      地點:新校區教學樓操場

      主持:汪榮

      參會人:新校區各系學生管理分管領導、學生科人員、2017級輔導員和班主任及新生

      內容:

      ①劉安堯作“文明行動從我做起”教育講座;

      ②田燃作安全保衛制度講解和安全知識培訓;

      ③謝民作資助相關制度講解;

      ④王洪作后勤管理制度講解;

      ⑤楊波作學團組織相關制度講解;

      (4)制度教育系列講座二

      時間:2017年9月12日上午08:30——11:00

      地點:新校區教學樓操場

      主持:汪榮

      參會人:新校區各系學生管理分管領導、學生科人員、2017級高職專業輔導員和班主任及新生

      內容:

      ①米樹文作高職學籍管理制度講解;

      ②汪榮作高職相關學生管理制度講解

      ③李騁老師作“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5)系入學教育

      時間:2017年9月12日下午14:30——17:00

      形式:學生大會、班會

      地點:各系自定

      主持:各系自定

      參會人:學生科人員、2017級輔導員和班主任及新生

      內容:專業教育、紀律教育、勞動實踐等。

      2.民管校區

      (1)制度教育系列講座一

      時間:2017年9月11日下午14:30——17:00

      地點:民管校區禮堂

      主持:陶剛

      參會人:水電系學生科人員、2017級輔導員和班主任及學生

      內容:

      ①米樹文作高職學籍管理制度講解;

      ②武華文作高職相關學生管理制度講解

      ③李騁老師作“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2)制度教育系列講座二

      時間:2017年9月12日上午08:30——11:00

      地點:新校區教學樓操場

      地點:民管校區禮堂

      主持:陶剛

      參會人:水電系學生科人員、2017級輔導員和班主任及學生

      內容:

      ①劉安堯作“文明行動從我做起”教育講座;

      ②田燃作安全保衛制度講解和安全知識培訓;

      ③謝民作資助相關制度講解;

      ④王洪作后勤管理制度講解;

      ⑤楊波作學團組織相關制度講解;

      (3)系入學教育

      時間:2017年9月12日下午14:30——17:00

      形式:學生大會、班會

      地點:系自定

      主持:系自定

      參會人:系學生科人員、2017級輔導員和班主任及新生

      內容:專業教育、紀律教育、勞動實踐等;

      (二)考試

      9月底學生工作部組織入學教育考試(閉卷),學生考試成績記入學生檔案 。

      六、后勤保障

      總務處一要購買新校區學生聽講座時所需的小凳子3500張;二要做好入學教育主席臺(同為開學典禮主席臺)搭建及音響保障工作。

      七、要求

      1.各系要按照學院入學教育方案的要求,把學生的制度教育、行為規范教育、專業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安全教育作為系及班主任(輔導員)在入學教育工作中的重點來抓,擬定好本系入學教育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完成新生的入學教育工作,力求取得實效。

      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永久无码3D动漫一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 337p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幕一级二级| 亚洲不卡影院午夜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亚洲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午夜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午夜鲁丝片|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无码mv|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