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航空安全發展前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民航空管;問題管理;風險管理;風險因素分析
0引言
早在2006年,國際民航組織(ICAO)和有關機構就預測,到2020年全球航空運輸量將在當時的基礎上增加一倍。近十年來,我國民航航空運輸量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在增長,數據表明2010年我國航空運輸總周轉量已經從2003年的世界排行第5位上升到世界前3位,并且未來十年仍將以10%的速度增長。航空運輸量的持續增長也給民航空管安全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目前,我國民航空管安全管理風險評價體系的很多指標還存在著局限性和實質性,同時缺乏標準性、連續性,不利于風險的動態管理。因此,構建并建立成熟的,可信賴的安全管理體系并在其基礎上實施基于問題的空管安全風險管理模式是我們民航空管安全管理工作的當務之急。
1我國民航空管安全風險管理現狀
近年來,安全管理體系概念(safetymanagementsystem,SMS)逐步被航空業發達國家所采用,國際民航組織已在其公約附件中要求成員國在機場、空中交通管制和飛行運營等單位建立SMS。有關資料統計,70%的世界民航的飛行事故是人為原因造成的,剩余30%的原因主要是天氣、機械故障和其它原因。因此,民航空管安全工作的核心是人,做好每一個參與安全生產的人的工作,就抓住了安全工作的關鍵。而問題管理恰恰是緊緊以人為核心,充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識別安全風險,解決安全問題及其隱患。所以,研究并實施問題管理為中心的安全管理模式,對于扭轉民航空管安全工作局面,有著很大的幫助。問題管理倡導全時空、全方位、全過程地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問題管理變間接管理為直接管理;變專職管理為全員管理;變滯后管理為超前管理;變僵化管理為創新管理;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變模糊管理為務實管理。借鑒這種新型的安全風險管理模式在其他行業的成功經驗,實施以問題管理為中心的民航空管安全風險管理模式,實現安全風險的動態管理、主動管理和超前管理,在這種模式下構建并建立民航空管安全管理體系,對于適應民航空管安全工作的新局面,有著重要的意義。
2問題管理與安全工作
所謂問題,是指需要研究討論并加以解決的矛盾、疑難、事故或意外。問題管理是一種行動型的管理職能,它謀求確認那些可能影響組織的潛在或萌芽的各種問題(立法的、規章制度的、政治的或社會的)。然后,動員并協調該組織的一切資源,從策略上來影響那些問題的發展。問題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成有利于該組織的公共政策。由于安全工作的目標難以確定,安全工作的結果難以量化,事故的偶然性等原因,給安全工作的計劃部署、監督控制、驗收評比等帶來了許多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更有必要在管理的大框架下,把注意力投向于問題,實實在在地在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上做工作。并以問題的解決程度,作為衡量安全工作達到水平的度量。通過實施問題管理,企事業單位能及早地發現影響其潛在的或萌芽狀態的各種問題,及時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和解決這些問題。
3基于問題管理的民航空管安全風險管理模式框架
民航空管安全管理工作要圍繞航空安全問題為中心進行制度、組織、日常管理方面的構建,構建基于問題管理的航空安全風險管理模式,首先是在制度層面,將問題管理制度化,落實問題管理責任規范安全管理;在組織結構方面,為保證問題處理的有效和及時,需要進行組織流程的重構,盡可能使組織扁平化;在安全日常管理中,注重強調問題的發現、分析和解決,突出慣性、重點問題的控制,突出問題管理的分析和經驗積累,將風險識別和恰當動作貫穿于問題管理的過程中。此外,還要注重將安全管理工作與企業危機管理工作有機結合起來。(1)在制度層面,通過將安全問題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將問題的安全管理責任具體落實到個人,將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從一些問題管理的實踐經驗看,不但要將問題的后果影響落實到個人,而且需要鼓勵從業者積極識別自己的、別人的和組織的問題、暴露自己的、別人的和組織的問題,通過各種形式的討論,啟發和培養個人識別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我國航空發展步伐不斷加大,風險積聚效應越來越明顯,客觀上越來越要求民航全體員工積極主動的參加到風險安全管理工作中。實施安全風險問題管理,化過去專職部門的安全管理為全員管理,化過去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無疑能適應航空業快速發展帶來的風險管理客觀要求。(2)在組織層面,空管單位具有人員多、組織層次豐富、規模大的特點,在實施基于安全問題管理的危險管理模式中,應進行組織流程的重構,盡可能使組織扁平化,提高安全問題信息的流動速度,保證安全問題處理的有效和及時。這種組織流程的重構也不需要每個信息流動環節上都設立相關實體部門,除了一定要有職責明確的由專家、管理者組成的專職安全問題處理委員會外,其他的可以是虛擬化的部門,由安全問題處理委員會賦予明確的職責。(3)在安全日常管理中,從問題管理的實踐經驗中看,通過績效考核,強調員工和管理者,尤其是強調管理者的安全問題的發現、分析和解決能力,對于高效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突出慣性、重點安全問題的控制,對于一再發生,屢禁不止的安全問題,要有相應的懲戒措施。由于航空業的風險種類復雜多樣,管理面臨的安全問題多,而安全管理可運用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需要強調安全問題的輕重緩急,注重解決問題的整體效益考慮。對于直接危及航空安全的重點問題要突出管理,強調對于問題解決的適度反應,實現安全效益最大化。因此,需要不斷加強安全問題的分析和管理經驗積累,積累安全問題的適度反應閾值,注重對安全問題進行跟蹤和分析,進而建立基于航空安全問題的風險預警系統,使解決安全問題的措施直接有效。(4)航空業實施基于問題管理的安全管理要注意與危機管理融為一體。危機管理屬于企業公共關系的范疇,傳統的危機管理是危機處理的狹義概念,隨著現代風險的擴大和管理方法的進步,現代的危機管理理論強調危機的事前預防。航空業是高風險行業,安全問題處理不當,很容易引發危機,直接威脅企業生存空間,因此,經營者有必要從整體上注重資源部署,將安全管理與危機管理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實施基于問題的安全管理有效地消除危機的發生;同時一旦發生危機,通過積極地實施基于問題的危機處理彌補安全管理的不足,并通過總結教訓,進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危機管理理論指出,隨著問題的發展,企業面臨的壓力將越來越大,付出的成本越來越多。因此,危機管理工作應該集中在問題生命周期的早期階段。可見,在資源部署上在保障危機管理能夠銜接安全管理工作的情況下,資源分配重心應向安全管理傾斜。
4新模式實施后的優點
事故的發生可以說是安全問題管理失效的體現,通過直接抓安全問題,促進安全管理工作,可以說是抓住了安全管理的實質。問題管理倡導全方位、全時空、全過程地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提倡基于安全問題的管理模式具有的優點如下:(1)由個別部門少數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變為各職能部門全員額的安全管理;(2)使安全管理的層次扁平化,把安全工作直接伸向基層一線,使存在的問題及時被發現,并迅速反饋到決策層;(3)將安全問題的發現和處理變成一種經常性的活動和制度;(4)可營造一種安全危機意識和責任感,促使大家主動提自己的安全問題、提他人的安全問題、提組織的安全問題,強化領導和群眾的權責意識,培養責任心,營造了安全文化氛圍;(5)這種管理模式本身也是一種務實的管理方法論,它強調的是安全管理的安全問題導向,有利于明確人們的思想,使安全工作中模糊的“管理”二字被清晰地界定。
5結論及建議
由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基于問題管理的安全風險管理新模式下,對于安全風險的識別、分析、評價和優化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新模式運行主要有注重強調問題的發現、分析和解決,突出慣性、重點問題的控制,突出問題管理的分析和經驗積累,將風險識別和恰當動作貫穿于問題管理的過程中。從空管單位的安全工作開展來說,任何一個安全事件的產生,都亟待著空管安全組織結構的全體成員在事件的基礎上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發現更多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民航安全風險管理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實踐應用上都有很大的發展前景,隨著風險管理時代的到來,又賦予了它新的思想和內容。不僅僅是航空業,誰先去挖掘誰就取得了安全風險管理的主動權,這對我國面對激烈的全球競爭的各行各業來說更加尤為重要。只有抓住了機遇,把安全風險管理的新思想、新技術、新方法應用到實踐中才能保障民航空管的持續安全運行。
作者:華曉晨 單位:中國民用航空華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天津分局
【參考文獻】
[1]劉鈞.風險管理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2]黎威.東方航空公司的安全風險管理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2010.
[3]鄒國良.加強中國民航空管安全風險信息管理迫在眉睫[J].中國民用航空,2004(11):56~59.
[4]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安全評估管理辦法[S].中國民用航空局空管行業管理辦公室,2011.
[5]楊軍.立足現場控制實施問題管理實現安全生產的有序控制[J].理論學習與探索,2004(1):38~39.
春寒料峭、乍暖還寒的時節,即將飛赴上海參加2012年“亞洲公務航空會議及展覽會”的美國豪客比奇公司亞太區銷售副總裁Daniel Keady先生接受本刊專訪,就中國公務機市場的發展前景、對中國航空市場的預測、豪客比奇公司如何進一步開發中國市場的策略等問題,進行了富有新意的闡述。
坐在新加坡的辦公室里,Daniel Keady說他完全可以想象即將熱鬧起來的中國的天空將會是怎樣的一種令人激奮的場景;藍天白云之間,逐步開放的天空,公務機、商務飛機、私人飛機穿梭往來,像一條條銀線把沿海和內地緊密聯系在一起,似一道道彩虹讓中國和世界更加相伴相依。
Daniel Keady說低空空域改革和通航大發展是中國的機遇,也是豪客比奇的機遇,在迎接上海“亞洲公務航空會議及展覽會”之際,作為與中國有著近40年友好合作歷史的豪客比奇公司,一定要抓住這個歷史機遇,為中國通航發展做出貢獻,讓更多的“豪客”、“比奇”在中國的藍天上留下航跡。
在豪客比奇的十六年
Daniel Keady是在1996年加入豪客比奇公司的。在這之后16年的時間里,先后在亞太、中國、印度、中東、德國、澳大利亞、非洲以及美國等國家和地區負責產品銷售及公司整體策略制定工作。
Daniel Keady認為在特殊任務飛機及政府銷售方面,他有著經年累月積累的豐富經驗。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豪客比奇公司的產品,在特殊任務領域有著非常強的優勢:“空中國王”350系列及“空中國王”C90系列飛機,在執行航拍。物探、飛行訓練。空中醫療救護、海上巡邏、人工降雨等特殊飛行任務方面都為公司贏得了榮譽。
自從Daniel Keady擔任豪客比奇公司亞太地區銷售副總裁以來,一直負責中國、亞太地區及印度的銷售業務和市場策略。他說,豪客比奇在華開展業務已經超過30年,他自己在豪客比奇16年,他們見證了中國的公務航空市場是怎樣從初見雛形一步步地發展到今天的規模的,他有充分的理由認為中國是一個十分具有潛力的市場。
中國是最具潛力的市場
Daniel Keady說,隨著正在進行的低空空域改革,中國會有越來越多的地區、越來越多的城市的低空被開放,這十分有利于中國公務航空市場的發展。雖然全球經濟存在不確定性,但中國依然是十分具有潛力的市場,豪客比奇在中國保持了增長的態勢。目前,中國擁有除美國之外數量最多的豪客比奇旗艦機型——豪客4000。“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的兩年內,我們銷售的螺旋槳飛機超過了之前五年的總和”。
Daniel Keady認為,隨著中國改革的深入、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國用戶對于高性能公務機的需求也將保持增長。
豪客比奇的活塞式飛機非常適合低空開放政策下客戶的需求,隨著開放空域的進一步擴大,客戶的需求便會轉向渦槳飛機、噴氣式飛機;豪客比奇已經有6款飛機通過了中國民航局的認證,從小型適合私人駕駛的富豪G36到超中型噴氣公務機豪客4000,能夠很好地滿足中國用戶的各種需求。
能很好滿足用戶各種需求
自從197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豪客比奇先后把多款機型引入到中國。目前已有豪客4000、豪客900XP、“空中國王”350、“空中國王”C90GTx、男爵G58和富豪G36六款機型獲得了中國民航局的認證,使得豪客比奇在中國市場競爭中處于相對有利的位置。事實上,中國的市場發展潛力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豪客比奇在中國的銷售一直保持持續增長。
Daniel Keady認為,公司與客戶雙贏對豪客比奇的長遠發展是十分重要的。他說,目前國際上通行“75%需求原則”,也就是說在購買飛機時,購買者首先應該考慮自己買飛機的主要目的和用途是什么,亦即以75%的目的用途作為購買飛機的原則。通俗地講,你有75%的用途是中距離飛行,就沒有必要購買遠程飛機;如果你75%左右的出行都是在4-5人,就沒有必要購買10座以上的大飛機。
許多人往往在消費觀念上存在一種誤區,總是認為無論什么東西都是越大、越奢華越好,功能越多、越齊全越好,汽車是這樣,房屋裝修也是這樣。這樣做的結果,不僅無形之中浪費了大量金錢,對資源和環境也是一種損害。
Daniel Keady說,豪客比奇公司提倡“公務機明智選擇”,為客戶度身考量、幫助客戶從航程、有效載荷、飛機舒適度和派遣可靠性等因素全盤考慮,做出最佳選擇方案。這對于消費者、資源、環境和全社會都有著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意義。隨著中國公務航空市場的不斷發展,相信中國用戶在選擇公務機時會越來越成熟、明智。所以去年我們成倍地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力度,同時將豪客比奇公司北亞區總部搬到了北京。
如何進一步開發中國市場
Daniel Keady說,豪客比奇在中國市場的策略重點是確保在噴氣公務機市場份額的同時,抓住特殊任務飛機市場快速增長的契機,擴大特殊任務飛機的銷售。為此,在這次上海“亞洲公務航空會議及展覽會”上高調亮相比奇“空中國王”C90GTx飛機,就是這個策略的具體實施步驟之一。
也許是長期從事特殊任務飛機銷售的緣故,Daniel Keady對特殊任務飛機顯然是情有獨鐘。他說,比奇“空中國王”350ER是最適合用于航拍、物探、海監等領域的飛機。他以航拍為例,津津樂道地向記者描述了特殊用途對飛機的特殊要求:
航拍直接受天氣的影響,在天氣好的時候需要最大化的作業時間,從而實現效益的最大化,這就要求飛機必須具備高空低速的巡航能力、機型必須皮實可靠。航拍的典型作業高度在7000米至9000米,速度在500公里/小時左右。同時還要保持運營成本的最小化。而“空中國王”350ER在此飛行條件下具有燃油效率最大化的優勢,是最適合此項飛行任務的機型
通常來說,航拍類飛機的改裝需要專門的改裝公司來完成,還需要獲得相關部門的認證,整個過程要耗時一年以上。而“空中國王”350ER航拍類改裝已經在美國聯邦航空局(FAA)、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中國民航局(CAAC)獲得了認證。
DanieI Keady介紹說,豪客比奇還有一個頗具競爭力的優勢——在建立當地客戶支持團隊和服務設施方面大大領先于其他競爭者。目前,已經在中國建立了非常強大和高效的客戶服務團隊。去年,他們在上海指定了中國大陸首個授權服務中心。現在,豪客4000的客戶可以直接在上海維護自己的飛機,而不用像以前那樣必須飛往新加坡。這不僅節省了客戶的時間和成本,也提高了豪客比奇公司的服務水準和客戶對公司產品的忠實度。
一、空中客車不斷加強與中國在航空領域的高層交流
2010年9月,空中客車公司與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了第二屆航空工業合作發展峰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和空中客車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托馬斯?恩德斯出席了峰會。張曉強在會上發表了題為《攜手合作,共同促進航空產業發展繁榮》的主旨演講。
在此次峰會上,空中客車公司就世界民航業的最新趨勢與挑戰、中國民航發展現狀與展望、中國航空租賃業發展現狀,以及飛機融資和航空租賃市場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等重點議題,與來自國家發改委、民航局、中航工業集團及航空公司的代表展開了深入討論和交流。
2010年7月,空中客車公司與中國民航局在圖盧茲和巴黎兩地共同舉辦了第三屆中國民航局系統和航空公司高層管理人員戰略管理研討班。此次研討班的主旨為:21世紀歐洲與中國航空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在為期兩周的課程中,22位來自民航局系統的領導和航空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參加了學習。空中客車公司全資子公司航空商務學院(ABA)邀請多位歐洲著名的航空領域專家,向學員詳細介紹了歐洲航空業的最佳實踐案例,共同探討了航空安全管理面臨的挑戰,并且比較了中歐航空業在融資、領導力、空中交通管理和通用航空等方面的差異。此外,還就飛機客艙、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電子商務、新興運輸業務模式和航空公司的應對等熱點話題展開了討論。
空中客車與中國民航局戰略管理研討班始于2006年,首屆研討班在法國圖盧茲成功舉辦。此后,根據雙方簽訂的培訓教育合作備忘錄,每兩年為民航系統的高級管理人員,以及航空公司的管理人員舉辦一屆戰略管理研討班。
二、空中客車與中國航空企業的合作項目進展順利
1985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之后,空中客車公司就開始了與中國航空業的合作。二十多年來,空中客車與中國的工業合作不斷擴大、深化,內容涉及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購、參與空中客車飛機的設計和研發,以及飛機總裝和交付等。目前,空中客車在中國的各個工業合作項目都在按計劃順利推進。
(一)空中客車A320系列飛機天津總裝線圓滿完成2010年生產任務
2010年12月21日,空中客車(天津)飛機交付中心在天津交付了一架由空中客車天津總裝線完成總裝的A320系列飛機,這是2010年空中客車公司在天津完成總裝和交付的第26架飛機。此舉標志著空中客車天津總裝線已圓滿完成2010年的生產任務。空中客車天津總裝線自2008年投產以來,已完成總裝并交付37架A320系列飛機。
目前,這些飛機由八家中國航空公司運營,各航空公司對空中客車天津總裝線總裝的飛機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其性能與歐洲總裝空中客車飛機完全相同。
(二)空中客車圓滿完成空客A350XWB寬體飛機項目在華工作份額的分配
2007年11月,空中客車公司在北京與國家發改委簽署關于雙方就A350 XWB寬體飛機項目加強工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正式確認空客A350 XWB寬體飛機機體結構5%工作份額在中國完成。目前5%32作份額的分配工作已圓滿完成,其中包括哈飛空中客車復合材料制造中心和成飛民機公司等企業將承擔A350XWB寬體飛機的方向舵、升降舵、S19勤務艙門、機腹整流罩和擾流板及下垂板等工作包任務。空客(北京)工程技術中心將參與這些工作包的相關設計工作。
(三)空中客車在華合資企業哈飛空客復合材料制造中心進展順利
2009年成立的哈飛空客復合材料制造中心是空中客車公司與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等中方合作伙伴共同建設的合資企業。目前,制造中心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制造中心已經與空中客車公司簽署包括A350 XWB寬體飛機項目方向舵、升降舵、S19勤務艙門和機腹整流罩等工作包的合同,成為A350XWB寬體飛機項目在華5%32作包的最大供應商。2009年1月,空中客車中國公司在西班牙馬德里與中航工業直升機公司旗下的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簽署了《哈爾濱哈飛空中客車復合材料制造中心有限公司合資合同》,共同在哈爾濱建設復合材料飛機零部件制造中心。中方企業擁有合資公司80%股權,空中客車擁有20%股權。目前,制造中心員工已分批派往歐洲接受培訓。到2015年,該中心將聘用600名中國員工。
三、空中客車與中國科研機構積極開展研究和技術合作
2006年10月,空中客車公司與中國四所著名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在第六屆珠海航展上簽署了研究和技術合作框架協議。空中客車公司與四所大學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流體力學方面的科研項目。截至目前,空中客車公司與四所大學已經圓滿完成六個科研項目,三個項目正在進行當中,另有兩個新項目尚在洽談。2007年,空中客車公司又與中國航空工業科研院所展開航空材料和航空制造技術方面的科研項目合作。目前已完成八個項目的合作,還有三個項目正在進行當中。2010年初,空中客車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廣州工業技術研究院開展科研合作,首個合作項目計劃于2012年完成。
除了在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方面的合作之外,空中客車公司還聯合歐洲知名航空專業院校同中國高等院校開展合作,為中國培養航空業高級管理人才。2010年12月,在空中客車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法國國立民用航空學院和法國國立路橋大學簽署了合作協議,在中國推廣專為中國航空業設計的“高級航空管理培訓項目”。空中客車致力于中國航空人才的培養,與中國航空業的伙伴合作,開展了一系列航空教育培訓項目,其中包括與中國民航大學合作的,培養年輕航空人才的中歐航空工程師學院和飛行運營、適航和維修專業的研究生項目;以及與Edgewater大學聯合主持的“馬可?波羅中歐航空培訓解決方案”。“高級航空管理培訓項目”再次顯示了空中客車對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長期承諾。
四、空中客車不斷擴展在華合作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