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醫療行業安全防護方案

      醫療行業安全防護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療行業安全防護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醫療行業安全防護方案

      醫療行業安全防護方案范文第1篇

      醫院網絡信息安全與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效率息息相關,因此做好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建設有助于確保醫療信息安全與信息服務平臺應用,對于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至關重要。文章分析了我國醫院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現狀,并對醫院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的設計與應用進行了探討,希望能為醫療信息服務改革與創新提供參考。

      關鍵詞:

      醫院;信息安全;防護體系;設計

      0引言

      醫院作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主體,本身的發展關鍵在于做好綜合管理,信息平臺作為進行醫療服務、醫學研究、教學、對外交流宣傳等工作的主要陣地,建設與服務情況直接關系到醫院工作質量與效率,因此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防護體系不僅可有效保障信息平臺運作的有效性,同時也可及時消除信息服務過程中出現的各類故障與問題,確保醫院工作順利進行。

      1我國醫院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現狀分析

      (1)安全需求。

      醫院信息網絡安全防護涉及計算機、通信安全、信息安全、密碼、信息論、數論等多種專業知識與技術,計算機信息系統平臺的防護要做好到不因偶然或者故意的外界因素影響系統運行,保障信息的安全,減少信息丟失、受損、更改、泄露等,確保信息提供服務醫療工作的延續性、長期性、可用性與高效性,提升系統運行安全性與可靠性。結合我國信息安全防護規范與醫院醫療信息工作防護需求來看,技術層面上醫院網絡信息安全主要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硬件設施安全,包括計算機、網絡交換機、機房、線路、電源等物理設備在內的設備安全,二是數據或應用安全,即軟件安全,保證信息系統相關軟件、程序、數據庫等操作的訪問安全,三是網絡與系統安全,即包括網絡通信、信息交換、信息應用、信息備份、計算機系統等在內的系統平臺免受系統入侵、攻擊等影響。

      (2)安全防護現狀。

      目前國內經濟發達地區的二級醫院與三級醫院基本上已經建立起了HIS系統與局域網,通過與因特網連接構建服務院內醫療工作的信息平臺,信息網絡運行遵照內外網物理隔離形式,因此相對而言運行風險減小,在安全防護方面投入比例相對較低,不過面對越來越進步的醫療需求,實現內外網合一成為必然,有助于構建更為高效的醫療信息共享模式、預防傳染疾病、建立大范圍醫療服務體系等,但是內外網合一將會面臨更多的安全風險與漏洞,因此加強安全防護體系建設迫在眉睫,是保證醫療信息安全與高效管理的必然舉措。醫院信息安全防護體系的建設面臨著來自安全管理、硬件軟件等多方面的風險,目前防護體系建設主要是通過升級硬件、軟件防護確保信息安全,通過加強人員管理與安全管理降低安全風險威脅,對于醫院醫療系統而言,隨著越來越多的信息化醫療設備、儀器、就醫人員等介入信息平臺,安全防護體系建設所面臨的風險與需求也將會越來越大,因此針對醫療信息安全需求做好防護體系的建設與推廣應用是目前進步發展的關鍵。

      (3)信息安全建設問題。

      當前醫院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困擾信息系統平臺運行、應用的瓶頸,為了應對信息網絡時代頻繁的網絡攻擊與信息安全威脅,殺毒軟件、防火墻、入侵檢測技術、信息備份技術、數據庫安全技術等廣泛應用于醫院網絡信息安全建設。上述技術雖然在確保網絡信息安全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是同時也存在不足之處,就目前來看,我國醫院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還存在不少問題。醫院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系統使用的硬件、軟件產品因不屬于同一企業,在整合、規劃、管理中容易存在漏洞導致重復建設或者潛在安全風險等問題,影響信息系統安全。信息平臺的構造與使用專業性要求較高,并且設備、軟件需進行專業整合,院內桌面終端的分散與多邊、醫護人員水平高低、使用情況等都直接增加了信息安全防護的難度。目前醫院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系統的建設與應用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與規范,不利于信息技術的整合和信息平臺潛力的挖掘,一定程度上增加安全防護系統構建與應用的難度。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安全防護本身處于此消彼長的態勢,在制定安全防護策略、構建防護體系時必須做好與時俱進,最大限度的在降低經濟成本的同時提升技術應用效率與效益。

      2醫院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的設計與應用

      (1)硬件設施建設。

      醫院安全防護系統硬件設施建設關鍵要做好核心服務器、交換機、應用計算機、網絡設備等建設,硬件建設優劣直接決定信息服務效果與質量,是確保醫院信息平臺順利運行的關鍵物質基礎,因此為提升防護穩定性與可靠性,加強硬件設施建設勢在必行。硬件設施建設要從設備型號、性能等入手,配合網絡布局規劃、服務需求制定最佳建設方案。以機房設計為例,作為安全防護信息系統的神經中樞,醫院至少要建立兩個A級標準機房作為主機房與備用機房,并對監控間、設備間、空調電源間做好設計,比如空調電源間要做好精密控溫、恒溫恒濕、備用UPS電源等建設,并留有充足的后續設備空間,另外要著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監控間要應用專業的設備環境監控系統及時掌握主機房環境變化,以便在意外發生時做到準確應對。硬件配備方面為滿足醫院工作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需求,要配備優質的設備以保證數據訪問效率,利用HIS服務器、PACS服務器等為實現辦公自動化、電子病歷、信息安全管理提供強勁動力;應用混合光纖磁盤陣列、近線存儲等完成海量數據的存儲、交換與備份,并采用核心交換機、光纖寬帶等構件高性能網絡平臺,并在醫院內部配備優質計算機服務終端。網絡布局方面,根據醫院性質做好軍網、醫保專網、內網、外網的聯合建設,內網建設是關鍵部分,要著重加強安全防護建設,并留有網站備份與未來拓展空間,為醫院信息安全管理提供支持與保障。

      (2)網絡系統安全建設。

      醫院信息網絡系統安全威脅主要來自于外部攻擊入侵或者網絡本身缺陷所導致的運行失誤、效率下降、系統崩潰等問題,攻擊入侵包括木馬病毒攻擊、系統漏洞等,因此要著重做好網絡安全防護與系統安全防護。網絡安全防護要根據醫院網絡性質做好內外網融合與統一,保證專網、軍網等介入內網時受到物理防火墻、網閘的有效保護,屏蔽內網信息、運行情況及結構,有效預防、制止非法入侵及破壞行為,并且為了提升防護效果,要盡量配合網絡運行監控系統以達到理想防護效果。系統安全防護需要建立完善的病毒防護體系,處理好系統終端計算機內的病毒、木馬等,建立有效權限制度以達到保護信息、防護內外入侵等行為,可通過采購企業版病毒防護軟件定期更新病毒庫達到自動殺毒維護安全效果;系統內部防護安全與計算機個人網絡終端關系密切,因此要在院內移動終端上增加桌面控制軟件以實施全面安全管理,通過系統補丁分發、端口訪問、安全準入等機制實現防護。

      (3)數據應用安全。

      數據應用安全關鍵要做好數據存儲、訪問、應用安全及信息系統軟件運行安全。數據存儲安全與系統環境、硬件設備、數據庫安全密切相關,因系統漏洞、硬件損毀、數據庫錯誤等造成數據毀壞要通過采取備份、恢復、數據容錯等舉措解決。為保證數據安全性與完整性,要建立數據庫本機與多機備份機制,尤其是核心數據庫要分別建立主、備用服務器,一旦其中之一發生意外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實現自動切換,尤其是電子病歷要進行專業備份及歸檔,確保數據完整性與可用性。數據訪問安全問題主要以非法用戶訪問、非法篡改數據為主要表現,要完善醫院內部訪問權限與身份準入系統,實現統一授權管理,以減少信息丟失、錯誤等情況。要對數據庫安全環境建設、應用軟件環境建設倍加關注,如lP±IE址的設置、數據庫配置、環境變量設置等,實現統一運行環境與地址綁定,降低安全運行風險。

      (4)安全管理制度。

      醫院內部要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與執行,根據國家政策、行業法規、院內需求積極完善系統及數據應用,確保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系統始終維持良性運行狀態,為醫院安全建設奠定基石。要加強網絡安全值班制度建設,配備專業人員監督網絡系統運行,并配備專業監控系統及時處理各類問題與意外,對于問題嚴重者要及時通報技術科室進行維修養護,確保醫院信息系統始終處于24小時監控維護下。值班管理中,要做好系統運行情況記錄,并進行數據備份,確保值班日記連貫、完整,為安全管理提供幫助。院內用戶管理是安全管理另一重點,權限管理中要嚴格管理員權限準入機制,做好院內計算機終端設備的改造,做好院內工作人員專業培訓,以便實現用戶合法、合規訪問系統,減少系統運行與訪問風險,保證信息數據的安全性。

      (5)應用實踐。

      為了確保醫院網絡安全信息防護系統得到有效運行,在實際運營中要增加相應的運維管理系統與安全防護系統達到理想防護效果。比如在主機房設置機房動力與環境監控系統,對機房準入權限、電源供應、通風、控溫、消防等情況進行監控,確保機房始終維持在理想的恒溫、恒濕現狀,電壓、電流、頻率滿足需求,并將變化做好數據記錄監控,為機房高效管理提供保障;在醫院內網設置專門的安全防護系統,以規范約束院內終端用戶操作與應用,避免非法訪問與數據篡改,該系統與院內身份認證系統合作,通過靈活的安全策略實現對內網用戶、終端計算機的安全管理,充分踐行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審計的原則,實現安全行為管理;針對電子病歷管理,要建立專門的VERITAS存儲管理系統對病例數據進行存儲、備份與恢復,并根據備份策略做好病程文件的保護與恢復,以確保醫療工作的順利進行。

      3結語

      綜上所述,醫院網絡安全防護體系的建設與應用有助于降低醫院信息安全風險,提升信息系統可靠性、可用性與安全性,對于提升醫院醫療服務質量與效果有積極意義,可有效減少院內信息系統安全故障、降低安全運行風險,提升系統運行服務質量,對于國內醫療改革進步、創新有重要實用價值。

      作者:朱凌峰 單位:湖南省衡陽市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參考文獻:

      [1]胡祎.醫院信息網絡建設中的安全技術體系[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3(10):59

      醫療行業安全防護方案范文第2篇

      【關鍵詞】公路系統;施工隱患;安全管理

      【Abstract】Construction is driven by China's economic take-off of the carrier, especially in China highway construc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plug in the wings to sail, our current emphasis on roa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gradually build a wide coverage, smooth road traffic system, but in the actual roa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ue to its large amount, duration longer time span, there are many security risk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thu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imperativ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afety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the existence of the project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s, we put forward in response to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strategy.

      【Key words】Highway system;Construction risks;Safety Management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應當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時刻注重施工員工的安全保護,避免施工人員收到外力的創傷,實現施工安全事故零發生的目標。當前,由于施工方在安全管理方面工作缺失,造成了安全事故頻發,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這就需要施工單位升級施工技術,裝備更加安全的防護設備,最大限度保證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

      1. 公路施工的特點和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1公路施工的特點。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開展要結合工程施工特點,才能更加深刻認知安全防護的必要性,公路工程施工的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工程量較大,施工時間跨度較長,施工人員的流動性較強,施工方式多樣性,一旦對施工環節把控不當,很容易出現施工事故。再者公路工程施工屬于大規模施工,多個施工單位混合施工,在施工階段來需要借助大型機械設備如壓路機、運輸卡車和挖掘機等,這些大型設備操控很容易引發事故,同時公路施工屬于露天作業,其工程中潛在的安全隱患因素較多;另外,公路工程的施工場地流動性較強,隨著公路線路延伸,其施工區域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及自然災害等復雜多變,危險源頭來源廣泛,這也給施工安全管理帶來了困難。

      1.2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公路施工特殊性決定了其安全管理工作任務較重,但是對施工單位而言,保證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升級施工人員的防護設備是國家做出的強制性要求,這也體現了企業時刻以人為本的企業理念,加強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能夠為員工創建良好的工作氛圍,保證施工人員在安全的環境內作業,從而消除了后顧之憂,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公路施工中,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施工進度,保證施工質量。再者,施工安全管理深入開展有助于企業完善其安全技術和防護措施的執行,提高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施工人員的安全操作意識,讓員工對危險源有清晰認知,在工作中及時有效規避危險隱患,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

      2.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當前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隱患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施工人員對安全防護的意識不足,有些施工人員并沒有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甚至有些施工人員抱有僥幸心理,認為自己在多年的施工中都沒有出現安全問題,在施工中沒有對自己的安全負責,通過調查發現,施工人員不佩戴安全帽和防護鏡的現象嚴重,這普遍反映了施工人員安全意識的缺失,沒有做到對自己的安全負責到底。再者,很多施工單位缺乏安全管理的意識,沒有出具相應的安全施工組織設計,也沒有嚴格執行相應的行業內安全技術標準,其指定的施工計劃中沒有側重于安全隱患消除,例如施工單位在組織公路路面鋪設時,沒有編制大型機械的安全操作方案,沒有對機械設備進行全方外的檢修和檢查,從而增加了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同時施工單位部分工程項目程序中缺乏安全方面的審批資料,不能正確指導施工組織,安全檢查內容和標準也沒有納入到安全標準管理中,從而增加了施工安全管理的難度。

      3.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策略

      3.1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意識。 公路施工的工作戰線較長、涉及到的施工工種較多,同時其施工環境較為惡劣,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安全事故發生,因此施工單位要提高安全管理意識,結合施工方案的執行編制相應的安全防護方案,保持兩個方案的并行執行,強化對每個施工環節的安全可控性。再者,要深入研究施工方案細節點,針對可能發生安全隱患的地方進行重點防控,并進行施工試驗模擬,評估可能出現的危險隱患,保證分工程施工環節不出現披露。另外,要強化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培訓,時刻保持警惕心理,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和分析,有效規避存在的施工安全風險。

      3.2工程施工要遵循國家安全標準。 針對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內容,國家制定了相應的執行標準,同時國家也鼓勵監管部門參與到施工單位安全方案編制和執行中,因此施工單位要嚴格遵循國家安全標準,堅持預防為主、重點防控的工作原則,在施工階段中對使用的大型機械設備進行預防性試驗,并對危險原材料進行規劃化管理,避免設備和材料產生安全事故。在公路施工中,要應用各種大型機械,例如在路面鋪設時,要使用到壓路機和鋪路機等設備,對這類設備的使用,相關部門要定期進行設備檢查,并在施工中保證設備周圍沒有人員,為施工人員提供良好的施工環境。

      3.3加強施工人員的安全防護。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都為施工人員配備了整套的安全防護用品,如安全帽、防護鏡、防護手套等,施工人員要正確佩戴這些用品,為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對一些危險系數較高的崗位,要增設相應的防護設備,并嚴格規范其相關操作規范規程。再者施工單位要擔負著安全教育的重任,時刻對員工的安全問題負責,施工單位可以定期開展相應的安全講座,把每一季度或者每一年內發生的安全事件進行通報,讓員工認識到發生安全的根源所在,從而規范自己的操作行為,并積極使用安全防護用品,同時要成立安全管理監督執行小組,對沒有在施工現場使用安全防護的人員進行考核。

      3.4建立完善的預警系統。 施工單位要建立完善的預警系統,將施工安全納入到系統監控中,時刻保持對每個環節的安全分析,分析公路施工誘因發生的早期征兆,建立相應的應急方案和規避方案,實現對安全隱患的全過程控制。通常而言危險預警系統包括組織準備工作、日常監控和危險處理三個方面。首先要確定整個安全管理工作的內容,從而公路工程組織方案入手,建立相應的安全組織規劃,保證整個施工沒有危險死角。再者要強化對安全事故因素的監控,在日常檢查中對每一個安全隱患點進行登記巡檢,記錄其數據變動,一旦發現安全數據異常就啟動修正和矯正措施,將更大的安全隱患扼殺在初級階段。最后則是要建立完善的應急方案,一旦危險爆發,立刻啟動安全防護方案,緊急提供有效的醫療救助,例如針對施工現場可能發生的機械事故、落物砸傷、質量事故、火災事故、突發氣象災害事件、突發地質災害事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建立相應的應急救援方案,保證在發生事故后,第一時間進行人員的救援,減少傷亡案例的發生。

      4. 結語

      綜上所述,公路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因素較多,在整個施工階段中,很容易產生安全事故,同時部分施工單位沒有編著完善的安全施工方案,施工人員抱有僥幸心理,沒有嚴格遵守安全規程,不按照規定佩戴安全防護用品,從而增加了安全事故的概率。因此,公路施工中要提高安全管理意識,工程施工方案編制和安全管理方案編著協同進行,遵循國家的安全標準,強化對施工人員的安全防護,減少安全事故發生,同時要建立完善的預警系統,將已經發生的事故危害性降到最低,有效維護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及時性。

      參考文獻

      [1]王景春.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誘因與預警管理的探討[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2(34).

      [2]楊 楓.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建筑安全,2012(01).

      醫療行業安全防護方案范文第3篇

      關鍵詞:數據管理數據安全技術手段

      1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數據安全面臨多重挑戰

      當前,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不斷賦能經濟社會各領域,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數字經濟的內涵和外延不斷豐富。數字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數據的產生、流通和應用更加普遍和密集,使企業數據安全防護面臨新的挑戰。

      1.1新設施帶來的安全挑戰

      網絡基礎設施是國家、企業和個人核心數據的載體,是數據安全保護的重要基礎性環節。從網絡基礎設施的傳統界定范疇來看,主要包括存儲設備、運算設備和其他基礎軟件等。然而,隨著新技術新業務的發展與創新,數據基礎設施的范疇不斷擴展,數據中心(IDC)和移動終端等集成了存儲、運算以及基礎軟件的功能,成為日益重要的數據基礎設施,也開始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一方面,攻擊者更多的將注意力集中到存儲海量數據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其遭遇DDoS攻擊的占比達到70%。另一方面,信息泄露事件頻發,數據泄露和丟失已成為數據中心面臨的巨大安全風險。根據RiskBasedSecurity公布的數據,2019年已經發現超過3800多起數據泄露事件攻擊了企業或者機構,并且在過去的四年里增加了超過50%。

      1.2新技術帶來的安全挑戰

      分布式計算存儲、數據深度挖掘及數據管理可視化等新技術能夠大大提升數據資源的規模存儲和處理能力,但也給企業數據的防護帶來了新的挑戰,云計算和多業務融合是其中顯著的代表。首先,云計算的主要特點是采用了分布式的存儲和計算,該方式能夠有效防止個人數據在本地出現大規模泄露,但目前黑客已經可通過分析信息分片的方式,對被分割的原始數據進行復原。其次,隨著多項信息通信技術的融合,新型業務的復雜度進一步提高,也帶來了更加復雜的應用安全風險,使得原有的安全防護技術和體系難以應對。對于單一的技術而言,通常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安全解決方案,而隨著多項技術的交叉融合,針對單一技術的解決方案可能不再有效。例如,英特爾處理器在2018年5月初,又被曝出發現8個新的“幽靈式”硬件漏洞,攻擊者可以竊取運行在同一個物理內核的另外一個進程的隱私數據,顯示出云主機系統與虛擬機之間的兼容問題。

      1.3新應用帶來的安全挑戰

      數字經濟時代的新應用主要體現在信息通信技術與交通、金融、醫療等領域融合所產生的新的互聯網應用、平臺和場景,如自動駕駛、網絡約租車、智能投顧等。計算機信息技術對大數據的收集、儲存、歸類、處理及分享創造了更加方便和靈活的方式,許多企業決策、問題分析、模型構建等問題都要借助大數據分析來實現,大數據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不僅有助于提升各個領域的工作效率,同時也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防護和管理帶來挑戰。首先,垂直行業線下管理機制自成體系,不同部門各司其職,在互聯網引入后,部門間的監管職責邊界較為模糊,已有線下管理職責發生交叉,目前尚未形成廣泛認可的監管體制框架,給新業務的安全管理帶來挑戰,網約車平臺監管就是明顯的例子。其次,數字化生活、智慧城市、工業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業務、新領域創造出紛繁多樣的數據應用場景,使得數據安全保護具體情境更為復雜。最后,企業隱私保護的安全責任更加突出,近年來各類隱私泄露事件層出不窮。據英國科技研究機構報道,Facebook公司于2019年12月再次出現數據泄露問題,超過2.67億用戶數據被泄露,任何人都可以直接訪問該數據庫。這反映出了互聯網平臺企業在確保數據多渠道流通的同時,需要更加注重保證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1.4企業自身安全防護基礎和意識不足

      數字經濟時代,雖然企業不斷完善信息化相關手段和舉措,但在利用新技術進行數據安全防護方面仍然比較被動。在基礎安全防護方面,我國在芯片、系統中央處理器(CPU)、核心元器件等硬件方面仍然主要依靠進口,且尚未形成安全自主可控的軟件系統生態,企業信息化建設在底部就面臨安全威脅。在安全意識方面,企業重技術、重業務、輕安全的思想還普遍存在,過度重視信息化設備和技術,對于數據安全防護緊迫性的認識不夠,影響了相關投入。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在企業信息化建設工作中,有超過50%的企業依然未設置防火墻,45.4%的企業未設置安全審計系統,超過60%的企業沒有設置網絡入侵監視系統。

      2數字經濟時代完善企業數據防護體系的總體思路

      2.1明確企業層面的防護目標

      對企業而言,最為關鍵的防護目標是平衡好國家安全、企業商業秘密、業務正常運行和客戶合法利益這四方面。一是應滿足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對于個人信息保護、重要數據安全等方面的制度性要求,履行企業自身的合規義務。二是還應確保企業自身數據和用戶數據的安全性、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2.2構建以數據為中心的安全防護體系

      數據安全防護建設需要以“數據為中心”。具體而言,需要進一步明細數據來源、數據質量、數據生命周期、數據應用場景?;诖?,構建起由數據安全制度規程、管理機制、技術手段組成的全面覆蓋的數據安全防護體系,形成閉環管理鏈條。(1)數據安全制度是企業數據安全實踐的指導。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有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論斷,要求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因此,企業數據安全制度和規程應建立在國家整體對于企業商業秘密、國家重要數據、個人隱私保護制度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根據企業自身業務流程,明確具體場景下的數據收集、處理、存儲、使用、轉移的規則和責任主體。(2)數據安全管理統籌是落實企業數據安全實踐的關鍵。隨著企業IT系統和環境的不斷完善,運維服務、系統集成、數據存儲的規模不斷擴大,信息和數據安全對于企業而言愈發重要。在這種態勢下,企業應著眼全局、把握細節,成立專門的數據安全管理機制,自上而下建立起相應的組織架構,確保企業數據安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戰略、制度能夠有效實施。(3)數據安全技術手段是企業彌補數據制度不足的重要保障。技術的變化永遠超前于制度的構建,新的信息技術不僅會帶來新的安全風險,也是數據安全管理的重要輔助手段,為落實企業數據安全管理制度的總體目標提供技術支持。例如,云端技術將定義新的網絡安全導向,近年來廠商積極研發新技術,未來將有更多企業和用戶選擇虛擬機間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可視化工具能夠有效洞察每臺虛擬機的獨立行動和互動,采用流量監控、應用識別及用戶識別等技術,幫助用戶鑒別是否存在攻擊和非正常行為。

      3企業開展數據安全防護實踐的措施建議

      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應進一步加強技術研發,同步完善各項管理措施,實現“技管”與“人管”的有機結合,實現企業數據安全管理的目標。

      3.1技術防護措施建議

      企業應按照數據收集、存儲、傳輸、使用、共享、銷毀這一全生命周期加強數據安全的技術防護。(1)在數據的收集環節,企業重點工作為對于數據進行分類、對于數據類型和安全等級進行達標。同時,企業還應將相應功能內嵌入運維管理系統,保證各類數據安全制度有效地落地實施。(2)在數據的存儲環節,企業可以采取數據加密、硬盤加密等多種技術方式保障數據物理存儲的安全性。對于企業在云端數據的安全,則應按照數據中心或云計算安全評估技術標準要求,嚴格根據數據類型進行對應的技術手段。(3)在數據的傳輸環節,企業重點工作包括采用加密或匿名化等手段對于數據進行處理。一方面,應通過非對稱加密算法等不同技術手段對于數據傳輸鏈路或直接對于數據進行加密。另一方面,由于個人信息的收集、傳輸、處理標準較高,數據泄露風險日益嚴峻,企業還可通過算法等技術手段對于個人信息進行匿名化處理,再將相關數據用于流通領域。(4)在數據的使用環節,企業既可以沿用配置防火墻、數據加密等傳統網絡安全防護措施,也可以采用數據安全域、數據日志管理和審計等、數據流量異常監控等新的數據安全技術措施。(5)在數據共享環節,企業可加強對于共享第三方主體的背景審查,并且將共享和披露數據的具體場景與具體的數據安全域技術進行結合。此外,還可以構建統一的數據共享平臺,采用許可或授權的方式對數據離開平臺進行管理。(6)在數據的銷毀環節,企業需要采用硬件或軟件方式,實現磁盤中數據的永久刪除和不可恢復,包括硬盤粉碎機、硬盤折彎機等硬件處理方式,以及多次填充垃圾信息等軟件數據處理方式。

      醫療行業安全防護方案范文第4篇

      【關鍵詞】城市發展;電子信息技術;應用

      1.城市規劃管理中電子信息技術應用

      信息時代,電子信息技術面臨了更廣闊的機遇與挑戰。為此我們需要針對電子信息技術特征做進一步的研究分析,敏銳洞察其存在的不足問題,把握未來發展趨勢,全面掌握電子信息技術狀況,方能真正激發其內在作用價值。城市規劃管理中,電子信息技術應用極其廣泛,可促進城市規劃單位同安防部門的信息反饋交流機制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用。例如,辦公自動化工作中,可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全面提升管理效率以及質量水平,促進不同部門間的信息資源共享,并可進一步規范城市規劃單位電子化發展以及信息流,創建形成一體化的信息通信橋梁,進而更好的發揮數字報建、網絡公示等優質功能,并可為有關單位提供良好的決策支持,全面向著工作流程現代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延伸。

      城市規劃設計階段中應用電子信息技術可促進各類數據的全面數字化,利用計算機系統精準的錄入圖形,便于更便利的獲取信息,提升設計規劃工作效率。

      伴隨計算機系統、網絡傳輸手段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推動視頻監控系統技術的逐步更新。電子信息技術這一全新突破使得城市安全防護工作整體水平全面提升。當前,視頻安全監督管控系統逐步實現了網絡化、現代化、智能化以及數字化發展,這恰恰顯現出電子信息技術手段應用領域的逐步開拓。再者,安全監控體系還聯合豐富的技術手段,構建成較多新型應用。尤其是在電信領域以及銀行服務管理工作中,網絡化監控需要持續增長,足以體現城市安防管理中電子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該項工作中,電子信息技術應用具體包括公共監控、多媒體服務系統、應急指揮管理等安防工作。例如可將視頻監控體系設置在交通事故高發地點或是社區公共場所、機場、車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段。

      2.應用電子信息技術創建預警管理機制

      基于城市安防工作中電子信息技術手段的重要功能,可更好輔助相關單位加強安全防護。公安部門為確保大眾穩定安全生活的重要機構,對監督管控體系以及城市報警做管理控制。因此,公安機關應全面應用電子信息技術手段,履行警防、民防以及現代技術防護聯動機制。實踐工作中我們應借助電子信息手段的現代化功能,針對海量信息關聯性做分析評判,以提升及時應對處理效率,令系統應用逐步強化,并提升其實用功能。唯有如此,方能令電子信息技術合理轉變成為內在戰斗力以及強大的警力,確保城市安全防護管理工作的順暢開展。

      3.城市安防工作中電子信息技術應用

      基于各個城市發展環境以及經濟狀況包含明顯差異性,因此各個區域監督管控報警等安防模式不盡相同。然而,更多的城市采取了現代化電子信息技術加強系統建設,通常涉及到視頻監控以及電子報警手段等。

      3.1視頻監控系統技術

      城市安防管理中采用視頻監控電子信息技術,可對城市治安環境做實時監督測試并快速制定應急方案。視頻監督管控技術還包括固定以及移動監控兩類手段。城市報警以及安防監督管控體系之中采用最為廣泛的信息技術手段為固定前端點位技術。該類技術方案具體包含全數字化以及數字模擬集成方案兩類。移動視頻監督管控手段可有效應對城市安防管理以及報警系統運行之中的監控范圍的盲區問題。即使城市監督測控系統其視頻控制點位具有較高的覆蓋率,也仍然包含監控盲區,特別是在不能應對取電問題的狀況下,采取移動視頻監控手段也可彌補城市監控測試以及報警體系包含的不足性。

      3.2電子報警技術

      電子報警技術即在引發危機狀況的過程中,可報警信號的手段。此技術還包括固定目標以及移動目標報警兩種,劃分標準主要依據防范目標所處的不同狀態進行。固定目標技術原理在于從探測器之中發出探測電信號,通過信道傳輸至值班室報警管理中心。依照該類傳輸的數據信息,安保人員可快速的制定應急預案,有效應對終端非法入侵以及不良破壞行為。移動目標報警技術手段則多應用在對高價值移動物體的安全防護領域。該技術手段囊括了多重信息技術,例如定位處理、無線通信、報警技術、計算機系統技術以及GIS地理信息手段等。該類技術方案還可同醫療急救、火警、公安等報警電話實時聯網,進而最大化的確保大空間的移動安全管理服務。當前,移動目標報警技術手段更多的應用于運鈔車、運輸貴重船只以及車輛等領域。

      4.結語

      總之,電子信息技術應用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關注,領域日漸拓寬。特別是在城市發展、安全防護、規劃管理中發揮了重要應用價值。因此,我們只有結合城市發展狀況、現實特征,結合電子信息技術功能特點,制定科學有效實踐應用對策,方能真正激發電子信息技術內在價值,推動現代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升實踐管理效率,開創優質、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城市環境,為大眾提供更大的便利,創設顯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科]

      【參考文獻】

      [1]王加梁,周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樓宇智能系統設計與實現[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3(07).

      [2]楊美霞,劉譯澤.樓宇自控系統集成技術及發展方向[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09).

      [3]周蓉.淺談信息時代下建筑智能化系統設計及工程應用[J].電子測試,2013(15).

      醫療行業安全防護方案范文第5篇

      To carry out laboratory bio-safety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CAO Er-long1 DENG Dan-ni1 TAN Xiao1 XIAO Fei2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422000, China; 2.Shunan College, Chenzhou, Hunan 4230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many laboratory biosafety accidents, elaborates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biosafet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n medical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methods to carry out biosafety education: using safe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ethods to enhance lab work Personnel safety awareness and operational skills to cultivate good health habits of medical students, to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bio-safety education activities; with a view to cultivating qualified primary health care workers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Key words】Medical students; Laboratory biosafety; Biosafety education

      0 引言

      近些年,實驗室安全事件頻發,引起了醫學界的嚴重關注。如,2003年,“非典”在我國呈現大面積爆發的態勢。在眾多的“非典”患者當中,有兩名患者身份十分特殊:他們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所實驗室的研究生;2007年3月,廣州市一所高校也發生了實驗室感染事件,感染者為該校的實驗動物中心工作人員,感染的病毒為 HFRS,其原因是工作人員安全防護意識缺乏,沒有做好防護措施所致[1];2011 年,在哈爾濱農業大學同樣發生了一起動物實驗感染事件,感染人數眾多,該校有近30名的師生感染了布魯氏桿菌傳染病[2]。與普通的感染事件相比,實驗室感染事件的危害性更大,除了給實驗室工作人員身體帶來程度不同的危害,還往往導致病毒在更大范圍內的傳播,甚至引發大面積的安全事件,損害全體公眾的人身安全,給整個社會帶來的危害[3]。從對歷次實驗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分析看,歸根結底,缺乏安全意識與安全知識是主要原因。從目前的情況看,大多數實驗室工作人員不重視自身的實驗安全防護,其中包括科研工作者以及醫學??频膶W生。這與院校平時的實驗室生物安全教育不足有著直接的關系,從而導致實驗安全事故頻發的現象。

      1 高校開展生物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各級各地的疾控中心和醫院也開展了實驗室生物安全知識的培訓,90% 以上的醫院醫學實驗室工作人員,能夠正確理解生物安全的概念,但?ψ魑?這些部門后備力量的醫學生們開展生物安全教育卻顯得十分不足。從高等院校的教育內容來看,2005年之前,學校只在研究生課程中設置了生物安全教育內容。即使是目前,本科生生物安全教育也還遠沒有普及。長期以來,國內的醫學院校普遍存在著重教學、重科研、輕安全現象。醫學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實驗的重要性很強,學校的學生是實驗室的“常客”,無論在學習還是工作中都要進行大量的實驗,無法避免和各種病原微生物等毒害物質接觸。據調查[4],在各個行業當中,醫務人員和病毒生物的接觸率最高,約每7名患者中就有一位患有各種傳播性疾病。在實驗室當中存在著大量患者的陽性標本,包括人體的糞便以及各種體液,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將各種實驗標本看作普通東西,沒有看到潛在的危險因素。尤其是動物實驗,其不安全的因素更高,如動物接種的病原體會通過多種方式排出體外,從而感染飼養人員和實驗人員。有報道稱[5],是某醫學院校在進行以此傷寒桿菌示教實驗時,由于學生參與人數過多,現場混亂,從而導致標本試管破碎的事件。這件安全事件從側面反映出院校對于實驗室的管理不善,時間和人數的安排不夠科學的問題。當下,我國正在積極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對于醫學人才的要求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從傳統的只注重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變為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尤其是學生的科研與創新能力。這就對醫學院校學生的動物實驗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為了確保實驗安全,學生應樹立生物安全觀念,并掌握相關的安全知識。

      2 開展生物安全教育應采取的方法

      學校應對醫學課程中增加生物安全知識內容,通過專門的課堂教學,一方面讓學生樹立起生物安全意識,另一方面增加實驗安全知識,提升他們的實驗操作能力,確保實驗的安全進行,以避免損失。

      2.1 加強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安全培訓

      應從以下幾點著手進行:其一,要首先要求實驗教學教師以及工作人員具備實驗室安全知識,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培養工作,使他們能夠準確了解和掌握關于實驗室工作的規章制度,使其在授課中更加注重學生生物安全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其二,要確保生物實驗的安全性,只有安全意識顯然不夠,高水平的操作能力是確保實驗安全的基礎,因此,要加大對全體醫療衛生行業的從業人員進行實驗技能培訓,培訓主體應由政府部門牽頭組織,行業學會協助配合,兩者共同承擔;其三,為了確保技能培育的成效,應對培訓的成績進行考試,并將成績和職稱評定掛鉤,以發揮其激勵作用[6];其四,加大行業學術交流,尤其是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展開積極的研討,以掌握更多的感染控制知識,實時把控生物安全方面的科研動態以及相關成果。

      2.2 積極開設實驗室生物安全課程

      根據筆者的了解,目前,國內的高等院校以及職業類學校中,大部分都缺乏實驗室生物安全知識教學。而醫療衛生行業是一個和實驗頻繁打交道的行業,因此,醫學生掌握該類知識就顯得十分必要。筆者認為,無論是高校還是職業培訓學院都應開設本課程,作為醫學生的必修科目,以培養學生的實驗室生物安全意識,提升他們的操作技能水平[7]。對于非醫學專業,學校應依據實驗的要求情況,適當地安排本課程的教學。尤其是醫學檢驗專業的學生更為重要。我校結合實驗室具體情況及醫學生的專業特點,對教學的內容進行了科學的篩選,主要關注實驗室安全操作、常見病原微生物的防護知識以及意外事故應對方案和應急程序、生物安全設備的使用、實驗室廢棄物的正確處理等,通過對這些知識的梳理匯總,并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The Manual of Laboratory Biosafety》與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8],最終編制成教學材料,要求授課教師熟練掌握教材內容,并采用試講的形式進行考核,在符合教學要求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突發的生物安全事件進行導入式教學。

      2.3 培養醫學生良好的安全習慣

      教師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因此,教師應以身作則,在自身熟練掌握實驗操作安全知識技能的基礎上,一方面對學生進行操作能力的培養,使他們養成標準的操作手法;另一方面,通過實驗安全知識的講解,強調安全的重要性,灌輸實驗安全理念,注意發現學生的“不安全”行為,使他們通過實踐不斷訓練自己的操作能力,逐漸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進實驗室時不穿拖鞋、涼鞋, 不帶飲料、食物,將隨身帶的與實驗無關物品一律存放指定儲存柜內,不隨意出人實驗室;不隨意拋擲實驗用品,置于指定的器皿內;實驗過程中禁止用口移液,使用自動加樣器,酒精燈燒灼接種針或接種環先內焰后外焰,盡量避免產生氣溶膠,帶手套、口罩,遵守實驗室的“三區分布”規定;首先,要準備好面部防護工具,防止實驗中可能出現的體液噴濺的現象。還可以選擇在生物柜內操作;其次,工作結束后及時消毒、實臉室垃圾分類處理并謹慎處理銳利物。按照實驗規定,實驗結束后要采用“六步洗手法”,即先取下手套,脫下實驗服反折放置在指定的位置,然后在感應水龍頭下進行手部的沖洗,洗完后烘干雙手。如果實驗服受到了污染,要在清洗之前先進行消毒;最后,加強身體鍛煉,進行必要的預防接種。

      2.4 開展各種形式的生物安全教育活動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国产.亚洲.欧洲在线| 亚洲啪啪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在线亚洲v日韩v|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亚洲成片观看四虎永久| 亚洲国产专区一区|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尤码不卡AV麻豆|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 亚洲女同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毛片a在线|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久久亚洲伊人中字综合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vvvv99日韩精品亚洲| 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 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区久久AAA片69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