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工商管理的專業導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雙語教育是滿足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需要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具有國際化意識、國際交流能力和競爭力的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我國教育改革的熱點中對于雙語教育的關注度逐年增高,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計劃實施或者已經實施雙語教學。尤其在全球化商業時代,工商管理專業人員對于雙語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筆者將探討工商管理課程實施雙語教學的重要性,了解高校工商管理雙語課程的實際現狀與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進一步思考教師與學生如何對工商管理課程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改進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
中英雙語;工商管理課程;教學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雙語教學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我國教育部與全國各個高校教學改革的熱點之一。雙語顧名思義也就是是指運用兩種語言進行課程教學。在教材的選擇,課堂的講授,作業考試等教學一系列的環節中使用兩種語言外語和中文進行全部或者部分教學演練活動。由于英語是當今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也是全球通用的語言之一。中國在對外政治,科技,文化,經濟貿易上不斷擴展,這時中國需要更多的英語專業人才。因此,目前我國高校大多數都采用中英文雙語教學方式。
一、雙語對工商管理教學的重要意義
隨著中國加入WTO,全球經濟的一體化以及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我國急需不僅有頂尖知識裝備的人才,還需要精通英語的復合型涉外人才。特別是具有國際化的工商管理復合型人才。因此,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教學以及對學生的培養計劃應與國際接軌,使學生在今后能快速的適應變化萬千的社會商業環境。特別是高校中許多優秀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他們在未來將與中國甚至全球競爭者進行競爭或者商談合作。在這種對外商業全球化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我國高校對工商管理專業雙語教學更加嚴格,從而帶來了更多的機會與挑戰。教育部也明確的要求“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對高新技術領域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專業以及為適應我國加入WTO后所需要的金融、法律等專業、要更先進一步,力爭三年內,外語教學的課程達到所開課的5%~10%。暫不具備直接用外語講授條件的學校、專業,可以對部分課程先實施外語教材,中文授課,分部到位。”
1.雙語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
在中國,教師講授是傳統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在現代化教育教學中,雙語教學的教學方式在教改中得到更多認可與接受。在許多西方國家,商學院的教學方式大部分都是案例教學法,學生在課堂上或者課后自覺查找材料并進行小組討論,這種案例教學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還能有效的調動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以及開闊學生的思維。目前許多高校在雙語課程教學中,教師也經常運用近期國際經濟、商業等新聞與學生進行分享和互動,并且得到一定的效果。
2.雙語教學是培養復合型商務管理人才的重要方式
工商管理專業最初起源于美國,如果我們運用雙語課程教學,可以了解更多西方的知識文化,使學生更好有效的掌握國際最新商業信息。并且在雙語教學中,學生還能有效的進行英語的學習,這不僅可以掌握英語知識,還能提高語言能力??偠灾须p語教學模式為培養學生成為復合型人才以及讓學生盡快適應商業全球化做了最好的助力。
3.雙語教學可以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以及適應時展
由于數字信息時代步伐的加快,互聯網在管理、醫療和教育教學上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然而英語作為全球主要通用語言,其就成為傳播先進媒體科學技術、科學文化知識信息的主要語言。我國高校在在雙語教學中,學生可以擁有更多的時間學習英語,不僅可以在英語課的課堂上學習英語,也可以在其他課程上運用英語學習交流。這增加了學生學習語言的機會,讓學生更快的結合英語掌握國際管理知識內容,早日適應全球商業信息技術化的環境。
二、列舉工商管理雙語課程中國際營銷導論的實踐狀況
1.選用教材
雙語課程教學的展開需要選用一本適合學生的英文版課程教材。筆者在雙語教學中采用了蘇格蘭學歷管理委員會編著的《InternationalMarketing:AnIntroduction》(國際營銷導論)。作為國外的原版教材,學生可以通過教材的每個小章節了解公司為什么要進入國際市場,進入國際市場的模式等知識點。在課堂教學期間,筆者會解釋說明教材每個章節的知識點,結合當下國際熱點幫助學生快速了解信息,降低難易度。在課余時間,筆者會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有關當天的課程思考題,培養學生的英文交流能力與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全英文教材的選用與課程雙語的教學不僅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也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語言環境。
2.雙語教學模式
當今讓人較為熟悉的雙語教育模式主要涉及的有浸沒型雙語教學、保持型雙語教學、過渡型雙語教學以及雙向型雙語教學等等。按照比較通俗的理解,筆者覺得我國高校的雙語模式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英文教材、以中文為主的雙語教學;第二種是英文教材、以英文為主的雙語教學;最后一種就是全英教學、英文教材與全英文授課。工商管理課程是比較專業化的學科,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能讓學生體驗全面的工商管理知識體系課程和純正的英文。但是由于有些知識點的難度比較大,學生的英文程度還沒達到較高水平,所以筆者在上課的時候會以英文教學為主,中文為輔的雙語模式。由于數字媒體在教育領域快速發展,目前我國高校普遍使用多媒體教學,在工商管理課程中所有教學PPT課件使用純英文,對于重要或者難以理解的詞匯,在上課時候都會給予講解說明。
三、雙語教學在工商管理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各個高校希望通過雙語教學的模式,提高高校在校大學生的英文能力,從而培養我國各個專業方向的優秀復合型人才。目前,我國雙語教學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同時也相繼出現了相應問題。為此,筆者將從自己教學的工商管理的雙語課程中總結幾點問題。
1.雙語教師相對缺乏
由于工商管理專業課程的專業性,所以專業雙語課程教學對于教師的要求也是非常的高,教師不僅需要有專業的教學知識涵養、高水平的英文能力,還需要對工商專業的課程用英文模式進行授課、解析專業的英文詞匯以及對英文原版教材能充分的理解和運用。但是,現在高校絕大部分缺乏有專業知識又有英文能力的教師。大部分的專業課教師英文水平相對較弱,英文水平較高的英文教師又缺乏工商管理課程的專業知識,所以這些情況都影響工商管理專業雙語教學的普及和發展。
2.學生英文素質欠缺
中國初高中的英語課程側重于書面英語,導致學生的英文聽說能力比較薄弱。在高校雙語教學中,要求學生不僅需要閱讀英文版教材、聽懂教師英文授課的內容,還需要與教師、同學英文溝通互動。這些雙語要求導致許多學生在大學雙語教學中無法跟上課堂的節奏,特別是許多工商管理課程的專業知識點、名詞解釋等都相對難理解和枯燥,大大消減了學生在雙語教學中的積極主動性,影響學生對課程的掌握。
3.雙語教材的缺乏
相對于工商管理課程而言,我國高校雙語教學大多數采用國外的英文原版教材,從而使學生更能了解國外商業管理理念、掌握國外先進的管理模式。但是我們從原版教材中無法了解中國的商業管理的情況,在價格方面,國外原版教材價格也比較高,有些學生難以接受。目前國內的工商管理的許多雙語教材還是比較缺乏,比如商務談判等課程教材,而且我國工商管理課程專業沒有統一指定的教材,所以每個高校都是自行選擇符合學生的雙語教材。這些問題都使高校雙語課程無法的到更好的發展。
四、關于工商管理雙語課程教學問題的建議
1.發展工商管理專業雙語課程師資團隊
工商管理雙語教學的專業性,對于教師的綜合能力提出更多的要求。各大高校需要加強雙語教師的能力培養,高??梢砸M專業知識水平高、英文能力強的教師,也可以篩選在工商管理專業教師中,有專業知識能力和英文能力的教師出國進修。各大高校在招聘教師時,可以招收有雙語教學經驗的教師、或者海外留學回國人才,建立優質的雙語教師隊伍。或者鼓勵青年教師提高英文能力、多研究雙語教學課程,培養他們使用雙語教學模式。
2.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在雙語課程教學中,學生使用英語的時間僅限于課堂是不夠的。課后沒有聽講英文的氣氛,那會使課堂上學到的英文無法得到充分使用、語感也會逐漸消失。學生的英語能力也就無法得到快速的提高。學校應多營造良好的英語環境氛圍。例如:創辦英語角、舉辦英文演講比賽等活動,教師可以多鼓勵學生參與、激勵學生主動與他人交流。這些都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讓雙語教學得到完善的改進、學生愿意花更多的時間投入在雙語教學中,使雙語課程教學得到更好的效果。
3.教材合理使用
一本優秀的教材是實施雙語課程的基本要求,原版的英文教材能讓學生更加全面的接觸英語,但是原版英文教材費用較貴,而且教材內容無法貼近中國國情。因此,我們希望在未來的時間,高??梢宰约壕帉憙热萁Y構合理的教材,不僅可以體現西方的知識點,也可以從中了解中國國情。各個高校的圖書館也可以多增加雙語教材的資料,方便學生借閱,為雙語教學提供更多方便。
五、結語
發展工商管理課程雙語教學是為國內提供更多商業管理復合型人才的重要舉措之一,目前,我國越來越重視工商管理雙語課程的改進,積極培養工商管理專業雙語人才。國家、教師與學生都需要共同努力、積極為培養復合型人才作貢獻。
作者:林珊珊 單位:福建江夏學院
參考文獻:
[1]唐文娟.中英雙語教學在商科課程中的綜合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3(6).
[2]范炳絮.工商管理專業人培養模式創新研究——基于雙語教學的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6(34).
蔣長兵主編定價:38.00元16開2008年1月出版
蔣長兵主編。本書共分十三章,主要內容為國際物流學導論、國際物流與國際貿易、國際支付與結算、海上班輪貨運、班輪提單、租船貨運業務、國際航空貨運、國際多式聯運、國際物流倉儲與包裝、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進出口貨物報關、國際貨運保險、國際物流法律法規。
本書可作為物流管理人員、物流科研人員、物流營銷人員的參考書,同時可作為高校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電子商務、工商企業管理、國際貿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專業的教學參考書。
2.《國際物流學教程習題集》(國際物流學立體教材系列叢書)
伍 蓓等編著定價:38.00元16開2008年1月出版
伍蓓蔣長兵 王姍姍 編著。本書所有習題由各章節練習題、綜合實務操作、綜合模擬考試試卷、和參考答案四大部分組成。各章節練習題按照國際物流學導論、國際物流與國際貿易、國際支付與結算、海上班輪貨運、班輪提單、租船貨運業務、國際航空貨運、國際多式聯運、國際物流倉儲與包裝、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進出口貨物報關、國際貨運保險、國際物流法律法規分為十三章,題型內容分為判斷、單選、多選、名詞解釋、簡答、計算、論述、案例分析八種。綜合實務操作設計了共15個實務操作,涉及國際物流和國際貿易過程中的有關單證。為讀者自學和自測,設計了5套綜合模擬考試試卷。本書習題總題數有2000多道,所有習題和考試測驗題均附有參考答案。
3.《國際采購理論與實務》(21世紀采購與供應規劃系列教材)
胡 軍主編定價:36.00元16開2008年1月出版
全書共分為4個部分,包括11章。主要特點是詳細地闡述國際采購的理論和實務技巧,通過案例來闡述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為了教學的需要,本書在每章節穿插了一些習題,以此來豐富和優化全書的體系結構。
4.《采購運作管理》(21世紀采購與供應規劃系列教材)
作者根據內蒙古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商務英語專業大三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商務英語課程選用了陳淮民等編著的《工商導論》為主要課本。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借鑒CLIL(ContentandLanguageIntegratedLearning,語言與內容的融會式學習)教學模式,在學生掌握基本專業知識后,以案例模擬為基礎,通過實踐,增強學生在商務環境中的英語交流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使其成為符合現實企業需求的人才。
二、教學理論
所謂CLIL,它是基于Hymes的“交際能力”理論和Halliday的“功能語言學”理論而提出的,是“一種專門集中某一專業學科的語言教學途徑”(嚴明,2008)。這種教學模式目標在于在其他學科教育的同時,既把語言看做一種教學媒介,又當作是教學過程的目標。CLIL教學模式深受國外大學外語界的重視,近1800多所大學采用類似的教學模式,并證明用外語教授非語言類的專業課程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提高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在具體的CLIL教學中,作者根據Colye提出的4Cs教學框架設置了課程。4Cs包括內容(Content)、交際(Communication)、認知(Cogni-tion)和文化(Culture)。通過對專業知識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參與認知過程、交際語境中的互動,增強語言交流能力與技巧及跨文化意識。本文通過馬斯洛需求理論,產品生命周期,波士頓矩陣來創建我們自己的4Cs教學框架(圖1)。
本文之所以選擇這三大模塊作為例子來說明這種教學方法,是因為這三大模塊是我們學工商管理中最基礎的專業知識,而且是在現實商務分析中常用到的理論。作者了解到,雖然學生曾在商務課程中初步接觸過這幾個模塊,但是沒有系統學習過,出現了見樹不見林的現象。而新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對整個理論有系統性的認識。另外,在學習這三大理論知識的同時,我們可以有針對性的學習語言知識。以馬斯洛需求理論為例來說明這種4Cs教學框架。我們在介紹人類五大需求層次時,通過分析人在不同發展階段中的需求了解其動機,可以提高學生對人的認識及分析能力;在語言交際能力方面,除了掌握一些相關的專業詞匯外,還可以結合英語中的比較級與最高級對最低層次需求到最高層次需求進行描述;最后可以通過實際案例分析提升對不同國家的商界人士及其文化的了解。
通過從工商管理這個角度進行的CLIL教學方法,我們可以為具有不同語言水平的商務英語的學生搭建一個平臺去應用專業知識表達他們自己。報告表明,CLIL教學模式會使學生的自我期望隨著所遇到的挑戰的增加而增加,從而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通過簡單的練習,加強對這些語言知識點的掌握。針對語言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加強其語言表達的準確性與流利性。在教師講解專業知識后,學生以小組討論形式使用相應的語言知識對實際案例進行分析,準備演講。在準備過程中,教師給予指導外,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是一個學習提高的機會。建議在最后的演講過程中,隨機挑選學生去模擬公司的報告形式,要求他們使用正式的語言,流利清晰的發音去表達自己,教師與其他同學予以點評。這種形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每個學生都會感覺到一種緊張感與參與感,而且加強了團體合作能力,同時將專業知識應用到實際案例分析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階段的英語演講使其語言能力得以提高,專業知識得以鞏固。
三、教學方法
如何將工商管理知識運用到商務英語的教學中呢?下面我們以馬斯洛需求理論,產品生命周期,波士頓矩陣為例來說明這種教學方法。1.馬斯洛需求理論(Maslow'shierarchyofneeds):
第一階段:介紹馬斯洛需求理論。第一階段,教師首先要用英文介紹馬斯洛需求理論,如遇到較難的專業術語,需結合中文進行講解。馬斯洛認為人類潛藏著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從低級到高級分別為: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安全需求(Safety),社交需求(Love/belonging),尊重需求(Esteem),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需求,比如,生理需求,包括食物(food),水(water),睡覺(sleep)等;安全需求,包括穩定(stability),工作安全(jobsecurity),對未來的可預見性(predictability)等;社會需求,包括歸屬感(needstobelong),社會接受(socialacceptance)等;尊重需求,包括自尊(selfesteem),他人尊重(respectbyothers),認可(recognition)等;自我實現,通過發揮自身獨特潛能實現自我滿足(toliveuptoouruniquepotentialitiestorealizeself-fufilment)。在高層次的需要充分出現之前,低層次的需要必須得到適當的滿足。學生可以通過本階段的學習掌握到理論的基本內容與一些相關的專業術語。
第二階段:以小組形式分析案例。在第二階段中,結合名人案例,比如松下辛之助,馬云等學生熟悉的成功人士的簡介,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通過馬斯洛需求理論分析人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尋找出他們特定時期的需求。他們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他們行動的主要原因和動力。人的需要是從最低層次向最高層次轉化,從外部得來的滿足逐漸向內在得到的滿足轉化。案例使用英文資料,需要簡潔明了,將名人生平分為幾個時期,這樣有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案例結合起來。在本階段,學生將學會從深層次分析人的需求與其導致的行為,同時,在討論過程中,他們將復習到上一階段學到的術語。另外,更重要的是,本階段的結果是,學生將會用英文對一個名人的幾個重要的人生階段進行分析,會練習到過去時態及描述能力。
第三階段:演講。在小組討論結束后,隨機挑選不同小組的個別同學上臺演講。本階段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及其當眾演講水平。
2產品生命周期(Productlifecycle):
第一階段:介紹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如圖2所示,典型的產品生命周期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導入期(introduction),成長期(Growth),成熟期(maturity)與衰退期(decline)。教師需要講解各個階段的不同特征。在這一階段,學生可以使用幾個動詞tointroduce,togrow,toma-ture,todeline形容產品在市場中所處的位置。同時,可以讓學生練習主動句(如weintroducedanewproduct)與被動句(如Anewproductwasintroduced)。
第二階段:以小組形式分析案例。教師給出幾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圖,讓學生以小組討論形式對圖表進行口頭描述后,獨自完成寫作部分。這一練習可以提高學生對折線圖趨勢的描述能力,而這一題型無論是在雅思考試還是BEC考試中都是常見題型。語言水平一般的學生可以使用第一階段中的幾個基本詞匯進行描述。功底較強的學生可以加入一些多樣化描述,比如,torise,toincreasesignificantly,tofall,todropdramatically,todecreaseslowly,toleadto,toresultin,tocause等。如果時間充裕的話,還可以加入兩種產品的比較,這樣學生可以練習到更多的句型,例如,比較的幾種不同的表達方法comparedto,comparing,incomparisonwith。
第三階段演講。在學生完成第二階段的任務后,教師隨機挑選幾個學生上臺脫稿演講。此階段可以鞏固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及對英語知識點的應用。同時,學生可以通過這樣的交流方式互相學習一些比較好的表達方式。
3波士頓矩陣(BCGmatrix):
第一階段:介紹波士頓矩陣。波士頓矩陣是一個通過分析產品市場占有率及市場增長率以確定公司的產品結構及資源配置的理論工具。矩陣分為四個象限(如圖4):明星(star),現金牛(cashcow),問號(questionmark),瘦狗(dog)。教師需結合實際案例講解各象限的特征,例如,某種產品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與較高的市場增長率,這種產品屬于哪個象限?答案為明星。(Whatkindofproductsgeneratehighmarketsharewithhighmarketgrowth?TheanswerisStar)。并且根據這些產品的分類,為公司提出相應的合理的戰略建議:發展策略(growthstrategy),穩定策略(stabilitystrategy)或撤退策略(renewalstrategy)。例如,這種產品如果屬于明星產品,那么就適合采用發展策略,需要注入大量資金與技術支持進行培養,以保持公司今后的競爭優勢。最后還可以預測一下這種產品的發展趨勢,例如,如果明星產品得以較好的培養,非常有可能發展成為今后的現金牛,可以不斷地為公司創造利潤,但如果條件不足以使其發展,非常有可能變成瘦狗產品。在本階段,學生可以學習到基本的理論知識與專業術語,可以通過簡單的互動問答,加深學生的理解。
第二階段:以小組形式分析案例。教師提供一些實際案例,比如寶潔公司(P&G)旗下的一系列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與市場增長率,讓學生對其進行分類,并根據所學知識為公司今后的發展提供一些戰略性預測及建議。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練習一些特定句型,產品分類時會使用到我認為這類產品屬于……因為……(Ithink/inmyopinion,thisproductbelongsto/is,…because/since/as…);根據分類提供建議時可以用到Isuggestthat,Iproposethat…預測時可以用到if從句,比如,ifP&Ginvestsenoughmoneyintothisproduct,itmightbecomeacashcowbecauseIbelievethatitsmarketgrowthcouldincreasewithenoughinvestment.或者也可以用到一些表示預測猜測的詞匯,如belikelyto,possible,maybe等進行練習。
第三階段:演講。本階段演講可以作為對上一階段小組討論的總結,要求學生快速組織語言,能夠清晰闡述個人觀點,使其綜合能力得以提高。圖3波士頓矩陣(BCGMatrix)
【關鍵詞】財務管理專業市場定位課程體系
財務管理專業自1998年被教育部列為管理學下的二級學科以來,許多高校尤其是財經類大學,陸續開始招生,目前已經有幾屆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走向人才市場。經過幾年的發展,財務管理專業雖然在學科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高校在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等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差異。究其原因,主要是對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不清晰,進而導致教學計劃、課程體系設置沒有充分體現出財務管理的專業特色。因此,有必要進行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以便更好地滿足社會對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
一、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市場定位
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歸根到底取決于人才市場的需求。如果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被人才市場接受,那么這個專業的生存與發展就存在問題了。碩士論文 那么,財務管理專業應該培養什么樣的財務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關于財務管理專業的指導性教學方案中提出,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具備財務管理及相關的管理、經濟、法律、會計與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級專門人才。
筆者認為,上述培養目標不夠明確,過于抽象。結合目前人才市場對財經類大學生的需求,財務管理專業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可以定位為成為未來的工商企業的財務總監(cfo)、證券公司的財務分析師(cfa)以及金融部門的財務策劃師(cfp),其中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cfo為主要目標。
財務總監、財務分析師與財務策劃師需要什么樣的知識結構呢?雖然這三種職業服務于不同的單位和行業,但是都要求掌握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會計以及資本市場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國際財務管理慣例。也就是說,雖然這三種職業的實務工作有很大不同,但是知識結構卻是基本相同的。以cfo的知識體系與業務技能來說,一位合格的cfo要有四個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資本運作(投融資)、內部控制、納稅籌劃與財務分析。這些知識和技能也是cfa與cfp所必備的。這四個方面的知識要分別與相關的課程一一對應,而技能則主要通過案例教學與開展財務管理競賽等手段來培養。有了清晰的人才市場定位,在制定或修改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計劃、選用教材等具體教學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計劃要根據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人才市場定位來安排專業課程體系,具體來說,應當根據cfo、cfa和cfp需要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來制定教學計劃和安排專業課程體系。
二、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現狀與課程體系建設
自從1999年高校開設財務管理專業以來,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建設,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財經類大學往往將財務管理專業設置在會計學院下面,這樣財務管理專業就被打上會計學的烙印,課程設置以會計學系列課程為主,再加上高級財務管理等課程。綜合類大學和理工類大學往往將財務管理專業設置在管理學院(或商學院)下面,與會計學專業并列,比如復旦大學設置財務金融系,招收財務管理專業學生。
培養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體體現在專業基礎課與專業主干課的設置上。筆者通過對上海財經大學和復旦大學的對比來研究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上海財經大學的專業必修課包括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公司財務(上、下)、審計學、電算化會計和高級財務會計。復旦大學財務金融系的專業必修課包括管理學導論、財務管理、營銷管理、管理信息系統、運營管理、財務分析、財務會計、金融市場、金融計量分析、投資學、國際財務管理、創業投資。從這兩所高校的專業課程設置來看,上海財經大學是在會計學的基礎上培養財務管理人才,而復旦大學是在企業管理的基礎上培養財務管理人才。筆者吸收這兩所大學設置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的經驗,結合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人才市場定位,提出財經類大學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的設置建議(詳見下頁表)。
在表中,筆者將必修課分為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兩類:專業基礎課是所有一級管理類學科專業的學生都必修的,課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學年;專業主干課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學年的上半年。醫學論文 將選修課也分為兩類:一類是類別選修課,是專業主干課的延伸或補充,為達到限選的目的,給出不多的可選項供學生選修;另一類是專業選修課,有較多的可選項,供不同興趣的學生選修。
三、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改革中的幾個關鍵問題
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如何進行教學改革,不同的院校甚至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思路,存在較大爭議。主要爭議有:如何在教學計劃中明確區分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學專業、金融學專業的區別,體現財務管理專業的特色;財務管理課程與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的劃分以及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國際視野;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否應該專門開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
1.如何體現財務管理專業的特色。財務包括公司理財或者財務管理、投資學、金融市場學三個部分。財務管理專業側重于公司理財,金融專業側重于投資學和金融市場學。對于財經類大學來說,由于財務管理專業往往設置在會計學院下面,因此要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cfo為人才培養的市場定位。在市場定位明確之后,還要設置比較靈活的教學計劃,為不同興趣的學生提供一份可選菜單。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主要圍繞培養未來的cfo而設置,但是考慮到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學專業、金融學專業相近,可在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計劃中設置會計學專業、金融學專業的部分主干課程,比如中級和高級財務會計、投資學等課程,為一部分喜歡會計學或金融學專業的學生提供一份可選菜單??傊?財務管理專業的特色一方面體現在人才培養的市場定位上,另一方面體現在教學計劃和專業課程設置上。
2.財務管理課程與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的劃分。不少院校借鑒會計學專業的主干課程設置經驗,開設財務管理原理、中級財務管理和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目的是使學生的學習能夠循序漸進。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是,財務管理原理課程與中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的劃分很難涇渭分明,存在很多重復的部分。因此,筆者建議將財務管理原理和中級財務管理合并在一起,開設財務管理課程。另外,還要對財務管理課程與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的內容進行劃分。對這一問題的處理,可以將教學內容和教材使用結合起來考慮,首先制定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大綱,可以考慮以注冊會計師考試用書財務成本管理課程中的財務管理內容為基礎作為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
關于財務管理課程的教材使用,建議采用國際經典財務管理教材的譯本。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又克服了學生的語言障礙,便于學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學習財務管理知識。國內翻譯比較好的國際經典財務管理教材主要有兩本:一本是吳世農、沈藝峰等人翻譯的《公司理財》(stephen a.ross等著);另一本是方曙紅、范龍振等人翻譯的《公司財務原理》(richard a.brealey等著)。由于這兩本教材內容充實,足夠一學年使用,所以可將其中與國內財務管理教材內容大致相同的部分,作為財務管理課程內容講授,剩下的內容作為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講授。在這兩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一方面,鼓勵英語基礎好的同學對照英文原版教材學習(機械工業出版社同時出版了這兩本書的英文版本),培養學生直接閱讀英文文獻的能力,提高專業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可有意識地結合我國上市公司的一些財務案例進行分析,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如何培養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都很重要。但是由于財務管理專業建設時間比較短,缺少歷史經驗積累,教學實踐環節比較薄弱,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有點力不從心。留學生論文再者,不同的財務主體,其財務活動有很大不同,強調在學校里培養出較強的實踐能力也不太現實。因此,在教學中還是著重利用案例教學以及財務管理知識競賽等手段,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案例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結構性思維習慣。
4.是否需要單獨開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針對現代大學教育中存在的“重術輕道”問題,財務管理專業教育毫無疑問應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為減少社會貪污舞弊、提高社會誠信做出自己的貢獻,因此有教師建議開設財務人員職業道德教育這門課程。
筆者認為,職業道德教育應當貫穿大學教育的全過程,教師的言傳身教至關重要。首先,任課教師兢兢業業的教學態度,讓學生耳目一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都可對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水準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其次,在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這門課程中,可以對一些財務舞弊案例進行分析,加強學生的法制觀念和職業道德觀念?;谝陨峡紤]和安排,筆者認為沒有必要專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
主要參考文獻
①劉淑蓮.關于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構建與實施的幾個問題,會計研究,2005;12
②向德偉.關于財務管理專業學科體系和課程設置問題的探討,會計研究,2003;3
學校共有5個校區,占地3942畝,校舍建筑總面積125.09萬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行政用房49.29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9800余人,研究生1600余人。現有專任教師1900余人,教授、副教授900余人。教師中有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5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2人,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3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0人,山東省高層次人才庫19人,全國優秀教師15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4人,博士生導師46人。
學校現有21個學院,62個本科專業,其中,教育部特色專業7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15個。擁有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涵蓋15個學科方向;1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涵蓋7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等13個專業學位授予權。現有16個山東省重點學科,19個校級重點學科。其中,財政學、金融學、企業管理、會計學、國際貿易學和管理科學與工程為省級特色重點學科。學校已形成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文、法、理、工、藝術和教育等八個學科門類互相支撐、協調發展的學科結構。
學校擁有完善的現代化教學基礎設施和實驗設備。共有各類實驗室145個,各類實踐教學基地85個。有經管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山東省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3個,山東省骨干學科教學實驗中心26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7億元。圖書館藏書389萬冊,中文現刊2786種,外文現刊420種,電子圖書171萬冊,數據庫31個,自建特色數據庫6個,實現了與省市圖書館圖書資源共享。建有現代化演播中心、CATV教學系統和千兆以太校園網絡系統。實驗室、圖書館、體育場館、學生公寓和食堂等教學科研生活設施比較齊全。
二、辦學類型:教育部、財政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公辦重點財經類大學。
三、招生專業介紹
(一)視覺傳達設計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一定人文素養及藝術修養,具有創新思維、現代設計理念和突出設計能力的專門設計人才。本專業畢業生可進入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各類媒體、平面廣告設計,包裝設計制作,商業展示設計,會展展示設計及計算機設計創意等工作。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視覺傳達設計、展示藝術設計等藝術設計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學習期間學生將通過藝術設計思維能力的培養、藝術設計方法和設計技能的基本訓練,具備本專業創新設計的基本素質。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藝術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 掌握基本造型及色彩感受能力;
3. 具備一定傳統文化素養、從傳統中提取設計元素的能力;
4. 具有獨立進行各類平面、廣告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及展示設計的基本能力,具備一定的創新性思維能力;
5. 了解國內外藝術設計的發展動態,了解有關經濟、文化、藝術事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6. 具備一定的外語讀寫能力;
7. 能夠較熟練地運用計算機;
8.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
主要課程:基礎造型、色彩基礎、圖形創意、平面構成、立體構成、中西方美術史、藝術設計理論、民間美術、標志設計、招貼設計、會展視覺傳達設計、系統設計、包裝造型設計、多媒體設計、城市形象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字體設計、版式設計、標志設計、裝潢設計、計算機圖形設計等。
(二)美術學(藝術品投資與鑒定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一定審美文化素養,掌握藝術品投資、經營、鑒定所需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能夠從事藝術品投資、鑒定,同時適于金融領域藝術品抵押、保險等業務的需要及相關管理的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藝術品鑒定、投資、經營以及金融、抵押、擔保、保險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專門知識,具備從事書畫及瓷器、玉器、雜項等藝術品鑒定、投資、經營工作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熟悉國家有關藝術品投資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2. 具有鑒定藝術品主要是書畫藝術品的基本能力;
3. 掌握投資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具備擔保、抵押、保險等金融業務所需的基本知識;
4. 具有一定的審美素養和藝術創作能力;
5. 了解書畫等藝術品市場規律、發展動態;
6. 具備一定的外語讀寫能力;
7. 能夠較熟練地運用計算機;
8.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適應實際工作的能力。
主要課程:投資學概論、藝術品鑒定概論、中國傳統文化概論、中外美術史、美學概論、考古學基礎、藝術品鑒定實踐(書畫、瓷器、玉器、銅器、雜項等)、造型藝術基礎(繪畫、書法、篆刻、雕塑等)、藝術品市場分析、拍賣理論與實踐、藝術品投資、市場營銷、金融學、保險學、擔保法概論、企業管理等。
(三)數字媒體藝術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養,有扎實的數字媒體藝術的基礎理論、創新能力、審美能力和設計能力,能夠把藝術設計的新理念與數字化技術相結合,既掌握藝術設計過程中所需要的藝術設計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又能掌握與數字音視頻、動畫、網絡游戲等數字媒體技術相關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能發揮其藝術創造力,從事數字媒體產品的開發、策劃、藝術設計、編創與制作等工作,面向設計實踐第一線的應用型、技能型的高級專業設計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既具有扎實系統的數字藝術設計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又具有較高的藝術修養;
2. 具有一定的數字媒體藝術欣賞、藝術設計和藝術創意能力;
3. 接受各類數字圖形圖像制作設備操作和制作方面基本訓練;
4. 掌握數字影像制作技術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掌握電腦動畫與網絡游戲設計的關鍵技術;
5. 能夠具備廣告設計、產品設計、概念設計、內容制作及質量評價的綜合能力;
6.了解和初步掌握數字媒體藝術領域的新動向和新技術;
7. 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
主要課程:藝術設計概論、素描基礎、數字色彩藝術、計算機圖形學、設計美學、美術設計與創意、攝影與攝像、網頁設計與制作、數字音視頻處理原理與技術、計算機動畫原理與設計、網絡游戲、影視藝術導論、視頻特技與非線性編輯、數字媒體后期制作、數字媒體新技術與藝術欣賞等。
四、招生計劃
專業名稱
層次
標準
學制
招生范圍
招生計劃
藝術文
藝術理
視覺傳達設計
本科
四年
山東
40
20
美術學(藝術品投資與鑒定方向)
本科
四年
山東、江蘇、浙江、山西、陜西、福建、
河南、河北、遼寧、黑龍江、四川
40
20
數字媒體藝術
本科
四年
山東
30
10
注: 報考我校藝術類專業考生須參加省美術類統考,我校不組織校考。 美術學專業在江蘇、浙江、山西、陜西、福建、河南、河北、遼寧、黑龍江、四川等10個省份文理科招生計劃總數為20人。學費按山東省政府主管部門規定的收費標準執行。
五、錄取原則
藝術成績合格之后按高考文化成績投檔,學校按考生專業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順序錄取(出現專業成績同分考生錄取高考文化成績高者),錄取時實行志愿清原則。
六、其他
1.山東財經大學招生辦公室是學校合法的普通高考招生機構,辦公地點設在山東財經大學燕山校區辦公樓。招生咨詢電話:0531-88596191;傳真:0531-81793555。
2.藝術類招生考試的相關信息均由山東財經大學招生辦公室通過學校招生網站向社會(web5.sdufe.edu.cn:8080/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