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醫療事故解決方案

      醫療事故解決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療事故解決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醫療事故解決方案范文第1篇

      為應對新一輪危機和防止危機再度發生,美國決策者正在積極推行醫療、法律和保險等法律制度改革,特別是加強醫療事故預防工作,修改侵權法律和訴訟規則,改善醫療保險政策,建立無過錯責任醫療賠償制度,探索代替性醫療事故解決機制,以提高醫療事故處理的速度和效率。

      有趣的是,美國醫療事故法律制度改革所追求的一些目標正巧是我國現行的法律規定,而這些法律規定卻是國人呼吁改革的“問題”。

      「關鍵詞醫療事故危機,醫療保險改革,侵權法改革,醫療訴訟,代替性醫療事故解決機制,醫療調解,醫療仲裁,嚴格責任,無過錯賠償制度

      與我國不同,美國沒有獨立的醫療事故法律制度,處理醫療事故的法律依據主要是“侵權法”理論、判例和散見于公法和私法中的法律規定。

      由于美國法律是一個由判例法和制定法混合構成的相對分散的體系,聯邦與各州法律不盡相同,而醫療事故糾紛又涉及醫療、法律和保險多個行業,因此美國醫療事故法律制度難免存在著不協調、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情形。

      一,美國醫療事故危機及其成因

      在美國,解決醫療事故問題的傳統方式是醫療訴訟,如果醫方敗訴,保險公司則在保險范圍內負責向患方賠付醫療損害賠償,所以醫療事故不只是法律問題,同時也是醫療體制和保險制度問題,三者之間能否協調一致決定著解決醫療事故的成敗。

      (一)醫療事故危機回顧

      上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醫療事故案件激增,醫療責任保險公司為此賠付了巨額醫療損害賠償,無法維持正常業務運作。各州保險公司被迫提高醫療責任保險費率,提高幅度根據醫療專業的不同從15%到30%不等。結果一些從事高風險醫療活動的醫療機構和執業醫師如創傷外科、產科等,因付不起高額保險費而停業或改行,醫療服務市場遭到巨大沖擊,患者就醫受到了嚴重影響。這就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醫療事故危機。

      到了80年代,幾乎出于同樣的原因,保險公司再度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紛紛提高保險費率以減少營業損失,但美國保險監督委員會明令禁止保險公司提高保險費,迫于財務壓力醫療責任保險公司不得不陸續退出市場,結果導致保險服務嚴重不足,直接影響到醫療服務行業。美國經歷了第二次危機。

      2000年后,醫療責任保險公司依然難以擺脫經濟困境,平均每收入1美元的保險費就要賠付1.29美元的醫療責任賠償,主要醫療責任保險公司因此改弦易轍。保險費過高和保險服務不足的問題同時存在,醫療機構和執業醫師不僅面臨著付不起保險費的問題,而且想要獲得醫療保險服務也越來越困難。2005年,美國醫學協會分析報告指出,12州已經陷于醫療事故危機之中,另外30州也初露端倪,其余各州因保險費較低尚未發生危機。美國正在經歷第三次危機。

      (二)醫療事故危機成因分析

      從表象看,三次危機的發生都是因為醫療責任保險公司大幅提高保險費率和退出服務市場所致;然而深入分析可知,美國醫療事故危機實際是其不合理的醫療體制、法律制度、司法慣例和保險政策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

      1,產生危機的醫學原因

      (1)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醫藥技術空前發展,新藥物新療法給患者帶來利益的同時,也附帶較大醫療風險,醫療事故不降反增。

      (2)醫學知識具有高度專業性和未知性。患者常以為醫師應該掌握自己的病情,能做出及時、準確的診斷和治療,其實不然,醫患雙方認識不一致必然導致糾紛產生。

      (3)社會經濟發展和人類壽命普遍延長要求更完善的醫療服務,而醫療服務需求的增加給醫療行業造成更大的壓力,醫療過錯的絕對值隨之升高。

      (4)醫療過錯發生后,醫療機構和執業醫師因害怕被起訴,不愿承認或故意掩蓋其醫療過錯,醫患關系日益惡化。

      2,產生危機的經濟原因

      (1)醫療事故增多,保險公司的賠付加大,同時由于國家整體經濟不景氣,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減少,無法沖抵醫療保險的資金缺口,只能被迫提高保險費收攏資金。

      (2)醫療保險費率的升降,主要根據國家經濟形勢的好壞而定,而不是依據醫師的事故記錄區別對待,保險費率的不確定性加大。

      (3)醫療事故案件的發生、訴訟、判決和賠償支付往往不能與保險期間同步,保險公司確定保險費率時缺乏精確參照數據,比較困難。

      (4)醫療保險屬于典型商業行為,保險費率的確定因醫療專業的風險分級而不同。某些州的醫療市場規模較小,缺乏大量的投保人分擔風險,保險費率自然很高。

      3,產生危機的法律原因

      (1)美國法律規定和司法環境有益于患者提起醫療事故法律訴訟,而沒有醫療背景的陪審團更容易支持患者巨額訴訟請求。

      (2)醫療律師通常可以得到患者勝訴賠償額的30%到50%作為風險費,因此更愿意幫助患者提起醫療訴訟。

      (3)美國的訴訟程序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用于認定“醫療過錯”,約占訴訟費用的60%,導致訴訟效率不高,很多醫療事故不能及時解決。

      (4)醫療訴訟充滿變數、不可預測,同樣性質的案件在不同法院和陪審團面前,判決可能大相徑庭。輕傷多判或重傷少判的情況屢見不鮮。

      (5)美國法律對醫療訴訟的限制很少,患者非常容易起訴他們的醫師,但統計表明僅有3%到30%的患者的訴訟是有事實和法律根據的。

      二,醫療事故法律制度改革

      醫療事故在美國是一個涉及多個社會層面的復雜問題,需要有一套廣泛系統的解決方案,不但要改革侵權法律,還要改革醫療體制和保險制度。

      (一)第一次危機后的改革措施

      早在70年代第一次危機時,為了解決危機帶來的社會問題,彌補醫療責任保險的缺位或不足,美國各州相繼出臺了多項綜合改革措施,特別是侵權法律的改革,但最終都不成功。

      醫療事故解決方案范文第2篇

      銀江智慧醫院建設是銀江醫療五大業務的核心領域之一。銀江智慧醫院將依托物聯網基礎技術,致力研究物聯網的新應用與新技術,將智能識別、物聯網化導入醫院日常業務之中,持續改善醫療作業流程、醫療品質與保障患者的安全。

      銀江智慧醫院的發展策略

      銀江智慧醫院的產品開發和解決方案推出大致可劃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基于傳感器網絡、WIFI、RFID、條形碼以及其他傳感技術為基礎的部分簡單應用。在此階段,銀江智慧醫院將推出“銀江室內位置服務”、“銀江RFID數字簽名技術”以及“銀江輸液過程智能監視系統”等一系列產品。

      2.第二階段:在醫院范圍內,實現“物―物”聯網及整體應用。在此階段,銀江將致力于“人―物”、“物―物”統一交互平臺的建設,以及醫院其他基于物聯網的一體化應用。

      3.第三階段:無范圍、無縫隙的醫療機構及機構間“物―物”聯網及應用。物聯網化將是醫院信息化發展的一個最優狀態,也是未來努力的一個方向。

      銀江RTLS系統解決方案

      在醫院內部運行室內位置服務系統RTLS(Real Time Locating System)是醫院物聯網建設的一個基礎性平臺,通過RTLS可延伸很多與“人”、“設備”等相關的醫院物聯網應用,實現醫院資源與流程管理的優化。

      銀江RTLS系統采用ZigBee組網技術,構建醫院無線傳感器網絡,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絡實現定位,系統采用了一種分布式定位計算方法。定位引擎根據無線網絡中臨近射頻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計算所需定位的位置,可實現2~3米的定位精度和0.5米的定位分辨率。

      銀江基于RFID的數字簽名

      醫療信息化、數字化向縱深發展,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如果不解決數字簽名的問題,那么所有數字化醫療記錄最終需要紙張打印、手工簽名。這樣的操作流程既給醫院帶來了額外的辦公成本,也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我國電子簽名法的實施和衛生系統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試行)的及時推出,為醫院的數字簽名提供了相關法律依據。

      銀江醫療數字簽名解決方案是以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為基礎的公開密鑰技術來提供和實施安全服務。系統通過PKI體系的核心CA系統(Certificate Authority)實現數字證書的發放和密鑰管理等功能,并創新地采用了RFID為用戶存儲數字證書的存儲媒介。

      適合智慧醫院傳感器的相關產品

      物聯網的本質是指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植入各種物品,實現物品的智能化,并將這些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在物品與人之間實現信息共享和互聯。因此,通過尋找適合智慧醫院的傳感器及相關技術,開發智慧醫院產品也是目前發展智慧醫院建設的一個重要途徑。

      當前,銀江醫療正在著手推出一款智能靜脈輸液監控系統。通常靜脈輸液是臨床最為主要的治療手段之一,在靜脈輸液過程中,必須有人護理,以防鼓包和輸液結束時血液倒流等事故發生。尤其對術后幾乎需要24小時不間斷輸液的患者監護,更是讓護理者身心憔悴,當護理者發生困倦時,極易發生事故。因此,現在醫院內出現了有輸液患者就必須有陪護人員的現象,費時費力。

      銀江智能靜脈輸液監控系統可對靜脈輸液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并利用ZigBee組網技術,形成無線傳感器網絡,監控信息可適時傳輸至護士PDA端,達到對輸液過程智能監視、及時響應的目的,大大提高了醫院護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醫療事故解決方案范文第3篇

      震驚和嘆息讓所有的編輯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我們震驚,國內的醫患關系已經激化到要用暴力手段解決的地步;我們嘆息,為何有這么多患者得不到滿意的救治,醫生的辛勞又為何總是得不到患者的理解……

      2011年9月16日下午,北京同仁醫院門診樓四樓的耳鼻咽喉科二區門診,一個滿臉絡腮胡的男人操著菜刀,向一位女醫生連砍了17刀。隨后,他扔掉了行兇的菜刀,坦然離開了現場……

      這場暴力事件中的受害者,是同仁醫院耳鼻喉科43歲的主任醫師徐文。同仁醫院一位醫生講述了當時所看到的一幕:她(徐文醫生)倒在血泊中,左臂上舉著,死命護著她的腦袋,左上臂的肌肉、肌腱、骨頭全都露著,這是她最后倒在地上的姿勢,滿地是血,到處都是,診室里,候診區里,大片大片的血……

      兇案源起醫療糾紛

      行兇者隨后被抓獲,是北京地區小有名氣的書法家王寶。記者從王寶博客上看到,這位生于1957年、別號“半步齋主”的書法家,2006年9月起因為喉部不適在同仁醫院看病,之后被確診為喉癌住院治療。當年10月19日,在同仁醫院手術,喉癌部分切除,部分擴散。隨后又在醫科院腫瘤醫院再次手術,喉部被全部切除,同時也失去了發音功能。

      王寶在自己的博客中寫到,“徐女士對我進行了破壞性手術,本可以徹底根治的小手術,在短短的3個月的時間里,使散亂的癌細胞發展了、擴散了……由于徐文的首次破壞性手術,使我在1年多的時間里進行了兩次大手術……那撕裂的腫瘤,好像被捅破的‘馬蜂窩’四處亂飛,到處折騰迅速發展,擴散,已經面臨死亡。請問醫學博士居心何在?良心何在?德行何在?”

      這場醫療糾紛持續多年,醫患雙方在5年時間里多次對簿公堂,但一直沒有獲得滿意的解決。終于在9月16日的下午,當他在醫院再次找到徐文醫生的時候,憤怒達到了頂點,引發了一場血案。

      醫生的生存環境令人憂

      同仁醫院的一位醫生在自己的博客里寫道:徐文是一個非常好的大夫,同事、領導、病人都夸她,在同仁醫院是有口皆碑的,技術好,人又和氣,同事信得過她,愿意把自己的親戚朋友都托付給她。病人信得過她,復診總要找她加號,她出門診,從上午看到下午兩三點鐘很正常,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就一直看病人,因為她不好意思拒絕病人。技術好,那是不用說的,網上隨便搜索一下就知道她的學術造詣,病人的錦旗表揚信更是說明問題。

      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想想王寶砍向徐文醫生的那17刀,都是令人毛骨悚然的,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公正判決;醫生徐文,17刀帶來的身心傷害將是永久的記憶,能否還能拿起手術刀都是一個未知。

      在徐文被砍傷后的第二天晚上,在緊靠同仁醫院的北京醫院年輕醫生宿舍樓里,幾乎所有人都在討論這件事。一位見習醫生說:“我父親是醫生,當年不顧他的反對,我堅持選擇了學醫,就是想和他一樣救死扶傷。那是我的夢想,也堅持了很多年,但種種現實已經讓我開始動搖。”

      這是一名即將成為醫生的年輕人的無奈,而醫生們如何看現在的行醫環境呢?中國醫師協會今年3~4月進行的一項針對全國醫生的《醫師執業狀況調查問卷》顯示,近一半(48.51%)的醫療工作者對目前的執業環境不滿意,而滿意的比例僅為19.02%。

      給醫療糾紛一個好的解決渠道

      醫學是一項高尚的職業,也是一個高風險的職業,因為它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但正因為醫學的復雜性與高風險,發生醫療糾紛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要讓類似的悲劇不再發生,就必須給醫療糾紛一個合理、合法的解決渠道。

      2002年9月1起實施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是目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及醫療事故賠償處理的唯一法律規范。該條例雖將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主體由原來的衛生行政機關改為了后來的醫學會,但是鑒定的客觀性、公正性依然備受質疑。大多數患者認為,現在的醫療鑒定工作效率頗低,一般人都是等不起的。一個醫療事故的技術鑒定結論出臺,需經歷提出申請、抽選專家、召開聽證會、做出結論等一系列過程,再快也得好幾個月以上。如果某一方對結果再提出異議,那解決爭端的日子就更遙遙無期了。

      針對此種情況,我們一方面要改革當前的醫療糾紛處理機制,使之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另一方面也要盡快完善醫療責任保險,從而為管理醫療風險、緩解醫患矛盾、解決醫患糾紛提供新的途徑。這已成為發達國家的普遍做法,解決醫療糾紛的功能顯著。

      醫療事故解決方案范文第4篇

      別醫生的威懾,促使其提高注意力標準從而避免醫療事故;二是正在研究的“無過錯補償制度”.其關注的是整個醫療行業,試

      圖矯正現行的醫療體制,利用制度的記憶來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由于無過錯責任真正從根源上探尋醫療事故的原因.所以

      它將是有效的預防措施。但是要實現無過錯機制的預防功能,必須建構起相應的配套制度,從而從根本上降低醫療事故的發

      生率。

      【關鍵詞】醫療事故;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補償;威懾;矯正

      【中圖分類號】r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297(20__)04—0279—04

      deterrence or corrective:how can the law prevent medical malpractice?mia 0 yu. kenneth wang law school soochow

      university sllghou,jiangsu 215006

      【abstract】prevent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malpractice.there are two ways by which the law pre—

      vents medical malpractice.one is the traditional fault liability system,which emphasizes on the fault of individual doctor.the other

      is no fault compensation,which imposes responsibility upon the entire industry in order to correct medical system nowadays.insti—

      tutional memo~can learn how such i~ufies occur and how to avoid them.no fault compensation is an effective prevention measure

      because it tries to find out the original reason of medical malpractice.to realize the prevention function,relevant systems should be

      established,so that the medical malpractice rate be reduced ultimately.

      【key words】medical malpractice;fauh liability system;no—fault compensation;deterrence;corective

      、過錯責任的預防作用

      近年來.醫療事故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人命關天”,醫療事故一旦發生都將導致十分嚴重的

      后果。因而有效的預防非常重要。法律在這一過程中

      能起到怎樣的作用呢?

      法律經濟學理論認為,因醫療事故受損的病人通

      過訴訟獲得賠償.這一過程具有兩方面的意義:預防

      和補償。當病人勝訴獲得賠償,在金錢可以做到的領

      域內.病人回復到醫療事故沒有發生的狀態,這是補

      償的作用;另一方面,醫療訴訟中病人得到的賠償是

      醫生支付的。金錢損失會讓醫生認識到相同行為會造

      成類似的不利后果,金錢刺激使醫生提高注意力標準

      以預防未來可以避免的失誤。從而達到預防醫療事故

      的目的。而且傳統法學理論和經濟分析的“理性人”假

      設論證。如果法律規定較高的責任,行為人會降低自

      身行為的風險以避免法律責任。1983年,美國醫藥協

      會開展一項名為“醫生面對責任威脅時的行為模式”

      的調查,一定程度上證實了法律的高責任的確能提高

      醫生的注意意識。在被調查的醫生中,有41%要求增

      加額外的診斷實驗,27%要求采取額外的治療步驟,

      36%表示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病人在一起,45%表示

      會和其他醫生更多的討論,35%表示不接受某一類型

      的疾病.57%表示將保留更多的病歷記錄。【 ]

      基于這種理論,20__年9月1日起施行《醫療事

      故處理條例》第2條做出如下規定:“本條例所稱醫療

      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

      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

      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第49

      條規定:“醫療事故賠償.應當考慮下列因素,確定具

      體賠償數額:? ?(二)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

      后果中的責任程度;”不難看出,依據該條例,醫療事

      故的定性以及賠償取決于醫生的過失程度。

      【作者簡介】繆羽(1981一),女,蘇州大學法學院國際法20__級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經濟法。e-mail:miaoyu0605@126.corn

      · 280 ·

      二、醫療事故的根源

      過錯責任的支持者相信訴訟的威懾可以提高行

      為者的注意標準從而避免事故發生,這一觀點在傳統

      的侵權法領域一再得到驗證。但是,在醫療領域,即使

      法律的責任真能提高醫生的注意意識,過錯和醫療事

      故的發生率真的會隨之下降嗎?

      事實并非如此簡單。最近的研究表明,法律責任

      不能杜絕醫生作為“人”的注意力缺陷,甚至還可能對

      其注意力產生不利影響。哈佛研究①分析醫院的數

      據得出結論:在 醫療領域,更多責任與更少錯誤的聯

      系是很微弱的,醫生的高責任風險和病人受損的低風

      險之間并沒有必然聯系。現代醫學的高風險是由于其

      高度復雜.但不論現代醫學變成多復雜的程序和技術

      最終都要依賴人的注意。人總是易于走神、犯錯誤、不

      能察覺危險。在醫療過程中,即使是受過嚴格訓練的

      醫生、護士或藥劑師也不可能完全控制“人的缺陷”。

      醫院尤其是手術室是非常危險的環境,即使醫生比一

      般行業更嚴格更專注地對待工作,偶然也會有一時的

      注意力閃失。這種失誤如果發生在一個復雜的手術環

      境中,比如從病人腦中取出腫瘤,就可能造成悲劇性

      的后果,也就構成法律上的過錯。在醫院記錄的過錯

      里,過錯多是一些一時疏忽,而不是故意降低病人服

      務的標準以維護醫生、護士的個人利益,也并非傳統

      法學理論和經濟分析的“理性人”思考的結果。『2]另外

      一項近期的研究進一步發現,醫療訴訟事實上會造成

      額外的醫療錯誤,有訴訟在身的醫生常常會經歷二次

      訴訟的風險。在第一次訴訟后的幾年內,因為訴訟帶

      來的壓力,同事和病人的孤立,他們承受訴訟的侮辱

      和痛苦,容易走神也容易有過多的沉思.難以及時有

      效地做出醫療決定,職業自信顯著下降。『3]

      醫療事故的真正原因不是醫生的注意力與責任

      心,而是醫學進步和醫療技術發展。腫瘤在1960年

      是絕癥,到了20__年由于醫療技術發展,其中20%

      才屬于不可醫治的惡性腫瘤。那么,1960年一名醫

      生誤診了患者的腫瘤不會有任何訴訟之虞. 因為致

      死的原因是絕癥,即使醫生存在嚴重的過失也不承

      擔責任;但到了20__年,醫生發生了誤診就有面對

      訴訟的可能性,因為他讓病人喪失了80%的機會 當

      醫療技術落后時,法律對醫生的過錯是寬容的;隨著

      科技的進步,醫生的責任卻大大加重:法律將要判斷

      法律與醫學雜志20__年第l2卷(第4期)

      疾病是否可以被控制,醫生是否存有過失并造成損

      害.醫生不合理的治療是否剝奪了“病人雖可能低于

      平均人的但是真實的存活機會”。同樣一個時期,醫

      療條件較好、醫生素質較高的醫院反而更容易發生

      醫療事故。城市的醫療訴訟率要高于農村,因為農村

      人為了獲得鄉下不可能接受到的各種治療而到城里

      來看病.當農村的醫生為病人診治感冒一類的小病

      時,被訴的可能性小,因為可能造成的損害小;而城

      里的醫生進行心臟搭橋、器官移植等一系列極復雜

      的手術時,被訴的可能性上升。哈佛研究發現,教學

      醫院的醫生更為專業,他們更可能采取最先進的技

      術和設備,但是,教學醫院被訴可能性也高于普通醫

      院。同樣,中國衛生部衛生統計信息中心公布的《全

      國衛生事業發展情況統計公報》顯示, 醫院級別越

      高,醫生工作負荷越大,病床使用率高,醫療糾紛發

      生率也隨之呈正比發展趨勢。

      可見,醫療事故的真正根源在于醫學的進步造成

      了救助的可能性和技術的復雜性同時上升。如果沒有

      達到救助可能性標準,就會構成醫療事故的結果標準

      和技術標準;如果沒有達到技術復雜性標準所要求的

      高水平的注意標準,就符合醫療事故的主觀標準,醫

      生將被認定為存在過錯,從而構成了現代醫學和法學

      規制范圍之內的醫療事故。所以真正有效的預防機制

      應從醫學的發展這一原因著手。

      三、過錯責任與無過錯補償機制預防模式之比較

      傳統侵權法下的威懾作用是通過金錢賠償發揮

      作用的,這種經濟刺激的深層聯系在醫療領域并不能

      很好地起到預防醫療事故的作用。因為:第一,經濟刺

      激的威懾作用注定過錯體系下法律威懾預防是通過

      金錢來完成的,所有的訴訟是圍繞著醫生是否應當向

      病人支付賠償金和支付多少賠償金來展開的。法庭所

      做的只是金錢判決,其他的措施對于預防未來的損失

      也許更有效,但是法庭不可能采用。第二,過錯責任體

      系下,被告是否存有過錯是中心問題,這直接關系到

      訴訟結果— — 被告是否需要賠償。雙方在訴訟中處于

      相互對立的位置上,彼此間的信息交流是不可能得到

      的。在這種責任體系下的訴訟使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

      很難做到,錯誤預防要首先知道錯誤的根源.必然要

      求最充分的信息。可是,過錯責任體系下揭示越多的

      信息將會增加責任的風險。即越多的信息反而可能使

      ① 哈佛研究是由美國紐約州在1986年,整合了醫學、法學、經濟學和統計學的專業人士進行的一項大規模的醫療傷害實證調查.抽取1984年全紐

      約州具有代表性的約31000名病人的病歷,以“病歷回顧分析法”研究醫療傷害的頻率、涉及的財產損失、病人提出訴訟的相關情況。先由資深

      護士一本本讀病歷,分析是否有醫療傷害,肯定之后再按法學教授擬的標準分析該損失是由過失或非過失造成。該調查方法嚴謹.歷時4年才

      完成調查結果。

      法律與醫學雜志20__年第l2卷(第4期)

      醫生受到懲罰,使得信息的提供者不愿意提供充分的

      信息。

      過錯責任假設醫療事故是由于醫生的個人工作

      態度造成的.它忽視了醫療技術的發展對于人的注意

      力和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建立的訴

      訟機制也不能很好地尋找醫療事故的結癥所在并提

      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所以.現在西方有許多學者

      提出了“無過錯補償”機制,去掉了“過錯”這一傳統侵

      權法所要求的構成要件,主張只要由于醫療運作造成

      了殘疾、死亡等不利后果就予以賠償。世界范圍內也

      有一些國家、地區采取各種形式、不同程度的無過失

      補償制度。如1987年美國弗吉尼亞州通過了《新生兒

      腦部傷害無過失補償法》.成為北美洲第一個實行醫

      療無過失的法域 其后.佛羅里達州也采取了無過失

      責任的限制運用。紐約州和北卡羅那州正在考慮將無

      過失責任推廣運用至產科損害。瑞典、芬蘭和新西蘭3

      國已廣泛采用無過失賠償項目,而加拿大、英國積極

      考慮同一模式。

      無過錯補償機制運用非訴訟程序.要求患者提供

      符合標準的申請補償的材料。它僅僅是一種尋找事實

      的機制.醫生不會因為說出了自己的過錯而受到懲罰

      (補償取決于患者受到的損害).這樣有利于改善醫患

      關系和了解事故的原因.掌握信息.從而采取對策:一

      個泌尿科的醫生未能診斷出一個早期的腫瘤.會令其

      重修腫瘤學;一名兒科醫生同意修改他的辦公步驟.

      以免小患者在沒有其他人注意的情況下自傷.這些都

      是訴訟過程中不可能得到的“矯正”結果。更為重要的

      是.過錯責任體系下.患者的賠償是由個別醫生和醫

      院來承擔。但是,醫療事故應當需要全行業的努力,無

      過錯補償體系就是這樣思考的.損失是由該行業內所

      有醫療服務提供者來承擔.這就給醫療行業一種持續

      的機會和刺激探詢損害為什么會發生、如何采取相應

      的技術制度措施來避免醫療事故。如:(1)“警鈴”技術

      發展。雖然醫學技術的發展會增加訴訟,有一些相關

      的技術發展可以減少訴 訟。比如.濾膜分析機最初引

      進時,不允許操作人員有一點點疏忽.否則就會引起

      病人大出血死亡。但是,現代的濾膜技術已經發展到

      了有自動報警裝置.可以避免這類損失。這種發展本

      應是醫療技術發展的合理軌跡.但是.近數十年來醫

      療訴訟的激增說明在醫療基本技術得到迅猛發展的

      時候,相關的“警鈴”技術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無

      過錯責任體制可以很好地促進該種平衡的重建。(2)

      機構的記憶可以將許多個別事故的特征原因拼湊出

      來.督促醫療行業采取更合理的標準和制度規范:例

      · 28l ·

      如在連續輪班的最末容易發生診斷錯誤:記錄不全.

      缺乏交流體系不能傳播治療相同病癥的信息。無過錯

      責任通過對集體科以責任可以發揮集體的智慧以減

      少人的過失

      四、無過錯補償機制的實施建議

      無過錯補償機制關注整個醫療行業.著眼于利用

      醫學的發展和制度的完善來預防醫療事故的發生。較

      之過錯責任.它能更好地杜絕醫療事故的根源因素。

      但是要實現無過錯補償機制的預防功能.必須建構與

      之配套的制度。

      (一)醫療風險基金的建構

      醫學是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為一體的高科技、

      高難度、高風險、實踐性極強的學科。醫學研究的發

      展、現代化診治設備的引進、高新技術的開發應用,給

      醫療工作帶來了新的活力和生機。然而,生命科學還

      有許多未知的領域需要探索.臨床上還有太多的不確

      定因素難以預見。醫療本身是把“雙刃劍”,既有治療

      疾病恢復身體健康的功能,又有隨時發生人身傷害結

      果的可能。因此,發生死亡、殘疾或嚴重的功能障礙雖

      然與醫療的本意是相悖的,但也難以避免. 這就是

      “醫療風險”。對于“醫療風險”.醫學界人士普遍認為

      導致醫療風險發生的最常見的因素應該是患者自身

      病情和體質差異性.診斷和治療手段的復雜性.現代

      醫學科學發展的局限性等.而非許多患者和社會大眾

      所認為的“醫生的過失”。所以.醫療風險產生的損害

      不能簡單地通過傳統法律上的侵權責任來彌補.而是

      應當構建醫療風險基金.化解醫療風險。醫療風險基

      金是指社會為了彌補在醫療運作中產生的損害而設

      立的準備基金.其使用范圍主要是不可預見的醫療意

      外、并發癥等難以避免的醫療風險,即采取無過失補

      償制度

      但是無過失補償制度的財源從何而來?美國弗吉

      尼亞州的《新生兒腦部傷害無過失補償法》規定,補償

      金由在弗吉尼亞州領有執照并執業的醫生、保險人以

      及其他自愿參加該基金的醫生和醫院支付。新西蘭的

      賠償經費來源有3個方面:一是雇主每年按職工工資

      總額交納l%的費用;二是每輛汽車的主人每年交付

      14.2元:三是政府從稅收中補貼。【5】

      由于醫療風險的產生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社會問

      題.所以應當由全社會以社會保險的形式建立。結合

      我國目前現行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以此為基礎,再

      輔之以全醫療行業的風險基金:后者一方面是以醫院

      的醫療收入為基數計提.提取比例可根據醫院的實際

      情況來確定:另一方面從醫院各科室獎金中按照一定

      · 282 ·

      比例提取。對于被人民法院依法判決敗訴的醫療事

      故,經醫院管理委員會批準,對患者的依法賠償從醫

      療風險基金中支付。[61

      (二)申請基金理賠應"-3附有事故原因報告要求

      當從醫療風險基金中支付醫療損害補償時,出于

      尋找事故原因、預防醫療事故的目的,應當要求在申

      請基金理賠時附有事故原因報告和預防對策的總結,

      并規定將其作為理賠的要件之一,這是從無過失補償

      的實際運作中總結的要求。實踐中“新生兒腦神經傷

      害補償制度”發現它并沒有很好地起到“預防未來傷

      害”的作用。法案本來要求“出生損害基金”應將所有

      的申請理賠案件自動通知衛生署或醫政處,目的在于

      這些證照發放及醫療品質監管機構能夠進行品質的

      調查。但實際上,整個程序僅止于基金將申請案件的

      復印件寄出,至于衛生署和醫政處是否進行任何品質

      調查,結果則少有通知基金機構。而且由于理賠要件

      的嚴格,申請案件與理賠數量少,連帶影響該制度并

      無法對加入的醫生和醫院進行“經驗費率”來收取年

      度基金額。 這是因為該制度將品質調查作為理賠的

      后置程序,不能起到相應的約束作用。所以,事故原因

      報告和預防對策的總結,必須要作為獲賠的條件加以

      使用才能達到預防目的。

      (三)行業自律機制

      醫療行業本身的規則是預防事故的關鍵所在,行

      業自律,如臨床管理、同事評論和醫院領導的監督,是

      非常有效的風險監督管理機制。

      醫生是醫院的主體,醫生履行醫療行為是代表醫

      院這一法人完成的職務行為,醫生在從事執業的活動

      過程中造成人身傷害,其法律責任應由醫院承擔。在

      以醫院為責任主體的情況下,如果醫院記錄顯示某些

      醫護人員的服務存在一定問題,醫院可以采取措施提

      法律與醫學雜志20__年第l2卷(第4期)

      高他們的服務質量,或者終止他們在該機構中的服

      務。醫療機構要設立質量監控部門監督醫療服務工

      作。嗍而且,醫院要加大力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工作,使

      臨床醫務人員學法、懂法、守法,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

      規、規章和診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恪守職業道德,規

      范醫務人員的醫療活動。

      (四)在醫療行業充分引入競爭機制

      鼓勵各醫療機構間開展公平合理的競爭,讓患者

      能有所選擇;在加強管理的條件下,鼓勵社會辦醫,打

      破醫療壟斷;允許病人選擇醫生,使醫護人員的收入

      分配與技術、服務和貢獻掛鉤,從而依靠競爭促進醫

      院改進管理和服務,激勵醫護人員不斷提高醫療質量

      和效率,從而達到預防醫療事故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weiler pc.book review:better medicine cause more lawsuits,and

      new administrative courts will not solve the problem[m].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1992.https://www.1exisnexis.com/ap/anth/

      [2】studdert dm,brennan ta.no-fauh compensation for medical in·

      juries:the prospect for error prevention[m】.medicolegal is—

      sues,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inc,20__,volume 46(1)

      [3】bovbjerg,randall r.jd,petronis,kenneth r.m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ians malpractice claims history and la ter claims:

      does the past predict the future?[j]. mph,1994,272(18) :1421~

      1426

      [4】謝紅莉,張秀華,王愛華.論處理醫療糾紛的法律特有原則[jj.中國

      醫院管理,20__.(6)

      [5】定慶云,趙學良編著.醫療事故損害賠償[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

      社,20__0.34

      [6】洪梅.設立醫院醫療風險基金的思考[jj_中華醫學叢刊,20__,(10)

      [7】楊秀儀.醫療糾紛與醫療無過失制度一美國經驗四十年來之探討

      [m】.政大法學評論,20__,(68):23 、

      [8】吳多芬,劉華,張嵐,等.關于127例醫療風險的視角觀察及思考[jj.

      醫療事故解決方案范文第5篇

      關鍵詞:質量管理 醫院 糾紛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658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1-0392-01

      當前,在醫務工作者的服務范圍,病理工作的地位十分突出,占有顯著地位,這是因為一個看似簡單的病理工作直接關系到權威性的診斷方法,最終對病人病癥具有決定作用。根據我國大量的醫療糾紛,病理診斷的誤診誤斷是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如何衡量處理醫療糾紛非常艱難的焦點。。

      1 國內醫院病理科管理現狀

      眾所周知,我國醫療機構的病理科都是自負盈虧,管理上都是自主經營,并建立了獨立的科室部門。事實上,病理科的主管上級部門,都是由門診部來進行管理,并大多是負責門診的院長來領導,并提出指示性的方針。截至目前,我國的病理科管理模式,并沒有具體的管理方法,大多為針對大型醫院的評估考核機制,不同醫院的檢查標準也并不相同。因此,從管理學上來說,我國的病理科管理有一些不足,最關鍵的原因是由于國家衛生部對醫院等醫療機構的管理監督存在空白和漏洞,尤其是在腫瘤診斷方面的現象非常普遍;腫瘤的臨床診斷、治理、術前術后等方面都沒有明確的跟蹤,容易出現診斷和病理結合不夠緊密的情況。同時,即便是在發達的歐美國家,在病理科腫瘤誤診方面的幾率也非常高,每100個病理誤診就有7個是腫瘤方面的誤診。因此,我們亟需重視病理科管理,降低誤診率,從而從整體上提升醫院的服務質量。

      2 病理科誤、漏診原因

      2.1 病理科診斷失準(誤、漏診)的原因。從客觀方面來說,病理材料是其中之一,包含三個方面的具體內容:臨床送檢:病患的臨床病史資料,不僅包括發病的原因、治療方法、病理影響、初步診斷、手術必要、化驗結果等方面的信息,必須保證資料的真實度;臨床取材:如果取材方法不正確,就容易對標本有明顯的損壞,破壞細胞形態。臨床方面的內容包含材料取自皮膚破損面的壞死組織、取材量較少、腫塊的切斷組織、割傷患處周圍的健康組織等,這些都容易對細胞組織有明顯的破壞,造成結構分辨困難。病理取材:病變開始呈現局灶狀排列,或者出現多樣性的變化,病理取材從內容上來說沒有代表性意義。病理技術:標本注明出錯;標本污染,患者的標本組織被其他患者的樣本混淆);切片組織不達標,質量劣質;醫療技術還不夠先進。

      2.2 二次病理檢查結果不一致原因。客觀原因:病變組織暴露的程度不同,直接影響診斷前后存在矛盾。由于病變是一個復雜多變的過程,發病初期、發展期、治療期、修復期等的變化各不相同,容易造成材料在同一階段的病癥中會有不同的診斷結果。并且,腫瘤性病變的發張更為繁瑣,初期的正常狀態、增生、非典型增生、滋生腫瘤,如果在活檢、手術前后送檢的病變材料不夠具體詳細,就容易產生不一致的結論。目前,對病變組織的觀察、檢測在技術上有了一些提升。主觀原因:檢驗醫師的主觀意識不同,受到各自診斷經驗、專業技能等方面的影響。

      3 相關解決方案

      近年來,我國開始重視醫療制度的改革,希望解決當前看病難的問題,許多病人在維權方面的意識并不強烈,對保護自身利益缺乏合理的觀念。因此,《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出現,有利于彌補當前醫療糾紛法律的空白,規范當前紊亂的醫療環境,降低和避免醫療糾紛的頻繁發生,最終達到保障醫療安全和醫療質量的目標。所以,病理科的內容復雜,就需要在平常的工作中重視管理。

      3.1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不論是醫院領導,還是基本的醫療人員,都需要提高自身的工作認識,遵守國家關于衛生方面的法律條例,從自身意識上強化服務理念,保證醫療水平的質量,將質量工作當作病理科發展的重要關鍵。

      3.2 抓好全面質量管理。由于病理結果的復雜多變性,必須從多方面來保證醫療工作各個環節的正確率,不能出現重大的失誤。在科室的職責內容中,全面質量管理是重點,更是熱點。因為一個科室的質量管理,直接影響到科室的形象和口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3.3 基礎質量管理。主要針對病理科工作的基本要素實施質量管理和監督,不僅包括醫療人員、設備、醫療技術等方面的管理,而且必須重視和加強醫護人員的質量教育,健全一系列的獎懲措施。

      3.4 環境質量管理。主要是病理科工作的具體環節加強管理,比如患者標本的取得、保存、養護等方面,還有發病初期各種藥物的配制,這都需要醫護人員高超嫻熟的技術水平。

      3.5 終末質量管理。病人的檢驗結果,不能僅由對應科室的一個醫生決定,這需要對診斷結果全面分析、全科討論,從多處著手加強結果管理,提升質量水準,從而保證病理檢驗的精準度。

      3.6 做好病檢標本的保存。病患住院期間,配合檢查需要取樣標本,這就需要進行系統化的管理,從保存、檢驗等環節做好細節處理。我科在標本存放的時效主要為60天,特殊標本的存放時間保持永久狀態。

      (1)嚴格規范病理檢驗報告的書寫。病理科每天會接納很多病人,不同病患的檢驗報告單也不同,這就需要分門別類做好登記匯總管理。另一方面,檢驗報告單更是醫療糾紛走入法律程序的重要證據。因此,病理檢驗的水平亟需提升,保障好病人、醫療人員的正常權益。

      (2)報告單的登記、保存。報告單在實際工作中非常重要,這是病人病理檢驗單的主要數據,如果出現問題,能快速針對性地做出新的病理指示。目前,我科在病理報告技術上有了新的突破,能將病理報告的內容進行光盤刻制,方便日后查找,而且保存時間非常長。

      參考文獻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器| 亚洲人成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亚洲国产午夜电影在线入口|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亚洲一区二区女搞男| 亚洲一级片内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区一区二区三|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亚洲综合图色40p|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亚洲黄色高清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无码不卡亚洲成?人片|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色欲色欲天天天www亚洲伊|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