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壓力容器制造評審細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壓力容器;重大修理;現場監檢
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TSG21-2016《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對壓力容器重大修理的概念、范圍和基本要求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監檢人員應該深刻理解和掌握壓力容器重大修理現場監檢的重點內容和項目,確保壓力容器重大修理現場監檢的質量。
1壓力容器重大修理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1.1概念
壓力容器重大修理,一般是指得受壓的元件進行更換、矯形、挖補,以及對用焊接方法制造的壓力容器的A、B類對接接頭(壓力容器A類、B類對接接頭的劃分一般依據國標150的相關規定)的補焊,或是對于非金屬的壓力容器黏結進行修補。
1.2基本要求
對于壓力容器重大修理計劃,需要通過原來的設計單位,或者是具備相同能力的設計單位進行書面同意;對于壓力容器的重大修理而言,一般能夠采取原來產品的標準實施,通過重大的修理后,要確保它的結構和強度達到安全運用的相關需求;對于主要的受壓元件完成更換、矯形、挖補,并且要對殼體對接接頭完成補焊、黏結工作,同時也有必要實施焊后熱處理,或者是進行耐壓試驗。需要通過有對應資質的特種設備檢驗機構完成相關的檢驗工作,沒有經過監督檢驗,或者是經過檢驗不滿足要求的壓力容器,絕對不能夠投入運用;對于壓力容器維修工作者來說,在他們到壓力容器的內部實施工作之前,使用單位需要按照安全生產的相關要求,做好一些準備以及清理的工作內容,嚴禁別人進入;對于壓力容器的挖補、更換筒節、擴大開口接管,或者是實施焊后熱處理,這些操作都要按照對應的產品標準要求進行實施計劃,通過重大修理單位技術負責人的批準;通過無損檢測后,確定缺陷已經完全處理后,才能夠實施焊接操作,等焊接完成后,再進行一次無損的檢測。母材完成補焊操作后,需要將之進行打磨,到同母材齊平的狀態;如果有需要在焊接之后減少應力熱處理的相關需要的時候,需要按照補焊深度確定要不要實施消除應力處理的操作。
2壓力容器實施監檢的重大修理的范圍和基本要求
2.1范圍
受壓元件進行替換、矯形、挖補,并且殼體對接接頭進行補焊,或者進行黏結,而且也需要對之完成進一步的焊接后熱處理,或者實施耐壓試驗。
2.2基本要求
施工前,監檢員應對受檢單位提交的施工方案進行審查,審查內容包括:一些重大修理施工計劃獲得批準的方案,原來的設計單位,或者是擁有對應能力的設計單位,對于這些重大修理施工計劃的相關文件;材料、焊接(黏結)、熱處理、無損檢測、耐壓試驗、泄漏試驗的技術要求均要滿足規定。對于重大修理施工計劃進行審核,合格后,監檢員需要按照一定的規范以及設計文件中的規定,對于壓力容器重大修理過程中的安全性能的干擾情況進行評估,與受檢單位的質量確保系統完成實施情況,在質量的計劃中確定監檢項目。監檢員應對受檢單位施工現場條件與質量保證體系的實施狀況進行檢查,檢查的主要內容涉及:受檢單位是不是可以在施工的現場能夠保證實施的質量,審查進行設計完成,質檢、材料、焊接、設備、計量、無損檢測等相關責任人員的設置是否符合要求;焊工、無損檢測等特種作業人員是否具有相應資格;是否配置了電焊機、無損檢測設備、起重機械、現場組對、切割等必要的工裝及設備;是不是配置了有關的是否配備了焊材、零部件等。監檢員需要對施工的整個過程完成對應的監督檢驗,監檢內容包括:主要受壓元件補焊之前,存在的缺陷有沒有全部清除;對于在施工的時候所涉及的材料、組對裝配和焊接(黏結)、無損檢測操作、熱處理外觀和幾何尺寸,是否依據規范以及質量計劃所確定的監檢項目類別實施監檢。壓力容器重大修理施工竣工后,監檢員對重大修理的質量證明文件以及重大修理部位竣工圖審查合格后,出具監檢證書。
3對受檢單位現場質量保證體系實施狀況的檢點
審查現場質量保證工程師和質量控制系統責任人員的有效的任命文件,需要關注的是質量保證工程師,不能夠順便擔任質量控制系統責任工作者,他們的學歷、工作經歷應當符合特種設備生產許可條件的要求;審查質量保證體系文件,主要涉及質量保證手冊、程序文件以及作業文件等,質量計劃要符合壓力容器重大修理現場的實際,具有可操作性、可追溯性,質量計劃能夠單獨進行編寫,或者就具體的項目,在工藝的規程、施工計劃,或者是施工組織設計的過程中;審查質量保證體系控制要素,主要涉及控制文件和記錄、對于合同的控制,對于設計的控制、質量控制等。
4對受檢單位焊接質量控制系統的檢點
焊接質量控制系統包括在壓力容器重大修理過程中,對焊接人員、焊接材料、焊接工藝評定、焊接工藝、施焊管理、產品焊接試板、焊接設備、焊縫返修(母材缺陷補焊)等8個控制環節實施有效控制的措施和方法。重點審查焊接質量控制點的設置是否符合要求,包括:現場焊接工作者,如焊接工藝工作者、焊接試驗工作者、焊接檢驗工作者、焊工的配備是否滿足要求,焊工是否持證上崗,焊工鋼印標記以及焊工證是否真實、是否在有效期內,持證項目是否覆蓋壓力容器重大修理項目;焊接工藝評定審核和批準簽字人的資格和有效性,內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覆蓋重大修理項目,是否能有效地指導焊工作業;焊接材料選擇是否正確、是否復驗,是否存在焊接材料代用、是否有代用審批單或工藝文件更改單;現場焊材二級庫是否滿足焊材保管要求(溫濕度、離地離墻距離、焊材堆放、標記等),焊材烘焙的資源條件(烘箱、保溫箱、保溫筒、保溫筒預熱電源等)是否滿足要求,現場檢查焊材的使用情況;焊接設備的種類和數量是否滿足重大修理的需要,設備狀態標識是否清晰準確;施焊記錄是否完整,焊工鋼印記錄(施焊記錄及焊縫布置圖)是否與實際相符,是否具有可追溯性;焊接試件、試樣的制備是否符合評定標準要求,試件的檢驗(外觀檢查、無損檢測、性能試驗等)是否符合要求;焊縫超次數返修是否經過審批,返修工藝是否經焊接責任人、技術負責人簽字確認,是否進行缺陷原因分析,返修后的檢驗記錄(外觀檢驗記錄、無損檢測報告及記錄)是否齊全等。
5結語
監檢員在實施壓力容器重大修理現場監檢前,必須精準掌握重大修理的概念、范圍和基本要求,充分了解受檢單位的質量體系控制系統以及關鍵環節的資源條件,制訂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監檢方案,嚴格履行監檢員的職責,更好地控制壓力容器重大修理現場監檢的質量。
參考文獻:
[1]TSG21-2016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S].
[2]GB150-2011壓力容器.[S].
[3]NB/T47014-2011承壓設備無損檢測[S].
[4]TSGZ0004-2007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維修質量保證體系基本要求[S].
[5]TSGZ0005-2007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維修許可鑒定評審細則[S].
關鍵詞:監督管理;承壓類;特種設備;安裝工程;質量體系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H49 文章編號:1009-2374(2017)02-0172-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2.083
所謂的承壓類特種設備指的就是那些能夠涉及到人的生命安全、具有較大危險性的一些壓力設備,其特點就是數量比較多,分布非常廣泛,具有多種多樣的介質,如易燃、易爆、腐蝕性、高溫、高壓、劇毒性等,這樣的設備有的時候運行的條件特別惡劣。因此該設備在進行安裝、改造以及維修等方面特別重要,一旦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將對設備在運行方面帶來安全隱患,而且若是發生了事故必然會導致重大的人員傷亡以及巨額的損失,有的甚至會危害到自然環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1 監督管理承壓類特種設備的安裝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安裝單位的質量體系沒有得到及時的建立
目前國家關于特種設備的管理規定等方面制定了很多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技術的操作規范,但是很多安裝設備的單位卻對這些設備的質量體系等相關方面的文件沒有能夠及時地去修訂,再加上質保的人員沒有及時得到最新的培訓以及技術理論教育,從而導致質保人員對設備在安裝方面出現的新規范等體系文件沒有很好地掌握。
最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導致人員的流動性特別大,使得負責質量體系的相關人員以及維護、質檢的人員不太固定,從而導致設備在質量的保證方面的工作產生較大的影響,有的單位還出現不按照相關要求替工作人員及時地辦理變更或者聘用手續,在質保人員的名單中繼續掛名不用的人員,使得質保體系的人員無法按照國家新規范的TSGZ0004-2007基本的要求。
還有的單位,從總公司一直到項目工程部這段流程里,承壓類的特種設備在安裝方面沒有得到很好的質量保證,使得質保體系無法很好地層層運轉;甚至有的單位在新招進人員后沒有對新人進行系統的培訓,就直接安排人員到現場進行工作,導致新人不熟悉承壓類的特種設備的業務,使得承壓類特種設備所建立的質保體系在進行運轉方面過程中產生一定的問題。
1.2 對于材料的管理工作方面不嚴謹
目前在我國的建材行業里面假冒偽劣的建材還是比較多的,進而導致單位企業所購進的部分受壓的元件在質量的方面出現不符合國家相關的規定以及標準等,購進這些偽劣材料會為單位或企業的工程留下一定的隱患,因此在材料購進方面要求安排專人對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把關驗收。
管理材料的制度不健全,在對受壓元件的相關材料驗收的時候沒有制定一套系統,如對單位所購進的材料沒有嚴格地進行檢查以及驗收,而且對于材料在入庫、領用以及發放等這一流程方面沒有很好地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還有的單位對于材料購進后進行存放的方面并沒有明確材料的分區,對相關的材料沒有進行有效的標識,混亂地把所有材料堆放到一起,導致無法對問題材料很好地進行跟蹤追溯。
管理焊材不規范。例如沒有達到焊材一級庫溫以及濕度等相關的要求,對于焊條的烘干次數沒有很好地進行控制,反復對焊條進行加熱烘干甚至是還沒有烘干就開始使用。
質量的證明書不符合規定。有些材料的質量證明書字跡模糊不清,有的甚至沒有標明原件的存放單位,有的還沒有經辦人的簽字以及單位的印章,對于跟蹤追溯方面的資料缺失等。
1.3 對于設備在安裝過程中的監管工作不到位
有些單位在對設備進行辦理的監管手續不齊全。例如在開工前沒有按照規定辦理施工告知的相關手續就擅自開始施工,沒有經過監管檢測就開始讓設備投入使用等,導致監檢的工作沒有辦法正常的開展,再加上施工的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施工的工藝要求進行工作等。對于無損檢測的工作不嚴謹。如沒有對工藝檢測的規程以及工藝卡,而且檢測的比例不按照相關的規范以及要求進行檢測,底片的儲存室沒有按照相關的規定設計。目前檢測的單位開始邁向市場之后,因為還沒有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導致一些單位對于設備的監測工作方面踩法律的紅線,有的甚至弄虛作假觸犯法律
法規。
1.4 對于竣工的資料監管工作方面存在一定的紕漏
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有部分單位和企業在竣工資料的管理工作方面做得不到位,在檢查時經常發現存在以下問題:竣工的資料不完整,有的出現大量的錯漏;有的資料在設計與單位實際的工程中出現不一致的現象;在對鍋爐進行安裝工程的工作方面沒有對設備焊接的相關記錄或者是有記錄沒有簽名,對于輔機安裝的記錄也出現缺失的現象,有的在對鍋爐進行煮爐的記錄方面所填寫的內容較為敷衍等。
1.5 相關部門對單位企業的監管力度不夠
在我國對于在承壓類的特種設備方面所制定的相關的法規體系目前還是不太完善,再加上對其監督管理的部門的職能有所交叉,出現多部門進行管理以及執法的現象,對于承壓類的特種設備在監管的工作環節方面還是比較的薄弱,進而導致對承壓類的特種設備在監察等方面的工作經常做得不是很到位,使得部分企業單位承壓類的特種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2 加強監督管理承壓類特種設備的安裝
2.1 在對承壓類的特種設備進行安裝時的申請許可方面必須嚴格地把關
在單位安裝承壓類特種設備的時候相關部門要嚴格對單位的施工許可方面進行嚴格把關,在準入之后還應加強證后的抽查監督,以隨機抽查、舉報嚴查等方法方式進行嚴厲監管,建立健全相關的監管機制,對于發現具有不符合規范操作的或者是具有違法行為的應依法給予撤銷查處,使得承壓類特種設備在安裝方面的質量得到提高。
2.2 讓監理在工程質量的控制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監理人員應該對單位的承壓類特種設備在安裝、施工維護等方面的特點有所掌握,而且監理人員能夠及時地對承壓類特種設備進行有效的跟蹤監理,使得工程的質量有所保障;鼓勵監理專人到現場巡視,對設浼證點以及停止點等方面的質量控制嚴格把握,發現問題要及時停止操作并通過檢查逐道的工序交接,對問題及時進行糾正。
2.3 對于單位企業的開工條件方面應該加強檢查
在承壓類特種設備進行安裝之前,單位企業要根據相關規定向當地的質監部門進行告知并辦理相關的手續。在進行施工之前,單位和企業負責人還必須要去特種設備的檢驗部門對申請的承壓類特種設備進行申請監督檢驗等相關業務的辦理。相關部門在在受理時應該仔細、嚴格地檢查所提交的各項資料,如相關的資格證件是否齊全,設備安裝的設計是否符合、是否具備項目工作的資格等。對于開工的審查報告,質監部門應該在開工之前加強督促施工單位對相關體系的建立,必須從相關人員的資質、數量、素質以及安裝設備的品種、數量等都必須嚴格核實審查,保障施工隊伍滿足相應的工程需要。
2.4 加強承壓類的特種設備對安裝材料的管理
監理單位必須嚴格對材料的購進進行嚴格把關,要求必須有材料證明的相關文件,另外必須特別注意證明的資料是否有效真實。加強材料的監管,對于承壓類的特種設備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要嚴格監管相應采購來的質量,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的材料必須要堅決將其清除施工的現場,保障工程的質量。
2.5 嚴格監檢安裝過程
對于施工的環節一定要嚴格加大監管的力度,不放過施工的每一個環節,把好工程的質量關。同時監檢的部門必須加大其執法的力度,特別是對承壓類的特種設備在施工現場方面要嚴格進行監管,對發現不落實施工安全生產責任制以及沒有建立健全的安全體制等問題的單位要嚴厲查處,徹底扭轉承壓類特種設備在安裝管理方面不嚴厲的現象。
2.6 改善質監部門的監管方式
2.6.1 有效開展電子政務這一工作方式。現代的信息電子技術特別發達和先進,監管部門可以積極地利用好電子政務,通過網上辦公的形式,使得安全檢查的建設能夠以網絡信息的形式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同時多向社會提供一些相關的政務信息,特別是對承壓類的特種設備,實現動態地實施安全狀況的跟蹤監督,另外通過電子政務能夠方便個人或者是企業快捷地辦理相關的行政許可并且也多渠道的開通申訴以及舉報等方式。
2.6.2 要加快建立健全對于承壓類的特種設備在動態式監管工作的體系。要結合實際將承壓類的特種設備進行科學有效的區分,并且通過實際情況對安全監管的方式進行系統的制訂,根據實際進行監管能夠使得工作效率得到針對性的提高,通過網絡這一個平臺對實際情況中的風險狀況進行探索能夠很好地建立健全動態式的監管體系并且對于相應技術的應急搶險方面要有一定的保障,使得單位對承壓類特種設備在事故的預防甚至是對相關應急事件的處理能力方面可以有效地得到提升。對于建立健全安全網絡監理人員的工作制度方面的工作要去積極地探索,使得安全監察的網絡以及相關的信息網絡能夠加快完善,進一步確保承壓類的特種設備在進行投入使用之前能夠在得到依法登記的同時還可以對其進行有效的、科學的、動態式的監督與跟蹤。
2.6.3 加大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規章規范的宣傳力度。相關的執法部門可以有效地利用一切合法的途徑,如借助當地媒體的報道或者是開展相關的培訓或者向社會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等活動,將國家對于承壓類的特種設備所制定的相關法規以及標準要求進行大力宣傳,使得承壓類特種設備在社會層面的關注度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可以安排專家對相關單位進行教育指導確保管理設備專人以及社會和單位對法律法規的知情權益,提高監管部門的執行法律法規的標準,切實提升單位、監管人員、專人的法律意識以及操作技能,真正做到承壓類的特種設備的防患于未然。
3 結語
承壓類特種設備在安裝的質量方面直接對其在運行方面造成影響,對于承壓類的特種設備的安裝管理等各個方面的工作一定要遵循“以預防為主”這一大原則,并且與單位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結合,鼓勵相關專人去不斷進行探索監管的方式以及監管的技術,從而采取有效的科學的監管措施,這樣才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事故發生。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維修質量保證體系基本要求(TSG Z0004-2007)[S].2007.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維修許可鑒定評審細則(TSG Z0005-2007)[S].2007.
[3]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