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傳統德育思想論文

      傳統德育思想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傳統德育思想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傳統德育思想論文

      傳統德育思想論文范文第1篇

      一、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聯系

      從本質上講,人們所受的教育,主要指的是文化的教育。眾所周知,文化是人類社會經過數千年的歷史創造出來的,是人類社會行為的內在提煉。中國思想政治教育與價值豐富而視角深邃的傳統文化背景相聯系,通過汲取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東西來陶冶人的情操,促進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從而達到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在目標上具有一致性。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目標是塑造人們健康的人格,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修養,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提升人們理解人與人、自然以及社會的關系的能力。所有這些都符合今天我們所大力倡導和追求的道德品質和理想,與今天我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新人的目標是一致的。目標的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在今天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忽視的作用。

      其二,中國傳統文化是思想政治的活水源泉。傳統文化,尤其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飽含著愛國主義思想和獻身精神。“愛國主義是我們中華民族崇高的精神追求,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們民族的價值信仰,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品格。”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重要衡量指標。傳統文化中蘊含的題材廣泛的愛國主義思想正是今天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竭源泉。

      總之,只有“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根深葉茂,健康發展。否則,丟掉了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發展先進文化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當代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中國傳統文化是無法繞開的“結”,兩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優秀的文化成果對我們今天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積極而有效的引導作用,是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不竭的資源,人們通過不斷汲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的文化成果,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政治素質,會使我們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概括來說,傳統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體現在塑造人、培養人的功能等方面。具體來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中國傳統文化是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傳統文化是人類精神智慧的結晶,為人類社會文明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基礎。“教育是人類文化發生發展的一種生命機制,沒有文化傳統就不會有教育,因為文化傳統是一個民族無法拒絕的歷史傳承,這就注定了教育必須以傳統為前提、為基礎,去繼承傳統,承認歷史和傳統對人類的作用,從而根據民族傳統采取特定的教育行動向下一代提供有關人類歷史發展的范型和參照系。”現代文化是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經過社會不斷發展,結合時代要求變化而來的,沒有傳統文化這一歷史文化基礎,現代文化發展必將成為空中樓閣。因此,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對人們的教育功能,必須以傳統文化為背景和基點,充分利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價值。

      其次,中國傳統文化豐富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傳統文化中包含的愛國主義思想和為理想獻身的精神是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正是這些內容優秀而題材廣泛的傳統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它激發了我們的民族白尊心、自信心,增強了民族的凝聚力,并且逐漸成為人們的一種共識,積淀成我們民族的共同心理。”我們中華民族有著許多優秀的文化傳統,如,“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高尚人格;“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情懷;“剛健奮進”、“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處事標準;“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英雄氣慨;“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德;“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勤勉風格;“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的奉獻精神;“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民族氣節等等。這些最優秀、最可貴的中國傳統文化為我們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及其寶貴的教育內容。

      最后,中國傳統文化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教育原則和方法。一般來講,中國傳統文化中包含著如下幾種教育原則和方法:一是教育注重言傳身教的原則。如孔子主張以道德示范為特點的教育方式。“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些都說明了以身試教的重要意義和作用,為我們今天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視角。二是道德教育與內心自省相統一的方法。中國傳統文化特別重視心理教化的積極作用,“內省”“慎獨”的人身修養以及“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的道德修養方式,為我們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心里教化方面提供了一種很好的借鑒。三是德育與智育相結合的方法。中國古代教育家大多認為德育要高于智育,一個人首要的是要學會如何做人,知識只有用于符合社會道德規范的條件下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和意義。

      三、強化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現實途徑

      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表明,當代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切實的效果,能否始終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繼承性與發展性,必須充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引導作用和功能。新形勢下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切實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第一,積極利用各種傳媒,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大眾傳媒是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平臺,通過各種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載體具體而形象的向廣大群眾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群眾的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有利于人們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從而達到對廣大群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二,構建全國性的文化網站,使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到廣大青年朋友。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說:“誰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網絡,誰就擁有整個世界”。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已經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的新的重要陣地。通過構建全國性的文化宣傳網站,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一方面可以讓廣大青年朋友遠離媚俗,陶冶情操,培養愛國主義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同時也可以使中國傳統文化在青年一代的心中扎根,從而為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傳統德育思想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彝族;古典文獻;《瑪牧特依》;教育思想;傳統教育;體現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8-0205-02

      在彝族民間教育中,《瑪牧特依》有著很高的地位,其既是傳統文化的教育,也是現代化的教育。筆者認為,《瑪牧特依》的教育思想在各種傳統教育中的體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火塘教育

      火塘教育,即以火塘為中心的一種教育。彝族人民喜歡圍在火塘邊交流取暖,筆者認為,沒有火但形式上和有火一樣圍在一起,甚至只有兩個人面對面進行交流,也應該算是《瑪牧特依》的火塘教育模式。

      火一直伴隨著彝族人民的生活,彝族人取暖煮食,以及進行原始宗教活動都需要火來維持。在一定時期內火也是彝族人驅趕獵物的工具。在彝族民間有火使彝族人擺脫饑餓、擺脫災難的傳說。很多彝族人都是伴隨著火而長大的,包括今天在都市生活的彝族人,他們回家探親時火依然是他們的朋友。

      如今,有些偏遠的彝族村寨還沒有通電,只能依靠火來取暖煮食。有些彝族村寨雖然通了電,但人們承受不起電費,依然需要火的陪伴。筆者在涼山彝族腹心地帶――美姑縣當過教師,曾經到離鄉學校很遠的乃竹庫村、乃托村和乃烏村進行調查,這三個村寨不通電,火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條件。

      在寒冷的冬天,不管是在野外還是在屋內,彝族人都靠火來取暖。在彝族人進行原始宗教活動的時候,從開始到結束都需要火的參與,沒有火便無法完成活動,哪怕是只需要主人家自己來完成不需要請畢摩或者“蘇尼”①的小儀式。

      筆者認為,正是彝族人生產生活中對火的普遍使用,為彝族民間的火塘教育提供了條件,如果沒有圍繞著火而產生的一系列活動,那么就無所謂火塘教育,在火塘教育的多種場合里《瑪牧特依》思想內容的教育是比較多的。《瑪牧特依》的火塘教育不只限于屋內,也不只限于晚上在火塘邊,在室外和白天都在零散地進行著。彝族人的三鍋莊旁是室內進行《瑪牧特依》教育的主要場合,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晚上。彝族人走親訪友或參加各種婚喪嫁娶活動都是在下午進行,到了親戚朋友家基本上都接近傍晚了,即到了用火時間。在自己家中,一家人里懂事明理的人對其他人進行教育也基本都在晚上,這時大家都忙完了白天的活,閑坐在三鍋莊旁,便是《瑪牧特依》教育的開始。這種火塘教育的內容極其廣泛,針對不同的事情,長輩們或者德高望重者會用《瑪牧特依》里不同的思想內容來進行教育。

      室外進行《瑪牧特依》火塘教育一般是與長者或者伙伴們在野外放牛羊時、趕集與親戚朋友相會時、做活農休息時、火把節或者彝族新年村內大聚會時。此外,彝族人產生糾紛時,“德古”②在調解糾紛過程中運用到《瑪牧特依》里的內容進行調解,或者雙方對自己人的教育過程中運用《瑪牧特依》思想也算是一種火塘教育,雙方各自有商量的地點,如果碰上冷天還會生火烤火,就在沒有火的情況下也是一種火塘式的坐立法,所以也應該算是火塘教育。

      二、家支教育

      在《瑪牧特依》的教育思想里,家支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在彝族地區,家支聚會是很常見的一種形式,筆者的家鄉普格縣和筆者曾經呆過的美姑縣就有家支聚會。今天的涼山彝族“家支”概念是一種彝族民間共同承認的歸屬感,大部分都有專門的“家支會”,“家支會”有自己的規章制度和職責安排,基本上都是一年開一次會并繳納會費,當家支成員的重要親屬去世時,組委會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一定的費用,安排部分人員參加送別。有些嚴格的“家支會”規定,如果連續兩年無故缺會,那么將不能再參加“家支會”。在平時,如果遇到困難,家支成員也會自發來解決問題,這種大小聚會就是《瑪牧特依》對家支成員進行教育的傳統文化教育模式。

      三、學校教育

      《瑪牧特依》學校教育是指其文本思想通過口傳或者被選用于彝文教材里并付諸于教學實踐中,在師生的互動中產生的一種活靈活現的教育。這與國家對少數民族雙語教育的重視有密切的關系,國家在對少數民族雙語教育的鼓勵支持與少數民族雙語人才培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對彝漢雙語教育的支持和實施已經在各級各類學校里得到了很大體現,現在涼山州中小學教育中全面推行彝漢雙語教育,在各個階段都要求開設彝漢語文課程,而且在喜德縣民族中學和昭覺縣民族中學全面推行彝漢雙語一類模式教育,在西昌市民族中學也有部分彝漢雙語一類模式教育,這種一類模式教育對彝族學生參加高考有很大的幫助。

      《瑪牧特依》學校教育在大中專院校里得到了很大的體現,四川省彝文學校的彝族文化專業課的開設,以及西昌學院彝語言文化學院、預科教育學院一類模式培養點和彝族文化研究所的成立,西南民族大學彝學院的成立,等等,就是最好的例子。從小學、初高中、大中專院校都在進行彝族文化教育,在教材里編譯者會根據不同的情況對彝族文化的精髓部分進行選用,這其中少不了選用《瑪牧特依》里的內容。

      《瑪牧特依》的思想內容除了通過書本教材的形式在學校教育里體現外,它還可以通過口傳的方式實現。在一類模式教育或者彝族學生比較多的學校里,由于學生漢語基礎薄弱,全漢語教學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有很大的困難,需要借助彝語才能完成,所以大部分教師都會根據實際情況,運用彝漢雙語進行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表現出不同的個性,有些學生不聽教師和同學的勸導,這時,教師會運用《瑪牧特依》里關于勸學或者勵志方面的思想對其進行教育,這種情況筆者不僅自己碰到過,也在很多學校見過。在大中專院校里也有這種情況發生,但大部分是以師生學術交流的形式表現。

      注釋:

      ①蘇尼:相當于漢語里的巫師,行巫術,除畢摩外的彝族原始宗教活動主持者,無經文,其可以傳女,只要有鬼怪附身“能見鬼怪”就可以成為蘇尼,驅鬼出怪。

      ②德古:音譯,彝族民間矛盾糾紛調節者,具備豐富的彝族民間常識。

      參考文獻:

      [1]黃建明.彝族《教育經典》淺論[J].民族教育研究,2001,(2):71-74.

      [2]蔣立松.彝族傳統教育經典《瑪牧特依》主要內容及特征初探[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3(5):71-73.

      [3]劉正發.涼山彝族家支文化傳承的教育人類學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W出版社,2007,75.

      [4]烏且.瑪木特依的教育思想[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2).

      傳統德育思想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文化生活》教學,德育滲透

       

      教育家赫爾巴特認為:“德育工作是教育最高、最后的目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新課標新增設的《文化生活》是中學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文化生活》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就是要對中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愛國主義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以及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

      一、加強愛國教育,樹立遠大理想。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有著更高更新的要求:它要求我們培養的學生具有:一是能面對市場自立奮斗,立志成才的精神;二是能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投身于改革實踐;三是要有積極進取、頑強拼搏的精神;四是要重視信譽,樹立高度的責任感;五是要在廣泛的社交活動中能正確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具有合作能力;六是在與國外人士的交往中不亢不卑,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等。

      如在進行《聚焦文化競爭力》的教學中,要讓學生懂得面對21世紀激烈的國際競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如何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競爭力,當代青年學生絕不能袖手旁觀,必須擔當起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通過教學讓學生明白肩負的責任,樹立高度的責任感 ,以主人翁的態度投身于實踐。在進行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的關系的教學時,我把音樂引入課堂,讓學生欣賞歌曲《我的中國心》,讓學生心潮膨拜,大大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感,也提升了他們的文化素養。科技論文,《文化生活》教學。在《我們的中華文化》的教學時,我引用了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視頻 ,讓學生思考: 你能從中概括中華文化的特征嗎?這樣一場文化盛宴有哪些文化意義?在感悟中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和增強民族自豪感,激勵青年學生傳承和發揚中華文明,大力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二、加強公德教育,規范日常行為。

      開展對學生的道德道德教育中,應以社會公德、日常行為規范和家庭美德教育為主要內容,以中華民族傳統為源頭,以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為主線,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其目的是幫助學生逐步了解和掌握“二德一規”知識,并繼承、吸收、創新、光大民族傳統美德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科技論文,《文化生活》教學。道德教育還應堅持知與行統一的原則,即要明理又要參與,只有通過學習主導實踐,才能將良好的道德品質轉為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而內化為學生的倫理觀念和人格力量,最終促進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

      例如,在《傳統文化的繼承》的教學中,我引用了中國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引導學生要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中孝順長輩、尊敬兄長的傳統美德。在《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文化》的教學中。我創設了一個以豐城創建文明城市的教學情境,并設置了問題探究:在創建文明城市中,誰是主體?作為市民,在創建文明城市方面可以做些什么?市民參與文明城市的創建有什么意義?啟發學生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真正實現知行統一,并引導他們積極參加志愿者活動,為構建和諧文化,形成文明風尚作貢獻。科技論文,《文化生活》教學。在《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學中,緊密聯系時事焦點——食品安全事件,倡導學生要以誠實守信為榮,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三、加強生命教育,實施生存關懷。

      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生命教育,給予學生生存和人文關懷。具體表現為:一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為充分發揮自我潛能,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打好心理基礎;二是開展和諧發展教育,使學生做到與他人、自然、環境和諧相處;三是開展生存教育,引領未成年人崇尚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覺抵御,不參加危害身心健康的游戲活動,讓青少年懂得生命是可貴的、生活是豐富的,不應該輕易放棄生命等等。

      在《文化塑造人生》的教學中,講授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途徑時,我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拓展,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健全的人格,并引用豐子凱先生曾做過的比喻:他把人格看作一只鼎,而支撐這只鼎的三足就是人的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這三者和諧的統一就是完滿健全的人格。 引導學生明白什么樣的人才是人格健全的人,并努力做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在《永恒的民族精神》的教學中,列舉我國近年面臨的雪災到震災等災難,而中國人民并沒有因此而倒下去,關鍵是我們有不屈的脊梁——中華民族精神,激勵學生始終要有一種自強不息的意志和品格,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好,走的更遠。在《在文化生活中選擇》的教學中,課前圍繞“上網”和“閱讀”進行一些調查活動,在課堂上進行匯總和討論,引導學生要文明上網、綠色閱讀,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科技論文,《文化生活》教學。在《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的教學中,把詩歌引入課堂,引用了溫總理的詩——《仰望星空》,引導學生經常地仰望天空,學會做人,學會思考,學會知識和技能,做一個關心世界和國家命運的人。科技論文,《文化生活》教學。這樣我們的民族才是大有希望的民族!

      總之,加強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關系國家和民族振興的大事。科技論文,《文化生活》教學。實踐證明,德育滲透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新課程《文化生活》的教學過程中“潤物細無聲”地進行,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途徑。

      傳統德育思想論文范文第4篇

      一、以“有效課堂”為主題,開展扎實有效的教學技能培訓和課堂教學研究。

      我們立足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研究,通過教學研究,優化課堂教學各個環節,把德育課堂打造成“有效課堂、活力課堂”。在第五周,全組老師為陳xx老師打磨《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這一課。陳xx老師也非常投入、認真。在本校、職專進行了多次磨課,最后在xx的展示獲得了市教研員周xx老師的“完美的一課”的高度評價。在第十九周,我們又開展了教學評價研究,陳xx老師為組員做了《多元評價學生》的講座,對新課程下職高政治課堂有效教學評價開展了有益的探討。

      二、積極開展“學為中心”研討,全組成員共同參與研究,逐步推廣“學為中心”活動。

      在期初,教研組積極組織全體老師學習縣、校有關“學為中心”的文件精神,統一思想認識,端正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路,把“學為中心”落實具體教學行動上:如第十三周,林明貴老師、張明飚老師分別執教《文明交往》、《文化的多樣性與中華文化》。林老師親切理性、注重生成教學,張老師擅長啟發、富有親和力給聽課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19周縣文化課調研活動在我校舉行,我組李世際老師再次展示了精彩的課堂教學基本功。這節《構思創業項目》打破傳統,獨辟蹊徑,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受到與會領導、老師一致好評。

      三、繼續開展基本功磨練提升活動。開展“換主題換地點換形式不換人”的系列教研活動,提高教師備課、說課、上課的有效性。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觀摩和研討活動,鼓勵教師參加教學技能、教學設計、案例評選、論文評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

      (1)充分發揮名師、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組織參加校展示課活動。通過發揮名師引領、骨干帶頭,帶動我組整體教學水平向更高層次的提升。

      (2)積極學習先進教育教學理念。參加市里在文成的市德育理事活動,更好地拓寬教研視野和思路,促進教師教學教研水平的提高。

      (3)鼓勵教師人人參加論文撰寫,全面提升論文的數量和質量。

      本學期教師的論文數量、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陳xx老師的《中職德育課教學生活化的實踐》在xx省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中獲二等獎;教學設計《促進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獲縣一等獎;馮xx老師的論文分獲省三等獎和縣三等獎。黃xx老師的論文《發揮學生主體意識 實踐意識的評價——中職政治課教學創意評價主題研討活動設計》獲縣三等獎;《運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獲縣三等獎;《中職政治課教學,催開人文教育的絢麗花朵》獲xx市職成教論文(案例)評選三等獎;學生論文《“光盤行動”從我做起 》獲xx市二等獎、縣一等獎。

      (4)開展”以學定教“為核心的課題研究活動,提高課題結題質量,更新教師教學觀念,提供教師的教學能力。

      通過全組老師的共同努力,教研組課題《學為中心模式下小組合作的開展》順利結題,

      傳統德育思想論文范文第5篇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nd makes the judgement when "Two Education" enters the new stage and elaborates the combination of Dizi Gui book and moral educ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at vocational education.

      關鍵詞:弟子規;高職教育;德育

      Key words: Dizi Gui Book;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6-0254-01

      0引言

      《弟子規》是國學中的經典,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為五個部分加以演述,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及求學等應有的禮儀與規范。本文將論述《弟子規》在高職德育教育中的應用。

      1高職學生德育教育現狀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技術性、職業性很強的專業教育,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然而,在高職教育迅速崛起后,學校為培養出更具有行業競爭能力的學生,往往只側重了學生的實踐技術能力,教學方法逐漸突破傳動教育模式,學生在校時間較短,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了高職學生德育培養的滯后與落后。雖然“兩課”教育學時并未有大的改變,但以技術為第一的觀念卻充斥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這不僅違背了“高能力,高素質”的培養目標,而且也漸漸使企業步入“高能力,低素質”的人員管理窘境。

      2“兩課”教育進入新時期

      “兩課”教育是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課”教育的質量和水平以及實施成效直接關系到我國高等教育的質量和水平;關系到我國人才培養的方向和全面素質的提高。“兩課”作為高校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具有強烈的時代性、思想性和針對性,其課程內容在保持理論體系相對穩定性的同時,更需與時俱進,隨時代變遷、社會發展而不斷更新。

      當今大學生正處于一個多元、開放、變化的社會環境中,他們在道德發展、價值取向和人生觀等方面都面臨著多元選擇,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直接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如何使道德觀的教育進一步深入人心,收到更好的實效,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國學熱”讓《弟子規》走進學校、走進課堂,不僅符合時代性,同時也符合學生的時尚需求,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更好的服務于社會奠定基礎。

      3《弟子規》的應用

      3.1 德育第一課:原文傳講《弟子規》為使學生了解學習中國傳動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社會、家庭、自身學習生活所面臨的問題和困惑,引導學生認識其根源是人類倫理道德的缺失,倡導學生讀誦、背誦、領會、落實《弟子規》,并以一定的獎勵鼓勵學生,向學生推薦一些傳播傳統文化的優秀書籍,共享一些網絡資源讓所有的同學都能獲得好的人生價值觀念,過一個幸福的人生。

      《弟子規》的核心是孝,給學生講解為何要孝敬父母,如何孝敬父母,以古圣先賢如何孝養父母的故事引導學生,最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情感共鳴。以此為例,在每次德育課的開始5到10分鐘以故事做引,以經誦讀,二者結合理解,積少成多,積量升質。

      3.2 德育課過程中感恩、尊重、關心的情感教育《弟子規》中反復闡釋的“入則孝”、“出則悌”、“泛愛眾”等規則體現出來的主要是情感追求。讓學生感父母之恩,報父母之恩,決不僅僅是培養一種家庭的美德,更是培養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人格意識。德育課的教學內容可以演變為說故事、講道理、融匯《弟子規》內容,從中充實學生文學素養,深入感悟《弟子規》的實用價值,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3.3 德育課后的誠信克己、重視人際交往的道德培養《弟子規》認為,道德目標一旦確定,就要重視個體道德的自覺性和主觀能動性,使道德規范轉化成為一種內在的自覺需求,并最終形成為一種制約一個人行動方式的習慣化的行為。大學生已經錯過兒童教育的最佳時期,改變自己常有的習慣有些困難,但是如果大學生能夠常在一起討論《弟子規》中的道理,并且不斷約束自己的行為,誠信克己、慎言向善從平時一點一滴抓起,那么大學生的道德素質會不斷提高的。因此,德育課的效果應通過學生以《弟子規》為基礎,相互探討現實社會案例,總結成小論文或社會調查評述來替代傳統的感想式的論文考察。

      3.4 普及《弟子規》道德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日積月累的過程,它廣泛地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和處事之中。可是當學生進了大學校園,在課桌上可以隨處可見被亂涂亂畫的痕跡,上課不注意聽講,在下面玩手機,自己的內務不注意收拾,宿舍亂的一塌糊涂等一些不良現象,這也說明在經濟發達的今天,我們更需要大學生常讀《弟子規》,悟出其中道理,提倡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事先做人,育才先育德,德才兼備,既要有才,更要有德。這不僅僅是德育課的目的,也是學生成才的標準,因此,不論是專門的德育課還是普通的文化基礎課,又或是校園文化活動,應處處體現德育教育的足跡,《弟子規》就是這個足跡制造者,學校就是這個制造者的工作場所。

      4落實《弟子規》的應用

      《弟子規》說得很明白:“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對于孝、悌、謹、信、愛眾、親仁這些應該努力實踐的德行,如果只是在學問上研究探索,卻不肯親身力行,這樣最容易養成虛幻浮華的習性,只有用批判與繼承的態度全面認識傳統文化經典的價值作用和借鑒意義,充分發揚光大傳統倫理的精髓,從細微處著手,緊跟和諧文化、和諧社會建設的步伐,《弟子規》等傳統文化經典的思想精髓才會被人們吸收利用,其當代德育價值才能得以正確的實現。德育工作也才能真正做好,才能實現高職教育的“高能力、高素質”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 99亚洲精品卡2卡三卡4卡2卡|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乱色伦图片区小说| 亚洲另类小说图片| 亚洲最新黄色网址|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肉丝袜久久|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 亚洲人成7777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噜噜噜噜噜影院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丶|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影院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 亚洲sss综合天堂久久久|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AV麻豆|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三| 亚洲成年人免费网站| 亚洲日日做天天做日日谢|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