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產調度員演講材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004年底,作為全國首條“數字化高速公路”的通啟高速公路,它的平穩開通、成功運營使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筆者通過對“通啟模式”的深入調研,對其一些新的做法進行了歸納總結,特撰寫此文,與大家共同交流。
一、“通啟模式”的創新做法
通啟高速公路是一條采用當今高速公路建設領域最新技術建設而成的現代化、高水準的高速公路,被譽為“全國首條數字化高速公路”。先進的設計、建設理念和現代化的硬件設施為通啟高速的管理創新奠定了基礎。就管理中的創新做法,筆者將其歸納為“創新管理六化”。
(一)機構設置扁平
在現代高速公路管理中以信息化為主要標志的組織機構,必然會出現扁平化模式替代金字塔模式。扁平化的組織機構是通過減少管理層次、壓縮職能機構形成的一種新型組織機構,使得管理組織設置簡單、管理程序簡化、上層決策貼近實際、信息傳遞更加流暢。通啟高速公路根據管理組織機構服從服務于通行費征管工作需要的原則,打破機關與基層的界限,實行以管理處為核算單位,收費站、服務區等為管理單位的“一級核算,二級管理”模式,管理處機關只設指揮調度中心、綜合科、計劃財務科、道路管理科四個部門,將一般高速公路的收費、信息技術、道路協調等職能整合為一個部門的職能,節約人力資的同時,更有利道路的指揮調度。收費站、服務區等生產單位的機構更為精簡,除了一名單位主管外,只設2名管理員,不再設職能股室。將二級管理單位的對外協調、指揮調度、文明創建、等職能全部整合到處機關相關部門,實現了統一管理模式下的機構扁平化設置。
(二)人力管理創新化
扁平化的機構設置對管理崗位特別是中層干部崗位的人員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在人力資源管理中通啟高速公路進行了新的嘗試。一是引進競爭機制。通啟高速公路對全處所有收費站主管和管理員均實行競爭上崗,統一由省高管中心(通啟處的上級機關)在全中心范圍內通過筆試、演講、面試等多重程序考核產生,使一大批年輕、優秀、有能力的職工充實到中層管理崗位。二是引進激勵機制。在員工實行星級員工評選制度,通過對員工思想水平、日常表現、工作實績等方面的考核,根據量化后的得分情況評選出年度星級員工,并根據員工星數的多少最終與員工薪酬掛鉤,極大地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三是引進社會化機制。對后勤輔助崗位實行社會化管理,將管理人員從大量繁雜的后勤管理中解脫出來,節約成本的同時,減少了管理環節,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調度指揮集約化
通啟高速作為全國首條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化高速公路,他的一個最大亮點就在于構建了以數據視音頻接入為核心、以統一的IP光傳輸平臺為基礎的新型“數字化”高速公路綜合應用網絡系統,在國內首次實現了全程數字化IP網絡監控。全程監控系統的應用,對傳統的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一是取消了站級監控,全線征收管理、一線工作等,均由指揮調度中心集中指揮、監督和指導。采取了指揮調度中心遠程集中監控管理與收費站現場管理有機結合的方法,實現了征收管理的精細化、標準化。二是全線交通事故處置、接處警、清障調度、信息、協作單位聯動、對外聯絡等均實現統一指揮、集中調度。通啟高速公路由于實行了道路全程監控,調度人員通過對道路的監控巡查,對通行車輛的動態,沿途故障車的急修、清障,以及交通事故處置現場情況,路產損壞情況等都了如指掌,給救援、清障、應急維修和路政管理等,提供詳細的現場信息,從而增加了指揮調度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三是與交巡警、路政等部門實行聯動調度,特別是在各種突發事件的處置上很好地體現了統一指揮、統一調度、整體聯動、快速反應的特點。該模式是由高速交巡警、路政派駐人員到調度指揮中心與調度員共同進行道路運營、交通治安管理及路產路權的維護監控。此外,該模式還加強了與消防、救護、環保、安監等相關部門的協調,定期召開調度會議,對相關工作進行通報、協調,互通信息,共同探討。
(四)征收管理標準化
加強標準化收費站建設是規范管理、提升服務的需要。通啟管理處標準化收費站的建設,根據省高管中心的統一部署,按照“設施設備系統化、規章制度規范化、崗位行為標準化、站務管理透明化”的目標和“統一資源配置、統一工作程序、統一服務標準、統一考核標準”的要求,抓好硬件設施配套和軟件管理建設,在便民、安全、快捷、服務上下功夫,重點抓好制度、標準、程序和考核體系的建立。同時,建立適應通啟特色的對內對外稽查制度,管好路,收好費,服好務,帶好隊伍,各基層單位基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格局。
(五)內部管理精細化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和企業對管理認識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粗放管理的諸多弊端和對企業的不良后果,紛紛向更為科學、有效的精細管理方式轉變。精細管理是一種高效、節約的企業管理方式。該模式一方面通過不斷優化操作流程和規范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考核體系。在工作流程方面制定了《指揮調度手冊》和《收費員工作流程》《電工安全操作流程》等各崗工作流程;在管理要求方面制定了《財務管理法法》《清障管理辦法》《信息管理辦法》;在考核檢查方面制定了《綜合目標管理考核辦法》等等一系列比較完整的制度和規范,在每一項工作都有詳細的管理辦法和考核細則,日常中的每一項工作全部細化責任落實到人,且都可以對照標準去完成,達不到要求的都能找到標準進行考核。另一方面,在探索精細管理過程中,將每一項工作通過具體的指標來體現,再也不是以前粗放型管理那樣采用“差不多”的說法,而更多的是依靠嚴謹的行為和科學的指標,通過對數據的分析研究,來確定具體如何落實。
(六)運營成本節約化
企業運作成本是橫量管理成效的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尤其在當前全社會提倡可持續發展,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大環境里,作為一個事業性的管理單位,加強運營成本控制對探索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新路子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這方面,通啟處的做法是:
首先,在組建時從思路上就進行明確。通啟路的各基層單位在組建就參成本節約化為重要因素,除人員極度精簡外,對生產生活等設施的配備均以滿足工作需要為原則,不奢華,不浪費。比如:基層單位不配備領導專用車輛,只配備一輛車綜合公務車;不配專門保潔人員,站區保潔由職工值日完成。其次,在日常管理注重加強對一般消耗物資的管理。該模式在實踐過程中采取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定額計劃管理,主要是在集中采購,統一申領,規范程序,加強監督等基礎上,將辦公生活用品、汽車使用費、水電費、通信費等日常消耗編制成計劃定額下達給各單位,實行月度控制,將管理關口前移,有效控制運營成本。第三,該處在有關管理的細節方面進行了嘗試,如:不專門安排管理人員值班,實行值班主管制度,由班長擔任值班員。道路養護管理推向社會化等等,大大節約了管理成本。
二、“通啟模式”的幾點啟示
通過對“通啟模式”的調研和分析總結,我們看到了一種全新的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為今后省內其他高速公路管理提供了很好示范和借鑒作用。歸納起來有以下“四要”:
(一)高速公路管理堅持科學發展思維
高速公路管理無論是事業體制、企業體制,不能還停留在原有的思想觀念中,要有新的管理理念。應該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行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的內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資源。應圍繞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目標,著力建立學習型、節約型組織。一要正確樹立和全面落實“五個協調”的科學發展觀,即收費與養護相協調、主業與副業相協調、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協調、單位當前發展與長遠發展相協調、單位發展與人的發展相協調。二要強化規劃意識,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將遠景目標與近期工作有機結合,同時聘請專家學者,成立單位發展研究小組,形成“智囊團”。三是嚴格實施精細管理,以現代管理理念為基礎,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支撐,堅持做到程序公開、標準公平、操作規范、結果公正,全面提高高速公路管理水平。
(二)高速公路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
以人為本就是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作用。要高度重視員工隊伍建設,通過選拔、培訓、競爭等形式,逐步培養一批業務過硬、精誠團結的管理人才隊伍,造就一批高素質、創新型的專業技術隊伍,建立一批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一線員工隊伍,不斷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培訓、教育條件,為增進員工的知識和技能、確立正確的思想方法和崇高的價值取向、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創新精神、培育堅強的品質意志和集體意識等提供服務。通過培訓和教育,著眼于調動全體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一個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用環境留人、用政策留人、用機制留人的氛圍。
(三)高速公路管理要堅持依靠科學技術
目前,發達國家高速公路的智能化程度已經很高,同時,高速公路的管理智能化還將繼續成為世界高速公路發展的方向。在這方面,我國與其差距很大,必須下大力氣積極予以改進。根據我國現階段的發展水平,當前,公路智能化應該以建立全國聯網收費結算系統為重點,首先建立各省聯網收費結算系統,在此基礎上,逐步發展為跨區域和全國范圍的聯網收費結算系統。此外,在公路建設、養護、管理等各個方面,要堅持依靠科技,積極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全面提高我國公路建設和管理的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