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機械原理論文

      機械原理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機械原理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機械原理論文

      機械原理論文范文第1篇

      傳統的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教學中多以機構的分析為主,這并不利于學生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訓練與提高。該課程設計一般使用兩種類型的題目:一類題目是選用對典型機構進行運動分析和動力分析;一類題目是根據某些功能,要求對確定的機械運動系統進行方案設計,并對機械中某一機構進行設計,兩類題目的側重點不同,前者偏于分析,后者注重設計。設計內容包括導桿機構的設計;兩個指定位置的圖解法機構運動分析;圖解法的讓刀凸輪機構設計。這類課程的設計一般集中安排在兩周內完成,時間比較短,設計過程中學生很難一次性圓滿完成,一般需進行修改,甚至修改多次,所以手工書寫、手工繪圖圖面質量都將難以保證。

      二、課程設計內容的充實與合理編排

      如何有機整合分析與設計內容是提高該實踐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它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為主,機構分析為輔而開展的一次實踐性教學,如果以機構的分析為主,將會削弱學生在方案設計方面的訓練。機械系統的方案設計是整個機械設計的第一步,也是最具創新性的一個環節,方案設計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機械設計產品的性能優劣及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機械系統方案設計主要包括執行系統和傳動系統的方案設計。其中執行系統的方案設計是機械系統方案設計的核心,其重點是執行系統的功能原理的設計,執行構件的運動規律設計以及執行系統的協調設計,根據設計結果可繪制出機械工作循環圖。,圖3a為某一金屬片沖制機的工藝動作分解(分別為送料、沖制、退回等),它以主軸為定標件,沖頭和送料以主軸的轉動角度為基準繪制而成。為提高生產率,各執行構件的工作行程允許局部重疊。在課程設計教學中,為了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基本完成設計任務,題目難度應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伸縮性。在內容上可以擴展,進一步延伸至后續教學的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凸顯出教學的連續性,使學生得到更系統,更完整的實踐訓練。學生通過收集資料、方案設計和課堂討論等方法,能夠得到一次較為全面的創新設計的初步訓練。如設計題目可以只給出機器需實現的功能要求,老師可以提供一種實現該功能的典型機構,讓學生對此機構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要求每個(組)學生再提供一種新的方案,可以是執行系統的方案,也可以是傳動系統的方案,以此激發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使其認真查閱資料,獨立思考,積極創新。最后匯總方案,評選出幾種較好的方案,通過討論與比較方案的優與劣,達到提升學生分析與創新能力的目標。如在牛頭刨床中實現刨頭的慢進快退功能可采用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連桿機構中可采用各式各樣的滑塊機構,凸輪機構可以采用平面或空間凸輪機構,還可以采用組合機構。由此將衍生出很多傳動機構,再從實現功能的難易、傳動性能的好壞、結構的合理性以及經濟性等方面給予評價。

      三、合理利用計算機技術

      在當前的教學中,課程設計環節一般要求手工書寫計算說明書和手工繪圖。但是,現代機械設計根本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所以在課程設計中,應用計算機輔助分析與設計技術也是將計算機理論知識得以實際應用的一次實踐活動。因此,要積極鼓勵學生努力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課程學習當中,提高其學習興趣,同時避免手工書寫、繪圖慢且不容易保證質量的弊端。在上述方案確定之后,機構的尺寸參數、機構的運動分析、工作循環圖繪制、飛輪設計及繪圖等應用計算機技術之后,可以得到精確的計算結果,分析或設計修改較為方便,可以較快地得到修改后的結果。如改變某一機構尺寸參數,此改變參數對機構運動性能和動力性能的影響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分析快速獲得。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利用計算機仿真對整個機械系統的運動規律進行演示和研究。當然,做到這一步是需要較為扎實的計算機功底,所以應用計算機完成工作量的比例應給予認真考慮,因材施教,避免造成以計算機應用為主的實踐性教學。

      四、考核方法

      一般理論考試每題每個步驟都有得分計算,但是課程設計沒有,最終成績也幾乎都是五分制計,即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等五個檔。這就使成績的評定容易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從而失去可信度,這將在學生中產生很不好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認真學生的積極性,又助長了不主動學習學生的惰性。所以考核要有其合理性、科學性。考核分教學過程和課程設計成果兩部分進行。教學過程是指從學生拿到設計題目開始,到整個設計過程結束,指導教師應掌握每個學生的具體進行情況,并作簡略的記錄,做到評定有據可查。課程設計成果是指學生最后上交的材料,可組織2~3名教師組成的答辯小組進行答辯,這樣可以檢驗學生學習的扎實度,也可一定程度上檢查出學生是否有抄襲行為,同時還可以作為學生畢業設計答辯的一次簡單訓練。

      五、結束語

      機械原理論文范文第2篇

      農業機械的生產與推廣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為了促進農業機械發展與進步,就應該充分注重農業機械服務產業的發展與進步。但是,現階段我國仍然沒有建立健全的農業機械服務體系,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業機械的推廣,沒有了市場的需求農業機械的發展也就失去了相應的動力,這一現狀的存在對于我國農業機械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消極作用,相關部門應該對這一現象引起足夠的重視。

      2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不高

      農業機械發展的過程之中需要相應的工作人員進行,他們是促進我國農業機械發展最為直接的推動力量,因此他們的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直接決定了我國農業機械發展的速度與階段。但是,我國從事農業機械發展相關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相對較為低下,我國農業機械服務的相關工作人員都是其他部門借調的員工或者一些退居二線的工作人員,這些工作人員對于農業機械的發展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有的工作人員對于農業機械發展工作根本就是一竅不通,這種情況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業機械的進步與發展。

      3促進我國農業機械發展的改善措施

      3.1積極進行技術攻關,獲取核心技術

      農業機械發展必須依靠核心技術,因此在實際的工作之中,我們應該抽調相應的科技人員進行技術攻關,結合我國農業生產與農業機械發展的現狀,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農業技術攻關措施與方向,積極落實科技攻關措施,采取一切可利用措施進行農業機械制造技術攻關,爭取獲得更多的核心技術,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我國農業機械發展,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保駕護航。

      3.2農業機械技術創新創造有利條件

      我國農業技術創新方面的相關設施還不完善,圍繞農用動力、收獲機械等領域,應當建立一批相對獨立性和面向行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基礎設施,在共性科研創新的平臺上大力支持農業機械的發展。通過對技術創新設立專項運營經費,支持農機行業的重大科技問題的持續創新。

      3.3提高農業機械發展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

      農業機械發展管理工作人員是農業機械發展直接的推動力量,在實際的工作之中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提高農業機械發展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國農業機械發展工作注入新的力量與理念,促進我國農業機械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的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4結語

      機械原理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產生原因;措施

      Abstract: with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system has been improved gradually, and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also had strong improve, human resource is a key enterprise of the powerful. At the present, the talents for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the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is also faced with severe challenges,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occurrence of several questions discussed,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word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dea; Reason;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C2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現在我國企業也得到日趨激烈的競爭,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這個問題上,企業加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唯一的選擇,科學的企業管理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而人力資源管理又是企業管理中最為關鍵的部分,一個企業只有擁有一流的人才,才會有一流的計劃。一流的領導,才能充分而有效地掌握和應用一流的技術,創造出一流的產品。

      二、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出現的問題

      1. 缺乏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現代人力資源不再把企業中的人(勞動者)看作一種生產成本,而視之為一種資源,視之為人力資本。這種資源是生產過程中唯一具有能動性的資源,通過有效的開發,可以增值。但是,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和文化傳統中積淀形成的“官本位”意識,嚴重影響人本管理思想的發展,一些企業的管理者和人力資源管理者并沒有真正認識到人力資源的重要性,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以及人才觀還沒有真正形成。

      2. 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導致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職能發揮不到位。現實當中,有相當多的企業領導對人力資源管理不夠重視,對人力資源管理重要性的認識缺乏高度,重視人力資源利用與開發只停留在口頭與理論上,無切實可行的措施,經營決策,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缺乏長期規劃,人力資本投入不足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對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掌握不系統、不全面,不能主動學習,應用新的理論指導工作,跳不出傳統勞動人事管理框架,仍以事為中心開展工作,忽略“人”的資源開發利用,從而使工作職能發揮不到位。

      3. 用人機制僵化,競爭流于形式。一些企業在用人上雖引入了競爭機制,但仍顯呆板、機械,甚至是流于形式,競爭的目的并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含有許多人為因素,不能因事擇人,人盡其才,人與事不能實現最佳組合,出現人才缺乏與人才浪費并存的現象,挫傷員工工作積極性。

      4. 缺乏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與激勵機制。無系統完整的績效考評體系,考評考核方法不科學,仍然是用幾個簡單的生產指標來考核,對工作態度、責任心、團隊精神等沒有任何考核,評估因素單一,指標體系不合理,考評結果與薪酬的掛鉤率低,績效的優劣對薪酬的影響小,對職務的晉升則影響更小。

      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 觀念落后,沒有把人才視做可以經營的企業資源。由于過去長期受到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使企業的領導者們缺少憂患意識,認為人力資本一次投入、終身受益的思想根深蒂固,輕視或忽視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一直未建立起有效的人力資本的經營與保障體系。人力資本的早期投入不足,中、后期的追加投資力度不夠或基本放棄。嚴重影響了我國人力資源的質量,最終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改革開放以來,企業在設備技術、產品市場、經營等方面的競爭意識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但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仍受到計劃經濟體制所形成的思維和行為模式的影響,致使自身體制的轉軌以及落后的、傳統的思想觀念的轉變跟不上企業持續發展的需要。

      2. 對人的不尊重,導致人才流失。按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的最高需求是獲得尊重,是實現自我價值。但一些企業對此并不在意,甚至把人僅僅當成是一種會說話的勞動工具即使做得好一些的,也不夠全面。主要體現在:一是不注意對員工的繼續教育和培訓;二是不能與員工進行有效溝通,對員工的意見或建議置之不理;三是大多數企業把經營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術骨干混為一談,往往把技術骨干當成經營、管理人才使用,不能人盡其才,發揮所長,干得不舒心。

      四、解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對策

      1. 進行人本管理。對人才的高度重視是“新經濟”的顯著特征,現代企業的競爭在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人本主義是管理發展的根本方向。所有社會組織(包括企業) 的使命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企業不是單純的經濟組織,而是一種“為人服務”的社會組織,應該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應該是組織利益與員工利益的統一,管理的根本任務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企業要參與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企業應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科學合理地開發、培養和引導員工,使人盡其才,實現人與事的最佳結合,這不僅有利于促進員工自身的成長發展,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從而實現企業業績的最大化。

      2. 改善領導方式,營造優秀的企業文化。管理者應通過適當的領導方式對員工進行管理和激勵。研究表明,變革型領導方式會對員工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組織在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過程中應努力培養、選拔和任用變革型領導類型的管理者。在管理實踐中,領導者應摒棄陳舊、消極的管理手段和生硬粗暴的管理方式,注重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健康的企業文化,以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將員工個人與組織用情感紐帶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使個人與組織得到共同的發展。

      3. 提高員工的組織公平感。組織在建立人力資源管理準則時應考慮建立互相理解信任的可能性,而提高員工對組織的公平感,可以增強員工對領導和組織的信任,提高員工對工作的滿意度,從而改善組織成員的行為,提高員工的績效。管理者在實踐中可以通過改善人力資源管理來提高員工的組織公平感。如采取建立科學的績效考評體系和薪酬體系、完善員工參與制度、建立申訴制度和監督制度等措施。管理者要從實際條件出發,積極主動采取各種措施,盡可能做到公平,以保持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盡管公平是千百年來人們孜孜以求的目標,而絕對的公平只是一種理想。個體的差異使每個人對公平的理解各不相同,往往對公平產生不同的評判標準。用來分配的資源和采用的形式較多,很難做到絕對的公平。管理者應努力在組織中倡導一種公平的文化,培養和引導員工樹立科學和正確的公平觀。管理者應引導員工在橫向和縱向比較中多角度、全方位,將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結合起來,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結合起來,引導員工在社會公平比較中注重科學性和大局觀,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員工的組織公平感。

      4. 通過基于績效考評結果的人力資源管理決策加強獎懲激勵。企業要把績效考評作為對員工進行激勵的重要基礎,因此,管理者應該按績效考評結果及時做出相應的人力資源管理決策。績效考評的目的在于為薪酬分配、人員調動、培訓與晉升等諸多人力資源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如果企業不嚴格按照績效考評的結果采取相應的人力資源管理行動,那么即便是再準確、可靠的考評結果也毫無意義,不能對員工起到有效的激勵作用。實踐證明,企業在員工職務晉升方面采取管理職務、技術職務“雙軌”更能體現以人為本、人盡其才、用人所長的理驗,實現人與是的最佳結合。因此,企業應重視績效考評結果的科學分析與正確應用工作,嚴格按照考核結果做出相應人力資源管理決策,這種及時強化和獎懲激勵對于提高員工工作滿意度和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

      5. 了解員工的心理狀況和需要。許多研究表明了員工心理狀況對員工個人和組織的績效作用,為組織中的管理者在平時工作中更好地把握員工的需求提供了具體的有益借鑒。因此,在組織對員工的管理和考核中,應采取業績指標與心理因素指標相結合的方式,加強溝通,從各種渠道了解員工的公平感、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離職意向和組織公民行為等情感因素,考察員工職責內和職責外的工作行為,關注員工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發展,進行換位思考,通過有效的領導方式和管理措施提高員工的組織公平感和工作滿意度,增強員工的組織承諾和信任感,降低員工的離職意向,從而提高企業效率,減少管理成本,促進企業的健康、有效和持續的發展。通過對心理狀況和需要的測量與分析,企業可以了解員工工作狀態,反省企業管理狀況,為在新的環境下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一個可靠的參考,通過及時改進實際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增強員工士氣和企業凝聚力,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機械原理論文范文第4篇

      畢業論文(設計)撰寫方法及基本要求

      (適用于環保機械、數控技術等各方向)

      一、 開題報告的撰寫方法及基本要求

      1、 如何選題、開題

      選題、開題必須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課題有沒有價值,從為什么要選這個課題?選取這個課題有什么背景,這個課題的研究,從理論上看有什么價值,從實踐上看,有什么價值。

      2)從實際出發,根據自身的知識結構、實驗條件、資金等方面的情況選取適合自己研究的課題。

      3)課題要與所學專業相關,且忌選擇與所學專業相差太大的題目。作為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所選課題最好與過程裝備的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制造及工程科學研究有關,盡量選擇結合生產和科研單位的實際任務,也可以是教師科研或研究生課題的一部分; 或者是同本專業、學科內容密切相關,符合教學要求的自擬課題。

      2、開題報告一般包括哪些內容

      開題報告一般包括:

      1)課題的名稱。課題名稱是所要研究內容的高度概括,要簡練,一般不要超過20字;

      2)問題的提出。從為什么要選這個課題?選取這個課題有什么理論的價值,實踐的價值,預計從幾方面來完成。

      3)這個問題研究的現狀。國內研究到什么程度,國際研究到什么程度,主要通過文獻綜述來闡述。

      4)確定自己要研究的主要內容。

      5)確定研究擬采用的方法和步驟。就是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研究這個課題具體分哪幾個步驟進行。

      6)對研究課題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如自己具備哪些條件、研究路線是否行得通等。

      7)列出時間安排。

      8)列出參考文獻。

      3、如何查閱文獻資料、怎樣寫文獻綜述查閱文獻資料可根據如下步驟進行:

      1)課題確定后,要根據課題的研究的內涵確定課題的中英文關鍵詞;

      2)根據中英文關鍵詞檢索該課題領域的期刊、學位論文、專利、國際會議、經典著作或專職部門的研究報告。建議從以下幾條途徑入手:一是通過檢索學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如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超星數字圖書館、Elsevier數據庫等,一般能查到較新的文獻,找到幾篇“經典”的文章后“順藤摸瓜”,留意它們的參考文獻。質量較高的學術文章,通常是不會忽略該領域的主流、經典文獻的。二是利用學校圖書館的外文過刊閱覽室,能夠查到一些較為早期的經典文獻。三是利用國家或省市圖書館或一些科技情報檢索機構,也能夠查到一些相關文獻。四是利用互聯網,從一些專門的網站上也能獲取一些信息。

      在寫文獻綜述時,可參照以下步驟:

      1)首先要將與你課題題目相關的國內外研究認真介紹一下(先客觀介紹情況,要如實陳述別人的觀點),從而了解到國內外目前研究的現狀如何,別人都采用了什么方法進行了研究;

      2)然后進行評述(后主觀議論,加以評估),評述目前研究的水平,研究方法的適用性或其不足;

      3)最后評述一下自己擬研究課題有何意義,目前處在什么水平,自己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否科學合理。

      4、如何合理的安排時間進度

      根據擬定的研究內容及擬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詳細列出進行課題研究所需的工作(工作劃分得越細,越容易統籌安排)根據總的課題時間進行統籌安排,合理分配。

      有的研究內容相互之間關聯性較強、則需要分步進行;而有的研究內容關聯性不是很強,則可以齊頭并進,同時展開研究。例如,很多課題需要實驗分析且往往需要在理論分析或數值模擬分析之后進行,但是實驗分析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如果按部就班地進行研究,往往會拖很長的時間,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將實驗分析的內容進一步細化,如可分為試樣制備、實驗條件準備、實驗、檢驗或標定等,可以將試樣制備和實驗條件準備等實驗工作提前,在進行理論分析時就開展這些工作,這樣就節省了時間。

      合理安排時間進度與具體的課題有關,此處只給出了指導性原則,建議同學們可參照企業施工或維修計劃圖的方法,將細化的工作排列在時間進度表中,找出最優工作進度安排路線。

      5、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包括書籍、期刊、專利、會議論文等,總數一般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獻一般不少于3篇,參考文獻要能體現相關研究領域科技發展的新進展。

      二、畢業論文撰寫基本要求及方法

      1、畢業論文的基本要求

      論文篇幅為1.5萬字左右,一般不少于30頁。

      主要內容及編排順序如下:

      1)摘要;

      2)目錄;

      3)前言或緒論(包括研究課題的目的意義、相關情況的介紹、前人工作等、課題研究內容等);

      4)按研究的內在邏輯關系給出理論分析、數值分析、程序或實驗等研究過程中的步驟、數據、結果等的描述;

      5)結論與展望;

      6)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不少于10篇,其中英文不少于5篇,需要在正文部分引用出處。

      2、畢業論文撰寫的方法

      畢業論文是在完成各項研究內容的基礎上,按上述內容闡述研究的目的、過程、成果及結論。

      在撰寫論文過程中,理論依據要充分,數據要準確,公式推導要正確,能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應用于畢業論文中。另外,要注意論文結構的合理性;數學模型建立的正確、合理性;實驗方案的合理性,實驗數據的準確性;社會調查的客觀性和科學性。是否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或者創新。

      另外,撰寫論文時要概念清楚,內容正確,結構嚴謹,文字通暢,用語符合技術專業規范,各種標準資料的運用符合學科、專業國家標準的規定,圖表清楚,圖面質量符合要求,書寫格式規范。

      三、畢業設計的要求

      1、 設計說明書內容

      1)文獻綜述(研究課題的意義與作用、研究方案確定的原則與說明);

      2)總體結構設計、技術方案依據及原理說明(有實驗的應包括實驗流程示意圖);

      3)技術實施過程、工藝計算、機械設計和強度設計、零部件結構設計;

      4)材料的選用和說明、機器或設備的制造、安裝或檢修;

      5)結論、總結或專題討論。

      2、設計圖紙的內容、圖紙量的要求

      設計說明書篇幅為1.5萬字左右,一般不少于30頁。

      設計圖紙:指機械設計標準所指的圖紙,圖紙繪制的規范及標準優先采用國家標準。設計圖紙的總量不少于2張A0或4張A1的圖紙。對于大紙畫小圖的現象應予避免或進行適當的折扣計數。

      所有圖紙須有圖框和標題欄。圖紙要有人審核并在“審核”一欄上簽名,學生在設計一欄上簽名。原理圖、程序框圖和流程圖以及其它一些拋去文字就失去

      意義的圖不計其內。圖紙可以用計算機繪制;任何人不得拷貝或抄襲他人的圖紙,一旦發現則以作弊論處。

      四、論文(設計)選題方向

      1、產品設計

      2、創新設計

      3、表面工程

      4、機械設計技術研究

      5、機械設計

      6、機器人設計

      7、動畫設計

      8、振動控制及減振材料

      9、逆向工程

      10、圖形處理網頁設計

      11、虛擬樣機

      機械原理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機械制造裝備設計;多元化;課程教學;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23-0054-02

      一、“機械制造裝備設計”傳統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機械制造裝備設計”是一門知識面廣、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主干課,它將機床設計、夾具設計、工業自動化、工業機器人等內容合為一門課程,構成新的課程體系。[1]隨著裝備制造業的迅猛發展,“機械制造裝備設計”傳統課程教學越來越不能滿足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主要存在如下問題:第一,傳統的課程教學內容泛而不精,不能緊跟時代步伐,缺少新裝備、新技術和新材料方面的知識,不利于學生創新研究能力的培養。第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對單一或不足,仍然以教師的填鴨式灌輸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由于部分教師自身實踐能力較弱,理論教學的效果很差,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第三,傳統的課程教學中對實踐環節的重視不夠,學生缺少親自動手實踐的訓練,導致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弱。這又反過來影響了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第四,傳統的課程教學考核方法相對簡單,一般將平時考勤、作業和期末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標準。這種考核方法不能有效地激勵學生努力提高機械制造裝備設計的能力,學生只會在考前突擊背概念,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基于上述問題,蘇州科技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機械教研室全體教師總結多年的任教經驗,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各種日益涌現的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形成了一套機械制造裝備設計多元化的課程教學模式,以彌補傳統課程教學模式的不足,從多角度、多方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2]

      二、“機械制造裝備設計”多元化課程教學模式

      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標,通過增加專業特色內容和學科前沿知識,優化課程教學的內容;通過應用多種現代化教學方法和增加綜合實踐環節,優化課程教學方法;通過引入多種評價體系,完善課程考核模式,從而變單一的傳統課程教學模式為多元化課程教學模式。具體執行方案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制定多層次的課程教學內容

      (1)重視理論基礎知識。理論基礎知識不會因新裝備、新技術的產生而過時,堅實的理論基礎是一切工業生產活動的最根本的條件,因而是學習的重點。例如在講授機床設計時,金屬切削機床設計的基本理論,如機床的工作原理、幾何表面的形成原理和機床的成形運動等,是學習的重點。在講授夾具設計時,機床夾具的六點定位原理,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過定位和欠定位等基本概念是講課的重點。

      (2)增加專業特色內容。蘇州科技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于2011年購買慧魚模型,建立了機器人創意實驗室。根據蘇州科技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的實際情況,在工業機器人設計模塊,增加了慧魚模型教具內容的學習,主要講述如何利用慧魚模型進行機器人的制作和控制。慧魚模型是由德國發明家Arthur Fischer博士于1964年在其專利“六面拼接體”的基礎上發明的。[3]慧魚模型采用模塊化設計,可無限擴充、反復拆裝,可逼真表現機械系統的構成和控制的過程及其控制的原理,便于對機器人原理、組成、控制的全面認識。

      (3)加強學科前沿知識。機械制造裝備發展日新月異,學生畢業后會碰到非常先進的機械制造裝備,為了緊跟時代步伐,加強學科前沿知識變得非常重要。通過請工廠一線的工程技術人員開設講座和組建學習小組,與蘇州科技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教師一起申報學生科研立項等方式,了解最新的機械制造裝備動態,主動參與學科科研研究,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開展多元化的課程教學模式

      課程教學由理論教學環節和實踐教學環節組成。傳統的“機械制造裝備設計”課程教學在理論教學環節上,以教師的“填鴨式”教學為主,而且授課內容重點不突出;在實踐教學環節,主要以一些驗證性實驗為主。針對這種情況,蘇州科技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實施的多元化課程教學模式包括以下幾種:

      (1)啟發式理論教學模式。“機械制造裝備設計”的教學內容非常多,如果照本宣科地講,不僅教師和學生很累,而且授課的效果很差。如果采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通過課堂討論、師生互動等方式,傳授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通過啟發式教學,同學們對于過定位的優點有了很直觀的認識:過定位可以提高穩定性。

      (2)課程網站式理論教學模式。“機械制造裝備設計”的教學內容非常豐富,為了調動學生課外學習的積極性,在學校校園網的天空教室處建立了“機械制造裝備設計”課程網站。課程網站上不僅有教師上課的PPT電子教案、動畫、視頻等,還有大量擴充的資料,比如典型機床傳動系統與結構動態演示Flas、加工中心刀庫及換刀動作等視頻資料、組合機床夾具方案圖庫、慧魚模型作品展示、學生科技作品圖片及PPT等。課程網站還可以進行網上作業布置與批改,遠程作業輔導與討論,并設有習題庫,方便學生自我學習與提高。課程網站式理論教學模式有效緩解了目前教學內容多,而課時相對不足的矛盾,促進了學生對機械制造裝備課程內容廣度和深度的拓展。

      (3)雙語教學式理論教學模式。雙語教學既可以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又能較好地提高專業英文閱讀和寫作能力。[4]目前蘇州科技學院與英國南威爾士大學合作辦學,辦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3+1國際班,前3年在蘇州科技學院學習,最后1年在南威爾士大學學習。為了適應新的發展需要,開展雙語教學變得非常迫切。目前針對國際班學生,制作了雙語教學的多媒體課件進行理論教學;請南威爾士大學的教授和蘇州科技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英文水平高的教授做學科前沿的專題英文報告;要求學生完成一個全英文的報告,自選題目,并要求學生針對自己的論一個PPT,在課堂進行陳述。雙語教學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英文閱讀寫作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4)綜合創新型實踐教學模式。蘇州科技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結合工業機器人設計教學的要求與慧魚模型的特點,組建了慧魚模型綜合創新實踐平臺,增加綜合創新實踐項目,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慧魚模型綜合創新實踐平臺包括機械構件、電氣構件、氣動構件、傳感器、電腦控制器和配套計算機應用軟件。以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主題為創新設計的選題方向,學生自己利用慧魚模型綜合創新平臺,搭建自己的機器人來完成創新設計大賽主題所要求的功能。通過使用慧魚模型綜合創新平臺,學生不僅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堂知識,而且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大增強,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創新思維能力,也提升了機械制造裝備設計實踐教學的質量。

      (5)基于項目驅動的科研創新型實踐教學模式。項目驅動教學法來源于構建主義學習理論,是實施探究式教學模式的一種教學方法。[5]基于項目驅動的科研創新型實踐教學模式是以科研項目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這一教學模式尤其適合對科研有興趣的同學。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按照自愿和優勢互補的原則,將有科研興趣的同學每3~4人組成一個科研小組,每個小組通過自己查詢資料,提出所要研究項目的題目,教師負責判斷這個題目是否具有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教師把每個小組比較可行的題目,報學校的學生科技立項。有了一定的經費支持,以項目為載體,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小組組員間的團隊合作能力。

      3.多元化的課程教學考核手段

      多元化的“機械制造裝備設計”課程教學考核手段,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自我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培養和發展,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結合蘇州科技學院課程教學情況,將課程教學考核分為五大類:

      (1)日常課堂教學考核。日常課堂教學考核從上課出勤、課堂問題回答、課堂討論、課后作業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按百分制給出分數。日常課堂教學考核重點考查學生上課的紀律性、討論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習的認真程度等。

      (2)英文論文大作業考核。英文論文大作業考核是雙語教學效果的考核,主要從英文論文內容的深度和廣度、英文寫作是否有語法問題、課堂陳述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按百分制給出分數。英文論文大作業考核重點考查學生的英文檢索能力、英文寫作能力和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等。

      (3)綜合創新型實踐考核。綜合創新型實踐考核從實踐題目的擬定、實踐操作、實踐總結、實踐報告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按百分制給出分數。綜合創新型實踐考核重點考查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實踐動手能力等。

      (4)科研創新型實踐考核。科研創新型實踐考核只針對部分有科研興趣的同學,因而考核成績作為平時成績的加分因素。科研創新型實踐考核從實踐題目的創新性和先進性、實踐裝置、方法的合理性、實踐結果的實用性、論文的規范性等方面綜合評定。對于科研創新型實踐考核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可推薦參加各類競賽,在學校獎學金評定中得到加分,甚至直接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

      (5)期末考試考核。“機械制造裝備設計”作為一門核心專業課,期末考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考核方式。期末考試考題包括理論基礎知識題、綜合實踐分析題和考查學生創新能力的一些開放式、探究式的題目。通過加大對實踐環節在期末考試考核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學生對實踐環節的重視程度,提高學生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能力。

      三、結語

      “機械制造裝備設計”多元化課程教學模式是一種新的課程教學模式。這種模式通過利用課堂啟發式教學、課程網站教學、雙語教學、綜合創新型實踐教學和基于項目驅動的科研創新型實踐教學,整合了多種教學要素,解決了傳統課程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這種模式通過建立多元化的課程教學考核手段,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發展。通過教學與科研的結合,重視學生科研素質的培養,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關慧貞,馮辛安.機械制造裝備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11.

      [2]王立達.成人教育多元化實驗教學模式的探討[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120-122.

      [3]肖曉萍,廖青.“慧魚”教具在大學生創新教育中的探索性研究[J].高教研究,2006,79(2):36-37.

      [4]林穎,曾志新,朱敏,等.雙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高教探索,

      亚洲已满18点击进入在线观看|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人成电影福利在线播放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亚洲日本人成中文字幕| 亚洲最大的黄色网|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成人网站传媒| 亚洲www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看|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亚洲va无码手机在线电影| 亚洲人成依人成综合网|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 中文字幕 亚洲 有码 在线| 亚洲女子高潮不断爆白浆|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亚洲永久永久永久永久永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