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學籃球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組織游戲活動,寓教于樂
從本質上看,籃球運動實際上就是一種健身、娛樂的體育游戲,也是一門集合技能、智能與體能為一體的運動項目。在中專籃球教學過程中,單純講解、機械式操練,難免會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影響學習效果與熱情。而如果教師能夠結合教學內容,適當穿插相關體育游戲,可充分發(fā)揮籃球課程的知識性與娛樂性,讓學生對籃球產生熱愛之情,更主動地參與籃球運動,在體育娛樂中相互競爭,增強愉悅體驗,更靈活地把握籃球知識與技術。首先,注意游戲的目的性。在中專籃球教學中,穿插游戲有著一定的目的,不是為游戲而游戲,而是將教學內容寓于游戲活動中,讓學生在“玩”的同時自主獲取知識,提高體育技能。因此,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自身特點,立足教材,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設置體育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愉悅體驗中提高運球、傳球、投籃等籃球運動技能。如籃球傳球訓練,為了讓同學們把握傳球方法、傳球時機,可組織“傳球觸人”游戲,要求同學們邊移動邊傳球,并用球去碰觸其他同學。此時,傳球的同學需要想想如何跑動,何時是傳球的最佳時機,傳球時如何把握力度才能碰觸其他同學。這樣,既讓學生掌握了傳球方法,也訓練了學生思維能力。其次,要注意游戲的新穎性、多樣性。對中專學生而言,雖然有了一定自控能力,但好玩好動,喜歡游戲,仍是天性使然。因此,在中專籃球教學中,教師需要抓住學生特點,緊扣體育內容,設計一些新穎有趣、形式多樣的籃球游戲活動,寓教于樂,打破單一傳授方法,讓體育課堂變得更生動活躍,而不是沉悶不堪。如籃球運球教學,可組織“運球接力跑”游戲,靈活運用“高、低運球”、“雙手運球”、“運球通過障礙”等多樣方法,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得到運球技巧訓練。
二、關注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籃球有著較強的技術性,需要學生實踐體驗。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如身體素質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等等,倘若教師根據(jù)統(tǒng)一標準與要求教授,有些同學會吃不飽,而有些同學則吃不了,這就無法滿足同學們的不同學習需求,從而影響他們的學習熱情。因此,在中專籃球教學中,教師還需要綜合考慮學生實情,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開展分層教學,促進學生優(yōu)化發(fā)展。首先,根據(jù)學生接受能力、技能水平、身體素質等因素,合理劃分學生層次,構建不同的學習小組。當然,學生分層主要是便于體育教師更好地干預和引導,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調整,而不是一成不變,這樣,可以引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讓他們努力向前。而后提出不同的學習任務,明確不同的教學要求與目標,讓學生根據(jù)自身實際分層訓練,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點,也可以適當挑戰(zhàn)自我,提高籃球水平與籃球學習主動性。同時,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同學,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每位同學的體能與個性,滿足因材施教的教學要求。如教學“行進間投籃”時,對于能力較低的初學者與初步把握相關投籃技術的學生而言,其教學方式有所變化。對于前者,體育教師需要降低教學難度,更加耐心地講解,示范分析,引導學生操練逐步把握投籃技能。而對于后者而言,可以適當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練習。同時,強化練習時間、次數(shù)與強度。當學生熟練投籃技能后,可補充其他內容,加大練習難度,比如運球、傳球結合的行進間投籃練習;變化接球投籃角度和方向等。這樣,可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所收獲。另外,如果是男女生混合班級,更需要考慮男女生體能、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差異,設計不同的訓練要求,提高女生的參與熱情。
作者:楊定華 單位:江蘇省鹽城體育運動學校
論文關鍵詞:含“up”動詞短語用法集錦
他由他的叔叔撫養(yǎng)大。
2) He was well brought up.
他受過良好的教育。
2.cal up召集中學英語教學論文,征召(入伍);使人想起,回憶起;給……打電話
1) Hewas called up and left school last year.
去年他就應征入伍離開學校了。
2) Don'tcall anyone up during the night.It's bad manners.
不要在晚上給人打電話。不禮貌。
3.do up收拾,修理中學英語教學論文,打扮(漂漂亮亮),包,扎中學英語教學論文,扣1) The house needs doing(或to be done )up. 這所房子需要修一下。2) Do up your hair,its all loose. 頭發(fā)都散了,扎上。4.give up放棄中學英語教學論文,讓
1) He gave up his seat to anold man.
他把座位讓給一位老人。
2) She gave up her job to lookafter her mother.
她放棄了工作來照顧媽媽。
4.hold up舉起,承受……的重量,堅持(頂住)中學英語教學論文,使不能行駛(前進)
1) Can you hold up such a heavystone?
你能舉起這么重的一塊石頭嗎?
2) We were held up for 5minutes in a traffic jam.
在交通阻塞中我們被耽擱了五分鐘。
5.keep up堅持,使斗志不低落,繼續(xù)中學英語教學論文,維持
1) Keepup!Then youwill succeed.
堅持!你一定能成功。
2) Keepup your spirits.
保持斗志不要低落。
6.look up 向上看;尊敬,仰望;(在詞典、參考書等中)查尋;拜訪
1)He is looking up a wordin a dictionary.
他正在字典中查詞。
2)I looked him up on myway home..
我在回家的路上看望了他。
7.make up構成,編造中學英語教學論文,和好,彌補,化裝中學英語教學論文,配制
1) Fourdoctors and seven nurses make up the medical team.
四名醫(yī)生和七名護士組成這個醫(yī)療隊。
2) Maryhas already made up with her husband.
瑪麗已同她的丈夫和好了。
3) Theactors were making up when we arrived.
當我們到達的時候,演員們正在化裝。
8.pick up撿起,接(某人)上車中學英語教學論文,染上,學到,恢復健康中學英語教學論文,整理,(情況)好轉
1) Wheredid you pick up the cold?
你在那兒感染上了感冒?
2) Hepicked up English while he was studying in London.
他在倫敦學習期間,學的英語。
3) Heis beginning to pick up.
他的健康正在漸漸恢復。
9.put up舉起中學英語教學論文,建造,張貼,住宿,為……提供食宿
1) Heput up his hand to catch the ball.
他舉起手去接球。
2) Thehouses were put up in 1976.
這些房子是1976年建造的。
10.take up拿起,開始(從事于),占據(jù)(空間或時間)
1) Whendid you take up basketbal.
你什么時候開始打籃球的?。
2) Whendoes the new president take up his post?
新總統(tǒng)什么時候就任?
Exercises:
選用上面所學詞組的適當形式填空:
1.In order to keep fit,you should _____ smoking.
2.He stopped his car to ______an old woman.
3.He _____ awonderful story to explain his absence.
4.When he was fifteen,he ______ a foreign language.
5.The scene_____ my childhood memories.
6.My sister ______ in the countryside.
7.You can ______here for the night.
8.I_____him as my teacher.
Key answers:
1.give up 2.pick up 3.make up 4.took up
論文摘要: 籃球作為一個復雜多變的運動項目,需要中學生靈活運用綜合性各項技、戰(zhàn)術,這就是籃球意識,被稱為籃球運動的靈魂。籃球意識在籃球比賽中起著決定勝負的重要作用,它的形成需要長期從籃球技術訓練、籃球戰(zhàn)術訓練、心理訓練和作風訓練等方面結合起來綜合訓練,是在訓練或比賽中經(jīng)過反復的條件刺激所建立的條件的反射。
籃球運動是一項相當普及的體育運動,大到世界級籃球賽,小到校園的小型對抗賽。籃球比賽的特點是素質、技戰(zhàn)術、智慧、心理意志的全面對抗,在消耗之中拼搏取勝,在一定時間條件下雙方對抗,相互攻守轉化。對一個中學生來說,在比賽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復雜情況,變化往往在瞬間,具有突然性。可見,對中學生籃球意識的訓練、培養(yǎng)和全面衡量就成為運動訓練和比賽的核心。
一、所謂籃球意識
籃球意識是指籃球運動員從事籃球實踐活動中經(jīng)過大腦積極思維過程而產生的一種正確反映籃球運動規(guī)律性的特殊機能和能力。它是籃球運動員在長期籃球實踐活動的認識過程中提煉積累起來的一種正確心理和生理機能的反射性行動的總稱。簡言之,是籃球運動員對籃球運動比賽規(guī)律客觀實現(xiàn)的主觀反映。籃球比賽的特點是攻守轉換頻繁,場上對抗爭奪激烈。因此要求運動員要有精湛而全面的技術及應變能力,在能全面觀察場上情況的基礎上,對出現(xiàn)的情況迅速作出正確判斷,并及時采取恰如其分應變措施,即合理運用籃球意識能力。這一意識是籃球運動員最寶貴的“精髓”,是比賽中指導正確行動的活的“靈魂”。
二、培養(yǎng)中學生籃球意識的方法
1.在技術訓練中滲透籃球意識,培養(yǎng)正確籃球意識。
(1)培養(yǎng)中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是培養(yǎng)“正確籃球意識”的門窗,是形成“正確籃球意識”的重要條件。中學生視野范圍的大小決定觀察效果的優(yōu)劣,視野寬闊,接受各種方向、角度、距離、速度的各種刺激就愈多,反射速度就會不斷加快,“正確意識”形成的范圍就愈寬廣,球場經(jīng)驗積累就愈豐富。在這里特別強調,提高余光觀察能力,提高前后距離的判斷能力從而提高判斷的準確度。
(2)培養(yǎng)中學生的眼、手、腦并用的能力
現(xiàn)代籃球運動要求視野的廣度,反應的速度(對方意圖的判斷,個人技術運用的合理性),戰(zhàn)術的運用(個人、集體攻防戰(zhàn)術的變化策略和反應)等方面。對每個隊員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在訓練中眼、手、腦也是分不開的,應從理論上去提高、去認識、去培養(yǎng)、去鍛煉,才能具有很強的能力,才能使體力、智力得到發(fā)展。
(3)掌握真假技術動作與“正確籃球意識”的關系
在籃球比賽中,我們常常要求中學生在運用技術動作時,根據(jù)不同情況做到動作上的真假變化,以求迷惑對手。這種要求實質上是為了培養(yǎng)中學生在激烈的攻守對抗過程中具有“籃球意識”中的“空間差”、“時間差”和“位置差”,這能使中學生更好地主動制造攻擊機會,增強攻擊效果,增強運用與應變技術能力。
2.通過戰(zhàn)術訓練強化籃球意識。
技術是戰(zhàn)術的基本,戰(zhàn)術是技術的運用。一套完整的戰(zhàn)術是由多種基本配合所組成的,在戰(zhàn)術的教學訓練中,要使中學生掌握戰(zhàn)術組成的結構特點和配合規(guī)律,更重要的是要求中學生掌握運用戰(zhàn)術的時機,要知道什么情況下采用何種戰(zhàn)術,明確該戰(zhàn)術路線、位置、職責、運用的時機,參加戰(zhàn)術配合的人數(shù)、方向、時間、空間、位置的變化。轉貼于 同時還要在戰(zhàn)術訓練中培養(yǎng)隊員獨立作戰(zhàn)的應變能力、攻擊能力。在比賽中既要有規(guī)定的戰(zhàn)術打法,又要有靈活運用與應變的技戰(zhàn)術能力,這是中學生是否具有良好意識的標志。在訓練過程中鼓勵中學生勤思考,學會用頭腦打球。比如一個局部配合不能只限于一種打法,一條路線。一個動作可隨場上情況的變化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提高在激烈多變的對抗爭奪中斗智斗勇,隨機應變的意識。賽場上的各種信息進入球員腦后,要經(jīng)過思維立即作出準確的判斷,采取適當?shù)募紤?zhàn)術行動,才能贏得場上的主動權。球員建立起牢固的技術,必須具有運用意識,如沒有戰(zhàn)術意識,仍是一盤散沙。在戰(zhàn)術意識的培養(yǎng)中,教練要主動引導隊員領會和明確戰(zhàn)術意圖,全面貫徹戰(zhàn)術意圖,還要根據(jù)比賽的實戰(zhàn)情況,實行應變戰(zhàn)術。這種戰(zhàn)術思維和實戰(zhàn)能力主要通過觀摩和實踐來培養(yǎng)。所以,培養(yǎng)中學生的籃球意識是一項耐心的而長期的過程。
3.通過心理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籃球意識。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生的籃球意識得以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學生的籃球意識是隨著在教師的技、戰(zhàn)術訓練下而逐步形成的,加上認知訓練、意志訓練和心理調整訓練等一般心理輔助訓練,可以使學生的籃球意識結構要素的心智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為籃球意識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這些有目的的心理輔助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感知覺的反應速度。而專門化知覺能力的建立和提高,是培養(yǎng)籃球意識的重要內容,為此,教師應在訓練中加強學生的球感和臨賽感覺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提高學生自我調節(jié)能力和情緒控制能力,學會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的方法,以創(chuàng)造臨場時的良好心理環(huán)境,為在正式比賽中的正確意識活動做好必要的心理準備。利用校與校之間或班級與班級之間的友誼賽,在比賽期間加強學生的心理訓練,這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籃球意識的有效手段,即通過賽間、臨賽的心理訓練,促使學生的心理處于最佳的狀態(tài),保證學生在比賽中能在正確的籃球意識支配下采取正確的行動。
4.狠抓作風訓練是培養(yǎng)正確籃球意識的重要保證。
在比賽中不可能一帆風順,不僅要面對比分的落后和領先,而且要面對比賽中的焦灼糾纏,這就要求中學生除了要有扎實的基本技術和牢記團隊戰(zhàn)術配合外,還要有優(yōu)秀的心理素質及過硬的比賽作風,領先時不驕傲,落后時不氣餒,比分平著時頭腦冷靜,正確處理突發(fā)事件,運用正確的技、戰(zhàn)術,贏得比賽。我國籃球運動發(fā)展過程中曾提出“積極主動、勇猛頑強、快速靈活、全面準確”的十六字方針,它既是我國籃球運動發(fā)展的經(jīng)驗總結,又是從我國國情出發(fā)制定的發(fā)展方向。十六字方針既反映了我國中學生具備的和將要培養(yǎng)的特點,又深刻反映了正確籃球意識、良好作風和精神風貌。
5.多進行直觀性教學和訓練,觀摩高水準球隊間的比賽。
教學和訓練中可利用掛圖、錄像等一些直觀性的資料進行分析講解。在方式上,可讓學生們參與討論,集思廣益,暢所欲言,在分析商討中求得共識。另外,臨場觀摩高水平球隊間的比賽,對學生們自身籃球意識提高也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籃球意識問題已引起國內外籃球界的普遍重視,因為它直接關系到運動水平的提高。籃球意識屬于運動心理學范疇,但它的培養(yǎng)與提高必須與技術、戰(zhàn)術、心理訓練、作風訓練多方面相結合。所以,只有提高籃球意識,才能夠真正提高高中學生的籃球實戰(zhàn)水平。
參考文獻
[1]張紅建.心理訓練在體育教學訓練中的運用[J].中國高等教育教學研究,2001,(1).
[2]孫民治.籃球運動高級教程.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267.
關鍵詞:合作;教學模式;學習理念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9-0287-01
一、合作學習理念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合作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并成為當代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景物圖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我國也出現(xiàn)了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驗,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合作學習模式教育功能
(一)培養(yǎng)合作精神。籃球運動是團體性項目,要想取得優(yōu)異成績,光是通過自身單一能力是不夠的,需要小組內通力合作,發(fā)揮彼此之間的信任、互助精神,這對于當前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的大學生來說,是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能力的最好途徑之一,將每個人融入到各個小集體中,以集體的利益為出發(fā)點,共同奮斗才可以取得最終良好的成績。
(二)培養(yǎng)交往能力。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對于籃球技術存在困難和問題的地方,可以通過彼此之間的交流和輔助來解決,彼此之間互幫互助,互相提高,學生之間的問題,能夠得到同伴的及時解答,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使得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充分的鍛煉,因而也就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培養(yǎng)競爭意識。在當今社會競爭無處不在,包括在我們的籃球教學當中,不同的分組之間也存在著競爭,他們要通過彼此的配合贏得對手,在合作過程中,學生的集體意識不但得到提高,同時競爭意識也相應得到提升,這對于學生進入未來社會,大有裨益。
(四)促進師生間關系。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是被動接受的客體,教師和學生間的溝通具有單面性和專制性。而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下,師生關系變得更加和諧,教師和學生一起制定學習目標、討論學習內容和應對疑難問題,平等對話和民主協(xié)商的氣氛促使師生關系更加密切。因此,合作學習改變了師生雙方的課堂地位,教師不再是權威者而成了引導者,學生不再是服從者而成了合作者,當沒有了所謂的權威和服從,教師就丟棄了高高在上的面具,學生就消除了對教師的恐懼感,課堂就綻放了民主和自由之花,師生關系就更上一層樓。
三、基于合作學習模式下籃球教學設計
(一)科學合理分組
科學合理分組是實施合作學習的前提,將成員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規(guī)則進行分組,促其組內成員取長補短,整體提高。組間同質是為了保證各小組之間總體水平的平均一致,讓學生可以在同樣的起點開始,營造公平良好的學習氛圍。組內異質是指學習小組在構成上應體現(xiàn)班級的縮影,它是由小組中的學生根據(jù)特定質的方面的合理差異而建立的相對穩(wěn)定的學習小組,以保證組內各成員之間的差異性和互補性,保證在籃球課堂教學過程中,組內各成員的主動參與和互助協(xié)作。由于每個小組都是異質的,所以就連帶產生了全班各小組間的同質性。組內異質為小組成員內部互相幫助提供了可能,而組間同質又為全班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
(二)明確籃球教學目標
1、掌握相應的籃球知識,在籃球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討論問題、復述動作方法和動作要領,討論問題、等方式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2、技能目標,在合作學習模式中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可以得到相互的彌補,并且在和諧、平等的氛圍中學生由“學會”向“會學”“會用”方面轉變,在掌握籃球知識過程中,既有能力的訓練,也有對籃球的了解和運用,更有情感交流。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團隊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體驗和培養(yǎng);3、情感培養(yǎng),合作學習模式中重在發(fā)揮團體的作用,自身利益首先以團隊利益為出發(fā)點,從整體角度看問題,處理問題,以團隊利益為重,可以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三)開展合作學習,重視小組鼓勵
在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作為主導者,要善于運用語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鐘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彌補自身不足,以優(yōu)化生帶動學困生,在互幫互助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籃球的積極性,在互教互學中,提高籃球水平。在合作教學模式中,教師要設置多種獎懲辦法。比如娛樂性獎勵,作業(yè)的獎勵等。在尊重學生的差異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獎勵,當學生認同合作獎勵時,組員發(fā)揮就會更好些。一個民主、平等和溫馨的鼓勵氛圍,有利于反饋信息的暢通和學生的自我調節(jié),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火花的迸發(fā)。
(四)籃球教學中對合作學習效果的評價
教學評價是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質量做出客觀的衡量的價值判斷的過程,在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學評價應本著“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標準,已承認、肯定為主,注重評價要從小組表現(xiàn)的整體角度來評,全面、多元的進行自評、互評、師評等方式相結合,多一些鼓勵、表揚,少一些斥責。
四、結論與建議
合作學習模式在其它理論性較強的學科中應用的較多,在體育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模式教學,尚屬不多,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參考價值,通過合作學習模式可以提高學生很多方面的不足,對于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術、技能,以及學生的人際管理、團隊精神都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 籃球運動是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學生最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通過文獻資料法和觀察實踐法,同時,結合在教學中的經(jīng)驗和體會,對目前中學籃球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了闡述,并就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期對優(yōu)化中學籃球教學提供理論依據(jù)。
籃球教學是在特定的條件下,通過對籃球知識技能有組織活動的學習和傳授,來實現(xiàn)特定的教育目標的教學過程。通過籃球教學,可以使學生了解籃球運動的有關知識,掌握籃球運動的方法和技術技能,把籃球運動作為終身進行體育鍛煉、增進健康的方法手段。同時,籃球運動中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通過籃球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個體的社會化,對學生的整體素質的提高有著很大的作用。籃球一直以來就是學校體育課程內容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在校學生最喜愛、參與最多的運動項目之一。目前,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采用的是選項教學,籃球運動已經(jīng)成為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所熱衷的運動項目之一。同時,在中學體育課的教學中以籃球作為素材的教學內容日益得到廣泛運用與提高,充分顯示出籃球教學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日益突出的地位。筆者通過對目前中學籃球課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并就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了建設性的改革措施,以期提高中學籃球課程教學的質量。
一、中學籃球教學現(xiàn)狀研究
1.籃球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
中學籃球教學中,教學內容的安排是引起學生動機、維持興趣以及促進學生有效率地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師專業(yè)能力的展現(xiàn)。目前,中學籃球教學通常是由易而難、簡單而復雜、基本到應用等原則,循序漸進。按照教學大綱的規(guī)定,初中籃球教學內容分為基本技術、簡單戰(zhàn)術和教學比賽三個部分;高中籃球教學階段則是以復習和鞏固初中學過的技術、簡單戰(zhàn)術為主要內容,適當增加難度較大的技術(搶籃板球、跳投)和其它一些簡單戰(zhàn)術配合。由于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內容繁多,作為教學內容之一的籃球課程,其教學時數(shù)有限。在這樣有限的時間內,大多數(shù)體育教師都是把籃球教學內容分為移動、球性練習、傳接球、投籃以及教學比賽等幾個主要方面。教學內容的安排主要側重于技、戰(zhàn)術的學習,而忽視了學生體能的提高、籃球意識的培養(yǎng)以及籃球理論方面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這樣的教學內容導致學生體能薄弱,對抗能力差以及籃球理論知識的匱乏。這是與“健康第一、全面發(fā)展”的新課標相違背的。
2.籃球教學方法、組織形式過于單一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整體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關系著教學效果的好壞、教學工作開展的成敗以及教學效率的高低。中學籃球課程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講解法、示范法以及糾錯法。近年來,盡管一些具有時代特點的教學方法如情境法、發(fā)現(xiàn)法、競賽激勵法、游戲法以及多媒體教學等雖已被應用,但使用的頻率相對偏低,說明教師在教法選擇與應用方面思想轉變較慢,以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方法使用的效果。在教學組織形式上,籃球教師一般都是按照動作概念講解、動作示范、學生練習以及老師糾錯等步驟進行,單純強調了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許多學生在課外半場三對三、四對四打得積極、盡興,課內卻變得死氣沉沉,甚至出現(xiàn)厭課、逃課現(xiàn)象,所以出現(xiàn)了學生喜歡打籃球,但不喜歡體育課上的籃球教學。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技術好的學生想要學些難的技術,基礎差的學生想要學些基本的、有用的技術,教師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較少考慮學生水平的差異性,導致學生掌握技術、戰(zhàn)術以及理論知識參差不齊,從而影響著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
3.籃球教學設施場地缺乏,籃球教學師資力量薄弱
體育場館、器材的配備是學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行體育教育,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人才的重要物質條件。籃球場地設施是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籃球教學、課外籃球活動和課余籃球訓練正常進行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條件。隨著全國中小學學生人數(shù)的不斷增多,籃球場地、設備設施的缺乏問題慢慢凸顯,近年來,雖然有的中學都在不斷修建室內籃球館,以彌補籃球教學場地不足的問題,但是這些場地大多數(shù)只是用于少數(shù)學校籃球隊隊員,并未達到物盡其用的效果。另外,中學籃球教師一般都是身兼籃球、田徑以及其它體育項目的教學任務,有的體育教師并非籃球專項出身,他們在籃球專業(yè)理論知識、自身籃球運動能力的這些方面有明顯不足。這些都是限制中學籃球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
4.籃球成績考核與教學評價方法過于固定
目前,中學籃球課程對于學生籃球學習成績的考核、學生學習籃球的評價是以技術評價為主,考勤、課堂表現(xiàn)為輔。在技術方面,教師往往評價學生的傳球、運球、投籃等,至于整體比賽表現(xiàn)的評價,例如,進攻、防守、何時傳球及如何傳球等細節(jié),則常常被忽略。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整體水平的差異性,導致有些籃球基本功稍好的學生能輕松地拿到高分,而對于一些女學生和基礎稍差的學生來說,無論其課堂表現(xiàn)、考勤再好,其最終的成績也達不到理想的分數(shù),導致這些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挫折,自尊心也受到了傷害。這種心理甚至會影響到他一生都不再熱愛籃球,嚴重違背了終身體育的教學宗旨。
二、中學籃球課程教學改革對策分析
1.中學籃球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對策
籃球是一項集體的競爭的運動,由投入籃圈的球的多少來決定勝負的游戲。在整個籃球課程的教與學的過程中,無時無刻都必須有實踐、比賽和親身體驗才能獲得籃球技術,這是一個開放的體系。由英國洛夫堡大學的體育學者邦克和桑普(bunker.thorpe)于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領會教學法”,經(jīng)過20多年的不斷實踐與改進,目前正日趨完善,被許多體育學者推崇為體育改革中球類教學的新趨勢。按照“領會教學”法的教學指導思想,籃球教學過程中將不再以基本技術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取而代之的是以籃球規(guī)則、戰(zhàn)術意識、抉擇和解難能力作為教授重點。這樣的教學內容就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中重技術、輕意識等缺陷,使學生在不斷了解籃球之后,再來學習基本技術內容,這樣的教學內容將不斷強化學生的籃球知識,達到教與學的雙贏。
2.中學籃球課程教學模式、組織形式改革對策分析
目前,中學大多數(shù)體育課程的教學,無論什么項目,都是沿用了傳統(tǒng)的三段式教學模式,即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近年來,所提倡的快樂體育教學實際上就是將傳統(tǒng)、固定的體育教學模式變成一種隨意、開放的教學組織形式。籃球教學要通過游戲和比賽的形式,教授學生學習籃球規(guī)則及戰(zhàn)術意識,發(fā)展學生抉擇及解難能力,使得學生能按照自己的能力來運用適當?shù)募夹g,進行籃球比賽,從而享受比賽帶來的快樂。例如,教學中用針對性的伸展活動代替?zhèn)鹘y(tǒng)教學中的開始部分;用籃球游戲或者比賽來作為學生學習基本技術和戰(zhàn)術意識的手段。在組織形式教法上,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基礎及技術水平的不同,將學生劃分為不同水平層次的小組,然后針對不同水平層次的小組,采用不同的練習內容和練習方法。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并佐以教師或體育骨干的指導后,再根據(jù)學生對所學內容掌握情況,將原來各低水平組的學生在其動作技術提高的情況下,上升到上一階梯水平層次的小組中去練習,余以類推,直至完成教學任務。對于某些難度較大的籃球技、戰(zhàn)術的教學,可采用播放視頻的形式給學生加以解析,同時將這些技戰(zhàn)術運用到不同的情境中進行實地教學。這樣的教學組織形式,不僅有利于調動不同水平、不同性別的學生對籃球基本技術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利于降低學生課堂上的身心負荷。
3.中學籃球課教學場地設施、師資力量的改革對策
對于那些有條件的中學,在充分利用好已有的籃球教學場地設施基礎上,提倡上級領導主管部門對于中學籃球場地器材設施的投入;對于那些經(jīng)濟條件稍差的中學,則需要體育老師充分運用不同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開發(fā)更多試用籃球教學的設施。例如,通過籃球規(guī)則的簡化和教授學生的減少來滿足教學需求。在師資方面,學校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籃球專業(yè)教師的考核,在籃球技術以及籃球理論知識兩方面,來提升教師的籃球教學水平,同時在教師的引進方面,要轉變思想,按學生男女比例引進符合教學要求的女性老師,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4.中學籃球教學評價方法的改革對策
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了新的評價標準。在籃球教學中,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也應該是以考核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表現(xiàn)為中心;知識與技能的考核中著重看學生的進步幅度;對于學生的出勤、學習態(tài)度、學習進步程度,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和同學之間相互評價的綜合評價方式,最后評出等級,取消過去的百分制。另外,為了盡量減少評價過程中的主觀因素,可以采用多人同時評價,然后取平均成績的方式,來決定學生的最終成績。這些新的評價方法,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參考文獻:
[1]孫民治.球類運動——籃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編著.初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參考書[m].江蘇: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2001.
[3]甄利芳.臨沂市中學籃球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09,(9).
[4]李瓊.新課標下的中學籃球教學改革[j].體育師友,2008,(4).
[5]林政梅.領會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與分析[j].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