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活動工作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二、工作要點:
1、對全鎮信息技術課程教研活動進行統籌安排。由于各校信息技術教師人數不多,難以真正地開展校本教研,因此,需要將全鎮信息技術教師組織起來,開展教研活動。結合我鎮實際,本學期小學教研活動將采取片、區結合的形式開展。組建片級信息技術學科教研組,定期開展分片教研活動,在片級教研活動的基礎上,組織開展鎮級信息技術教研活動。全鎮按區域分為四大片:西河、滑石、鵝塘、大石,相關區域學校的信息技術課教師參加相關片的教研活動,時間定于每周五上午。全鎮教研活動間周一次,主要內容是進行了信息技術學科教材教法培訓、教學經驗交流及先進教學理論的學習。初中信息技術老師以全鎮教研活動為主,每兩周一次,周五上午進行,主要內容是初中信息技術教材教法培訓及主題教學研究活動。由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較少,因此,小學教師的教研活動與初中教師結合在一起開展。
2、堅持深入基層下校調研活動,到信息技術教學現場進行調研,了解信息技術教學的實際情況,以便掌握信息技術教學的第一手資料,使信息技術教學研究更有針對性。本學期下校調研范圍將由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擴大到全鎮各級各類學校,以求全面了解全鎮信息技術教育的狀況,并對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進行相應的指導,制定信息技術學科課堂教學常規規范。
3、積極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的研究。與教科中心小學語文教研員攜手,開展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研究,在鎮小學語文中心教研組的基礎上組建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教學研究中心組(成員為原語文中心組成員),每月開展一次教學研究活動,進行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探索,并對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資源進行收集和整理,逐步將學科整合研究范圍推廣到其他學科。
4、積極開展網上教研工作。根據信息技術學科特點,網上教研是一種非常有效教學研究新途徑。本學期,我們將建成全新的信息技術學科網站,該網站將成為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信息、教學理論、教學經驗交流、教學成果展示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全鎮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進行了教學資源共享和網上教學經驗交流。
5、組織中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及相關學科教師參加省、市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競賽;組織信息技術創新與初中活動。
6、逐步組建各校學生信息技術興趣活動小組。學生信息技術興趣活動小組,是信息技術學科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發展學生信息技術特長的重要陣地,各校要建立本校的學生信息技術興趣活動小組,利用每天課外活動時間,開展信息技術興趣活動小組課外活動,組織有信息技術特長的學生進行培訓,使這些學生的特長得到進一步發展,為信息技術競賽培養人才,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
1、組織信息技術學科教師進行教材教法培訓。
2、組織初中教師參加市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競賽。
3、組織小學教師參加市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競賽。
4、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融合研究中心組成立,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講座。
5、下校調研(中小學各4所) 該文章由(第一§范┆文網)整理;
十月:
1、組織中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師進行教材教法研討。
2、組織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師進行教材教法研討。
3、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指導活動。
4、籌備組織中小學生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
一、 加強社區宣傳教育工作,發揮輿論導向重要作用。
通過文藝形式,廣泛開展市民公德、法制、新型生育文化等內容的宣傳工作。以社區市民學校為依托,積極開展面向不同群眾層面居民的社區學習教育活動,加強與轄區學校的聯系,構筑社區教育網絡體系,全面提高居民受教育的程度。
二、擴大社區文體活動影響面,爭取各方面均有所突破。
社區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探索文化活動的新形式、新內容,繼續深化參加社區文體活動對象普及面,大力結合讀書節、鄰里節、學生寒暑假校外實踐的機會,積極引導和提倡全社區居民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健康向上的各類文體活動。
三、組織開展高品味的文娛活動,獨具特色的文體活動。
充分利用社區文化資源,拓寬活動領域,經常組織開展高品味的節慶文化、廣場文化和家庭文化為重點內容的文娛活動。經常開展強身健體、寓教于樂、獨具特色的文體活動。
四、開展文體活動培訓活動,發展壯大社區文體隊伍。
一、指導思想
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工作目標,以“”為主題,發動全市廣大職工,廣泛開展以環境衛生集中整治為重點的愛國衛生月活動。不斷提高城市環境衛生質量,增強廣大市民衛生意識,改變不良衛生習慣,逐步解決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中存在的難點、重點和薄弱環節,為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活動時間
1、4月11日至4月18日(組織發動,布置任務階段)
2、4月18日至4月30日(全面實施,集中治理階段)
三、活動內容
各基層工會要按照“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的工作原則,積極開展愛國衛生月活動,切實解決臟、亂、差等突出問題。重點做好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出入市口、游園綠地的清掃保潔工作。
1、做好本單位清掃保潔和垃圾清運,組織職工搞好樓院、樓道、樓頂雜物清理,嚴禁在公共地段堆放廢棄物資。
2、修繕清洗各類垃圾房(箱、桶),修整路面和人行道,疏通下水道(窨井),修剪綠化帶、花壇。
3、整理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貼亂畫、車輛亂停亂放。
4、發動職工開展室內外環境衛生大掃除,徹底清除衛生死角和病媒生物孳生棲息場所,完善除四害基礎設施。:
5、要堅持周末衛生日制度,4月份每周五下午,要組織發動轄區內干部、職工認真搞好本單位的室內外衛生,清除單位及附近區域內的衛生死角,保證責任區及周邊環境衛生的整潔。
為保證上述治理活動落到實處,調動全市職工廣泛參與衛生集中整治活動,重點做好以下兩個活動:
1、市總工會機關在18號上午開展機關內部及周圍環境衛生整治。各部室對室內衛生進行集中打掃,重點整理門窗、桌柜、垃圾和衛生死角。組織人員對院內垃圾、花壇、沿街道路、家屬院衛生進行清理。
2、組織一次大型治臟義務勞動。重點是清除衛生垃圾和死角,清理和整治白色污染。4月25日上午,各基層工會要組織職工志愿者走上街頭,走進社區、深入樓院開展一次義務勞動。
四、有關要求
1、各基層工會要對這次活動高度重視,積極配合行政,統籌協調,精心組織,切實搞好本單位的室內外衛生。對臟、亂、差問題嚴重的區域要組織力量進行集中整治。
2、要加強屬地化管理,切實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力求實效。形成長效機制,反對形式主義,把這次活動抓實抓好。
一、指導思想、基本任務和目標
開展創建幸福家庭活動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國家和省、市人口計生委的部署為依據,以實施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創建幸福家庭項目為抓手,以“三關愛”為理念,以“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為目標,以提升“和諧文明能力、創業謀生能力、流出務工能力、學習進步能力、飲食衛生能力、積極樂觀能力、愛心奉獻能力、優生優育能力、生殖健康能力”,實施“四送四提高行動”,達到“八促進”的效果為內容,以改善家庭生產、生活、生育、教育、健康狀況為切入點,以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服務民生為重點,以依法管理、夯實基層基礎、加強職業化隊伍建設、免費實行孕前優生健康檢查、促進少生優生優育優教為保證,全方位、廣覆蓋、有序有效地開展提高家庭發展能力創建幸福家庭活動。
基本任務和目標:通過五年的努力,到“十二五”期末,即到2015年,使全區70%以上的家庭基本實現創建目標,做到生存能力和發展水平同步提升,出生缺陷率和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到最低水平,控制人口總量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成效明顯,以此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為全區人民造福。
二、主要內容、方向和內涵
(一)主要內容。以提升“九大能力”,實施“四送四提高行動”,達到“八促進”的效果為內容,提高家庭發展“九項”能力,應貫穿于整個創建活動的始終,并給予體現。
(二)方向和主題。全區創建活動的總體方向和主題是:“提高家庭發展能力,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發展方向和主題,是我區廣泛深入開展提高家庭發展能力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的靈魂,其生命力在于家庭和社會一起行動,前提條件是實現“七無”,即:無違法婚姻生育,無出生缺陷人口,無輟學的孩子,無家庭暴力,無封建迷信,無愚昧、貧窮和落后,無劣跡行為。
(三)內涵。創建活動的基本內涵是全面組織實施“四送四提高”,達到“八促進”的效果,即送優生優育行動、促進服務質量,送愛心奉獻行動、促進社會進步,送樂觀心態行動、促進身心健康,送發展項目行動、促進創業致富,提高信息服務、促進信息共享,提高衛生管理、促進衛生意識,提高扶持救助、促進政策落實,提高相關措施、促進社會保障。
三、階段性計劃要求
為了保證效果,實現預期目標,分為三個階段開展活動。
(一)2011年,為抓好試點、營造氛圍階段。一是統籌安排,搞好啟動。區有計劃、有方案,鄉鎮(街道)有細則,村組社區有辦法,居民住戶有計劃,家庭成員有行動,形成縱向到底的啟動局面。二是試點先行,典型引路。確定試點鄉鎮(街道),探索新路子,總結新經驗,以點帶面,逐步深入。每個試點鄉鎮(街道)側重抓好3個村或社區、至少100戶的幸福家庭標桿建設。三是宣傳倡導,加強導向。新聞媒體要積極配合人口計生部門抓好宣傳發動,不斷擴大活動影響力。
(二)2012年一2014年,為全面推進、顯見成效階段。每年年初確定創建比例,做好年度計劃安排,同時明確創建對象,落實包保責任,抓好滾動發展。計生家庭與非計生家庭同樣抓,計生家庭是重點;基礎好的家庭與基礎差的家庭分別抓,基礎差的家庭是重點;提高家庭發展“九項能力”與攻克薄弱環節結合抓,攻克薄弱環節是重點。
(三)2015年,為總結評估、轉入常態發展階段。除鄉鎮(街道)各評選出100個“最具幸福感家庭”外,再分別評出有突出貢獻的部門、鄉鎮(街道)、村組(社區)和100個有功人員給予一定嘉獎。
四、確定考核機制
從現在開始到2015年,每年都將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納入全區“業務線”年度考核之中。
五、組織領導和要求
(一)要加強領導,做好動員。整個創建活動,要緊緊依靠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人口計生部門要發揮好參謀、協調、牽頭作用,善于從轉變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方式到加強創新社會管理的角度考慮問題,并動員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
你變我變大家變
活動時間:
20xx、9、1—20xx、9、10
活動班級:
大班
主題說明
暑假過后,孩子們歡呼雀躍地來到幼兒園。咦!你長高了,他長胖了,活動室的門牌換了,我們是大班的哥哥姐姐啦。隨著自我意識的悄然增長,他們驚奇地發現自己在變化,在長大。當遇到困難時,他們學著去獨自面對和克服困難;當發現問題時,他們學著去尋求解決的問題等等。同時,他們在體驗自身變化的過程中開始關注周圍世界的變化。
活動目標
1、通過本主題的教學,讓幼兒認識自己的變化到認識他人的變化,知道自己在慢慢長大,能大膽在弟弟妹妹面前展示自己學到的本領,產生自豪感。
2、主動關注周圍事物的變化,在探索事物變化的過程中體驗生活的樂趣。
活動內容
語言:我是哥哥姐姐、小兔逃跑、面包房里的貓、花瓣兒風車。
科學:感知10以內的數量、誰的位置動了、變變俱樂部。
社會:大手牽小手 。
藝術:我會變、做饅頭、大鞋和小鞋。
健康:圈兒變變變、跳繩。
教育重點及措施
1、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引導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覺遵守活動規則。
1、結合教師節,開展相應的活動,對幼兒進行教育。
3、通過主題活動、區角活動、環境創設、家園共育等措施,對幼兒進行相應的教育使幼兒各方面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習慣培養
1、繼續抓常規教育,尤其是上課、午餐、盥洗等紀律;
2、加強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注意控制快慢節奏。
環境創設
1、墻面上張貼有關主題的圖片。
2、在活動室進行裝飾,給幼兒一個新鮮溫馨的氛圍。
家園共育
1、幫助孩子準備一些證明孩子長大的物品。
2、與孩子商議準備展示才藝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