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儲量管理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通過實驗測定了常規旋風除塵器內下降流量沿高度的分布,發現在排氣芯管入口斷面附近有約24%的短路流量。測定了安裝不同類型減阻桿后的下降流量,發現非全長減阻桿下端固定時,有增加減阻桿上方斷面下降流量的功效,這將延長含塵氣流在除塵器內的停留時間,提高除塵效率。
關鍵詞:旋風除塵器短路流路下降流量減阻桿停留時間
Abstract
PresentsthemeasureddistributionofflowrateatdifferentheightsinanormalcyclonewithandwithoutRepsd,findsthatthereexistsashortcircuitofabout24percentoftotalflowrateinthespaceneartheexitofthecyclone.BasedonthefactthattheshortRepdscanincreasetheflowrateindifferentheightsofthecyclone,andreasonsthatthiskindofRepdscanincreasetheseparationefficiencyofacyclonewhilereducingthepressuredrop.
Keywords:cyclone,shortcircuitflowrate,downwardflowrate,Repds,retentionperiod
1引言
旋風除塵器內不同高度斷面上的過流量,對上行流來講為上升流量,對下行流來講為下降注量,上升流量和下降流量的忽略漏風因素時應該是相等的。為簡單起見,將斷面上的過流量簡稱為下降流量。下降流量是旋風除塵器一個重要性能指標,研究旋風除塵器內沿高度下降流量的分布規律及如何增加斷面上的下降流量,是很有實際意義的。
2實驗模型及上、下行流區過流量的平衡計算
實驗模型為筒體直徑D=340mm的Stairmand高效型旋風除塵器[1],實驗中控制系統處理風量L=0.1237m3/s,測量斷面的劃分見圖1。以斷面1例,由實驗所得四方位軸向速度分布的測量計算結果擬合所得軸向速度表達式為
vz=5.67108×107r6-3.04708×107r5+6.33889×106r4-609267r3+22966.6r2-28.6704r-1.91616(1)
式中vz為軸向速度,m/s;r為測量點距軸心的距離,m。
所繪曲線如圖2中實線所示,圖中散點為擬合前四方位軸向速度平均值。
圖1實驗模型的斷面劃分圖2常規旋風除塵器斷面1處軸向速度分布
因此,從圖2可知上升流量Lu為:
(2)
下降流量Ld為:
(3)
將式(1)代入式(2)和式(3)得上、下行流區過流量分別為Lu=0.1821m3/s,Ld=0.1713m3/s
由此可見,由于實驗過程中存在的誤差以及公式擬合時的誤差,積分所得的上、下行流區過流量并不相同,其判別的大小反映了整體誤差的大小。此時、上、下行流區地流量的相對誤差
由于該相對誤差不大,下文將上、下行流區過流量的平均值L=0.1767m3/s作為該斷而后下降流量。
3斷面1以上短路流量的驗算
從上述上、下行流區過流量的計算已經知道,斷面1處的下降流量為0.1767m3/s。因此時旋風除塵器的處理流量為0.2317m3/s,所以,其差值0.055m3/s便是斷面1以上從下行注區向心流入上行流區的空氣流量。這部分流量占除塵器處理風量的23.7%。
在除塵器排氣芯管入口斷面0至斷面1僅30mm的高度范圍(占除塵器總高度1360mm的2.2%)內,就有占總處理風量23.7%的空氣進入上行流而被排出除塵器,這說明在除塵器入口和排氣芯管入口附近存在很大的短路流量(下文中將斷面1以上部分進入上行流區的注量統稱為短路流量)。盡管這部分含塵空氣并不是像管流那樣直接從除塵器入口流到排氣芯管入口,要經過一定角度的旋轉運行,但含塵空氣在除塵器內這樣短的停留時間,不可能給粉塵提供足夠的分離能力。因此筆者認為,旋風除塵器入口附近很大的短路流量,將是提高旋風除塵器效率的一個方向。
旋風除塵器的短路流量理論上還可以通過徑向速度對排氣芯管入口斷面0至斷面1的芯管假想處長管壁面積的積分求得。為此,將每一斷面處,排氣芯管半徑r=0.085m時的徑向速度進行四個方位的平均,然后將徑向速度對高度(這里以測量斷面編號代替)的分布進行多項式擬合,其結果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知芯管入口斷面0與斷面1之間徑向速度的軸向分布,為簡便起見,短路流量按平均速度計算:
平均徑向速度
流通面積S=2πrh=2π×0.085×0.03=0.01602m2
所以短路流量Ls=
圖3常規旋風除塵器內徑向速度的軸向分布
這里按徑向速度計算所得的短路流量0.0521m3/s比前面按軸向速度計算所得的短路流量0.055m3/s小5.3%。原因是按徑向速度計算短路流量時,沒有考慮排氣芯管與筒壁之間環形空間的二次流問題。從測量所得全流場軸向速度的分布可明顯看出,排氣芯管外壁附近向下的軸向速度增大,這部分流體沿芯管外壁向下注到芯管入口斷面迅速短路排出除塵器。因此,實際情況是在芯管入口斷面處有更大的徑向速度。而上述計算中(圖3)芯管入口斷面0的徑向速度是通過斷面11至斷面1的徑向速度沿軸向的分布規律外延得到,其量值必然偏小,從而導致計算所得的短路流量偏小。
鑒于上述分析,并考慮到誤差并不大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由軸向速度分布計算所得的短路流量和由徑向速度分布計算所得的短路流量是吻合的。因此,無論是從流場測定結果與前人所得結果的對比,還是從上、下行流區過流量的平衡,或者從按不同途徑計算所得的短路流量能夠較好地吻合,都證明了本文實驗方法的可靠、所得實驗結果的準確。
4安裝減阻桿前后下降流量的比較
按照前面軸向速度對流通面積積分的方法,一并計算常規旋風除塵器安裝了不同類型減阻桿[2]后下降流量的變化,并將各種情況下不同斷面處下降流量占除塵器總處理流量的百分比繪入圖4(為方便起見,以減阻桿型號代替安裝減阻桿后除塵器的型號),為表明上、下行流區過流量的平均值即下降流量與實際上、下地流區過流量差別的大小,圖4中同時描繪出了誤差帶。
圖4減阻前后下降流量的比較
從圖4可看出各模型的短路流量及下降流量沿除塵器高度的變化。與常規旋風除塵器相比,安裝全長減阻桿1#和4#后使短路流量增加但安裝非全長減阻桿H1和H2后使短路流量減少。安裝1#和4#后下降流量沿流程的變化規律與常規旋風除塵器基本相同,呈線性分布,三條線近科平行下降。但安裝H1和H2后,分布呈折線而不是直線,其拐點恰是減阻桿從下向上插入所伸到的斷面位置。由此還可以看到,非全長減阻桿使得其伸至斷面以上各斷面的下降流量增加,下降流量比常規除塵器還大,但接觸減阻桿后,下降流量減少很快,至錐體底部達到或低于常規除塵器的量值。
短路流量的減少可提高除塵效率,增大斷面的下降流量,又能使含塵空氣在除塵器內的停留時間增長,為粉塵創造了更多的分離機會。因此,非全長減阻桿雖然減阻效果不如全長減阻桿,但更有利于提高旋風除塵器的除塵效率。
5結論
常規旋風除塵器排氣芯管入口斷面附近存在高達24%的短路流量,這將嚴重影響整體除塵效果。如何減少這部分短路流量,將是提高效率的一個研究方向。非全長減阻桿減阻效果雖然不如全長減阻桿好,但由于其減小了常規旋風除塵器的短路流量及使斷面下降流量增加、使旋風除塵器的除塵效率提高,將更具實際意義。
6參考文獻
關鍵詞:和諧 融洽 構架 初中 語文
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在教學活動中來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呢?以下是我在我們青海省貴德縣民族寄宿制學校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的一些體驗與感受。
一、如何講、學生才會聽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首先要贏得學生的尊重,而要想獲得學生的認可,首先必須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一個不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及知識面不廣的教師,是很難給學生以人格的感召力。因此教師不僅僅是要教,更重要的是不斷地學習,學習本專業的最新知識,學習并了解各方面的知識,并且要學習如何去教,勤于思考教學技巧,即要了解怎樣講,學生才會聽。
當然,我們大部分老師在專業知識方面是無可指摘的,然而學生卻不一定喜歡這樣的老師上的課,這里的關鍵就在于如何教。剛剛參加工作時,我精心設計每一堂課,上課要講的東西很多,但沒有那么多的時間都講到,所以如果學生們都安靜的坐著“認真聽”我們就能大幅度的提高教學效率。然而結果卻恰恰相反,雖然我的發音很標準,我講解的知識點很系統、很到位,可是學生仍然不愛聽,為此,我曾經很苦惱,后來在調查中我發現,我的課最大的缺點在于,只是就上課而上課,只是備課,并沒有備學生,現在的學生很早就要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如果我們要幫助他們掌握知識,就必須先幫他們揭開課堂上的情緒包袱,要使我們的課堂能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如果我們講的過多,給學生的命令就會越多,而這樣會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那么他們的敵對情緒也就越來越強烈了,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們的興趣呢?其實一個小玩笑,一個小游戲,一點點幽默,都能活躍課堂氣氛,都能讓學生們動起來。我們要盡力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以為學生們提供活潑,主動地發展空間。而且我們要盡力鼓勵每一個學生大膽展示自我,不管學生的個人見解怎樣,都盡力給予肯定和鼓勵,對學生的評價,我們應該更側重看學生的能力,思維是否得到和諧發展。我們要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每個人都是可塑之才。我們要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學的輕松,學的愉快。其實,只要學生們喜歡聽你的課了,那么師生關系自然也就會融洽很多。
二、如何“懲罰”學生
其一,教師要寬容。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更何況是處于青春期的初中孩子,我們要正確的對待學生的錯誤,面對學生的錯誤,不管在何種情形下,首先要使自己冷靜下來,切忌與學生計較,粗暴的對待學生的錯誤,有時,教師的過于激動,會使事情變得更加糟糕,尤其是在課堂上,更要先顧大局,尤其甚至在學生言語中有冒犯教師權威或尊嚴時,更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我們是教育者,先不要與其計較,其實寬容并非代表軟弱,有時它比嚴厲批評更有力量。其實它的目的和嚴厲批評的目的是一樣的,而經常批評那個卻會極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用寬容對待學生卻能保護學生的自尊,那么我們為什么不選擇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批評呢?但是寬容應該有一定的限度,過度的寬容就成了縱容了。
第二,教師要相信學生。信任是師生和諧的橋梁。人是富有感情的,心靈之窗總是向熱情,信任的人敞開著。教師的信任是師生之間感情交流的入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也是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基礎。因此教師必須相信學生,以朋友的身份去相信每一個學生,尤其是那些有失誤的學生,不帶“有色眼鏡”去看他們,而是給予他們信任和期待,相信喚醒他們內心深處的進步因素,產生自信,產生力量,從而能消除不足,更新自我,從認識自己錯誤中得到成長。信任是一種無聲的而教育力量,能樹立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崇高威望,有一句話常說“以心換心”,如果教師能真心的信任學生,那么學生才會真心的相信教師,這樣才會消除他們心中的隔閡,他們才會對老師敞開心扉,心悅誠服的接收老師的批評和教育,才會自覺地去轉變自己。
三、教師要善于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
我這里所說的情感交流不僅局限于課堂教學上,而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言行,也能影響與學生的交流。平常遇到自己的學生,尤其是哪些“問題”孩子要主動點頭示意問好打招呼,主動地與其聊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在輕松、融洽的氛圍中進行交流溝通,逐漸拉近師生關系。對于學生學習中的問題或是生活中的煩惱,都要善于聆聽,并耐心的幫其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久而久之,當學生感覺到老師是他們的好朋友時,就會樂意與你接觸,向你敞開心扉,聽從你的教導,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積極地與老師配合,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古人云“若言琴上有琴聲,琴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這首詩是說彈琴,既要有琴,還要有彈琴的手指,兩者只有巧妙地結合起來,才有美妙動聽的音樂,教學過程同樣如此,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否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將會直接影響著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目標的實現。總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師生共同滿足教學需要,協同教學活動的,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和保證。因此教師應盡種種努力以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 培養目標 教學改革 素質教育
2005年1月,美國物流管理協會(CLM-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正式更名為供應鏈管理專業委員會(CSCMP-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這標志著全球的供應鏈管理時代的到來。同時,隨著供應鏈管理論壇、供應鏈管理年會在國內的不斷召開,供應鏈管理的理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專業人士所了解并應用。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真正提高學生對供應鏈管理的學習興趣和效果,加深學生對供應鏈理念的透徹了解,將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供應鏈管理課程的教學改革就勢在必行了。筆者在供應鏈管理教學過程中,嘗試著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及考試模式,頗受學生歡迎。現對供應鏈管理教學中的諸多方面提出幾點自己的看法,以期對供應鏈管理的教學改革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
供應鏈管理是物流管理專業的一門綜合性專業課程。結合現有高職高專類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的總目標――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從事各類物流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中高級專門人才。供應鏈管理課程的學習目標和任務應是使學生通過對供應鏈管理的系統學習,熟練掌握供應鏈管理的基礎理論、設計、方法、管理、庫存策略、信息策略等,并能夠運用供應鏈管理的相關理念進行管理,解決問題。教學目標不但強調掌握理論知識,更注重運用理論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針對上述目標和任務,在教學過程中的做法應該是在講授理論的同時,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在規定要達到的知識結構中,必須包含所要掌握的技巧,把能力的培養提高到一個更高的高度,才能與物流管理專業的總目標相對接。
二、教學內容的改革
1、加強與其他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程的聯系
供應鏈管理是一門綜合性專業課程,它與現代物流學、倉儲管理、運輸管理、物流信息系統、采購管理等課程聯系緊密,并在這些學科基礎上建立起來。學生在學習本門課程之前,通常已對上述學科的知識有一定掌握。在教學或學習中應注意供應鏈管理課程與上述學科的課程的相互銜接,對已學的理論與知識回顧復習,以便更好地學習和掌握供應鏈管理課程。
2、加強對供應鏈管理動態等前沿知識補充學習
由于教科書的時滯性,及供應鏈理念在我國傳播速度不斷加快,我國企業間對供應鏈管理的認識更新較快等原因,教學內容往往不能及時地反映供應鏈管理的最新動態及前沿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及時補充供應鏈管理的前沿知識及最新動態,使學生吸收最新理念與知識,能夠與時俱進。在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應做到持續學習,時時把握新的理論動態,在課堂中給學生以新知識的補充;另外,授課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掌握供應鏈管理相關前沿知識的學習方法和途徑,使其具備較好的自學能力,這對于大學生而言,也是一項不可或缺的要求。
3、加強對供應鏈管理應用實例的分析學習
由于傳統的教科書上的內容普遍存在以理論、概念為主,對分析及實務內容涉及較少,甚至沒有。如果只是單純的照搬書本知識,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相關理論及供應鏈管理應用實例的學習。如全球十大供應鏈管理實例――沃爾瑪供應鏈管理、DELL供應鏈管理、福特供應鏈管理等,以及我國供應鏈管理應用的典型例子如寶供物流供應鏈、中鐵快運大客戶管理、宏基流程重組實例等。通過應用實例的學習,學生加強了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提高了分析能力和應用能力。
三、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渠道,也是能否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所在。由于供應鏈管理是一門綜合性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對法學課程的教學不應采取理論課常用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而應采取靈活的啟發式教學。
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推進素質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案例教學法在管理學中的應用非常多,通常可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尤其是高職高專類的學生更是受益匪淺。案例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內在素質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口才,實用性強,收效明顯。案例教學法是由主講教師根據教學進度和需要,適時提出精選案例,通過引導學生對個案進行學習討論,啟發學生結合理論知識分析其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從而實現由具體到一般的抽象過程。這種教學方式的最大特點,是能夠將直接的抽象理論與具體的案例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掌握抽象理論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方法,從而使理論知識具有生動性和形象化的特征,擺脫了傳統的概念教學的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案例教學對主講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善于關注供應鏈實務,收集典型案例,在眾多的案例當中精選適合本專業課程教學的典型案例。同時教師要對案例的原始材料進行適當的加工整理,使案例的整個脈絡清晰、重點突出,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精選了沃爾瑪供應鏈管理應用、中鐵快運大客戶管理以及DELL供應鏈管理等實例,精心組織學生進行案例學習及分析,很受學生歡迎,課堂氣氛活躍,效果甚為明顯。
2、觀看影像資料
除了案例學習之外,為了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效果,在供應鏈管理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增加影像資料學習的機會。在我國現有管理學者中,有不少對管理理論既是優秀的傳播者,同時還是成功的實踐者,如余世維、林偉賢等。由于他們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所以對理論的理解和把握更加深刻,表達方式活潑,語言風趣生動,案例真實可信。如余世維的核心競爭力影像資料,林偉賢的資源整合系列資料等,都是值得借鑒的經典教材。學生通過觀看相關影像資料,激發了更大的的學習熱情,同時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3、模擬實驗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把握理論的實質,在供應鏈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組織學生進行模擬實驗。如模擬供應鏈中各環節協作過程,通過模擬更好掌握供應鏈管理中協作的重要性,信任的必要性,供應鏈協作中牛鞭效應現象的普遍性,以及有效的消弱措施等。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對供應鏈現狀進行調研,發現供應鏈在發展中的問題,初步學會利用所學的供應鏈設計、供應商管理、客戶關系管理及流程重組等理論知識對其進行診斷,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進意見。在進行模擬實驗的過程中,為保證模擬實驗收到如期的良好效果,模擬實驗前教師應設計好實驗方案,在實驗過程中給予學生充分的指導和幫助。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核是大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評判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的優劣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供應鏈管理的考核,傳統上我國各大專院校多習慣于采用課程結束后的期末閉卷考試方式。這種考核對于校方和教師來說沒有難度容易操作,但考核方式單一呆板、內容單調枯燥,缺乏對學生知識、能力與素質的綜合考查,其結果是導致學生考前死記硬背的多,獨立分析歸納的少,極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由此可見,對供應管理考核方式的改革勢在必行。
不妨嘗試一下這樣的考核模式:一方面在考核內容上提倡理論與應用并重,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把握程度,可以借助案例分析,應用解析等題型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另一方面在考核形式上實現多樣化,考核不再只是單純的一張試卷,可以把考試和論文相結合,把理論考試和實訓技能考核相結合,把開卷考試和閉卷考試相結合。例如為了考查學生對于重點內容及課程體系的把握,可以采用半開卷的形式,允許學生考試時帶一張A4大小的紙,上面所寫內容不限,但是復印無效,必須是自己手寫。這樣學生在考前不只是單純地背概念,而是更注重對理論知識體系的歸納與把握。
五、提高教師素質
師資水平對教學質量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在一定程度上,學生水平的高下取決于教師水平的高下。為了適應市場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首先就要提升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比如通過鼓勵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參與企業的物流活動,為企業策劃物流管理方案,提高實踐能力;制定相關政策,通過報銷學費等方式鼓勵教師報考研究生或博士生;鼓勵有條件的教師向一專多能型方向發展等。另外對青年教師可通過有經驗的老教師傳幫帶,盡快提高業務素質,提升教學水平。
教師要擁有廣博、豐富的專業知識,知識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基礎。教師知識面要廣,專業知識要精,不但熟悉自己所教課程中最基礎的知識,還要弄清楚該學科的最新動態、最新成果,對相關學科也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為此,教師要不斷學習和充實,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知識儲量,使自己不僅具有縱向專業知識和技能,還具有橫向的綜合知識和技能,由封閉的學科型向開放的能力型轉變。
教師應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實踐證明,創新意識越強烈,追求創新的動力就越充足。只有在強烈創新意識的引導下,才可能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創新動機一旦產生,就會轉化為自覺行動,積極改變現狀。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風格,不照本宣科,不搞傳統的注入式、滿堂灌教學,要善于啟迪、誘導,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塑造學生的創新品格。
總之,供應鏈管理課程的教學如能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師素質等方面進行系統性的改革,無疑將對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的提升有很大益處。
【參考文獻】
[1] 楊麗明:管理類課程案例教學的探索[J].中國科技信息,2005(15).
[2] 朱金生、 劉耀輝: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理工高教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