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以牽掛為題的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高考作文;古詩文運用;名句;歷史素材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文化作文’理念的古詩文運用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6〕GHB0715)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7)04-0091-03
中華古詩文是一座巨大的藝術寶庫,其意蘊深遠的名句、豐富多彩的素材、靈活新巧的構思,為我們提供了充足多樣的寫作資源。高考作文中若能活學活用,定能提高發展等級,在作文中立于不敗之地。那么,如何在高考作文中活用古詩文呢?從近兩年的高考優秀作文中我們不難總結出一些策略。
一、巧引詩文名句,展示文采
古詩文名句猶如語言世界中的一顆顆明珠,閃耀著迷人奪目的光芒。它們或精致,或典雅;或豪放,或婉約;或深沉凝重,或清新飄逸,具有永恒的藝術魅力。在作文中全方位巧用名句,可以使行文搖曳多姿,語言更顯文采和意蘊。具體可從以下4個方面引入:
1. 引名句擬題,明眸傳神
詩詞歌賦往往有很強的哲理意蘊和啟示作用,在高考作文中選擇與主題密切相關的名句做標題,可以為文章營造哲理氛圍,標題如明眸善睞,吸引人的眼球。
如2016年高考江蘇卷“話長話短”的言論類材料作文。一考生選用劉禹錫《秋詞》中的詩句“我言秋日勝春潮”做標題,來闡述“這個時代的表達需要個性與創新”這一主題,貼切恰當,這是直接引用。還可以把名句稍微“裝扮”一下,化為己用,也是快速命題的高明之舉。2016年全國卷 I “教育的獎懲”漫畫類材料作文,一考生化用“不以成敗論英雄”的名句,以《勿以點點沉浮論英雄》做標題,論述“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不應局限于那小小的分數”的觀點,別致而醒目。
另外,詩詞名句還可以用作作文的小標題,給作文搭建起清奇別致的骨架。如2015年北京卷命題作文2《深入靈魂的熱愛》,一考生寫“我家后院里的那棵芍藥,就已經成為我時時牽掛的摯友”,選用了“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三句詩依次作為小標題,從不同角度贊頌芍藥“那點點滴滴的情懷”,為全文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2. 引名句開頭,先美奪人
巧妙引用與作文相關的名句作為文章開頭,使文章生動活潑,“鳳頭”展美,吸引讀者。如2016年全國卷II“語文素養大家談”材料作文,一考生以《咀嚼生活的墨雅書香》為題的作文開頭:
陸游有兩句膾炙人口的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列寧也說:“要學會游泳,就必須下水。” 由此看來,躬身實踐,何其重要。沒有千里之遙的涉水跋山,何來處事之滿腹經綸;沒有細味生活的墨雅書香,又怎會有力透紙背的深思熟慮。
作者引用陸游和列寧的名句,準確扣合觀點,言簡意賅,引出全文論點“社會生活實踐對語文素養的提高至關重要”,自然貼切。
3. 引名句闡理,意味雋永
高考新材料作文一般文體自選,但側重理性思辨的考查,議論文為優先選擇文體。在文章的主體部分展開分析說理時,如果能選用名句作為材料,就能增加論據的分量和論證的說服力,使說理具有文化內涵,體現出作者的文化功底。如2016年江蘇卷優秀作文《我言秋日勝春朝》片段:
古詩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這是樂觀與通達,也是個性與創新。自古太多的悲秋懷古,似乎一到秋天,日歷一撕下,人的心境也會轉涼,盡管那炎熱與夏天并無二致。“前人之述備矣!”秋,承載了太多的悲傷情懷,有“天涼好個秋”,也有“物換星移幾度秋”“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只有這一聲啼鳴,喚起了后世對秋的審美:“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那成排的雁、鶴不同于以往,成了欣欣向榮的象征,成了最美的秋詞。這便是“唱反調”“叫板”之美。
這段文字在論述“‘我言秋日勝春朝’的表達是一種個性與創新”這個分論點時引用了辛棄疾、王勃、范仲淹等人寫秋的詩句,與劉禹錫的“秋詞”對比,凸顯作者的觀點,語言凝練含蓄,展現出深厚的名句積淀。
4. 引名句作結,余韻悠遠
在高考作文中如果能選擇與主題有密切關系的名句做結語,往往能起到深化主旨的作用,使作文余韻無窮,令人回味。如2016年高考山東卷“我的行囊”材料作文,一考生以《背一只行囊,行萬里路》為題論述“不管準備如何,行好萬里路”的觀點,結尾是這樣寫的: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在行往遠方的路上,背一只行囊,沒有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的悲憫,還有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放;沒有孫正義敢做敢想的瘋子的放蕩,還有福本青之讓熟悉的人來做事的堅決……富足與否,我們都要出發。
背一只行囊,不管準備如何,行好萬里路,你準備好了嗎?每一段路上,我們堅定前行。
文章結尾部分引用名人名句名事,總結觀點,照應標題,文韻十足而悠長。
二、活用歷史素材,豐厚底蘊
古詩文中蘊藏著豐富的人文歷史素材。動人的歷史故事、充沛的倫理情感、深厚的生活哲理,乃至于作者馱擁娜松遭際,都是寫作的好素材。學生應該學會用當代人的眼光加以審視,用現代觀念進行改造,或從獨特的角度切入,在常人意想不到處挖掘出材料新的內涵,寫出獨特的情感認知,使材料煥發出時代情趣。“活用出新”的關鍵體現在“活”上,服從主題是根本,靈活化用是手段。歷史素材“活用出新”可從以下4個方面入手:
1. 直接引用,重概括
直接引用古人、古事的目的是為了增強說服力和表現主題,重在精煉概括、剪取人物典型細節或主要事例。如2016年高考山東卷優秀作文《享文化之繁華》片段:
落日熔金,暮色四合,乘一葉扁舟,來到歷史的彼岸:與蘇軾探討人生的渺茫與偉大,與陶潛共享戴月荷鋤歸的美好,與李煜分擔愁如東流之水的傷感……用一指墨香,覽盡文化之深邃與靈動。
作者開篇運用想象,以排比的形式與文化名人對話,既化用了古詩文名句,又提取人物關鍵事件和細節,扣合了名篇的主旨和詩人的重大人生經歷,將讀者帶入濃厚的文化氛圍之中,自然地導入話題,照應題目,語言很有張力。
2. 多種素材,重組合
如果選用古今中外多種人物素材,要注意材料之間的搭配與組合,產生“經典”與“時事”、“歷史”與“現實”交相輝映的表達效果。如2016年全國卷I“教育的獎懲”漫畫材料作文,一考生以《差別化的待遇》為題的作文片段:
是的,我們的社會需要差別化待遇!正如航天器的研發需精確到小數點后十多位,而恣意的草書國畫只求神形具備即可;正如廉頗以身經百戰的顯赫戰績位列上將,藺相如以如蓮巧舌精巧說辭拜為上卿;正如“舌尖上的中國”中一位位能人以食物譜寫精致,《我在故宮修文物》中一雙雙巧手以古物刻寫精華……各行各業,各得其所,差別化待遇而實現整體的共贏!
這段論述兩兩對舉各類人物事物,事例論證、類比論證交相輝映,層層深入地論證了“有了差別化待遇,才使每個人盡展其能,各得其所”的觀點。
3. 化舊為新,重角度
對人人熟知的歷史人物或事件,要根據寫作的需要尋找新的角度,從新的方面開掘內涵,翻出新意,古為今用,用于表達的需要。同寫項羽兵敗烏江的事件,杜牧的《題烏江亭》、王安石的《烏江亭》、李清照的《夏日絕句》就從不同視角寫出了材料的新意。如2015年天津卷“范兒”材料作文,一考生從“‘范兒’多指好的‘風格’‘做派’”切入,以《范兒》為題寫的作文片段:
“范兒”是民族復興的標志。在那遙遠的西漢,“中國范兒”是友好,開拓綿延在無盡的絲綢之路上;在強盛的大唐,“中國范兒”是包容,是開放,傳頌在各國使者的回鄉路上;在那崢嶸的歲月,“中國范兒”是抗爭,是愛國,寄托在捐軀者的枯骨上;而現在,“中國范兒”是創新,是責任,是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誓言。
作者站在時代的潮頭提出“‘范兒’是民族復興的標志”這一分論點,但論述并不局限于當今,而是將視野延展到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長河中,將漢唐史料和時代話題對接,體現出“中國范兒”源遠流長、薪火相傳的豐富內涵。
4. 故事新編,重主題
將古詩文或古典名著中的人物,運用歷史場景、聯系現實社會進行合理改編來表現作文主題,就是故事新編,魯迅的歷史小說《故事新編》就屬范例。故事新編要熟知歷史故事并結合特定歷史情境表現現實的主題,不可隨意編造。如2015年北京卷命題作文1《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一考生選取“昭君出塞”的歷史事件進行故事新編,梗概如下:
“我”是“今天早上入宮”與王昭君住在一起的宮女,和昭君一樣家人被匈奴所殺,倆人成為同病相憐的好姐妹。得知皇帝要用畫像選定一位宮女遠嫁匈奴和親的消息,“我”希望自己和昭君一起相伴留在宮里生活,就悄悄置辦了兩份禮物。“我”將自己那份親手送給了畫師毛延壽,也囑咐昭君畫像時給毛延壽送禮……“一覺醒來,我聽到的卻是噩耗般的消息――昭君居然被選中了。”送昭君離開長安西去,回到宮中,“我無意中發現,我給昭君置辦的禮物,竟悄然地躺在一個角落里……”
這篇作文的難能可貴之處就在于,作者在對歷史題材的“新編”中,虛擬了“我”的形象,拉近了歷史事件與讀者的距離,且巧設懸念,突出了一位心懷大義、決然西去的“英雄”形象,主題鮮明、有時代感,感情真摯動人。
三、借鑒寫作技法,創新表達
除巧引詩文名句、活用歷史素材兩大方面,古詩文尤其是古代散文的寫法在作文中也可加以借鑒運用。如《勸學》“分論點并列式”的結構、《阿房宮賦》“借古諷今”的手法、《種樹郭橐駝傳》“寓言體傳記”的寫法,甚至語言表達,都是學生新巧構思、結構行文,進行創新作文的好范例。2010年江蘇卷,一考生以“賦體+駢文”的形式寫成的作文《綠色生活》,體現了作者深厚的古代文言素養,閱卷組長也贊其“簡直絕了”,這是對個性表達和特立“奇才”的一種肯定。節錄作者揭示環境惡化的一段文字共賞:
在教師節來臨之際,在校園中營造節日氣氛,讓每個學生從自己的角度了解教師尊重教師,并通過實際行動表達對老師的敬意,體驗到尊敬老師的愉悅感受。下面小編和大家分享教師活動方案_慶祝教師節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閱讀。
方案一
一、活動主題:
濃濃尊師意,款款愛生情
二、 活動目的:
在教師節來臨之際,在校園中營造節日氣氛,讓每個學生從自己的角度了解教師尊重教師,并通過實際行動表達對老師的敬意,體驗到尊敬老師的愉悅感受。號召全體教師在第二十五個教師節明確愛心與責任,在感受到學生的敬愛之情的同時,思考教師的愛心與責任。
三、 活動過程:
1、校長國旗下講話,號召全校同學,以各種形式向全體教師祝賀教師節。
2、每位學生制作一張感恩卡贈送給老師。
3.大隊部在教師節當天安排8位禮儀大使迎接老師上班。
4、各班以“慶祝教師節”為主題出一期黑板報。
5、 開展一次以“濃濃尊師意 款款愛生情”為主題的主題隊會。各中隊在活動后上交活動方案到大隊部。
6、開展“我心中的好老師”為主題的征文,要求三年級各班組織好每一位隊員寫寫“心中最難忘的好老師”,選擇典型的事例,突出中心,作文題目自定。字數:中年級不少于300字。高年級不少于500字。上送時限:請在9月10日之前上交大隊部。上送份數:各班選送兩篇征文,學校將擇優在網站上刊登。
7、老師們明確我們在歡度節日的同時,更應自省自勵,奮發進取。用愛心澆灌花朵,用雙手播種希望,用智慧創造未來。相信每個學生的巨大潛能,相信每個學生都具備積極向上的強烈愿望和力量,相信每孩子在我們手中都能成才,真誠的關心愛護每個學生,真誠的嚴格要求每個學生,為每個學生的健康成才創造條件。用愛心教會同學責任,讓他們的責任喚起我們的愛心,用我們的愛心責任心托起明天的太陽用智慧創造出我們和學生共同的美好明天。
在第xx個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為了讓教師節過得健康、文明、樸素、節儉,杜絕學生和家長送禮之風,塑造我校教師高尚師德形象,樹立健康文明、廉潔從教的風氣,凈化教育行風。xxx小學黨支部積極響應教育局黨委號召,開展了“拒收節日饋贈,過文明、節儉、干干凈凈的教師節”系列教育活動。具體活動安排如下:
1、9月7日,在全體家長中開展了“爭做文明教師,拒收節日饋贈”、“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活動。意在向家長宣傳,理解并監督教師過綠色教師節。為此,黨支部為全校家長下發了“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每封信都需要學生及家長簽字,再返回學校。
2、9月7日下午,在教師中開展“尊重職業、尊重自己、享受教育、重溫承諾”的教育活動,召開了“我是教師我光榮”的師德大會,在師德大會上,黨支部于書記在全校教師中提出了新學期我校對教師的師德具體要求,(詳見師德承諾書內容)并著重向全體教師傳達了望花區教育局黨委開展過綠色教師節的通知。xx校長要做重要講話,教師們要自己的師德承諾書上簽字。號召全體教師一定會履行自己做教師的尊嚴,做一名學生、家長、社會滿意的光榮的人民教師。
3、9月4日–9月10日,在學生中開展敬師愛師“五個一”活動:一句真誠的祝福、一個標準的敬禮,一張自制的敬師卡,一份整潔干凈的作業,一切文明守紀的行為。積極在學生中倡導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為老師慶祝節日,屏棄以往送花、送禮的形式,正確引導學生用健康的方式表達對教師的祝福。
4、在教師節前夕,積極利用廣播、宣傳板等等形式在校園內積極營造過文明、節儉、干干凈凈教師節的良好氛圍。
5、校領導督察:在教師節當天,校領導在學校門口站崗,一是為教師送上節日祝福,另外如發現有一學生及家長有為教師送禮品的行為,馬上婉言拒絕、勸其返回。
6、在教師節當日(9月10日),開展“老師,節日快樂”的主題升旗儀式,在升旗儀式上,優秀教師升旗,校領導致辭,學生為教師節獻詞,教師代表講話,通過開展主題活動,使師生同歡樂,共振奮,為xxx小學今后發展積淀了精神財富。
方案二
正如一代偉人恩格斯所說的“尊師重教是一個民族強大的表現。”如果沒有老師對文明的繼承和傳播以及創造性的勞動,就不可能培育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由此可見,民族的復興與教育事業息息相關,而教育事業中教師是功不可沒的。在教師崗位上的每一位老師都是一生平凡,一世艱辛,但他們卻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在他們手里握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希望,而我們就是那顆希望的種子,在老師的手心里正在茁壯地成長著……
為了弘揚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培養廣大學生尊師愛師的情感,組織這次“老師,托起太陽的人”主題活動。
活動安排:
1、采訪老師,了解老師一天的工作,寫好采訪稿。
2、做一天小老師,體驗老師工作的辛苦,記好工作日記。
3、查找資料,了解名人成長經歷中老師的引導和幫助,記錄和摘抄,并且寫出自己的體會和感想。
4、查找名人尊師的故事、尊師敬師名言警句等,摘抄。
5、了解“教師節”的由來。
6、出“老師,托起太陽的人”的主題墻報。
7、組織主題畫、手抄報展示活動。
8、給老師寫一封表露自己感激之情的親筆信。
9、早上見到老師時送上一聲親切的問候。
10、一份自己決心改正缺點追求上進的日程表。
11、“教師節”時給老師一份問候,推薦幾種方式:
1)給老師發一封慶祝教師節的電子郵件;
2)自己制作一個賀卡,送給老師;或到商店買一張賀卡,悄悄放在老師的辦公桌上;
3)給老師畫一幅鉛筆畫,再加上一行深情的問候或寫首抒情詩;
4)當老師走進教室時,能看到黑板上寫的祝教師節快樂的話;
5)以全班同學的名義,在老師的講臺上放一束鮮花;
6)幫老師把自行車的氣打足或給老師買一包潤喉糖,讓老師保護好嗓子。
12、以“我的老師”為題舉行征文活動,隊員們把對老師的理解、尊敬、贊頌,用文字表達出來。
13、“教師節”召開主題班隊會,慶祝老師的節日。
附:
老師,托起太陽的人
——x年x班慶祝“教師節”聯歡會
活動目的:
1、培養學生尊敬老師、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2、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進一步增進師生之間的友誼。
3、祝賀老師的節日,表達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選報節目,編排聯歡會程序,編寫主持人串詞;
2、選擇主持人,主持人背誦串詞;
3、排練節目,準備道具;
4、磁帶、錄音機、多媒體等;
5、布置會場,邀請任課老師參加聯歡會。
活動過程:
(班會在晚上召開,熄燈。音樂《燭光里的媽媽》響起,整個教室忽然亮起來,同學每人手中一支點燃的紅燭。幾位主持人一起手持點燃的紅燭走到前面。)
甲:老師我想對您說,話到嘴邊又咽下,老師我想對您笑,眼里卻點點淚花。
乙:噢老師,您是燭光里的媽媽,您的黑發已經泛起了霜花。
丙:噢老師,您是燭光里的媽媽,您的臉頰印著這么多牽掛。
丁:噢媽媽,老師,燭光里的媽媽,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合:老師,燭光里的媽媽,您的眼睛為何充滿了淚花?媽媽呀,兒女已長大,牽著您的衣襟走過了一個個春秋冬夏。噢,媽媽相信我們,兒女自有兒女的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