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對孩子的寄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劉升發等研究發現,菲律賓蛤仔殼體生長率曲線在5 月中旬和 10 月底出現峰值, 即春季和秋季快速生長期;菲律賓蛤仔的最適生長水溫(17-22℃)低于對蝦(24-28℃)和海蟄(18-25℃),必須最先放養,反之,個體大的對蝦可能危害嫩小的菲律賓蛤仔。
剛放養的苗種個體小,抗逆性低,核心問題是保證放養菲律賓蛤仔的成活率。楊鳳等(2016)在實驗室條件下,模擬了常見環境因子溫度、鹽度、pH值以及流速和規格對菲律賓蛤仔幼貝(殼長6-12 mm)潛沙速度的影響。結果表明,溫度10-30℃、鹽度25-30、pH值在 6.0-9.0 范圍內,蛤仔幼貝均能100%潛沙;在試驗觀察的 4-5 h內,鹽度由30突變至10 時沒有蛤仔潛沙,突變至20時有 20%-30%潛沙(20℃,莊河蛤仔)或100% 潛沙(15 ℃,福建蛤仔);pH值由8.0突變至10.0 時不能潛沙;以暫養海水的溫度(15 或 20 ℃)、鹽度(30)和 pH 值(8.0)為中心,隨著各個指標向兩側突變,潛沙時間延長; 在溫度1-30℃,突變溫差5-15℃條件下,全部試驗組均100%潛沙,在15-20℃時潛沙最快。說明蛤仔幼貝對溫度及其突變的適應能力很強。這可能與蛤仔生長在潮間帶,生活環境的溫度和鹽度經常大幅波動有關。流速為3、4、5 cm/s 時,隨流速增大潛沙速度加快;在殼長6、9 mm 和12 mm 的幼貝中,以 殼長12 mm 潛沙速度最快。若以半數潛沙時間(ET 50 )為判定指標,則適宜潛沙溫度為 15-20℃, 鹽度為25-30,pH 值為 7-9(莆田蛤仔)和 8.0(莊河蛤仔)。在適宜條件下,蛤仔幼貝1 min內開始潛沙,3min內有半數潛沙,5 min 便全部潛沙。環境突變對蛤仔潛沙有明顯影響,在池塘放養蛤仔時應該注意購買地和放養海區溫度、鹽度和 pH 值的差異,選取殼長 10 mm 以上幼貝放養效果較好。
二、投喂與水質管理
1.投喂既給養殖生物提供營養和能力,又與施肥共同影響水質。本養殖系統的海蜇投喂與常見的投喂技術基本相同,但海蜇作為大型膠質濾食動物,投喂更與水質管理有關。因此,筆者將投喂與水質管理一起討論。
2.水質狀況(水色、透明度等)是水中各種生物的“臉譜”和生理習性的“晴雨表”。讀懂水質這張“臉”,即透過水色、透明度和生物組成等看出水中海蜇等養殖生物的“喜和哀”。在本養殖系統中,從能量流動和物種間關系來看,水質管理的關鍵應以海蜇為核心、以氮磷的循環為重點。
3.在本養殖系統中,水溫、鹽度、溶解氧含量和硬度等水化學指標與海蜇的產量沒有顯著相關性,但在水質指標如下的池塘中海蜇產量卻較高:5月池中水的亞硝酸鹽含量在0.01-0.10 mg/L之間,6、7、8月變化在0.40 mg/L-0.70 mg/L之間;7、8月池水中氨態氮含量變化在1.1-2.1 mg/L之間;7、8、9月池中水總有機碳含量變化在10 mg/L-15 mg/L之間;浮游植物的豐富度指數、多樣性指數和均勻性指數之和為4.49。筆者認為,上述水質調控指標是本養殖系統的適宜變化范圍。
一般認為,亞硝酸鹽對水生動物的毒性較強,本試驗中海蜇產量卻較高池塘的亞硝酸鹽含量指標也遠高于漁業水質標準。筆者認為,適當高濃度的亞硝酸含量池塘海蜇產量比較高的原因可能與氮(N)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有關。
三、輪捕輪放
輪捕輪放在我國南方淡水漁業中廣泛應用,能增產的基本原理是不斷調整養殖生物的儲存量,使其始終保持在增長幅最大的略低于最大養殖負載量的最適儲存量。輪捕輪放使養殖時空的利益最大化、市場供應的均勻化和資金周轉高效化。輪捕輪放的對象必須具備生長快、周期短、易捕撈、苗易得等特點。在本養殖系統,只有海蜇具備這些優勢而成為輪捕輪放對象。
輪捕輪放的關鍵是準確判斷不同條件下海蜇指數增長的拐點。指數增長的拐點前即捕出,貽誤了海蜇的質量快速增長期,指數增長的拐點后捕出,邏輯斯曲線引發的生長崩潰,兩者都會影響海蜇的產量。因此,探明本系統中海蜇指數增長的拐點可能是進一步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 徐繼榮, 王友紹, 孫松. 海岸帶地區的固氮、氨化、硝化與反硝化特征[J].生態學報,2004,24(12):2907-2914.
[2] 韓建剛,曹雪.典型濱海濕地干濕交替過程氮素動態的模擬研究[J]. 環境科學,2013,34(6):2383-2389.
[3] 韓建剛,鄭偉,吳春篤,等.濕地硝酸還原酶活性變化的干濕交替驅動機制[J].環境科學與技術,20ll,34(5):7-9.
[4] 郭文,房慧,潘雷,等.菲律賓蛤仔苗種土池中間培育及越冬生產實驗[J]. 海洋科學, 2005,29(8):4-6.
[5] 劉升發,范德江,顏文濤,等.菲律賓蛤仔殼體和濕重生長率及影響因素淺析[J]. 海洋科學進展, 26(1):82-89.
[6] 吳慶東,張剛.利用海參池塘培養大規格海蜇苗種試驗[J]. 科學養魚,2014 (4):44-45.
[7] 楊鳳,曾超,王華,等. 環境因子及規格對菲律賓蛤仔幼貝潛沙行為的影響[J].生態學報, 2016,36(3):795-802.
[8] 孫虎山.長竹蟶苗的潛沙及耐干露能力研究[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2,8(1-2):67-73.
[9] Sakurai I,Seto M,Nakao S.Effects of water temperature,salinity and substrata on burrowing behaviors of the three bivalves,Pseudocardium sachalinensis,Mactra chinensis,and Ruditapes philippinarum[J]. Nippon Suisan Gakkaishi,1996,62(6):878 -885.
一、做好革命傳統教育
按照上級活動要求,學校德育處制定了活動的方案。按照方案開展了系列活動。要求各班搜集大量關于清明節的由來和革命傳統知識,以主題班會的形式向學生進行宣傳;要求各班辦一期該主題的黑板報在熟知革命歷史的基礎上,從思想深處認識到祭掃活動的深刻意義。
二、開展“祭先烈,傳承民族精神 弘揚民族文化”征文比賽
我校結合感恩教育,通過謳歌先烈的豐功偉績和崇高精神,表達對先烈的深切懷念和無限懷念,各年級開展不同表現形式的主題活動。五、六年級開展了祭革命烈士,立志成才征文比賽活動。此次活動,極大地增強了學生進取心,進一步規范了學生養成習慣教育。
三、開展“緬懷革命先烈”手抄報展評活動
我校三、四年級安排出一期清明節手抄報,手抄報內容豐富,以清明節緬懷先人,烈士為主題,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
四、開展“清明祭掃”活動。
4月1日至6日我校大隊部組織學生開展 “網上祭英烈,文明祭掃的活動”。少先隊員們并在寄語上寫下了緬懷先烈的話語,以表哀思。
在這次活動中,大隊輔導員在升旗儀式上對少先隊員們提出殷切的期望,希
望孩子們能繼承革命遺志,發憤圖強,長大后報效祖國。升旗儀式上大隊輔導員帶領全體少先隊員在國旗下莊嚴宣誓,將文明祭掃活動推向高-潮。
昌吉市六工鎮中心學校
20xx年4月7日
各班黑板報
各班開展主題班會
二年級班主任教孩子“網上祭英烈”文明祭掃的簽名、寄語活動
三年級孩子在班里開展“網上祭英烈”簽名留言
20xx年清明節活動小結 [篇2]
今年清明節,我校在學生中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清明節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主題為圍繞“緬懷革命先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建設美麗薊縣做貢獻”這一主題,開展集中宣傳教育活動。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1、開展 “網上祭英烈”活動。全校3-5年級共有85多人參加了此次活動,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登陸中國文明網,在該網站“網上祭英烈”平臺上,向革命英烈鞠躬、獻花,發表祭奠感言,表達了對革命先烈的感恩和敬仰之情。
2、組織1-5年級學生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宏揚民族精神”為主題的班隊活動,對學生進行黨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
3、開展清明文明祭掃活動
學校倡議學生帶動家長用敬獻鮮花、植樹等方式取代傳統“燒紙”等祭掃活動。在孩子的帶動下,一些家長做到了文明祭掃。
一、反思現象,找到問題
縱觀如今的孩子,不禁令人心生遺憾:父母(甚至爺爺奶奶等)給孩子背書包、削鉛筆;放學鈴聲一響,背起書包匆匆就走,他們的課桌里面包、紙屑、書報一片狼藉;有的值日生早上懶床,放學后趁老師不在就溜回家;有的學生盒飯吃了幾口就撇掉匆匆跑出去買零食;有的學生吃完零食后將包裝袋隨手亂扔;只要沒有人督促就不能認真寫作業:自己衣物,小至手絹、紅領巾也要家長洗;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追逐打鬧,旁若無人;認為學習是給家長學,考試是給家長考,拿到考試卷子,只看分數從不關心錯題的原因;做錯了事情,不知承擔,卻能找出許多的借口……因此培養當代小學生的責任意識刻不容緩。
種種現象無一不體現當代小學生的責任心的嚴重缺失,因此培養當代小學生的責任心刻不容緩。
二、針對問題,采取措施
1.通過談話、問卷、話訪等方法,了解孩子們的自我責任心現狀,并寫撰寫調查報告。
2.通過班隊會師生共同編制:“我們的責任口號”、“我們的責任公約”、“我的責任意識培養目標”及“月評價表”, 建立了“班級責任化管理分工表”(任務分配法)。孩子們以責任口號為動力,以責任目標為方向,以責任公約為諾言,以班級責任化管理分工為行動,基本實現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人的事情幫著做,班里的事情搶著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明顯提高了孩子們的責任意識。
3.針對“我的責任意識培養目標”,每兩周上一次責任教育課,分別以“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對大自然的責任感”為內容。開展“做美德少年”活動。要求每個孩子針對每項內容做兩件實事兒,并撰寫日記和體會,分批邀請家長代表傾聽全班交流,不同程度的增強了孩子們的責任感。
4.在反思跟進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班級設立“問題記錄本”,無論誰做的不好,人人發現都可以隨時記錄。每兩周解決一個缺乏責任意識的問題。這樣,人人有責任對他人負責,對班級負責,我覺得這種做法,對于提高孩子們的責任意識實在是太有實效了。
5.利用家校平臺與家長溝通孩子在家、在校表現。并進行“孩子自我責任意識培養”的家校講座,孩子的責任意識得到了改觀。此做法也得到家長們的認可,紛紛反饋“孩子懂事了,感謝老師的教育”。
6.借助榜樣的力量,定期召開故事會,讓學生搜集中外勇擔責任的品質的優秀人物故事,交流并談體會,寫感受等。通過榜樣的引導,學生積累了經驗,促進了內化,提高了分析能力,對責任有了新的認識。從而激發孩子的自我責任心、發展自我、完善自我。
7.每兩月召開一次以“責任教育”為主題的班會,分別是《責任伴我成長》和《我的責任可真多》。活動中,孩子們暢所欲言,敢于表現。通過反思、表演、交流、表決心等環節,認識到責任的重要性。這項活動,孩子們責任意識較以前明顯增強。
8.建立學生“個性發展檔案”,其中包括家庭交流卡、師生情感卡和學生成長記錄,交流卡中包括“我看我自己”、“家長眼中的我”、“家長寄語”、“老師眼中的我”、“老師贈言”幾部分。這是溝通學生、家長、老師的橋梁和紐帶。孩子們特別喜歡這項活動,也說明孩子的責任感有所提升。
9.每周學生都背誦關于“責任”的名言、格言、警句,閱讀中外責任故事,并寫心得體會或摘抄,班會上交流。讓學生了解“敬業負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10.每月針對教育內容(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對大自然負責)人人辦一期責任小報,并進行月月展覽。小報內容豐富而有教育意義,得到了家長和校領導的贊許。
11.每個學生寫6篇以(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對大自然負責)為內容的“我的責任故事”。全班交流,進行評比,并編輯成冊。
三、總結經驗,運用成果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不斷的實踐反思、總結跟進。先后撰寫了兩篇經驗論文,在校交流推廣。
四、查找不足,明確方向
1.自身的科研水平有待提高,偶爾遇到個案問題不能很科學的把握,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繼續加強理論學習、多元交流,提升自身科研能力。
眼看就要開學了,各地都陸續開展了開學的工作,那么2021哈爾濱中小學開學時間怎么安排的,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最新2021哈爾濱中小學開學時間出爐,歡迎閱讀!
2021哈爾濱中小學開學時間哈爾濱最新開學安排:
全市高中階段學校(含中等職業學校):
8月23日新生報到、分班,8月25日全體正常上課。
全市初中學校、小學校:
8月28日新生報到、分班,9月1日全體正常上課。
幼兒園:
開園時間參照小學一年級新生開學時間安排。
開學期間,各中小學校依據校情并結合實際安排錯時錯峰上放學。
開學前至少7天,學校對校園環境進行一次徹底整治,并每日開展一次預防性消毒,重點對教室、食堂、宿舍、圖書館等公共場所開窗通風。
哈爾濱小學生新學期開學返校防疫須知
1.學前準備
每天提前10天定期測量體溫,準備口罩、洗手液和消毒劑。經常使用的物品在帶到學校之前也應該消毒。注意調整作息和生活習慣,保持身體健康。
2.在上學的路上
出門前正確佩戴口罩。步行、自行車和私家車優先。如果你共用一輛自行車,請對前面兩側的把手進行消毒。全程佩戴口罩,減少與扶手、座椅和其他高感染風險部位的接觸。乘車期間不吃不喝,減少與他人的溝通,確保從家到學校是“兩點一線”,不去其他地方。
3.上學期間
保持教室清潔和通風,每天至少3次,每次30分鐘以上。注意衛生,經常洗手,進入教室和課堂時戴口罩。休息期間,仍戴口罩。學生之間行走時應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避免集體玩耍。在食堂用餐時,盡量在非高峰時段用餐,一人一桌,用餐時避免相互交談。
4.隨身攜帶消毒劑
開學后,學生不可避免地會觸摸樓梯扶手、門把手、桌椅、公共廁所水龍頭和其他物體。病毒的傳播不僅通過口鼻,而且通過手。噴灑碘多元醇醚溶液可快速殺滅細菌和病毒。使用藥物級成分,對皮膚和粘膜無刺激性。它對兒童使用非常安全。
可用于手部消毒、物品消毒和所有環境消毒。它也可以稀釋1:10。用于清洗蔬菜和水果。瓶體小巧輕便,可隨時隨地抑菌消毒。
5.持續通風
保持封閉環境清潔。建議每天三次換氣約30分鐘,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同時保持溫暖。
6.學生有10分鐘的休息時間
課間休息時,確保教室通風良好。學生應規范佩戴口罩,并按照指定的活動區域按時、分區開展課外活動。學生不應在教室或戶外瘋狂追逐,也不應聚在一起聊天或玩耍。
小學一年級開學家長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呢?1、教孩子進行時間管理
孩子雖然讀一年級,但是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還是需要讓孩子在時間管理上培養一些好的習慣的,因為這才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學習與生活效率的,對于他們自身來說也是一種比較好的習慣。例如讓孩子養成上課準時到的習慣,并且讓孩子自主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和課后的生活,制定一些作息的計劃,一方面可以調整孩子的生活節奏,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做時間的主人。
2、培養孩子預習的習慣
孩子上了一年級,在學習內容上還是有一定的改變的,難度也會增大,所以為了讓孩子跟上學習的節奏,不讓孩子掉隊,讓孩子在完成自己的功課之后,每天晚上再預習一下明天需要學習的內容,這樣可以讓孩子對知識進行一下大致的了解,這個習慣對于今后的學習提高也是有十分大的幫助的。
2009年3月,北京浩途父母俱樂部網站正式開通了,距離最初的浩途讀書會,已經過去了整整3年。
凡參加過這個俱樂部的媽媽們有一個共同點,她們都曾被孩子搞得焦頭爛額,不知道怎么做個好媽媽。而通過浩途俱樂部舉辦的讀書會、兒童廟會、主題旅游、論壇交流等活動,讓媽媽們學會了如何接納孩子的情緒,這套“共情”方法猶如育兒圣經,改變了媽媽與孩子的相處模式。
而浩途俱樂部的組織者,是6位精明能干的媽媽,她們試圖用這樣的方式去改變下一代、再下一代孩子的父母教育。
一本書牽動了6位媽媽的愛心
在龍兒出生之前,海文穎是個全心撲在工作上的職業女性。龍兒出生后,33歲的龍兒媽想得比較簡單,以為該怎樣教育就怎樣教育。
到了龍兒兩歲,有一次,他拿著“金箍棒”呼拉拉一頓橫掃,把臺子上的東西全弄到地上去了。面對孩子如此淘氣,龍兒媽束手無策,她第一次嘗到當媽的無奈和孤獨。
帶著困惑,2006年7月,龍兒媽去美國出差,意外地接觸了《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如何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書中以漫畫和案例的形式說明了“共情”的重要性―首先接納孩子的情緒,讓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來處理問題。這樣的換位思考讓龍兒媽意識到自己平時在教育孩子上的失誤,僅僅愛孩子是遠遠不夠的,好父母需要技巧。龍兒媽當即就把這本書買下來,并且帶回了公司。
公司里很多做了媽媽的同事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都有同樣的困惑,并且一致認為孩子越大越不好帶,而且很難和孩子溝通。當龍兒媽拿出《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如何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時,媽媽們爭相傳閱,到最后,公司里的媽媽們人手一冊,甚至把這本書當成了育兒圣經。
龍兒媽想,既然這本書這么好,為什么不讓更多的媽媽來一起分享呢?在一家日本料理店里,6位媽媽討論得熱火朝天,最終達成共識,她們決定在公司舉辦小型的午間讀書會,每周一次,每次15人,以讀書為主,內容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讀書會被命名為“浩途”,譯自“How To”,意為“如何教育孩子”,中文“浩途”則暗喻養育孩子的過程就是浩浩長途。
學會控制你的舌頭
“養育孩子的過程好比培育嬌貴的蘭花,要觀其色、知其意、掌握它的習性。我們愛孩子,但僅有愛是不夠的,愛需要的是訓練和方法。”讀書會上,龍兒媽與大家分享心得。
龍兒媽是浩途的推進者,也是將“共情”運用得最好的一位媽媽。讀書會讓龍兒媽改變了許多,比如以前的她情緒很急躁,但學習之后,她發現,其實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是能讓你學習很多功課的。
有一次,龍兒媽帶著龍兒回家,龍兒很想吃超市里的蛋糕,但此時超市已經關門了。龍兒大哭大鬧,非要吃蛋糕不可。龍兒媽只能拖著兒子往回走。一路上,弄得門口的保安還以為龍兒媽是人販子。
回到家后,龍兒仍舊大哭不止。龍兒媽想到了讀書會中的案例,于是蹲下來問他:“沒買到蛋糕,你是不是很難過呀?”
“是啊,而且你走得太快了,我都跟不上你。”龍兒委屈地說。
“是媽媽不對,媽媽應該等等你,或者帶你去買點別的吃的。”龍兒媽開始檢討自己的錯誤。
“就是,我都沒來得及想買點別的呢。”龍兒不哭了。
這些方法都是龍兒媽從讀書會上學來的,疏通兒子的情緒,有時比訓斥或者責罵孩子更有效。其實,龍兒媽收獲到的遠不止這些。
有一回,龍兒媽和龍兒爸為一件小事吵起來,她氣得躺在床上大哭。
這時,龍兒一邊玩著玩具一邊進了媽媽房間,他走到床邊,問媽媽:“你是不是很生氣啊?”
“嗯!”龍兒媽一邊哭一邊回應著。
“是因為爸爸嗎?”龍兒繼續問。
“就是啊,你看他剛才……”龍兒媽一頓哭訴,說完了,頓時覺得心里好受多了。她意識到是兒子幫助了自己,龍兒以相似的方式幫助媽媽梳理了情緒。
“謝謝你,龍兒。”龍兒媽感動地擁抱了兒子一下。
班主任老師對龍兒的評價是,龍兒是所有孩子中情緒最穩定的。龍兒媽對這個評價很滿意,她認為:老師負責龍兒的學習,而自己,只負責龍兒快不快樂。
每天晚上,龍兒媽都要和龍兒玩自創的小游戲,她還把自家的露臺改成了龍兒的游戲房,一家三口玩得其樂融融。
與其教育孩子,不如先修煉自己
最初得知自己懷孕時,小羽毛媽媽有些煩惱,這個孩子嚴重打亂了她的事業大計。糟糕的事情接踵而至:體質本來就差的她出現了先兆流產的跡象,隨后,競爭激烈的公司給她做了待崗的安排。
從沒想在工作的旋渦中回頭的她,在疼痛難忍中,第一次被體內的這個小生命打動,她對著肚子說:“我要你留下,我請你不要離開媽媽……”
上天最終給了她一個健康的天使,換來的代價卻是待崗兩年。
小羽毛媽媽是個閑不住的人,懷孕的時候,她沒事就上網查資料,比如了解孩子的發育情況、學習如何看B超指標、孕婦什么時候要補鈣……每次遇到問題,她都要去論壇跟姐妹們請教,時間一長,小羽毛媽媽成了新浪育兒論壇里的大紅人,因為她不僅育兒知識豐富,還組織了“北京首屆跳蚤市場”、“寶寶爬行比賽”等活動,并且能讓商家免費、打折送禮物。
后來,小羽毛媽媽跳槽進了外企,跟龍兒媽成了同事。有一次,當她看到“浩途父母俱樂部”張貼的廣告時,立刻睜大了眼對龍兒媽說:“這是你們弄的啊?怎么不早說?”
俱樂部的6位創始人中,數小羽毛媽媽的點子最多。由她主持的活動,場場受好評,這使得浩途的人氣越來越旺。
小羽毛媽媽認為母親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只有修煉好自己,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所以,在遇到是給自己報健身班,還是給兒子買一把小提琴時,她會選擇報健身班。自己和小羽毛的身體都很弱,她需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讓孩子意識到健康的重要。
如果沒有參與浩途,事業心極強的小羽毛媽媽應該會把孩子丟給保姆,讓自己的職位越爬越高。但現在,小羽毛媽媽愿意把更多的時間用來陪小羽毛一起玩。
她的育兒觀是這樣的:“如果我們不在自己為人父母的時候學會說話,我們就不會獲得機會享受孩子愛的話語;如果我們沒有試圖去體會孩子的情緒,孩子也無從學到如何體貼我們的心情。”
小羽毛上幼兒園后,小羽毛媽媽一直把他當成一個大人來看待。當自己在公司遇到不順心時,她總是會跟小羽毛傾訴:“媽媽最近在一個項目中遇到了一點麻煩,最近的工作很難進展。”
“你把你們老板的電話告訴我,我叫他別讓你這么辛苦。”小羽毛像個小大人似的幫媽媽處理麻煩。
小羽毛媽媽伸出手抱了抱兒子,兒子的愛護是她工作中最大的動力和安慰。
有一次,老師布置了模擬飛機的作業,許多家長都是買來現成的飛機模型讓孩子拼裝。可小羽毛媽媽卻陪著小羽毛上網搜索步驟,然后一起去商店買材料,回家后一起拼裝。她想要讓他明白一個項目的完成過程,以后他再遇到一個問題,就會想到如何去完成它。
小羽毛媽媽至今仍會慶幸小羽毛的出現,在小羽毛一歲時,她寫過一段寄語:“如果你不落入凡塵,我不相信天上有精靈;如果你不冰雪聰穎,我不相信祈禱能有人聽。親愛的羽毛,關于你的未來,你不必與眾不同,只希望你,快樂與愛記得與人分享,健康與被愛記得珍惜。”
培養孩子釋放出天性
俱樂部第二屆管理層之一的翟偉最喜歡的一個活動是:讀書會上隨機選擇,一個做媽媽,一個做孩子,演示平時在家里會用什么樣的方法,通常在家里面的錯誤方法是什么樣的。然后再來換一個角色,用好的方法來對待孩子。這個小游戲能讓翟偉發現自己平時對孩子說話太直接,這樣,就無法把自己的愛正確傳遞給孩子。
與其他媽媽不同的是,翟偉有兩個兒子。“老大10歲,是先生和前妻生的;老二3歲,是我親生的。”
最開始接手帶老大,他才3歲。小家伙處處和她對著干,弄得翟偉凡事都得小心翼翼,唯恐自己變成了歹毒的后媽。
記得有一次,翟偉給老大講故事,講著講著,老大突然跑開了,然后打電話問:“姥姥,我是什么時候學會騎自行車的?”
翟偉聽后,心情異常復雜,老大3歲前的事她一無所知,她有些怕這個孩子。
小兒子出生后,翟偉在小區里和其他媽媽聊天,她發現媽媽們都很關心的問題自己都回答不上來,原來帶孩子這么麻煩呀!
帶著焦慮的心情,她參加了浩途父母俱樂部,通過學習,她開始了解到孩子成長必經的幾個階段,以及如何與孩子相處。
在別人眼中,翟偉是個奇怪而另類的媽媽,眼看著孩子滿地打滾也不阻止。她說:“孩子喜歡的只有三樣:石頭、沙子和水。所以我不介意洗他弄臟的衣服,不介意他不會ABC,我只希望他能流露出孩子的天性。”平時,只要一有空,翟偉就會和先生帶著兩個孩子去農家樂玩。
別人家一個孩子就夠鬧騰的了,何況翟偉家有兩個。有時,兩個孩子在客廳打架,打著打著,其中一個就哭起來了。翟偉知道自己不能偏袒其中的任何一個,所以她就說:“如果兩個人以后還想繼續在一起玩的話,那么,一方要去想辦法哄好哭的那一方。”
翟偉其實對這個方法沒把握,所以當孩子的哭聲又一次響起時,她在書房拼命提醒自己不許出去看他們。不一會兒,老大開始哄老二了,再后來兩人又歡聲笑語起來。
兩個孩子的性格很不一樣,老大比較內向,喜歡在家看書;老二則喜歡運動。翟偉從小到大都是班里的體育委員,所以她覺得運動對孩子的健康很有幫助。她曾經擅自給老大報了游泳班,但老大很不高興,還去跟自己的親媽告狀,翟偉也只好作罷。
“是讀書會讓我懂得,別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到孩子身上,他應該成為他想成為的那種人。”因為浩途,讓翟偉開始對孩子教育產生了興趣,現在的她已從公司辭職,接下來的夢想是去從事兒童教育。
從最初的6人,到現在的300多位會員,浩途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媽媽加入進來,而俱樂部也不僅僅是讀書會的形式,媽媽們還走進社區免費宣講,成立了天通苑、亦莊和回龍觀三個分部。2008年,浩途舉辦了“行走北京博物館”系列活動;2009年,他們確定了“行走北京傳統文化”路線,觀看雜技、京劇、皮影戲、千手觀音、芭蕾舞劇等,系列活動豐富了孩子們的業余生活;而最近開通的浩途網站的“在線閱讀”功能,讓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父母聽到帶讀聲,并通過視頻交流、分享育兒經驗,這個圈子正在逐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