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五年級第二單元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兒時的傻事,大多都淡忘了。唯有此事,至今還歷歷在目,每一想起也禁不住撲哧一笑。
記得有一年暑假,表哥來我家玩。那天我做完功課,無聊極了,就邀表哥到樓下打羽毛球,可表哥不領情,說要看書,不管我怎么哀求,他都無動于衷。氣得我肺都要炸開了,只好一個人抱著藍球到樓下玩。
汗流夾背的我回到家后就坐在沙發上吹風扇,瞟了一眼書房,見書呆子還在啃書呢,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嘴里憤憤地嘀咕著:“臭哥哥,看我怎么整你!”就在這時媽媽從廚房走出來就喊:“亮,快洗腳去,你那臭腳快把人熏暈了。”媽媽話音一落,忽然一條妙計從天而降,我趕緊跑進衛生間洗完腳,迫不及待地拎起那雙臭襪子,趁大家不注意,悄悄地走進哥哥的房間,把它放在了枕頭底下,還捂著嘴偷偷地笑了笑。
無意中看到這可愛的一幕,兩個可愛的小家伙,這嬉戲的一幕在童年的記憶里,好象見過多次。不由得想起了童年的一些故事,想起了那些久違的伙伴。在秋季的月夜里捉迷藏,在冬季的雪地里狩獵,在春季的田野里野炊,在夏季的池塘里嬉戲……多么的無悠無慮,自由自在。童年的樂趣是那么的難以忘懷。
無意中看到這可愛的一幕,兩個可愛的小家伙,這嬉戲的一幕在童年的記憶里,好象見過多次。不由得想起了童年的一些故事,想起了那些久違的伙伴。在秋季的月夜里捉迷藏,在冬季的雪地里狩獵,在春季的田野里野炊,在夏季的池塘里嬉戲……多么的無悠無慮,自由自在。童年的樂趣是那么的難以忘懷。
記得一年的冬季,天很晴朗,一大早,幾個小伙伴帶了鐵鎬和魚簍,到封凍的池塘里捕魚。原因是一個伙伴說他在滑冰時看到冰下面有魚,幾乎不動,很好逮。我們就計劃這次捕魚的行動。大家都想真的捕到就可以改善生活了,那個時候農村窮,冬天基本是白菜和蘿卜,幾乎沒有其他的菜吃,魚肉雞鴨那就不要去想了,所以都盼著過春節,春節的時候可以開開葷了。如此也就童年的春節是美好的,很有年的味道。我想也就是因為有了個盼頭的原因吧。
每個人都有童年,當回憶起童年來,不免想起了許多小時侯的笑料。每當我回憶起童年那次有趣的捉雞行動時,我就會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
那次,奶奶過生日。大人們都忙得不可開交。只有我游手好閑,媽媽便把捉雞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交到了我身上。哎!母命難違,但又轉念一想:捉雞應該十分有趣吧。于是我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并保證完成任務。
我來到雞欄前,東張西望也沒看見雞。哦!那只大公雞可能早已預料到它今天要成為下酒菜了吧!在院子里一邊撲騰一邊大叫。搞得雞犬不寧。看我不把你干掉。我趕緊赤手空拳地上陣了。跟在雞屁股后面捉,但是每次連雞毛都扯下好幾根了,都讓雞從胯下逃走了。這只雞也真是的,外衣都只剩下幾根了,還“寧死不屈”,氣死我了。
哈哈,天無絕人之路,卻有絕雞之路。那只筋疲力盡的大公雞不只什么原因竟然傻楞傻楞地走入了衛生間。我喜出望外,趕緊緊隨其后,閃電般地啪的一聲關上了門,嚇得大公雞喔喔直叫,胡亂撲騰,雞毛四濺。我想:嘿嘿,小樣的不信我還制不了你!看我還不把你一舉擒來!我一步一步地把大公雞逼到里絕路。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不幸的事又發生了。俗話說:狗急跳墻。沒想到雞急上窗。狡猾的大公雞竟跳上了窗戶,又逃到隔壁的臥室去了,留我一人在衛生間氣急敗壞,還有幾根雞毛在空中飄著。
真不心甘,我又操起鐵哥們——鐵棒。沖出衛生間,一陣狂跑,直奔臥室。打開臥室門,哪有雞的影啊,我又瞪著眼睛俯下身子一看,好家伙!竟在床底下自由自在地搖頭擺尾呢!我便抓起鐵棒往床底下猛掃,不把大公雞的腿打斷才怪呢!不料,這只雞的智商還真不低。竟跳起了少數民族的竹桿舞,好象還蠻自在的。這可怎么辦啊!
我絞盡腦汁,終于想到了一條妙計,對,就這么辦。我到廚房拿來了一碗香噴噴的小米。慢慢地撒在床的周圍。自己卻在一邊靜觀其變。這只雞智商雖高但還是經不起美食的誘惑,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從安全領地走了出來。把頭伸了出來,警惕地望了望,好象沒有發現什么異常,便快速地啄了幾口米。后來大公雞完全放松了警惕,開懷大吃起來。一點也沒感到危險正向它一步步地逼進。好機會不容錯過,我屏住呼吸,悄悄地來到雞的身后,心動不如行動,俗話說得好:該出手時就出手。說時遲那是快,我猛地一伸手,牢牢地捉住了著只讓我費勁心思的大公雞。
童年趣事
“姐姐!快來呀,到‘做飯’的時候了!洋娃娃都餓了!”妹妹在一邊焦急地喊。“好了,來了來了!”我連忙放下手中的‘活’去幫妹妹。
那時的我,只有五歲。我正在和妹妹玩過家家,在我當時的那個年齡,我們最熱衷的游戲也莫過于此。
“飯菜”做好了,我們為洋娃娃盛好飯,剛要喂洋娃娃‘吃飯’,我突然發現有幾個雞仔向我們這邊搖搖晃晃地走來。我的注意力立刻被這幾個雞仔吸引了,我心想:它們為什么不練習飛呢?竟敢偷懶?看我怎么教訓你們!于是,我跑了過去,它們也跑了起來,我往東,它們就往西,我再往西,它們又向東跑。這下我可拿它們沒辦法了。我只要找妹妹幫忙,我們“左右夾擊”,用胳膊把它們給圍上,但它們還是掙扎著要沖出這個“包圍圈”。我靈機一動,對妹妹說:“我們把它用衣服兜住,那樣它們就不會跑了。”“真是個好主意!”妹妹笑著說。我們用衣服兜住它們,然后一個一個地抓出來,放在一個大鞋盒里,再想辦法幫助它們練飛。我和妹妹先讓它們站在高處,再把它們扔了下去,但是它們重重地摔在地上,只會‘尖叫’。這下可急壞了我。我不知道這是為什么,因為我從電視上看到老鷹就是這樣教鷹寶寶學會飛翔的。我不知該怎么辦了,就蹲在地上看著這些雞仔們發呆,看了一會兒之后,我發現它們的翅膀太小了,只有拇指般大小。而鷹的翅膀那么大,顯然這個“練飛計劃”不適合它們。那怎么辦呢?“對了!”我高興地喊了起來。我讓妹妹當我的助手,用紙做了好幾對大翅膀,再用線將這些‘翅膀’給雞仔們‘安裝’好,大功告成!我們再一次讓它們站在高處,但它們似乎被摔怕了,一個個往后縮。“膽小鬼!”我不滿地說。“妹妹,它們不跳,我們再往下扔!”我發現‘安裝’了翅膀后的雞仔們‘降落’的速度慢了,在空中地停留的時間長了,我不禁喜形于色,“它們飛起來了!它們飛起來了!”我和妹妹一邊喊一邊抓雞仔往下扔。也許是家長聽到了我們如此地大呼小叫,過來看看怎么回事,但當他們“破門而入”地時候,臉上都是一副很吃驚地樣子:當時地我手里正抓著一只雞仔準備往下扔,妹妹想抓沒抓著,坐在地上。在大人開門地那一刻,我們臉上地笑容都不見了。雞仔們呢?一個個像病了似的,托著一對與自己不相稱的巨大翅膀躺在地上。地上還有紙屑。這個屋子已經狼狽不堪。當家長知道了是怎么回事的時候,都笑得前仰后合,但當時我和妹妹只是對視了一下,臉上都充滿了不解……
現在我已經是初中生了,但每當回想起童年趣事,我還忍不住笑呢!
一、直面習作教材教學處理之惑
1.習作教學的選材之難
其一,打開人教版教材,我們不難發現教材中很多習作訓練中都有若干個題材選項。其二,在三年級上冊的第八單元,三年級下冊的第七單元,四年級下冊的第八單元,五年級下冊的第八單元和六年級下冊的第五單元都出現了“想寫的內容都可以寫,不出題目,也不限制內容,自由表達”的要求。這樣寬泛、基于相近的寫作要求,使學生在選材方面面臨挑戰。
2.習作教學的指導之難
教材對習作要求并沒有明確的界定,如四年級下冊以鄉村生活為主題的第八單元習作要求:“把要寫的內容表達清楚,注意運用積累的優美詞句”;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寫難忘的人或事,要求:“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感情要真實,題目自己定,寫完以后,要認真改一改。”這樣沒有細化的要求,使教師在指導方面面臨挑戰。
3.習作教學的評價之難
新課標注重多元評價、張揚個性、個性體驗,是正確的。但教材習作部分依附在每組單元的課文后,文字陳述所占比例甚少,沒有呈現適用于習作評改中的具體操作措施。在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方面也面臨挑戰。
二、建構習作教材主題單元目標序列
基于對教材習作教學的困惑,筆者深入研讀教材,發現小學階段習作教學雖然不同的學段會出現相近的主題,但要求是由淺入深,先易后難的。如果我們建立一個科學的作文訓練“序列”,使每一次的作文訓練目標單一而集中,這樣教師講解容易深入透徹,學生也能夠集中精力和筆力,寫出符合訓練要求的文章來,同時能激發學生對于作文的興趣,收獲很多的意外成果。
如教材中三、四年級有四次寫景物的習作教學內容:
此表是根據各主題單元中所選的文本確定的,既具有統一性,都是寫景狀物的一般方法;又有一定層次性,根據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而設定;還各有側重點,不是單一固定的目標,而是有相對明確的引領方向,是個螺旋上升的過程。
同樣,教材中相應的寫人作文不同年段目標訓練序列可以細化為:(1)第二學段內容:人物刻畫單項訓練(外貌肖像、動作、語言、心理……);(2)第三學段內容:以一件事(或多件事)表現一個人一方面的特點。觀察事物類作文的訓練序列目標為:(1)觀察要細致;(2)觀察要有順序;(3)調動多種感官觀察;(4)在了解全貌的基礎上抓住重點觀察;(5)觀察要抓住事物特點;(6)邊觀察邊想象; (7)觀察時要善于思考,探究事物的因果聯系,抓事物的本質;(8)留心生活,逐步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這個序列體現了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的不同要求,是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對學生進行觀察方法、順序的訓練。
如上所述,如果教師對整個習作教材有了整體規劃和思考,學期目標明確,就能避免“信馬由韁”的傾向,學生的作文素養就會隨著學段的增長,有明顯的提升。
三、實踐習作教材序列化教學的策略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以人文專題為主線安排單元教學,其實教材基本上是閱讀教材,沒有真正的作文教材,因此習作教學不是孤立的,教師要樹立全程關注的意識,根據梳理的序列,讓聽、說、讀、寫形成統一的、開放的訓練體系,不僅在作文教學中,更是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技術”,才能真正引導學生從閱讀的體驗表達走到習作的實踐表達,習得言語,從而經歷習作的全過程。
1. 抓單元主題,整體教學,習作穩步走
在序列化教學習作時,我們一定要把握單元整體,從“單元導語”入手,關注主題,關注言語。如,四上第一單元的習作提示,就言語能力而言,大體“按怎樣的順序寫”表述籠統含糊,但因為單元導語在呈現單元主題“大
自然神奇”后,已指出語言學習的目標和方法,“一邊讀課文,一邊想畫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體會作者生動的描寫。并收集有關的自然奇觀的資料,以豐富我們的見聞”。所以我們在單元習作前,可以作細致的劃分。
經過這樣整體的教學滲透,學生已為單元習作作了較充分的準備,到真正表達時也就比較到位了。
2.借閱讀教學,分解指導,習作小步走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寫作知識的教學力求精要有用”,“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喚醒學生的作文意識,滲透作文知識,培養言語能力,這是提高習作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在實踐中,教師要致力于研究和處理教材,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按照一定的訓練序列,開發閱讀教材中的有效習作資源,從而讓學生在閱讀中發展寫話的能力。
如一年級:以字詞為重點,從句入手,側重一句“四素”俱全的寫話訓練。
例:一下的《識字四》的教學:“蝴蝶花間捉迷藏,蜻蜓空中展翅飛……”(1)讓學生發現詩歌規律:都寫“誰在哪里干什么”?(2)這句話去掉“在哪里”,也可以說:“蝴蝶捉迷藏,蜻蜓展翅飛”;(3)這句話轉換一下就變成:“花間蝴蝶捉迷藏,空中蜻蜓展翅飛”(在哪里誰干什么),這樣也能表達。(4)拓展自己編一編。通過這幾步的設計讓學生有梯度地掌握“兩素句” (人稱、事件),再由“兩素句”過渡到“三素句”(人物、事件、時間或地點),為學習四素俱全的句子作了鋪墊。
二年級:以詞句為重點,從句入手,側重各種句式訓練
如:感嘆句、疑問句、描寫句、擬人句、排比句(簡單)等
三年級:以句群為重點,從段入手,側重句群和構段訓練
如:總分式、并列式、承接式、因果式等
例:連貫動作句群訓練(三下) :《翠鳥》(第3段,翠鳥捉小魚的一系列動作);《燕子專列》(第3段,居民四處尋找燕子的一系列舉動);《絕招》(第6段,小柱子奶奶包餃子的一系列動作)。學了這幾課后,可以讓學生上來演一演系列動作,再寫一寫。
3.融口語交際,細化指導,習作健步走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它與口語交際都有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特性,不同之處僅在于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差別。從某種程度而言,口語交際教學也可與“導寫”緊密結合。
五上第六組口語交際《父母的愛》,交流其中的案例后,重點探討“你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事嗎?給同學講講你和父母之間的故事,再談談自己的想法”。這些素材在導讀導寫、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已經有所積累了,此刻需要研究的是以下幾點:(1)你所說的故事是否屬于這一話題范疇?(2)你的敘述是否簡潔明白或者具體生動?(3)你的觀點是否合理?
這既是口語交際的要求,也是習作教學的內容和目標。這是主題單元整組教學提高習作效率的又一策略。
4.享交流平臺,鞏固教學,習作闊步走
第三學段教材中的“交流平臺”(第二學段稱之為“我的發現”),旨在引導學生學習一組教材之后,發現豐富的語言現象,揭示多元的讀寫方法等,交流收獲和體會,培養閱讀習慣。回顧交流時,也可以引入學生習作,通過點評、賞析、討論等方式,優化學生習作,鞏固言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