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五年級英語上冊教案

      五年級英語上冊教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五年級英語上冊教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五年級英語上冊教案

      五年級英語上冊教案范文第1篇

      【關鍵詞】同課同構 高效課堂 粵人版《英語》 五年級上冊Unit 2 Vacation plan

      同課同構是指備課組教師針對共同的教學內容,進行集體備課,讓不同教師的教學資源、教學理念、教學思路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得到整合,確定統一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方法和手段,形成統一的教學設計。然后上課的兩個或幾個教師使用共同的教案、多媒體課件等,進行合作授課。

      現結合工作室的一節同課同構研討課,探討如何運用同課同構的教研模式,打造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內容是粵人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2 Vacation plan。上n的兩位青年教師分別是筆者工作室的核心學員香洲區第十五小學的陳青霞老師,另一位老師是斗門區新青小學的葉麗娜老師。

      一、集集體之智慧―集體備課

      同課同構必須做好集體備課,同一備課組的成員必須人人認真對待、相互坦誠對待,毫無保留的獻謀獻策,才能促進教學相長。所以,上課的兩位老師和備課組成員進行集體備課,進行第一次的思維碰撞。把兩份不同的教案巧妙地融合到一起,互補長短。上課的兩位老師分別說課,備課組成員認真聆聽并提出修改意見。初步設計為討論導入、復習已學知識、創設情景、故事激趣(閱讀練習)、口語交際活動、寫作提升、情感升華八個部分。在理清了教學思路后,上課的兩位老師和備課組成員又一次集中進行第二次的思維碰撞。認真思考了教學中每個環節的組織和過渡語言。并決定以游戲復習導入,自編韻律詩把旅游計劃的句子串聯成篇,以趣導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片斷一】

      T:Do you like games?

      Ss:Yes,I do.

      T:Me,too. Let’s play a game “Me,too”. I say “I like traveling.” If you also like traveling,please stand up and say “Me. too.”

      T:I like eating ice cream.

      Ss:(stand up) Me,too. …

      T:Great ! Now,please chant with me.

      T:(clap hands) I like traveling. I like going to Beijing. I’m going to go by plane. I’m going to go shopping.It’s so fun. Oh,yeah!

      二、展個人之風采――上課

      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特色,在語言表達、課堂組織調控等方面都有著差異。同樣的教學手段,但是在不同教師的演繹下,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陳青霞老師優雅大方,娓娓導入,注重方法指導,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葉麗娜老師活動,有激情。葉老師通過思維導圖,激發學生深層思考。在兩位老師經歷兩次試后,備課組成員聽課后對教學細節加以調整與改進。特別是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歸納信息,填寫思維導圖到最后產出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行寫作,使閱讀教學更有效。

      【教學片斷二】

      (此時學生以初步閱讀短文,通過師生問答完成了Jenny旅游計劃的思維導圖。)

      T:Great! Now read the third paragraph and complete the thinking map of Gogo’s travel plan.

      Ss:(學生自己歸納信息并填寫Gogo 的旅游計劃思維導圖。)

      【教學片斷三】

      T:Zhuhai is a beautiful city. It attracts many tourists every year. Make a poster and show the tourist where to go and what to do,ok?

      Ss:Ok. (學生根據思維導圖進行和提示進行寫作,介紹珠海并制作海報。)

      Students’ work:Welcome to Zhuhai. If you come to Zhuhai for vacation,you can come to Qi’ao Island. You can come by car. You can come with you friends. You can sty in a tent. You can go swimming. We’re happy to meet you here.

      三、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

      實施“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徑是“教師反思”、“同伴互助”與“專業引領”。在同課同構教研活動中,同樣的設計,不同的課堂,不思考的教師易隨教案牽引,而優秀的教師則能根據學情適時調整。因此,在教研之后,深入反思教學目標達成情況,反思師生課堂表現,能有效促進教師成長。

      同課同構,在傳達著一種新的教研模式,使教師在同課同構的過程中通過合作引發思維的碰撞,在碰撞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教學在不斷地實踐和體驗中得到升華,共同構出精彩而有效的課堂。

      參考文獻:

      五年級英語上冊教案范文第2篇

      一、課前:智慧預設,醞釀生成

      在課堂教學中,正確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可以演繹課堂的無限精彩。“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比缃裎覀冴P注“生成”并非拋棄“預設”。我們所面對的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個具有“生成欲望”與“生成潛能”的人,所以總會有“預設中的生成”。課前的預設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的一種清晰理性的設想和把握,是對課堂可能出現狀況的預見和分析,而非束縛教師的繩索,也不應該是一成不變、按部就班的。面對鮮活的學生,教師需要不斷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課堂教學的內容和進度,讓智慧預設和醞釀生成在課堂上來一次美麗的邂逅。

      二、課堂:善于發現,收獲生成

      新課程強調教師要充分挖掘課程資源。由于年齡特征、知識水平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學生在課堂上運用英語時難免會出現一些偏頗和錯誤。在我們的課堂中,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

      1.營造氛圍,平等對話

      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實現師生間的平等對話是構建生成性課堂的前提。而在動態生成的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活動的調控者、價值觀的引領者和動態生成的積極推動者。教學的過程是多種方式的互動,既有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有生生間的互動,從而使課堂教學走向深入和開放,實現學生的自主發現、自主反思和自主成長。

      如本人在執教小學英語PEP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B Let’s learn一課時是這么做的:先在新知呈現前用PPT展現一幅美麗的野生動物園的背景圖片后,讓學生們想象有哪些小動物并且它們正在干什么。學生們各抒己見,S1:There is a rabbit,it is jumping.S2:There is a bird,it is flying ...利用學生們的生成,我把它們編成了一個簡單的chant:Jumping,jumping,the rabbit is jumping. Leaping, leaping, the kangaroo is leaping. Flying, flying, the bird is flying. Running,running, the horse is running. 很自然地幫助學生鞏固了上幾節課學過的幾個加ing形式的動詞。在新課呈現的環節中,以不同形式出示各種動物形象:大樹下打呼嚕的獅子、正在爬樹的考拉們、在樹上蕩秋千的猴子們等等。最后給出一個模板與很多動物圖片,讓他們根據初學知識自行編排對話。有了前面的課堂“熱身”,學生們很輕松地編了不同版本的對話,整節課既輕松又活躍。

      2.活用尷尬,絕處逢生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在我們的課堂中,往往會出現一些意外的小插曲,這些小插曲如果沒有處理好,就會成為尷尬。如何活用尷尬,絕處逢生是構建生成性課堂的源泉和動力。教師要善于捕捉那些通常被認為是干擾課堂教學的事件,巧妙地把它們轉化為積極的動態教學資源,使之服務于英語課堂教學和實現教學目標。當干擾課堂的“節外生枝”變身為有用的教學資源時,也就擺脫了課堂遇阻的尷尬,絕處逢生。

      在PEP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A Let’s talk時,就出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小插曲。那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使用句型:Are you helpful at home?Sure. What can you do?I can...進行對話。正當這節課有條不紊地進行時,忽然,從一個角落里傳來了輕輕的笑聲,我定睛一看,原來是那個坐在角落里的有名的班級小搗蛋。他把圍巾包在頭上,半弓著腿在慢慢地來回踱步,嘴里還念念有詞。一開始,我試著用目光去提醒他,但是他不領情。過了一會兒,他變了一個造型,把圍巾披在肩上,擺了個pose。頓時,全班的同學都受他影響,整個教室馬上嘈雜起來,眼看整節英語課就要被破壞了。這時,我微笑地說道:“×× is so funny, yes or no?” “Yes!”全班同學齊聲應道。教師接著說:“He can act like a model.”教室里頓時靜了下來。顯然,孩子們都很好奇,當我擺了一下造型,解釋了之后,大家都覺得很有意思。于是,我接著說:“×× is very helpful! He can act like a model, what can you do?”孩子們紛紛用上節課剛剛學過的短語來回答老師的問題。有的說“I can sweep the floor.”有的說“I can cook meals...”這節英語課又恢復到教師原來所期望的那種“和諧氣氛”,甚至比料想的更好、更加活躍。

      3.巧借發現,順勢生成

      靈活把握課堂的實際生成并順勢延伸,拓展教學的生成空間是構建成功課堂的基礎。課堂上的自然生成,不是對課前預設的否定,而是對預設的挑戰——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質量的預設。在我們平時的課堂上,也不一定要深陷在“預設”的窠臼里。預設與生成是辯證的。因為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課堂甚至不同的時間,會產生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引導會得出不同的結果。所以,教師不能把教案備得過死,使課堂行為完全模式化。

      如在教授PEP六上Unit 6 Part B Let’s talk時,為了拓展文本對話,教師在黑板上畫了一棵小樹,讓學生來描述How to plant a tree?一位學生很自然地把剛學過的知識搬出來了:“First, put the seed in the soil.”教師也進行了板書。這時,一位男生大聲說:“不對,不對,應該是先種下little tree,哪有先種seed的?” 日常的生活經驗使該學生跳出定向思維,這就是一次瞬間的生成。教師及時抓住了這次生成,引導學生一步步完成了拓展文本的對話,S1: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S2: I’m going to plant trees.S1:How do you do that?S2:It’s easy. First,put the little tree in the soil. S1: What should you do then?S2: Water it.In several days, you can see a big tree.S2的最后一句出乎了我的意料,于是教師用疑問的語氣問S2:In several days, can you see a big tree?Really?底下的學生馬上有了反應。S3舉手了:In several years , you can see a big tree.我隨即進行了表揚。瞬間,學生們的思維被打開了。S4:In several days, you can see a bigger tree.S5:In several days, you can see many leaves...這一系列的動態生成都是瞬間而成,是由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創新共同完成的,閃現了師生間智慧互動的火花,有效提高了課堂生成的實效性。

      三、課后:反思學習,促進生成

      五年級英語上冊教案范文第3篇

      我校現有學生1260多名,其中“流動學生”就有942名,占總人數的74.8%,每學年轉入、轉出學生極為頻繁。從轉入和轉出的情況看,通常一學年中,轉入比轉出多,春季轉入比秋季轉入多,秋季轉出比春季轉出多?!傲鲃訉W生”有很強的季節性,這與特殊的高原氣候和父母打工的特點息息相關。數據顯示,50%的“流動學生”家長主要是從事建筑業的,25%的“流動學生”家長是經商的,其余25%的“流動學生”家長以從事餐飲業和種植蔬菜為主。從轉入學生的來源看,四川、重慶轉入的漢族學生約占總轉入人數的45%,其次是來自甘肅、青海的約占28%(以回族居多),來自四川阿壩、云南迪慶以及的昌都、江孜、林芝和其他地區的藏族學生約占20%;從轉入學生的穩定性看,能夠從小學一年級讀到六年級畢業的學生只占68.5%。近兩年來,由于我地區將更多工程項目向農牧區傾斜,“流動學生”父母工作地點也隨之向農牧區轉移,因從事的行業、居住環境的影響,相當一部分家長只能將子女托付給親戚朋友或者幾十個小孩專門請一個保姆照顧生活,又導致了“二次留守”現象的出現。學校打工子女多,學生流動性大是我校教育管理的一個突出問題,勢必造成學生學科內容不能銜接,為我們的教學及評價工作以及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帶來了諸多困難。

      一、學科內容不銜接的表現

      1.教材版本呈現多樣性

      根據對我校內地“流動學生”的抽樣調查,使用版本最多的是人教版,占60%;其次是冀教版,約占30%;少數是北師大版,約占10%。對“流動學生”的調查,農牧區學生在當地一般使用的語文是自治區編教材,數學是藏文版的,各版本教材知識體系與難易程度存在很大的差異,從而導致相當一部分“流動學生”學科知識不能夠有機銜接,嚴重影響了教學的質量。

      2.教材內容呈現差異性

      各版本教材編排的特點不一致,知識體系前后缺乏一致性,學生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困難。

      表1是小學數學第十一冊各版本內容對比。

      從表1可以看出,幾個版本教材雖然大多數內容一致,但也有差異,比如“ 比和比例 ”在人教版和北師大版都被編排到六年級下冊,而在冀教版卻被編排到六年級上冊;人教版“分數乘法”在冀教版被編排到五年級上冊,在北師大版卻被編排到五年級下冊。各版教材各有其編排的特點,不盡相同,使學科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這成為提高“流動學生”學習成績的無形障礙。

      3.課程設置側重點不同

      “流動學生”在內地學習,主要以語文、數學為主,個別兼顧到英語,這三門學科是要重點學習和掌握的,品德與社會(生活)、科學(自然)、計算機注重的是實踐能力,一般不參加統考。而內地班升學考試,將品德與社會(生活)、科學(自然)、計算機納入了升學統考中,教師為了提高綜合學科成績,往往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進行知識拓展,這種舉措,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據筆者了解,有些品德與社會(生活)、科學(自然)、計算機資料達到60多頁,內容相當繁雜,囊括了很多初中的知識,學生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記憶,給學生特別是“流動學生”造成很大的精神負擔和學習壓力。

      二、不利于“流動學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外部因素

      首先,農民工外出務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多掙錢,解決溫飽問題,往往忽視了孩子接受教育的大事。其次,農民工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很晚才能回到住處,且已十分疲憊,自然與子女相處的時間少,何談關心、輔導子女的學習。再次,流動頻繁也導致接收“流動學生”的學校難以了解他們的生活環境、家庭情況,難以及時與家長聯系與溝通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最后,“流動學生”看到父母外出能打工,認為不上學也能一樣掙錢,特別是一些老板的子女表現得更為突出。由于受父母的影響,導致他們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方法不科學,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特別是學科不能銜接感到很茫然,造成學習興趣不高,成績下降。這樣一來,不完成作業、逃學、曠課便是他們的“家常便飯”,久而久之就出現了輟學現象。

      由于上述原因,部分“流動學生”自卑、憂郁、意志薄弱,稍微遇到一點困難或挫折,就會動搖或喪失信心,一批評就泄氣,惰性逐漸消磨了上進心,甚至自暴自棄,情緒上的不穩定,有時會以傷害他人的言語和破壞性的行為來發泄心中的不快。

      三、解決“流動學生”學科銜接問題的實踐

      如何讓“流動學生”的學科能夠盡可能較好地銜接起來,不至于造成學習興趣降低、成績下降的后果,幾年來,我們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實踐。

      1.對教師的教學評價和學生的學習評價采用以差異系數為標準的評價制度

      我們摒棄了以往人均成績、及格率“誰高誰教得好,誰低誰教得差”的做法,建立了以差異系數為依據的教學成績評價標準(就是對整個年級來說,各班人均成績與年級人均成績之間的一種離散趨勢的系數差)。例如一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考試成績從35分提高到了38分(排除試題難易因素),即使只提高了3分,也是不小的進步。這樣的評價機制有效地調動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體現了對“流動學生”的關愛,既照顧了個體發展的差異,又遵循了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2.以“心理咨詢室”為載體,關注“流動學生”的生活和心理、生理的變化

      由于“流動學生”的具體情況,老師的批評、家長的指責、同學的鄙視,會進一步傷害他們的自尊心。他們在人生成長的道路上,更需要學校領導、教師的關愛。我們用心靈的溫暖去醫治他們心靈的創傷,讓他們和正常的孩子一樣能夠接受正常的教育,為他們的成長做好我們每個教育者該做的事情。

      3.為教師提供各版本教材

      學校為教師提供各種版本的教材,教師根據各版本內容的異同,及時對“流動學生”因材施教,要求教師在設計教案時,能夠將沒有學到的知識及時補充,幫助“流動學生”建立起完善的知識體系。

      4.建立“流動學生”檔案

      為了向教師及時準確地提供“流動學生”的信息,學校專門建立了“流動學生”的檔案。

      5.與“流動學生”家長密切配合做好學科銜接工作

      比如學校對教師家訪進行硬性規定,安排固定時間集中進行補習等。

      五年級英語上冊教案范文第4篇

      1、能借助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識字201個,能辨別常見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認讀學過的多音字;掌握部首查字幾種情況,能在字典中選擇恰當的意思,學會獨立識字。

      2、會讀寫260多個詞語,懂得意思,一部分能口頭或書面運用。

      3、初步學會寫鋼筆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初步學會用毛筆臨貼,繼續練習基本筆畫的運筆方法,注意字的間架結構,初步養成認真臨摹的習慣。

      4、初步養成有禮貌地認真聽人講話的習慣,能正確轉述別人的話,初步學會完整地講述一件事,條理比較清楚,語句比較連貫;能聽寫一段話。

      5、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借助重點詞句,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帶著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內容;讀課文時能注意到文章的題目;初步學會用自然段歸并的方法和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能讀懂程度適宜的兒童文學作品和兒童科普文章,了解主要內容。

      6、初步學會有順序有重點地觀察圖畫和周圍的事物,能條理比較清楚地記敘一件事,語句通順連貫;初步學會寫留言條,學會寫信,掌握普通書信和信封的書寫格式。

      7、使學生了解祖國山河壯麗,歷史悠久,有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初步培養民族自豪感;初步培養勤奮學習、樂于助人、謙虛謹慎、敢于拼搏的精神;初步培養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本學期教學進度周次總課時數教材內容本單元教學目標:

      1、觀潮學習第一單元,使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揣摩、品味語言,想象畫面。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并能試著運用。積累好詞佳句。學生在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自然風光和奇妙的自然現象,使學生油然而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雅魯藏布大瀑布。

      3、鳥的天堂。

      4、火燒云語文園地一。

      5、古詩兩首學習第二單元,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的好習慣。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并能用自己的慧眼去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發現世界的奧秘,體會其中的樂趣。

      6、爬山虎的腳。

      7、蟋蟀的住宅。

      8、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語文園地二。

      9、巨人的花園學習第三單元,使學生走進奇妙的童話世界,學習童話,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童話的語言,體會童話的特點,進一步感受童話的魅力,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10、幸福是什么。

      11、去年的樹。

      12、小木偶的故事語文園地三

      本學期教學進度一覽:周次總課時數教材內容本單元教學目標:

      13、白鵝學習第四單元,使學生感受動物的可愛、可敬,體會作者描寫動物時,由于觀察角度不同,心理體驗不同,運用的表達方法就不同。體會作者不同的語言表達風格,豐富自己的語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14、白公鵝

      15、貓

      16、母雞

      語文園地四

      17、長城學習第五單元,讓學生了解我國的“世界遺產”,激發探究我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學會賞析優美語句,并做好積累。

      18、頤和園

      19、秦兵馬俑

      語文園地五

      20、古詩兩首學習第六單元,引導學生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人與人相互關愛,生命才更有意義,人生才更幸福。提高學生聯系上下文解詞的能力。提升通過抓重點句理解文章的能力。提高聯系課外相關資料理解本單元課文的能力。

      21、搭石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23、卡羅納

      24、給予是快樂的

      本學期教學進度一覽

      周次總課時數教材內容本單元教學目標

      語文園地六學習第七單元,引導學生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齡人的成長經歷。聯系生活,體驗成長的快樂,思考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從而提高認識,懂得如何自立,如何與他人友好相處。培養收集信息的能力。學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且能帶著問題查找相關資料。學會正確的書信格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27、烏塔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語文園地七學習第八單元,繼續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領略科學技術的神奇,感受科學技術的威力,開闊眼界,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邊讀邊體會語言表達方面的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質疑,在交流過程中發表自己的見解。提高運用所學方法進行自學的能力。

      29、呼風喚雨的世紀

      30、電腦住宅

      31、飛向藍天的恐龍

      32、飛船上的特殊乘客

      《二》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本學期我仍繼續擔任六年級上冊一、二、三班的英語教學工作。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擬定以下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整體有所下降,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所以本學期應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初步具備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強調語言的綜合運用,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突出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重視知識的靈活擴展,真正將英語教學的目標落實到實處。在五年級的對話的基礎上,增加了閱讀的內容和難度。本冊中所涉及的一般現在時、一般將來時、過去時等句型中對人稱、是動詞的變化、行為動詞的運用對小學生都是一個難點,要打好此部分的基礎,為六年級的畢業考試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PEP)》是課程教材研究所英語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與加拿大LingoMedia國際集團合作編寫的一套全新的小學英語教材。這套教材是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編寫而成的。供小學6年級的學生使用。本冊教材的特點是:

      1.強調語言運用。

      2.注重能力培養

      3.突出興趣激發

      4.重視雙向交流

      5.融合學科內容

      6.重視靈活擴展

      7.實現整體設計

      三.教學目標

      1.能聽、說、讀、寫61個單詞或短語以及7組句子和4個單句。(包括長度、重量、高度、看病、情感、周末和假期活動、旅行、晚會等幾個話題)。要求能在真實語境中正確運用并能讀懂簡短語篇。

      2.能完成1個手工制作。

      3.能聽懂、會唱6首歌曲。

      4.能聽懂、會吟唱6首歌謠。

      5.能完成4個自我評價活動。

      6.能理解6個幽默小故事。

      7.能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四.教材重難點

      能按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難點:

      1.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等幾個小學階段所學句型中對人稱、是動詞的變化、行為動詞的運用。

      2.對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的靈活運用:對話、寫作、閱讀。

      3.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層次的有機結合。

      五.教學措施

      1、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通過聽、說、讀、寫、唱、游、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3、培養學生拼讀音標的能力,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

      4、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范、正確地書寫。

      后進生轉化措施:

      1、對后進生要求要適度,應懂得“大目標,小步走”;

      2、讓后進生獲得成功;

      3、讓后進生充分發展自己的才能。

      還是要狠下工夫監督學生去完成課堂作業與課后作業,課后做到個別輔導,盡量減少差生的數量。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與班主任多做交流,大家齊心協力完成六年級的教學任務。

      優秀生提高措施:

      對尖子生加強培養,發掘其潛力,設計更多的彈性問題,讓心有余力的優秀生留有擴展延伸知識的機會,積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六.教學進度

      由于本學年教學時間緊張,學習內容多,因此對本學年的教學作如下安排:

      教材共六個單元。每單元6課,其中5節新授課,計兩周一個單元。書本知識共32課,不排除因為課文難,學生接受較慢而增加課時。教學中還穿插各種形式的小測驗,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還有數次作業、考試的評析,同時由于放假、學生差異、教學容量、教師進修、考試等其他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將按實際需要對課時進行適當調整,力求達到最佳效果。

      總而言之,這是六年級學習小學英語的最后一年,本學期英語教學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學生愛學、樂學、善學。為中學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同時教師充分利用“情景教學”這一重要方法擴展教學形式,培養、維持和發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

      周次教學內容

      第一周、第二周UnitOne6課時

      第三周、第四周UnitTwo6課時

      第五周、第六周UnitThree6課時

      第七周、第八周RecycleOne6課時

      第九周、第十周UnitFour6課時

      第十一、十二周UnitFive6課時

      第十三、十四周UnitSix6課時

      第十五、十六周RecycleTwo6課時

      第十七、十八周總體復習6課時

      《三》七年級英語教學計劃

      一.學生狀況分析

      七年級6班及8班現有學生132名,英語水平不等。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能力普遍較差,大部分學生雖然在小學接觸過英語,但應用能力十分薄弱,特別是聽力題,很大一部分學生聽起來都很吃力。面對學生掌握英語的程度不一,將采用分層教學與整體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完成教學任務,努力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

      另外,兩班學生在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方面還存在諸多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例如:個別學生不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有些同學對學好英語缺乏自信,不敢用英語表達;缺乏小組合作意識;一些學生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學習沒有計劃性和策略性;不善于發現和總結語言規律,不注意知識的鞏固和積累。

      二.教學目標

      1.能力發展目標

      指導學生進行拼讀和預習,培養自學能力;通過比較級、最高級的學習,培養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思維能力;了解動物習性,培養描述動物特性的表達能力;對語言點的歸納能力;增強用英語談論過去活動的能力;培養拼讀英語單詞的能力。

      2.思想情感目標

      培養熱愛學習好習慣;增強自信心;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發展社會交往素質;尊敬長輩,與人和睦相處;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

      3.認知目標

      語法:一般現在時BE動詞的基本句型;物主代詞的用法;

      課文:聽懂課堂用語,并做出反應;逐步學會預習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聽懂課文語音材料;學會查字典。書面表達:對人物特征進行描述;能用正確的所謂寫信;描寫人物;

      本學期教育教學具體工作: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習能力的培養者,更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但不能只做一個“教書匠”,更要做個“教育者”,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各個時期的心理狀態并進行及時適度的處理,讓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1、課前準備:備好課。

      每一次備課都很認真,遇到沒有把握講好的課時立即提出,請其它英語老師參謀,綜合考慮各種方案。多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大家討論,如有問題立即更正、改進。

      2.多聽課,學習有經驗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水平的提高在于努力學習、積累經驗,不在于教學時間的長短。在實驗初級中學我還是一位新教師,還需向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學習,盡量多深入課堂聽課,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聽課的同時,認真做好記錄,并進行評課。聽完課后寫聽課心得,哪些地方是自己不具備的,哪些地方可以怎樣講可能有更好的效果等等。務求每聽一節課都要有最大的收獲,必要時,還可與講課教師進行討論,以了解其講課安排的依據。

      3.鉆研教材,認真備課。認真鉆研教材,把握住知識點,認真備好每一堂課。教材是教學的依據,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參考書,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講授本課程的內容,學生學習才會有依據,學生在課堂上跟不上老師時可以參考教材重新整理思路,跟上老師的思路,所以應該重視教材的鉆研。在備課過程中,在不離開教材的原則下,可以參考其他教科書,對比它們的不同之處,尋求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有了這些教法后,上課之前應與有經驗的老師多交流討論是否行得通,總之單兵作戰很容易鉆牛角尖,教學中的每一個問題都應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討論。

      4.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生動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課堂上說練結合,布置好課外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5.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初一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并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后進生的轉化上,對后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多做思想工作,從生活上關心他。從贊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6.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在教學工作中,要努力提高自己對學生的親和力,與學生建立和睦友好的關系。我信奉“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只有真正地關心學生、愛護學生,跟學生做朋友,心心相通,學生才會愿意接近你、親近你,才會樂意地去學習你所任教的科目。

      7.盡量地去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農村學生大多性格內向,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表現為膽小,在學習不愿意開口。針對這種情況,要盡量去了解每一個學生,摸準他們的心理脾氣,在教學中尊重他們,關心體貼他們,及時鼓勵他們。對那些雙差生,我滿懷熱情地關心愛護他們,決不嫌棄、歧視,而是不厭其煩地說理教育。在學習中盡量降低對他們的要求,盡力鼓勵他們,盡量地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從思想上點燃他們進取的火花。

      8.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重心:

      1.認真鉆研教材,改進教法,堅持每周集體備課。

      2.繼續做好中小學的銜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3.注意傳授知識與及時評價相結合

      4.注意課內操練和課外積累相結合,繼續抓好課間口語操練,

      5.建立成績跟蹤檔案,實行分層教學,以提高整體成績

      6.抓好單元考,完善課后輔導,結合區命題趨勢,作到命題規范性、實效性、針對性。

      《四》四年級英語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在當今信息化、知識化的社會,英語教學必須響應國家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政策,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結合小學英語教學的特點,小學英語教學主要應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著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語言能力和英語語感能力,循序漸進地建立起英語語言思維能力.

      二、教學原則

      以聽為首,以聽助說,聽說整合,聽說領先,讀寫跟上,廢止“聾啞英語”。教師全情參與課堂,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創造一種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高質量的上好每一堂英語課,使知識、技能、興趣、音樂、情感、享受融為一體,讓學生在身心愉悅的狀態中掌握知識,在玩中體驗,在體驗中享受成功,在成功中激發潛能。

      三、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的設計和編寫體現了外語教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在分析、研究許多種國內外小學英語教材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博采眾長,形成了本套教材特有的編寫體系。教材編寫有如下特點:1、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2、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3、注重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4、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5、注重融合學科內容,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和滲透。6、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7、注重教學資料的配套,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8、注重中小學各階段的銜接,以保證各學段的順利過渡,全面提高中小學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

      四、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四年級經過三年級一年的英語初步教學,已有一定的英語基礎,由聽說逐步轉向英語的讀寫。鄉村小學中普遍家庭不能輔導,課前的預習,課后的復習比較難以落實,給課堂教學帶來了阻力。課堂中一星期僅120分鐘,也給學生的知識的掌握和靈活運用在今后的教學中增添了難度。四年級的主要任務還是要應面向全體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自主能動性、積極性,并發揮團隊協作精神。營造互幫互助,共同學習英語的語境。

      五、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使學生能聽懂、會說一些日常交際用語,并能在情境中運用,能夠進行初步的交流。

      2、使學生掌握一定數量的單詞,掌握生詞的讀音、書寫及中文意思。

      3、通過歌曲、游戲、歌謠、游戲、制作等活動鞏固所學內容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六、教學措施

      1、深鉆教材,挖掘教材的內在聯系,認真備好每節課,精心設計教案。2、更新教育觀念,明確教師角色,建立以人為本的學生主體觀,建立民主、平等、和諧、合作的教育觀,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3、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改變過去“滿堂灌”的方式,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在課堂上,有講有練,精講精練,有動有靜,讓學生說起來,動起來。4、實行開放式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在參與交流中提高英語交際水平,同時提高學習興趣和合作能力。5、訓練和提高學生能聽懂一些日常生活對話,能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

      七、教學評價

      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助合作,將教學同學生的思想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學生輔導。注意滲透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營造語言環境,提高學生的口語和聽力。

      八、教學內容與課時安排

      本學期教學36課時,另加考查、講評4課時,本學期共計40課時。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周、第二周UnitOnemyclassroom6課時

      第三周、第四周UnitTwomyschoolbag6課時

      第五周、第六周UnitThreemyfriends6課時

      第七周、第八周RecycleOne6課時

      第九周、第十周UnitFourmyhome6課時

      第十一、十二周UnitFivewhatwouldyoulike6課時

      第十三、十四周UnitSixmeetmyfamily6課時

      第十五、十六周RecycleTwo6課時

      第十七、十八周總體復習6課時

      《五》七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本學期所授課程為七(2)(5)兩班數學,作為剛進入中學的學生,他們對一切都感到很新鮮,為做好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特制定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所授課程為七(2)(5)兩班數學,作為剛進入中學的學生,他們對一切都感到很新鮮,為做好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特制定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七(2)(5)作為兩個剛組成的班集體,學生數分別為61人和62人,基本情況差不多,學生成績相差較大,有部分同學在90—100分數段,比例較小,大部分同學在60—80分數段,也有不少60分以下的同學,其中最低的就十幾分,因此教學困難大,在抓總體的同時要做好學優生的提高工作和學困生的補差工作。

      二、教學目標

      第一章有理數通過實際的例子,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會用正負數表示實際問題中的數量,理解有理數的意義,能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借助數軸理解相反數和絕對值的意義,掌握了有理數的加、減、乘、除運算,理解有理數的運算律,并能運用運算律簡化運算。

      第二章整式的加減理解并掌握單項式、多項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們的區別與聯系,理解同類項的概念,掌握合并同類項的方法,掌握去括號時符號的變化規律,理解整式中字母,整式的加減運算建立在數的運算基礎之上,能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并能用整式表示。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經歷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方程的過程,通過觀察、歸納得出等式的性質,能利用它們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標,體會建立數學模型的思想,通過探究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的關系,進一步體會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

      第四章圖形認識初步通過實物和具體模型,識別一些基本幾何體,能畫出從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幾何體以及它們的簡單組合得到平面圖形,進一步認識直線、射線、線段的概念和它們的區別與聯系,通過豐富的實例進一步認識角,理解角的兩種描述方法,逐步掌握學過的幾何圖形的表示方法,初步認識圖形是有效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工具。

      三、教材分析

      綜合分析本冊教材,有如下特點:

      1、承上啟下,立足發展,返璞歸真的反映了知識的來龍去脈和思想方法的深刻內涵,有效的掲示了初等數學和高等數學的聯系內容,為后續學習作鋪墊。

      2、體現過程,反映規律,知識首先是粗略的、定性的、直觀的,然后才是精確的、定量的、抽象的,通過“思考”、“探究”、“歸納”等逐步引導出精確、定量、抽象的認識。

      3、注重基礎,突出重點,課程著重于基礎性、普遍性、通用性的內容。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認真備課,鉆研教材,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提高課堂效率。

      2、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全面分析,有針對性的設計教案,并根據每位學生的不同特點為每位同學制定一份學習方案,幫助他們提高學好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3、每月進行一次師生交流會,分批和同學們談學習數學的感受和心得體會,并記入學生檔案袋,及時有效的幫助他們改變計劃。

      4、做好學優生的提高工作和學困生的補差工作,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進度表

      月份周次起訖時間教學內容9月131------9月6日第一章第1節27-----13日第一章第2節314-----20日第一章第2,3節421------27日第一章第3,4節528-----10月4日第一章第5節及“國慶”放假10月65-----11日第一章本章知識小結及第二章第1節712-----18日第二章第2節819-----25日第二章第2節及本章知識小結926—11月1日第三章第1節11月102-----8日第三章第2節119-------15日第三章第3節1216------22日第三章第4節1323---29日第三章第4節及本章知識小結1430----12月6日第四章第1節12月157-----13日第四章第2節1614—20日第四章第2,3節1721-----27日第四章第3,4節1828---元月3日第四章第4節及本章知識小結元月194----10日期末復習專題2011------17日期末復習專題2118-------24日期末復習專題。

      《六》學期化學教學工作計劃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化學是一門九年級剛開設的新課程,與生活的聯系較多,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教師應正確引導,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績。本期擔任九年級1、2班的化學教學任務,這些學生基礎高低參差不齊,有的基礎較牢,成績較好;當然也有個別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教師要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展進步。

      二、教材分析

      九年級的化學教材分為上下兩冊,其中上冊為本期的教學內容,它由七個單元組成:

      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從三個方面向學生介紹了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通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將學生帶入化學的殿堂,從而很自然地接受這門新的課程,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首先從學生最熟悉的物質空氣著手,研究了空氣的組成,學習了空氣中與人生命息息相關的一種氣體——氧氣,并探究了氧氣的實驗與工業制法。第三單元自然界的水從水的組成,導入到微觀世界,了解了分子和原子,為使書本知識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又對水的凈化與水資源的保護進行了分析。

      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這一單元抽象地向學生介紹了物質的微觀構成,使學生學會去理解物質是怎樣構成的,為今后的探究打下基礎。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這一單元讓學生懂得物質不生不滅的道理,學會寫化學方程式,并初步引入了化學計算。

      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從學生比較熟悉的碳元素組成的一些物質著手,對形成物質最多的一種元素進行學習,并探究了二氧化碳的制取。

      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從燃燒的現象開始,去探究燃燒的條件,同時得出滅火的方法。讓學生從身邊去發現化學知識,了解燃料的種類以及燃燒對環境的影響。

      三、教學總體目標

      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獲得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所需要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在促進社會發展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化學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提高未來公民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四、教學具體目標

      通過一學期化學課程的學習,學生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得到發展。

      知識與技能:

      1.認識身邊一些常見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其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能用簡單的化學語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學概念,初步認識物質的微觀構成,了解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認識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系。

      3.了解化學與社會和技術的相互聯系,并能以此分析有關的簡單問題。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能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

      過程與方法:

      1.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能提出問題,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

      2.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能用文字、圖表和化學語言表述有關的信息,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3.能用變化與聯系的觀點分析化學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

      4.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增強對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2.初步建立科學的物質觀,增進對"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的"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逐步樹立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觀念。

      3.感受并贊賞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4.逐步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觀念。

      5.發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6.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樹立為民族振興、為社會的進步學習化學的志向。

      五、具體措施

      (1)加強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在教學中,要堅決防止只重講授、輕視實驗的偏向。在實驗教學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學生愛護儀器,節約藥品。

      (2)加強化學用語的教學

      元素符號、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等是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及變化的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結合實物和化學反應,學習相應的化學用語,結合化學用語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記憶,又有利于加深他們對化學用語涵義的理解。還應注意對化學用語進行分散教學,通過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和有計劃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

      (3)重視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

      元素化合物知識對于學生打好化學學習的基礎十分重要。為了使學生學好元素化合物知識,在教學中要注意緊密聯系實際,加強直觀教學,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讓學生多接觸實物,多做些實驗,以增加感性知識。要采取各種方式,幫助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在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后,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制法和用途間的聯系,并注意加強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對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的指導作用。

      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周、第二周(9.1~9.9)緒言、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第三周(9.10~9.16):走進化學實驗室(參觀化學實驗室,怎樣進行化學實驗,怎樣設計實驗)、單元測試。

      第四周(9.17~9.23):空氣、氧氣。

      第五周(9.24~9.30):制取氧氣,單元測試。

      第六周(10.1~10.7):水的組成、分子和原子、水的凈化。

      第七周(10.8~10.14):保護水資源、最輕的氣體、單元測試。

      第八周(10.15~10.21):原子的構成、元素、離子。

      第九周(10.22~10.28):化學式與化合價、單元測試。

      第十周(10.29~11.4):期中復習及考試、試卷分析

      第十一周(11.5~11.11):機動

      第十二周(11.12~11.18):質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第十三周(11.19~11.25):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單元測試。

      第十四周(11.26~11.2):金剛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十五周(12.3~12.9):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單元測試。

      第十六周(12.10~12.16):燃燒和滅火。

      第十七周(12.17~12.23):燃料和熱量、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

      第十八周(12.24~12.30):石油和煤的綜合利用、單元測試。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偷窥女厕|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AV波多JI|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亚洲自国产拍揄拍| 在线亚洲午夜片AV大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亚洲美女激情视频| 亚洲人成电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最新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AV麻豆| www.亚洲色图| 亚洲五月午夜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婷婷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jjzz亚洲亚洲女人|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偷偷自拍高清|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 亚洲午夜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