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化學社會結課論文

      化學社會結課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化學社會結課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化學社會結課論文

      化學社會結課論文范文第1篇

      本人于1994年畢業于常熟高等專科學校,96年8月分配到東萊中學,98年調到慶東小學,99年到東萊小學,一直工作至今。98年9月經張家港市中小學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評為小學一級教師,同年獲教師資格證書,99年1月,參加蘇州市辦公自動化考核,成績合格。99年12月取得了現代化教育技術合格證書,XX年11月參加普通話培訓考核達到二級乙等。XX年5月,參加全國成人高考,錄取江蘇省揚州大學科學與計算機系,現本科在讀。XX年10月參加了江蘇省職稱計算機考核,成績合格。共通過三篇論文鑒定,其中二篇達到良好。現任三到六年級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我首先在師德上嚴格要求自己,要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認真學習和領會***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基于以上認識,我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馬虎,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好每一份作業,教育好每一個學生,努力去做一個深受學生尊重和信賴的老師。 

          一、做一個科研型教師 

      教師的從教之日,正是重新學習之時。新時代要求教師具備的不只是操作技巧,還要有直面新情況、分析新問題、解決新矛盾的本領。在學校領導的指引下,我積極投身于學校教科研,被學校聘為教科員,協助教科室開展教學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師的指點下,成功申請了市級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模式的研究》,由我執筆撰寫了《東萊中心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我的活動方案《奔向二00八》也被選送蘇州。XX年4月,在學校領導和市教研室傅強老師的指導下,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組研討活動在我校順利開展,并取得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去年4月,我參加了全國首屆智慧學術研討活動,論文《大成智慧學與教育信息化》獲準大會交流,并入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被張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為研究XX年4月,在學校領導和市教研室傅強老師的指導下,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組研討活動在我校順利開展,并取得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去年4月,我參加了全國首屆智慧學術研討活動,論文《大成智慧學與教育信息化》獲準大會交流,并入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被張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為研究員,參與了國家級課題《智慧學理論在教育中應用研究》方案的撰寫。 

          二、做一個富有愛心的教師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學生當作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愛學生,要以尊重和依賴為前提,要做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我經常從小處著手,從學生關心的事尋求最佳教育時機,給學生春風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隨筆《教育,從尊重學生的個性開始》《實施“心情教育”培養健康心理》《一瓶鋼筆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張家港日報《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繼發表。其次,我和家長也積極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長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實踐《別開生面的家長會》在《關心下一代周報》上發表,并在該社當年上半年好稿件評選中獲二等獎。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質教育》在張家港日報《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個理念新的教師 

          目前,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已經在張家港市全面推開,在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所教的學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數學課上,我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發現,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提高學習能力。在信息技術課上,我一改以往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傳統教學方式,在學生中開展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的知識來源不只是老師,更多的是來自對書本的理解和與同伴的交流,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我在實踐的同時,也不忘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設計《展現變化規律 激發主動發現》在市小學數學教學案例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論文《小學數學教學探例》《“圓柱的認識”教學案例對比分析》《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初探》《小學信息技術文字處理單元教學設計》《論新課程標準下的信息技術教育》《當教學設計面對新課標》相繼發表。XX年12月,在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基本功競賽中獲一等獎。 

          四、做一個信息時代的教師 

          目前,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信息社會的高度發展要求教育必須改革以滿足培養面向信息化社會創新人才的要求,因此,我們教師再也不能滿足于用粉筆來教學了,而要把計算機和網絡當作新的教學工具,進一步把我們的課堂進行延伸!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上,在理論上我作了以下探索,論文《信息化環境下戰爭與和平的教學設計》《“形神兼備”的整合》《新課程:整合,可以更精彩》《信息技術與小學社會學科整合的實踐與思考》在國家級專業刊物上發表,我還積極參與第一、二屆張家港市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評優課活動,均獲三等獎。第一屆參賽學科是社會課,課題是戰爭與和平,第二屆參賽學科是數學課,課題是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我還參與了學校網站的建設,為老師和學生搭建了一個網絡化學習的平臺,為學校的教育信息化進程作出自己的貢獻。因我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XX年被評為張家港市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先進個人。  共2頁,當前第1頁1

      化學社會結課論文范文第2篇

      本人于1994年畢業于常熟高等專科學校,96年8月分配到東萊中學,98年調到慶東小學,99年到東萊小學,一直工作至今。98年9月經張家港市中小學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評為小學一級教師,同年獲教師資格證書,99年1月,參加蘇州市辦公自動化考核,成績合格。99年12月取得了現代化教育技術合格證書,2000年11月參加普通話培訓考核達到二級乙等。2002年5月,參加全國成人高考,錄取江蘇省揚州大學科學與計算機系,現本科在讀。2002年10月參加了江蘇省職稱計算機考核,成績合格。共通過三篇論文鑒定,其中二篇達到良好。現任三到六年級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我首先在師德上嚴格要求自己,要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認真學習和領會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基于以上認識,我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馬虎,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好每一份作業,教育好每一個學生,努力去做一個深受學生尊重和信賴的老師。

      一、做一個科研型教師

      教師的從教之日,正是重新學習之時。新時代要求教師具備的不只是操作技巧,還要有直面新情況、分析新問題、解決新矛盾的本領。在學校領導的指引下,我積極投身于學校教科研,被學校聘為教科員,協助教科室開展教學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師的指點下,成功申請了市級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模式的研究》,由我執筆撰寫了《東萊中心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我的活動方案《奔向二00八》也被選送蘇州。2003年4月,在學校領導和市教研室傅強老師的指導下,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組研討活動在我校順利開展,并取得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去年4月,我參加了全國首屆智慧學術研討活動,論文《大成智慧學與教育信息化》獲準大會交流,并入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被張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為研究員,參與了國家級課題《智慧學理論在教育中應用研究》方案的撰寫。

      二、做一個富有愛心的教師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學生當作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愛學生,要以尊重和依賴為前提,要做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我經常從小處著手,從學生關心的事尋求最佳教育時機,給學生春風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隨筆《教育,從尊重學生的個性開始》《實施“心情教育”培養健康心理》《一瓶鋼筆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張家港日報《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繼發表。其次,我和家長也積極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長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實踐《別開生面的家長會》在《關心下一代周報》上發表,并在該社當年上半年好稿件評選中獲二等獎。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質教育》在張家港日報《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個理念新的教師

      目前,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已經在張家港市全面推開,在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所教的學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數學課上,我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發現,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提高學習能力。在信息技術課上,我一改以往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傳統教學方式,在學生中開展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的知識來源不只是老師,更多的是來自對書本的理解和與同伴的交流,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我在實踐的同時,也不忘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設計《展現變化規律激發主動發現》在市小學數學教學案例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論文《小學數學教學探例》《“圓柱的認識”教學案例對比分析》《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初探》《小學信息技術文字處理單元教學設計》《論新課程標準下的信息技術教育》《當教學設計面對新課標》相繼發表。2002年12月,在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基本功競賽中獲一等獎。

      四、做一個信息時代的教師

      目前,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信息社會的高度發展要求教育必須改革以滿足培養面向信息化社會創新人才的要求,因此,我們教師再也不能滿足于用粉筆來教學了,而要把計算機和網絡當作新的教學工具,進一步把我們的課堂進行延伸!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上,在理論上我作了以下探索,論文《信息化環境下戰爭與和平的教學設計》《“形神兼備”的整合》《新課程:整合,可以更精彩》《信息技術與小學社會學科整合的實踐與思考》在國家級專業刊物上發表,我還積極參與第一、二屆張家港市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評優課活動,均獲三等獎。第一屆參賽學科是社會課,課題是戰爭與和平,第二屆參賽學科是數學課,課題是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我還參與了學校網站的建設,為老師和學生搭建了一個網絡化學習的平臺,為學校的教育信息化進程作出自己的貢獻。因我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2002年被評為張家港市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先進個人。

      化學社會結課論文范文第3篇

      小學教師述職報告

      本人于年畢業于常熟高等專科學校,年月分配到東萊中學,年調到慶東小學,年到東萊小學,一直工作至今。年月經張家港市中小學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評為小學一級教師,同年獲教師資格證書,年月,參加蘇州市辦公自動化考核,成績合格。年月取得了現代化教育技術合格證書,年月參加普通話培訓考核達到二級乙等。××年月,參加全國成人高考,錄取江蘇省揚州大學科學與計算機系,現本科在讀。××年月參加了江蘇省職稱計算機考核,成績合格。共通過三篇論文鑒定,其中二篇達到良好。現任三到六年級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我首先在師德上嚴格要求自己,要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認真學習和領會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基于以上認識,我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馬虎,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好每一份作業,教育好每一個學生,努力去做一個深受學生尊重和信賴的老師。

      一、做一個科研型教師

      教師的從教之日,正是重新學習之時。新時代要求教師具備的不只是操作技巧,還要有直面新情況、分析新問題、解決新矛盾的本領。在學校領導的指引下,我積極投身于學校教科研,被學校聘為教科員,協助教科室開展教學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師的指點下,成功申請了市級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模式的研究》,由我執筆撰寫了《東萊中心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我的活動方案《奔向二八》也被選送蘇州。××年月,在學校領導和市教研室傅強老師的指導下,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組研)討活動在我校順利開展,并取得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去年月,我參加了全國首屆智慧學術研討活動,論文《大成智慧學與教育信息化》獲準大會交流,并入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現被張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為研究員,參與了國家級課題《智慧學理論在教育中應用研究》方案的撰寫。

      二、做一個富有愛心的教師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學生當作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愛學生,要以尊重和依賴為前提,要做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我經常從小處著手,從學生關心的事尋求最佳教育時機,給學生春風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隨筆《教育,從尊重學生的個性開始》《實施“心情教育”培養健康心理》《一瓶鋼筆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張家港日報《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繼發表。其次,我和家長也積極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長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實踐《別開生面的家長會》在《關心下一代周報》上發表,并在該社當年上半年好稿件評選中獲二等獎。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質教育》在張家港日報《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個理念新的教師

      目前,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已經在張家港市全面推開,在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所教的學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數學課上,我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發現,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提高學習能力。在信息技術課上,我一改以往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傳統教學方式,在學生中開展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的知識來源不只是老師,更多的是來自對書本的理解和與同伴的交流,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我在實踐的同時,也不忘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設計《展現變化規律激發主動發現》在市小學數學教學案例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論文《小學數學教學探例》《“圓柱的認識”教學案例對比分析》《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初探》《小學信息技術文字處理單元教學設計》《論新課程標準下的信息技術教育》《當教學設計面對新課標》相繼發表。××年月,在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基本功競賽中獲一等獎。

      四、做一個信息時代的教師

      目前,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信息社會的高度發展要求教育必須改革以滿足培養面向信息化社會創新人才的要求,因此,我們教師再也不能滿足于用粉筆來教學了,而要把計算機和網絡當作新的教學工具,進一步把我們的課堂進行延伸!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上,在理論上我作了以下探索,論文《信息化環境下戰爭與和平的教學設計》《“形神兼備”的整合》《新課程:整合,可以更精彩》《信息技術與小學社會學科整合的實踐與思考》在國家級專業刊物上發表,我還積極參與第一、二屆張家港市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評優課活動,均獲三等獎。第一屆參賽學科是社會課,課題是戰爭與和平,第二屆參賽學科是數學課,課題是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我還參與了學校網站的建設,為老師和學生搭建了一個網絡化學習的平臺,為學校的教育信息化進程作出自己的貢獻。因我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年被評為張家港市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先進個人。

      化學社會結課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題】期刊工作

      【關 鍵 詞】學刊/知識結構/編輯學/社會科學學/科學學/國家期刊獎

      【正 文】

      學術期刊(以下簡稱“學刊”)的質量無疑與其主編、編輯的素質、編輯(更主要的是主編)的知識結構有著直接的聯系,而學刊評化的一個側重點應該是考察其操作者(主編、編輯)的知識結構、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這些方面所決定的學刊的優劣情況等。我們曾經研究過“綜合性社科學刊主編最佳知識結構”這一課題,研究結果認為,綜合性社科學刊主編首先應該是學術期刊出版方面的專家,其最佳知識結構“既要具有合適的專業知識,又要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具體地說,綜合性社科學刊主編的最佳知識結構,包含這樣四層含義:1.一定要在一個專業領域內實現“學者化”;2.一定要有豐富的“社會科學學”知識儲存;3.一定要有比較高的“編輯學”理論和實務方面的修養;4.一定要有“領導科學”方面的素質修養。[1]推而廣之,綜合性社科學刊編輯素質、知識結構也大致如此。相應地,綜合性自然科學學刊主編(編輯)應當具有的是“科學學”的修養;而對于專業學術期刊(非綜合性學刊)主編來說,除了“社會科學學”(或者“科學學”)之外,其余三方面的知識結構完全適合于他們。只有有了學刊主編、編輯的最佳知識結構,才能有真正優秀的學刊。

      毋庸諱言,在我國學術期刊界,普遍存在著一種現象,這就是有的學刊主編不去研究“社會科學學”(或者是“科學學”),或者不懂“編輯學”,就是說在這兩個方面不具備最佳的知識儲備,但是,其主編的學刊照樣獲得“國家期刊獎”、“雙高期刊”、“核心期刊”或者是教育部的“名刊工程”期刊,等等。如何解釋這種現象呢?我們認為,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一是這些主編不自覺刪頃應了“社會科學學”(或者“科學學”)和“編輯學”內在規律的要求。但是,唯物主義地講,這種情況是不大可能存在的。我們認為,這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大多是由其所處優越的學術環境、依靠高水平的自然來稿而導致的。二是因為這類學刊編輯部的優秀自然投稿稿件俯拾即是,在這方面,與其他學刊相比,處在一種“不平等”的競爭狀態。誠如著名學者、中國人文社科學報學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編龍協濤先生2002年在其主編的學報獲得“雙高”期刊和第二屆“全國雙十佳社科學報”第一名這兩項大獎后,接受采訪之際所坦言的:“北大學報能有今天的成績,首先因為她背后有北大,有北大深厚的學術資源,有北大校領導和北大學者們的全力支持,還有編輯部同仁的齊心協力。”[2]這是實事求是的。回顧歷次評比,經常是這樣的狀況:“國家期刊獎”等獎勵獲得者大多是國家級科學研究機構或者是國家的主要高等學校主辦的學刊(在此,我們絕對沒有否認在這些編輯部里,在編輯學、社會科學學或者科學學等方面的研究上,不乏高水平者)。[3]而稍低一級的獎勵,往往是那些由一般綜合性大學和各省級社會科學院(科學院)等主辦的學刊,依此類推,幾乎“概莫能外”。

      還有一種現象,更能說明這一點:就是同一所大學主辦的文、理兩種學報,它們的獲獎情況一般取決于該校文、理比重和力量的對比,以理為主的學校,它的自然科學版學報獲獎情況就遠超過其社會科學版,相反,以文為主的學校的社會科學版學報獲獎情況就遠超過其自然科學版。就是說編輯部人員的力量高低不能決定和左右其學校文理比重,不能決定其學報的優劣。加之我國大學學報國家給的定性是“以反映本校教學、科研成果為主的學術期刊”,它不適宜過多發表校外成果,這就決定了學校層次決定學刊層次、專業層次決定相關學刊層次局面的存在。加之,人們往往習慣地把得意之作投到更高級的科研(教學)單位主辦的學刊上去,使這些學刊形成了良性循環的局面。所以,目前的“優秀學刊”和非“優秀學刊”往往并非是由辦刊人主觀因素造成的。我國學刊的評比,其實是在評所登載的論文水平,是在評比主辦單位的學術水平,這與評刊的初衷是大相徑庭的。我國的新聞出版職能部門的主要職能是管理我國新聞出版的法制化和規范化執行情況的,而我國的期刊評比又主要由它們來執行,如果不是主要去考察各學刊的編輯水平,而主要去考察他們的學術水平,難免導致本末倒置。應該說,高等學校的學術水平是由教育部等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去評比的,科學文化水平是由科技部或各省、市、自治區政府代表國家去評比的。所以客觀地講,這些學刊獲得的種種榮譽,更主要的是基于其依附單位的高水平,依靠其所載內容(論文)的高水平,而并非靠編輯部成員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即高水平)取得的。它們依附的單位是科學研究方面的“國家隊”,其學刊理所當然的就是學刊界的“國家隊”。對此,南翔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學術刊物分三六九等,并非見諸言之鑿鑿的紅頭文件,而是一種依門楣而定的習慣,門當‘等’對的,主要不是質量,而是出身。”[3]我們認為,這個“依”就是依靠,這個“門楣”就是那些代表國家水平的學術單位,這里的“質量”應該指由編輯們的主觀能動性所創造出來那種品位,而這里的種種榮譽往往是靠其主辦單位的高水平,而非辦刊人的主觀努力和高水平得來的。如何通過國家對學刊的評比來真正調動編輯者們的積極性就成了問題的焦點。難怪經常聽到有人抱怨:“大刊好編,小刊難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是這種情況的一種客觀反照。

      轉貼于

      我們提出這一重要問題,還基于以下三個事實:第一,在2004年8月召開的“首屆科技出版發展論壇”上,我國科技專家發出這樣深深的疑問和感嘆:“中國為何沒有《科學》?我國科技期刊處于內外夾擊”。到目前為止,我國在自然科學方面還沒有像美國《科學》,在社會科學方面,還沒有像英國1843年問世的《經濟學家》(The Economist)那樣國際著名的學刊,就是明證。然而,與此同時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一些國際性科技期刊近年來紛紛進軍中國,美國的《科學》以及英國的《自然》等大牌學術期刊都加大了在中國的約稿力度。在我國并非沒有優秀學者和一流的學術稿件,而是沒有世界一流的學刊。

      第二,這個事實更進一步說明了這個問題。美國科學情報所(ISI)編制的大型檢索系統“科學引文索引”(SCI)根據編輯水準、國際化程度及在學術界的影響等量化指標,每年都對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余種期刊進行統計和評估。近日統計的1994-2004年國際學術期刊“引用總數”排行榜出爐。結果顯示,以發表生物醫學領域論文為主的學術期刊——美國的《生物化學雜志》(Jou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以被引用174萬次位居首位,綜合類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以133萬次排名第二;大名鼎鼎的英國《自然》雜志與美國《科學》雜志則分別以119萬次和117萬次位居第三、四名;美國物理學會出版的《物理評論快報》與《物理評論》分別以77萬次和60萬次名列第五與第八;第六名由基礎生物醫學領域與臨床醫學領域最負盛名的期刊《細胞》摘得。美國化學學會的《美國化學學會期刊》位居第七名。而與英美等國的期刊相比,中國科技刊物的總體水平還有較大差距。數據顯示,我國期刊的年平均被引頻次約為300次,而同期世界期刊的指標(平均數)為2000多次。

      第三,有關統計數字表明我國的高水平論文往往流失海外。僅在自然科學方面,1999年《SCI》收錄的以我國科技人員為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19936篇,而其中在國內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僅占38%,在國外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卻占到62%;我國科技工作者1999年被國際頗具影響的三個檢索系統《科學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學技術會議錄索引(ISPT)》收錄國際論文共計46188篇,比上年增長32%。按國際論文排序,我國由上年的第九位升至第八位。所有這些說明,我國不是沒有高水平論文,而是沒有一流學刊。

      上述情況能不牽涉到我國學刊編輯主觀能動性、編輯(首先包括主編)的素質和知識結構問題嗎!現在的學刊評比已經形成了一個“怪圈”:代表“國家隊”的學刊因為優秀稿件的優勢,所以,其學術質量自然而然在國內領先,它們的主辦者往往可以高枕無憂,國家的種種期刊獎勵非他們莫屬。然而,我國有世界一流的學者、有世界一流的學術論文,沒有的是世界一流學刊,這難道不是一個怪圈?這個問題與中國體育界“國足”現象實質上是一個問題,只是還沒有引起人們的警覺而已。國足在國內是無疑的第一,但是能滿足于這個“第一”嗎?答案再清楚不過了。其實我國學刊界,早已有有識之士為此呼吁過,原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編龍協濤教授在2002年就特別強調過:“學術刊物也需要策劃!”[2]我們認為,這個“策劃”當然包括學刊編輯、主編深層次積極性的調動。須知,我國的學刊是在特有體制下形成的特別的運行機制。目前無論主辦學刊的高等學校還是科研院所均是以公有制為主的,由國家及其所屬機構投資,而現在的學刊評比實際上不是去評比它的具體操作者——編輯們的主觀能動性:他們的努力程度、編輯業務水平等,然而這恰恰正是我們應該去認真評比的,也應該是評比的初衷所在,是評比的真正意義之所在。所以,假如我們的學刊評比,不是僅僅去注重所載論文的水平,而是把編輯的主觀因素(主編是其靈魂)作為主要考察對象,真正按照可比性來進行評比的話,目前這些“優秀期刊”不見得就全都“優秀”。同時,如果我國的學刊評比按照科學合理的因素去進行,我國的學刊事業一定會出現更加繁榮的局面。

      應當科學評比我國的學刊,解決這一問題具有緊迫性。我國的學刊評比應當及時改弦更張,把評比的角度轉變到以下幾個方面來:1.學術期刊編輯部獨自享有資源的利用、開發和優化組合情況,這些資源包括所在地域的古今特色文化。2.編輯部成員在文稿修改中的作用大小情況,是起了積極作用還是起了消極作用,是使文章錦上添花還是有意無意弄巧成拙。3.編輯部培養作者、發現人才的情況。4.學刊編輯部門在出版標準化、學術規范化等方面與國際社會接軌的情況。5.學術期刊編輯部在出版規范、編輯技巧方面的情況。6.作者、讀者對編輯部的滿意度;編輯部及其主編執行國家著作權法等法規的情況。7.學刊封面和版芯的裝幀、設計的準確度,它包括是否合乎封面設計規律、美學意義上的優劣情況等。8.編輯部成員對出版規律和編輯規律的探討和研究狀況,其標志是其發表編輯學成果的質量與數量。9.編輯部整體(尤其是主編)對社會科學學(或者科學學)的把握程度,這同樣看其有無高水平成果發表,等等。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我國的編輯人員絕大多數是“半路出家”,即一般都不是編輯學科班出身,因為我國的編輯學高等教育才剛剛起步,現在在崗的學刊編輯主力大部分是在這之前參加工作的。另外,我國傳統上往往忽視“社會科學學”(或“科學學”)方面的教育和培訓,所以,進行編輯學和科學學(社會科學學)方面的研究不叫不務正業,恰恰相反,這正是我國學刊主編和編輯們急需彌補的一課,因為我國學刊界當務之急需要的是學刊編輯行家——編輯家。我國的期刊評比如果能改弦更張,把考察、評比的角度和對象選準,必將大大提高我國學刊的整體水平,必將激勵一大批所謂“小”和“弱”的學刊脫穎而出,真正形成我國學刊“百家爭艷”的局面,這也必將促使我國眾多學刊早日躋身于世界名刊行列,從而大大促進我國科學文化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尹玉吉,尹玉琴.論社科學術期刊主編的最佳知識結構[J].編輯學刊,2004,(5).

      化學社會結課論文范文第5篇

      臨床藥學教育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藥學實踐方案教學改革臨床藥學是以提高臨床用藥質量為目的,以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為核心,重點研究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方法的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我校于2009年開始招生臨床藥學方向的學生,由于起步較晚,目前工作仍處于摸索階段。為促進我校臨床藥學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地發展,我們在分析社會對臨床藥學人才需求的基礎上,借鑒國內外臨床藥學教育的先進經驗,綜合考慮我校實際情況,從臨床藥學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藥學實踐方案和教學改革這幾個方面對我校的臨床藥學教育改革發展方向進行了探索。

      一、臨床藥學社會需求及臨床藥學人才培養現狀

      2002年,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指出:“藥學部門要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藥學管理模式,開展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臨床藥學工作,參與臨床疾病診斷、治療,提供藥學技術服務,提高醫療質量”,并規定臨床藥師數量原則上三級醫院應不少于5名,二級醫院不少于2名。就廣西而言,廣西省三級甲等醫院對臨床藥師的需求量就達上百名,而且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新藥研制、開發、上市速度的加快,國外進口藥品品種的增多,對懂藥又懂醫的臨床藥師的需求量會大大增加。目前,廣西省第一批臨床藥學方向的應屆生尚未畢業,且人數不足130人,故社會對臨床藥學人才需求很大。讓藥師培訓后轉為臨床藥師,或是醫師轉為臨床藥師,只是一種迫不得已對辦法。從根本上解決臨床藥師匱乏對問題,必須得依靠高等醫科院校培養人才。

      在我們所調查的桂林市三甲醫院中,臨床藥學工作仍主要局限在藥學研究、藥品不良反應監控和血藥濃度監測,與臨床結合得不夠緊密,造成臨床藥師“去臨床”而不是“下臨床”的尷尬局面。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培養出來的臨床藥師缺乏系統的醫藥知識結構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我校的臨床藥學教育應該在這些方面改革創新,培養出知識結構完善、符合臨床實際需要的臨床藥學人才。

      二、對我校臨床藥學教育改革發展策略的建議

      一名合格的臨床藥師必須具有醫學、藥學雙重背景,可能真正融入臨床,參與診療過程。結合臨床實際,對臨床藥學方向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專業教育,是臨床藥學教育取得成功對保證。

      1.結合臨床實際需求,發揮自身優勢,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

      接受調查的桂林市一線臨床藥師認為臨床藥學生應符合以下幾方面的要求:責任心強,以“病人為中心”開展臨床藥學工作;必備的藥學和醫學知識,能理論聯系實際;清晰的臨床工作思維和較強的臨床藥物應用技能;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自主學習能強,容易接受新知識、新信息和新技能。這些要求反應出臨床藥學具有實踐性強的工作性質。根據臨床藥師主要為患者提供藥學服務的特點,我校臨床藥學教育應以培養應用型和技能型臨床藥學專業人才為定位。

      同時,做為地方高等醫學院校,雖沒有綜合性大學的多學科優勢,但我校辦學多年來已積累了多方面的醫療教學資源,所以我校應揚長避短,將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同時加強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以提高學生的競爭力。

      一線臨床藥師與有關教研人員應一起確定臨床藥學培養的具體要求,完善臨床藥學方向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使臨床藥學教育活動指向臨床現實需求,實現高等教育培養實用型人才的宗旨。

      2.立足實際,借鑒先進經驗,優化課程體系

      (1)圍繞培養目標,進行課時調整

      我校的課程設置反應出臨床藥學教育已經慢慢由化學教育模式向生物醫學-化學模式轉變,生物醫學的比例比傳統的藥學教育有所上升。但在專業基礎課程設置中,生物醫學和藥學課程的設置比例差別比較大。對我校臨床藥學方向的學生就課程設置進行調查問卷的結果表明,有67%的同學認為這樣的比例讓他們在后續的臨床課程中感到吃力。此外,有80%的同學認為本專業缺乏醫藥融合的課程,有68.2%的人認為學校應該開設醫學倫理課和人際溝通等人文課程。

      對問卷作出應答的一線臨床藥師對我校臨床藥學專業方向的主干課程大體上表示認同,但超過50%的被調查者認為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天然藥物化學、胚胎學在臨床實踐中很少用到,應減少課時比重。另外,有超過70%的被調查者認為臨床藥學概論、臨床藥物治療學、藥物經濟學、藥物不良反應、案例分析、藥學信息檢索這些課程是臨床藥學的特色課程,應加大課時比重。此外,89%的臨床藥師認為醫學倫理學、溝通技巧等人文課程很重要。

      我校臨床藥學方向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故課程選擇方面應緊緊圍繞這一培養目標進行。以學科發展和臨床實際需求為導向,我校應在課程選擇方面做出一些適當的調整。如減少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的學時比重,有針對性地增加病理生理學、診斷學等醫學課程的比重,壓縮公共課程的學時,增設臨床藥學特色課程如案例教學、藥物不良反應等等,增加醫藥融合的課程,如內科及藥物治療學。此外,應適當增設人文素質課、醫學倫理學、醫患關系與人際溝通等人才課程。

      (2)合理重組課程

      根據學科的性質和內在聯系,把相關性的課程編制成一個系統、緊密的知識模塊。國外許多醫學院校已在這樣的課程改革中收獲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英國London大學每個學期只設一門大課程,依次是醫藥科學原理、藥學的科學基礎、治療學的藥劑學與藥理學方法,藥物開發、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踐課程、藥學實踐。這些大課程將幾門相關性強的課程有機組合,綜合性很強。我校可以參考這種思路進行課程改革,提高人才培養效率,強化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

      3.制定一個詳細的藥學實踐方案

      藥學實踐是臨床藥學專業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學以致用、整合知識的重要階段,是培養學生臨床藥學實踐技能的關鍵時期。然而,我國臨床藥學教育仍在探索階段,卻要求學生在短暫有限的藥學實踐時間里,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結合并運用到臨床實踐中去,并具備基本的臨床藥學實踐技能。藥學實踐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我校臨床藥學方向人才培養目標是否實現,而一個合理可行、詳細周密的藥學實踐方案時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保證。

      通過了解衛生部有關醫療機構臨床藥學工作的要求,參考先進的藥學實踐經驗,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我們對我校臨床藥學實踐方案的制定做出以下幾點建議:

      (1)藥學實踐的目標和具體要求

      我校藥學實踐時間有限,包括醫院主要科室輪回實習10周,后專題實習10周。明確藥學實踐的目標和重點才能充分利用時間,收獲最好的實踐效果。根據臨床實際需求和實習單位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學生在該階段應掌握的專業技能和具體要求。此外,還應建立嚴格完善的考核方法,嚴格按照這些方法對學生進行考核。

      (2)藥學實踐的時間安排

      我校的臨床藥學本科教育采用“4+1”模式,前四年以理論知識學習為主,最后一年參加臨床實習。這樣的安排容易讓學生對以前學過的知識掌握得不夠牢固且容易遺忘,而到了最后一年又難以迅速適應臨床工作。通過調查可知,我校80%的本專業在校生希望學校能有計劃地安排他們到醫院見習,可以是每周一次或每學期集中見習2~3周。故我校可以參考美國藥學實踐的“早期見習+后期強化”的模式,在各學期間漸進安排實踐課。

      (3)藥學實踐基地的選擇

      臨床藥學方向的學生未來的工作崗位主要是臨床,選擇合適的藥學實踐基本直接關系到其將來是否能很快進入角色,開展臨床藥學有關工作。因此在學生參與臨床實習前,學校應遴選出合符要求的實習醫院。通過多方面了解信息,個人認為有臨床藥學實踐基地應滿足以下要求:同意接受臨床藥學實習生,臨床藥學開展工作至少包括參與醫師正常查房和參與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有至少1-2名臨床藥學實踐經驗達2年以上的臨床藥師。此外,可以把我校臨床藥學和臨床醫學的實踐基地有機結合。

      (4)藥學實踐內容和具體實施步驟

      根據當地的臨床藥學發展現狀及實習醫院的臨床藥學服務開展情況,圍繞藥學實踐目標與具體要求,安排相適應的藥學實踐內容,確定具體的實施步驟。實習單位可與臨床實踐機構合作,借鑒臨床藥師培訓機構的先進經驗,重新設置臨床實踐課程。特別是在論文撰寫階段,應與藥學本科的論文要求有所區別。在臨床指導老師的引導下進行。為了讓學生畢業論文撰寫更順利,可在學生完成實踐后,邀請院內、外的學術帶頭人就論文撰寫的有關問題進行系統培訓。

      4.圍繞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教學改革

      (1)理論教學改革

      我校臨床藥學各課程幾乎采用課堂授課的授課形式,而美國高等教育普遍開設PBL討論課,由學生掌握主動權,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鍛煉學生獨立創新能力。雖然在傳統教育模式影響下,我校臨床藥學教育全面展開PBL教學的條件尚不成熟,但老師可以適當選擇一些專題,以問題為核心,開展小組課題討論,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此外,對我校臨床藥學學生就教學內容的調查表明課堂上的教學內容與臨床藥學需求脫節比較嚴重,大部分老師仍按照傳統大藥學教育的主要內容進行授課。對此,有關老師可以在今后的教學中,將理論知識滲透到臨床實際中去,既講基礎,也講科研前沿的最新話題,更要講臨床中的應用。

      (2)實驗教學改革

      我校臨床藥學教育的實驗課程設置,仍沿襲傳統藥學教育的實驗設置方式,即開設理論課的同時開設實驗課。在問卷中有78%的同學認為在進行綜合性較高的實驗操作時,或者實驗過程中需要用到大部分還沒講到的知識時,感到無所適從,理論與實踐的無關聯和知識學習的斷續性強使他們喪失了學習的興趣。日本藥學教育的實踐課多在三年級統一、系統、集中開設的方式不適合我國藥學教育情況,但受其優實驗教學化組合的思想的啟發,進行實驗教學內容優化組合、教學組織形式優化組合、教學方法優化組合等方面的改革,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無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驗教學,其最終目的均是培養應用型的臨床藥學人才,故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都要緊緊圍繞這一目標進行。同時,師生應加強彼此的交流溝通,共同促進臨床藥學教學的發展。

      三、展望

      本校憑借豐富的臨床資源和醫藥教學經驗等優勢,通過借鑒國外先進的臨床藥學發展的寶貴經驗,根據臨床實際需求進行教育改革創新,必將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等醫學院校臨床藥學教育體系,為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的應用型臨床藥學人才,為廣大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蔣學華,李喜西,曾仁杰. 臨床藥學學科與學科的可持續發展[J]. 中國藥房,2008,19(13):965-968.

      [2]帥翔,邵瑞琪,婁紅祥.發揮多學科優勢,促進臨床藥學教育發展[J].藥學教育,2006,3(2):1-4.

      [3]劉皋林,陳蓉. 新醫改形勢下臨床藥師的地位和作用[J].中國藥房,2010,1(11):1-15.

      [5]閆冠韞,杜智敏,孫建平,謝良軍. 美國臨床藥學教育模式差異的啟示. 藥學教育. 2012,1(1):4-6.

      亚洲视频.com|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色噜噜AV亚洲色一区二区|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 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国产亚洲一区区二区在线|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亚洲av日韩av无码黑人|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高清|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四虎|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