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藝術觀念論文

      藝術觀念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藝術觀念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藝術觀念論文

      藝術觀念論文范文第1篇

      在21世紀中,美術課程迎來了一種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在強調課程中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實踐方法中的幾方面作為課程的主體部分。美術課程資源也并不局限于美術學科本身,而是在于一種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中,在發掘美術教育的同時也延展至自然、文化、社會等范疇。而在課程的設置上開始強調實用美術的重要性。以工藝美術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并成為美術和精神交流的純粹藝術的融合。這樣的課程在安排與排列中體現的素質教育的一方面,我們一次為基礎淘汰了過去單一的以美術知識、美術技能作為教學內容的授課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在提高學生創造美的能力,是學生學到一生受用的藝術能力,充分的體現美術在情感中的發揮同時加強的學生的自助創新的綜合性與創造探索性。1)基礎美術課程資源的改革也受到影響強調美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學科的整合不僅是簡單的除藝術和語文數學等學科,它是將藝術思想和形象思維的方法,為其他學科,反之亦然。后現代藝術是綜合的藝術,美術課程的發展應該是基于多樣性,并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從傳統的學科清晰的集成開發。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以綜合的概念取代傳統的主體概念,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影響,逐漸使主體范疇達成全面。有機的將美術和其他學科綜合在一起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技能。2)注重美術學科內容的綜合實用美術是區別于純藝術美術的一門美術形式,二者有著不同的用途和意義,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實用美術盡管和純藝術在創作、技巧、技法、精神方面功能有著很多不同,但都是出自大美術的范疇,有著本質的聯系,他們的社會功能都是為了美化豐富人類生活,他們在藝術學科中承擔的社會組織、認識、教育、審美的功能是相同的。所以說加強實用美術與純藝術美術的綜合有助于達到美術教育的目的。如我國現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不單進行優秀藝術作品的美術鑒賞,還結合所學美術技法進行手工藝品的制作及實用性藝術工藝的創作。

      2、對美術教育教學方法的影響

      后現代的理論在校園中執行起來會使教學觀念發生一點的轉變,從文本對話這兩個后現代的課程中我們看到了教學的本質是一種互交活動,一種合作學習狀態,再這個教育過程中產生了一種語言性溝通與語言性活動,波依爾說“校應當是教師和學生這兩類主體交互作用形成學習共同體”后現代藝術的提出還影響了美術教育中教學方法的改變。一方面促使教學方式方法更加靈活多樣。從前只是單一的口耳傳教,到現在的多方式教學,多媒體、教具等的運用提高了教學效率。在課堂上通過做游戲、小組討論等方式則豐富了教學方法,使課堂不再單一。在新時代的推動下,教師角色的定義和作用也在悄悄的發生著轉變。從傳統的老師教學生學變為老師引導學生探求,老師也從“神壇”上走下來,與學生亦師亦友。在后現代藝術的影響下,我國美術教育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方面體現出多側面、多層次和多水平的傾向。這一點正也體現了后現代藝術的核心理論多元化。

      3、結論

      藝術觀念論文范文第2篇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優秀的藝術家高超的演奏技術能否得到普及與傳承,就取決于銅管樂的教育理論的研究與教學方法的研究,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非凡的演奏技巧至今無人超越,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就必須把這些優秀演奏家的演奏技術破解,才能. 提高.發展。

      大自然給予人類的功能是很微妙的,很多生理現象是不受大腦思維控制的,人類的“呼吸”也是如此。學習銅管樂演奏技術最根本技術就是解決對“呼吸”的控制,決不能把“呼吸”的表面現象作為控制“呼吸”的教學理論。

      銅管樂演奏藝術新概念是從人體解剖學.神經內科學.流體力學的學術觀點出發,從人體“呼吸”的物理現象來研究人體內氣壓的形成與控制,分析氣流.氣壓.流速.流量以及氣流作用在受力點的狀態為研究課題,從而達到直觀的教學目地,使學生能夠準確的.有地放矢的煉習,使我們的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氣流的控制與運用是我們學習和演奏銅管樂的主要課題,而且在進入高級別的練習時,要更加謹慎的練習氣流的控制與運用,一旦這個問題解決了,其他的技術練習就比較容易進行下去了。因此,我們必須要把呼吸時人體內的物理現象搞清楚,才能準確的控制與運用氣流。

      從物理學的角度講,氣態和液態的物質要比固態的物質難與控制,而它們的變化來源于壓力和震動,控制它們的變化則是各類容器,人體的胸腔和肺部就是一個完美的氣體控制器,它通過呼吸肌的運動來完成人體的生理需要和日常的社會活動。

      為了能達到準確控制氣流的目的,就必須了解人體胸腔的結構和呼吸過程中的物理原理,達到在學習銅管樂的過程中不走彎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胸腔的組織結構

      〈1〉胸膜是一層薄的漿膜,可分為臟胸模(肺胸膜)和壁胸膜,臟胸膜緊貼于肺的表面,并深入肺的葉間裂隙內,壁胸膜貼于胸壁內面,膈上面和縱隔表面。臟胸膜與壁胸膜在肺根部連接移行,臟.壁胸膜之間是一個封閉的漿膜囊既胸膜腔。壁胸膜根據其附著的部位相互移行的四部分︰

      1 .肋胸膜 附著于肋與肋間隙內面。

      2.膈胸膜 附著于膈的胸腔面上。

      3縱隔胸膜 襯貼于縱膈兩側,前份隨心包凸度向后直達肺根,后份覆蓋胸椎椎體,胸主動脈和食管中分包繞組成肺根部的諸結構,在肺根下方形成肺韌帶。

      4.胸膜頂(頸胸膜) 包著肺尖上方突出胸廓上口平面,伸向頸根部。(摘自﹕臨床解剖學實物圖譜叢書之二.36頁。主編﹕紀榮明。)人民衛生出版社。

      〈2〉膈位于胸腹腔之間,成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頂,膈是一薄片狀肌‐腱性節構,上面覆有胸膜,下面襯有腹膜。膈中央腱性部稱中心腱,中心腱的周圍是呈放射性排列的肌性部分。膈呈穹窿狀突向胸腔,右半膈要比左半膈頂高1cm,從腹側面觀膈頂高達第五肋間平面,從背側面觀膈高相當于第十肋平面。(摘自﹕臨床解剖學實物圖譜叢書之三第十章。主編﹕紀榮明.丁光輝)人民衛生出版社。

      呼吸過程中的物理現象

      從解剖學中我們了解到胸腔是一個密閉的腔體內層為臟層,緊貼在肺的表面,外層為壁層 …胸內壓較大氣壓低,習慣上稱胸內負壓。平靜呼氣末為-3~-5cm水柱,吸氣末為~cm水柱。 摘自(內科護理學)姚景鵬 主編。由于肺部是在胸膜腔內,通過支氣管與大氣相連,肺部的壓力是和大氣壓相等。吸氣時,由于呼吸肌的擴張使胸腔擴大,負壓值升高,且高于大氣的壓力,氣流被吸入肺部。呼氣時,由于呼吸肌的收縮使胸腔縮小,負壓值降低,低于大氣壓,氣流被排出肺部。

      由于生理的需要,胸腔的擴張可分為﹕縱向.橫向.縱橫向三種形式,縱向擴張是腹側肌控制,橫向擴張是胸肌控制,縱橫向是腹側肌與肋間肌共同控制。

      銅管樂演奏中的氣息運用

      在學習演奏銅管樂氣息是至關重要的,它需要持續高壓穩定的氣流。我們從呼吸的三種形式上分析﹕縱向擴張時,由于腹側肌的收縮,膈肌下移呈v型,氣流不易控制,橫向擴張時,由于胸肌的收縮,膈肌凸向部被拉直,氣流也無法控制,只有縱橫向的擴張可以使膈肌整體下移,腹肌收縮使腹腔內的臟器形成緊固的整體,此時,腹肌和膈肌共同發力。它的發力過程就像護士在打針時手持注射器,拇指抵著注射器的內管,食指和中指控制著注射器的外管,拇指發力向外,食指和中指發力向內。此時,腹側肌和肋間肌保持著擴張的狀態,腹腔就有了持續的高負壓,膈肌整體作用在緊固臟器上,膈的中心腱向下移動,拉緊并擠壓胸膜腔,這時呼出的氣流就是高壓氣流了。

      重點︰腹側肌和肋間肌的舒張和腹肌的收縮形成的是使膈中心腱發力的對應面,也可以說是支點。在進入高級練習時尤為重要。

      發聲體(振動體)與風口

      發聲體是銅管樂演奏的重要環節,它關系到音色與技巧的好與壞,我們不能一味的去模仿某些演奏家的表面狀態,如果一味的模仿也可能事得其反弄巧成拙,發聲體因樂器不同(長號.圓號.小號…)而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都是使用外唇震動。因為人的外唇是一組肌肉(輪砸肌)可控制,內唇是軟組織不可控制,論砸肌周圍是上拉肌與下拉肌和左拉肌與右拉肌…。為了使嘴唇像小提琴弦那樣可以控制的產生振動,先使嘴唇扣緊牙齒,把內唇收進牙齦,兩嘴角收緊于犬齒并保持固定,就像小提琴的掛弦板與緊弦軸,將外唇固定在牙齒的外面,超過牙齒少部分的嘴唇就是可以控制的振動體。風口則是上下門齒,如果以唇縫作為風口,將有一部分氣流成 為無用功被浪費掉了,所以,上下門齒的距離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風口。

      控制與放松︰正確區別來自體內的信號

      以上所講的只是理論上的概念,在實際學習運用的過程中還還遠遠不夠的,會遇到很多問題。從理論上講人體是一個變數,有N組肌肉和N數個神經節點,從神經內科學上講,除主干神經外還有植物神經,迷走神經,三叉神經等,人在日?;顒又?/p>

      起到不同的作用,每個神經節點都有一組神經,一個是信號輸入,一個是信號輸出,而每一組肌肉都由一個神經節點的控制。人在日常的活動中遇到的各種情況神經組織都會有反應,有的是可控的,有的是不可控的,而這些不可控的神經組織又可以通過我們的訓練變化成可控的。因此,我們在學習銅管樂的過程中要正確的分析來自體內的各種信號,找出那些因條件反射出現的干擾信號,加以訓練,使那些不可控的神經組織變為可控行為,這樣我們的學習和演奏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實際運用中的方法 呼吸是我們在學習演奏銅管樂的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根據上述理論運用到實際的學習演奏過程中 。?

      ? ? ? ?1 在練習呼吸時首先要放松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尤其是胸部,在吸氣時,胸部和肩部不能有任何動作,用腹側肌和肋間肌發力,使胸腔縱向擴張,同時在保持這個狀態 下收緊腹肌,使腹部形成緊固的整體并成為發力的支點。?

      ? ? ? ?2 在保持上述狀態下呼氣,此時橫膈肌的中心腱下移向腹部緊固的支點發力,此時的氣體就是高壓氣流了。

      用最直觀的話說(吸氣的力量,就是演奏時的氣壓)?

      ? ? ? ?3發聲體的準備,我們可以根據小提琴弦的震動形式準備我們的振動體,把両個嘴角向兩顆犬牙收緊,把上下唇內的紅肉向牙齦收縮,使外唇貼緊門齒,同時要把上下門齒對齊,使上下唇在一個平面上,上下門齒之間有一邊舌的距離。(風口)

      這樣就把振動體準備好了,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口型)。再練習的過程中遇到高音,我們把輪匝肌收緊,遇到低音我們把輪匝肌放松,圖示

      4氣流通道的準備。氣流通道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演奏的能力,好多學生再練習的過程中因氣流通道不好而造成上高音困難,低音下不去,其原因就是:喉結與舌根緊張,舌面抬高,氣流不暢通,而口腔內又因舌面的抬高形成渦流,此時的口腔壓力升高,面部因壓力升高而脹的通紅,使有效的氣壓氣流不能有效地作用在唇尖上而造成的。未了避免上述的情況發生,我們在練習開始的時候要做到放松,口腔做發的狀態,把注意力放在做好的發力點上,同時去感覺頸部肌肉和舌根肌肉的放松,與此同時做哈氣的動作,反復練習,直到控制了頸部肌肉和舌根肌肉的放松狀態為止。在上述幾項練習完成后,我們就可以開始練習發聲了。

      5 發聲練習。銅管樂的發聲是靠氣流摩擦嘴唇產生振動而發出聲音的,所以我們要先做嘴唇震動的練習。首先按上述(口型)的要求做好口型,然后用哈氣的方法 將氣流送到唇尖,發出pu 的嗡嗡聲,這個練習要經常做,它可以使練習者避免在練習的過程中因錯誤的感覺使嘴唇向錯誤的方向運動。

      6舌的運用

      舌頭在銅管樂演奏中的技巧占有很大的比重,舌頭的運動主要靠感覺器官的支配,大腦的思維只能起到宏觀的指揮,所以看似簡單實則難。舌的基本組織結構主要是由︰舌肌.舌系帶.舌下線小管開口.舌下阜…等,舌肌 可分為舌內肌和舌外肌,舌內肌構成舌的主體其肌纖維排列呈縱.橫.垂直三個方向,收縮時刻改變舌的外形。舌外肌是起于舌外止于舌內的一組肌肉,其作用是改變舌的位置。(摘自︰解剖學及組織胚胎學。) 陳咨夔 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舌的運動有些類似蛇的運動,如果用整個舌的運動,那么舌根的肌肉就要收緊,依靠收緊的舌根部的反作用力把大部分舌向前彈射,這樣舌的動作大而笨拙,不適宜演奏。如何使舌完成快速.準確.干凈的切斷氣流,這個問題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1口腔壓力。2口腔狀態。3舌的狀態。

      1口腔壓力大,不僅影響舌的運功,而且因口腔壓力大影響到作用在唇部氣流的壓力下降而改變音色和音準。

      2口腔狀態不能是o型,因o型上顎與舌的距離大,舌的運行距離長,而且舌向上運行時舌面會收縮不能干凈的切斷氣流。

      3舌的狀態最為關鍵,直接影響到舌能快速.準確.干凈的切斷氣流。

      解決的方法是︰腹側肌與肋間肌的舒張力作用在收緊的腹腔面上,不能有絲毫的上移。使口腔在正常的壓力下??谇灰园lYU的狀態,使口腔成為扁漏斗狀,縮短舌面與上牙齦的距離。做好上述準備后就可以練習舌的吐音動作了,舌輕動,發du嘟(單吐) .發du.du.gu嘟嘟咕(三吐) .發du.gu嘟咕(雙吐)

      藝術觀念論文范文第3篇

      論文 關鍵詞:后“五四”文學;基本形態;觀念構成;創作概況

      論文摘要:后“五四”文學概指“五四”和“五四”文學革命在1927年落幕以后,非左翼的部分作家秉承“五四”精神和作風進行文學創作與文學活動。本文即在這一概念下對30年代民主主義文學、自由主義文學進行重新梳理與定位,具體闡發后“五四”文學的基本形態、觀念構成與創作概況。

          “五四”文學概指“五四”和“五四”文學革命在1927年落幕以后, 現代

           在文學價值觀念的選擇中,如上所述,他們反對明確的功利追求,更為注重 藝術 審美作用,但并不作完全封閉性的理解,只不過將它的價值放到了更為深遠也更為空洞的一些目標上面。朱光潛要發揮文學使“人心凈化”、“人生美化”的功用,沈從文念念不忘借文學實現民族重造的理想,他在1936年還撰文批評文學創作的“差不多”現象,認為其原因在于“記著‘時代’忘了‘藝術”’,號召作家尊重藝術,懷抱創造經典的誠懇嚴肅,為藝術更高遠的目的服務。強調文學的審美價值,重視文學對文化、人心重塑與洗刷的潛移默化的作用,部分地與“五四”時期啟蒙文學觀念遙遙相通。

            從美學風格與藝術趣味上看,自由主義作家則觀念分歧,追求各異,后期新月派提倡理性精神與克制態度,承繼了古典主義余緒;京派文學沈從文、廢名和朱光潛諸人,追求古希臘藝術的靜穆美與

      藝術觀念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美術教師 教學理念 科研能力 和諧關系

      美術教育處于藝術和教育的交緣領域,既有藝術屬性,又有科學的內涵。既是一門課程,又是一門學科,所以作為現代美術教師,在搞好教育教學的前提下,必須具備拓展科研的能力。

      美術教師要體現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樣的,可以從藝術創作和科研論文撰寫上體現,也可以是藝術實踐,或體現在所教學生的藝術成就上。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現代教育的運轉機制中,教學和科研是兩項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務。在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的科研范疇主要有繪畫藝術、論文撰寫和美術教育等領域。

      ①繪畫藝術:繪畫作品的創作過程是作者的一種活躍的、豐富的、深刻的內心活動,它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情緒,是作者對于生活的感受、觀察和思考。而最后產生的繪畫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媒介,運用藝術技巧和藝術手法,將自己的藝術構思物態化。美術教師經常進行這樣的藝術活動,這樣可以真正體現他的專業水平,而我們應提倡美術教師結合自己的藝術實踐進行科研。將自己對藝術創作,或藝術實踐中的感性體驗和藝術創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層面上進行思考,從而挖掘出有藝術價值的新論點、新課題。構建起從感性體驗到理性分析,從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的完整思維運轉網絡。

      ②科研論文:當今社會對美術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術教學一樣,科研也是教師個人的主體行為。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創見,論文是一種主要表達方式,所以美術教師應倡導提高論文撰寫水平,運用論文這種理論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討某一美術創作或美術教育方面的新問題。

      當然,科研論文的創新是以繼承為前提的,離不開人類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過程。因此,美術教師要撰寫出高水平的科研論文,需要博覽美術乃至整個文化教育方面的學術信息。要善于學習和借鑒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國內外各學科方面的成果。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愛音樂,精通文學,除了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外,還經常拉小提琴和彈鋼琴,他特別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和貝多芬的音樂作品,愛因斯坦本人曾講過,在科學領域和藝術領域里對真、善、美的不斷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對藝術的愛好,豐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由此可見,端正科研態度,全面提高藝術、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是當前美術教師值得倡導的觀念和學風。

      二、構建先進的教學理念

      教師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靈魂工程師,教師隨時隨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傳"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現代美術教師必需努力學習、鉆研,不斷探索和積累,構建先進的教學理念。首先,作為美術教師要有總的整體的藝術觀念,掌握正確的繪畫技法,形成正確的藝術觀念,盡可能多地了解各種風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視覺感官,美術教學是通過視覺來進行的,教師評判學生的作業也是靠視覺感官去把關的,美術教師借助敏銳和有經驗的視覺去準確指導學生創作中的構思構圖、色感色調、表達方式、材料表現及技能技巧等,及時對學生的作品創作作出調整指導。運用有效的訓練手段解決學生可能遇到的眾多難題,更重要的是美術教師必須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礎修養和相關的科學知識,能使科研與美術教學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從人類文化史來看,藝術與科學之間早有聯系,早在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諧"的思想,畢達哥拉斯學派把教與和諧的原則當作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根源,提出了"黃金分割"的理論,并將這些原則運用到建筑、雕刻、繪畫、音樂等各門藝術中去??茖W與藝術之間的這種密切關系,自古希臘開始以來,在文藝復興時期達到了高峰。例如,達·芬奇既是藝術家,又是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在解剖學、植物學、光學、力學、工程機械等科學領域都有巨大成就。達·芬奇把幾何學、透視學的原理運用到繪畫藝術中。這些例子充分表明,現代美術教師,除了將自然科學的成果直接運用到藝術教學領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科學的思維方法來促進藝術文化改變先進的教學理念,推動藝術教學的發展。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藝術觀念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周谷城“使情成體”說《文藝報》

      在60年代初期“文藝調整”的相對寬松的輿論環境中,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先后發表《史學與美學》、《禮樂新解》、《藝術創作的歷史地位》等文章,大力倡導“使情成體”說的表現論文學觀念,強調情感在文學創作、文學欣賞和文學批評中的重要性,對當時文藝界占主導地位的反映論文學觀念提出了質疑。

      周谷城認為,情感是藝術創作的源泉,“美的源泉只能從斗爭中來。沒有斗爭,便沒有成敗可言;沒有成敗可言,感情或情感便不會發生;情感不發生,美的來源一定枯竭。人的生活,可能不一定都有情感;美或藝術或藝術品,卻是以感情為其源泉的”,“美的源泉,可能不單純是情感,但主要的一定是情感”[1]。因此,文藝創作的過程,便是“使情成體”,因為“情感自己是不具形體的,不借外物以為條件,即不能成體”。所以作家要通過“客觀移入主觀”、“主觀嵌入客觀”的方式,賦予情感以形體[2]。同時,“情感自身是不具形體的,雖很真切,卻無法感人;攝入形體,成為一件東西,便能任人用感覺器官接觸,使整個人格受到感動。形體構成之日,即創作成就之時”[3]。這就是周谷城“使情成體”說的主要內容,傳達的是表現論的文學觀念。

      在建國后十七年中,反映論的文學觀念始終處于霸權地位。反映論的文學觀念強化了文學與外部世界的聯系,要求文學與時代、文學與人民群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但也限制了作家向內心世界的挖掘。因為周谷城“使情成體”說的文學觀,與提出的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的觀點是不一致的,因此在學術界引起了軒然大波,當時在各類報刊雜志發表的批判文章多達數十篇。可以說,60年代學術界對周谷城的“使情成體”說的批判,是反映論的文學觀念與表現論的文學觀念的一次最為尖銳的沖突。

      《文藝報》是關于“使情成體”說論爭的主戰場,共發表批判文章十余篇,周谷城也在《文藝報》上發表了《評王子野的藝術評論》、《評朱光潛的藝術評論》等予以回應,捍衛“使情成體”說的文學觀念。其中,朱光潛對周谷城“使情成體”說的批評,相當系統,也具學理性。朱光潛說:“周谷城的‘使情成體’的基本觀點顯然就是表現主義的觀點而不是的反映論的觀點”[4]。在批判周谷城的表現主義文學觀時,朱光潛明確站在文學反映論的立場上,認為“反映論并不排除情感思想,而且很重視情感思想在反映過程中的作用,而單提表現主義,就會取消反映論,把藝術引回到資產階級的主觀唯心主義和個人主義”[4]。朱光潛對反映論與表現主義的區別進行了系統的論述,認為從哲學基礎上說,表現主義的“哲學思想基礎是德國唯心主義,特別是主觀唯心主義。它是一種資產階級意識形態”。而反映論的哲學思想基礎則是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從主觀與客觀的關系來說,表現主義把個人主觀情感看作藝術的源泉,反映論則把客觀現實生活看作藝術的源泉。從情與理的關系看,表現主義獨尊情感、排斥理性,只講以情感人,不講以理服人,排除了文藝的思想性、傾向性、認識作用和教育作用,反映論則堅決肯定藝術的目的性和自覺性,思想性和傾向性,認為世界觀是創作方法的決定因素,所謂世界觀是情與理的統一體,是意識形態的總的傾向。所以情與理在反映論不是絕對對立的而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關系也是如此。從階級觀點上看,表現主義排斥階級的觀點,反映論則堅持文藝創作和文藝欣賞必然具有階級性,作品的意義和價值必然要從階級觀點來評定。從美學方法論上看,表現主義的藝術觀單從情感的角度去看文藝,只是用意識去解釋意識形態,把社會基礎的根一刀砍掉,反映論的藝術觀則從社會生活的歷史發展來看文藝,既照顧到上層建筑或意識形態的交互影響,更重要的是顯示出社會存在的決定作用。

      針對朱光潛對“使情成體”說的批評,周谷城進行了反批評,在《文藝報》發表《評朱光潛的藝術評論》,為自己的觀點辯護。周谷城首先與朱光潛爭奪反映論的旗幟,他在文章中使用形式邏輯的方法,指責朱光潛的觀點是表現主義的,而自己的觀點則是建立在反映論的基礎上的。

      可以說,周谷城與朱光潛之間,論爭的焦點是表現主義的文藝觀與反映論的文藝觀之間的根本分歧。王子野認為,周谷城極力強調“藝術的源泉是生活,但不能說生活就是藝術的源泉”,其目的是想要證明,有的社會生活是藝術的源泉,有的社會生活不是藝術的源泉,有情感的社會生活才是藝術的源泉,沒有情感的生活就不是藝術的源泉。朱光潛對周谷城的批評,非常明確地指出了周谷城在形式邏輯方面的幾個明顯的漏洞。周谷城與朱光潛雙方爭論的焦點,是精神分析與唯物史觀、階級分析的沖突。

      在當時的文學規范中,反映論的文學觀念是居于霸權地位的。因而在面對朱光潛等人的批評時,周谷城與他們進行了激烈的對于反映論這面旗幟的爭奪,他使用形式邏輯的方法,指責朱光潛的觀點是表現主義的,而自己的觀點則是建立在反映論的基礎上的。在回應王子野的批評時,周谷城進一步闡釋了自己的觀點,以反映論為自己的觀點辯護。

      周谷城之所以使用形式邏輯的方法為自己辯護,是有其苦衷的。但在忽視創作主體的重要性的時代,不管他使用什么方法為自己辯護,都是不可能得到學術界的認可的,這才是問題的實質。胡嘯、姚介厚、樊森指責周谷城:“這是明目張膽地否定文藝創作必須反映現實斗爭,否定社會生活是藝術的唯一源泉,而公開宣揚藝術創作是主觀擁抱客觀、是作家精神自我擴張的主觀唯心主義的論調”[5]。當時不少學者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哲學觀念出發,把周谷城的文學觀看作“唯心論的創作論”。文哲認為:“感情是屬于觀念的范疇,是客觀實踐的產物。它不是物質現象,而是精神現象;不是源,而是流。就是按照周谷城的邏輯,藝術表達感情,而感情來自‘斗爭’;那么,藝術的源泉也只能是‘斗爭’本身,又怎能是感情呢?在這個問題上,周谷城故意不從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去尋找藝術的源泉,而從人的頭腦中去尋找藝術的源泉,用‘感情是藝術的源泉’來反對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只能是企圖割斷藝術與生活的關系,引導作家把藝術變成‘自我表現’的工具”[6]。馮景陽指出:“既然是存在決定意識,客觀現實決定人們的思想情感,那么,不管思想情感在藝術創作中具有何種重要意義和作用,也不能本末倒置,視情感為藝術的源泉。因為離開了人們的社會實踐,頭腦中便無所反映,情感便無所激發,思想便無所產生,而藝術創作,便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7]。李堯則認為,周谷城強調現實生活中的斗爭引起人的感情,并不能改變其唯心主義的實質,因為“他所說的斗爭,其實就是藝術家本人由于和現實發生了主客觀矛盾,而產生的心身不統一的自我矛盾、自我斗爭”,“這種‘斗爭’和我們所說的現實的階級斗爭、生產斗爭完全是兩回事,而是一種純屬于主觀精神的東西。這樣,周谷城就把斗爭的、階級的、現實的、歷史的客觀內容給抽掉了,把社會的現實斗爭縮小為藝術家個人的主觀矛盾,以藝術家的身心痛苦來代替現實的斗爭,并把這種作家藝術家的自我矛盾,自我斗爭,‘痛苦難安’的精神活動當作藝術源泉和創作的推動力了。這種‘斗爭’,其內容和實質仍是主觀唯心主義的”[8]。

      周谷城的“使情成體”說提出以后,在文藝界反響強烈,但隨之引發了論爭,遭到了批判。論爭最初主要在《文藝報》展開,后來波及到其他多種刊物。關于周谷城“使情成體”說的論爭最終成為當代文學史上一次重要的反映論文學觀念與表現論文學觀念的最為尖銳的沖突,從而折射出當時文藝界的某一側面。

      參考文獻:

      [1]周谷城.禮樂新解[N].文匯報,1962-06-09.

      [2]周谷城.史學與美學[N].光明日報,1961-03-16.

      [3]周谷城.藝術創作的歷史地位[J].新建設,1962,(12).

      [4]朱光潛.表現主義與反映論兩種藝術觀的基本分歧:評周谷城先生的“使情成體”說[J].文藝報,1963,(10).

      [5]胡嘯,姚介厚,樊森.周谷城“真實感情”說的真實面目[J].學術月刊,1965,(1).

      [6]文哲.人民的生活是藝術的唯一源泉:批判周谷城“感情是藝術的源泉”的謬論[J].湖南文學,1964,(11),(12).

      [7]馮景陽.駁周谷城資產階級藝術源泉論[J].吉林師大學報,1964,(2).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成人| 亚洲乱码无限2021芒果|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播放在线| 亚洲欧洲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 在线观看国产区亚洲一区成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av无码|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亚洲色无码专区一区| 亚洲乱人伦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WWW亚洲色大成网络.COM| 日本系列1页亚洲系列| 亚洲国产精品碰碰| 亚洲人成网77777亚洲色 |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图综合网站|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亚洲综合网站色欲色欲|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亚洲黄色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亚洲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自国产拍揄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