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生物技術應用

      生物技術應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物技術應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生物技術應用

      生物技術應用范文第1篇

      關鍵詞:含義;意義;生物技術

      1、生物技術的含義

      生物技術有時也稱生物工程,是指人們以現代生命科學為基礎,結合其他基礎科學的科學原理,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按照預先的設計改造生物體或加工生物原料,為人類生產出所需產品或達到某種目的。生物技術是人們利用微生物、動植物體對物質原料進行加工,以提品來為社會服務的技術。現代的生物技術主要包括細胞工程,其主要內容包括動物細胞工程、植物細胞工程以及細胞的融合技術等。主要用來生產功能性食品的有效成分、新型的食品以及食品的添加劑等。

      2、食品檢驗中的應用生物技術的意義

      長期以來對食品的檢測方法不外乎物理法、化學法和儀器檢測法,但是由于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已無法滿足現代食品檢驗的需要和人們對食品安全的要求。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對這一現代化的檢測技術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越來越認識到它在食品檢驗中的作用和意義。目前生物技術不僅用于食品的質量檢驗、食品安全質量的科學研究,還被廣泛用于對食品產品生產質量的監控和質量安全的評價等方面。極高的選擇性和敏感的特異性是生物檢測技術最為突出的特點,在對食品的檢驗中能夠快速、靈敏、精準的檢測出某些化學成分和有害物質,因此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食品檢測中,它對提高和改善食品的質量安全,保障人們的生活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

      3、生物技術對食品構成成分的檢驗

      對食品中微生物的檢測,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食品的消費量也日益增加,食物的中毒問題也日益地突出,這嚴重地威脅著公眾的健康。當前,我國檢測食品中的致病菌采用的一般是細菌學的檢驗方法及血清學的方法,用這些方法對食品進行檢驗操作非常繁瑣,且耗時長還費力,最終的檢驗準確性并不高,已很難滿足當前的社會發展的需求。所以,有必要應用更加快速而準確的食品微生物的檢測方法。運用基因探針技術、DNA、PCR 技術等對食品中所含的致病菌進行檢驗已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對食品中轉基因成分的檢驗,檢驗和鑒定食品及其原料中的重組 DNA和其產物的應用方法,是對轉基因的食品做標簽管理的重要基礎。當前,實驗室中的檢驗技術主要可以分成三類:免疫學的方法、基因探針法以及分子標記法,他們主要是用來檢驗食品或者原料中的重組DNA或者其產物。

      4、相關生物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

      生物芯片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生物芯片,是生物化學和其它的物理、計算機科學以及化學等學科結合的一種新型的技術,其原理是把待測的樣品放在芯片的表面,根據生物分子間的特異性的親和反應,來檢驗樣品里的待檢成分,實現樣品的分析及檢驗。生物芯片能夠在非常小的面積上并行地分析多種生物分子,也就是說其分析量很大,在較短的時間里就可以分析出多種食品致病菌,并且其結果有較好的可比性。

      當前,國內主要研究的是食品安全,這類檢驗一般要做定性的分析或者比較簡單的半定量分析,主要表現在對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檢驗和對食品中的藥物殘留和有害物的檢驗這兩個方面。

      1)PCR 技術及其改進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

      傳統的PCR技術,主要應用于對病原微生物以及轉基因食品的檢驗。實時定量的PCR技術指的是在PCR的反應體系里加進熒光基團,通過熒光信號的積累,對整個的 PCR 進程進行實時的檢驗,隨后再通過標準的曲線對未知的模板進行定量分析。PCR- DGGE 技術把變性梯度凝膠電泳技術(DGGE 技術)與 PCR 技術相結合,能夠分離出長度相同,但堿基不相同的 DNA的片段混合物。巢式及半巢式PCR 技術,巢式 PCR 技術是在傳統的 PCR 技術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其主要原理就是通過設計兩對引物,1 對引物在另外 1 對引物的擴增產物的片段之上,經過兩次 PCR 反應檢測某個基因;而半巢式的PCR技術,其原理和巢式PCR技術基本上是相同的。這兩種方法都能夠減少假陽性的出現幾率,同時,還能夠使檢測的下限下降。

      2)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的應用

      ELISA是把抗體及抗原的特異性相結合作為基礎,把酶或輔酶當作標記物,來標記抗原或抗體,利用酶促反應放大作用顯示出初級免疫學的反應。這種方法最顯著的特點是用聚苯乙烯微量反應板來吸附抗原或是抗體,進行免疫反應及酶促反應。這種方法操作簡便、快速、靈活性高、特異性強,而且可以批量分析樣品,廣泛應用在食品的檢驗中,并有廣泛地應用前景。

      3)DNA探針法的應用

      如果兩條來源不同的核酸鏈有相互補充的堿基序列的話,就可以結合成分子的雜交鏈。如果在已經知道的DN斷之上加上可以辨別的標記,就能夠做成DNA探針,用來檢驗未知的食品樣品里是否有可以互補的序列。近年,這種方法在食物微生物的檢測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可以用DNA探針法來檢驗食品是否含有大腸桿菌、志賀氏菌、沙門氏菌等。

      5、相關生物技術在食品檢驗中應用需要注意的問題

      操作人員的選用,實驗室應當聘請具有一定生物學資質的人來操作,并且要經過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要求其具有較熟練的操作技能,強烈的質量意識,并且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減少人為因素帶來的困擾。操作要求,操作人員牢記無菌觀念,整個過程要求無菌操作,用無菌工具無菌操作取樣,按照相關標準方法進行數據處理,得出實驗結果。設施設備的放置環境,實驗室應當具有適宜生物檢驗進行的設施設備條件,包括檢驗設施及輔助設施,并且要特別注意特殊的設備要在特殊的環境下放置和操作。各種設備及藥品的正確配置,培養箱、水浴鍋、于熱滅菌箱和高壓滅菌鍋的安裝要求:在首次安裝時要校對溫度的穩定性和一致性;記錄以上設施其溫度穩定性達到平衡時所需要的時間;要求定期對以上設備進行清潔和消毒;最好是使用感應器來對運轉循環情況進行控制和監控。藥品配置,培養基采用高壓濕熱滅菌法,121℃滅菌 15min;部分培養基如膽硫乳培養基則需采用煮沸滅菌法;對于熱敏感的培養基采用膜過濾法。樣品的采集、運輸和保存,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樣品,并且樣品采集必須在無菌操作下進行,以防止樣品受到外源性污染和細菌的生長。采樣用具及包裝物必須是滅菌的;在樣品的運輸和保存過程中應避免日光照射,防止外來物的污染;采樣后,應將樣品在接近原有貯存溫度條件下盡快送往實驗室檢驗;運輸時應保持樣品完整,一般不應超過 3h,如不能及時運送,應在接近原有貯存溫度條件下貯存。

      6、結論

      綜上所述,在巨大發展空間和應用需求下,需要對相關生物技術進行多方面更為深人的研究和開發實踐,必定能為食品科技檢驗帶來更大的方便和效益,同時也保障了食品的質量安全,為人民帶來更多的健康。

      參考文獻

      生物技術應用范文第2篇

      關鍵詞:農業種植;生物技術;應用

      1生物技術的應用現狀

      將生物技術廣泛推廣到農業種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一定要加大對生物技術的應用。如今,經濟以及社會的不斷發展對生物技術的完善以及發展發揮了巨大的推進作用[1]。我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農業種植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時也存在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如今,我國加大了對農業種植的推廣與應用,相關政策更加完善,支持力度不斷增大,為農業種植創造了非常有利的發展條件。近年來,我國的農作物產量不斷增加,其質量也得到了較大程度地提升,種類也不斷增多,進而提升了我國的競爭力以及綜合國力。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說,雖然我國的農業種植得到了較大發展,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而發達國家的生物技術也領先于我國。雖然我國生物技術的應用時間較晚,但是我國加大了對生物技術的推廣以及支持,使我國的生物技術得到了較大發展并獲得了不小的成果,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達到了先進水平[2]。

      2農業種植中生物技術應用的意義

      2.1提升農業產品的產量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雖然我國的土地面積較大,但是實際的農業種植面積卻十分有限,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所以,提升農業種植技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農業種植中應用生物技術不僅能夠提高農作物的生產質量,而且能夠較為顯著地提高農作物的生產產量,滿足人們對糧食日益增長的需求,為我國的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3]。

      2.2提升農作物的質量

      隨著現今我國經濟以及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糧食作物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農業作物不僅要滿足人們對于營養的需求,而且必須保證農作物的安全以及產品質量,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農產品的食用安全性。所以,在農業種植中應用生物技術不僅可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營養需求,同時也能提升農作物的產品質量以及食用的安全[4]。

      2.3防治病蟲害

      病蟲害對農業種植的影響非常大,其會對農作物的產量以及質量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所以,在農業種植中加強對生物技術的應用就可以對病蟲害進行有效地控制,進而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及質量;同時,生物技術也可以顯著提升農作物的存活率。由于生物技術是通過應用轉基因的方法進行病蟲害的防治,進而能夠有效地提高農作物的食用安全。

      3農業種植中生物技術的應用

      3.1轉基因技術的應用

      所謂的轉基因技術,就是指使用人工技術將生物的遺傳基因進行相應地剪切、加工和改造,再將其注入到需要改變基因的生物中,達到改變生物遺傳特性的一種技術。這種技術主要在于對需要基因的提取,對多生物的細胞進行相應地檢測。轉基因技術不會受到生物種類的限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3.2分子育種技術的應用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且還在不斷增長,所以一定要提高糧食的產量,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但是,由于我國的耕地面積有限,所以想要在有限的土地中種植更高產量的糧食作物,就要加強對生物技術的發展以及應用。其中,分子育種技術就能夠有效地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如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就是運用了分子育種技術,這對我國的糧食產量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技術中的轉基因技術有可能會對人們造成影響,但是尚未明確。所以,分子育種技術就得到了非常快的發展,與以前傳統的育種技術相比,分子育種技術更能夠滿足市場需求,同時也能有效地提高農作物的安全性及質量。所以,推廣及應用分子育種技術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5]。

      3.3組織培養技術的應用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所以,現如今人們對于糧食作物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溫飽上,而是更加開始重視食品的質量以及食用的安全性。生物技術的應用就很好地提高了食品的質量以及營養價值,同時在食用的安全性方面也有較明顯的提升。組織培養技術能夠保留并提高作物的營養價值,同時提高其抗病的能力,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其主要是以植物細胞的全能性為基礎,使植物組織能夠順利地在無菌環境中生長,并且可以加快植物的生長速度,保證作物的品質及安全,對于農業的發展和產品的安全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6]。

      4結語

      現如今,生物技術能夠有效地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提高農作物的生長速度及抵抗力,從而改善我國農業的發展現狀。所以,大力推廣生物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應用,能夠為我國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道雷.我國生物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及存在的問題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

      [2]張平平,劉大為.探討生物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推廣和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36):277.

      [3]麻李祥.現代化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應用[J].南方農業,2015(12):174-175.

      [4]王洪波.生物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推廣與應用概論[J].農業與技術,2015(14):11.

      [5]秦麗萍,黃夏英.現代化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實踐應用分析[J].福建農業,2015(5):105.

      生物技術應用范文第3篇

      1.1兒童ADHD腦電生物技術診斷經臨床實踐研究發現,患有ADHD的人群大腦背外側額葉與眶周存在明顯的病變,并且這一病變在腦電圖中得到相應顯示〔10〕。研究結果表明患有ADHD兒童存在神經生物學的發育缺陷,主要表現為腦電波慢波(θ)活動多于正常兒童,并伴有β波活動減少,尤其是右前額葉腦電頻率低于正常兒童〔11〕。兒童注意力缺陷與多動障礙測試儀是將這一腦電生物特點與現代數字化技術相結合的一個診療儀器,目前應用于輔助臨床診斷的有美國研發的ADHD腦電波評估測試儀、A-620腦電神經生物反饋儀以及國內非針對ADHD診斷的腦電波測試儀。1.2傳統診斷方法與腦電生物診斷方法的比較傳統診斷方法主要以單純問診與父母主訴為主,帶有一定的主觀片面性,缺乏可操作化和標準化,兒童ADHD與其他兒童精神疾病由于癥狀相似而難以鑒別〔12-13〕,這些因素均導致了兒童ADHD的確診率擴大化,甚至出現過度醫療等后果。由于需要臨床醫生將ADHD與其他兒童精神疾病相鑒別,因此需要臨床醫生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腦電生物技術應用于兒童ADHD的診斷后,將使得診斷信息量化,并能夠幫助臨床醫生更好的診斷兒童ADHD,以避免因兒童頑皮、家長陳述片面性帶來的誤診。腦電生物技術能夠在兒童診斷中記錄相關波形變化,并且為評價治療效果提供了比較參數信息,這大大降低了因非癥狀因素造成的誤診和漏診的可能性。

      2兒童ADHD的治療

      2.1兒童ADHD傳統治療兒童ADHD的傳統治療常選用中樞興奮劑、非中樞興奮劑、抗抑郁劑、抗焦慮藥物、安定藥和情緒穩定劑。中樞興奮劑哌醋甲酯(利他林)為常用治療藥物,它能夠改善ADHD主要癥狀,對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和社會功能都有正性作用,并能夠減少攻擊、對抗和破壞行為等癥狀〔14-15〕。近些年,我國中醫學者也有運用辨證論治、中藥湯劑、針灸等方法治療兒童ADHD達到較好療效的臨床治療報告。臨床實驗研究顯示,中藥在治療兒童ADHD短期效果優于或等于西藥,長期療效也較穩定,不良反應少,無成癮性〔16-18〕。行為干預方法是需要結合患兒的個體情況制定具體的、個性化的干預方法,并且需要在老師、家長的全力配合下才能進行。心理干預過程中,不能單一依靠懲罰來達到矯正行為,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這樣就需要家長和老師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積極地給予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并且保證與ADHD患兒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2.2兒童ADHD腦電生物反饋治療腦電生物技術治療作為一種新興治療兒童ADHD的技術近年來發展很快,它的基本原理是通過訓練來強化15~18Hz的感覺運動節律波,抑制4~8Hz的θ波,并通過自身調節來改變腦電圖波形,以強化對大腦有利的波形、抑制對大腦不利的波形,從而改變腦功能〔19〕。有研究發現〔20〕,此治療措施相比傳統的心理學行為干預和藥物治療效果要好,并且經該方法治療后患兒各項情況明顯好轉,且具有持久性特點。腦電生物技術治療除了對兒童ADHD三大主要癥狀有明顯改善之外,還具有改善視覺、聽覺商數,達到視覺、聽覺相互協調統一的效果,使得注意力四維同步提升〔21-22〕。2.3傳統治療方法與腦電生物技術治療方法的比較西藥雖然具有起效快、癥狀緩解明顯等特點,但絕大多數藥物的半衰期短、不良反應大,若長期用藥或用藥劑量過大還會出現呆板和意志力減退等不良反應,從而導致患者服藥依從性差、治療效果降低〔23〕。采用中醫中藥方法治療兒童ADHD雖然在臨床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缺乏多中心、大樣本支持,所以用藥微量化、客觀化、標準化還未能具體實現。由于家長對于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是否會影響兒童生長發育存在一定擔憂,因此較少家長會選擇藥物治療這一方法〔24〕。在臨床上,為了避免給兒童造成傷害,對于低齡、癥狀較輕的兒童一般不采用藥物治療而選擇行為干預的方法。因為一方面低齡兒童處于大腦發育時期,此時用藥可能會影響大腦正常發育過程,另一方面該類藥物對于患有其他基礎疾病如癲癇、高血壓、心臟病等患兒具有一定局限性〔25〕。行為干預能夠較好地矯正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患兒的行為,但是由于干預周期長,環境與心理因素對心理學行為干預效果影響較大,如在患兒與家長、家長與老師、患兒與老師之間的矛盾關系存在的情況下,患兒常常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癥狀反復的現象。與藥物治療相比,腦電生物技術治療具有適用人群廣、效果持久、無不良反應等特點,通過腦電生物技術對兒童ADHD進行非藥物干預有望改善我國治療兒童ADHD藥物濫用的現狀;其與心理學行為干預相比,它也具有治療周期短、效果明顯、影響因素小等特點。

      3腦電生物技術在兒童ADHD診療領域的應用前景

      生物技術應用范文第4篇

      關鍵詞:生物檢測;食品檢驗;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TB9 文獻標識碼:A 國家標準學科分類代碼:410.55 DOI:10.15988/j.cnki.1004-6941.2016.01.018

      21世紀,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高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也逐漸提高,食品質量的安全保障的重要性也日趨凸顯,國家對食品安全問題也越來越重視,開始將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于食品檢測中,從而保障人們的生活健康。其中生物技術由于其較之傳統的檢測技術更為的簡單快捷,且靈敏度高,穩定性好,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因此本文綜述了幾種常見的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以期對國內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研發和產業發展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1分子生物學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檢測中的應用研究

      分子生物學方法主要是在分子水平上對細胞成分的理化性質及其變化下的生命現象進行研究,其常用的技術方法主要是DNA探針和PCR等技術。

      1.1DNA探針法

      DNA探針法的原理是:若兩條不同來源的核酸鏈之間具有互補的堿基序列,它們就能夠特異性的結合而成為一條分子雜交鏈。在已知其序列的DNA或RN斷上加上可識別的標記(如用同位素標記),就可制成DNA或RNA探針,用以檢測未知樣品中是否具有與其互補的序列。目前使用的DNA探針雜交方法總體上可以分為2類:一類液相雜交技術,二是固相雜交技術。近年來DNA探針雜交技術在食品微生物檢測中的應用研究相當活躍,目前已可以用DNA探針檢測食品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李斯特氏菌、志賀氏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DNA探針雜交方法特異性和敏感性都比較高,且又沒有放射性,不需要檢測者再進行復雜的培養來擴增菌,節省了時間的同時也減少了毒力喪失的機會,并提高了檢測的準確性,但其所選的探針必須是已知且特異的,所以目前難以普遍應用推廣。

      1.2PCR技術

      PCR技術是以核苷酸的變性和復性為理論基礎,然后通過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通過設計特異性的引物,可以使模板實現百萬倍的擴增,從而實現對目的DNA進行選擇性放大,及時性和準確性較強,所以在致病性食品微生物檢測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對于那些樣品量較少的檢測,更是優先選擇的檢測方法。但該檢測技術應用的前提和關鍵是必須合理設計引物并準確選擇靶序列,否則會使擴增結果弱化,降低檢測的特異性和靈敏性,從而導致結果出現假陰性或假陽性。由此發展而來的熒光定量PCR技術可定時定量檢測,即通過對PCR期間變化的熒光信號進行直接測定,然后再通過專用軟件動態監測并自動定量擴增產物,以此獲得檢測結果。目前利用PCR方法可快速檢測食品中的單核細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肉毒梭菌、沙門氏菌、弧菌、頑固性梭狀芽孢桿菌、葡萄球菌腸毒素等微生物。另外PCR技術還被用于轉基因食品的檢測。目前轉基因食品的檢測方法主要有三種:核酸檢測法、蛋白質檢測法、酶活性檢測法。這三個方法雖然都有各自的特點和不足,而PCR卻仍然是最常用以及最適用的檢測轉基因食品的方法。這是由于PCR法不同于蛋白質法和酶法,它可以應用于加工后產品的檢測,即使蛋白質已變性,而后兩者卻不能。PCR技術雖然對食品中致病微生物及轉基因成分的檢測特異性強、敏感度高、簡便快速,但也存在不少問題。PCR反應極為靈敏,所以一旦樣品被污染就很容易出現假陽性。引物的合成和選擇也是PCR技術的應用的一大障礙,且其結果受實用條件和靶序列的選擇的影響而會導致穩定性降低。雖然實時熒光定量PCR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的缺點,但由于定量PCR儀價格昂貴,暫時也難以普遍推廣。

      2免疫學方法

      免疫學方法在食品檢測中常用的技術即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ASA),它的原理主要是將特異性抗體與固相載體聯結,形成固相抗體。然后加入待測樣品。樣品中的抗原與固相抗體結合,形成固相抗原抗體復合物。這時再加入酶標抗體則形使固相免疫復合物上的抗原與酶標抗體結合,加底物顯色,即可通過比色,測知標本中抗原的量。免疫學檢測方法主要用于食品中殘余農藥和微生物污染的檢測,是食品檢測中十分常見的一種方法。該方法在食品檢測中的主要的優勢是靈敏性強和準確性高。并且應用酶聯免疫分析檢測技術檢測蔬菜和水果當中的難以檢測的菌劑噻菌靈,具有較高的敏感性,美國化學會也已將其作為分析農藥殘留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我國該檢測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并在實際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應用。

      3生物芯片檢測技術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食品貿易的進出口不端增多,從而對高通量、高質量的監控體系和食品檢測的需求日趨凸顯,而生物芯片檢測技術的應用,為食品檢測當中檢疫和檢測方面最實用、最快速的高新技術。生物芯片的原理是將待測樣品加在芯片的表面,由于生物分子特異性親和反應(如核酸雜交、抗原抗體反應等),檢測樣品中的待測成分分別和芯片上固定化的生物識別分子結合反應,從而實現對樣品的分析和檢測。生物芯片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對食品所處的安全狀態進行科學的了解,并且對于進出口食品監管管理中的預警系統和快速反應系統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應用情景廣。

      4生物傳感器技術

      生物傳感器技術是一種能夠在短時間內分析大量的生物分子,從而使人們能夠快速準確地獲取樣品中的多種信息的檢測技術,檢測效率比傳統檢測手段有極大的提高。生物傳感器分為兩個部分,換能器和生物敏感膜。當被分析物擴散進入固定化的生物敏感膜層,然后經分子識別,其發生生物學反應產生的信息繼而被相應的化學換能器或物理換能器轉變成可定量以及可處理的電信號,然后再經二次儀表放大并輸出,這樣就可以知道被測物的濃度。生物傳感器主要具有以下的特點:多樣性,因為生物反應的是特異且多樣,所以理論上可以制成適應于測定所有生物物質的酶傳感器;無需添加試劑分析,除了緩沖液外,大多數酶傳感器不用再添加其他分析試劑;操作簡便,且可以重復、連續使用,也可以二次性使用。雖然生物傳感器技術具有其它檢測技術不能比擬的優點,且正進入大規模產業研究開發與應用時期,可仍面臨著一些困難,主要有:生物傳感器所需費用較高,技術性較高且復雜,雜交特異性及自動化程度都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另外結果的掃描、背景扣除、后期數據處理等技術目前也需要進一步完善。但生物傳感器技術由于其平行性、大規模以及高通量的特點已成為食品安全檢測中一項先進的基礎技術。將將生物芯片與傳統檢測方法結合的將會極大的拓展和發掘傳統檢測方法的發展潛力、發展空間,進而推動檢測技術發展。

      5結語

      隨著我國對食品質量安全越來越重視,對食品檢測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的投入也相應的大幅提高。食品檢驗技術逐漸趨向于簡便、快捷、靈敏和微量化,而生物檢測因其獨特的優勢,勢必在食品檢驗領域方興未艾,應用前景廣闊。而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必將對生物檢測方法不斷補充和完善,相信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檢驗中也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羅梅蘭,葉云,梁超香.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研究[J].食品與機械,2006,22(2):95~97.

      [2]陳清華.PCR及其改進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研究[J].福建分析測試,2014,23(2):23~27.

      [3]袁雪嬋,余旭亞,孟慶雄.生物學方法在食品農藥殘留檢測中的應用[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08,10:89~90.

      [4]許芳,李鑫,羅欣,等.玉米中轉基因成分的定性PCR檢測[J].武漢工業學院學報,2008,27(1):5~7.

      [5]李欣.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研究[J].科技創業家,2013,11(2):126.

      生物技術應用范文第5篇

      關鍵詞:生物技術 環境污染 治理 應用

      在我國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發展中,由于忽視了發展中的環境保護,目前環境狀況十分嚴峻。近年來雖采取了大量控制措施,但環境質量下降的趨勢仍在繼續,我國成為世界上環境污染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近年來,隨著細胞融合技術、基因工程技術、分子生物技術等的發展,環境生物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由現代生物技術和環境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環境生物技術已在環境治理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生物技術產生、發展及演變與一系列的環境污染問題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生物技術在環境領域的應用有著深遠的發展前景,特別是對于尋求用低成本解決環境問題的發展中國家具有極大潛力。

      1.現代生物技術的概況

      現代生物技術是應用現代生物科學及工程原理,利用生命有機體來發展新產品或新工藝的一種技術體系。目前生物技術應用到農業醫藥衛生、食品工業和化學工業的發展,并在解決人類面臨的糧食危機、環境污染和能源危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世界各國均重視高技術發展的當代,生物技術最被人們看好,被列為優先發展的領域,已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技術支柱之一。

      目前利用生物技術治理環境污染,與化學、物理等其他技術比較,環境生物技術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反應條件以及無二次污染等顯著優點,能有效的遏制生態惡化趨勢,促進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生物技術是最安全和最徹底消除污染的方法,同時還可以增強自然環境的自我凈化能力;是有機廢物資源化的首選技術,將有機污染物轉化為沼氣、酒精、有機材料、蛋白等;能改造傳統生產工藝,實現清潔生產過程的生態化或無廢化。

      2.生物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2.1生物技術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利用生物技術,將利用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繁殖的微生物處理廢水的技術,稱為自然生物處理法,該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對廢水中的污染物進行轉移和轉化作用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的處理方法,該技術被認為是一種經濟有效的污水處理手段,它不但融合了生物自身的特點,如吸附性好、沉降性好和降解能力強等,而且符合生態學及可持續發展的觀點。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污染狀況的加劇,環境標準的不斷提高,使廢水生物處理技術取得了很大進展,如吸附-降解生物處理技術、厭氧折流板反應器生物處理技術、間歇式活性污泥法生物處理技術、LINDE生物處理技術、升流式厭氧污泥床生物處理技術、廢水生物脫氮除磷技術等都得到了充分開發[1]。

      2.2生物技術在廢氣凈化處理中的應用

      目前采用的方法有生物過濾、生物洗滌和生物吸附法等。生物技術法與傳統有機廢氣處理方法比較,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好和無二次污染等技術優點,國內外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對廢氣凈化處理得到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美國學者利用微生物代謝凈化工業性惡臭氣體效果顯著,而且不產生二次異臭;德國研究者利用生物膜過濾處理含硫化氫的氣體,硫化氫除去率達90%以上。魏在山等利用生物膜填料塔對橡膠再生脫硫過程所產生的低濃度有機廢氣處理試驗結果表明:生物膜填料塔處理工業有機廢氣是可行的,當運行條件控制適當時,凈化效率可保持在90%以上,能夠實現達標排放,且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2.3生物技術在固體廢棄物處理中的應用

      目前,國內外固體廢棄物常規處理方法主要有固積、掩埋、焚燒,其缺點是建設投資和運行費用高,在處理的過程中有同時對空氣、土壤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固體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處理,使其成為可用于農田的土壤改良肥料,以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經過生物技術處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可作為作物生長的優質有機肥料,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的部分資源化有利于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近年來,國外采用機械快速堆肥工藝,發展用蚯蚓床處理有機垃圾和糞便、處理城市垃圾,不僅可以將城市有機廢棄物轉變為肥效高且無臭味的蚯蚓糞土而且還能獲得大量蚯蚓作醫藥原料,加上蚯蚓體內蛋白質含量與魚類相當,是畜禽和水產養殖業的優良飼料,可以收到一舉數得之效果。

      2.4生物技術在環境污染修復中的應用

      生物修復是指在不破壞自然生態系統,維持其原貌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自然凈化能力并強化其分解污染物的能力,使其得以修復。該法是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謝活動減少存在于環境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濃度或使其完全無害化,從而使污染了的環境能夠部分或完全恢復到原初狀態的過程,它包含有植物修復和微生物修復兩種。

      生物修復技術是80年代以來產生和發展的清除和治理環境污染的生物工程技術,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質的能力,去除污染環境如土壤中的污染物,達到治埋環境污染的目的。生物修復技術最成功的例子是應用投加營養和高效降解菌對油輪泄漏造成的污染進行處理,取得非常明顯的效果,使得近百公里海岸的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此后該技術被不斷擴大應用于環境中其他污染類型的治理。國外對生物修復技術非常重視,研究證明采用微生物分解有毒有害物質的生物修復技術是治理大面積污染區域的一種有價值的、可行的、有效的和優越的方法。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生物修復的內涵也不斷豐富,近年來還研發了真菌修復、植物修復以及無機污染物的生物修復等技術。生物修復的種類也日益增多,可分為土壤生物修復、地下水生物修復、沉積物生物修復和海洋生物修復等[2]。

      3.結束語

      生物技術作為一項有效的環境污染治理措施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在環境污染治理、生物修復技術方面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隨著技術的進步,對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可利用微生物的共代謝作用進行污染物降解;還可利用微生物誘變育種、原生質體融合和基因工程創建高效工程菌應用于環境污染治理等,這些都是環境污染生物治理的有效手段。環境污染的治理和控制將隨著新理論、新方法的運用而日臻完善。

      參考文獻: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在线观看亚洲专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亚洲经典千人经典日产|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品善| avtt亚洲天堂|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亚洲高清乱码中文在线观看|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日本|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国产精品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亚洲沟沟美女亚洲沟沟|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亚洲国产高清人在线|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五六区|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