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汽車保養實訓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汽車發動機;構造;課程;改革實踐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173
0 引言
對于汽修專業的學生來說,汽車發動機構造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要求學生能夠掌握與發動機構造、發動機工作原理、發動機維修專業知識、發動機拆裝、發動機常見故障診斷與處理等一些基礎知識。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于汽車維修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成果,在畢業之后,能夠很好的滿足實際的崗位需求,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積極開展課程教學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汽車發動機構造課程特點分析
汽車發動機構造課程作為一門最基礎的課程,通過開展這門課程的學習,要讓學生能夠掌握發動機的整體構造、基本工作原理、柴油機與汽油機構造原理差別等相關的內容??偟膩碚f,由于汽車發動機本身具有類型多、構造復雜等特點,使得這門課程具有實踐性強、任務重、學習內容多等特點,這使得實踐教學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傳統教學方法中,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方法還存在較多的弊端,這就需要能夠結合實際的課程教學特點,積極開展課程改革[1]。
2 汽車發動機構造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2.1 強化課程設置改革
汽車維修專業的主要人才培養目標是為了培養出能夠在工作在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那么在實際的開展課程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就應該充分的考慮到其具體的工作崗位任務及整個汽車行業的人才需求,從而保證其課程設置的科學合理性。當前,汽車維修行業對于人才的需求比較高,既要求具備完善的機械知識,又要具備現代化的汽車保養技能、汽車故障檢測與診斷技能,這就要求在開展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對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予以足夠的重視,積極優化課程設置,對整個汽修專業的課程內容實施全面的整合,構建起理論與實踐并重的一體化課程體系,對原有的汽車發動機結構、發動機使用、發動機維修等課程相互獨立的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建立起新型的汽修專業課程體系,以便于所培養出的汽修專業人才能夠很好的滿足現代汽修服務需求,通過合理的課程體系設計,對于學生專業知識技能及崗位技能的有效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2 強化課程內容改革
在傳統的汽車發動機課程教學內容當中,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等理論教學內容所占比例比較大,在開展課程內容改革的過程中,應該對汽修行業及汽修專業學生的實際需求予以綜合的考慮,將學生的專業能力及操作技術水平的培養放在首位,尤其是在實踐性教學的教學內容涉及的過程中,應堅持實用性、專業性、應用性的基本原則,重視學生的創造能力及實際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并要注意各項專業知識與行業發展態勢的動態更新[2]。
例如:在實際的開展教學的 過程中,可以針對其教W內容的難易程度、主要用途等對其教學內容進行劃分,將其劃分為認知、核心、技能三大模塊,其中認知部分主要介紹的是與發動機結構有關的基礎知識,核心部分則是針對發動機結構的具體故障的診斷與排除措施;技能部分則主要是組織學生開展動手能力訓練。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學習完與發動結構有關的基礎知識及概念之后,就要開展核心模塊的學習,在該部分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典型故障案例,組織學生進行故障分析與排查,比較常見的有:怠速發抖現象、啟動困難、開鍋現象、機油報警燈閃爍、節氣門回火故障、排氣管冒藍煙故障等一些典型發動機故障問題,組織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故障診斷與排除,并在學生掌握了相關原理之后,組織學生親自上手操作,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強化教學方法改革
針對汽車發動機結構課程教學特點,以及該門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應用小班化的課程教學方法,不管是采用何種教學方法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有效融合。善于借助于多媒體設備、網絡課程教學、實驗臺架、仿真模擬教學軟件等,通過合理課程設計,將汽車發動機實際運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故障予以直觀的展示,并要借助于各類實驗臺架、模擬教學軟件等引導學生自主開展操作,這對于整體學習成果及教學效率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需要注意的是,在組織學生開展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學生的操作方法予以嚴格要求,以便于其能夠對工作崗位所需要的專業技能予以熟練的掌握。
2.4 強化教學評價機制改革
評價與考核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最基礎的方法,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方法中,在開展學習成果考核時,也將考核的重點放在理論知識的考核上,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缺乏合理性,難以對學生的學習成果作出準確、全面的考核,積極開展評價機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依據其課程實際特點,建立起理論知識考評與實踐技能相結合的評價機制,其中理論知識考核的過程中,應對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日常作業完成情況、課堂表現、實訓報告完成情況等進行綜合;實踐技能考核的主要內容則是實訓項目等考核,不管是開展哪一方面的考核,在實際的開展考核工作的過程中,都要參照《國家職業標準》中與汽車維修職業崗位的相關要求,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考核標準,以便于該專業所培養出的人才在步入到社會,進入到工作崗位當中之后,能夠很好的與實際的崗位需求接軌,這不僅有利于提升其整體的教學質量,對于學生崗位符合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結束語
汽車發動機構造課程是汽車維修專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這有利于為學生后續與汽車維修有關的學習打下重要基礎,為了保證其教學成果與教學效率,在實際的開展教學過程中,針對實際的人才需求,做好其課程改革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就主要針對此予以了簡單分析,對于實際的汽車發動機構造課程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關鍵詞:教學目標 會計思維 會計語言 對比銜接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79
1 引言
《中級財務會計》是高校財會專業的重要專業課,涉及的內容較多、難度較大。而獨立學院的學生相比較于傳統高校學生來說,普遍表現出缺乏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對新知識(尤其是一些較為抽象的概念)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較差、因自卑感和心理壓力導致學習缺乏主動性等特點,對該課程學習缺乏信心,而且不知道如何思考、如何表達自己的困惑和觀點,往往看似學會了,一做習題或遇到考試卻不知從何下手,很難達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根據多年的企業財會管理和學院教學實踐,《中級財務會計》的教學過程中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來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能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教材,掌握所學的知識。
2 調整教學內容,認真備課
中級財務會計涉及的內容很多,有些難度較大,考慮到實踐工作的需要,和獨立學院學生的基本專業技能培養要求,我們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例如在存貨、固定資產、金融資產、負債等多個章節均出現攤余成本與實際利率法的問題,學生在剛學完基礎會計,尚未接觸更多的財務管理和會計相關知識的情況下,就開始學習這些比較抽象的內容,無疑缺乏足夠的自信和理解。教學時可以考慮在學期末,讓學生具備了相關的核算知識后,通過簡單介紹財務管理中的貨幣時間價值概念,再以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切入口,結合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分期付款購買資產、融資租賃(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和應付債券調整利息等內容,以專題形式具體講解攤余成本與實際利率法的概念和應用。而金融資產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中的企業合并形成的股權投資、成本法與權益法的相互轉換;資產減值中的資產組認定及減值處理等內容,因為在大部分企業的會計實務中較少涉及,可以作為應了解的知識點對學生做簡單的介紹,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在前期基礎會計教學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對會計的基本概念(包括會計假設、信息質量要求和會計要素確認)及有關貨幣資金、往來款項、交易性金融資產、存貨、固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的基本業務核算有更加深入了解和掌握,對財務報告的內容有全面的認識并掌握其基本的編制方法。實踐證明根據學生認知程度調整教學內容能讓教學更有側重,有助于學生更好掌握重要的知識點。
在調整確定了教學方案后,應進行2~3次不同程度的教案準備工作。中級會計涉及的知識點多,有些內容因為會計準則的修訂而發生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在備課時要摳細節,要及時跟進準則的變化,這樣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學習,準確解答學生問題,使之少走彎路,更好掌握所學知識以應對將來的實習和工作需要。例如關于應收票據是否計提減值準備,在很多教材中都沒有涉及,傳統的教學是在其確認有較大可能無法收回時先轉為應收賬款,再計提壞賬準備。但根據新準則的要求,應收票據屬于應收款項的范疇應該可以直接計提壞賬準備;又比如很多教材都提及企業的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教育經費(俗稱“三項經費”),應分別按企業工資總額的14%、2%、1.5%計提,但根據新會計準則規定,三項經費不再計提,而是在發生的當期直接計入當期費用,超過上述工資總額比例部分的需在年終做納稅調整。
3 重在培養會計思維和方法
不少人認為學會計就是要背,背概念、背分錄,其實死記硬背是學不好會計的。會計知識因準則修訂而處于經常的變化和調整中,加上外部經濟和業務環境多樣性和變化性,即便把書上的概念和分錄背下來,不知其所以然,實訓和實務中仍然會不知所措。所以在課堂上把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遠不如教授給學生合理的學習方法和科學的邏輯思維來得重要。例如會計的主體假設是一個很重要的基本思想,有些教師在教學中往往一筆帶過,但實踐中恰恰就有很多企業的會計人員因為沒有搞清楚會計主體,混淆企業和業主的收入與
出,做出一盤糊涂賬。所以我們在學習中級會計時,應該在基礎會計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掌握會計的基礎概念,形成基本的會計思維,這是貫穿整個課程體系的主線。
具體到交易事項的會計核算,要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根據交易事項從簡到繁,抓住最直觀的(會計)要素變化來確定一個科目,再從業務關系角度去尋找相關科目,根據借貸平衡的記賬規則編制分錄。在每一章節結束后應將相關例題涉及的賬務處理以丁字帳方式畫出來,這樣有利于對會計科目及賬務核算程序的理解記憶和熟練應用。比如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和預付賬款的核算,既相似又不同,死記硬背的話在做題時很容易混淆。我們只需要抓住這幾個賬戶涉及業務的共同點——資金往來,先看(會計)主體因往來業務是增加還是減少了貨幣資金、存貨或收入,確定資金、存貨或收入的借(貸)金額,很容易就寫出對應的往來科目貸(借)金額,再根據業務特點和重要性原則來確定具體往來科目。
對會計專業知識的學習,要求學生既要嚴謹細致,對基本的知識點要結合準則規定去理解和掌握,但又不能過于教條死板,要靈活運用重要性原則去理解、應用一些會計科目。
4 注意前后知識的對比與銜接
會計教學中有很多知識點是前后銜接的,或者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因所處的會計主體不同,會計核算有所不同。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將相關知識點相互銜接起來,以利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一方企業賒銷商品形成應收賬款,而另一方企業賒購商品形成應付賬款,針對同一筆經濟業務,站在不同的會計主體,便形成核算方法不同的應收賬款核算和應付賬款核算。在使用總價法核算該項業務時,業務發生時“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都是按發票總金額入賬的,在折扣期內收到(支付)貨款,雙方都是記入“財務費用”,所不同的是,收款方由于提前收回貨款而給予的現金折扣部分,作為理財費用,增加“財務費用”,而付款方由于提前支付貨款而享受的現金折扣部分,作為理財收益,沖減“財務費用”。又比如資產的盤盈處理,都是先轉入“待處理財產損溢”,在查明原因后,現金盤盈是計入營業外收入,存貨盤盈是沖減管理費用,固定資產盤盈則作為前期差錯處理,記入“以前年度損溢調整”。這樣的對比分析,能幫助學生辨清一些相似業務的核算特點,理解和掌握各項經濟業務的正確(會計)處理方法。 5 總結規律性知識點以達到融會貫通
在中級財務會計教學中還應當注意引導學生及時總結一些經濟業務的核算規律,力求做到前后知識點的融會貫通。
例如資產的減值計提包括了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等,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前后貫通起來,幫助學生理解其基本原理。在這里首先要讓學生回顧資產的定義,強調資產“預期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本質特征。然后在進行各項資產的期末計價時,分析其成本是否高于可變現凈值(或市價、未來可收回金額),如果該項資產預計成本高于可變現凈值,表明預期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不符合資產的定義,就要沖減掉該項資產的減值或跌價部分。最后以壞賬準備、跌價準備或減值準備等若干“準備”形式沖減資產,沖減的資產分別計入“資產減值損失”,這是適用于大部分資產(包括債權、投資)的做法。但需要關注的特例是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投資(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公允價值模式下的投資性房地產)因其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總是相等,不存在減值(計提)的問題,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因其公允價值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需要考慮可能出現的減值(計提)問題。這樣既找到各章節相關知識點的共性,又區別出不同的地方,比較地去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善用生活化的語言和例子來解釋會計術語
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對剛入門的會計專業學生來說,會計的很多術語和表達其實有些抽象,甚至艱澀難懂。如何通過自己的表述來讓學生盡快認識和適應這些會計語言,進而理解和掌握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是我們需要面臨、解決的重要問題。信佛的人說,是真佛說家常話,即“佛理在家常話中”。我們在教學中應該盡量以簡單生動的語言,結合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例子來解釋抽象的專業術語,如資產的“經濟利益流入”特
征、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甚至攤余成本及利息調整等,都可以通過一些具體生動的比喻來解釋;在講到資本化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區分時,不應局限于教材的一些書面化的例子,而采用口語化的生活舉例來說明,如大家比較熟悉的汽車保養維修,在決定是否進行小配件的更換和發動機大修上就存在明顯的態度差異,為什么?因為支出金額相差很大,其受益期限也相差甚遠。相應的,我們在具體處理上也會有所不同,或計入當期損益或作為資本化處理,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攤銷,與相關收入配比。在會計教學中有時候暫時犧牲一些抽象化的“嚴謹”和書面化的“條理”,以換取簡單明了的表述來助其認識、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對于獨立學院的學生,或者說對于眾多會計專業的初學者來說可能更為必要。事實上,我們對會計知識的學習,無一不是在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地理解、鞏固和掌握。
7 強化練習,引入實訓
在中級財務會計的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注意以上幾方面之外,還要加強學生的平時作業環節。對學生而言,會計專業的學習其實沒有更多的捷徑可走,臨時抱佛腳不如平常多燒香,在認真聽課做好每一章節的總結歸納后,要讓學生通過大量反復的練習,及適當的閉卷或開卷測試,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在練習中熟悉各種經濟業務和相關會計核算的題型,加深其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學,提高其知識歸納、整理的能力。例如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在很多方面十分相似,但在核算上又有很多不同,可以安排學生在學習完固定資產核算后,分小組自學無形資產,將無形資產的確認、計量和處置與固定資產進行比較,做出相應的ppt演示文稿,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抽出一些小組上臺演示,集體評議,最后再由教師點評,并對這一章的內容做一些重點講解。實踐證明這種創新的教學方式很受學生歡迎,既提高了大家的閱讀、分析和理解能力,又鍛煉了專業報告的撰寫能力。
雖然與其他專業相比,會計專業所學的知識相對來說更容易直接在實踐工作中得以應用,但僅僅通過課堂教學、做習題還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如果能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安排一些模擬真實場景,配套具體真實的單據,通過分組進行模擬交易處理來讓學生感性地認識和處理一些會計業務,無疑有助于提高學生專業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在有效調節教學氣氛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專業教學效果。
8 小結
作為獨立學院的專業教育實踐者,我們有責任面對客觀形勢,與時俱進,探討和研究中級財務會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力爭培養出具有扎實專業技能,可適應社會多元化人才需求的優秀學生。
參考文獻:
[1]劉永澤,陳立軍主編.中級財務會計[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