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鋼鐵節能年度工作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著力擴大投資,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按照有力、有序、有效的原則推進投資工作。
1?郾突出實施“三個一批”項目。一是加快建設一批。關鍵是要加快政府主導性重大項目建設進度,帶動全社會投資。加快組織實施《浙江省2009-2010年政府主導性重大建設項目計劃》,確保完成政府主導性投資1838億元。加快寧杭客專、滬杭客專、杭州鐵路東站擴建、北侖電廠三期、國華寧海電廠二期、川氣東送、蕭山機場二期擴建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滬杭客專、金溫鐵路擴能改造、九景衢鐵路、杭長客專及三門核電、樂清電廠二期、嘉興電廠三期、舟山電廠二期擴建、紹興濱海電廠等項目。二是加快上報一批。要按照“能早則早,能快則快”的原則,加快實施《浙江省2009年上報國家審批、核準的重大項目前期工作計劃》,加速37個、總投資達4877億元的交通、能源、水利和產業等項目的前期工作進程。同時,積極溝通銜接,做好上報項目的催批工作。尤其要加快梅山保稅港集裝箱碼頭、涼潭鐵礦石碼頭、麗龍慶高速龍泉至慶元段、杭新景高速建德壽昌――白沙關段、龍游核電、LNG接收站、臺州煉化一體等投資大、帶動強的項目前期工作。三是加快前期準備一批。要樹立戰略眼光,創新前期工作理念,著手準備2010年以后開工建設的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確保充足的項目儲備。啟動全省核電場址資源踏勘和儲備,以及近海風電場前期工作。
2?郾拓展融資渠道。重點要做好爭取、引進和協調3篇文章。一是積極爭取國債和企業債券。大力爭取國家擴大內需各類中央投資資金,力爭今年發行企業債券200億元,緩解重大項目的資金壓力。設立省級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進一步擴大創業投資資本,積極開展股權投資基金籌建工作。二是積極促進銀企項目對接。發揮綜合協調作用,促進金融機構與重點項目對接,落實銀團貸款,保證重點工程和民生項目建設的融資需求。進一步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開展中小企業信用融資試點,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三是積極穩妥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和國際金融組織、外國政府等優惠貸款。配合有關方面繼續做好與央企的合作工作。
3?郾加強協調推進工作。一是發揮計劃的導向作用。組織實施2009年重點建設投資計劃,初步安排投資計劃約1000億元,建成投產約60項。二是完善重點項目推進工作機制。完善重大項目建設協調機制,做到有部署、有責任、有檢查。堅持重點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協調推進力度。特別要完善對各地各部門項目推進情況的考評,加強投資項目的監管,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努力提高投資效益。三是加強與各地、各部門的協同配合。積極主動與省級部門及市、縣政府協調,堅持和完善重點項目與資金、土地等要素聯動制度,著力攻克重點項目政策處理難題。加快推進項目、土地、環保、規劃等審批事項的聯動審批,進一步簡化和優化內部工作流程,縮短辦理時間,切實提高項目審批的效率,形成全社會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的強大合力。同時,要加強重大項目稽察工作。
二、著力推進產業優化提升,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這是增強我省經濟整體素質、產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有效應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緊迫任務。
1?郾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發展。要把服務業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一是要認真落實規劃和政策。按全省服務業工作會議的要求,編制實施《2009年浙江省服務業重大項目計劃》,深化細化促進服務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并切實抓好落實。以生產業為重點全面推動服務業加快發展。二是大力推進“六個一批”工作。樹立一批工業轉型升級與生產業聯動發展的典型,建成一批示范性強、支撐作用大的服務業項目,做強一批現代服務企業,打造一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培育一批服務業品牌,推進一批服務業創新發展試點。三是進一步完善服務業發展的推進機制。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義不容辭地承擔起推進服務業發展的綜合協調職能,充分發揮相關部門的作用,做到目標一致、行動一致,合力開創服務業工作的新局面。
2?郾推動工業轉型升級。關鍵是要突出重大工業項目、高技術產業和開發區(園區)幾個重點。一是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制訂鋼鐵、船舶、汽車、裝備、石化和化工、輕工、紡織、電子信息等行業振興規劃,抓好2009―2011年重大工業項目計劃的編制工作,爭取我省更多的重大工業項目列入國家振興規劃。二是加快推進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力爭目前正在推進的重大石化、造船、鋼鐵結構調整、汽車整車等項目有新的突破。三是大力推進高技術產業發展。認真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扶持政策。加強對杭州國家軟件產業基地、杭州信息產業、生物產業等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的指導,及時了解進度,發現問題,協調推進,真正發揮基地的集聚發展效應。牽頭組織實施信息安全、生物技術、新能源等一批國家和省級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項目,形成浙江高技術產業的群體優勢和局部強勢。會同科技等部門,加快一批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四是大力推進企業組織結構調整。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優勢企業兼并重組落后企業、困難企業,充分利用有效資產,穩定生產和就業;鼓勵優勢企業強強聯合,提高規模效益,實現優勢互補;鼓勵關聯企業、上下游企業聯合重組,實現一體化經營,提高抗風險能力。對跨地區、跨行業兼并重組的企業,在項目核準、用地、信貸、稅收、企業債券發行等方面予以支持。
3?郾促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一是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積極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農業科技創新,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二是積極爭取國家支持,重點抓好糧食產量大縣和生豬、奶牛標準化養殖場建設,確保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三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項目建設,爭取國家對我省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工程、節水灌溉增效示范項目、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錢塘江干堤和浙東標準海塘等工程的資金支持。加快欽寸水庫、朱溪水庫、好溪水利樞紐、方溪水庫、嵊泗中心漁港、閑林水庫等前期工作。抓好防洪排澇、引供水、農村飲水安全、農村沼氣和清潔型小流域建設。四是加快推進小洋山北側圍墾、大漁灣等灘涂圍墾工程的前期工作。
4?郾扎實推進循環經濟和節能減排工作。一是重點圍繞循環型產業發展、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四節”和資源綜合利用,組織實施《浙江省循環經濟試點實施方案》。組織編制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繼續推進發展循環經濟“991行動計劃”。啟動一批循環經濟試點基地建設工作。定期組織開展全省循環經濟先進市縣和示范單位的評選工作。建立健全科學的循環經濟統計制度。二是全面落實節能減排工作。配合有關部門,認真分解節能減排目標,嚴格節能降耗目標責任制。支持重點節能減排項目的建設,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污染防治。推進省內電廠脫硝工程建設。落實企業購買節能設備和節能減排投資項目的所得稅優惠政策。繼續加強脫硫電價監管,完善需求側電價管理制度。繼續開展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牽頭加大太湖治理重點項目推進力度,著重抓好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三大清水環境工程”的實施方案的深化和項目的前期工作;研究提出太湖治理的政策措施和長效機制。組織實施《浙江省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方案》。三是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督促各地嚴格執行產業政策,促進落后生產能力有序退出。建立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公告制度,落實限制類和淘汰類企業實施差別電價的政策,完善落后產能退出機制。
三、著力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完善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要切實履行改革的總體指導和綜合協調職能,抓緊制定中長期改革規劃,盡早出臺年度改革意見。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改革。
1?郾繼續推進三大省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按照2008―2009年試點第一階段目標,排出一批改革項目,扎扎實實推進。杭州市重點組建產業投資基金,創新新城管理體制和開發機制,深化醫療衛生“四改聯動”改革,健全投資項目審批代辦制度。嘉興市、義烏市重點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實施新型戶籍制度改革、農合聯組織組建與運行、擴權強鎮等改革。溫州市、臺州市重點推進公平市場準入、金融組織和融資產品創新、海域和灘涂開發利用機制、拓展民營經濟發展空間等改革。
2?郾深化農村改革。一是深化農業發展體制改革,健全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創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努力提高農業規模化水平。二是以農村種養業大戶和中青年農民為主要對象,大力培育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三是探索農村非農建設用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嚴格界定公益性和經營性建設用地。四是進一步破解城鄉二元體制,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鎮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三規融合”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穩定增長的支農惠農長效投入機制;推進中心鎮擴權改革,賦予中心鎮部分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探索中心鎮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把中心鎮培育成為連接城鄉、繁榮農村、服務農業、集聚農民的戰略節點。
3?郾推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一是以理順職能為關鍵,推進大部門體制改革,提高行政運行效能。二是以減少行政層級、探索“扁平化”管理為導向,全面推進擴權強縣改革,擴大縣級政府經濟社會管理權限,進一步增強縣級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做大做強縣域經濟。三是以提升行政效能為目標,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省、市、縣聯動清理和規范工作,繼續推進市級機關內部行政許可職能整合與集中改革,推廣行政審批服務全程制,切實方便群眾辦事。
4?郾加快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一是放寬農村金融準入門檻,鼓勵和引導民間資金進入農村金融服務機構,大力發展村鎮銀行,積極培育多種形式的小額貸款公司,進一步開展企業股權質押、無形資產抵押、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住房、土地承包權、林權抵押貸款改革試點。二是深化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閑置土地加快開發利用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探索非經營性用地有償出讓制度。三是構筑要素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新格局,實施燃油稅改革,推進環境資源有償取得和公開交易市場化進程改革,建立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的經濟補償機制,完善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激勵機制。
同時,要繼續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抓好開發區(園區)等載體建設。積極推進開發區的改造提升。做好梅山保稅港、杭州空港保稅物流中心及出口加工區、保稅區、內陸口岸物流中心等各類功能性園區的設立申報和建設工作。積極推進一批重大外資項目的建設,鼓勵企業開發境外資源類項目。全面貫徹實施長三角《指導意見》和《區域規劃》,實施我省相應的推進意見和方案。全面落實“2008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精神和要求,加快推進區域基礎設施網絡化建設和建立統一開放的政策體制環境。
四、著力實施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行動計劃,進一步改善民生。
要分解落實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行動計劃的工作責任和年度工作計劃,深入實施《浙江省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等社會事業發展專項規劃,加快重點社會項目建設步伐。
1?郾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列入政府主導性重大建設項目計劃的4類保障性安居項目建設步伐。開工建設經濟適用房300萬平方米。建立健全城鎮廉租住房制度,改進和規范經濟適用住房制度,加快農村困難群眾危舊房改造,多渠道解決城鄉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
2?郾加大生態環保項目建設力度。加快啟動建設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城鎮污水處理等5類重大生態環保項目。推進垃圾焚燒發電、集中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爭取國債資金支持,協同建設等部門,加快縣級和100個重點鄉鎮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網管項目建設,加快建成我省環太湖流域城鎮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建設。加大對農村面源污染治理項目的支持力度。
3?郾加快教育、衛生、體育等社會項目建設。編制《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杭州市區省市兩級醫療資源配置規劃》。加大對農村、欠發達地區教育設施支持力度,促進教育硬件設施均等化。抓好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和重點中醫院建設,重點推進25個欠發達縣縣級醫院、69個鄉鎮衛生院、6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加快城鄉衛生統籌協調發展步伐。抓好省十二屆全運會比賽場館建設。整合我省旅游資源,加強國家級、省級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和精品線路以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促進紅色旅游成為我省旅游新亮點。
4?郾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配合有關部門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各項政策,鼓勵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加大就業培訓力度,積極做好“零就業家庭”、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進一步改善勞動力市場設施條件,擴大就業規模。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繼續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覆蓋面,積極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逐步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積極推進收入分配體制改革,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健全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完善社區服務設施、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和兒童福利設施建設。
5?郾促進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落實《關于推進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創新扶貧措施,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等各方面的扶持力度。做好新一輪結對幫扶工作,繼續推動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繼續做好支援青川縣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尤其要加強規劃指導,抓好年度項目實施計劃編制,做好援建的各項組織協調工作。同時,繼續做好“”、“援疆”工作,特別要抓好支援項目和資金的落實。
五、著力做好三大形勢分析和“十二五”規劃等研究編制工作,立足當前,謀劃長遠
1?郾加強經濟、社會、改革三大形勢分析。2009年我省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更加嚴峻,經濟社會發展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改革攻堅難度更大,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面臨的挑戰和困難更多,要健全三大形勢分析制度,加強對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和重點領域改革的研究,及時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力爭做到見事早、判斷準、行動快、工作實,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
2?郾加強發展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工作。一是進一步推進主體功能區規劃的編制。積極參與國家規劃編制工作,繼續做好銜接,爭取有利定位;加快編制完成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二是啟動“十二五”規劃前期工作。推進“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采取選聘、委托和自主研究等方式開展規劃前期課題研究,盡早形成“十二五”規劃基本思路。三是繼續深化規劃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省政府規劃協調會議制度,加強分類管理、全程管理和規范化管理;繼續開展市縣規劃體制改革試點,在規劃理念、內涵、方法和管理體制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的進展;加強與省級有關部門的綜合協調,共同推進發展規劃環境評價、流域規劃綜合管理等工作;進一步推進規劃立法進程,啟動《規劃管理條例》調研起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