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個人英語學習計劃

      個人英語學習計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個人英語學習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個人英語學習計劃

      個人英語學習計劃范文第1篇

      1 自主學習的內涵

      自主學習理論形成于20世紀八十年代初,其理論基礎來自于人本主義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人本主義理論強調對人的內心世界的關注,重視人的心理發展過程中的個人思想感情的發展。人本主義理論體現在英語教學上,就是在英語教育教學實踐中必須重視并樹立英語學習者的主體地位,以英語學習者為中心,關注學習者的成長和發展,給英語學習者適當的自由度,鼓勵英語學習者進行自我選擇,樹立自我責任感。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在生產生活實踐中,每個人都不停嘗試著尋求對周圍世界的發生的事件和存在觀點進行主動的理解和解釋,以此形成假設,最后尋求驗證。也就是說,人是通過不斷的、主動的認識來建構個人體驗獲得知識的,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外部知識內化過程。體現在英語教學上,就是英語語言知識是英語學習者主動學來的而不僅僅是教師從外部輸入的。

      基于上述兩種理論基礎,自主學習指的是,學習者從自身的現實情況出發,科學合理的確定階段性的、明確的學習目標并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選擇并運用恰當的學習方式和方法,科學有效的管理學習時間,督促自己實行學習計劃,實現學習目標,達到自我發展的目的的一系列自主的自我管理的學習行為。

      2 自主學習對英語學習者的能力要求

      自主學習對英語學習者能力的核心要求即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要實現自主學習,英語學習者還應具備自我認知的能力,能正確認識自己的智力水平、英語學習水平、學習條件等方面的因素,并根據自身的現實情況來確定階段性的明確的學習目標,根據自己英語學習的特點制定長期的或者短期的英語學習計劃的能力。英語學習者制定的英語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必須適合自身情況,過難或過易的目標都會影響到學習者學習的積極性。英語學習者還應具備自主選擇學習優質內容的能力,能根據自己的英語基礎,選擇適合自己學習的內容。同時,英語學習者還應具備選取科學、合適的學習方式與方法的能力。學習方式和方法因人而異,英語學習者的學習方法必須符合自身特點和要求,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效率不高,應及時總結并加以轉變。英語學習者還應具備管理控制自己學習時間和學習進度的能力,選擇適合自己、效率較高的學習環境,科學的管理控制學習時間,既要保證學習時間的足夠,也要避免過度疲勞學習,調節和控制學習的進度,過快或過慢的學習進度都不利于學習目標的達成和學習計劃的完成。最后,英語學習者還應具備評估自己階段性學習成果的能力。對階段性學習成果進行自我評估是英語自主學習過程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英語學習者應能夠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對自己在各個階段英語學習的結果做出正確的自我評價,對自己取得的進步和成績可以進行適當的自我獎勵,對階段性學習中效率低下或所犯錯誤進行總結,汲取經驗教訓。

      3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針對自主學習對英語學習者能力的諸多要求,教師在大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應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

      首先,教師應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改變傳統教學觀念中以教為主的模式,真正的把學生當成教學活動的主體,真正的把教學從以教為主轉成成教學生學。教師應當積極倡導、推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理念,積極向學生介紹自主學習的觀念和學習策略,幫助學生同學轉變學習觀念,樹立自主學習意識,積極引導學生,使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在于其本人, 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減少對教師教學的依賴,積極、主動、獨立的承擔學習責任,成為可持續的、自主的獨立學習者。

      其次,教師應改變教學方式,積極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應幫助學生準確的對自己進行定位,并根據大學英語教學的相關課程標準和學生個體情況的不同,幫助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選取不同的學習內容,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和策略,設計安排有效的、合理的適合自主學習的課堂活動。在課堂活動中,教師也可作為參與者加入其中,但教師需控制好課堂自主學習活動的內容與節奏。

      再次,教師應有意識的,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的訓練。在多年的英語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不少學生缺乏必要的英語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的訓練。利用課堂時間進行教材講解時,融入自主學習的英語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的傳授,指導學生學會推理、判斷、分析等邏輯思維能力,逐漸形成獨立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指導學生摸索、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指導學生學會自主決策、自主安排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時間、學習技巧,真正成為有效的英語自主學習者。

      個人英語學習計劃范文第2篇

      Abstract: Since the nineteen eightie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concept, many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carried out a lot of discussion and researchs on the autonomous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cluding the research ideas and strategie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a correlative analysis for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Self-learning has become the ho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but the abilit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Through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 differe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re investigated. English majors hav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English autonomous learning proces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關鍵詞: 英語自主學習;性別差異;高職院校

      Key words: autonomous English learning;gender difference;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6-0276-02

      0 引言

      在眾多對影響自主學習因素的研究中,絕大部分的研究主要是針對本科院校的學生展開的,從性別個體因素的角度研究高職院校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現狀的卻不多。為此,本文試圖彌補這個缺口,從性別差異的角度出發,對高職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調查研究,探討在英語自主學習過程中的性別差異。

      1 英語自主學習及性別差異的界定

      自主學習是不依賴于教師和他人的個人學習活動。學習者能夠獨立地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并且能有效地監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對學習效果作出合理的評估。

      自主學習過程本身是由學習者自我控制的內部心理活動,它受到許多個人因素的影響。在英語學習上,性別差異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忽視。在外語學習領域中,性別差異是個體差異中較為突出的一個維度,對學生學習有一定的影響。性別差異被定義為男性與女性之間影響教學與學習過程的差異。本文從自我效能感、學習動機、學習目標與學習計劃、意志控制力、學習策略五個方面分析高職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在英語自主學習過程存在的性別差異性。

      2 研究方法

      為了能全面真實地反映英語專業學生自學英語學習情況,筆者同時采用了定量、定性兩種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本調查問卷的設計參考了孫宏安設計的關于“大學生自主性學習情況”問卷的內容,根據實際需要設計出了24個項目,其內容主要包括英語學習動機、學習目標、學習途徑、學習策略等方面的內容。受試對象為某高職院校英語專業大一至大三的120名學生。定性研究采用訪談的形式,隨機選取了15名學生作為訪談對象。

      3 研究結果及分析

      3.1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影響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的動機性因素,是指學習者相信自己有能力獨立完成學習任務,通過個人努力實現預期的學習目標。自我效能感不僅影響學生的學業目標選擇、付出的努力、意志控制,還會影響他們所選擇的學習策略。這方面的差異主要源于性別文化強化了社會性別差異。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就形成一種觀點,女孩天生語言表達能力強,適合學習語言,這種言語優勢也刺激了女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自信。而男孩從小就被認為不具有言語優勢,所以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就缺乏自信心,缺少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英語專業的學生中男生寥寥無幾,使得他們就更缺少一種競爭的氛圍。

      3.2 意志控制力 意志控制力在自主學習中發揮的作用是無可比擬的。因為學習中難免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意志有助于學習者控制自己的情感,克服畏難情緒,讓學習繼續下去。在本次調查中,發現英語專業的男女生在意志控制力方面同樣存在差異,男生的意志控制力較女生強。這種差異與社會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間存在緊密關聯。受傳統性別角色價值觀的影響,在人們印象中,男孩被認為是獨立的、競爭性的,具有創造性,能經受更多的挫折。而女孩則學習認真、聽話、被動、服從、依賴。這種社會刻板印象塑造了男孩特有的個性,并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學習、

      工作。

      3.3 學習目標與學習計劃 根據調查數據表明男女生在英語學習目標設置和學習計劃的制定上存在明顯的差異,女生在確立學習目標和制定學習計劃方面比男生更自主,只有少數的男生有較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

      3.4 學習動機 語言學習成功與否取決于學習者的學習動機。眾多專家學者的研究表明,動機是決定外語學習成敗的關鍵性因素之一,它不僅提供最初的學習愿望而且推動長期枯燥的學習過程。雖然調查數據反映出女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的比例比男生稍高,但根據對調查數據的檢驗分析,男女生在英語學習動機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3.5 學習策略的運用 學習策略直接參與學習過程,恰當地選擇和運用學習策略,對學習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在本次調查中,81%的女生和73%的男生都能有效運用學習策略,說明大部分學生都意識到學習策略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并愿意在英語學習中使用。但具體到不同的學習策略,男女生就有一些差異。如:男生和女生“有效運用閱讀策略”的能力最高,兩者都不能很好的“使用寫作策略”,但女生比男生能更好地“使用聽力和交際策略”。導致此問題的原因是我國目前的測試體系,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主要用來應付考試,偏重于語言知識,忽略了交際能力。因此,學生不能很好地“使用寫作策略”。而女生天生的語言優勢也再次反映在學習策略的運用中。

      4 結語

      通過以上的結果分析,我們發現高職院校英語專業的男女生在英語自主學習過程中確實存在一定的差異,他們在自我效能感、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意志控制力方面存在顯著的差異,前二者方面女生比男生自主,而后者男生優于女生;而在學習動機和學習策略運用方面上差異微乎其微。男女生在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上各有所長、各具特色。因此,高職院校教師應針對以上問題,正確認識性別因素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注重性別差異,應性施教,增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陳珊,李春華.學生性別與外語學習策略選擇的關系[J].交通高教研究,2002.

      [2]傅安球.男女心理差異與教學[M].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

      [3]李樹清.大學英語學習中的性別差異[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

      [4]劉婷,付曼.男女性別差異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的表現與研究[J].學術研究,2006.

      個人英語學習計劃范文第3篇

      關鍵詞: 獨立學院 動機現狀 動機激發策略

      動機和學習策略是影響外語學習的關鍵因素。研究表明,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果呈顯著的正相關,強烈的學習動機使學習者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從而促進學習取得成功。策略的恰當使用取決于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觀念。正確地認識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狀況,從而指導他們使用恰當的學習策略是當前獨立學院英語教師面臨的任務和挑戰。

      1.研究理論

      Gardner把學習動機歸納為工具型動機和融入型動機。工具型動機指學習者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如通過考試、謀求一份好的職位,或者是為了獲取目的語國家的新信息如閱讀科技文獻等,工具型動機學習者有明確的目標,但目標一旦實現,其學習動機便消失。融入型動機是指對目的語社團有真正的興趣或有特殊的興趣,希望能更好地同目的語社團的人進行交流。

      Dornyei認為動機策略是促進學習者個體與目標相關行為的手段,是指為了達到系統持久的積極性效果而有意識采取的動機行為,目的在于激發、強化、保持學習者的動機,防止其受到其他競爭的影響與削弱。Dornyei提出了激發學生外語學習動機的十大宏觀策略,Oxford提出了五條建議。國內學者劉東樓提出七條建議激發學習者的外語學習動機。Rubin將學習策略分為學習策略、交際策略和社交策略。我國學者文秋芳教授把策略分為管理策略和語言學習策略兩大類,這更加切合我國學習者的學習情況。學習策略并無好壞之分,關鍵在于運用是否恰當,學習動機和學習觀念對學習策略的使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狀況是正確使用學習策略的前提條件。

      2.獨立學院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狀況

      本研究對武漢市三所獨立學院的311名非英語專業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目的在于了解大學生的學習動機狀況。研究結果表明,獨立學院大學生英語學習的深層動機不強,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沒有把英語學習當做是愉快的過程。獨立學院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以表層動機為主,學習英語是為了實用性的目的,是為了通過考試,找到好工作,為了事業的提升和發展。女生的深層動機高于男生;農村背景的學生學習表層動機高于城市背景的學生;英語水平高的學生深層動機高于水平低的學生。研究發現影響獨立學院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主要因素包括學習情景、個人發展、交流期待、課程設置、學習態度、內在興趣和努力程度7個。(1)與教師和小組學習相關的學習情景因素對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影響最大,尤其是教師的課堂行為、教學風格和個性特征對學生有著很大的影響。(2)獨立學院的學生有著更強的交流需求,他們期待有更優良的教師資源和學習環境,期待獲得更有競爭力的英語優勢。(3)獨立學院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內在英語學習興趣不高,努力程度不夠,英語學習的動力主要來自于外界干預。(4)男女生在交流期待、內在興趣和個人發展因素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3.獨立學院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激發策略

      根據對獨立學院大學生學習動機狀況的了解,應該采取相應的策略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

      (1)從培養學習者學習興趣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深層動機。教師要轉變角色,學習新的教學理念,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教學內容,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消除學生對語言學習的緊張心理,讓教師能夠近距離接觸學生,面對面地進行交流。同時要在課堂上采用兩人合作或小組合作來完成語言實踐練習任務,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形式促進學生的語言鍛煉,使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在實踐中逐步提高,逐步培養起學習英語的興趣。

      (2)幫助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學習目標和計劃。幫助學生制定英語學習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并幫助他們逐個實現。長期目標可以激發學習者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熱情,實現個人價值,并讓他們感到現在所學與今后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現在多努力一點,就會離成功更進一步。短期目標要根據課程要求和教學要求所要掌握的知識來制定。針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制訂個性化的學習計劃是實現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關鍵。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不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適合他們的詳細的學習計劃,教師要進行指導監督評價的全過程,并不斷鼓勵學生堅持自己的學習計劃,實現自己的一個個短期目標,為實現長期目標做好準備。

      (3)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相結合,充分利用現代學習資源。教師行為和教師風格對學生的學習動機有著深遠的影響,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學習策略獲得滿意的學習效果。同時,指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把課堂學習和課外學習有機結合,鼓勵學生多參與校園英語文化活動,創辦英語角,舉辦英語演講比賽,甚至要學生走出校園,參訪外國人,這些活動都能很好地實踐課堂內容,并能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通過英語趣配音或利用網易公開課等軟件和平臺實踐鍛煉自己的英文。

      (4)充分發揮外語測試和評價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作用。根據大學英語教學要求,大學生要全面發展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在測試或評價環節就應該設置相關的測試項目。評價作為教學過程的一個環節,執行著特殊的反饋機制,是克服教學活動對目標的偏差和使學習動機保持穩定發展的重要手段。測試能積極反映學生某階段的學習狀況和效果,同時測試的結果能影響到學習動機的增強或減弱,所以,測試環節要客觀地反映教學內容和對學生知識能力的掌握,難易適度,形式多樣,能夠讓學生在測試和評價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收獲。

      參考文獻:

      [1]崔麗.非英語專業學生大學生外語學習動機狀況調查及策略探索[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6(3):91-92.

      [2]杜福興.談英語學習動機及其激發與保持[J].外語教學,2003(4):51-54.

      [3]付欣友.ARCS動機策略在綜合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教師,2010(4):43-45.

      個人英語學習計劃范文第4篇

      關鍵詞:英語學習動機;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相關性

      1. 引言

      在過去30多年時間里,國內外學者在自主性英語學習(learner autonomy)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但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自主學習概念的界定、自主學習者特征的描述、自主學習的理論基礎剖析和怎樣通過多途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上(徐錦芬、占小海,2004),而對學習動機――學習者個體差異中的一個重要因素與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的相關性研究開展較少。本文擬采用實證研究為主的方法,進行英語學習動機和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的相關性研究。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的目的,本研究主要旨在探究:

      1) 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和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

      2) 如果存在,

      ①他們之間的相關性總體上呈現哪些特點?原因何在?

      ②子動機和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之間的相關性呈現哪些特點?原因何在?

      2.2 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選擇來自桂林醫學院的165名大學非英語專業二年級本科生作為調研對象。 之所以選擇二年級學生是因為他們經過了近兩年的大學英語學習,適應了大學英語學習,具有大學生英語學習特點。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為主,定性研究為輔的方法探究動機和自主之間的相關性。定量研究采用問卷作為研究工具,訪談則作為定性研究的工具。本研究中使用的問卷是在徐錦芬等設計的《非英語專業大學本科生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問卷和高一虹等設計的《中國大學本科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查》問卷基礎上改編而成,訪談提綱由筆者自己設計。

      3. 研究結果與討論:學習動機與自主學習能力相關性

      英語學習動機和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之間在.000水平上存在顯著正相關(r=.395**)。該結果從實證的角度回答了本研究所提出的第一個研究問題,即動機和自主學習能力之間存在相關性;同時也印證了學者們關于動機和自主之間的確存在相關性的論述(Knowles,1975 ;Dickinson,1995 ;武和平,2001;Ecclestone,2002 ;Spratt和 Chan,2003;何蓮珍,2003;徐錦芬、占小海,2004)。

      3.1 情境型動機和自主學習能力相關性探討

      情境型動機和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P=.263)。由于動機具有動態性 (DornyEi,1994),即不同類型學習動機對于學習者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有不同的促進作用,因此情境型動機對于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的影響很弱。訪談的結果也證實了研究的結果。

      學生A:說實話,我上大學學英語的目的就是能夠過了四級考試,然后得到“雙證”。因此,為了通過四級考試,我每天自覺地背四級詞匯,做四級題。并且給自己制定一個詳細的復習計劃,如什么時間看閱讀,什么時間練習寫作,聽力每天聽多少,我能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調整學習計劃。

      學生A的訪談結果告訴我們,她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她來說,成績動機是影響她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動機。

      但訪談中,學生D的談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學生 D :……謝謝。我想我首先應該感謝教我英語的朱老師。她對我們很負責。她上課的時候根據不同的課文,采用多種多樣的活動,調動我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她關心每個人,不論我們的學習成績如何。我們學英語的自信心增強了。她給我們介紹了很多英美文化的知識,我們很愛上她的課,班級的學習氣氛也上來了,這次我們很多同學都過了四級……課上,我認真聽朱老師講課, 還在她的指導下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她還給我們講怎樣學習英語,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也很注意學習方法。比如閱讀的時候,我先注重大意然后再注重具體的細節,不會的單詞一般就跳過去。寫作的時候我注意到錯誤并及時改正。

      從學生D的談話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朱老師)能夠不失時機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創造利于學生英語學習的學習環境,學生從中受益,他們的情境型學習動機得到激發,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所增強。因此我們認為情境型動機對于自主學習能力來講不是可有可無的。二者之間沒有顯著相關并不意味著它們之間沒有相關(r=.054),因此情境型動機對于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有一定影響。事實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支持性”學習環境。學習任務、教師和學習環境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互動,它們的相互關聯程度決定了學習者的學習成果。

      張彥君認為環境是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應該給予學習者充足的機會發展他們對自己學習負責的能力。如果沒有這樣的環境,如教師、教學設備和教學資料,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是一句空話。

      3.2內在興趣動機與自主學習能力相關性探討

      內在興趣動機和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該結果證實了內在興趣動機和自主之間存在較強相關性。對學生B的訪談進一步支撐了實證研究的結果。

      學生B :可以說我對英語有種一見鐘情的感覺。因為我非常想通過學習英語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風土人情……我上課仔細聽講,而且會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業余時間里,我讀了很多英語簡寫本的小說,如《飄》、《簡愛》、《名利場》等,大概在過去的一年半時間里我看了有60多本。我經常聽VOA 和BBC,最開始連慢速的都聽不懂,但是現在我能聽懂正常語速了。我能領會老師的講課意圖,同時根據老師講課的進度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我能找機會練習英語,比如我經常去中山廣場的英語角和我們學院的“口語沙龍”鍛煉自己的英語交際能力……我不是為了通過四級才學習英語的,我喜歡英美國家的文化,想通過英語來更多地了解那邊的風土人情。

      3.3 社會責任動機與自主學習能力相關性探討

      社會責任動機和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具有社會責任動機的學習者出于對社會、父母的“責任”(如為了不辜負父母的期望,為了祖國的富強)而學習英語,那么這種對社會的“責任”和自主學習中的自我負責是否沖突呢?答案是否定的。Chickering(1969) 認為個體的發展要以對社會作出的貢獻為前提(轉引自Boud, 1988:29)。Boud(1988)認為自主學習的目的不是簡單讓學習者自己學習。 因此,具有社會責任動機的學習者愿意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訪談的結果進一步證實了這個觀點。

      學生G:在談我的英語學習之前,我可以說說我的父母么?……我出生在普通工人家庭,父母節衣縮食供我念書,他們從微薄的工資中擠出錢來給我上英語補課班補習英語。即使在他們都下崗的情況下他們也傾盡全力供我讀書。所以每當想到父母為了我的成長付出的這么多艱辛,我就感覺有一股力量在催促我努力學習……我每天早上5:00就起床讀英語。上課認真聽講,仔細做筆記,課后認真復習,主動找課外題來做。如果英語學習遇到困難,我會主動找老師和同學請教,我有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對自己的學習計劃和目標做一些具體的調整。 在我的努力下,我順利通過了四級考試……,當然,我現在還是保持原有的學習習慣。我覺得時刻要記住父母為自己付出的艱辛,我不能對不起他們。

      3.4 成績動機與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相關性探討

      成績動機和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呈顯著正相關, 這印證了Ho(1995) 的論斷。他認為“……特有的考試文化強調成績的作用,這對學習者采取切實可行的英語學習措施,完成學習任務,對于他們自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Ho & Crookallt, 1995: 241)。目前,來自四六級考試的壓力,特別是四級考試,已經成為衡量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一把無形的量尺,有的學校將自己學校四六級的一次性過級率作為宣傳本校英語教學質量的招牌 ;有的學校將學生的四級過級證書和學生的畢業證聯系起來。在這種壓力下,作為從小學一直“考”到大學的學生,為了最后獲得大學畢業證書而努力學習英語,他們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A的訪談進一步證實了實證研究的結果。

      4. 研究的啟示

      本研究啟示我們:首先,英語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進而提高他們的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如運用多媒體等多種手段向學生介紹英美等英語國家文化,使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英語帶給他們的樂趣 ;其次,教師要注意促進外在動機向內在動機的轉化。英語在中國是外語而非第二語言,因此學生可能具有更多的工具型等外在動機。面對各種各樣水平考試,如四六級考試,特別是當四六級考試與學生們的畢業證、學位證掛鉤的情況下,為了得到“雙證”學生們苦學英語,在這種“應試”條件下,學生學習的主要動機是成績動機這樣的工具型動機,雖然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我們認為一旦學生離開考試,他們的自主能力就會有不同程度的缺失,甚至喪失,這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內涵背道而馳 ;而具有內在動機,如內在興趣動機強的學生(如學生B)會因為對于英語國家文化的渴求而學習英語,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會在內在動機的驅使下長期保持。因此我們認為教師應該不失時機地注重學生的外在動機向內在動機的轉化,促進他們自主能力的發展 ;最后,教師不應忽視支持性學習環境的創造,因為這種環境是學生自主性學習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同時這種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情境型動機,進而促進他們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的形成。

      參考文獻

      [1]Benson, Phil & Voller, P.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 London: Longman, 1997.

      [2]Boud, D. Developing Student Autonomy in Learning (2nd ed.)[M]. New York: Kogan Press, 1988.

      [3]戚宏波. 淺析東方文化背景下的學習者自主[J]. 國外外語教學,2004a(1):26-30.

      個人英語學習計劃范文第5篇

      論文摘 要:英語是高校教學的必修課程,教學持續時間也較長,大學期間學生面臨各種考試,學好英語對每個人的將來大有裨益。本文以我校在校大學生為調研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等方法,對其英語學習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善現狀的具體措施。

      一、引言

      眾所周知,英語是當今世界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之一,學好英語對將來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益處,但如今大學生的英語能力普遍沒有達到當今經濟和商務社會所需要的真正的能力,其學習英語的現狀比較令人擔憂。

      二、調查方法和內容

      (一) 調查方法

      1、文獻法。在網上和圖書館搜集各種有關本課題的文獻資料,從中選取相關信息進行整理歸納和分析研究。

      2、問卷調查法。本次調研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對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機電學院等五個學院的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已發放問卷500份,回收問卷490份,問卷回收率達到98%。問卷式題型為單項或多項選擇題,給出備選答案學生選擇。

      3、訪談法。選取部分優秀學生進行訪談,交流學習經驗;與英語老師進行交流,獲得更多的知識和建議。

      (二)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的主要內容為我校09、10級大學生學習英語的各個方面,例如學習英語的動機、時間、計劃、消費,學習成績等方面。

      三、調查結果初步分析

      1、性別分析

      在490份有效問卷中,男生150份,女生340份。

      2、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據調查顯示, 74%的同學對學習英語有興趣,18%的學生因為不得不學,其余8%沒興趣。從中可以看出我校大學生學習英語興趣比較大,而且并不會因為專業的不同而存在較大差異,只是有時迫于時間零散和學習環境的輕松而變得散漫。但還是有26%的學生由于基礎較差、參加其他活動較多等原因學習英語的興趣不高,。

      3、學習英語的目的(多選)

      調查顯示,將近87.2%的學生認為英語是得到"一份好工作"的通行證;84.7%的學生是為了獲得英語四六級證書;72.3%的學生則是為了滿足課程教學;還有60.9%是為了考研,取得高學歷,進而找到好工作。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出,在校大學生學習英語的功利現象比較明顯。

      4、對自己當前英語學習狀況的滿意與否

      通過調查得知,50%以上的同學對自己目前英語學習的狀態不太滿意,基本滿意度及非常滿意度不到30%,說明我校學生意識到自身在英語方面確實存在一些困難或者不足。

      5、課外學習情況

      (1)每天課外學習英語時間

      通過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學生每天課外都會學習英語,39.8%的學生每天學習英語在1-2小時內,另外13.3%達2小時以上,建議學校應致力于創造更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2)最經常使用的課外學習英語方式

      調查顯示,我校學生課外通過不同方式來學習英語,其中將近50%主要通過報紙雜志等資源學習英語,16.4%利用英語學習網站,22.4%通過聽英文歌看英文電影學習英語。另外,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學校網絡設施的完善,更多的學生將通過網絡方式學習英語。

      (3)學習英語方面的消費

      在490份有效問卷中,消費10元以下的占72.51%;消費10-30元的占16.32%;30-50元的占7.14%;50元以上占0.03%,可以看出,我校學生在學習英語方面的消費大多在10元以下,并且大多購買英文報紙、雜志,相關輔導書及考試資料。

      6、學習英語方面的困難

      通過調查顯示,33.4%的同學在聽力方面存在困難,29.8%在口語方面存在困難,19.2%在閱讀方面存在障礙,另外還有17.6%在寫作方面存在困難。聽力、口語仍是我校學生學習英語中遇到的最大的障礙,因此學校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這兩個方面得培養。  四、建議與啟發

      (一)學生方面

      1、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

      學習語言是為了獲得知識, 考試只是檢測我們是否真正學到或者學會這些知識的一個手段并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如果學生花很多時間在應試上, 或多或少會影響其對英語學科本身的掌握和運用。作為學生,我們應該正視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逐漸培養濃厚的學習英語的興趣,以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2、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通過調查發現,部分學生的學習計劃意識不強,有些同學雖然表示自己有計劃,但計劃的實施情況難以保證。若要成功的掌握一門語言,就應該制定一個符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執行計劃,對計劃進行評估優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鍛煉自己堅韌的性格,充分利用業余時間。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對于想要學好英語的同學,應該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堅持每天練習。

      4、積極參加課外英語活動,主動尋找英語方面的交流機會。

      課堂上的聽說訓練畢竟有限,要想提高聽說能力,就應該主動尋找機會,多與外教、外國留學生和其他外國人進行英語口語交流,還可以參加英語角和學校舉辦的辦其他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二)學校方面

      1、改革考核方法,探索多種形式的考核方式

      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不喜歡現有測試英語能力的方式,如期末考試、四六級及其他。究其原因,學生對應試教育已經反感,而現實中又必須面臨這些,此外考試的模式單一、試題內容不一定能全面的檢測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嘗試開發一些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的評估自己學習成果的測試(可以包含腦筋急轉彎、智力測試題等),難度適宜、內容豐富、題型多樣等。

      2、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課上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組織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在學語言的同時,讓學生多了解文化知識背景、社會習俗等方面的知識,培養其跨文化交際意識及能力。在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就某些熱門話題進行討論,或者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表演話劇或定期舉行有獎活動等。此外,老師應及時矯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良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并予以正確的指導。

      3、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英語氛圍。

      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開辟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如:校園英語廣播,創辦校園英語學習報,開展英語讀書報告活動,舉辦"英語角",舉辦英語朗誦,演講,講故事等多種形式的比賽,開展英語文娛活動,如放映英文原文電影、錄像等。通過各種形式為學生英語學習積極創造條件,營造一種濃厚的課外英語學習的氛圍。

      參考文獻

      【1】 溫偉娟. 非英語專業學生大學英語學習現狀調查分析[J]. 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 , 2005,(06)

      【2】 黃瑋. 非英語專業新生英語學習現狀調查[J]. 福建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 , 2006,(05)

      【3】 何東燕. 加強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口語教學[J]. 重慶工業高等??茖W校學報 , 2002,(01)

      【4】 彭永渭. "SQ3R"學習方法[J]. 江西教育 , 1988, (01)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永久亚洲成a人片777777|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哦|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99亚偷拍自图区亚洲|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入口无毒网址你懂的|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模特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大全|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亚洲私人无码综合久久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风间由美在线亚洲一区|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91精品亚洲网站精品成人|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3区|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