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護理中級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1醫生對中醫護理缺乏認識中醫院雖然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但醫生熱衷開中藥湯劑內服,或是中藥制劑輸液,而忽視中醫傳統的穴位按摩、刮痧、拔火罐、中藥熏洗、耳穴壓豆等操作簡單,療效確切,且副作用小的治療方法。即使護士想使用中醫傳統療法,也要有醫囑護士才能執行。一些醫生還認為,按摩、刮痧等有專門的康復理療師,護士沒有這種資格,導致中醫護理人才無用武之地,中醫護理技術越來越生疏,最終被忽略甚至淘汰。
1.2科研薄弱由于中醫護理起步晚、學歷偏低、課程設置不合理、師資力量薄弱[2],尤其基層護理人員臨床應用中醫的機會不多等,導致中醫護理人員科研意識淡薄,能力不強,質量不高。加上護理科研耗費人力、物力、財力,且產生的經濟效益并不明顯,故而難以得到相關支持,從而阻礙了中醫護理科研水平的提高。
1.3中醫護理業務開展受到制約中醫院校護理專業的畢業生進入臨床后,其所學的中醫護理知識和技能沒有實踐的機會[3]。因為醫院有專門的康復醫生和康復技師,且他們有國家頒發的資格證,而護士沒有。醫生和護士也想使用一些簡、便、易、廉的中醫療法,但卻怕承擔無資質操作的責任,造成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導致盡量采取其他方法替代。
1.4中醫護理缺乏法律法規的支持中醫護理的發展要給護理人員一顆定心丸,要得到法律的保障和醫療行為規范的許可。然而《中醫藥條例》和《護士條例》都沒有中醫護理方面的內容[4,5]。盡管《中醫護理學》教材有中醫護理基本技術操作規程,但中醫護理人員的從業資格沒有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保護。同時國家護士資格考試幾乎全部為現代護理教育的內容,涉及中醫護理的很少甚至沒有,導致中醫院校護生的知識不斷西醫化,這將阻礙中醫護理隊伍的建設與發展[6]。
1.5護理隊伍自身原因由于中醫理論深奧、抽象、枯燥難懂,記憶起來比較困難,加上護士資格考試基本為現代護理內容,導致中醫護理人員缺乏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在護理操作實訓方面,多數中醫院校購進了現代護理技術所需設備,而中醫護理技術設備則很少購進,甚至根本沒有[6]。護理操作技能競賽也大多是現代護理操作項目,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很難體現,導致中醫護理人員逐漸走向西醫化。
2對策
2.1加強繼續教育針對中醫護理人員缺乏和中醫理論基礎薄弱的現狀,護理部應制定繼續教育分層次培訓計劃,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強化學習。①邀請本院多名老中醫分批授課,學習中醫基礎理論知識。②開展中醫護理師承教育,資深中醫護理專業人員帶徒,每半年組織一次師承教育考核,對出色完成師承教育計劃的老師給予獎勵。③選送護理骨干到上級中醫院進修學習。④運用視頻,反復觀看穴位講解和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規范等。⑤請理療科的醫師進行手把手教學。⑥情景模擬,互做模特,相互演練,共同交流。⑦科內應以《中醫專科專病護理常規》[7]為標準,制定培訓計劃。⑧護理部應對培訓效果進行考核與評價,不定期深入科室現場指導和考核,使全院護理人員形成愛中醫、學中醫、用中醫的氛圍。
2.2積極開展中醫護理服務充分發揮中醫的護理特色和優勢對防病治病、預防保健具有重要意義。各科室應根據本科的優勢病種,對疾病進行分型辨證,提供具有中醫特色的護理,如腹部術后腹脹患者,取足三里、支溝等穴進行按摩,以通經活絡,調理脾胃,生發胃氣,從而減輕腹脹[8]。對睡眠質量差的患者,取神門和皮質下耳穴進行壓豆,以改善患者睡眠狀況。通過傳統療法,不僅可以體現中醫護理優勢,還可以使護患關系得到改善,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
2.3取得領導支持等級中醫醫院達標是領導最關心的問題,護理部應抓住機遇,向領導多爭取、多匯報,贏得領導的支持。①引進中醫護理人才,充實護理隊伍。②每個護理單元建立中醫治療室,配備中醫護理技術設備。③從經濟上對中醫診療項目進行傾斜。醫院應按收費項目的30%給科室以補貼,提高護理人員的薪酬,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醫院對各科住院患者開展中醫辨證施護,中醫操作開展項目有十余項,效果得到了患者的肯定,也為醫院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2.4依靠國家政策支持中醫護理事業健康、快速的發展,必須依靠國家政策支持。①應提高中醫服務項目價格,體現中醫護理技術的服務價值。②應利用新農合和醫保系統的惠民政策,適當提高中醫醫院中醫護理診療項目的報銷比例,促進中醫護理服務的發展。③應給中醫護理開辟“綠色通道”,將護士開展中醫護理技術操作的權利與義務納入《護士管理辦法》和相關行政法規,也可采取考核、頒發護士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資格證等方式規范護士應用中醫護理技術操作的行為[9]。④國家應對中醫院的中醫護理人員編制有強制規定,要求其達到一定比例。《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2011~2015年)》指出:大力發展中醫護理,提高中醫護理水平,發揮中醫護理特色和優勢,注重中醫藥技術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10]。這如同給中醫護理打了一針興奮劑,對中醫護理的良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5重視護理科研各級管理部門在科研招標項目中,應設立中醫護理專項,以鼓勵中醫護理科研。同時應設專職護理科研人員,深入開展護理科學研究,讓中醫護理科研成果進入西醫院,走出國門。
2.6轉變觀念,加強護理隊伍自身建設作為中醫院的護理管理者,既要加強西醫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培訓,更要加強中醫護理隊伍建設,有責任和義務把中醫經典文化深入挖掘、發揚光大,為病人提供具有中醫特色的護理優勢。①統一思想,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思想教育,讓她們充分認識中醫護理在醫學領域中所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中醫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②建立中醫特色護理質量評價考核標準,完善監督檢查機制。對中醫特色護理內容也要作為護理的考核指標,護理部不定期深入病房,掌握中醫護理實施進度,如詢問患者生活起居、飲食調護等中醫特色健康指導內容掌握程度,了解采取中醫護理技術操作實施效果,使中醫護理真正落到實處。③根據疾病辨證分型不同,各科室制定中醫健康教育處方,發放給患者或家屬,同時給予具體講解,這樣既有利于患者理解和重視,又有利于中醫護理內容修訂和完善。④開展現代護理知識與技能比賽活動,同時也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中醫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的比賽活動,使兩者結合起來,促進中醫護理的可持續發展。
3結語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急診醫學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開通創傷急救綠色通道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男60例,女32例,年齡14~72歲,平均38.2歲。致傷原因:交通傷57例,高空墜落傷32例,打架斗毆致傷3例。受傷部位以顱腦損傷為主者42例,以胸部損傷為主者13例,以腹部損傷為主者25例,以多發性骨折為主者12例。
1.2方法
為做好創傷急救綠色通道相關工作,保證嚴重創傷急救綠色通道的有效實施,患者得到快速高效的救治,科室護理組在護理管理及人員素質培養方面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做法,具體實施如下。
1.2.1制度建設及規范流程
(1)加強制度建設。根據全面質量管理要求,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健全崗位責任制度,優化搶救流程,加強醫護技術訓練,抓好質量檢查等,為急救綠色通道的開展打好堅實的基礎。(2)規范流程,急事急辦。危急重癥患者到達急診醫學科后由分診護士直接送入搶救室處置,搶救室醫護人員評估患者病情后,立即上報二線醫生或創傷中心醫生,由二線或創傷中心醫生啟動綠色通道。科室將相關表格包括病情記錄單、檢查單、手術通知單、手術同意書、入院證等右上方均蓋上“創傷救治急救綠色通道”印章,其他救治科室接到蓋有印章的相關表單后,急事急辦,一律執行“先處理后交費”的優先政策。在運行過程中,出急診醫學科后病情記錄單由每個環節的醫生進行填寫和移交,要求護士填寫好病情觀察表。原始醫療資料應妥善保管,專人負責,詳細記錄好患者出入急診醫學科及各項輔助檢查室的時間節點,便于總結和分析,查找不足,及時整改。
1.2.2人員管理
(1)定人定時。創傷急救工作隨機性強、無規律,傷病員時多時少,病情輕重不一,難以預測。針對此特點,護士長合理安排搶救人員,提高工作主動性,面對批量傷員時做到忙而有序。具體做法是以人定事,誰值班,誰就負責到底,時刻不離崗位,全天24h安排護士機動班、120值班等。(2)增強急救意識,提高護理質量。急診醫學科具有工作繁忙、勞動強度大等特點,加之護士人力不足,經常處于超負荷狀態,“嚴重創傷急救綠色通道”對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確保救治的質量和成功率,科室積極開展“假如患者是我親人”的活動及醫德醫風教育,增強護士的急救及服務意識,熱心為患者提供服務,把握“社會效益第一、經濟效益第二”的原則。(3)加強在職訓練。為了提高創傷急救護理的質量與水平,不貽誤患者搶救時機,本科室嚴格按《嚴重創傷院內急救綠色通道管理手冊》上的要求演練,并不定時進行抽查。采用操作訓練、授課、教學查房、晨間提問、情景模擬演練等多種培訓方式提高護士的應急能力。使護士均能熟練掌握各種危重患者的搶救程序,并了解國內外急救醫學的新進展。在搶救過程中變被動為主動,迅速而有條不紊地參與搶救工作。
1.2.3物資管理
(1)樹立“五常法”管理意識。為了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作效率,科室利用業務學習時間請專業講師開展專題知識講座,向全科護理人員講解“五常法”管理內容與標準,提高認識。五常法包括常組織:根據急救物品的使用率進行分層管理,重新擺放,做到物必有名,物必有家;常整頓:是現場所需物品放置方法的標準化,培養護士養成物歸原位的好習慣;常清潔:保持搶救室內整潔,發現臟亂及時整理,發現損壞的儀器設備和物品及時維修,做到人人參與,人人監督,共同完成;常規范:制訂搶救室相關管理規定和搶救制度與流程,對照標準自評互評;常自律:是五常法的最高境界,它要求護士能夠自律,通過自律摒棄壞習慣,養成好習慣。(2)物資齊全,確保各種搶救儀器處于功能備用狀態。搶救室的急救物資做到專人專管,各班認真檢查并交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減少因物資不足、儀器設備未處于功能備用狀態而耽誤患者的搶救時機,保證搶救效果及提高搶救時效性。
1.2.4把握環節質量,提高搶救時效性
(1)醫護一體化。強調醫護之間的配合,進行醫護一體化教育。護士長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采用PDCA循環管理對搶救過程中醫護配合的薄弱環節進行總結,制訂改進計劃和進行針對性培訓,保證護士能夠掌握與醫生溝通合作的方法,形成規范性、程序化的醫護配合流程。(2)溝通與協調。各個救治環節的有效溝通,各項制度的執行力度,也是嚴重創傷院內急救綠色通道很重要的環節,當遇到批量傷員或科室人員緊張時,應通知相關人員支援,電話通知相關科室會診并參與協作搶救。
2結果
通過規范建設搶救相關制度與流程,進一步加強人員及物資管理,有效縮短了患者在急診醫學科停留及獲得確切性治療的時間,提高了搶救成功率、降低了傷殘率。
2.1顱腦損傷患者在急診醫學科停留時間由原來平均20min下降到現在15min內,得到確切手術治療時間縮短5min。
2.2胸、腹部損傷患者在急診醫學科停留時間縮短8min,得到確切性治療時間縮短5min。
2.3多發性骨折患者整體救治時間縮短6min。
3討論
急診醫學科是搶救急、危、重癥創傷患者的重要窗口站,在院內救治的最前沿,護理質量的高低是直接關系到嚴重創傷疾病搶救成功的關鍵,護理人員必須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業務素質和作風建設才能適應嚴重創傷院內急救綠色通道工作的需要。“嚴重創傷院內急救綠色通道”是急診醫學科對急、危、重癥創傷患者在接診、檢查、住院、手術等環節上實施一系列快捷有效的全程急救服務。其目的是讓患者快速通過,縮短在院內各救治環節中的處置或停留時間,從而提重創傷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3.1護理隊伍的建設在嚴重創傷院內急救的初期階段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科室基本保證了參與創傷急救的護理人員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其業務能力精、服務意識強、急救水平高、綜合素質好。
3.2嚴格護理管理,實行時限服務
要求嚴重創傷患者在急診醫學科處置停留時間不超過15min,為患者提供快捷、優質的急救服務。
3.3護士必須熟練掌握嚴重創傷的診斷及救治流程
掌握各種監護儀器及設備的性能、使用、保養、操作等。本科室通過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急救技術及專業技能培訓,樹立“急診、急救”意識,最終做到反應迅速、思維敏捷、救治有序。
3.4接送患者做到無縫連接
[關鍵詞]護理記錄;法律問題;對策
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制不斷完善、健全,人們的法律意識也日益增強。新的《醫療事故處罰條例》內容加大了對患者的保護,加重了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責任。作為高風險職業的醫務人員,更需要認真學習,要知法、懂法,更好地為患者服務。護理記錄是具有法律意義的原始文件依據,特別是涉及到醫療糾紛案件時,它是支持醫院、醫生、護士公正地評價事實的最關鍵的證據,其書寫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
1護理記錄中出現的問題
1.1法律意識淡薄法律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差,虛填觀察結果,從抄護理記錄、護理措施和過程不全[1]。
1.2記錄不及時、欠準確、相符性差病情描述不確切,用詞模棱兩可,使用非醫學術語或語法錯誤。患者的病情變化沒有及時記錄,當病情進一步加重,或者差不多交班時再進行回憶性記錄,容易導致記錄與事實有出入,造成時間上、記錄上的不相符。
1.3記錄涂改多、漏記、字跡潦草某些護理人員為了書面整潔,或補上漏記的資料,不得已使用涂改的手段,另外字跡潦草、不清,一段時間后連記錄者也難以辨認,不利于舉證倒置。
1.4特殊性檢查沒有護理宣教記錄及簽名在給患者進行特殊檢查治療前,尤其是一些有創傷的侵入性檢查前,沒有將檢查的意義、注意事項、可能發生的不良后果、如何配合檢查的方法等知識告訴患者,并請患者或家屬確認簽名。
1.5危重患者沒有時間性記錄在搶救患者過程中,護士往往只顧及執行醫囑而忽視了及時記錄病情的變化。
1.6署名不實護士之間執行醫囑時代簽或隨意簽字。
1.7記錄帶主觀性的描述,缺乏客觀性、連貫性護理記錄只做主觀判斷的描寫,沒有具體的數據顯示。護理記錄僅陳述當班出現的問題及病情變化,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后,無追蹤記錄效果;或對上一班提出的護理問題無跟蹤觀察。
2防范對策
2.1加強法律知識學習,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護理人員學習相關法律知識,特別是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管理辦法》等與護理人員關系密切的法律知識有所了解,使自己成為一個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格的醫護人員。講述醫療事故爭議與醫療風險的防范知識,不斷增強醫務人員的法制觀念,使醫務人員遵法守法,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書寫中注意銜接緊密,書寫時如出現錯字、錯句,要用藍黑墨水筆在錯字或錯句下面劃雙線,不得用涂刮、粘貼等方法掩蓋或去除原來的字跡。
2.2提高護理人員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注意專業理論培訓加強學習,嚴格要求自己,練好過硬的技術業務基本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熟練掌握護理書寫的要求和規范。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不但充實和更新知識,面對醫療科學的飛速發展,沉著應對新形勢的要求和挑戰
2.3以務實態度書寫護理記錄改變護理書寫模式,讓護士的時間花在觀察病情、分析護理問題上,護理記錄內容應客觀、真實;做了什么就寫什么,最重要的是應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記錄,將護理程序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始終。徹底讓護士從記錄文件書寫中解脫出來,把時間花在患者身上,使護理服務真正以患者的需要為中心。
2.4加強管理,保證病歷書寫質量實施崗位責任制,職責明確到人。護理部每季度及科護士長每月定期或不定期隨機抽查護理記錄,提出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不斷提高護理記錄質量。病區護士長每天重點對危重患者記錄及對出院病歷質量嚴格把關,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給護理人員,馬上修正,保證護理病歷記錄質量。
2.5加強醫護溝通,做好病歷保管醫護之間加強溝通,團結協作,當護士發現護理記錄與醫生的病情記錄不一致時,應主動找醫生核實,避免醫護記錄的不相符性。病歷集中妥善保管、上鎖,不得擅自涂改、外借。
2.6強化護理人員的證據意識護理記錄具有十分重要的法律效益,全面、準確的護理記錄不僅對患者的利益負責,而且也是保護醫務人員切身利益、解決醫療糾紛的有利依據。每一次護理行為都可能成為一個有利或不利的證據[2]要教育督導護理人員嚴格按照衛生部頒布的《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要求,全面、真實、客觀、準確的做好護理記錄。
2.7及時補充護理記錄危重患者護理記錄應記錄患者的主觀(患者主訴)和客觀(護理人員觀察的)資料,患者目前出現的癥狀及異常檢查結果等。經過搶救的患者按時間順序記錄搶救過程中所采取的具體措施。搶救結束后,務必準確記錄停止搶救時間,具體到分鐘。搶救過程中如不能及時完成記錄,應在搶救工作結束后6h內及時書寫并補全護理記錄,并注明補記時間。
2.8履行告知的義務患者同意是醫療護理侵權行為的必要免責條件,是醫療護理行為合法性的前提[3],所以,護士應將每一項操作的目的、風險因素告知患者和家屬,特殊治療、護理、檢查應征得患者的同意,必要時履行簽字手續,這既是尊重患者的權利,也是護士自我保護的需要。護理措施是記錄針對患者資料按照操作規程所執行的實際護理活動,如護士為患者實施的健康宣教、出院指導等,需要護士認真觀察、及時記錄。
參考文獻:
[1]蘇蘭若.1028份護理記錄中相關法律問題的分析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9):687.
1.2監護醫囑用藥是否準確護士必須熟練掌握每種藥物的常用量,藥理作用,用途及禁忌證,護士是藥療的直接執行者,用藥中注意配伍禁忌,掌握藥物的劑量,避免用量過大引起毒性反應。如護士為一名過敏患者遵醫囑靜推藥物,執行醫囑時發現,醫囑應該是25%的葡萄糖20ml加葡萄糖酸鈣10ml,醫生誤將葡萄糖酸鈣寫成10%的氯化鉀10ml,護士立即找醫生及時糾正這一嚴重錯誤,保證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2藥物治療時的護理監護[1,2]
2.1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即核對床號、姓名、藥名、濃度、劑量、時間、用法和失效期,尤其是爭分奪秒的搶救危重患者時,對藥名相近的藥物要根據患者的病情,認真加以觀察和判斷,避免忙中出錯。
2.2配藥時注意藥物配制要求和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輸液順序危重病人多為注射給藥,尤其應注意其配制要求和配伍禁忌,如乳糖紅霉素溶于葡萄糖溶媒中其效價易降低,直接溶于生理鹽水中,會產生沉淀,正確的做法為先溶解于少量的注射用水中,再稀釋到所需量的生理鹽水中給藥。同時配伍的藥物之間是否存在配伍禁忌,如頭孢哌酮舒巴坦與加替沙星注射液混合后可出現白色混濁,聯合用藥時,需用生理鹽水沖管,以免發生渾濁發生意外。
2.3監護藥物在體內的相互作用危重患者輸注的藥物品種多,藥物的相互作用使治療效果減弱或不良反應增多的發生機會比普通人高。一次搶救哮喘急性發作的患者時,同時使用了氨茶堿和氧氟沙星,30min后護士發現患者出現心律失常、驚厥,豐富的藥物學知識使護士懷疑是氨茶堿的毒副反應所致,立即通知醫生進行搶救,事實證明護士的判斷是正確的。氧氟沙星可抑制氨茶堿在肝的代謝使氨茶堿的血藥濃度升高,而氨茶堿的安全范圍窄,僅為10~20g/L,兩藥合用使氨茶堿出現毒副反應。
2.4嚴密監護和控制藥物滴速危重患者藥療時控制輸液速度非常關鍵,血藥濃度過高或過低不但不能產生理想的治療效果,甚至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如甘露醇250ml在30min內快速滴完,可降低顱內壓,預防腦水腫,如果超過上述時間,甘露醇則氧化成葡萄糖,作用適得其反,加重病人病情。對一些特殊用藥要用輸液泵,也可根據病人的病情及時調整輸液速度。如靜滴硝普鈉,臨床常用濃度為100~200mg/L,滴速為4~10滴/min,連續觀察監測血壓,根據血壓調整滴速,一般不超過10滴/min。
2.5監護輸液穿刺部位,防止外漏去甲腎上腺素、甘露醇、多巴胺、葡萄糖酸鈣等藥物外滲,會引起局部劇烈疼痛或組織壞死,部分危重患者神志不清,不能自訴,藥療過程中應加強巡視,一旦發現可及時更換注射部位,給予硫酸鎂濕熱敷、局部封閉等處理。
3藥療后的監護[3]
3.1藥物療效的監護藥物療效的評價是藥物治療的重要環節,療效未達到預期目標,可以建議醫生調整治療方案,以免延誤時機。要做好藥效的評價,必須掌握藥物發生療效的指征,對多種適應證的藥物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用藥的目的。如硝苯吡啶治療高血壓時,應檢測血壓,治療心絞痛時,應觀察心絞痛發作的次數、強度、誘發因素、心電圖等。
3.2藥物不良反應的監護密切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可及時調整用藥方案,保證患者安全用藥。如搶救有機磷農藥中毒的患者時,危險期每5~10min測血壓、呼吸及脈搏,觀察神志瞳孔大小及肺部啰音、尿量等,較重中毒者神志常有模糊,逐漸進入昏迷,面色蒼白,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出現呼吸困難、紫紺、肺部濕性啰音、瞳孔縮小(重者如針尖大),排尿少,要注意有無尿潴留,出現躁動不安、瞳孔散大、高熱、心率140/min,提示醫生病人阿托品中毒,改變搶救用藥,采取積極搶救措施,保證病人的生命安全。又如使用尼莫地平時,若出現頭暈、頭痛、低熱、皮疹等副作用時,可以通過減慢滴注速度或平臥而減輕癥狀。
【參考文獻】
1姜安麗.新編護理學基礎.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6.
1.2方法
實驗組:使用如意金黃散加蘆薈外敷。
如意金黃散藥方[1]:大黃、黃柏、姜黃、白芷各150克,天南星、陳皮、蒼術、厚樸、甘草各60克,天花粉300克,研末調勻備用。
如意金黃散有幾種調配方法:用蜂蜜調配的優點:藥物不容易干,可減少敷藥的次數;用醋調配的特點:容易揮發,需要增加敷藥的次數,但醋的消腫散結作用要好;用50%酒精調配的優點:局部血管擴張易于藥物吸收。我們科采用50%酒精調配。
采用新鮮蘆薈切成薄片[2],現切現用,外敷于肌注部位局部皮膚,干后及時更換蘆薈,每4小時外敷1次,每次1小時。應注意的是有些人會對蘆薈過敏,第一次使用前可將一小塊蘆薈切片后置于前臂內側皮膚上,觀察20分鐘,如果有發紅等現象,為該患者對蘆薈過敏,不可使用。
對照組:采用50%硫酸鎂溶液濕熱敷,每4小時1次,每次1小時。分別于每天固定時間觀察局部癥狀消失例數、時間。
2結果
3討論
金葡素注射液作為一種從金葡素代謝產物中提取的超抗原物質[4],是一組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質,是一種生物調節劑,可以活化T細胞,分泌大量淋巴細胞因子,如白介素、腫瘤壞死因子、干擾素、集落刺激因子等。集落刺激因子可以明顯地刺激骨髓造血,升高白細胞,從而對抗放化療中白細胞下降,起到保護骨髓的作用。現在我們腫瘤科應用較多,其不良反應可見局部腫脹疼痛,患者肌注后疼痛感較強,局部紅、腫,皮溫較高。如意金黃散具有[5]清熱除濕、散瘀通絡、消腫鎮痛之功效,并具有滲透性好、見效迅速、使用方便的優點。而蘆薈具有[3]清熱解毒、散瘀、軟化血管、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皮膚組織修復等多種功能,還具有殺菌、消炎、止痛的作用。而硫酸鎂溶液,因其高滲作用能促使組織水腫消退,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但其容易形成結晶,易對皮膚產生刺激作用,影響藥液的吸收而療效慢。
參考文獻
[1]黃曼華,歐陽新.如意金黃散的臨床應用.湖南中醫雜志,1997,(01):43.
[2]蒙彥智,蒙瑩男,姜燕.蘆薈治療血液透析病人血管硬化效果觀察.內蒙古醫學雜志,2003,(5):464.
[3]李萍.新鮮蘆薈外敷治療肌肉注射局部紅腫疼痛的臨床觀察.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2):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