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華護理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病區住院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時間先后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80例。對照組男45例,女35例,平均年齡(33.8±2.5)歲,實施普通普外科護理;研究組男43例,女37例,平均年齡(32.6±1.9)歲,實施人性化護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人性化護理方法
1.2.1合理優化普外科人力資源
護理管理人員要科學合理優化人力資源,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根據每位護理人員的學歷、性格、業務水平等進行分析與評價,挖掘每位人員的知識才干與業務潛能,使人力資源得到合理分工,資源利用最大化。
1.2.2定期開展人性化護理培訓
定期開展全科室護理人員的人性化護理培訓,積極培育良好的人性化護理氛圍。創新地將一些先進的服務理念運用于普外科護理管理實踐中,不斷提升普外科護理的管理與服務質量。
1.2.3提高醫護人員服務意識
優秀的護理服務態度是普外科護理人員應該具備的一種基本職業素質,應該本著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原則,為患者實際著想,從內心真正幫助患者,真正為廣大患者服務,認真解決患者的內心想法,疏導他們的不良情緒。
1.2.4人性化護理的實施
①對患者給予人文關懷,靈活地處理好患者內心情緒比較波動、治療依從性不高、日常生活難以自理等各種問題,同時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②尊重與滿足患者的各種需求,認真聽從患者的各種心理訴求,積極幫助患者減輕內心的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排憂解難。③護理人員要跟患者加強交流,盡量做到儀表大方、準確使用語言,促進護患雙方情感的交流互動。
1.2.5強化激勵措施
適當的激勵可以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與工作熱情。在普外科護理工作中可以引入相關激勵機制,將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有機結合起來。實施績效獎金,充分激發工作積極性。評選“星級護士”、“優秀護士”,并與績效考核、職稱晉升掛鉤,增強榮譽感與使命感,促使護理人員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護理工作去。
1.3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本院普外科護理管理中運用人性化護理以后,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護理質量也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人性化護理是基于人性化理念指導下實施的一種護理模式。這種模式講求對每一名護理人員的工作成就感之滿足,同時讓每一位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懷、照料與重視。普外科護理工作繁重,護理人員長期在高負荷、高強度的環境下工作,自身的工作主動性與積極性均受挫,從而大幅度降低了護理質量。為此,應該認真樹立“以人為本”的護理管理理念,高度重視給予患者、護士以人性化的關懷,打造和諧、祥和的護理人文環境,實現人性化的普外科護理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領導者要積極轉變傳統的護理管理經驗及觀念,不能單靠規章制度來對廣大護理人員給予監督、約束與控制。而是在普外科護理管理實踐中充分使用人性化護理,大力提高普外科護理人員的自我管理意識,不斷激發出積極性與熱情,讓護理人員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與業務技能,并將盡可能大的精力投入到護理工作去。
4結語
【關鍵詞】跨文化護理理論;腫瘤護理;臨床應用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之后,與國際文化出現更多的接觸,并且也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我國發展,但是,由于文化沖突造成的矛盾等不良現象也不斷發生。因此,在臨床疾病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需要了解更多的外國文化,了解不同患者的生活方式、價值觀以及道德信仰等各方面的事情,掌握跨文化護理理論[1],本文針對外國患者的實際特征,采取跨文化護理理論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取得良好的護理效果,提高患者對醫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摘取2009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外國腫瘤患者20例進行觀察研究,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6例,患者的年齡在29歲至5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2±3.8)歲,患病時間為6個月至3年;所有患者都為白種人,并且都信仰基督教,所有患者在中國生活的時間都超過3年,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運用漢語進行簡單的交流。其中,有3例男性患者與4例女性患者為留學生,另外,有8例患者的妻子為中國人。
1.2護理方法
1.2.1文化維持醫護人員要多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在交流的時候,要注重東西方文化差異會對語義理解造成的歧義,按照醫生規定的叮囑對患者進行給藥以及個體化的護理,運用跨文化護理理論貫穿整個護理過程,由于所有患者都信奉基督教,因此,不能再患者面前提到“13”以及“星期五”等基督信徒忌諱的字眼;另外,西方人比較注重保護個人隱私,因此,醫護人員在進入患者的病房以及進行近距離接觸的時候,一定要首先征得患者的同意;禁止向患者提問涉及隱私的問題[2]。
1.2.2文化協商可以針對患者的信仰,在患者的病房布置耶穌的畫像等,還可以在患者的病房放置《圣經》,讓患者能夠在空閑時間閱讀;另外,每逢周日,可以請牧師到醫院集中為患者做祈禱,使患者能夠放松心情,緩解治療導致的不良情緒。
1.2.3文化重塑醫護人員要多與患者及其家屬講述腫瘤治療的進展,使他們能夠清楚知道病情變化,做好心理準備;另外,醫護人員還應該向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心靈上的關懷,引導他們述說心中的焦慮、悲觀以及抑郁等消極情緒,通過“吐苦水”的方式,從而有效舒緩患者的不良情緒,保持樂觀的心態接受治療,充分體現腫瘤護理中應用跨文化護理理論的有效性。
1.3統計學處理采取卡方進行檢驗,以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對腫瘤患者進行跨文化護理理論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從護理前的50.0%上升到護理后的95.0%;另外,患者對醫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有所提高,從護理前的20.0%上升到護理后的90.0%;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結果,存在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跨文化護理理論來源于實際的護理經驗,在本質上強調護理工作的內在邏輯性,指出護理理論的各項概念之間的相輔相成性,在目前的護理研究與教育以及臨床護理工作中得到了有效的應用以及更進一步的發展,促進護理事業的不斷進步,有效提高護理效率[3]。
本文選取的20例外國腫瘤患者中,在腫瘤護理工作中采取跨文化護理理論,能夠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治療配合度,提高患者的腫瘤護理效率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鄭儒君,李俊英.跨文化護理理論在臨床腫瘤護理的應用[J].護理研究:下旬版,2011,(9):2445-2447.
惡性腫瘤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種常見疾病,隨著人們對化學性、放射性及病毒性等致癌物的接觸增多,其發病率日益增加?;熓侵委煇盒阅[瘤的重要手段?;熓且环N以具有細胞毒性的化學藥物治療惡性腫瘤,達到并殺滅或破壞腫瘤細胞生長、轉移的治療方法。我科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185例惡性腫瘤患者,經化療后效果良好,現將經驗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我科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惡性腫瘤患者185例,均經病理組織學或細胞學確診,其中Ⅲ期為116例,Ⅳ期為69例。男89例,女96例。年齡21~76歲,平均年齡52歲,平均住院時間(23±1.5)d。其中胃癌87例,直腸癌35例,乳腺癌34例,宮頸癌19例,肺癌10例。185例患者卡氏評分在50分以上,預計生存期7個月,骨髓功能無明顯抑制,心電圖、肝腎功能正常。51-51免費-網-歡迎您
2結果
185例患者全部完成了化療方案,化療后患者(WBC>3.5×109/L,pt>100×109/L,Hb>90g/L)心電圖、肝、腎功能正常。51-51免費-網-歡迎您
3護理
3.1心理護理已有研究顯示,惡性腫瘤患者在心理上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并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焦慮癥狀。所以,在臨床上護士要有強烈的同情心、滿腔的愛心、高度的責任心,熱情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紹主治醫師及相關醫務人員、病區的環境、同病室的患者,讓患者感到親切,消除陌生心理。同時,向患者講解化療的方法及效果,化療是一種靜脈輸液,它通過抗腫瘤
藥物達到殺滅癌細胞。這樣,增加了患者對化療的認識,降低了焦慮恐懼的情緒,增加了治病的信心。還要與家屬交談,爭取家屬給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另外還請已好轉的患者做親情探訪。化療時經常了解其思想動態,及時予以疏導。51-51免費-網-歡迎您
[關鍵詞]綜合性;介入診治中心;規范化;護理管理
介入治療是微創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20多年來。我國的介入醫學發展迅速,學科不斷擴大,應用范圍不斷拓展,綜觀國內開展介入診治較好的醫院,多數是以科室為單位自身發展。我院是一所編制l800張床位的大型綜合性醫院,其中心內科、腦血管病中心、腫瘤中心、消化科是我院介入優勢學科,對學科和醫院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但在整個介入實施過程中,因缺乏統一規范化管理,介入中心與臨床科室環節工作銜接存在諸多問題,而導致醫療糾紛時有發生、工作環境秩序差、無菌觀念淡薄、收費管理漏洞、耗材使用管理不當、科室之間矛盾突出等問題,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將對我院介入診治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為了醫院介入診治的健康有序發展,并逐步形成各科室的特色治療項目,利用有限設備帶動全院介入治療開展,我院于2008年初決定成立綜合性介入診治中心,實施統一規范化管理,期望在短期內使我院的微創治療形成優勢,現將管理體會探討如下。
一、具體的管理方法
1.1制定全新的管理體制
具體的管理以手術室管理模式為參照,結合介入中心的特點形成國內介入診治管理的一種全新模式,改變以往以科室為單位自身發展,介入中心向全院開放,鼓勵和支持臨床科室開展介入治療,介入手術由介入中心成員統一安排,保證全院所有臨床科室介入診治的需要,中心負責介入手術的全程配合和管理。使介入管理走向了正規化,程序化,統一化,實現資源共享,帶動全院介入微創治療的發展。
1.2建立全面介入護理管理制度、職責、標準
為了加強介入護理隊伍的建設,借鑒手術室的管理制度,制定介入各項制度、職責、護理質量檢查考核標準,明確各級護理人員各崗位職責,并貫徹落實學習,加強環節質量管理,對違反者制定相應的處罰措施,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切實做到制度管人。
1.3制定介入操作流程和護理規范
根據介入手術特點,制定各種介入手術的配合規范、突發病變的搶救流程,如:心內科介入出現的心室顫動、心臟驟停搶救;腦血管介入中出現血管痙攣、血壓下降的搶救;動脈瘤術中出血搶救;消化道出血、咯血介入搶救等流程,定期組織實戰演練,提高護士觀察能力、搶救意識、急救技能。設計介入護理記錄單,記錄介入手術過程(開臺時間、操作步驟、結束時間)、術中動態病情觀察、生命體征記錄、用藥情況、搶救記錄等,為護理安全提供保障。
1.4成立介入中心護理單元,培養??平槿胱o士
1.4.1成立介入護理單元
根據綜合性介入診治中心體制,介入手術護理工作的重要性,成立介入護理單示,在科主任的領導下,采用護士長負責制,全面放權,培養專科介入護士,介入護士負責環境管理、無菌管理、耗材管理、收費管理、安全管理、感染監控、介入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管理等,為臨床科室提供全方位高質量服務。
1.4.2選擇介入護士所具備的條件
介入護士由具有3年以上臨床工作的護士擔任?,不但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嫻熟的護理技術操作、搶救技能,機敏的觀察能力、良好的應變能力、高度的責任心,還要具有影像學、解剖學及相關學科方面的知識,專科護理內容也將不斷向更廣、更深層次發展。
1.4.3介入專科護士培訓
綜合性介入診治中心承擔了全院介入治療,手術種類多,涉及知識面廣,對介入中心護士提出更高的要求,制定培訓計劃,培養綜合性介入中心護士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培訓方式:計劃性設立??浦R講座(包括DSA原理、局部解剖、不同部位介入治療配合規范等);組織查閱收集介入相關資料,掌握其動態發展趨勢;參與診斷組、技術組閱片,擴展知識結構;熟悉介入中心規章制度、環境管理、物品規范化放置;輪流安排護士到手術室學習急救技能、無菌技術、無菌管理;急救器材、儀器設備的使用培訓;結合臨床實踐、操作示范,掌握不同種類手術的配合要領、技巧、觀察重點及搶救流程;熟悉常用耗材的名稱、型號及高值耗材管理;學會介入護理記錄的書寫方法等。
1.4.4建立橫向銜接的介入護理模式
由于介入中心向全院開放,參加介入手術的科室增多,介入中心將根據手術預約單向臨床科室和患者提供介入術前準備及注意事項資料,由介入中心護士對患者進行術前健康教育,心理輔導,講解術中配合要點,術后并發癥預防等;注重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等全方位的護理;加強與臨床科室相互反饋信息,及時改進護理方法,提高介入護理質量和效率?。
1.5加強介入護理質量控制
1.5.1無菌與環境管理
無菌與環境管理是介入護理管理中的重要環節,是保證手術成功,預防感染的關鍵,涉及每個參與介入手術的工作人員和術中的各個環節,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是無菌管理的保證[23;介入中心必須嚴格區分無菌區、半污染區、污染區;手術間術前地面、物體的表面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定時開窗通風;術中隨時清理血漬、尿漬、嘔吐物;術后終未消毒,每天1次小消毒,每周1次大消毒,每月進行空氣、無菌物品、消毒液、手部培養,及時發現隱患;加強無菌物品管理,專柜分類放置、標簽醒目、每天檢查,定期消毒,無過期現象;介入手術嚴格使用一次性耗材,避免重復使用,按規定分類正確處理~次性物品;污染手術根據污染類型分類進行無害化處理,作好消毒隔離工作。
1.5.2加強安全管理
介入手術前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查看相關的檢查報告,檢查術前用藥執行情況,碘過敏試驗結果,識別高危人群,認真評估,做好急救準備工作;嚴格查對制度,層層把關,防止接錯患者、手術部位錯誤、用錯藥口3;術中嚴密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變化,認真聽取患者主訴,發現異常,即時報告、處理,為急救的成功贏得時間,并做好記錄;注意用藥安全,將藥品放置在易取處備用,以便突發事件時進行積極有效的搶救,注意保留安瓿瓶備查;神志不清、躁動者防止墜床。介人手術經常可出現一些緊急突發事件,如冠脈痙攣、心室顫動、腦血管痙攣、癲癇、血壓下降、動脈瘤破裂、碘對比劑毒性反應等,這時需要護士積極配合急救,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挽救患者的生命,對此我科制定了各種搶救流程,并定期進行演練,以鍛煉提高護士的應急反應能力;加強急救物品、藥品、器材管理,定期檢查,保持完好。
1.5.3耗材管理
建立介入耗材庫,全院介入耗材統一管理,設備科把關,確定供貨公司。由介入中心主任及介入相關科室主任和護士長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擬定申購計劃,每周由護士長向主任匯報上周耗材使用情況,并予以補充,保證適量庫存。由于耗材種類較多,為了便于管理,將一次性耗材,按種類、型號、有效期等,設專柜存放,并建立耗材信息化管理,將耗材名稱、型號、數量、價格、失效期、銷售公司的名稱等錄入,便于統計、管理,避免手工登記查找、統計困難的現象。專人負責管理,定期(每個月)核對、整理,高值耗材使用后條形碼一份隨病歷歸檔,一份介入中心備案、一份給醫保病人報銷用。
1.6收費管理
介入手術由介入中心統一收費,按分成比例將收入劃人手術科室,便于醫院財務管理,使介入收費更加統一化、正規化、透明化。
1.7實施人性化的管理
1.7.1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組建優秀團隊:根據介入室護士工作性質,尊重、關心、信任、愛護她們,工作中各有重點,合理調整工作任務。老護士把好護理質量、管理、安全關;年輕護士加強培養,學習新業務、新技術,拓展思維,敢于創新,做到一專多能。
1.7.2合理調配人力資源:由于介入工作連續性強,經常加班、長期接觸放射線特點,實行彈性排班制,加強薄弱環節人力資源配制,避免疲勞工作,縮短上班時間,以體現人力資源的合理應用及人文關懷的精神。
1.7.3加強介入專科護士職業危險因素及防護知識學習:加強護理人員職業安全防護知識教育,提高自我防護意識;落實安全操作規章制度,加強對護理安全操作的管理。建立介入護士健康檔案,定期查體,并進行有效的預防接種,提高機體免疫力。
二、結果
通過規范化的管理,形成了一套完善了管理體制,改變以往手術科室三不遵守(不遵守手術預約制度、不遵守手術開臺時間、不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及消毒隔離制度)、五不合理(收費管理不合理、經濟核算不合理、耗材管理不合理、一次性耗材處置不合理,環境布局不合理)的現象。同時逐漸改變以前手術配合由手術科室護士兼職,護士經常調換,工作缺乏連續性,無統一培訓、管理,技術不精,介入護理質量落后的現象,組建了一支專科介入護理團隊,護理人員的專科知識、技能明顯提高,學習氛為高漲,能夠承擔各種疑難、大型介入手術的配合、搶救工作,各項護理質最檢查達標,如:感染監控率100%,急救藥品、物品完好率100%,介入知識健康宣教率達90%,患者滿意率95%;環境清潔、整齊,為臨床醫師創造了舒適的工作場所,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三、結論
成立綜合性介入診治中心實施統一規范化護理管理是學科發展的必然,管理中強調以成熟手術室管理模式為標準,結合介入中心特點形成全新的管理理念,使介人管理更加具有向心性、凝聚力,護理管理走向了正規化,程序化,科學化,提高了護理質量、工作效率,為醫院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毛燕君,張玲娟。綜合性介入治療規范化護理管理模式的構建[J],護理管理雜志,2007,7:45—47.
[2]周艷,諸葛海鴻。質量控制在導管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醫學研究生學報,2007,20:222—224.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住我院重癥醫學科患者5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所有患者病情均符合重癥醫學科收治條件。對照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齡45~73歲,平均年齡(50.5±10.4)歲;腦血管意外患者20例,普外科術后患者28例;觀察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齡44~74歲,平均年齡(52.5±10.2)歲;腦卒中患者21例,腦血管患者2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重癥醫學科常規護理。
1.2.2觀察組:在采用重癥醫學科常規護理同時,給予人性化護理,人性化護理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2.2.1對患者進行人性化服務首先,護理工作者要親切稱呼每位患者,對入住重癥醫學科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在2小時內,對患者進行自我介紹,同時向患者介紹管床醫生及責任護士,讓患者了解相關醫務人員,讓患者充分獲得安全感及信任感,為進一步溝通奠定良好基礎。對患者進行人性化服務,要求護理工作者以公正的態度、客觀的語言,親切和藹的醫德醫風,耐心、細心、熱心的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避免出現重大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
1.2.2.2實施護士長負責制及彈性倒班制對于工作在臨床一線的護理工作者而言,護理工作具有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工作繁瑣等特點,重癥醫學科護理工作更是如此,同時,重癥醫學科還具有患者病情危重、需要較細致的為患者護理等特點,因此在臨床工作中,我院采取護士長負責制和彈性倒班制結合,在充分保證醫療護理安全性的同時,讓護理人員有較充足的休息時間。我院重癥醫學科在科主任和護士長的領導下,在護理工作中配備一、二、三級護士負責制。一級護士由科室護士長擔任;重癥醫學科內建立2到3個護理小組,護理組長由主管護士和高年資護士組成,由護理組長構成二級護士組成,負責主管本組護理質量,指導低年資護士開展工作。三級護士由低年資護士組成,每個小組由3~5個護士,由護理組長領導開展工作。所有護士均需按時上下班,由護士長統一安排管理,護理組長配合工作。同時,由護士長制定相應工作規則,統一安排工作。在保證護理工作規范化、秩序化的同時,保證為患者提供高質量、人性化的護理服務。
1.2.2.3安排輪休制度充分保證護士休息時間護士工作強度大、工作任務繁重,為保證護士休息時間,應充分考慮護士個人需求,安排輪休制在保證護理工作者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外,有時間可以進行進一步自我提高,強化業務水平。
1.3統計方法
采用SPSS14.7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我院重癥醫學科為患者進行治療,在開展人性化護理后,觀察組對整體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比對照組滿意度有大幅度提高。經問卷調查,觀察組總體滿意度為100%,對照組滿意度為92%。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的比較,見表1。
3.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