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農業生態問題論文

      農業生態問題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業生態問題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農業生態問題論文

      農業生態問題論文范文第1篇

      1觀光農業旅游正在興起

      觀光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游業。近年來,伴隨全球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人們發現,現代農業不僅具有生產,還具有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人們提供觀光、休閑、度假的生活。隨著收人的增加,閑暇時間的增多,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們渴望多樣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農村環境中放松自己。于是,農業與旅游業邊緣交叉的新型產業——觀光農業應運而生。

      觀光農業是把觀光旅游與農業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旅游活動,它的形式和類型很多。根據德、法、美、日、荷蘭等國和我國臺灣省的實踐,其中規模較大的主要有5種:(l)觀光農園:在城市近郊或風景區附近開辟特色果園、菜園、茶園、花圃等,讓游客人內摘果、拔萊、賞花、采茶,享受田園樂趣。這是國外觀光農業最普遍的一種形式;(2)農業公園:即按照公園的經營思路,把農業生產場所、農產品消費場所和休閑旅游場所結合為一體;(3)教育農園:這是兼顧農業生產與科普教育功能的農業經營形態。代表性的有法國的教育農場,日本的學童農園,臺灣的自然生態教室等;(4)森林公園;(5)民俗觀光村。

      2我國觀光農業的發展現狀與前景

      (一)、現狀

      20世紀90年代,我國農業觀光旅游在大中城市迅速興起。據不完全統計,1996-1997年已動工和計劃投資在一億元以上的觀光農業項目在7個以上。1998年國家旅游局以“華夏城鄉游”作為主題旅游年,使“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做農家活、看農家景”成了農村一景。目前我國觀光農業旅游項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大城市的近郊,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地區最為發達。在廣東,果園觀光旅游最早出現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廣東已有80多個觀光果園,每年接待旅游者400多萬人,旅游收入10多億。

      在北京、上海、江蘇和廣東等地的一些大城市的近郊,還出現了引進國際先進現代農業設施的農業觀光園,展示電腦自動控制溫度、濕度、施肥、無土栽培和新特農產品種,成了農業科普旅游基地。如上海旅游新區的孫橋現代農業園區、北京的錦繡大地農業觀光園、蘇州的大地園、無錫的大浮觀光農業園和珠海農業科技基地。

      (二)前景

      1、我國旅游業的飛速發展為觀光農業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客源。

      觀光農業既然屬于旅游業,其發展與旅游業的整體發展密切相關。首先我們考察整個旅游行業1994年以來的數據資料: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入境旅游人數(萬人)4365.444638.655112.755758.796347.847279.558344.39

      旅游外匯收入(億美元)73.2387.33102.00120.74126.02140.99162.24

      國內旅游總人次(億人次)5.246.296.406.446.957.197.44

      國內旅游收入(億元)1023.511375.701638.382112.702391.182831.923175.54

      旅游業保持了穩定而高速的增長。若進一步觀察,可發現入境旅游和國內旅游的增長速度不同。從1994年到2000年,旅游外匯收入增長了122%,年均增長14.2%;國內旅游收入增長了210%,年均增長20.8%。國內旅游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入境旅游,但到2000年為止,旅游外匯收入與國內旅游收入之比僅為1∶2.5,國內旅游仍有很大發展空間。鑒于觀光農業的特性,對其需求主要來自國內游客,因此客源有充分保證。

      從1994年以來的有關數據也表明,城鎮居民旅游人次和旅游支出都是逐年遞增,尤其近年隨著假日經濟的興起又有大幅增長。由于觀光農業的客源主要為國內城市居民,因此可以預測,對觀光農業的需求也將保持一個旺盛的態勢。

      2、農業觀光旅游是我國旅游業發展方向之一。

      今年我國將分別啟動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旅游扶貧開發區、國家旅游度假區建設工程,爭取在“十五”期間形成三區聯動、滾動發展的旅游產品新格局。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建設主要是利用富集的景觀資源和自然生態資源,通過政府引導,資金支持,市場推薦的方式,建設一批符合市場需求的旅游精品項目和示范項目。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重在開發適應現代旅游需求的高水平生態旅游產品,培育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后續產品。

      農業生態問題論文范文第2篇

      環境工程專業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為一門邊緣交叉性學科,其發展目標是解決不斷涌現的各種實際環境問題。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其所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泛,已成為一門集自然、社會和技術科學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環境工程學科不僅研究水、氣、固廢、噪聲等主要環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術和措施,還研究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探討廢物資源化技術,以及對區域環境進行系統規劃和科學管理,以獲得最優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目前,我國設置有環境工程專業的高校已超過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礎和重點學科存在明顯差別,其環境工程專業發展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大多數理工科類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養方案注重于對學生工程思維和設計能力的培養。我校的資源環境學院準備新設環境工程專業,在環境工程的人才培養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類大學,一定要突出農業院校的特色并發揮現有優勢,找準適合自己的立足點。

      安排在第七學期末開始的畢業設計(論文)是環境工程專業實現培養目標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對學生所學理論和技能的綜合運用和檢驗,也是保證本科教學質量的最后一道防線。畢業設計(論文)輔導環節對學生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鞏固與擴展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提高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解決本學科領域的實際問題和初步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2.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設計和研究觀念,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傳統;3.使學生在方案設計、材料調查與搜集、工程繪圖、理論計算、實驗研究、數據處理、外文閱讀、使用計算機、查閱文獻、經濟分析、工具書的使用、文字表達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進一步的訓練和提高。鑒于畢業設計階段對于本科生培養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設置安排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途徑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希望能為我校環境工程新專業的建設提供一些可供參考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建議。

      和理工科類院校不同,農業院校的環境類專業一般都源于土壤學、生物化學、生態學等學科,其本科課程設置主要是幫助學生形成以土壤、農業化學和農業生態資源等專業的知識體系。因此,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在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安排上,也應與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從目前來看,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的畢業論文(設計)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設置比較單一,重實驗輕設計。很多農業院校的環境專業本科生畢業只有畢業論文可做,而無畢業設計的內容供學生選擇。由于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一般建設較晚,在師資、課程體系、實踐環節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設計及應用的教學、科研方面,農業院校環境類專業的基礎顯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的師資力量尚難以開展對學生進行畢業工程設計的指導;同時,由于學生們受專業課程設置所限,他們的工程思維和設計能力與工科學生相比都有較大差距,因此很多學生也不愿意選擇他們感覺更為吃力的畢業設計工作。然而,目前環境工程本科生就業的去向主要還是與環保工程設計、施工、運行等相關的公司和企業,而諸如環境管理部門、環境監測站等事業單位現在大多都呈人才飽和狀態,可接受的本科畢業生非常有限。由于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在工程設計能力方面的弱勢,在就業時與工科院校同類專業的畢業生競爭時就處于明顯的劣勢。因此,有必要通過畢業設計來加強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工程思維和設計能力,使他們能夠具有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設計基礎和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轉我校該專業畢業生就業時面臨的不利局面。

      2.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的設置未能充分突出農業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體現農業院校學生現有知識體系的優勢。與工科院校相比,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在專業的歷史沿革、學科組成和行業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為了提高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競爭力,需要在畢業論文(設計)這一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上充分體現農業院校的特色與優勢。農業院校的環境工程人才培養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學的方法,而應走有生態特色的辦學之路,培養出可投身于農村環境污染防護的人才。農業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態學科的優勢地位,畢業生相對于工科院校的學生具有更扎實的生態學知識。此外,當前環境工程畢業生就業的一個重要方向是環境影響評價咨詢工作,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又在其中占據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慮讓一部分學生在完成畢業論文(設計)時從事生態環境評價的工作。這樣一來可以發揮農業院校學生生態學基礎扎實、生態知識結構較全面的優勢,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二來可以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并適應市場需要,為從事生態環境評價特別是農村地區環境評價的單位輸送可用人才。

      3.畢業論文(設計)立題與實際聯系還不夠緊密,約束性題目難以調動學生的創新熱情。由于教師設計的畢業論文(設計)題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來自于實際的工程項目,部分題目陳舊甚至經年不變,擺在學生面前的是一些舊知識舊問題,使得設計成果沒有實用價值和科學意義。這在一方面打擊了某些學生在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熱情和積極性,也使得某些本來就對畢業設計(論文)重要性認識不足的同學更加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對工作應付了事。

      為提高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設計)的完成質量,進一步加強農業環境類專業學生的市場競爭力,在畢業論文(設計)的設置和指導上可以考慮以下的一些改進措施:

      1.加入一些和農村環境保護治理相關的設計類題目。

      轉貼于

      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環境工程大多是在給水排水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因此,工科院校的環境工程專業在畢業設計的內容上受給水排水專業的影響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為排水管網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農業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設計內容,由于專業基礎所限,無法與之進行有力的競爭。因此,應在設計內容上著眼于和農村地區和農業環境相關的工程。如目前農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農村污水的處理都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相關的工程也建設了不少。可以設定一些如農村小型給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處理站的課題。在處理工藝選擇上,由于農村地區的特殊條件,一般應選擇操作較簡單且成本較低的常規處理工藝,這樣更符合農村地區的實際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藝處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濕地處理畜禽類廢水,都是可行的設計題目。學生經過這些設計工作的鍛煉,將有助于他們在畢業后從事農村環保治理的相關工作,不僅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也可為農村環境的治理培養可用人才。為達到這一培養目標,學校在青年教師的引進和培養上也要考慮有工程背景的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同時可以通過幫助青年教師去設計類單位進行工程實踐等措施,提高他們的工程素養和設計能力,從而達到輔導學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體現資源與環境的緊密結合,設置適量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題目。工科院校的環境專業一般更側重于各種污染治理技術工藝的開發與研究,對環境與資源的重視不足。農業院校則注重于從宏觀側面上分析環境與資源的關系,將自身對土壤學、氣象學和生態學等學科的研究優勢體現在資源和環境管理方面。為進一步體現農業環境院校學生在這方面的特點,有必要在畢業設計時通過設置合適的環境影響評價的課題來提高學生的相關能力。另一方面,環境影響評價咨詢工作在當前對環境工程本科畢業生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就業方向,其中主要的一個部分就是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和做工作設計不同,由于農業院校學生在生態學方面有較扎實的基礎,因此和工科院校學生相比并不遜色,甚至某些方面他們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學生要更加深入,相關的知識結構也更加全面。為本科生畢業設計設置適當的環境影響評價課題,不僅發揮了農業院校學生在生態環境評價方面的一些優勢,也可為學生的就業提供有效的幫助。當然,這同樣也對學校的師資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在課程設置上需要加入環境影響評價的課程,對青年教師的引進和培養,也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一個可取的方法是鼓勵青年教師考取國家的環境影響評價注冊工程師,通過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來保障本科生培養的質量。

      3.將畢業論文與教師主持的科研項目或課題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科研素養。環境工程專業由于本科就業的壓力較大,相當一部分的學生選擇畢業

      轉貼于

      農業生態問題論文范文第3篇

      中國科協副主席馮長根,農業部國家首席獸醫師于康震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李召虎教授,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吳常信教授,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張沅教授,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農發集團原副董事長區仲生高級農經師,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陳煥春教授,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理事長、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朱明研究員等領導、專家出席開幕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汪懋華教授,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微生態學分會理事長、四川農業大學程安春教授,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印遇龍研究員,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劉波研究員,南京農業大學朱偉云教授,荷蘭瓦赫寧根大學André Aarnink研究員,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豬生產咨詢委員會主任、推廣教育主任Wayne Martin,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熱帶農業研究所首席研究員Liang Juan Boo,哈佛大學副教授Haining Shi,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李玉芝副教授,美國蛋品工業中心主任、美國依阿華州立大學Hongwei Xin教授,丹麥DLG公司技術總監Plamen Nikolov等知名專家作了《工程技術與中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動物微生態與粘膜免疫》、《生豬機體氮代謝及其減排調控研究進展》、《保障生態安全的無害化養豬微生物發酵床工程化技術體系》、《反芻動物瘤胃甲烷生成機理及其營養調控》、《環境與福利友好型豬舍系統》、《豬和雞的小規模生產和市場系統》、《利用水稻秸稈日糧減少瘤胃的甲烷排放》、《粘膜免疫與腸道感染》、《對美國豬舍系統的評估》、《美國蛋雞產業現狀與研發機遇及蛋品工業中心(EIC)的作用》、《環境控制與飼養管理》的報告。

      會議設立了2個分會場,共有48位國內畜牧獸醫界及相關領域的專家、教授和青年學者做了內容豐富的專題交流,特邀嘉賓在分會場從本學科角度闡述改善生產的策略與技術,而來自公司的技術研發專家則從具體技術上深入淺出地闡明環境控制設備的優點和效果。

      農業生態問題論文范文第4篇

      一、傳統農學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口徑狹窄

      傳統農學專業的學習對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麥、水稻,而北京郊區隨著城鎮建設的發展,三大作物的種植面積逐漸縮小,甚至生長期間需水量較大的水稻已經限制生產,小麥亦改為節水種植。有限的農用土地逐漸被籽種農業和設施農業的興起所占領,傳統農學專業人才應用的舞臺日漸縮小。

      (二)專業課程老化

      傳統農學專業的骨干課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學、耕作學和作物育種學。作物栽培學和耕作學課程的學習目標是提高糧食作物的產量,面對北京都市型農業中農作物種植的多元化、生產的機械化、設備的現代化和農業功能的轉化,其學習內容與北京農業的發展方向漸行漸遠。

      (三)實踐教學簡化

      學校正向綜合大學轉變,原本在校內的農場、實驗田逐漸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實踐教學遠離教學區,實驗課與理論課在不同場地進行,增大了實驗課的難度和成本,原來每天都要求觀察農作物生長情況的教學安排,在成本約束下,變成了一次,投入時間少,學生學農興趣很難形成。

      (四)動手能力弱化

      在教學改革“厚基礎”的大背景影響下,專業課時逐漸減少,相應的實踐學時也在減少, 在規定的實踐教學時間內,很難培養學生扎實的實踐技能。實驗課中以驗證性實驗居多,教師無法得到學生掌握實驗技能情況的反饋,學生也以考試能過關的低標準要求自己,導致實驗設計能力差、獨立操作能力差。

      二、專業方向與課程體系的改革

      針對上述問題,按照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特點和專業教師的業務優勢,經過多方調研和論證,提出了“適合北京需求,培養都市型農業人才”的原則,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調整專業方向,構建課程體系,增加實踐環節,爭創特色專業。

      (一)調整專業方向

      農學專業的支撐學科以作物遺傳育種學科為主,作物遺傳育種學科是北京農學院重點建設學科,碩士點之一,以農作物種質創新和新品種選育為特色,先后選育出 6 個小麥品種,6 個玉米品種,4 個小豆品種,2 個大豆品種,師資力量在種子科學方面有優勢。其次,根據北京農業的發展方向,籽種農業將成為北京農業的優勢產業。因此,農學專業在 2003 年第一次改革時,將專業學習方向調整為“種子科學與工程”方向。2006 年,又針對北京觀光休閑農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拓展專業領域,借助本院園藝學科和北京都市農業研究院(北京農學院)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條件,增設了“觀光農業”的學習方向。至此,農學專業包括:“種子科學與工程”和“觀光農業”兩個學習方向,形成了培養北京都市型農業中籽種農業、觀光農業兩個核心產業所需人才的新型農學專業,每年兩個專業方向各招收一個本科生班。農學專業的兩個專業方向直接針對北京都市型農業中籽種農業和觀光休閑農業的人才培養,特色鮮明。“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方向側重于培養北京籽種產業發展需要的,掌握種子科學與工程技術等方面的理論、技能;懂得國內外種子法規、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在種子管理部門、種子加工與生產、種子營銷企業等領域和部門,從事新品種選育、種子繁殖生產、種子檢驗、經營與管理等工作的專業人才;“觀光農業”專業方向側重于培養掌握觀光休閑農業、設施農業等現代農業技術,在農業觀光園區、農業文化旅游產業、高科技現代農業園區等部門和領域,從事技術指導、規劃設計、項目策劃和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二)構建新型專業課程體系

      2005 年在北京市教委“農學專業課優化整合及骨干課程體系的研究”教改項目的支持下,根據專業學習方向和培養方案改革課程體系,并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手段進行深入調整。經過反復修訂,形成了現在的專業課程體系。“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方向的專業必修課包括:《植物育種學》《種子生物學》《種子生產學》《種子加工與貯藏》《種子檢驗學》《種子法規》《種子經營與管理學》等,專業選修課程包括:《種子營銷學》《作物栽培學》《耕作學》《園藝學概論》《植物種質資源學》《國際貿易學》等。專業課程體系以新品種選育、種子生產、加工、貯藏、質量檢驗、經營管理為主線,涉及種業產業化方方面面的知識;“觀光農業”專業方向的專業必修課為《農業生態學》《植物種質資源學》《觀光農業》《現代農業生產原理與技術》《都市農業發展規劃》《都市型農業評價案例分析》等,專業選修課程包括:《新農村發展規劃》《現代設施農業》《有機農業》《籽種農業》《農業項目投資與評估》《城市園林與綠化》《觀賞植物裝飾與應用》等,形成了以觀光休閑園區、現代高科技園區建設、管理為主線的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均面向北京農業生產需求,很多課程沒有現成教材,任課教師就邊學習、邊總結、邊教學。學生感到學的知識理論聯系實際,有用武之地,增強了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通過專業方向和課程體系的設置,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學習方向,每個學生都有專業特長。

      (三)增加實踐教學環節

      為加強實踐環節,在教育部“新世紀高等農林教育改革工程———農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和校內外基地建設的研究與實踐”(2002- 2005)教改項目的支持下,將農業生產中常用的技能作為農學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形成實踐課程《農事學》教學體系。《農事學》在 2004 年被評為北京市精品課程,其配套教材《農事學實踐教程》為 2005 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該課程改名為《植物科技技能訓練》,成為植科學院所屬農學、園藝、植保專業的基礎實踐課程,該課程從大學第一學期開課直到第四學期,每周 3 個學時。在農學專業兩個新學習方向形成后,又對專業課學習增加實踐環節。原則是專業課學時不變,調整實驗課時和增加教學實習天數,同時安排一些科研實踐、生產訓練和創新競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現在的專業課都增加或補充了實踐教學,例如,《植物育種學》課程包括 30 學時理論課、10 學時實驗課和 9 天教學實習;《種子加工與貯藏》課程包括 16 學時理論課、16 學時實驗課和 3 天教學實習;《種子檢驗學》課程包括 8 學時理論課、16 學時實驗課和 3 天教學實習等等。在科研實踐、生產訓練和創新競賽等活動安排上,第四學期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參加不少于 12 天的“三農問題調查”和“拓展訓練”,在學習專業課之前了解農村、了解農民、了解農業生產。第六學期以畢業論文為主線,學生自由選擇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參加導師的科研課題活動,完成畢業論文,畢業前答辯。同時組織、鼓勵學生申報市級或校級“北京市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項目課題,通過參與項目研究的方式激發大學生創新與創業熱情,提高科學研究與創業能力,

      目前,農學專業已經形成了以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為基礎、有一定理論體系和實用價值的實踐教學體系。該體系包括:(1)大一、大二學生設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訓練》課程,每周一次 3 學時,學習與農業生產相關的技能。(2)大二學生參加不少于 12 天、由教師指導的“三農問題調查”和“拓展訓練”活動。(3)大三學生開始參加科研訓練,加入到指導教師的科研課題中,在科研活動中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實驗實施和寫作,畢業前完成論文答辯。(4)大四學生在第八學期結合就業參加畢業生產實習。這一套實踐教學體系,保證學生在大學四年期間結合農業生產實際不斷線,培養學生的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同時,每年聘請名師專家來校講學,使課堂教學與北京都市農業的生產實際緊密結合,基本實現了“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科學研究”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實踐教學往往難以掌控,為了督促師生更好地完成實踐環節,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評價標準,完成后計學分,保證教學質量。例如,(1)在每次實驗、實習結束后,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實驗或實習報告,分別考核,考核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30%~40 %。(2)“三農調查”和“拓展訓練”等實踐環節,要求每位學生深入北京農村或農業生產一線,進行調查、考察,結束后完成調查報告,采用答辯方式,全體導師為評委集體考核,合格后方可計入學分。(3)畢業論文采用導師負責制,學生每人一題,依次完成論文綜述、論文設計(開題報告)、論文寫作和論文答辯等工作,每項工作均由導師進行評價和集體考核,最終成績采用優、良、中、及格四個等級,畢業論文只有達到中等以上成績,方能合格畢業。幾年的實踐表明,實踐教學的嚴格要求,督促和激勵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間和條件,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學生畢業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崗位中。

      農業生態問題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農村環境 規劃指標體系 規劃方法 公眾參與

      中圖分類號:R821.7+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 前言

      農村目前仍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1]。國內學者多是從農村某一方面或某一環境要素開展研究,針對特定問題,研究特定問題,解決特定問題[2],在綜合性和區域性農村指導規劃方面研究甚少。鄭州市農村環境污染防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是在《全國農村環境污染防治規劃綱要》(環發〔2007〕192號)的指導下,同時依照國家、河南省和鄭州市相關規劃及計劃要求,首次嘗試對鄭州市整個農村范圍的生態和環境問題進行系統、長規劃期限的研究,構建了區域性、綜合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規劃指標體系,并將公眾參與貫穿和指導規劃編制全過程。規劃對預防和治理鄭州市農村生態環境污染、強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統籌城鄉環境保護、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推進農村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解決農田面源污染和建設環境優美社會主義新農村,均有較強指導意義。

      1 鄭州市農村環境概況

      規劃界定農村為除城市建成區以外,人類集居并以農業(包括農、林、牧、副、 漁業)或鄉鎮工業生產為主體的地域。鄭州市規劃重點區域為除其建成區和縣(市)建制鎮以外的農村區域。

      2規劃編制思路

      針對鄭州市農村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特點,同時結合其社會經濟實際情況,規劃本著協調發展、互惠共贏,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突出重點、全面推進,城鄉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政府主導、公眾參與,科技先行、多方籌資的原則開展編制工作。規劃范圍涉及整個鄭州市農村區域,規劃以2007年為基準年,分為近(2010年)、中(2015年)、遠(2020年)三期。

      規劃在綜合考慮鄭州市空間和時間因素前提下,將規劃分為前期準備、基礎研究和規劃編制三個階段,其中公眾參與貫穿規劃全過程。

      3規劃編制的主要內容

      根據國家、河南省和鄭州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環境保護、農村小康環保行動等相關規劃和計劃要求,綜合鄭州市相關公眾意愿,同時在咨詢和訪談環保局、水利局、林業局及農業局等相關局委專家基礎上,借助層次分析法,構建了規劃指標體系,明確了各階段的規劃重點、難點和目標。規劃編制的主要內容及指標體系見表1。

      表1鄭州市農村環境污染防治規劃主要編制內容及指標體系一覽表

      注:(1)表示農村水質和土壤質量監測體系不完善,無法獲取準確數據,其階段目標值根據相關規劃和政策要求等確定;

      (2)上表中部分指標具體解釋及計算見《生態縣、生態市、生態省建設指標(試行)》(環發〔2003〕91號)、《全國環境優美鄉鎮考核標準(試行)》、《全國生態示范區驗收標準》 和《鄭州市生態文明村考核指標解釋》相應內容。

      4規劃編制中的公眾參與

      公眾參與是公眾個人或組織依法通過一定的方式和程序,直接或間接地對公共政策的制定、執行及效果表達個人或集體的利益、意愿和主張,從而影響政策制定、執行與完善的行為[3]。基于農村環境問題成因復雜、污染類型和特征多樣,公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較弱,以及農村綜合性的環境規劃研究缺乏[4],對鄭州市農村環境污染防治規劃開展較大范圍的公眾參與嘗試具有現實意義。

      5結論

      鄭州市農村環境污染防治規劃開展了農村區域較大范圍、模式多樣的公眾參與活動嘗試,并將公眾參與結果及時反哺于規劃編制、修改及完善過程,構建了綜合性、區域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規劃指標體系,應用了針對性的規劃方法,制定了因地制宜、易于實施的重點工程任務,是對農村生態和環境綜合性規劃編制的有益實踐。同時,由于農村生態和環境統計數據有限、管理職能交叉或管理空白等客觀因素影響,下一步在完善規劃定量預測、綜合分析生態和環境系統內外部影響、規劃實施保障等方面有待加強。

      參考文獻:

      [1]朱躍龍。京郊平原區生態農村發展模式研究[D]。中國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2] 張雪花.在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中體現資源價值與環境的成本探討[C].中國環境保護優秀論文集,2005.

      亚洲sm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久久久青草青青亚洲国产免观| 国产亚洲自拍一区|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三上悠亚亚洲一区高清|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日韩va亚洲va欧洲va国产|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密柚|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 久久亚洲伊人中字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人成网站在线电影动漫|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 苍井空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 |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 亚洲国产专区一区|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国产精品亚洲av色欲三区|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无成人网77777|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