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水景設計論文

      水景設計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水景設計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水景設計論文

      水景設計論文范文第1篇

      簡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尤其是住房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住得寬敞,住得舒適,已經是人們對居住條件的最基本的要求。而更多的是期望生活在一個清晨推開窗,能呼吸清新的空氣,能聽到婉轉的鳥鳴,在夕陽西下,沐浴在如夢如詩的風景中,拋開塵世的煩惱,與自然親密接觸的環境里。僅有翠綠,缺少了鮮活的氣息,精致水榭樓臺,沒有了自然的靈氣,然,水體的注入使自然對人類更加親近。平靜的水常給人以安靜、輕松、安逸的感覺;流動的水則令人興奮和激動;瀑布氣勢磅礴,令人遐想;涓涓的細水,讓人歡快活潑;噴泉的變化多端,給人以動感美……

      關鍵字:居住區,水景,景觀設計

      1、水體的特性

      1.1人對水的親水性

      人一般都喜歡水,和水保持著較近的距離。當距離很近的時候人可以接觸到水,用身體的各個部位感受水的親切,水的氣味、水霧、水溫都直接刺激著人,讓人感到興奮。當距離較遠的時候人們可以通過視覺感受到水的存在,被吸引到水邊,實現近距離接觸;有時候,水景設置得較為隱蔽,但是可以通過水聲來吸引人。

      由于人的親水性,在居住區里,應該縮短人和水面的距離,在較為安全的情況下,也可以讓人融入到水景中。人們喜歡立于水面,直接接觸到水,小孩子喜歡在淺水中嬉水,涉足水中盡情玩樂。在特殊的情況下,人們可以潛入水中,身臨其境,欣賞水下環境的魅力等。

      1.2水的環境特性

      在常溫下是一種液體。本身并無固定的形狀,其觀賞的效果決定于:盛水物體的形狀、水質、周圍的環境。水的各種形狀、水姿,都和盛器相關。盛器設計好了,所要達到的水姿就出來了。水體周圍環境的風、溫度、光線等自然因素,也會影響水體觀賞效果。例如刮了大風。波濤洶涌,哪來欣賞水面倒影?溫度下降,水結成冰,波光瀲滟的湖面,變成光滑耀眼的冰場,觀賞的趣味,使用的方向就聚然不同。

      園林水體賴以依靠的盛器,有兩種主要的分別:

      (1)自然狀態下的水體。如自然界的湖泊、池塘、溪流等,其邊坡、底面均是天然形成。

      (2)人工狀態下的水體。如噴水池、游泳池等,其側面、底面均是人工構筑物。

      2、自然水景

      自然水景與海、河、江、湖、溪相關聯。這類水景設計必須服從原有自然生態景觀,自然水景線與局部環境水體的空間關系,正確利用借景、對景等手法,充分發揮自然條件,形成的縱向景觀、橫向景觀和鳥瞰景觀,應能融和居住區內部和外部的景觀元素,創造出新的親水居住型態。

      景觀元素內容:

      水體水體流向,水體色彩,水體倒影,溪流,水源

      沿水駁岸沿水道路,沿岸建筑(碼頭、古建筑等),沙灘,雕石

      水上跨越結構橋梁,棧橋,索道

      水邊山體樹木(遠景)

      山岳,丘陵,峭壁,林木

      水生動植物(近景)

      水面浮生植物,水下植物,魚鳥類

      水面天光映襯光線折射漫射,水霧,云彩

      2.2居住區中的沿水駁岸(池岸)

      駁岸是親水景觀中應重點處理的部位。駁岸與水線形成的連續景觀線能否與環境相協調,直接關系到水景效果的獨到或失去人性化。

      在居住區中,駁岸的形式可以分為規則式和不規則式。規則幾何式池岸一般處理成人們坐的平臺,它的高度應該以人們的坐為標準,池面距離水面也不要太高,以人手能觸摸到水為好。這種規則式的池岸構圖比較嚴謹,限制了人和水面的關系,在一般的情況下,人是不會跳入水池中去嬉水的。相反,不規則的池岸與人比較接近,高低隨地形起伏,不受限制,而形式也比較自由,設計得很自然。岸邊的石頭可以供人們乘坐,樹木可以供人們納涼,人和水完全融合在一起,這時的岸只有阻隔水的作用,卻不能阻隔人和水的親近,反而縮短了人和水的距離,有利于滿足人的親水性需求。

      3、庭院水景

      庭院水景通常為人工化水景為多。根據庭院空間的不同,采取多種手法進行引水造景(如疊水、溪流、瀑布、涉水池等),在場地中有自然水體的景觀要保留利用,進行綜合設計,使自然水景與人工水景融為一體。庭院水景設計要借助水的動態效果營造充滿活力的居住氛圍。

      3.1瀑布跌水

      城市居住區里的瀑布主要是利用地形高差和砌石形成的小型人工瀑布,借院水景設計要借助水的動態效果營造充滿活力的居住氛圍。

      3.2瀑布跌水

      城市居住區里的瀑布主要是利用地形高差和砌石形成的小型人工瀑布,借以改善小區的景觀。瀑布跌落有很多形式,日本有關園林營造的書《作庭記》把瀑布分為“向落、片落、傳落、離落、棱落、絲落、左右落、橫落”等十種形式。不同的形式表達不同的感情。人在瀑布前,不僅希望欣賞到優美的落水形象,而且還喜歡聽落水的聲音。

      人工瀑布按其跌落形式分為滑落式、階梯式、幕布式、絲帶式等多種,并模仿自然景觀,采用天然石材或仿石材設置瀑布的背景和引導水的流向(如景石、分流石、承瀑石等),考慮到觀賞效果,不宜采用平整飾面的白色花崗石作為落水墻體。為了確保瀑布沿墻體、山體平穩滑落,應對落水口處山石作卷邊處理,或對墻面作坡面處理。人工瀑布因其水量不同,會產生不同視覺、聽覺效果,因此,落水口的水流量和落水高差的控制成為設計的關鍵參數,居住區內的人工瀑布落差宜在1m以下。

      跌水是呈階梯式的多級跌落瀑布,其梯級寬高比宜3:2-1:1之間,梯面寬度宜在0.3-1.0m之間。

      3.3溪流

      溪流是提取了山水園林中溪澗景色的精華,再現于城市園林之中,居住區里的溪澗是回歸自然的真實寫照。小徑曲折多次,溪水忽隱忽明,因落差而造成的流水聲音,丁冬做響,人達到了仿佛親臨自然的境界。

      (1)為了使居住區內環境景觀在視覺上更為開闊,可適當增大寬度或使溪流蜿蜒曲折。溪流水岸宜采用散石和塊石,并與水生或濕地植物的配置相結合,減少人工造景的痕跡。溪流的形態應根據環境條件、水量、流速、水深、水面寬和所用材料進行合理的設計。溪流分可涉入式和不可涉入式兩種。可涉入式溪流的水深應小于0.3m,以防止兒童溺水,同時水底應做防滑處理。可供兒童嬉水的溪流,應安裝水循環和過濾裝置。不可涉入式溪流宜種養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水生動植物,增強觀賞性和趣味性。

      溪流的坡度應根據地理條件及排水要求而定。普通溪流的坡度宜為0.5%,急流處為3%左右,緩流處不超過1%.溪流寬度宜在1-2m,水深一般為0.3-1m左右,超過0.4m時,應在溪流邊采取防護措施(如石欄、木欄、矮墻等)。

      3.4生態水池

      生態水池是適于水下動植物生長,又能美化環境、調節小氣候供人觀賞的水景。在居住區里的生態水池多飼養觀賞魚蟲和習水性植物(如魚草、蘆葦、荷花、蓮花等),營造動物和植物互生互養的生態環境。水池的深度應根據飼養魚的種類、數量和水草在水下生存的深度而確定。一般在0.3-1.5m,為了防止陸上動物的侵擾,池邊平面與水面需保證有0:15m的高差。水池壁與池底需平整以免傷魚。池壁與池底以深色為佳。不足0.3m的淺水池,池底可做藝術處理,顯示水的清澈透明。池底與池畔宜設隔水層,池底隔水層上覆蓋0.3-0.5m厚土,種植水草。

      4、泳池水景

      泳池水景以靜為主,營造一個讓居住者在心理和體能上的放松環境,同時突出人的參與性特征(如游泳池、水上樂園、海濱浴場等)。居住區內設置的露天泳池不僅是鍛煉身體和游樂的場所,也是鄰里之間的重要交往場所。泳池的造型和水面也極具觀賞價值。

      4.1游泳池

      居住區泳池設計必須符合游泳池設計的相關規定。泳池平面不宜做成正規比賽用池,池邊盡可能采用優美的曲線,以加強水的動感。泳池根據功能需要盡可能分為兒童泳池和成人泳池,兒童泳池深度為0.6-0.9m為宜,成人泳池為1.2-2m.兒童池與成人池可統一考慮設計,一般將兒童池放在較高位置,水經階梯式或斜坡式跌水流入成人泳池,既保證了安全又可豐富泳池的造型。

      池岸必須作圓角處理,鋪設軟質滲水地面或防滑地磚。泳池周圍多種灌木和喬木,并提供休息和遮陽設施,有條件的小區可設計更衣室和供野餐的設備及區域。

      4.2涉水池

      涉水池可分水面下涉水和水面上涉水兩種。水面下涉水主要用于兒童嬉水,其深度不得超過0.3m,池底必須進行防滑處理,不能種植苔藻類植物。水面上涉水主要用于跨越水面,應設置安全可靠的踏步平臺和踏步石(汀步),面積不小于0.4×0.4m,并滿足連續跨越的要求。上述兩種涉水方式應設水質過濾裝置,保持水的清潔,以防兒童誤飲池水。

      5、裝飾水景

      裝飾水景不附帶其他功能,起到賞心悅目,烘托環境的作用,這種水景往往構成環境景觀的中心。裝飾水景是通過人工對水流的控制(如排列、疏密、粗細、高低、大小、時間差等)達到藝術效果,并借助音樂和燈光的變化產生視覺上的沖擊,進一步展示水體的活力和動態美,滿足人的親水要求。

      5.1噴泉

      噴泉是西方園林中常見的景觀。主要是以人工形式在園林中運用,利用動力驅動水流,根據噴射的速度、方向、水花等創造出不同的噴泉狀態。因此控制水的流量,對水的射流控制是關鍵環節。

      5.2倒影池

      水景設計論文范文第2篇

      某區域內的農業配套設施比較薄弱,區內大部分的農田灌溉還以自然降水為主,農田產量受自然因素影響比較嚴重,如遇降水較少的年份,農田產量就會大大縮減。同時,部分可灌溉農田的水利用率也比較低,造成巨大的水資源浪費,增加了地區水資源的匱乏程度。該項目計劃開發高標準農田533.333hm2,涉及區內的主要灌溉設施為水源井工程。工程主要包括:新打水井40眼,改造舊水井5眼,配置潛水泵45套,修建機電房45座,鋪設地下灌溉管路30km,架設高低壓線路分別為11.6和2.5km。

      2水源井工程設計原則

      1)項目工程治理要全方位進行,綜合考慮農田、山區和水資源因素;并要對當地的耕地結構進行實時的調整,調整方針應圍繞農產品特色,最大程度地發揮當地的農產品特色種植。2)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高標準農田建設要合理開發和利用有限的水土資源,積極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和優良品種。3)做好統籌規劃,科學制定工程項目的年度計劃及長遠計劃,明確重點開發區域和資金的投入方向。4)要時刻把握科學的布局,根據區域特點采取不同的開發建設方式,重點把中低產農田建設成高產高效的高標準農田。5)堅持政府主導和以農民為主體的原則,政府相關部門應起到積極指揮引導的作用,充分調動起廣大農民的熱情,使他們成為項目的建設主體和受益主體。

      3水源井工程具體的設計計算

      計劃在該項目區內改造5眼舊水源井,然后再打40眼新的水源井,確保533.333hm2高標準農田的灌溉工作。以下是水源井工程的設計計算。項目設計中,應制定農田灌溉的覆蓋程度,本項目設計農田灌溉率最少達到72%。管灌工程改造后,灌溉水利用系數將會達到0.85。根據該項目的整體規劃以及本著方便管理、經濟節約為原則,該項目區內管道采用干支兩級固定式管道系統,管道的長度設計為90~150m/hm2,出水栓的間距設計為30m。根據地形,決定采取單向供水還是雙向供水。該項目的每一眼水源井都是獨立運行的,管道布置應遵循節約耕地、便于檢查和維修的原則。

      3.1水泵選擇

      水泵的選擇應綜合考慮水泵的功能需求,如水泵的下井程度、管網的水頭損失、水源井的深度以及水井的動水位深度等幾個方面,最主要的參考標準是水泵的額定流量必須超過管網的設計流量,以防出現憋泵的情況。額定揚程應本著大于或等于管網工程設計的總揚程、選擇電機功率較小的水泵型號的原則,本次設計潛水泵揚程為65m,出水量為40m3/h。根據水泵的選擇原則,確定項目水泵型號為200QJ40-65/4;選擇與水泵相配套的電機型號為YQS200,電機功率為7.5kW;電路用電纜連接,規格為3×42。

      3.2管道埋設深度

      區域內的凍土深度為1.4m,供水管道的埋設深度應大于凍土深度,本項目取1.5m。管道開挖截面為倒梯形,上寬下窄,管道溝底部寬度為0.5m,坡度控制在1∶0.5。

      3.3配套管件及附屬建筑物的設計

      配套管件主要是給水栓,數量973個,給水栓與輸水管道之間的連接采用承插方式,外部用鐵絲加固,并用膠圈進行封閉止水。水泵出水口安設安全閥和壓力表,如管路爬升坡度較大,還需要安設逆止閥。管路到達井房內時,將水泵管路出口直接與地下輸水管路相連接。

      4結語

      水景設計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水池結構;設計;施工

      一、水池結構的設計

      1.1結構設計應符合的規定

      各種結構類別、形式的水池均應進行強度驗算。根據荷載條件、工程地質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決定是否驗算結構的穩定性。鋼筋混凝土水池應進行抗裂度或裂縫寬度的驗算。在荷載作用下,構件截面為軸心受拉或小偏心受拉的受力狀態時,應進行抗裂度驗算,在使用階段荷載作用下,構件截面為受彎、大偏心受壓或大偏心受拉的受力狀態時,應進行裂縫寬度的驗算。預應力混凝土水池還應進行抗裂度驗算。

      1.2荷載及荷載組合

      (1)各種荷載。

      水壓。這里指池內水壓,是水池的主要荷載之一。現在習慣上將水池按滿水來計算水壓。這是因為:一方面很可能存在誤操作而造成滿池;另一方面今后工藝上有可能挖潛而超過原設計水位。

      土壓力。池外有填土的水池,土對池壁的側壓力通常用朗肯理論計算土的主動壓力。但土的側壓力變化因素很多,如回填土的密實度、粘結力、內摩擦角等。實踐證明,用朗肯理論計算主動土壓力偏于安全。

      地下水壓力。地下水壓對水池底板的托浮力是威脅水池底板安全的一種主要荷載,設計時應予以重視。為了抵消地下水對底板的影響,在用無梁板作為底板時,其最經濟有效的辦法是以池底浮土來平衡,而采用增加結構自重的方法是不經濟的。當地下水位低于池底而不考慮地下水壓時,需采取措施排除地表滯水。

      溫、濕度荷載。由于環境的影響,造成結構物產生溫度或濕度的變化,從而引起結構物體積變化,當這種體積變化受到約束時,就會產生應力。通常將溫度差及濕度差稱之為溫、濕度荷載。

      (2)荷載組合。

      ①水壓+自重。這是水池結構設計的基本組合。

      ②水壓+自重+冬季溫差。綜合溫差、濕差和水壓的共同作用,當壁面冬季溫差的絕對值大于夏季壁面濕差(化為等效溫差)的絕對值時,這種情況是最不利的組合。

      ③水壓+自重+濕差。綜合溫差、濕差和水壓的共同作用,當夏季壁面濕差(化為等效溫差)的絕對值大于冬季壁面溫差的絕對值時,這種情況是最不利的組合。

      ④土壓+自重。這是指池外有覆土的水池,當有地下水時還應包括地下水壓,這種組合是水池荷載的基本組合之一,當水池建成后運營前以及水池放空期間均屬此種荷載組合情況。根據上述幾種情況,可歸納為如下兩類:a.無覆土的水池,池壁的荷載應取上述四種組合的最不利情況求得內力。b.有覆土的水池,可不考慮2)和3)兩種組合。

      1.3截面設計的關鍵性問題

      (1)強度設計的安全系數。

      ①水池頂蓋強度設計的附加安全系數。頂蓋所承受的荷載是自重、覆土重、活載等,其中自重和覆土重所占比例最大。由于土的容重隨密度和含水量而變,其變異性較大,因此,附加安全系數取1.0是合適的。

      ②池壁強度設計的附加安全系數。池壁主要承受土壓和水壓,水深一般取滿池計算,水的容重差別極小。土壓強度一般用朗肯主動土壓力理論,是略偏大的。從而說明池壁荷載的取值一般是高限,且變異性很小,因此,附加安全系數取0.9,即能滿足結構設計要求。

      ③底板強度設計的附加系數。池底實際上是與地基共同工作的,一般情況下計算水壓及均布荷載均偏大。底板強度設計的附加安全系數取0.9,即能滿足結構設計要求。

      (2)關于裂縫問題的探討。根據對已建成水池所作的調查。

      水池裂縫一般為豎向裂縫。這些裂縫有兩種:一是貫穿性裂縫,由混凝土收縮引起的;二是出現于池壁外側的表面裂縫,其逐步擴伸至全截面。另外在工程實踐中發現,所有的外挑現澆走道板都產生嚴重裂縫,并隨之擴展到池壁,因此,有必要考慮到預制裝配式走道板,或作現澆走道板,每隔3m~4m設伸縮縫一道。

      (3)構造配筋。水池池壁的構造配筋,宜按矩形和圓形水池加以區分。對于地面式矩形水池池壁,因對濕差和溫差的影響甚為敏感,為避免產生貫穿裂縫,池壁水平向的最小構造配筋率每側不小于0.15%為宜。對于無頂蓋的水池往往在池壁頂部先開裂,宜在頂部每側放置不小于2根Φ16的水平向鋼筋。對于圓形水池池壁的環向最小構造配筋率,其外側的最小構造配筋率不宜小于0.35%,內側不宜小于0.15%,對于外池有覆土的水池池壁,其內、外側宜對稱配置,但全截面總配筋率不宜小于0.3%。水池底板最小構造配筋率,對于無頂蓋的敞口水池,其底板上層鋼筋的最小構造配筋率不宜小于0.15%,其下層配筋率及有頂蓋的水池底板配筋率不小于0.1%。

      (4)經濟配筋率。對于矩形水池,當上端自由,下端固定的豎向截面池壁時,其最大配筋率在0.8%左右尚屬經濟。其他矩形水池的池壁,某一界面的最大配筋率可達到1.0%左右亦屬經濟范圍。

      二、水池結構的施工

      2.1水池底板施工要點

      (1)混凝土墊層(基礎)澆筑前,應檢查地基土質是否與設計資料相符合,如有不同,則應該針對不同情況加以處理,然后再澆筑混凝土墊層。(2)混凝土墊層在澆筑完畢后的1d~2d(視施工時的溫度而定),在墊層面測定底板中心,然后根據設計尺寸進行放線,定出柱基及底板的邊線,畫出鋼筋分布線,依線鋪放綁扎鋼筋,接著安裝柱基和底板外模板。(3)鋼筋綁扎時,應詳細檢查鋼筋直徑、間距、位置、搭接長度、上下層鋼筋的間距、保護層及預埋件的位置和數量,均應符合設計要求。上下層的鋼筋要用鐵撐(馬凳)加以固定,防止在澆筑混凝土時發生變位。(4)柱基模板是懸空架設,下面用臨時小方木撐在墊層上,邊澆混凝土邊取出小方木。(5)底板應一次連續澆筑完,不留施工縫。施工間歇時間不得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平板厚度在20cm以內可用平板振動器,厚度較厚時,則采用插入式振動器。(6)池壁為現澆混凝土時,底板與池壁連接處的施工縫可留在基礎上口20cm處,如設計要求有止水鋼板,在澆搗混凝土前,應將止水鋼板安放固定。(7)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其強度尚未達到1.2MPa時,禁止振動,不得在底板上搭設腳手架,安放模板或搬運工具,并注意對混凝土的養護。(8)遇特殊情況需留施工縫時,應做成垂直的結合面,并注意結合面附近混凝土的密實。

      2.2混凝土澆筑

      水池混凝土一般可采用分節澆筑和連續澆筑。池壁分節澆筑的順序:基礎底板池壁環梁頂蓋。池壁連續澆筑的順序:基礎底板池壁環梁及頂蓋。

      2.3防水層施工

      水池內防水層施工按水塔內防水層施工進行。水池外壁一般噴涂瀝青防水層。用作防水層的瀝青必須符合規定標準,施工前應檢查是否合格。施工前應將池外壁洗刷干凈,先涂冷底子油,然后涂熱瀝青兩道。

      參考文獻

      水景設計論文范文第4篇

      2025年廣西相對明確的電源裝機根據廣西已建電源,中長期電源發展規劃和已開展前期工作的電源項目情況,以及跨區域電力合作協議及規劃研究情況,2025年廣西相對比較明確的電源裝機見表1。2025年電源建設空間根據廣西電力需求預測和表1中相對比較明確的電源裝機,進行廣西全網電力盈虧平衡計算,詳見表2。計算結果表明:2025年廣西電網最大負荷為53700MW,給定條件下系統可利用(扣掉檢修和受阻)的裝機容量為48810MW,電力平衡最大電力缺額為11334MW。因此,在前述相對比較明確的電源裝機方案基礎上,廣西仍需規劃新建10000MW以上電源才能滿足2025年電力需求。這部分電源建設空間應根據電力系統安全、經濟運行的需要進行合理配置。

      2研究方法

      在上述電源發展規劃和電力需求水平基礎上,運用電力系統電源擴展優化的方法研究分析2025年廣西抽水蓄能電站的經濟建設規模。即擬定不同規模抽水蓄能電站與其他形式電源組合的電源建設方案,在同等滿足系統電力電量平衡和調峰平衡的條件下,進行電力系統仿真模擬運行,計算統計各方案系統長期運行的主要技術指標和經濟指標進行比較和分析,并以電力系統總費用現值最小為原則優選方案,確定系統抽水蓄能電站的經濟建設規模。

      3抽水蓄能電站的經濟建設規模

      3.1電源擴展方案擬定

      抽水蓄能電站的主要作用是調峰,因此本文研究考慮2025年廣西電力系統擴展一定規模調峰性能較好,在滿足系統電力電量平衡的同時可以改善系統調峰的擴展電源組合方案分別進行系統仿真模擬運行。在表1的電源方案基礎上,擬定廣西電力系統2025年不同擴展電源組合比較方案見表3。

      3.2主要電源技術經濟參數

      3.2.1燃煤火電技術經濟參數廣西區內各類火電機組主要技術經濟參數見表5。3.2.2抽水蓄能電站技術經濟參數根據廣西抽水蓄能電站前期工作成果,建設條件較好的幾個抽水蓄能電站的單位千瓦投資在3820~4400元/kW之間。廣西抽水蓄能電站主要技術經濟參數見表6。3.2.3氣電技術經濟參數燃氣機組主要技術經濟參數見表7。3.2.4各類電源年運行費(1)火電機組年運行費取項目建設投資的3.5%(不含燃料費)。(2)抽水蓄能電站年運行費取項目建設投資的2%。(3)燃氣輪機年運行費率取項目建設投資的3.0%(不含燃氣費)。

      3.3系統模擬運行和計算原則

      (1)全網負荷備用取最大負荷的3%,旋轉、停機事故備用分別取最大負荷的5%、4%。(2)根據負荷特性,盡量將電源裝機安排在電網負荷較輕時檢修,并盡量做到檢修安排均衡,使系統有充足的備用容量。原則上按照豐水期檢修火電、枯水期檢修水電來安排機組檢修。(3)根據廣西電力系統特點,按枯、平、豐三個水文代表年分別進行仿真模擬,枯水年控制電力平衡,平水年控制電量平衡,豐水年控制調峰平衡。在豐水期負荷低谷時段,允許系統通過棄水調峰的措施達到調峰平衡。(4)模擬運行周期按50年,系統總費用現值按照社會折現率8%,逐年費用均折現至第1年年初計算,計算期內根據設備的壽命期考慮重置投資。

      3.4電源擴展優化結果及分析

      根據前述原則和參數,對擬定的2025年不同電源擴展方案進行電力系統模擬運行,并計算統計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結果詳見表8。根據表8的模擬運行計算統計成果,對各電源擴展方案進行初步的技術經濟分析比較。(1)在同等滿足系統電力電量平衡的情況下,方案Ⅱ~方案Ⅴ的系統總裝機容量均比方案Ⅰ小,其中以方案Ⅳ的系統總裝機容量最小。說明系統配置一定規模調峰性能好的燃氣或抽水蓄能電站,具有較好的容量替代效益。(2)以平水年為例,方案Ⅱ~方案Ⅴ與方案Ⅰ相比,系統水電調峰棄水由6.06億kW•h分別減少至3.65億kW•h和0,火電在汛期的平均調峰深度由43.1%分別降至42.4%~24.4%,火電裝機年利用小時由4226h分別提高至4304~4768h。說明系統配置一定規模的燃氣或抽水蓄能電站,可以有效緩解系統的調峰壓力,減少水電棄水并減輕火電調峰深度和提高火電的利用小時。(3)根據電源擴展方案Ⅰ~方案Ⅴ的電源建設投資、運行費(包括燃料費)以及計算周期內所需的設備重置費等,計算各方案50年運行期系統總費用現值。方案Ⅱ(擴展燃氣輪機1200MW+燃煤火電)的系統總費用現值最高,可見,以廣西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資源條件,發展燃氣電站調峰并不經濟。方案Ⅲ~Ⅳ(擴展抽水蓄能電站+燃煤火電)的系統總費用現值均較方案Ⅰ(擴展燃煤火電)省,即廣西建設一定規模的抽水蓄能電站可以緩解電網的調峰需求與提高電網運行的經濟性。依據電力系統總費用現值最小為優選方案的原則,電源擴展方案Ⅳ相對最優,即廣西電網2025年抽水蓄能電站的經濟建設規模約為3000MW。綜上分析:廣西建設一定規模的抽水蓄能電站可以緩解電網的調峰需求,并顯著提高電網運行的經濟性;在基于廣西電力工業發展“十二五”及中長期規劃研究提出的電力需求水平、負荷特性和電源發展規劃方案基礎上,廣西電網2025年抽水蓄能電站的經濟建設規模約為3000MW。

      3.5敏感性分析

      水景設計論文范文第5篇

      菏澤市屬魯西南地區的一部分,全年平均降雨量達1000多mm,但降雨量過于集中,造成春旱夏澇,很不利于農業的發展。于是,菏澤地區建成許多蓄水、引水工程,所有這些水利設施的管理都是依照誰受益、誰負擔和誰擁有誰主管的原則進行管理的,一般來說:支渠以上的設施都是由供水單位自行管理,但支斗農毛渠(直接進入農田)卻是由鄉鎮、村、組建設與管理,這里所講的農田水利建設主要指支渠以下的建設管理。從近年來農田水利建設的規模和建設效果來講,新建項目沒有一項,毀損卻十分嚴重,使得設施總量不增反減,再者灌區內水質污染和水土流失加速水利設施完全喪失輸水功能。具體表現三個方面:

      1、經濟利益中下的水利設施完全失去經濟的扶植,農民對水利不再用"公益"去認識。

      (1)前人種樹,后人乘涼。洙趙新河、東漁河等河流10萬多人義務投勞、上工修建的三邊工程,興建于七十年代。其支渠建設也相應配套,但之后,幾乎沒有更多的配套建設。特別是近年來,在市場經濟沖激下,要想有更完善、更配套的水利建設可以說是不可能的。每一處建設都關系經濟,沒有錢寸步難行。在國家把有限的財力投入在一些防洪工程上,再加上鎮鄉財政和農民對水利的狹隘認識,農田水利建設這一塊,就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

      (2)農田水利設施破壞嚴重。多年來新建設的調水、分水、提水、排泄設施在疏于管理的同時,也遭受著人為破壞。一些值錢的設備被地方組織變賣,或被人盜竊。這與人們對水利認識的不足有著直接的聯系,當然更多的是對經濟利益的追求。

      (3)水質污染,渠系自然損毀嚴重。在洙趙新河流域,僅有洙趙新河工程為當地提供生產、生活用水,但由于渠系途經長,渠系所經之處有群居地、工廠生活垃圾、生產排放物等,甚至農民生產剩余物、畜牧排放物和死尸等,都很自然也方便地污染著洙趙新河水。灌區人飲用水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不需處理直接飲用洙趙新河水,中下游人民到了"談水色變"卻又無奈的地步。另外,水利工程發揮的好壞最關鍵還是要建設。支渠工程年年建年年修,功能卻一年不如一年,渠道淤積堵塞,堤毀渠亡。人們對工程建設僅有一點信心更是到了絕忘的極限。

      2、管理不適應現代經濟的發展。

      (1)雖然現有的水利工程大多都是在六、七十年代修建的三邊工程,土溝土渠,滲漏十分的嚴重,渠系水利用系數極低。但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水利建設卻沒有停止。始終保持著每年的徹底掏溝(渠)、除草、蓄水,呈現的是小溝通大溝,大溝通河流的狀況,基本實現灌溉自流化。可是現在,市場開放了,經濟也發展了,原有的劃段管理,分級管理、受益管理模式,都是計劃經濟下的產物,不再適應現代經濟的發展,于是,溝渠內雜草從生,淤沙滿溝,甚至個別地方出現了把莊稼種在溝渠里的現象。在洙趙新河流域,因為支渠以下管理不善,造成水澇與水旱,于是有上游淹死,下游之說。

      (2)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水利設施呈現分割狀態,無法發揮水利工程整體配合優勢。市場經濟條件下,每戶人在產業結構上各有不同,造成用水季節和用水量的不同,出現水利設施功能的發揮不同步現象。靠整體發揮效益的水利設施,在獨立系統下就失去原有的功能和自身的發展,其結果是水庫失修,河渠干涸,工程毀壞。

      3、政策制定和經濟發展抑制水利建設的進程。

      在水利灌溉區域,我們清楚地看到這么一種與時不俱進的現象。一是受益戶對水利建設不再有義務建設和自覺交納水費的觀念,農村的義務工已成為歷史。二是村級基層干部有力無法使,干涸的村級財政無法保證水利建設中的正常開支,招投標的工程建設更是一紙空文。另外,水利建設最根本的保證是水費,而在洙趙新河流域140萬的水費,每年收取率不足70%。收取的水費除去管理費、手續費,所乘費用根本不能維持正常的水利維修與管理,更不用說的水利設施配套建設。

      三、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

      增加農民收入,減輕農民負擔,發展農業經濟,靠現有農田水利狀況是無法保障的,但一邊要發展,一邊卻又在退化,這不是十分矛盾嗎?分析其原因可以為我們改善農田水利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1、計劃經濟的思想認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無法得到保證。首先是思想認識發生偏差:

      (1)一是國家財政投入比例小。近年來,國家為保證大江大河安全或者環境保護,把資金投入在防洪工程和穩定項目上,極少把資金用于農田水利建設。就菏澤市來說,農田水利資金僅限于水毀工程和節水配套工程,爭取的資金也因為這樣那樣地被分割不少。二是地方鄉鎮與村組對水利建設投入不夠、認識狹隘。按分級管理原則,支渠以下一級的農田水利建設管理由這一級的政府負責,其建設投入也由其承擔。但說到投入,無論是鄉鎮還是村組都是入不敷出,即使能向上級爭取資金,地方領導都會為自已建政治功績,修建一些地方民眾最直接最受益的事,如修建公路、建設集鎮等。決不會把這些本不夠寬余的資金投用于不見功德又不能立馬見效益的水利建設,那水利建設怎么辦?村組依賴鄉鎮、鄉鎮依賴水管單位,水管單位又按分級管理原則,如此循環……。

      (2)對原建水利設施保護不力。在計劃經濟時代修建的水利設施大都存在不科學與不合理性上,人們對那些不能發揮水利功能的設施進行了最為直接的經濟轉換。如提灌機械拆賣、水閘門拆除,更有的把認為渠堤上的條石挪作他用。問其原因:最簡單也最實在的回答是經濟實惠,利益所趨。

      (3)水土流失與人為污染喪失了水利設施的功能和降低了人們對水利建設的信心。水法明文禁止向水渠內排放任何有污染水質的物質,同時也規定了渠系的保護與管理范圍。但由于農田水利灌溉對象為農民,農民意識在灌區內甚至全國都較為普遍。生產后的農作物垃圾、畜養物排放物、死尸等不費力地去搬運處理,直接進入鄰近的渠道內。污染了水質,使得下游居民生活用水水質無法保障。再有,在渠道保護與管理范圍內隨意種植、開墾、修筑建筑物等,破壞了渠道的運行安全,也增加了水土流失,加劇了渠道淤積,洪水期,因渠系不暢通,排洪不及時,又造成水了毀。在這種反復建設又不能治根條件之下,誰還愿意建設水利工程呢?

      2、從計劃向市場機制轉換的結果是水利設施管理制度存舊,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管理體制。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農田水利建設管理舊體制已不適應現行體制,但新的體制還沒有完全確立,使得農田水利管理和建設的主體不清,也沒有有效的約束機制,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用水、管水、建設三者之間的惡性循環。

      (1)水利上的誰受益誰負擔,水是商品的理念深入人心,農民認為農田水利建設就應該由水利工程單位管理,而水利工程單位最根本的生存來源就是水費。水費價格僅包含由工程單位管理的工程費用,而村組一級的工程管理則不能從水費中支出。市場講究的是經濟,建設更需要經濟,水利建設所需經濟恰恰是從水費和受益的義務中來。更有在市場面前說不清的就是水是商品,法律賦予了的,既然是商品,我沒用水那就不交水費,更無義務可言。然而,水利設施的維護,決不會因為風調雨順而不會出現水毀,不出現淤積。天旱之時,再說用水,水從那里來,水又怎么來,……?

      (2)在用水上,農民對種田也不在再是增收的手段,而是養家糊口的的主要目的。各自為營的用水方式使水利設施疏于管理維護,利用自然降雨和輔助其他設備來解決農田灌溉成為農民普遍做法。如此一來,用水成本的增加,導致用水戶對輸水設施的管理更為疏遠,最終是水利設施無人用也無人管,投入不能產生效益,又限制各方對水利設施的投入,用水、管水、建設矛盾從從,惡性循環。

      3、政策的制定和市場經濟發展的趨勢制約農田水利建設的規模化開展。

      許多水利政策、規范、技術性要求都產生于北方地區,其區域的不同并沒有隨實際的差別在政策等方面有更大的區別,僅隨市場經濟的深入而統一。計量收費,按方收費及價差節水等等政策的制定,出發點就是用經濟的杠桿使其用水戶節約能源,搞活水利經濟。這在國外特別是以色列最具代表性,且非常適應地方經濟的發展,這在我國部分地區實現這一政策,農田用水中的漫灌、跑灌現象實為普遍。按隨著市場經濟的廣泛推進,人們看到的是經濟利益的趨使,在同一件議事的比較中,一個人就有一個看法,往往是"一事一個議,決定早過時"。令人憂慮的是,至今為止,我們水利建設似乎沒有充分認識到這種合法性卻不合理的危機正在悄然來臨,對于整個基層政治權威的沖擊就會產生怎樣的惡劣后果。

      四、對當前農田水利建設的建議

      建立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按照全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變革要求,把農業推向市場已是整個農村工作的主題。大氣候影響下,農田水利也要破除原來那種國家、集體建設和管理,農戶無償或低費用用水的方式,進入市場機制。但是農田水利建設和管理并不能完全市場化,而是有規范和政策性偏向的市場化。

      1、對于農田水利主體設施應加大投入,加強管理。

      首先,農田水利建設工程耗資大,建設周期長,投資回報率低,國家應該全力承擔。因為自身經濟實力有限以及對水利利益的追求使得市場經濟條件的各種組織不愿承擔這種風險。其次,對社會上其他資金投入到農田水利建設有很好的引導作用。只有對農田水利設施的主干部分實施配套,水管單位或社會團體才會把對主體部分的重視放入到支斗農毛那些本由受益戶自行管理、建設的工程建設中,主、支才能共同發揮作用。

      加大投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是相符的。一是經濟實力可以保證。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實力大大增強,特別是現在,在世界經濟增長普遍乏力的情況下,中國的經濟卻保持了8%左右的增長率,完全有能力支持農田基本建設。二是符合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對基本農田的糧食直補就是有力的證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正是通過這種減和補的方式來保證農民對基礎設施的建設。

      國家對農田建設的投入可以重新樹立農民對政府的信心和威望。在農業灌溉區,逐漸發現,多數農民對政府官員、村級領導的不滿,兩者充滿不信任,甚至敵視。更有甚者,政府的工作還需要水管單位人員出面才能得到農員的支持和理解。農民的話說:只有對農業建設投入的部門才是直得信任的。

      2、土地制度的改革應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以促進農田水利的建設與管理。

      土地制度上應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家政策下重新核實土地實有灌面,保證有效灌面的準確性和真實性,確保農民對按面積收費的信任度。改變原有誰受益誰負擔為誰投資誰受益,鼓勵農民、集體和社會團體投資。充分發展小型水利工程的效益,解決建設和管理在市場機制下的作用,利益就是市場下最原始的動力。菏澤市水利建設正在試行的成立用水戶協會來管理正是這種模式的體現。但這種格局的改變其前提是在國家對水利主體工程配套后,剩余的具有獨立的區域或獨立的灌面下才能得以保證。

      3、向市場經濟轉變應符合市場發展規律

      當前的農田水利建設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受益區域的建設與建設區域的差異在于同一條水利工程跨越不同行政區域。最具代表性的是在計劃經濟時代形成的受益建設區可能在本受益地域上。建設的難度在于市場經濟下的利益沖突,一邊是公益事業必須的,一邊又是自身的利益。兩者的矛盾是不能兼得的。要改變這種現象:一是實行市場體制下的農田建設,建設的不再由受益戶義務戶負擔,而是統一繳納建設費用,由水管單位來統一規劃建設。二是重新規劃受益區域的建設地段,實行差額補助建設的辦法。建設方式實行采取公司化運作管理,加強建設的規模化和透明度。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可以利用市場機制來解決,其系統內的公益性特點卻不能完全依賴于市場。政府還是應該從政策和法律法規上進行調控和引導,完全市場化的農田水利經營管理,應從稅、費中支持和服務。具有公益性的水利工程,應在市場化中考慮計劃性的規劃,制定必要的用水、防洪制度,約束市場化的管理行為。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四虎|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亚洲成人免费网址|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亚洲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 亚洲av女电影网| 亚洲综合在线成人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下载 |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亚洲人成网77777亚洲色|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亚洲第一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av高清|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中文字幕在亚洲第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