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川菜文化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創新型營銷人才是具有高尚的創新人格、敏捷的創新思維、豐富的創新知識和較高創新能力的高素質營銷人才。創新型營銷人才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追求真理,對事物充滿了好奇,積極探索未知的東西,不迷信權威,不懼怕困難挫折,不怕失敗,原意與人合作,樂于奉獻,敢于自我挑戰;同時,頭腦靈活,敢于打破陳規,善于發現問題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另外,知識豐富,動手能力強,善于在實踐中積累新知識新經驗并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創新型營銷人才包含了道德修養、理想信念和人格特質等人格要素,也包括了思維方式、做事方法、知識儲備和實踐技能等思維、知識和能力要素。創新人格、創新思維、創新知識和能力共同組成了創新型人才這個有機體。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新形勢下高校擔負的歷史使命和承擔的現實任務,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國家社會發展進步的需要,同時也是高校自身在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的需要,也是學生個人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上謀得生存發展的平臺,實現自身理想、價值的需要。除此外,營銷作為一種企事業行政單位、各行各業、各種組織和個人在運行、工作、人際交往和社會生活中必須具備的理念和技能,其重要性越來越突顯,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所以,作為很多高校都開設的營銷專業,培養創新型營銷人才顯得尤為必要。但是在創新型營銷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學生道德素質不高,人文素養欠缺,缺乏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做事情心浮氣躁、眼高手低、急功近利,不能夠心平氣和、高瞻遠矚、腳踏實地,在學習中過分看重考試分數和一些技能證書的獲取,等等。面臨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一些營養,讓學生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下,提升自身的創新素養。
二、中國傳統文化對培養創新型營銷人才的意義
(一)傳統文化有利于塑造學生較完美的創新人格。
創新人格是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人格。創新人格一方面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理解,創新的人格,是創新的個性,一般表現為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自信心、堅強的意志、獨立的思考能力,不迷信權威、敢于打破陳規、不斷進取和不斷超越自我;另一方面也可以從思想品質的角度來界定,創新者的人格是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堅持真理、樂于奉獻、不怕失敗,具有較高道德素質的人格。無論從哪個角度理解,中國傳統文化對創新人格的塑造都具有較大的指導意義。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格修養,“齊家、治國、平天下”要以“修身為本”;歷來強調“人皆可以為堯舜”,只要不怕艱難困苦,不斷超越自己,都可以成圣作賢,要相信自己;中國傳統文化崇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個人要養“浩然之氣”“,心懷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強調仁愛,“仁者愛人”、“愛人者人恒愛之”,等等??梢哉f,中國傳統文化中可以幫助塑造較完美創新人格的精神財富比比皆是。學生通過傳統文化的學習,體悟并力行這些智慧,是能夠塑造較完美的創新人格的。
(二)傳統文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需要站在一定高度發現問題并創造性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需要創新性的思維。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很多東西都可以為創新思維的培養帶來啟迪。比如,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天人合一“,天、地、人”并稱三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重視事物的整體聯系,具有明顯的整體思維特征;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取象比類,通過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現象來探究人身、自然和社會等不同領域的規律,看重類比思維;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直觀體驗和體悟,具有直觀思維的特征;中國傳統文化反對機械呆板,拒絕“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認為“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具有辯證思維的特征,等等。相比直線式的機械式的思維,這些思維方法在幫助學生開啟創新之門的過程中起到獨特的作用,可以為學生的創新提供思維支持。
(三)傳統文化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創新知識。
創新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識,特別是一些人文方面的知識。營銷是綜合性非常強的活動,營銷的創新需要吸取經濟、管理、自然、人文、社會、哲學和藝術等諸多領域的知識。而傳統文化是一個巨大的知識寶藏,蘊含了大量的涉及各個領域的智慧。傳統文化的學習能夠為學生的營銷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知識源泉,比如在新產品開發的過程中,營銷者可以借助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產品的文化意蘊,開發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創意產品,像美國人利用中國文化素材拍攝制作了電影《花木蘭》和《功夫熊貓》向全球市場推廣,取得了很高的票房收入;在產品品牌和包裝策略中,營銷者可以突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以此來彰顯自己獨特的定位和個性;在廣告創作過程中,營銷者可以突出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以此來吸引受眾,打造自身的獨特形象,像烏江涪陵榨菜的廣告宣傳中強調“中國好味道”,并更換帶有國粹京劇臉譜標志的新包裝,使得產品的銷售和品牌形象得以迅速提升;在促銷活動中,營銷者也可以基于傳統文化采取合適的促銷人員、時間、地點和方式等等。
(四)傳統文化有助于營銷理念的樹立和實施。
樹立和實施現代營銷理念是營銷活動的重要內容。不管是在商業組織經營、行政事業單位運行,還是個人工作、人際交往和社會生活中,營銷理念的樹立和實施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營銷理念強調站在“顧客”的角度考慮問題,向“顧客”提供更多價值,讓“顧客”滿意,使“買賣”雙方保持長期的合作關系。這種理念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追求是一致的。中國傳統文化十分注重仁愛、和諧,強調親親、仁民、愛物“,凡是人,皆須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營銷理念的本質,使得西方的營銷理論增加了幾分本土色彩,從而更加方便營銷理念被各行各業各種組織和個人所采用和實施。創新型營銷人才的培養需要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營養,同時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也需要營銷人才的營銷與弘揚,借助傳統文化培養創新型營銷人才也有利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目前我國大學生對傳統文化了解比較少,缺乏正確的認知,很多人認為傳統文化是封建、落后和禁錮人性的腐朽的東西。所以,借助傳統文化來培養創新型營銷人才,有利于對我國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使他們正確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并向國內外營銷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三、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型營銷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是對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和如何培養這種人才的回答,主要包括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內容和培養方式等方面的內容。與一般的創新型營銷人才培養模式相比,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型營銷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和內容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在創新型營銷人才培養目標中增加了傳統文化相關的要求。
人才培養目標是人才培養模式的首要內容,引導著人才培養內容和培養方式的選擇。除了一般的培養要求,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型營銷人才的培養模式,其人才培養目標中增加了對學生傳統文化修養相關的素質要求,像孝悌忠信、仁愛和平、禮義廉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修身養性和修齊治平等,強調學生要重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踐行中國傳統文化,用中國傳統文化來指導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還要不斷向國內外弘揚和營銷傳播中國傳統文化。正如北宋大儒張載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學生要不斷拓展自己的心胸,把光復中國傳統文化作為自己的一個神圣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盡一份力,真正實現自身的價值。
(二)在培養內容方面增加了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課程。
培養內容是人才培養模式非常重要的構成,決定著向學生教授什么課程的問題。在營銷專業的教學內容中,我們把《中國傳統文化概論》定為大一或大二的專業必修課,每個營銷專業的學生用至少一學年的時間較系統地學習這門課程,使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正確的認知并逐步產生學習興趣;在大三增加與營銷專業學生的創新素質相關的中國古代哲學、傳統思維方法、傳統藝術和古代文學等方面的課程作為學生的專業選修課程,這在營銷中日益強調文化價值,文化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勢頭日益迅猛的大背景下,這些課程的設置對學生的營銷創新和實踐具有較多好處,有利于學生創新人格的塑造、創新思維的訓練、創新知識的積累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在大四,我們開設國學經典選讀的專業選修課,像《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易經》、《道德經》和《孫子兵法》等。這些教學內容的安排,使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貫徹整個大學四年,使他們耳濡目染、長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認同、產生興趣,逐漸踐行并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三)教師要以身作則,創新教學和考核方式。
在創新型營銷人才培養中,教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必須有什么樣的老師。要培養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素養的創新型營銷人才,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傳統文化素養和創新素質。這首先要求教師在授課和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傳統文化精神,學習并踐行中國傳統文化,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其次,教師在授課中有意識地向學生灌輸傳統文化相關內容,引導學生重視傳統文化,在介紹營銷專業知識的過程中,除了用西方的理論來解釋相關問題,還可以引導學生用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來探討相關問題;再次,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不能夠把傳統文化的學習當成說教,使學生把所學課程當成自己拿學分的工具。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多采用現代的教學技術和手段,利用案例式、體驗式、研究式、啟發式和師生角色互換式等教學方式,強調師生互動共同成長,重視知行合一;在考核方式方面,創新教學考核方式,不但要考核學生的專業知識和相關技能,還要考核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人格;不但考核結果而且更要重視過程的考核,在教學考核中也要體現傳統文化的精神。
(四)學校改變管理理念,塑造良好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
學校要改變管理觀念,由“管”師生轉變為服務師生,增強學習傳統文化的意識,為師生學習傳統文化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學校各個部門的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在工作、生活實踐中踐行傳統文化的精神,“自己做到然后再要求別人做”,這樣才能夠上行下效,得到師生的積極響應,為師生樹立一個效仿的榜樣。學校要在教學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后勤管理和其他管理過程中,積極貫徹落實學習傳統文化、力行傳統文化和宣傳傳統文化的精神,使傳統文化成為學校的校園文化。學校要定期不定期地組織一些傳統文化相關的論壇,成立一些學習傳統文化的教師和學生團體組織,開展推廣落實傳統文化的主題實踐活動,鼓勵師生每天誦讀《弟子規》、《三字經》和《千字文》等經典讀物;積極利用廣播、海報、路標、條幅和網絡、手機等傳統的和現代的媒介不斷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等等。通過這些方式來推動師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為師生共同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四、結語
關鍵詞:傳統文化;民間美術;色彩觀念
一、引言
在視覺藝術中,色彩是重要組成元素之一,與中國民間美術的發展有著緊密聯系,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現,是民族情感與觀念的藝術化呈現,也昭示著民族獨有的審美追求。因此,對傳統文化背景下我國民間美術的色彩觀念進行全面分析,有利于提升對我國民間美術的認識,促進我國民間美術的不斷創新。
二、我國民間美術色彩的象征性意義
(一)傳統觀念的闡述和象征
傳統文化背景下,我國民間文化觀念為美術創作活動提供重要的原動力,文化觀念的形成與演變,大大推動著民間美術創作活動的開展。一般來說,審美意識得以相對獨立的發展,是在社會生產力得到充分發展后,隨著社會分工的產生而逐漸形成的。早期的民間美術色彩觀念處于一種相對混沌的狀態,缺乏統一性。在我國民間美術中,色彩不僅是重要的物理性現象,還與我國傳統文化發展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五行說是我國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哲學思想之一,對民間美術的色彩運用有巨大影響,金白、木青、水黑,火赤、土黃,構成了華夏地區最為古老的色彩搭配。如:在周朝的服飾制度中,“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又如:從宋朝開始,正黃色為皇家專用,溢用即獲罪。因此,我國民間美術設色與特定的時空環境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有著傳統觀念的闡述和象征的意義。
(二)價值觀和建筑營造觀念的象征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我國民間美術色彩的象征意義變得更加廣泛。在思維方式不斷轉變的過程中,不同的色彩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從而使我國民間美術設色成為人們價值觀念和建筑營造觀念的象征,成為反映人們心理活動的一種途徑。例如:古代君王所穿的服飾多是黃色,其它不同品級的官員所穿的服飾另有其它顏色與之對應;宮殿寺廟多使用色調鮮明、對比強烈的色彩:如紅墻黃瓦;江南民居多用樸素淡雅的色彩,如粉墻黛瓦,即白色的墻壁與青黑色的瓦。
(三)目的性和功利性的象征
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不斷發展,獨立的精神生產部門和生產者開始出現,人們對審美領域規律性的認識獲得了迅速而獨立的發展,從而使我國民間美術的色彩表現出一定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在文化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我國民間美術的色彩隨著人們生活質量、文化意識的不斷提升,民間美術的創作目的變得更加明確,成為人們喜慶節日豐收、驅散心中陰影、緩解生活壓力和自我安慰的重要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是目的性和功利性的象征。民間美術的色彩深刻地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心靈世界、情感體驗和積極樂觀的精神氣質。如:春節所使用的窗花、對聯以紅色為主基調,傳達喜慶、紅火的氣氛。因此,在傳統文化背景下,人們審美意識不斷變化,但各種色彩代表的意義卻有著相對嚴格的規定,在進行各種形態的創作時,必須遵循設色的相關規律,才能與人們的實際情況相符,從而推動民間美術不斷發展。
三、我國民間美術色彩的視覺審美效果
(一)情感方面的視覺審美效果
在我國民間美術的創作中,色彩作為重要的視覺審美對象,需要根據人們的心理情況來設色,以表達不同的意義。在遵循傳統文化、傳統觀念和設色規律等基礎上,我國民間美術色彩在情感方面有著獨特的視覺審美效果。我國民間美術創作中的情感象征,是通過聯想來完成的,聯想往往能突破事物的形態、不同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讓觀賞者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空間,形成獨到見解。因而情感方面的視覺審美效果,往往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和獨特性,與環境、心理、時間等都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例如:結婚和祝壽時使用最多的顏色是紅色,通過紅色來展示喜慶、熱鬧和新氣象,表達激動、澎湃的內心感情,從而形成動態的情感視覺審美效果。由此可見,傳統文化背景下我國民間美術的色彩觀念,與人們的心情、節日等都有著緊密聯系,在通過色彩進行聯想的同時充分體現人的心理情感,在不同的設色效果中體驗各種情感帶來的迥異感受,從而獲得情感方面的審美愉悅,這對我國民間美術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二)色彩搭配方面的視覺審美效果
在通過情感來進行視覺審美的同時,人們還會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不同色彩進行搭配,以表現不同的特征,反映不一樣的民間美術特點。在色彩的對比中,不同色彩的搭配發揮著重要的襯托作用,從而產生不同的視覺美感。對書生的描繪,多以軟色為主,以表現人物文雅、俊秀和清朗等特點,但再搭配一些硬色,如在人物的眉間,衣服的領口、袖口和底邊等部位添加墨色,可以使人物更加生動、傳神;又如在木版年畫、皮影、泥塑、臉譜等民間藝術中,不同的色彩被靈活地搭配在一起,從而使美術作品的整體效果得到顯著提升。面對不同對象進行創作時,色彩的搭配一般是從比較鮮明、代表積極意義等方面出發,以從正面反映對象的形態、特征和情感等,顯示出我國民間美術創作的獨特性。色彩搭配方面的視覺審美效果,一般是通過對比來完成,例如:大雪寒冬,臘梅卻依然傲立綻放,將雪的白色和臘梅的黃色予以重點突出,再對環境進行修飾,可以充分展示出天氣的寒冷、環境的優雅,從而表達出創作者對臘梅的贊賞,反映創作者的內心情感和思想,引發觀賞者的共鳴。
(三)色彩明度方面的視覺審美效果
在不同色彩的搭配下,傳統文化背景下我國民間美術的視覺審美效果,還非常注重色彩明度方面的表現,通過不同明暗度的對比,可以使整個畫面更加清新、諧調和自然,從而展示絢麗、紅火和豐富的創作內容。這種色彩明度方面的巧妙處理,受到廣大民眾的喜愛,在很多時候可以充分反映民眾的內心情感和熱切期望。如:敦煌壁畫采用色相對比,通過對明暗度的不同設置,顯得色彩飽滿,取得了絕佳的視覺心理效果。民間美術的創作者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使用高純度色相對比的經驗,在制作年畫、泥塑、皮影等作品時,經常利用對比色特有的張力和刺激性。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人們的審美需求不斷提升,傳統文化背景下的民間美術創作,在遵循一定理念的基礎上,創作者更多的時候是根據自身的經驗和感受進行設色,從而使畫面的明度感更強,達到滿足實際需求的創作目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傳統文化背景下,民間美術的色彩觀念在受到文化傳統制約的同時,又是對傳統文化觀念的闡釋和外化,具有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和多種視覺審美效果。中國民間美術的色彩可以說既是觀念的、傳統的,又是客觀的、現實的,我們對民間美術色彩的研究,應將其放在傳統文化情景之中,探索其作為民間藝術的內在本質。(作者單位:安徽大學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邢莉莉.探析中國民間美術色彩的美學特征[J].美術教育研究,2013,(19):66-67.
[2]趙樂飛.中國民間美術色彩的美學特征[J].陜西教育(高教),2014,(4):23-24.[3]吳國來.淺談民間美術[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3,(5):158-159.
[4]張怡瓊.論中國民間美術對藝術設計教育的重要性[J].考試周刊,2011,(35):214-215.
[5]趙翊翔.淺議民間美術元素在當代中國油畫中的體現[J].青春歲月,2012,(20):194-196.
飲食文化是看似簡單,實際上卻非常復雜的一門學問,它不但關系著人的身體健康,而且與民族的哲世觀、心理特質、審美情趣密不可分。因而中西飲食文化的互相溝通與理解,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關于中西餐的不同之處論述不少又仁智各異,尼克松和克林頓偶爾品上一頓中餐也純屬玩票,而西方人真正體味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之妙者,當屬英國的李約瑟先生。
提起李約瑟,人們就會想到著名的“李約瑟難題”。這位英國科學史權威給世界留下了一個難題:為什么近代科學興起在西方而不是在中國?在網上檢索,關于這個難題的資料多達一千多條。
中國的四大發明一直就是國人引以為自豪的風光事。然而,外國人的看法卻不盡然?!半m然17世紀的耶穌會士所傳播的中國古代傳說時代的紀元表至今仍然在起作用,它使人們把過多的東西看做是東亞發明的。然而同時卻又存在著另外一種截然相反的傾向,認為任何一種重要的發明或發現都絕不可能在歐洲以外的任何地方產生……與此相似,在過去幾年當中,有一些談到后來的物理學、工程學和制陶業的某些方面的歷史的論文,也由于與傳說的資料不一致,而被不公平地忽視了。在1950年出版的一部關于技術史的有趣的著作中,(西方的一位)作者則沒有把一些明明是屬于中國人的成就歸功于中國人。例如,關于中國人最先認識到磁極性、發明火藥以及最早制造鑄鐵等等,在這部著作中都只字不提。至于(一些)中國科學家本身,也往往忽視了他們自己祖先的貢獻?!保ā独罴s瑟文錄》)這位為中國科技史受到不公正待遇而鳴不平的老外,不是別人,就是自稱為“名譽道家”的李約瑟。他甚至認為,西方的許多科學發明,只是為中國人的發現做了注釋,他以此來“使人們想起過去不幸被人忽視和不被承認的許多東西”。
李約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是一位中國科技史研究專家,胚胎生物化學創始人,也是杰出的人文主義者。他長期致力于在中國和西歐間架設橋梁來溝通中西兩種文化的差異。他出生在一個信奉基督教的家庭里,但他卻研究中國的儒家與道家。他認為,同情德謨克里特和伊壁鳩魯的人,一定不會抱怨儒家對一切鬼神懷有反感(作者注:反感二字過矣??鬃佑诠砩裰皇恰傲现?,存而不論?!薄白硬徽Z怪力亂神?!保瑫r也會承認儒家的神圣是與世間的道德體系結合在一起的。他也同情道教,雖然道家許多哲學觀點和基督教義嚴重相悖(作者注:道教并不全等于道家),但是道家“以柔克剛”,強調阿芙洛狄忒(Aphrodite)勝過阿瑞斯(Ares),相信順其自然和自然神秘主義,這一切對李約瑟來說都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特別是后來他埋首于研究中國的創造發明時,才認識到道家思想和技藝在自然知識和技術控制發展方面,在許多世紀中曾經起著主導作用。他發現了“為什么中國在科學理論方面比較落后,但卻能產生出有機的自然觀,而且這種自然觀雖然在不同學派那里有不同形式的解釋,但它卻和近代科學經過機械唯物論統治三個世紀之后被迫采用的自然觀又非常相似”的有趣現象。所以當有人問李約瑟,他把自己主要看做是一名科學家還是一名歷史學家時,他認為自己最合適的稱號應該是“名譽道家”。
為什么李約瑟對道家如此感興趣呢?原來中國古代的許多科技發明與發現并不是什么科學家所為,而是發端于道家或方士的。
“方士”也叫“方術之士”。這類人以擅長“方術”為特點,同好幾類人既有交叉又有區別。如作為“士”,他們同諸子百家有類似處,也是源在民間,因而有別于年代更早或同時在官為職的卜祝巫醫。但同時從“方”的角度,他們又與官方的星歷、醫術專家傳承同類知識,而不同于先秦諸子和兩漢儒林?!胺绞俊焙汀暗朗俊钡年P系也很密切。作為詞匯,“方士”是“有方術之士”,“道士”是“有道之士”即“有道術之士”,這在早期文獻中,意思是差不多的,只是在出現了道教之后,“道士”才有了宗教性的含義。
在戰國時期,方士的“方術”包括天文、歷算和占星、氣候以及醫學、服食、等。只是中國的方士比醫藥學家有著過分的奢望,他們總是詭言長生不死、羽化成仙以取悅于當時的統治者們。秦始皇時代的徐福就是一個大方士,據說他后來流落到了日本。漢代初年,興起了煉丹術。方士或道士們主要是以某些礦物為原料,按照設想的配方,放入密閉的器皿中加熱升煉,希圖用人工的方法制取到可令人長生不死的神丹妙藥?!段饔斡洝分袑O大圣所推倒的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即是當年煉丹熱的縮影。自然,這種煉丹活動在目的上必然以失敗而告終,但是方士們卻在煉丹中認真地觀察了化學反應,做了大量的化學試驗,制取到了一系列自然界所不存在的化合物,也人工合成了很多非常純凈的化學試劑。這種活動也喚起了方士們對化學變化的規律進行思考探討,形成了原始的化學思想。
煉丹活動也許是起源于一種原始迷信的鬧劇,它的消亡是必然的,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的煉丹術卻對古代化學和制藥學做出過重大貢獻。煉丹術化學是古代化學的極重要的組成部分,或者說是化學的原始形式。此外,煉丹術中那些有價值的科學成果,那些有著醫療效果的制品為后世的醫藥學家所繼承和發揚光大,并且啟發了醫藥學家對化學的研究,致力于新藥物的合成。實事求是地說,我國古代很多大煉丹家、方士、道士其實就是早期的醫藥學家,并兼通醫術。如東晉的葛洪,南朝的陶洪景,唐代的孫思邈、孟詵,五代的大明(道號日華子)等都是很有聲望的醫藥學家,又是大名鼎鼎的煉丹家。
李約瑟這位“名譽道家”關心和研究中國科技史乃至飲食文化,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正是中國古代的科技發明促進了飲食文化的發展。
李約瑟在晚年對中國的飲食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甚至派助手來中國收集烹飪史料。他也許想弄明白,西方近代的一些發現與發明,為什么很早就出現在中國人的飲食文化中了。
中國人很早就吃“粒食”。為了吃“粒食”,我們的先人發明了陶鼎,后來又給陶鼎加上箅子、蓋子成了蒸飯的甑。而就是這種在中國祖祖輩輩相襲,不論大人小孩都會的用汽蒸飯的方法,直到近代,洋人們才將之用于生活。瓦特是英國發明家,是他將原始的蒸汽機做了改革和發明制成了工業用發動機,出現了蒸汽火車,當時已經是18世紀了。烹飪蒸法只是近百年才在法國出現,而我國在古籍《禮記?曲禮》中就已出現了“飯黍毋以箸”。飯在烹飪意義上的專指意還是把谷物放在炊具上蒸熟,如大米飯、小米飯、秫米飯等粒食食物。
跟蒸法一樣,中國烹飪的炒法,靠的是急火,需要用煤來做燃料。而早在宋代,汴梁就將煤用作炊用燃料。馬可?波羅管它叫做“能燒的石頭”?!凹被稹睙阂蔑L箱,那就是現代鼓風機的前身?!凹被稹备邷責隽丝煽诘募央?,可是很少有人想到這種高溫熱學的創造者竟是煉丹的道士或方士。
“高溫”還造就了中國的瓷器。
中國是世界聞名的陶瓷古國,中國與瓷器在英語中是同一個詞。在陶瓷工藝中,陶土、瓷土的選取與精制,陶瓷的焙燒技藝,各種釉料的選配,釉制燒制的火候與氣氛的掌握以及瑰麗色彩的成色機理(如鈞瓷五彩繽紛的窯變釉,建瓷的兔毫盞、雨點盞等),都是得益于古代方士們對早期化學工藝的貢獻。
除了以上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硬件”之外,還有很多“看不見”的“軟件”,這就是被民族的哲世觀、思維方式與審美情趣制約整合著的那種世代相傳的看不見的文化。
中國烹飪的最高境界,公認為是調和。美食家袁枚曾說,蕓豆必須配肉,刀豆則切忌有肉。燒芹菜忌用醬油,燒茄子得多用醬油。再加上廚師掌握火候之妙,其中由之而來的化學變化原理以及量化數據,卻誰也說不清楚。而西餐則是既講營養又講烹飪材料的量化和可操作性。西方的營養學家長于分析,連一根作料香菜都要精確地分析出需用成分幾許,而中國美食家就反詰:總共不就幾毫克嗎?至于小題大作嗎?中西研討會每次都爭得不可開交,一派強調科學,一派強調藝術。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對此評論說:“前者(中餐)之所以異于后者(西餐)幾希。前者是把肉、魚、雞、鴨等與蔬菜合烹,而后者則涇渭分明地分開而已。大多數西方人都認為中國菜好吃,那么你為什么就不能肉菜合烹呢?這連一舉手一投足之勞都用不著,可他們就是不這樣干。文化交流,蓋亦難矣?!彪y在哪里?難就難在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那些“說不清,道不明,不可言傳,只能意會”的“軟件”上。
中國飲食最重要的“軟件”當屬味道。味道是什么?有人說味道是舌頭和鼻子的合成感覺,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實際情況卻要復雜得多。僅說對嗅覺的解釋,至今仍為生理學家們所頭疼。2004年,兩位美國科學家就因為發現人類嗅覺系統的奧秘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氣味就更復雜了,傳統的“五味”加上鮮味,誰也說不清會產生多少味道。筆者在《“五味”與“天人合一”文化》一文中曾經談到過,用舌頭去嘗可以很容易嘗出“酸、甜、苦、辣、咸”或“咸、甜、麻、辣、酸”或者“咸、甜、酸、苦、鮮”這五味來,但這僅是從化學味覺的角度上說的。照此還可以從食品質地的物理味覺角度分析出“脆、嫩、細、酥、軟”這五味來。但是“豐、腴、爽、適、舒”的口感五味則一定要用化學的味覺、物理的味覺,再通過心理感受來一起整合“品嘗”。在這里“品”與“嘗”是一個復雜的審美過程,是不可以截然分開的。
五味中的“鮮”學問最大。許多人都喜歡吃川菜,川菜的特點一是辣,二是鮮。川菜鮮從何來?川菜專家熊四智先生說井鹽最鮮,地道的川菜必須要用自流井鹽。那里的古井深達兩千米。著名的自貢市就得名于兩座古老的鹽井“自流井”與“貢井”。當年李約瑟在四川聽到這個消息,不敢相信,后來他相信了,不但相信,而且斷言四川的鹽井技術就是現代石油鉆探技術之濫觴。
讓寫作滲出思想形式的水平線下、滲進潛意識,滲透你的血脈;下面好范文小編為你帶來一些關于高考滿分議論文作文800字精選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滿分議論文作文800字1心靈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愛的地方。
——題記
世界上最燦爛的花朵是你緋紅的臉頰;世界上最動聽的音樂是你清脆的笑聲;世界上最澄澈的清潭是你明凈的眼神。孩子,你是上帝送給人世的禮物,是世間最美麗的天使。
豐子愷曾說:“孩子的眼光是直線,不會轉彎?!钡拇_,畢加索在參觀了一個兒童畫展后感嘆和他們一樣大時畫得和拉斐爾一樣,但學會像他們一樣畫要花一生的時間。
童眼之所以澄澈,是因為童心純粹而不摻雜任何雜質。用童眼打量世界,用童心追求美好,讓純真悄悄開花。
懂得用童眼打量世界的人播下純真的種子,不會錯過你畢生追求的最美的花期。
畫家魯斯本傾盡一生研習畫作。他畫中人物骨骼健朗,剛勁如松;皮膚如脂,吹彈可破,畫中執扇的東方女子宛轉的秋波惹人憐愛,顧盼生姿。當被問及如何達到如此高的藝術境界時,魯斯本淡然一笑:“我只不過是用出生嬰兒的眼光來打量這個世界?!焙螄L不是這樣呢?孩童的雙眼里沒有名利的追逐引起的爭搶廝殺,沒有汲汲與功利事物諂言媚笑,更沒有被利欲熏心的猙獰面目和丑惡的嘴臉。他們有的只是徜徉在一個純真美好的世界里開出一朵淡雅的花來。
月如指尖的細沙轉瞬即逝,我們跟著匆匆的歲月身后成為歲月的奴隸。浸泡在紅塵的染缸里,慢慢地發酸發臭。又有多少人還能保持曾經的純粹如一,保持那份安靜泰然的優雅和一份讓人不敢輕觸的美好?
張愛玲曾說:“生活是一件華麗的旗袍,上面爬滿了虱子。”但只要卸下多余的包袱,日子一樣可以行云流水。又有誰說人生只有百味皆嘗才不負僅有一次的人生?卡爾·維諾在《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中曾說:“生命是一條有開始卻沒有結束的路?!焙尾蛔鲆粋€雅士林逋般悠然簡單之人,掬一首流觴月,攬一筆蘭亭墨,以梅為妻,以鶴為子?
用童眼打量世界,隔著一條世俗的溪,便可以看清隔岸的是是非非。讓一位杰出考古學家耗盡一生的幾行字卻被孫子用鏡子背面照鏡子簡單地-了。何嘗不是向我們昭示,把一切繁雜都化為簡單歸真,把一切繁塵都看作過眼云煙。童眼看世界,你會擁有“貧,氣不改;達,志不改”的堅定;感受“雨醉云醒,柳暗花明”的清新;感悟“水可陶情,花可融愁”的幸福與香甜……。
請用童眼打量世界,用童心追求美好吧!你的心靈將在所愛的地方。海子在呢喃: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愿有朝一日,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高考滿分議論文作文800字2莎翁曾言:“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哈姆萊特。”而我要說:“一千個旅者眼中有一千個中國?!被蛟S你已曾聽過種種言說,心中對中國有些許模糊印象,但現在,請聽我這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一言:中國,絕對是一個魅力十足的中國!
當然,空氣污染陰霾未褪,食品安全心尚存疑,但正如高峰常伴雨雪,大海也有風浪。中國不是一點一片的中國,中國是橫有960萬平方公里,縱有上下五千年的中國,中國的魅力絕不因短暫的嗚咽而稍減,絕不因一時的陣痛而凝絕。
中國的魅力,在異彩紛呈的美食。中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千差萬別,加之民族的眾多,風俗的各異,從而形成極具地域特點的各色美食。先有川菜、魯菜、粵菜、蘇菜,后繼浙菜、閩菜、湘菜、徽菜,菜系源遠流長;技分炒、燒、煎、炸,兼具煮、蒸、烤、淋,技藝出神入化;味具南甜北咸,雜以酸麻辣鮮,其香淳美四溢,其味不可言宣。更令人驚嘆的是美食的背后或蘊含著美麗的故事或承載動人的傳說:嘗棕子,便憶及屈原憤而投江的愛國情懷;品月餅,便思及嫦娥奔月的滿腹幽怨;吃元宵,便慮及萬里飄泊的鄉思深情。中國的美食不僅凝結著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更蘊藏著黎民百姓的萬千情絲,而這一切在長遠的流傳中又悄然深化成中華民族的魂魄。品美食而知中國豐富,品美食更應感中華民族之魅力。
美食之外,中國的魅力,在創新之精神。共享單車遍布城市角落,移動支付觸手可及。數年前想都不敢想的方式,在一夜之間成為城市靚麗的風景,成為百姓生活的日常。習-說:“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創新的號角吹響的時刻,城市的發展正闊步向前。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背景下,共享單車、移動支付這兩種基于互聯網的方式異軍突起,深刻改變了國人的支付方式和出行方式。創新引領著城市的發展,城市提供了創新的平臺,中國正昂揚地走向未來,以其創新的魅力吸引著整個世界。
倉促之間,中國的魅力難以言盡。以其遙聞言說而幻想其形,莫如親臨中國而身感其味。只有走近中國,才能遇見中國的寬廣;只有走進中國,才能懂得中國的深厚。中國的一點一滴都是中國,中國的魅力無處不在。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來到中國,我當與君攜手,領略中國的魅力,共賞魅力的中國!
高考滿分議論文作文800字3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全國掀起一陣莫言熱。而莫言本人在開完一場新聞會后便消失在大眾的視線,安靜創作新作品。
在我看來,莫言便是那只在人跡罕至的山洞中的美麗蝴蝶。人們借諾獎發現了這只蝴蝶,而蝴蝶選擇的是退居山洞深處,正如莫言選擇遠離公眾。因為那樣的安靜環境才適合這些美麗的精靈,適合莫言。
非寧靜無以致遠,偉人正是懂得尋找寧靜才能夠成功,而成功也必青睞內心安寧之人。
林徽因曾說:“真正的寧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內心修籬種菊,盡管如流往事,每天依然濤聲依舊?!币蚨嬲膶庫o是內心的平和,這與“大隱隱於市”是一樣的道理。只要內心寧靜便能於車馬喧囂的繁華都市有一個寧靜之所。
前段時間,於丹北大被嗆一事鬧得沸沸揚揚。文化超女於丹在端了多年的心靈雞湯后終於被人轟下臺。這似乎很意外,可是卻又在情理之中。當年的於丹用心靈雞湯撫慰了無數人疲困的心,可是近年來她不斷商業化,只加湯不加料的心靈雞湯讓人們越來越難以接受。正是於丹在成為美麗的蝴蝶被人發現時,不懂得如何退居深處,如何來保持一顆寧靜的心,所以她只能遭到人們反感,最終失去成功。
與她不同的是,紅學癡儒周汝昌盡管著作等身卻仍躬耕於紅樓中﹔“國學大師”季羨林一直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楊絳先生從不開作品交流會,永遠都是默默關注這個社會。大師尚且如此,而我們又有何驕傲的資本?我們又憑什麼藐視一切?我們又怎能不屑那一顆寧靜之心?
反觀當今,當郭敬明充滿早戀、貪婪、頹廢的作品發行時﹔當韓寒“巴金文采不好”的言論風生水起時﹔當當時明月的著作爆棚時﹔當馬諾、芙蓉姐姐在網上受到熱捧時,誰能告訴我,我們那一顆寧靜的心在哪里?我們現在許多人正在慢慢地失去它,從而變得瘋狂與驕傲,變得目空一切。
讓我們找回最初的寧靜,讓我們在內心修籬種菊,讓我們懷抱謙卑寧靜的心走在社會上。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視自己為天地間的一粒塵埃,用寧靜平和的心看待世界。我相信,低到塵埃,便能開出花來。
高考滿分議論文作文800字4英國詩人西格夫里·薩松留下了一行不朽的詩句來描述自己的心靈:我心中有猛虎在細嗅薔薇。
誠如斯言,在一個人的心中,猛虎代表著剛勁、激烈、奮斗,薔薇則暗示著柔和、寧靜、平淡。一個人的心中可能存在這看似矛盾的兩面,但無論哪一面,只要自己愿意,都能活出生命的價值。
記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少年派,他的生命就像一頭猛虎,勇敢、堅強、奮斗,寒冷、饑餓、風雨、海浪都不能阻止他的步伐,他毅然決然,在太平洋上漂流了幾個月。雖然他全身傷痕累累,筋疲力盡,但他的內心卻充實而滿足,他的人生也因此有了價值。
也記得那個貌不驚人才華出眾的年輕人,他叫雷鳴聲,他的生活也如猛虎般頑強。為了開發一款新的刷機軟件,他一連幾個月都每天持續工作二十個小時以上,終于獲得了成功,二十歲出頭就成了千萬富翁。
當人們驚羨雷鳴聲的成功時,又有幾人懂得他猛虎般的內心?心有猛虎,他才能不停地奮斗,無止地拼搏,心有猛虎,他才能蔑視一切困難,掃平一切坎坷;心有猛虎,他才內心實在而滿足,人生才能獲得成功。
猛虎般的人生固然值得敬畏,但薔薇般的人生同樣精彩美好。
還記得豐子愷先生那幅《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嗎?那畫面上,只見淡月一彎,竹簾半卷,椅子幾把,剩茶幾盞,子愷先生此時想必在心中細嗅薔薇吧!這種寧靜的幸福,讓人心中無比安適。
薔薇般的人生也是值得歌頌的,因為這種寧靜的幸福,也能讓人體會到生命的真諦。
華茲華斯生活在英格蘭北部的一個小村莊里,他自稱是“漂流在天空中的一朵白云”,他不選擇熱鬧的倫敦城市生活,而選擇與金色的水仙花作伴?!澳劭椿ㄓ挚椿?,同花共舞天上曲”,他的心中亦有薔薇在悄然盛開,他寧靜、悠然地生活,亦體驗了生命的真諦。
華茲華斯正因心中細嗅薔薇,他才雖身處山林但內心依舊滿足,他過他的寧靜生活,也實現了他生命的價值。
其實,無論一個人的生活是剛是柔,是奮斗還是寧靜,是激烈還是平淡,都沒有錯,就如猛虎和薔薇,無論你選擇哪一個,只要你愿意,都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高考滿分議論文作文800字5點贊“中國面孔”
在2020年的春天,中華民族度過了一個既憂心忡忡又熱血沸騰的春節。兩個月,冠狀病毒肆虐于神州大地,人心惶惶;兩個月,炎黃子孫守望相助,高歌一曲無畏的家國華章。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一張張“中國面孔”為我們詮釋著一個真理:英雄,并非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前行。
在陰霾密布的日子里,一張張堅毅的面孔,詮釋著醫者仁心。耄耋之年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重新披上戰袍奔赴抗疫一線。十七年前他曾率領團隊抗擊“非典”,十七年后他仍然心懷家國奮不顧身,用無畏前行的壯舉展示著中華民族無懼困難的堅毅。不曾忘,請戰書上一枚枚鮮紅指印,“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寫滿了鏗鏘有力的醫者軒昂;仍銘記,風華正茂的女孩,褪去華裳,剪斷青絲,一襲白衣遮掩不住靈魂的盛裝。他們亦知疫情險惡,生死難料,可在國難當頭之時,他們的眸里只有的國土,啜泣的病患。一張張堅毅面孔的背后,是千萬醫護工作者忠于職守、救死扶傷的醫者仁心。
在千鈞一發的危難前,一張張友善的面孔,詮釋著萬眾一心。越是千鈞一發,存亡斷續之時,越能研讀人性的平凡與偉大,越可見布衣之下的炎炎熱血。無數口罩廠的工人放棄春節假期復工加工,流水線上傳遞的是質樸的關懷;無數建筑工人奔赴火神山工地,用短短十天打造出拯救危重病患的戰場;無數快遞小哥騎著單車在寒風中穿梭,將各種物資運送到不能外出購物的千家萬戶手中。魯迅曾說:“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辈《緜鞑奈錆h蔓延到全國,支援物資從全國匯聚到武漢。在一張張友善的面孔背后,是中華兒女共赴國難、團結互助的萬眾一心。
關鍵詞 城市形象;定位;激情之都;扎根理論;重慶
中圖分類號 F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006(2009)09―0053―08
1 引言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間競爭的日益激烈,塑造城市形象已成為我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不僅有助于展現城市特點和城市魅力,增強城市居民的凝聚力,推動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吸引優秀人才,帶動旅游業的發展,增強公眾對政府的信任感,獲取外部支持,如資源計劃、財政投入、重大主題活動等,也有助于招商引資。促進城市經濟發展;同時還有助于支持本市組織和個人開拓市場等。城市形象塑造需要從城市的整體形象、次級形象和保健因素3個層次人手,其首要工作就是對整體城市形象和次級城市形象進行定位,它是城市形象塑造的核心。其中,整體城市形象定位是通過對城市的歷史特點、現實優勢與發展趨勢的分析資料進行編碼分析,建立所有類屬和類屬關系,歸納出最能代表城市歷史、文化、現實優勢和發展趨勢的核心類屬,它代表了城市的整體發展目標和對利益相關者的核心訴求;而次級城市形象定位則是根據局部的城市特色和比較優勢資源來確定,它是引導城市規劃、城市經濟、城市社會文化、城市旅游等各分支領域的發展目標,也是支撐整體城市形象的關鍵要素。整體城市形象和次級城市形象都是能顯著影響利益相關者感知的激勵因素。而保健因素是指能使利益相關者對城市感到不滿意,從而產生不良城市形象認知和反應的因素。這就需要對影響利益相關者體驗的保健因素進行綜合整治,不斷改善城市的軟、硬環境,完善城市功能,消除“短板”與負面影響,有力支持城市形象塑造??傊?,城市形象塑造是一個城市全方位的事業,絕不僅僅只停留在廣告宣傳上,它需要城市政府從影響利益相關者體驗、感知和滿意度的因素出發,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從城市中的人、事、物等細微處著手,調動政府各級部門、企事業單位、市民的廣泛參與和領會,真正建立一個讓利益相關者滿意的誠信、友愛、互助、和諧、優美、衛生、舒適、愉悅、快捷、高效、繁榮的現代城市。要做到這些,需要城市政府從城市形象定位、城市精神與核心價值、城市“名片”、城市整體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包括城市經濟發展、城市功能提升、市民素養與城市文化營造、政府形象以及市容、環境和交通建設等)、城市形象整合傳播以及城市形象塑造的組織與管理等方面進行系統規劃。
2 重慶城市形象定位的現狀與不足
重慶作為年輕的直轄市,擁有豐富的城市形象資源,但與東部城市和毗鄰的成都相比,重慶城市形象塑造與推廣相對滯后。為此,重慶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領導、在渝專家學者近年來一直高度關注重慶城市形象定位與塑造,并提出了許多具體的城市形象定位(見表1),對塑造什么樣的重慶城市形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上述整體形象定位是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重慶的優勢,但有些定位是一個城市的終極目標,如宜居城市,顯然缺乏專屬性;有些定位缺乏相應載體支撐,如神奇西部,而且西部的概念也過于寬泛;有些定位有雷同之嫌,如動感之城。從總體上看,整體形象定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城市訴求和發展目標不明確的缺陷。而次級城市形象定位則是根據經濟、歷史文化、科技、功能、環境、交通、旅游、休閑、消費、飲食等某一方面的優勢來定位。在這些定位中,有的屬于城市的發展目標或規劃;有的屬于城市名片,如橋都等,還上升不到次級形象的高度;同時,各次級城市形象定位太多,比如對經濟的定位,就有11種不同的提法,交通有6種不同的說法。綜上所述,目前重慶城市形象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定位語,使得城市形象塑造缺乏整合性、持續性,難以在利益相關者內心產生一個穩定、積極的認知。為此。本文通過大量的資料收集、實地訪談和調研,借鑒扎根理論研究方法,科學確定重慶城市形象定位,并提出重慶城市形象塑造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供決策參考。
3 重慶城市形象定位的基本思路與研究方法
重慶城市形象定位應充分考慮以下幾點:第一,充分體現新重慶的歷史特點、現實優勢與發展趨勢,即有效連接重慶的歷史、現實和未來。第二,能很好地實現“新、舊”重慶的形象轉換。“舊”重慶的城市形象主要體現在“山城、火爐、霧都、棒棒、臟話、環境‘臟、亂、差、堵’”等負面形象方面,因此,重慶城市形象定位一定要突出“新”字。第三,能清晰地表達城市發展目標,對當前和未來城市建設及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引領作用。第四,找準訴求對象,傳遞明確信息。第五,城市形象定位應符合真實性、專屬性、導向性、美譽性和認同性等基本原則。
城市形象定位是一個將城市的歷史特點、現實優勢和發展趨勢等資料不斷比較、思考、分析,轉化成概念而建立理論的過程。因此,可以采用扎根理論研究方法(Grounded Theory)。該方法是由格拉澤和施特勞斯(Glaser&Strauss)提出,它是一種運用歸納方法對現象加以分析整理所得的結果,是經由系統化的資料搜集與分析而發掘、發展,并已暫時地驗證過的理論。該方法的核心是資料收集與分析的過程,該過程既包含理論演繹又包含理論歸納。資料的搜集與分析是同時發生、同時進行、連續循環的過程,其資料收集方法與其他定性研究相同,而資料分析則要求嚴格。施特勞斯(strauss)將扎根理論對資料的分析稱為譯碼,指將所搜集或轉譯的文字資料加以分解、指認現象、將現象概念化,再以適當方式將概念重新抽象、提升和綜合為范疇以及核心范疇的操作化過程。該過程要忠實于資料,挖掘出資料的范疇,識別出范疇的性質和性質的維度,范疇間復雜交錯的本質關系就是研究所得的理論。扎根理論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從理論層次上描述現象的本質和意義,通過對多種文獻資料的整理歸納得出比較規范的扎根理論。
4 重慶城市形象定位的依據與選擇
4.1 資料收集與整理
本研究收集了有關重慶的歷史特點、現實優勢 與發展趨勢、重慶城市形象定位現狀、重慶城市形象塑造歷程與現狀、利益相關者對重慶城市形象的感知狀況等資料,具體包括:(1)重慶社會科學院科研組織處為課題組提供了他們所掌握的關于重慶城市發展規劃、政府工作報告、相關咨詢報告、相關政策和文件以及市領導的相關講話稿等方面的所有資料;(2)課題組從CNKI、維普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集相關論文;(3)課題組通過搜索引擎收集重慶城市形象方面的言論、評論等;(4)課題組通過問卷調查,獲取了利益相關者對重慶城市品牌形象的感知與滿意度的第一手資料;(5)課題組通過問卷調查,得到了重慶城市品牌形象的第一手資料,包括地域特色資源、民族文化特色、內部品牌、旅游景點等的形象;(6)課題組通過問卷調查,獲取了有關重慶城市利益相關者的價值需求與期望的第一手資料;(7)課題組在資料收集基礎上,進一步整理出重慶城市形象定位現狀的資料;(8)課題組通過網絡收集了重慶的歷史沿革資料;(9)課題組收集了重慶城市資源與環境現狀的分析資料;(10)課題組收集了重慶城市形象塑造歷程,包括直轄前的重慶城市形象;直轄后重慶城市形象塑造活動,如城市旅游宣傳、城市形象設計、城市雕塑設計、城市宣傳活動、大型主題活動、城市“名片”等相關資料。
對以上資料進行整理、整合、質證,以確保資料真實準確反映重慶的歷史特點、現實優勢與發展趨勢,將最后待分析的資料命名為重慶城市資料記錄(見表2)。
4.2 資料分析
4.2.1 開放性譯碼分析
開放性譯碼是指將重慶城市資料記錄(見表2)逐步進行概念化和范疇化,即根據一定原則將大量的資料記錄加以逐級縮編,用概念和范疇來正確反映資料內容,并把資料記錄以及抽象出來的概念打破、揉碎并重新綜合的過程。開放性譯碼的目的在于指認現象、界定概念、發現范疇。開放性譯碼遵循的是定義現象(概念化)挖掘范疇為范疇命名發掘范疇的性質和性質的維度,對范疇的性質和性質的維度進行界定是為了確保從概念到范疇的提煉操作盡量科學貼切。重慶城市資料記錄的開放性譯碼過程詳見表3所示。
概念和范疇的命名有多重來源,有的來自文獻資料,有的來自訪談記錄,有的是筆者研討的結果。概念和范疇的得出也并不是一勞永逸的,為了找到最能反映資料本質的概念和范疇,需要在資料和概念、范疇間不斷循環往復考察。通過對重慶城市資料記錄的開放性譯碼分析,最終從資料中抽象出28個概念和8個范疇。由于概念數量龐大且有交疊,而范疇是對概念的重新分類整合,于是范疇就成為后續分析的重點。挖掘出的8個范疇(A1-A8)分別是文化、美食、美景、旅游、休閑、時尚、品牌、經濟中心。其中,文化(A1)深植于重慶獨特的飲食文化、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中;美食(A2)是指重慶所特有的重慶火鍋、渝派川菜、飲食品牌、飲食街等優勢資源所形成的得天獨厚的美食資源,素有“食在中國、味在重慶”之美譽,眾多的美食企業已經實現全國甚至全球連鎖,家喻戶曉,有口皆碑;美景(A3)是指依托流經主城的兩江(長江和嘉陵江),以及縱貫重慶主城的四脈(銅羅山、中梁山、縉云山和明月山),形成了美譽度極高的國家園林城市,以及規劃建設中的森林城市;旅游(A4)是指山水都市旅游、峽江生態文化觀光、烏江畫廊民族風情、世界文化遺產等豐富的旅游資源;休閑(A5)體現在豐富的茶樓、溫泉資源和不夜城的痛快休閑方式上,擁有數量眾多的溫泉、農家樂、茶樓等休閑娛樂場所,環境優美;時尚(A6)體現在特有的長江上游購物之都、充滿活力的時尚理念、龐大的時尚消費市場等方面;品牌(A7)是指重慶有實力雄厚的工業基礎,擁有全國數量較多的馳名商標、名牌產品、行業標志性品牌、區域品牌,已初步形成了多個產業群,競爭力持續提升;經濟中心(A8)反映出把重慶加快建設成為長江上游經濟中心城市、西部重要增長極、國家重要制造基地和城鄉統籌直轄市的發展目標。
4.2.2 主軸譯碼分析
主軸譯碼是指通過運用因果條件現象脈絡中介條件行動,互動策略結果這一典范模型,將開放性譯碼中得出的各項范疇聯結在一起的過程。主軸譯碼并不是要把范疇聯系起來構建一個全面的理論架構,而是要發展主范疇和副范疇。換言之,主軸譯碼要做的仍然是發展范疇,只不過比發展其性質和維度更進一步而已。典范模型是扎根理論方法的一個重要分析工具,用以將范疇聯系起來,并進一步挖掘范疇的含義。利用產生某個事件(主范疇)的條件、這個事件所依賴的脈絡(也就是該范疇性質的具體維度指標)以及在事件中行動者采取的策略和采用的結果,有助于更多、更準確地把握該事件(主范疇)。因此,條件、脈絡、策略和結果雖然也都是范疇,但都是與某一主范疇有關而用來幫助了解該主范疇的,故將其稱為副范疇。
由于從相關資料中提煉出的概念基本代表了重慶城市的歷史特點、現實優勢與發展趨勢,是區別重慶和其他城市的重要元素。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前面的開放譯碼所得到的概念和范疇僅存在“資料一概念一范疇”的邏輯關系,不存在“因果條件一現象一脈絡一中介條件一行動,互動策略一結果”的邏輯關系。為此,我們借鑒典范模型的思維方式,反復考慮到重慶城市形象定位與塑造的實際需要,直接從8個范疇(文化、美食、美景、旅游、休閑、時尚、品牌、經濟中心)中歸納出5個主范疇,分別是中國文化名城(從。)、中國美食之都(AA2)、國際山水旅游之都(AA3)、西部時尚之都(AA4)、中國品牌之都(AA5)。其中,“中國文化名城”由文化1個范疇以及飲食文化、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4個概念構成;“中國美食之都”由美食1個范疇以及重慶火鍋、渝派川菜、飲食品牌、飲食街4個概念構成;“國際山水旅游之都”由美景、旅游2個范疇以及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山水都市、長江三峽、烏江畫廊、文化遺產6個概念構成;“西部時尚之都”由休閑、時尚2個范疇以及不夜城、茶樓、溫泉、長江上游購物之都、時尚理念、消費市場6個概念構成;“中國品牌之都”由品牌、經濟中心2個范疇以及馳名商標、名牌產品、行業標志性品牌、區域品牌、經濟中心、西部增長極、制造基地、城鄉統籌8個概念構成。
4.2.3 選擇性譯碼分析
選擇性譯碼是指選擇核心范疇,把它系統地和其他范疇予以聯系,驗證其間的關系,并把概念化尚未發展完備的范疇補充完整的過程。該過程的主要任務包括:(1)識別出能夠統領其他所有范疇的核心范疇;(2)用所有資料及由此開發出來的范疇、關系等扼要說明全部現象,即開發故事線;(3)通過典范模型將核心范疇與其他范疇聯結,用所有資料驗證這些聯結關系;(4)繼續開發范疇使其具有更細微、更完備的特征。根據城市形象定位的具體情況,本研究的選擇性譯碼遵循了以下基本原則:(1) 以城市歷史特點、特有資源、現實優勢與發展趨勢作為選擇核心范疇的依據;(2)核心范疇的選擇必須具有真實性、專屬性、導向性、美譽性和認同性;(3)核心范疇的選擇應堅持“以人為本”,突出城市對于特定利益相關者的訴求和吸引。
通過對歸納出的“文化、美食、美景、旅游、休閑、時尚、品牌、經濟中心”這8個范疇的繼續考察,尤其是對“中國文化名城、中國美食之都、國際山水旅游之都、西部時尚之都、中國品牌之都”這5個主范疇的深入分析,同時結合原始資源資料記錄進行互動比較、提問,發現“激情”是最能代表重慶個性特征的獨特資源。主要表現在:“中國文化名城”是對重慶獨特的飲食文化、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概念的集中反映,它們詮釋的是重慶充滿激情的人文精神和城市文化;“中國美食之都”是對重慶火鍋、渝派川菜、飲食品牌、飲食街等概念的集中反映,它們詮釋的是重慶充滿激情的“麻、辣”美食;“國際山水旅游之都”是對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山水都市、長江三峽、烏江畫廊等旅游資源的集中反映,它們詮釋了重慶獨特、壯美的山水都市和三峽美景;“西部時尚之都”是對不夜城、茶樓、溫泉、長江上游購物之都、時尚理念、消費市場等概念的集中反映,它們詮釋的是重慶充滿痛快休閑、激情娛樂、穿著時尚的生活品質;“中國品牌之都”是對眾多馳名商標、名牌產品、行業標志性品牌、區域品牌,以及打造長江上游經濟中心、西部重要增長極、國家重要制造基地、城鄉統籌直轄市等目標的集中反映,它們詮釋的是“旺盛”的經濟發展和創業激情。
因此,激情之都(從)正是重慶城市形象定位的核心范疇。它是對“文化、美食、美景、旅游、休閑、時尚、品牌、經濟中心”這8個范疇和“中國文化名城、中國美食之都、國際山水旅游之都、西部時尚之都、中國品牌之都”這5個主范疇的扎根。為此,可得到以下基本結論:重慶城市形象的整體定位就是“世界激情之都”(簡稱“激情之都”);次級形象定位是“中國文化名城、中國美食之都、國際山水旅游之都、西部時尚之都、中國品牌之都”。
5 重慶城市形象定位為“世界激情之都”的受眾調查與分析
為了解政府相關部門、專家學者、市民對重慶城市形象定位為“世界激情之都”的認同度,從2008年10月27日到11月17日,課題組以重慶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的名義,向有關部門和專家發放了征求意見稿;2009年4月17日,組織召開課題成果鑒定會;2009年5月18日,重慶市委宣傳部針對本課題組織召開了重慶城市形象定位與塑造研討會;同時,課題成果得到了重慶電視臺、重慶日報、華龍網、大渝網等30多家媒體的報道或轉載,并且在騰訊?大渝網設立了重慶城市形象定位的“評論區”和“投票區”,市民積極參與討論和投票?,F將調查結果整理分析如下:
5.1 政府相關部門對“激情之都”的認同度調查與分析
接受調查的政府相關部門有重慶市商業委員會、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重慶市旅游局、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重慶市規劃局等單位,除重慶市規劃局提出異議,建議把新重慶形象定位為“山水之都,崛起之城”外,其他部門均高度認可“激情之都”。實際上,政府部門的許多工作已經契合了該定位,比如2008年7月,市旅游局把重慶旅游總的宣傳口號定為“激情重慶”;2009年6月,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主辦了“城鄉統籌新重慶,激情活力小城鎮”的評選等等。
5.2 專家學者對“激情之都”的認同度調查與分析
接受調查和參加鑒定會的近20位專家普遍認同“激情之都”,主要原因是他們完整地審閱了課題組的研究報告或領導參閱。而參加由重慶市委宣傳部組織召開的重慶城市形象定位與塑造研討會的11位專家,由于沒有看到課題成果報告,因此,對“激情之都”的分歧較大,多數評論空泛、以偏概全、大而化之。本文把這些質疑觀點歸納為三類:第一種觀點是贊成用“激情”定位重慶城市形象,但對定位語中加入“世界”有異議;第二種觀點是不贊成“世界激情之都”,認為其詞義太抽象、寬泛、空洞等;第三類觀點是建議用“兩江文化名城、山水之城、英雄之都等”作為定位語。為明辯是非,課題組以“關于重慶城市形象定位為‘世界激情之都’的觀點辨析”為題,對這些質疑的觀點進行了逐一剖析,限于篇幅,將另行發表。
5.3 市民或網友對“激情之都”的認同度調查與分析
媒體把課題組的研究結論和重慶市委宣傳部組織召開的重慶城市形象定位與塑造研討會的專家意見在騰訊?大渝網上,并專門設立了重慶城市形象定位的“評論區”和“投票區”,市民積極參與討論和投票。從投票結果看,“世界激情之都”的得票率最高,得到多數市民和網友的認可;從評論結果看,部分網友認為,“激情”這個詞很容易從負面理解,覺得是一個“成人化”的詞。顯然,這類觀點失之偏頗。實際上,《現代漢語大詞典》把“激情”釋為“強烈激動的情感”,這種強烈激動的情感可以觸動人的性格、融人人的生活方式、影響人的精神和狀態,它是人生的活水,是生活的電光石火。生活需要激情來添彩,事業需要激情來推動,人生需要激情來描繪,城市需要激情來點燃。這正是把重慶城市形象定位為“激情之都”的寓意。更重要的是“雄偉壯麗的三峽、大山大江的自然風貌、豪邁大氣的性格特征、鮮香麻辣的美食、富有動感的城市建筑和道路橋梁等等”都賦予了重慶“激情”。
6 重慶城市形象塑造的故事線與基本思路
6.1 重慶城市形象塑造的故事線
所謂故事線是指由凝練城市形象定位的歷史特點、現實優勢和發展趨勢所構成的一條脈絡和路徑,如:概念一范疇一主范疇一核心范疇,或者保健因素一城市名片一次級形象一整體形象。它不僅支撐城市形象定位,也是城市形象塑造的核心資源和關鍵要素。為此,根據“重慶城市形象定位選擇”中的開放性譯碼分析、主軸譯碼分析和選擇性譯碼分析結論,可以歸納出重慶城市形象塑造的故事線(見表4)。
6.2 重慶城市形象塑造的基本思路
重慶城市形象塑造應遵循“以人為本、突出重點、把握特色、強化整體、分層實施”的基本思路。具體表現在:
第一,“以人為本”就是要以更好地滿足人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要為終極目標,同時,城市形象塑造是一個城市全方位的事業,它依賴于各級部門、組織和全體市民的廣泛參與。
第二,“突出重點”就是突出重慶的“激情文化、激情美食、激情之旅、激情娛樂、激情創業”的有機結合,把它們作為支撐和傳播“世界激情之都”的基礎予以打造。
第三,“把握特色”就是把握“激情”這一重慶賴以成名、舉世無雙的人文特色,強調把激情注入生活、把激情融入性格、把激情投入工作、用激情碰撞思想、讓激情點亮城市的理念。
第四,“強化整體”就是通過一系列次級形象要素的發展、塑造和整合傳播,形成內在統一、特征突 出的“世界激情之都”這一整體城市形象,使“激情之都”具有內涵和載體,使城市利益相關者所聽到的、看到的、得到的相一致。
第五,“分層實施”就是將“世界激情之都”分為3個層次予以實施:①頂層是“世界激情之都”,它是城市形象的整體定位,統領次級形象,主要依靠形象策劃和整合傳播等手段造勢,擴大影響;②中層是“城市次級形象”(包括中國文化名城、中國美食之都、國際山水旅游之都、西部時尚之都和中國品牌之都),它是支撐和傳播整體形象的核心要素,也是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比較優勢的資源要素,遵循造勢和做實相結合的原則,塑造次級城市形象;③底層是“保健因素”,它是使城市利益相關者對城市感到不滿意,從而產生負面城市形象感知和反應的因素,因此需要對影響城市形象的保健因素進行綜合整治。
7 重慶城市形象塑造的策略與建議
7.1 整體城市形象塑造的對策建議
7.1.1 目標定位
2009年,給重慶貼上“激情之都”的標簽。2012―2015年,在中國形成“激情之都”概念,全方位提升“激情之都”的品牌內涵和形象。2020年,基本形成世界知名城市形象“激情之都”,并形成全面支撐“激情之都”的次級城市形象。
7.1.2 塑造策略與建議
(1)主題口號:重慶,一個山重水復、激情喜慶的城市;重慶,一個釋放激情、演繹激情人生的城市;重慶,一個把享受生活表達得淋漓盡致的城市,一個把釋放激情展現得出神人化的城市;重慶,一個充滿激情、動感與活力的城市。
(2)vI策略:建議把“世界激情之都、激情之都、激情重慶、激情山城”一并向工商局申請商標注冊;根據城市形象定位語、口號、形象標識統一CIS設計;根據CIS統一廣告宣傳、展覽會、招商活動、各級企事業單位的國際國內會議、主題活動等;統一視覺效果、增強受眾的視覺沖擊力和記憶度,建議以紅色為主色調。
(3)推廣策略:一是概念造勢,主要包括詮釋“激情文化”,為“激情之都”注入新內涵;把“激情”概念引入推廣要素,以推廣要素為賣點進行整合營銷。二是樹立形象,主要包括展開政府公關活動;城市整體形象推廣活動;次級形象推廣活動;城市名片推廣活動;拉近受眾距離;增強城市形象的親和力等。
(4)整合傳播策略:一是召開“激情之都”新聞會;二是媒體組合宣傳,主要以報紙、網絡、電視、廣播、戶外媒體及其他傳播方式(如展覽會、交易會、洽談會、學術交流會、體育比賽、文化交流和文娛演出等),宣傳重慶城市形象;三是投播戶外廣告,營造本地氛圍,主要在市內各個主要港口、火車站、機場、政府辦公樓前、大型廣場、立交橋、橋頭、重要旅游景區等醒目位置,樹立城市形象宣傳廣告牌;四是通過電視專題片、報紙專題報道、研討會與論壇等專題宣傳,傳遞城市訴求、吸引利益相關者。
7.2 次級城市形象塑造的對策建議
在塑造“世界激情之都”這一整體形象的引領下,著力打造五大次級城市形象(包括中國文化名城、中國美食之都、國際山水旅游之都、西部時尚之都、中國品牌之都),以促進城市規劃、城市經濟、城市社會文化的整體發展,使“激情之都”具有內涵和載體,從而使城市利益相關者所聽到的、看到的和得到的相一致。其中,“中國文化名城”可以通過激情文化工程、歷史文化名城工程、文化環境工程、城市景觀建設工程、公共文化工程、公共藝術工程、文化精品工程、大學文化工程、文化產業工程、城市交通文化工程等十大文化工程建設,塑造一個充滿激情文化的城市形象;“中國美食之都”可以通過“麻、辣”火鍋和渝派川菜,塑造一個充滿激情之食的城市形象;“國際山水旅游之都”可以通過壯美三峽、山水都市風光等,塑造一個充滿激情之旅的城市形象;“西部時尚之都”可以通過休閑娛樂、不夜城、溫泉之都、時尚理念等,塑造一個痛快休閑、激情娛樂、時尚消費的城市形象;“中國品牌之都”應以建設長江上游經濟中心城市和“品牌重慶”為目標,旨在塑造一個經濟發達、商機無限、充滿創業激情的城市形象。
7.3 保健因素整治的對策建議
在次級城市形象塑造的基礎上,還需要對影響城市形象的保健因素進行綜合整治,不斷改善城市的軟、硬環境,以“五個重慶”(包括宜居重慶、暢通重慶、森林重慶、平安重慶和健康重慶)為建設目標,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消除“短板”與負面影響,有力支持“世界激情之都”的城市形象。保健因素整治具體包括:加強城市交通建設,創建“暢通重慶”形象;以加強城市管理力度,依法治市為中心,全面加強城市的規劃管理、道路管理、治安管理、市場管理、衛生管理、水域(江、河)管理、園林(綠化)管理、市容管理、建設(建筑、管道、公共設施)管理、主要出入口(車站、碼頭、航空港)管理、城郊結合部管理等,從各個方面美化城市形象;以持久貫徹實施市民公約為中心,不斷提高公德意識和職業道德,培育文明、整潔、守紀、安全、有序的市風;通過提高辦事效率、開拓創新、嚴格執法、民主化、社會治安等方面,塑造政府形象;等等。
7.4 城市形象塑造的組織與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