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音樂實習生個人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多元智能 中職學生 評價體系
一、中職學生多元評價構建的意義
霍華德?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指出:人類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主要由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自然認知智能8種組成,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能優勢組合。中職學生是中、高考場上的弱勢群體,但他們同樣存在8種多元智能。他們將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生力軍,歷史將賦予他們神圣的建設使命。借鑒多元智能理論建立中職學生評價體系,為其創設諸多展示個性智能的平臺,全方位地對他們進行多元評價,使他們彰顯和發揮潛在的智能,調動激發他們的個體積極性,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使他們克服自卑、樹立自信,主動積極投入到職業學習過程中,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型技術人才,為終身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目前中職學生評價機制還從傳統考核模式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諸多的中職學校依然憑借學業成績一次考試、思想品德日常行為表現的評價模式,基本上沒有去考慮學習過程表現和綜合素質表現情況,致使中職學校學生評價結果存在三個較大反差:一是理論教學評價與實習教學評價結果反差較大;二是企業對畢業生評價和學校評價反差較大;三是學校評比的優秀學生與他們的職業能力水差較大。究其原因是沒有形成多元評價機制,學生學習過程表現沒有被納入到評價體系中,思想品德評價沒有納入企業的職業能力元素。
我們呼喚:要重視中職學生學習全過程的評價;要重視培養準職業人的素養能力評價;要借鑒多元智能理論搭建能夠充分展示中職學生個性智能的平臺:要建設多元課程體系為中職學生提供廣闊的選擇空間;要創設多彩的教學課堂讓中職學生的智慧漫舞飛揚;要創新多元的教育教學方法讓中職學生靈動的生命增添創造的熱望。
二、中職學生多元評價構建的理念
評價目的要使中職學生學會做人、敬業愛崗、吃苦耐勞、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有善于合作的團隊精神、有合格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有綜合的文化知識、有一定的個性特長,成為社會和企業歡迎的應用型技能人才。
評價模式要打破傳統的單一、僵化評價模式桎梏,實現學生評價的多元化:改變一次考試主宰學業成績為學生全部學習過程的綜合評價;改變單一的操行成績評價為學生全部行為能力與活動過程的綜合評價。
評價主體要改變教師單一評價為主體多元化的評價,即靈活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學生干部評價、相關部門評價、社會企業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
評價方法要改變學業單純筆試和技能操作評價轉變為包括學習態度、學習過程表現、學習測試、學習創新等的各種靈活多樣的測試評價方法;改變單一的操行鑒定成績轉變為學生參加綜合素質活動全過程的態度、能力、水平表現的基本綜合職業能力評價。
評價的重要問題是在多元評價過程中要建立評價的有效載體:基本綜合職業能力評價的載體是豐富多彩的素質教育活動;學業成績評價的載體是靈活多樣的行動導向教學課堂。
三、中職學生多元評價構建的體系
中職學生多元評價分為“學生基本綜合職業能力多元評價”和“學生學業成績多元評價”兩部分。“學生基本綜合職業能力多元評價”內容包括日常行為規范、職業道德培養、校園文化活動、心理健康教育、崗位任務完成、合作交流、吃苦耐勞精神、個性特長、能力創新等9個方面;“學生學業成績多元評價”內容包括理論課學業成績評價、實習課學業成績評價、校外實習學業成績評價3個方面。每個方面的評價分解為若干個評價環節,每個評價環節都有具體的評價細則,使中職學生多元評價實施體系具有較強的實操性。
(一)基本綜合職業能力評價機制
1、評價公式
基本綜合職業能力評價成績(100分)=日常行為規范成績(40分)+職業道德培養成績(10分)+校園文化活動成績(10分)+心理健康教育成績(10分)+崗位任務完成成績(10分)+合作交流成績(10分)+吃苦耐勞精神成績(10分)+個性特長成績(加分)+能力創新成績(加分)。
2、評價細則
①日常行為規范成績評價。評價依據為《學生品行評價考核辦法》的有關部分章節及有關的行為規范;評價辦法是中層干部以上干部值班檢查、職能科室人員值班檢查、學生紀檢部檢查、學生宿管部檢查、學生體育部檢查、學生生活部檢查、任課教師課堂日志檢查、班級自查、臨時性的抽查和專項檢查。
②職業道德培養成績評價。評價依據為職業道德講座、主題班會、集體活動、值周勞動表現、職業道德學習任務完成;評價辦法是各種形式的職業道德培養過程的考核,如參加態度、擔任角色、參與情況、取得成效、心得體會。
③校園文化活動成績評價。評價依據為參加學校或班級組織的校內和校外的各類文化活動、參加學生會組織的各類社團文化活動、自主開展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
評價辦法是參加次數、擔任工作、活動過程表現、取得的成績、參與體會。
④心理健康教育成績評價。評價依據為學習生活態度、人生觀與價值觀學習討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參加情況、同學和睦相處的人際關系、學習生活中各種心理表現、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評價辦法是對以上活動所持態度的積極與否、參與過程的具體表現、參與次數、擔任角色、取得成績。
⑤崗位任務完成成績評價。評價依據為學校值周勞動任務完成、班級值日任務完成、學校和班級指派臨時性任務完成、班級義務勞動完成、學生干部工作任務完成;
評價辦法是各類崗位任務完成過程中的態度和過程表現、完成崗位任務的量化考核、完成崗位任務中的突出表現。
⑥合作交流成績評價。評價依據為小組集體活動、班級集體活動、宿舍學生交流、學生自主健康活動、學生社團活動、同學關系和諧情況;評價辦法是在各類合作交流活動中的態度、過程表現、人際關系協調、合作任務的完成、取得效果等表現情況。
⑦吃苦耐勞精神成績評價。評價依據為學校值周勞動、班級值日勞動、義務勞動、完成小組或班級比較辛苦的工作任務、體育課吃苦耐勞表現、校運會拼搏和吃苦耐勞表現、模擬吃苦耐勞主題活動等表現情況;評價辦法是在以上比較辛苦的活動和工作中的態度、毅力堅韌性、對苦臟累工作的耐受性、完成情況和過程表現等。
⑧個性特長成績評價。評價依據為在班級和學校組織的活動中而表現出來的個性特長,如書畫、藝術、體育、表演、演講等;評價辦法是班級和學校組織的個性特長活動中的出色表現、各類個性特長活動競賽成績。(按競賽級別、獲獎名次等級加分)。
⑨創新能力成績評價。評價依據為在基本綜合職業能力的某一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和創新表現,如班級管理的合理化建議、自主管理的嘗試、素質教育活動的新穎開展、個人某項技能的創新等;評價辦法是根據創新表現的具體成績、效果、反響、業績等情況。
3、活動載體
在評價實施過程中,除了常規性的工作外,可以根據管理實際情況采取靈活、新穎、活潑的競賽活動形式,以較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各類競賽活動模塊舉例如下:
技術能手獎(操作技能)、精誠合作獎(團隊精神)、和諧文明獎(文明班級)、鏗鏘玫瑰獎(女生工作)、窗明幾凈獎(教室衛生)、琳瑯滿目獎(板報比賽)、出口成章獎(演講比賽)、芝麻開花獎(問題學生)、我愛我家獎(文明宿舍)、開卷有益獎(讀書活動)、初露鋒芒獎(競賽鼓勵)、妙筆生花獎(征文比賽)、拾金不昧獎(拾物歸主)、超女超男獎(校園歌手)、孔雀開屏獎(舞蹈展示)、愛的奉獻獎(愛心活動)、龍飛鳳舞獎(書畫繪畫)、出類拔萃獎(活動比賽)、見義勇為獎(危急解難)、無私奉獻獎(雷鋒精神)、絢麗多彩獎(服裝禮儀)、組織協調獎(學生干部)、道德風尚獎(競賽鼓勵)、獨出心裁獎(創新發明)、埋頭苦干獎(各類勞動)、5S管理獎(現場管理)。
(二)學業成績評價機制
1、理論課學業成績評價
(1)評價公式
課程成績(100分)=學習過程成績(60分)+期考成績(40分)+競賽成績(加分)+創新學習成績(加分)
(2)評價細則
①學習過程成績(60分)=學習態度與紀律成績(5分)+課堂展示成績(10分)+學習任務與作業完成成績(20分)+階段測試成績(20分)+合作學習成績(5分)
學習態度與紀律成績評定:包括遲到、曠課、睡覺、玩手機、看課外書、隨便講話、擾亂課堂紀律、企業參觀、實驗課遵守操作規程等有關課堂學習的表現情況;
課堂展示成績評定:包括主動積極、互動次數、聲音宏量、表達清楚、思維活躍、討論參與等情況;學習任務與作業完成成績評定:包括繳納情況、完成次數、作業質量、規范整齊、實驗報告等任務完成情況;階段測試成績評定形式:包括形式靈活多樣,可以采取開卷、閉卷、討論、回答、案例分析、實驗、操作、口試、識圖等有利于學生能力培養的方法進行;合作學習成績評定:包括以小組形式的學習、討論、匯報、展示中的表現情況。
②期考成績。期考無論考試或考查科目均采取同樣的評定方法進行,可以根據課程的不同采取AB卷、閉卷、開卷、其他測試的方法進行,如閉卷、開卷、口試、筆試、討論、回答、練習、演講、實驗、操作、議論、總結、報告等。
③競賽成績。指與課程有關的教學競賽項目,具體獎勵根據競賽的級別、獲獎名次或等級進行加分。
④創新學習成績。內容包括課堂學習過程中的開放思維表現、學生課外開展的專業課程拓展性活動、考試附加題的解答、對某一問題的異化理解、學習管理形式的合理化建議等。
2、實習課學業成績評價
(1)評價公式
校內實習成績(100分)=實訓過程成績(60分)+期考成績(40分)+競賽成績(加分)+操作創新成績(加分)
(2)評價細則
①實習過程成績(60分)=實習態度與紀律成績(5分)+與他人合作成績(5分)+實習任務與作業完成成績(15分)+課題測試成績(25分)+“6S”管理與安全成績(10分)
實習態度與紀律成績評定:根據學生在實訓課堂中的紀律表現,如是否有遲到、曠課、上課睡覺、玩手機、看其他書籍、擾亂課堂紀律等行為。是否主動積極訓練、上臺演示、認真訓練操作;與他人合作成績評定:根據小組合作討論、配合教師完成實習教學任務情況;實習任務與作業完成成績評定:根據實習任務與課外作業的完成情況、實操展示完成的質量情況;課題測試成績評定:根據每個課題測試的平均成績。測試形式要靈活多樣,可以采取輪流回答、案例分析、實驗操作、口試、識圖、操作展示等方法進行;“6S”管理與安全成績評定:根據實訓現場“6S”管理表現、遵守操作規程、衛生清掃和設備工具整理、有無制作刀具、實習過程中安全規程操作的執行等情況、安全知識考試和有無安全事故發生等情況。
②期考成績。指期末實習的綜合訓練成績,考試形式可以靈活多樣,但要圍繞實習過程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來進行。
③競賽成績。指與操作訓練課有關的競賽成績,具體獎勵根據競賽的級別、獲獎名次或等級進行加分。
④操作創新成績。指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發現和創新不同的操作方法和不同的見解,或對考試附加題部分的解答。
一體化教學課程的成績評定可以參照實習課的成績評定方法進行。
3、校外實習成績評價
(1)評價公式
校外教學實習成績(100分)=職業道德表現成績(20分)+實習安全成績
(10分)+實習任務完成成績(40分)+實習報告成績(15分)+企業班組鑒定成績(15分)+突出表現成績(加分)
校外頂崗實習成績(100分)=職業道德表現成績(30分)+安全文明生產成績(15分)+崗位任務完成成績(35分)+企業班組鑒定成績(20分)+突出表現成績(加分)
(2)評價細則
①職業道德表現成績評定。根據遵守企業生產紀律如實習出勤率,有無遲到、
早退、中途溜號、串崗、曠工等違紀情況;遵守學校要求的實習管理紀律,服從實習帶隊教師管理,有無實習班外違紀情況、宿舍文明紀律情況;服從班組管理,工作吃苦耐勞,有團隊合作精神,虛心向工人師傅學習情況。
②實習安全成績評定。根據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情況、文明生產情況、在實習
過程中有無出現安全責任事故、班外安全問題。
③實習任務完成成績評定。根據完成企業班組師傅交給的生產工作任務、完成帶隊實習指導教師分配的其他任務情況。
④實習報告成績評定。實習報告的篇幅、學習技術和操作技能情況、職業道德情況、實習體會。
⑤企業班組鑒定成績評定。根據服從班組師傅管理情況、完成班組生產任務情況、在完成崗位任務中的職業態度和綜合表現。
⑥突出表現成績評定。根據出色完成實習崗位生產任務,在質量和安全上達
到高標準;在實習生產中成功排除安全險情為企業避免損失;模范遵守職業道德有突出表現,得到班組和車間的高度贊譽;在實習生產過程中團結合作等方面成績顯著;班外生活與宿舍文明方面綜合表現優秀。突出表現成績由企業師傅和帶隊實習指導教師共同決定。
4、課堂拓展
在評價實施過程中,除了常規課堂教學外,可以根據課程實際情況采取靈活、新穎、活潑的課程拓展活動形式,以較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各類課程課堂拓展形式舉例如下:
我身邊的化學、質量守恒定律實驗、水的奧秘、有趣的靜電感應、真空中的庫倫定律、電場的疊加、機器人觀賞、杠桿的魅力、樓宇智能的體驗、IT游戲課、神奇的物流、趣味英語角、國學精粹共賞、唐宋詩詞欣賞、粵語入門、傳統茶藝。
作者簡介:
曾繁京(1962―),男,碩士,廣西石化高級技工學校校長,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為教學管理研究。
參考文獻:
1、研究課題《根據多元智能理論改革中職學校學生評價機制的研究》:廣西教科所2008規劃課題;
2、《教師應該成為指點人生的導師》,北京,蔣乃平,2011;
3、《多元智能理論與中職教學改革》,廣西,蔣國平,2010;
4、、《多元智能理論在職業教育中的借鑒與應用研究的思考》,株洲教科院職成研究室,2006;
5、《素質教育課堂優化模式》,教育科學出版社,閆承利,2001;
6、《學校德育新探》,北京,知識出版社,施光明,2000;
7、《教育科研手冊》,廣西教育科學研究所,2005;
8、《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知識》,網絡下載,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