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文明禮儀故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我國是世界是著名的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有著悠久的禮儀傳統。從古到今,代代相傳。隨著社會的發展,禮儀也不斷發展,并加入新的內涵,能給人以啟迪和力量。
事情發生在前年冬天,天氣已經非常冷了。北京的冬天寒風凜冽,我們全家乘車外出看電影。因為奧運會官員到北京考查,北京的街頭到處都擺著各色塑料花卉,冬日里讓人感到了一絲暖意。我們在車里吃著零食,聽著音樂,愜意極了。快到東直門時,媽媽將裝有廢物的垃圾袋順著車窗就投向外面,我急忙制止已來不及。我要求爸爸把車開回去撿起垃圾,可媽媽說車已經無法返回,再說路上車那么多,如果回去的話撞車怎么辦?媽媽甚至說下次改掉也就罷了。可我堅決不干,最后爸爸終于把車開了回來。媽媽找回了扔掉的垃圾。雖然耽誤了好多時間,但全家都認為我這樣的做法是對的。回家的路上,機場高速路兩邊的樹上掛著好多不同顏色的垃圾袋,全家人都進行了深刻的反省。
從此以后,我們全家人都以實際行動成為“講文明、護環境”的大使。上周,我們全家去爬香山,賞紅葉,帶了好多食物去野餐。野餐之后,大家分別將垃圾收好,背著下山,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才扔掉。這樣的事情,在我們家里再也不用我監督,都會自覺所為。媽媽更是用實際行動讓我感動。她經常會在公共場所將地上的垃圾撿起,扔進垃圾桶。
講文明、講禮貌,需要的是人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是國家的小主人,我們有義務去幫助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學習文明、實踐文明。因為我們今天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更需要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成為強大的、高度文明的國家,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在我們的生活中,文明無處不在,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像這種講文明、有禮貌的小故事,在我們班級里可謂是數不勝數的!
小故事(1):“語言美,春風化雨潤心田”。 說話文明,舉止文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雖說,一句溫暖的話,一個體貼的眼神,是顯得那么得微不足道,可是卻意義深遠!孔子曾說過“不學禮,無以立”,這句話果然不錯!平時,我們遇見老師,主動說一聲“老師好”,這么一句普通而又簡潔的話,足以讓他把你銘記在心,讓他有了一天的好心情。同樣在與別人相處中,我們得“善于寬容”、“善于安慰”、“善于體貼和關心”他人。
正如我們班的同學一樣,常常使用“請”、“你好”、“沒關系”等一些有禮貌的日常用語。讓每位同學彼此之間都用誠懇、友好的態度待人;用熱情、大方的舉止處事;用善于寬容的方式對待他人……使我們這個文明班級,在校園中盡情綻放!讓這個美麗的校園充滿了“愛的溫馨”!
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文明禮貌,重在表現。主要包括三點:一、談吐文明;二、謙虛禮讓;三、舉止端莊。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現代講文明知禮儀的故事,供大家參考。
現代講文明知禮儀的故事1如果問你會“走”嗎?會“坐”嗎?會“站”嗎?你大概會嗤之以鼻吧?可是,今天的“禮儀體驗”還真的讓我發現不能小瞧這個問題,其中學問大著呢。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以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著稱于世。我們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行,無不反映出我們的品格和修養。但是現實卻不是這樣。很多人雖然把禮儀掛在嘴邊,卻沒有行動,有的甚至根本不講文明,不講禮儀。如隨處亂扔垃圾,滿口污言穢語,公交車上不主動給老弱病殘讓座,公眾場合不注重形象等等。從許多細節便可判斷出來人的禮儀值有多少。今天,老師就圍繞著這一個話題,給我們講了講幾種禮儀。
首先是坐的禮儀。坐,我們平時都知道怎么坐,可真正坐對了的人廖廖無幾。落坐的時候,要坐在椅子的三分之二處,上身保持挺直,目視前方,面帶微笑。身子、大腿、小腿都成90°。女生要把膝蓋并攏,然后挺胸收腹,右手搭左手放在大腿中間。男生雙腿可略分開,以不超過兩拳為宜。反思我自己,坐的時候經常不自覺地雙腿就分開了,這樣就很不雅觀了,尤其是穿裙子的時候,更容易走光。
然后是站的禮儀。有句話說得好“坐如鐘,站如松,行如風,臥如弓。”站就得昂首挺胸,像一棵挺拔的松樹。男生女生皆是。老師分別對男生女生進行訓練。首先是男生,只見他們“刷”的一下就全站好了,都是挺胸抬頭,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輪到我們女生的時候,老師教了我們兩種站姿。第一種是昂首挺胸,雙腿并攏,收緊;第二種是腳為丁字步。看我們女生一個個的臺風,還真是有模有樣啊。
最后是行的禮儀。“行如風”,風自然很快,但在快的同時要注意禮儀。老師先隨意點了一些男生,叫他們各自走一下。結果,男生們架勢十足,有的甚至像解放軍一樣走起了正步,引來了一陣爆笑。緊接著,輪到女生了。我們女生個個膽小如鼠,全往后面擠。前面幾個人走完了,輪到我了,我想平時怎么走就怎么走吧。結果,走完后,老師摸了摸我的臉,對大家說:“這個女孩動作最好看,最標準!”我心里甜滋滋的,不好意思地笑了。
這就是生活中三個主要的禮儀。怎么樣,不容易吧?初識禮儀,讓我茅塞頓開啊。我們都應從自身做起,平時多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一個文明市民。
現代講文明知禮儀的故事2學校倡導全校學生“說文 明話,做文明事,做文明禮儀的 踐行者”。希望每一個人都成 為文明小使者,把文明禮儀的 種子撒滿大地,處處開花。
我作為一名五年級的大姐 姐,一定要做好學弟、學妹的榜 樣。帶著這樣的使命,我不敢 懈怠,先從自身的行為習慣開 始吧。我一改往日邋遢的形象,每天起床后整理房間、書 包,系上干凈平整的紅領巾來 到學校,在指定的地方排隊進 校,走進校園見到老師就立正 敬禮問好。
周一升國旗是個非常莊嚴 的事情,每個班級隊伍整齊劃 一,每名學生都身穿校服,精神 飽滿、表情嚴肅。沒有人交頭 接耳,沒有人左顧右盼,大家都把對祖國的熱愛、對國旗的尊 重用行動表現出來了。老師在 班會課上經常教育我們:不論 我們身在何處,都要愛國家,愛 國旗,愛國歌!心里想著老師的話,在敬隊禮時我格外認真, 隊禮也敬得格外標準,每次都 能獲得老師贊許的目光。
課堂上更是努力表現的地 方,大家一改往日愛說閑話的 毛病,看!同學們聚精會神,認 真思考,舉手發言,都在緊張又 愉悅的環境中上每節課。對于我們的改變,老師是看在眼里, 喜在心頭,經常夸我們:“少年 強,則國強!”
雖然我不清楚自己做得好 不好,達不達標,但我堅信只要 每天都走在文明禮儀的路上, 我就一定能成為一名真正的文 明禮儀的踐行者。
現代講文明知禮儀的故事3文明禮儀是什么?文明禮儀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困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禮儀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文明禮儀從我做起”這句口號,大家都并不陌生,可誰又真正地把它牢記在心,做出真實行動呢!反思我們的生活實際,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記得有一次在學校,我們高興得上完體育課回教室,一路上大家說說笑笑,談論著體育課上的趣事。樓梯上有一張廢紙,它躺在那里,沒人去動它,它不知被踩了多少次,變得十分臟,整潔的校園仿佛被這張廢紙給污染了,可沒有人愿意彎下腰,把它撿起來丟進垃圾桶,多么簡單的一件事啊!當然,我也看到了,剛想把它撿起來,可又轉念一想:“那么多人都看到了,可都沒有去撿,我何必多此一舉呢?而且被人踩了那么多次,一定有很多細菌,多臟啊!”于是我便不予理睬繼續向前走。這時,我旁邊的一個女生看到了這張紙,停了下來,我很奇怪。隨后,她竟然彎下腰,小心翼翼地把廢紙撿了起來。“天哪,多么臟啊,難道她不怕臟嗎?”我這樣想著“她想干嘛啊?”只見那女生加快了步伐,走到了三樓樓梯旁的垃圾桶前將廢紙扔掉了,她拍了拍手,臉上露出了輕松的表情。我驚訝地看著她,問:“你為什么要把廢紙撿起來呢?那么多人都沒有撿,為什么你要撿,很不衛生的啊!”“呵呵,老師天天教導我們要養成文明禮儀的好習慣,這樣做是理所應當的,而且是舉手之勞啊。”她微笑著對我解釋。聽到了這話我羞愧無比。是啊,正如這位女同學所說,養成文明禮儀的好習慣,是人人都應該做到的,文明禮儀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
文明的事很容易做到,它卻是生活里重要的事,也是最難堅持的事。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一言一行、一點一滴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講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讓文明禮儀之花結出累累碩果!
現代講文明知禮儀的故事4生活需要禮儀。沒有禮儀,世界將會變得混亂不堪,所以我們應文明禮儀地度過每一天。
一次雙休日,我因要補課的關系,早早的就站在車站旁等車了。而那時正好是上班的高峰時間,所以整個車站看上去顯得特別擁擠。放眼望去,滿眼都是黑壓壓的一大片,我往四處張望了一下,這片“人海”似乎怎么望也望不到邊。過了五分鐘左右,車來了,但等車還沒完全停下來的時候,我身旁的人已像洪水般一個個都沖到前面去,帶著我也跌跌撞撞。
好不容易被帶上車,我拼命找了一個扶手變插在那里。
過了一會兒,一位老奶奶上車了,她一上車看到沒有空位后,也找了一個扶手便站在那里了。突然司機來了個急剎車,使我們全車的人都變得東倒西歪的。再一看,那位老奶奶已經因此而摔倒了。
由于車上的人比較多,所以因為一個人的跌倒,車廂中的一部分人如多米諾骨牌一般倒了下去。幸好這時有一位小伙子走下來將這位老奶奶扶了起來,并對她說:“奶奶,您沒事吧?”“沒事,沒事。”老奶奶手叉著腰一邊說一邊慢慢地站了起來。“來,奶奶,您坐我這個位置吧,反正我還有兩站就到了。”小伙子將老奶奶拉到座位上并微笑著說。“小伙子,真是謝謝你啊!”老奶奶感激地看向他。
當我看到這一幕時,真的覺得很感動,而現在還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這樣呢?
禮儀是我們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化,而小伙子的舉動也使我意識到,不管現在乃至以后的生活變得多么科技化,文明禮儀是我們需要保留的。
現代講文明知禮儀的故事5文明無處不在,有時它是不隨手亂丟垃圾,有時它是一句“謝謝”,有時它是拾金不昧……我今天要說的中華民族最悠久的文明禮儀,傳統美德——禮讓。
那是一個烈日炎炎的下午,太陽高高地掛在天空,炙烤著大地,泥土都干渴地“咯咯”作響。我剛打完了乒乓球,全身上下都是汗,好像剛從水里浸過,衣服緊貼著每寸皮膚。我渴得受不了,迫不及待地掏出衣袋中的零錢,向公園門口的小賣鋪飛奔而去。
誰知,方寸大的小賣鋪前站滿了人。看此情景,我想我還是直接沖進小賣鋪拿一瓶飲料得了,還不必排那長隊呢!于是,我屏住呼吸,沖進人堆里,我猛然發現,有這種想法的人不止我一個。我剛一沖進人堆里,就被擠了出來。我只好老老實實地加入買飲料的長龍中,開始了漫長的等待。終于輪到我了,可就在這時候,我后面的一位大哥哥卻搶了過來。他幾乎是沖進來的,并大聲喊到:“老板,快給我一瓶冰鎮飲料!”見他心及如焚的樣子,老板將原本已遞給我的也是冰柜里最后的一瓶飲料遞給了大哥哥,大哥哥接過老板手中的飲料,隨手將錢一扔,“謝謝!”沒等大汗淋漓的我恍過神來,他就不見人影了。
“小朋友,對不起,飲料賣完,請到別處去買吧。”頓時間我才反應過來,手中的零錢已經被汗浸透,我氣憤地轉過身來,隨口說了聲:“這人真沒素質。”然后又向別處的小賣鋪方向走去。
走著走著,我被不遠處的喧鬧聲打住,我朝著人群走去,只見人群中央有一位小男孩,因中暑而暈倒在地上,旁邊還有一位正在哭訴的小姑娘,而剛才那個買飲料的大哥哥正在用飲料給他解暑,一邊幫他聯系家人,一邊還給他降溫。
過了一會兒,小男孩清醒過來了,發白的臉龐漸漸地恢復了紅潤,他的家人也正好趕到,并向那位大哥哥說了聲“謝謝”。隨后就帶著小男孩向公園門口走去。
[關鍵詞]大明宮;國家遺址考古公園;文化遺產?
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大明宮是唐朝的皇宮,規模宏大,格局完整,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的巔峰之作。唐大明宮遺址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唐文化的重要載體,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已作為絲綢之路跨國申報文化遺產的重要節點項目,獲批為世界文化遺產。唐大明宮國家遺址考古公園位于西安市火車站北大約1公里處的龍首原上。龍首原地勢中部高、南北低,大明宮就建在龍首高原之上。大明宮是唐朝在長安新建的一處宮殿區。唐長安城始建于隋朝開皇二年(582)六月,名“大興城”。唐朝加以修建和擴充,改名‘長安’。在宮殿營建方面,以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規模最大,時稱“三大內”,分別位于長安城內和城北禁苑一帶。
2007年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開始興建,2011年10月1日正式面向世人開放。建成后的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為中外游客游覽休閑的旅游勝地。
大明宮位于唐長安城東北禁苑之中,亦稱“東內”。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十月,唐太宗李世民為其父太上皇避暑,由百官捐資而建大明宮。初名“永安宮”,次年改名為“大明宮”,
后因太上皇駕崩而停建。唐高宗龍朔年間(661~663),征收關內雍、同、岐等16州賦稅,并減京官一月俸祿,由司農少卿梁孝仁主持大規模營建,時稱蓬萊宮。長安元年(701)十一月,復稱“大明宮”。自龍朔三年唐高宗由太極宮徙居大明宮至唐末的200余年,唐代皇帝多居此宮聽政,大明宮由此成為唐朝長安的主要宮殿和政令中心。
唐高宗在大明宮聽政約11年,此后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肅宗、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等17名皇帝在大明宮居住聽政。大和九年(835),文宗與宰相李訓等密謀消滅擅權的宦官集團,在含元殿朝會時,預先埋伏金吾武士,又詐稱左金吾仗院降有甘露。因走漏消息,宦官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入宮劫持文宗,并將李訓等許多朝臣殺死,時稱“甘露之變”。就發生在宣政殿、含元殿及金吾仗院一帶。
大明宮面積3.3平方公里,平面布局南部呈長方形,北部呈梯形。大明宮宮城長7628米、宮城置門11座。南墻5個門:延政門、望仙門、丹鳳門、建福門、興安門。西墻2個門:九仙門、右銀臺門。北墻3個門:銀漢門、玄武門、凌霄門。東墻1個門:左銀臺門。 丹鳳門是唐長安大明宮宮墻南正門,開5個門道,上建筑有巍峨城樓。丹鳳門并非一般的城門,它的地位、性質如同太極宮的承天門,與含元殿相匹配,是皇帝舉行改元、登基、大赦等外朝大典之處,是頒布皇朝政令、舉行禮儀的重要場所。唐玄宗以前,大赦、改元的大赦令多在太極宮的承天門宣布;唐肅宗執政后,皇帝起居在大明宮,故而大赦、改元詔令改在丹鳳門宣布。肅宗改元、德宗登基大典及穆宗、武宗、宣宗等大赦之典都在丹鳳門門樓上舉行。同時,皇帝也常在此處宴請各國來使與各民族貢使,如唐玄宗就曾在丹鳳門宴請契丹、突厥等使者。
大明宮內供皇帝朝政、居住的建筑有40余座。主要的宮殿建筑有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延英殿、麟德殿、三清殿等宮殿,分布在宮殿內南北中軸線及東西兩側。含元殿是大明宮前朝第一座正殿,位于龍首原南沿之上,殿基高于地面15米,含元殿面闊13間,進深5間,殿外四周有寬約5米的“玉A”三級,東西兩側建有向外延伸的閣樓,東名翔鸞閣、西名棲鳳閣。殿內之間有回廊相互連接。殿前有龍道尾通至大殿。李華《含元殿賦》云:“左翔鸞而右棲鳳,翹兩闋而為翼。”含元殿整座建筑似大鵬展翅,建筑宏偉壯麗。含元殿是外朝時舉行盛大慶典、朝會、聽政的場所。所謂“千官望長安,萬國拜冕旒”,就是描寫含元殿大朝會的盛況。另外,冊封、改元、大赦、受貢、獻俘等大典及殿試舉人等活動,亦多在殿舉行。宣政殿位于含元殿北約300米,為大明宮內第二大殿,建于龍朔二年(662),規模與含元殿基本相同。宣政殿的功用是:皇帝御見朝臣、使貢與冊封、策試舉人之處。殿東西有門下省、中書省及弘文館、史館、殿中內省、御史臺、命婦院等中樞機要官署。如乾元元年(758)正月,李隆基之授國璽,貞元二十年(805)正月德宗死,會群臣、宣太子、頒即位遺詔,及代宗改元廣德,穆宗和敬宗之受尊號,都在此舉行。麟德殿位于大明宮西北部太液池西側隆起的高地上,修建于麟德年間。殿闊11間,進深17間。中殿為二層建筑,上稱景云閣。后殿東西各置一樓,東稱郁儀樓,西稱結鄰樓。兩樓前各置一亭,稱東亭、西亭。麟德殿結構奇特,華美壯麗。其主要功能是宴會娛樂、會見來使、設置道場等。如長安元年(701)和三年(703),武則天曾兩次在此殿宴見日本使節粟田朝臣真人。大歷三年(768)五月,代宗在此殿大擺酒筵,一次宴請劍南
神策軍3500人。唐末的數次戰亂,使大明宮歷經兵火之災,破壞慘重。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是天佑元年(904)正月,時朱全忠“遣牙將寇彥卿奉表請車駕遷都洛陽。全忠令長安居人按籍遷居,徹屋木,自渭浮河而下,連薨號哭,月余不息”。同時,也“毀長安宮室百司”(《資治通鑒》卷264四),這就是著名的“天佑遷都”。這次動亂使這座延續了322年、歷隋唐兩代的都城遭到,一次大破壞,大明宮同時淪為廢墟。從此,長安失去國都地位。
從1950年開始,文物考古工作者相繼對大明宮進行田野調
活動準備:準備PPT和相關視頻文件,小主持人熟悉活動流程和主持詞。
活動過程:
一、全體起立,唱隊歌。
二、中隊長宣布活動開始。
三、主持人出場并宣布班隊主題。
四、第一站童謠禮儀站:朗誦童謠《拍手歌》并與同桌互動游戲。
五、第二站尊師好學站:欣賞故事視頻《程門立雪》。
六、第三站友愛互助站:情境表演:兩位同學在路上相遇,其中一個同學拉扯另一個同學的書包,還往書包上扔臟東西,互相打鬧;當他們在路上遇到老師時,就和沒有看到一樣,還認為這不是在學校,不用向老師問好。
七、第四站理解感悟站:每個同學就一方面寫一句文明宣傳語,讓文明之樹開花結果。
八、第五站“三一文明禮儀公約”站:齊誦三(1)班文明禮儀公約。主持人宣布活動結束。
九、老師總結活動。
一、全體起立,唱隊歌。
二、中隊長宣布活動開始。
三、主持人出場并宣布班隊主題。
夏:禮儀是文明的使者,是金色的種子。
劉:做一個文明的好少年,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夏: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搭乘文明航班,遨游文明的世界!
合:老師們、同學們,下午好!
劉:我是文明航班機長劉賀松俊。
夏:我是文明航班乘務員夏子心。
合:三(1)中隊文明航班“文明禮儀見行動”主題隊會現在開始!
四、活動過程(文明航班起飛)
夏:各位乘客,大家好!歡迎乘坐文明航班!今天我們將帶大家來一場文明之旅,祝大家旅途愉快!
第一站童謠禮儀站:朗誦童謠《拍手歌》并與同桌互動游戲。
劉:首先我們的文明航班將帶大家來到第一站童謠禮儀站,請大家看大屏幕。親愛的乘客們,我們大聲朗誦文明禮儀《拍手歌》吧!
(集體朗讀后主持人示范邊朗讀邊游戲)
夏:大家朗誦得很有激情,現在我們動嘴動手結合起來,先看我們示范。(劉、夏二人示范)
劉:現在大家一起來,你拍一,我拍一,預備起。。。。。。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上課發言要積極。
你拍二,我拍二,學習其實很有趣。
你拍三,我拍三,尊老愛幼樂助殘。
你拍四,我拍四,不挑吃穿愛糧食。
你拍五,我拍五,敲門問好再進屋。
你拍六,我拍六,努力學習爭優秀。
你拍七,我拍七,互相幫助解難題。
你拍八,我拍八,保護環境不折花。
你拍九,我拍九,愛護公物不亂丟。
你拍十,我拍十,不說謊話要誠實。
第二站尊師好學站:欣賞故事視頻《程門立雪》。
夏:剛剛大家一起做了《拍手歌》游戲,讓我們的旅途更加富有趣味。我們知道,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禮儀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現在讓我們跟隨故事一起來溫習古人重禮儀的故事吧。請看故事《程門立雪》。
播放故事《程門立雪》。
夏:剛剛大家欣賞了《程門立雪》的故事,誰來說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夏:先人們在禮儀上為我們做出表率,身為新時代少年,我們要怎么樣做呢?請看情境小故事,誰愿意上臺即興表演?
七、第三站友愛互助站:情境表演:兩位同學在路上相遇,其中一個同學拉扯另一個同學的書包,還往書包上扔臟東西。正當他們在路上互相打鬧時,他們遇到了老師,但他們就像就沒有看到老師一樣,認為這不是在學校,不用向老師問好。
劉:(表演完后)同學們看到這一幕,你想說什么?我現場采訪一下:__同學,你好!請問你是怎么看待這兩位同學的?__同學你好,你的看法又是什么呢?
劉:(走到兩位表演同學的伙伴面前)聽了大家的話,你們現在想說什么呢?(道歉)既然他們知道錯了,愿意改正,我們就給他們一個機會,看看現在他們會怎么做?(兩個同學和扮演老師的同學再次表演)
劉:他們現在做的對嗎?讓我們為他們的進步鼓掌!
八、第四站理解感悟站:每個同學就一方面寫一句文明宣傳語,讓文明之樹開花結果。
夏:親愛的乘客們,謝謝你們的參與,旅行到現在,大家心中一定有了自己的行為準則,請大家把自己最想說的一條寫在卡片上,我們一起來分享。
劉:同學們,請看這是一棵文明禮儀之樹,它現在缺少的是美麗的鮮花,請前10名同學將寫好的文明卡片貼在文明禮儀之樹上。
九、第五站“三一文明禮儀公約”站:齊誦三(1)班文明禮儀公約。主持人宣布活動結束。
夏:(小朋友們陸續貼完后)這棵文明之樹正在開花結果!機長先生,我仿佛已經聞到了一股花的芬芳,真是香氣襲人呀!
劉:嗯,是的,同學們,你們聞到了嗎?我們經過搜集整理,制訂了“三一文明禮儀公約”,我們一起來朗讀一下。(出示幻燈片)升國旗,預備起。。。。。。
三一文明禮儀公約
升國旗,應敬禮,高唱國歌要肅立。
遇外賓,要熱情,舉止文明衣得體。
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課不插嘴。
遇困難,勤思考,互相幫助解難題
孝父母,敬師長,助人為樂講真情。
節水電,省資源,公共設施要愛護。
講友善,懂寬容,明理誠信樹新風。
好品行,一養成,終生得益受歡迎。
劉:禮儀,讓人舉止文雅。
夏:禮儀,讓人風度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