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工業產品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當今世界,工業產品在人類社會涉及面之廣、參與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也正因為如此,設計師必須考慮工業產品帶來的倫理因素。表現在產品設計中就是產品設計師運用倫理觀去看待整個產品設計的過程,這樣,對設計的倫理考量實質上就是設計師對產品可能帶來的道德影響的關注,以及社會對其所設計產品的道德衡量。所謂道德,簡單地說就是個人利益與社會共同利益的適應與協調。在產品設計中,鑒于產品還是人與外在的中介物,產品設計的道德還應當進而發展為人類利益與地球生態的適應與協調。因此,對于產品設計,其倫理價值就必然導致一種誠實、道德的設計觀念,誠實的設計觀念是指產品設計師在設計產品時,對產品的結構、功能、材料、裝飾等都應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該怎樣就怎樣,不故作匠氣,不矯揉造作。古人贊女人之美曰:“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誠實的產品設計也可類比為:“增一分則偽,減一分則夭”。所以說,一個誠實的產品設計師必須把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當作天職,既不受市場利潤的誘惑,也不受業主不當的脅迫,誠實應該成為產品設計師的第一操守和職業道德,這樣才可能設計出符合倫理的產品。站在大安全的視角,這種符合倫理的設計對于人類就是安全的,許多產品的安全設計中也反映出設計師的倫理觀念。由此設計師的道德對于人類安全的意義就在于人類作為一個物種的長久繁衍,從生態學、人類學對于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可以看出,人們已經關注到人類近二百年來的活動不但破壞了地球的生態環境,更主要的是人類的這些活動破壞的是人類所依存的生態環境,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在這個意義上,所有不誠實的產品設計長遠地看都會危害到人類整體的發展。誠實的產品設計,其意義已遠不僅是產品結構簡單化以節約資源和能源,也不僅僅是產品結構堅固化以保證使用功能的安全,它是屬于具有長遠眼光的設計觀念,關注到產品對于人類作為物種可持續的作用,這種作用是一貫的、連續的、日積月累的、潛移默化的,雖說任何時候設計師都不可避免其歷史局限性,但設計師應該本著道德之心盡量誠實地進行設計。
二、傳統設計的倫理安全
早期人類由于力量有限,屬于“天賜安全”的生存時代。產品中有許多反映人類“畏天”的安全思想的設計,比如我國古代的建筑多為木構,害怕火災,就常在建筑屋頂的正脊中間塑一個寶瓶(圖1),寓意“以水鎮火”。這種心理安全需求往往轉化為一種設計意識,我國寧波著名的藏書樓為了預防火災,求得上天庇佑,甚至取名“天一閣”,“天一”出自“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尚書大傳•五行傳》),原本出處是遠古人類觀測天象而形成的“河圖”。河圖以十數合五方,其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故“天一”可以鎮住火災。圖2所示為日照海曲漢墓出土的漢代龜座鳳形燈,其上為鳳凰鳥(朱雀)頭頂燈盞的式樣,下為龜形座,具有很深的文化內涵。朱雀在四象中主南方,南方為火,所以朱雀象征火。以朱雀做燈柱,頭頂著燃燒火焰的燈盞,自然具有幫助燈火長明之意。龜(玄武)在四象中主北方,北方為水,所以龜象征著水。這種設計恰好反映了古人祈福于天的安全意識,以水鎮住可能發生的火災,因此,以龜做底座。不僅設計師在設計產品時需要考慮其倫理因素,一個產品被設計出來以后也會產生相應的倫理影響。亨利•佩卓斯基在他寫的《器具的進化》中談到:“關于筷子的起源,有種說法是:古時候,用大鍋煮食物,往往煮熟后許久,鍋上還熱騰騰地冒氣,餓急的人常常急著吃而燙到手,于是改用兩根樹枝將食物從鍋里撈出并送到嘴里”[1]。如果這真是筷子的起源原因,那么就很好理解為什么經常接觸的筷子(圖3)都是木材或竹子制成的,因為這兩種材料不太導熱。只是一旦食用工具確定了,人們的飲食習慣也會相應地發生改變,并帶來倫理的問題。例如中國人使用筷子,西方人使用刀叉(圖4),羅蘭•巴特在《符號帝國》中分析了使用這兩種餐具進食的倫理意義,認為東方人溫柔地送進食物比西方人粗魯地切割食物更符合倫理。
三、現代設計的倫理安全
現代的工業產品具有向多功能發展的趨勢,這也帶來相應的倫理問題。比如說,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隱私的要求,無論他是國家元首,還是鄉村老農,人的社會性、聚居性反過來又決定了個體的私密性。個體的內在需求同時需要歸屬認同和隱私安全,只是有時這方面需求大些,有時那方面需求大些。因而設計師在研究產品的開發時,就需要兼顧這兩條原則,新產品不僅要盡量避免被使用者用于侵犯別人的隱私,而且也要避免因為不注意而透露了使用者自己的隱私。比如現在的移動電話具有拍照功能,甚至攝像功能,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有的產品即使在暗處也能拍出比較清晰的照片,因此常被一些人用來偷拍別人的隱私。按說這已經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但是被攝者很難發覺或指證,因為拍照者往往以發短信的行為作掩飾,若是拿個相機明目張膽地對著他人拍攝就會被制止了,所以說設計師應該在產品設計時有意考慮將發短信和拍照設置成不同的操作方式來制止偷拍的行為。如圖5所示NokiaN73和三星SGH-i718這兩款手機,三星手機可以豎直拍攝,與發短信的操作狀態一致,模糊了行為意圖,而NokiaN73手機只能將移動電話橫過來才能進行拍攝操作,這樣被拍者可以明顯發覺拍攝者的意圖以決定是否制止。現在,手機生產廠家已經意識到這類設計的缺陷,一些新產品注意采用橫向拍攝的方式,最新的NokiaN93i手機,更是采用了獨特的攝像機式的拍照方式,其姿態的意圖示意更加明顯,如圖6所示。此外產品還需要防止使用者大意透露自己的隱私。最近看到一個關于各國元首召開國際會議的報道,在這次關于伊朗核問題的會議間隙,美國總統布什和英國首相布萊爾私下談話,他們都沒意識到身旁的話筒并未關閉,結果兩人私底下交流的意見由麥克風廣播到全體會議人員,場面很是尷尬。為了避免類似的情況出現,設計師可以開發這樣一種麥克風,它的拾音器具有感壓線路并且控制著開關,只要壓力未達到一定的數值,麥克風就不會工作,這也許可以避免出現粗心的使用者擔心的問題。除了對人的隱私的保護這類精神層面的倫理要求,產品的倫理應該還包括物質層面的內容。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是在洗衣機發明之前,女人們都是在水中用棒槌打砸或攪動來洗衣服,后來發明了搓衣板,人們就用手搓洗衣服??墒沁@些方法很難將大件的衣服洗干凈,并且衣服的布纖維很容易被打爛或搓爛,衣服容易受到損害,直到1867年世界上第一臺真正的洗衣機問世。經過不斷改進,1901年第一臺電動洗衣機由美國人阿爾瓦•丁•費希爾設計制造出來。自從利用波輪制造水流來蕩洗衣服的洗衣機(圖7)出現之后,不僅改變了洗衣的方式,而且極大地減小了對衣服纖維的損害。有人曾戲說,采用洗衣機誕生之前的打砸、狠搓的洗衣方式,衣服也會覺得痛的。的確,洗衣機的蕩洗方式則溫柔多了,衣服有時并不與轉桶壁接觸,波輪激蕩的水流像兩只溫柔的大手揉搓衣物,對于衣物的損害可以降到很低了。從這個設計中,可以看到設計師如果給予物一種人性化的考慮,就可以設計開發出更多使得人與物協調的產品,這樣的產品似乎已經將倫理的范疇擴展到人與物的關系之中?,F代工業產品在倫理的物質層面還包括其對使用者的人文關懷。如飛利浦9@9型(圖8)手機當初是以待機時間超常(正常使用,24小時待機可使用1星期)而聞名的,但這款外觀并不出眾的手機還有一個體現人性關懷的設計就是手機屏幕上顯示的超大字體,這種撥打電話時較大的數字顯示對于弱視、老花等視力不佳的特殊人群實在是福音,非常適合老年人使用,有人就開玩笑稱之為“老人手機”。飛利浦的969型、989型系列手機也具有相同的優點,這個優點充分顯示了飛利浦公司注重內在品質、注重人文關懷的理念。現在已經有許多手機設計師和制造商把飛利浦手機的這個優點拿來,讓手機具有調大字體的功能,但是人們無法忘記這個設計的開創者,這個設計最讓人叫絕的地方在于它并沒有專為這個功能增加特別的部件,也就不用擔心新部件帶給系統的安全隱患。它只需要手機軟件的程序編寫人員修改或增加幾句程序罷了,這當然是電子產品的特色,但也體現了設計師對于設計倫理的關注和考量。另一個很好的實例就是鳴叫熱水壺的設計。邁克爾•格雷夫斯設計的時尚不銹鋼熱水壺(圖9)因為有會鳴叫的小鳥裝置成為少數時尚設計中兼顧到無障礙設計的例子,這樣的鳴叫熱水壺不但可以讓普通的家庭主婦不必守著灶臺燒開水,更重要的是給盲人提供了警示水燒開的方式,而這種警示方式不僅僅是提供一種方便,更重要的是一種安全的措施。
四、產品的符號機能與倫理安全
產品倫理的精神層面除了前文所述的保護個人隱私之外,更重要的是產品的符號意義或機能是否符合倫理。因為包括了更一般的文化活動,從尤里安•赫胥黎到貝塔朗菲等學者都贊成“符號”應該是人類社會和行為的一個首要標志。的確,研究人類有史以來的產品就可以發現,產品正是這些符號的物質載體,并幫助人們建立起符號的關聯,它們構成了人類的符號世界。良好的產品與人的符號互動會增添產品的倫理意味,并且增加其安全性。圖10所示的電動剃須刀設計利用了剃須胡泡和潔面乳的外觀特征,很容易使人聯想到“潔面”的意味,較好地利用了符號關聯傳遞給使用者正確的信息,并且符合倫理觀念。若該產品采用衛生卷紙的造型,不但會讓人感覺古怪,而且在倫理觀念上也會令人覺得別扭,這是因為利用人類社會已經形成的、約定俗成的符號來傳遞意義一般是安全的,而這類產品安全背后往往帶有倫理的成分。當今對于符號的研究越來越多,這些研究可以清楚地讓人看到原來“人是一種自始至終都在創造符號、使用符號、并受符號制約的動物”[2]?,F在生物學家公認符號體系是人的惟一標準,人之區別于其他生物的高級思維都建立在符號體系基礎之上。人的心理失調總包含著符號機能的失調,在生物領域,精神分裂癥基本有以下的幾種形式:聯想結構的松散、自我邊界的打破、講話和思想失調、觀念的定形化、去符號化、原始邏輯的思維等[3]。這種觀點的最有力的證據支持是動物不會有符號機能的失調,因此極少觀察到有精神分裂癥的動物,而人類的生物驅動力和符號價值體系的沖突,也就成為人類所獨有的病癥。誠如前文所言,羅蘭•巴特從符號學意義上發掘人與產品的倫理意蘊值得關注,他在《符號帝國》中以東方吃飯使用的筷子和西方的刀叉相比較:“這種用具不用于扎、切、或是割,從不去傷害什么,只是去選取,翻動,移動?!皇窍裎覀兊牟途吣菢忧懈詈痛淘鼈儚牟货遘k食物,……食物不再成為人們暴力之下的獵物,而是成為和諧地被傳送的物質?!盵4]這種區分不僅僅可以說明東西方人與產品的差異,實際上還暗示出以西方文化為主導的現代工業某種不健康的人與產品的關系,就像英國人類學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在《人類動物園》所說的:“現代生活條件與動物園的情況相類。動物園當然可以保障一定程度的安全,但這種安全是付出了昂貴代價換來的?!奔船F代工業產品走向了忽視人性,也忽視自然性的歧途,人與物在這種產品的中介下都不得其所,會陷入無所適從的境地。
五、產品的生態倫理安全
當今地球生態的變化很清楚地表明,人是如何對待大自然的,大自然也就如何對待人。這是一種辯證的關系,人以自己的行動破壞了自然的平衡,咽下苦果的最終還是人類。人們應該認識到自然也是一種資本,而且是全人類的昂貴的資本,在進行人類生產活動的核算時,自然成本至少包括自然資源的開采成本、加工成本和污染治理成本。自然資本是維持生命的生態系統的總和,它無法通過人類生產,人類雖說現在能夠利用自然資源,但是對于它們是如何維持生態系統健康的原理并不很清楚?!坝捎谌祟惻c非人類的根本性斷裂,現代文化在根本上也是有缺陷的:我們生活于有毀滅性影響的現代工業-技術文明之中,這種文明正將地球歷史的新生紀送進歷史博物館?!盵5]現在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這一點,學界就生態安全提出了“生態倫理”的概念,這種倫理觀“就是要把除人類以外的世界盡量完整留給子孫后代。了解這個世界是為了獲得這個世界的所有權;充分地了解這個世界是為了熱愛她并愿意為她負責?!盵6]就是說人與自然之間也有倫理關系,它是人對自然物的道德義務和道德關懷,前提是人首先對自己做出道德承諾。這“不僅僅是價值觀的問題,更是一個人與自然界本質統一的問題。人向合乎人性的人復歸,自然界就向合乎自己本性——和諧、美麗、穩定復歸?!盵7]環境倫理學家羅爾斯頓甚至提出荒野走向的哲學(WildTurninPhilosophy),這里荒野代表著呈現著美麗、完整與穩定的生命共同體。當然對于生態倫理的提法,學界還存在頗多爭論,因為按照原本的理解,倫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自然之間是否也存在倫理?這需要對倫理概念本身作重新的界定。因為環境倫理的過于泛化,很可能導致極端自然主義的傾向。前工業時期人類因為自身能力的有限,制造的工具還不足以對自然生態造成足夠的威脅,即使是這樣,仍然有一些人對于人使用工具進行實踐持有極端的觀點。比如說耕地用的犁(圖11)是舊世界的一項重要發明,世界各地的農耕民族不約而同地發明出適合自己居住地理環境的犁,但是哥倫比亞河谷的印第安預言家斯莫哈拉卻用極端的語言表明自己認定它是一種具有破壞性的,甚至是殘暴的工具:“你叫我用犁種地,我能拿著刀子切開我母親的胸膛嗎?”
關鍵詞:仿生設計;工業產品設計;前景
仿生設計理念起源于仿生學。這是把生物自然界的特點、原理應用于人類社會,解決人類問題的一門學科。仿生設計本質是對所有事物“形式”、“結構”、“顏色”、“功能”、“聲音”等多方面的研究,將新方法新創意運用到設計中去,從而改變改善人們的生活。仿生設計研究的主要類別有形態仿生、功能仿生、結構仿生等。現代仿生設計由于其具有符合人們需求、獨特的設計理念得到廣泛的運用,而未來仿生設計將會秉承科學可持續的理念,探索和改善人與自然關系,促使人、自然和社會和諧統一,這也是仿生設計的發展趨勢與最終目的。
一、仿生設計在工業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現狀
盧吉•科拉尼(德國著名設計師)曾說:“設計應該以大自然生命所呈現的真理為基礎”,這句話顯示出了自然界蘊含著無限的設計秘訣。而仿生設計就是人們長期研究探索大自然、學習模仿大自然的過程。經過經驗的積累,通過科學家仿生學的相關研究理論,將仿生設計加入到工業設計中,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1]應用于工業產品設計的仿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形態仿生。一些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會借鑒自然界動植物的形態,從而獲得設計的靈感與理念,形態仿生是從自然界汲取生物形態靈感并建立在視覺效應上的設計,讓產品更加適應市場需求。小到我們日常的風箏、鼠標———仿造鳥類、老鼠的形體加以進化而成,大到車輛中模仿鯊魚身體的流線型設計的寶馬還有模仿甲殼蟲形態設計的大眾甲殼蟲汽車。而在眾多形態仿生設計中,根據不同的仿生方法與仿生程度,可以將形態仿生分為具象形態仿生與抽象形態仿生。[2](1)具象形態仿生。具象形態仿生,顧名思義,就是直接模仿自然界生物的形象體態,設計出來的工業產品與此生物很相似,人們能直接輕易的辨別出來。當然,具象形態仿生并不是直接簡單的仿照,而是運用夸張或者抽象的藝術手法對生物形態的特點進行歸納與概括,引起人們的聯想與對產品的好奇心,使設計的新產品不僅要惟妙惟肖,而且要風格獨到,具有創意。目前,具象形態仿生的例子更是數不勝數: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鳥巢就是仿照真實的鳥巢而建;蜜蜂的蜂房已經被運用到許多領域,大小相同緊密相連的蜂巢連接在一起,具有節省材料、固定性強、空間占用少的優勢,紙漿盒子就是模仿蜂房的構造用以運輸包裝禽蛋。(2)抽象形態仿生。抽象形態仿生也是模仿自然生物的形態,卻不僅僅是直觀的模仿,此類仿生無法輕易被認出,但是經過描述解釋,人們還是能夠迷糊的辨認出所模仿的事物的大致輪廓,這是抽象形態仿生的主要特點。在抽象仿生的過程中,設計者要對模仿的事物進行概括與歸納,充分提取其主要特征,運用各種藝術手法與設計方式對所要模仿的內容進行處理與加工,將其從生物整體抽離出來,保留所模仿事物的特點與神韻,提高藝術美感,增加產品本身的吸引力與創新力。抽象形態防生不局限于模塊化,重點在于如何抽象化、抽象到何種程度。[3]例如:LGWD-N12410D滾筒洗衣機就是一款采用了抽象形態仿生設計理念的產品,該機器采用了仿生的魚尾提升筋,洗衣機運行時提升器就像魚尾板波動衣物,給予衣物柔和而有力的拍打力,洗凈衣物的同時降低磨損度。形態仿生廣泛應用于服裝、包裝、工業以及其他各方面。這類產品易于讓人們接受的,同時又具有新奇的吸引力,藝術來源于生活,設計師根據日常觀察到的現象與生物特征,加以聯想、創新,最終通過模仿與改進制造出別具一格的產品。(3)意象形態仿生。意象形態仿生與具象形態仿生相似,都有對事物表面形態的模仿,但是此類仿生在對具體事物進行模仿的同時,還會賦予產品一種蘊含的含義與意境,人們通過產品的形態,不僅能夠猜測出其所模仿的事物,而且可以體察出其中體現出來的內涵,所以,意象形態仿生不僅具有了所模仿生物的外在影子,還會讓設計出的產品擁有一種特殊意象或者象征,這是仿生的高級階段,對設計者的要求也很高,要求設計師不只擁有超凡的設計能力,而且還有多方面的知識及豐富的想象力。如此,設計師才能察覺所設計的產品與所模仿的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例如:前面所提的奧運會“鳥巢”與水立方,兩者結合充分體現出了“天圓地方”的中國傳統文化理念。再有,文藝復興時期,人體造像經常成為建筑的裝飾,線條剛直的多立克柱往往象征男性,而相對柔美的愛奧尼柱則代表女子,兩種柱經常出現于同一建筑中意味著陰陽平衡,天地合一,這些建筑修飾不僅僅使人聯想起男女的形象,也代表了男性女性的性格特點,蘊含了特別的含義。
(二)功能仿生。功能仿生就是設計者利用生物的某種功能或者特性來制造工業產品。這需要科學家與設計師兩者共同的努力??茖W家要充分發揮自己特長,認準自己職能,將各生物的功能結構分析透徹、包括自然有機體的“形”、“色”、“音”、“動”和特征規律,認真研究總結成系統的理論,然后設計者通過掌握這些理論、結合市場需要來發明出實時的工業產品。當代工業產品設計不僅要滿足質量與人們的使用需求,還要與人的精神心理相匹配。例如:光感鬧鐘,這是利用不同色彩具有不同功能,對人們心理產生不同影響的原理制造的。普通的鬧鐘是利用高分貝急促的聲音叫醒人們,而此類產品是模仿天亮時分的色彩變化,利用慢慢變亮的鵝黃色柔光使人們漸漸適應周圍環境,從而逐漸蘇醒。設計師充分利用了視覺,制作出了符合人們生理要求適應人的生活經驗的產品。
(三)結構與材料仿生。自然界生物除卻外形和功能可以用于仿生之外,很多事物的結構也具有獨特的用處,令人驚嘆。例如前面所提到的蜂巢,除卻可用于運輸包裝禽蛋之外,它的菱形結構不僅可以形成內部空間大的效果,并且蜂巢的材質質量輕,而且可以隔音。隨著科技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生活對科技進步的要求也與日俱增,許多新的科技產品都需要新型材料———仿生材料就是新型材料類型之一。自然界許多生物存在天然材料,明顯優于人造材料。科學家及工業產品制造者可以通過研究生物的特點特征,可以制造現在市場需求的材料。例如:人工冷光就是利用螢火蟲發光制造。還有一種自清潔玻璃,是利用荷葉表面多尺度結構和表皮生物蠟的存在起到清潔的目的而制成。荷葉表面是由很多密集排列的突起組成,它們之間存在納米級的微小的空隙,而在此之上還存在更為細小的突起,形成雙重的結構突起。水滴在荷葉上極易滾動,與此同時帶走塵埃細菌,利用此材料制造超疏水性自清潔玻璃,在冬季,這種自清潔玻璃還有很好的防結冰作用。
二、仿生設計的發展前景
仿生設計具有交叉性、創新性與商業性相結合的特點,結合現代設計的整體趨勢,仿生設計未來的發展前景具有三種特點:人文與技術相互融合,宏觀與微觀齊頭并進,自然與人工和諧并存。
(一)人文與技術相互融合?,F代仿生設計來源于仿生學和設計學,帶有兩種學科的特點,所以總體來講仿生作品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偏向于技術層面、注重實用;另一種是偏于自然,注重人文。未來現代仿生設計的發展趨勢會呈現適度技術、人文交叉的情景。例如:2015年設計師PedroSanin設計了一款沙漠溫情燈,利用了沙子流動的特性,燈光是暖黃色的與細沙相映成輝,充分加入了人文元素,使人感到溫暖與安逸。另外,還有新型的松樹形、筍形的落地燈的設計,這是一種形態仿生設計,松樹、筍形狀的設計預示著勃勃生機、節節高升,非常有人文特色(如圖1)。
(二)宏觀與微觀齊頭并進。由于當代社會的發展,對仿生設計的需求越來越大,所以仿生設計不再局限于個別領域,而是在許多方面都有運用,把這些仿生原理與建筑學、機器人學、文化、娛樂等領域相結合。還包括文化仿生、產品界面仿生等。宏觀與微觀應用相結合,未來仿生設計會得到更廣更全面的發展。例如,我國發明了一種高智能的仿人機器人,通過預算行為軌跡實現了機器人打乒乓球的突破。
(三)自然與人工和諧并存?,F代設計的理念與思想重要的一點就是回歸自然,保護自然。注重自然與人的和諧相處,使人類在物質與精神上都能接近自然、回歸自然。例如:凱迪拉克Aera概念跑車設計的車門類似翅膀。在汽車設計中除了形態仿生之外,還有色彩防生。有一種叢林色彩汽車,就是因為設計者觀察蝴蝶時發現變色蝴蝶,得到啟發,運用特殊金屬材料加入涂料,所以,從不同角度看汽車會有不同色彩,充分表達了人類向往自然、愛護自然的概念(如圖2)。
參考文獻:
[1]陳天超,韓松蕓.工業設計中仿生設計的應用[J].河南科技,2014(01):11.
[2]張雅麗.產品形態仿生設計技術研究[J].藝術科技,2014(04):247.
在工業產品設計的領域中,探索型教學已經發展成了一個成熟的教學體系,能夠幫助學生發揮自己的天分,并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促進學生成長,設計出更優質的工業產品。傳統教學在實際的教學中也是有一定成效的,而且在長時間的應用過程中,也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設計人才,其功勞不能抹滅,但是也要以發展的眼光,客觀評價傳統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方式多是由教師照本宣科,按照教學大綱,將教材中的知識點交給學生,并給學生規定題目,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指導學生,讓學生能夠按時完成任務。但是,從學生發展的角度看,學生并沒有獨立思索的時間,都是按照教師的要求一步一步完成,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不利的。而探索型教學方式則不同,教師并不是急于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和實踐中的難點事先告訴學生,從而讓學生在設計中規避這些問題,而是利用演示法、實踐法等,讓學生首先接觸設計,引導學生注意難點和知識點,這個過程就是讓學生獨立思索、獨立探索的過程,對于學生能力的提高有著積極意義。通過探索型的教學,讓學生將設計的全過程印刻在頭腦中,并且能夠獨立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通過探索的方式讓學生盡快成長起來,并提高學生的獨立設計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在工業產品設計方面,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探索型的教學方式是不同的,雖然在理論知識的學習方面,傳統的教學方式更扎實、更全面,但是在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方面,卻是探索型教學方式更能夠發揮效力。
2工業產品設計探索型教學體系探析
要想讓學生迅速成長,需要在學習階段就著重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并為學生提供成長的平臺,因此,要充分掌握,并利用探索型教學方式,從而形成一個完善的探索型教學體系,讓學生能夠接受到最適宜的教育,為工業產品設計行業培養專業型人才。
2.1注意工業產品設計的生活性
工業產品中也存在著一定的藝術因素,要求設計者在設計中注重美觀性和藝術性,但是,作為人類生活、生產中的工業產品,還是應該以生活性為主,要著重體現其使用價值。因此,在探索型教學體系的構建中,應該盡量貼近現實生活,讓學生從入門之初就有這樣的思想準備,根據生活中的實際需要來設計工業產品。一方面,產品設計要以提高實用性為基本準則,要求設計者注意生活性,并將生活性融入到設計理念中;另一方面,在教學中應該向學生灌輸這樣的思想,要求每一件設計產品都是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和生活性的,在教育體系中要將“生活性”的要求擺在最前面。
2.2注意工業產品設計的美觀性
工業產品設計的美觀性也需要注意,畢竟設計品不能只注重生活性和便捷性,如果不需要考慮美觀,那么就不存在“設計”二字。由此,在探索型教學體系的構建中,要引導學生培養審美意識,并積極開設相關課程,如《藝術理論》、《美學理論》等課程,提高學生的欣賞美、感悟美、創造美的能力,并將這種美學意識應用到設計過程中,從而提高工業產品設計的美觀性。在教學體系中,除了要培養審美能力,還要培養創造能力,因為固步自封是不會創造出美好的設計品的,要鼓勵學生去創造,引流時尚潮流,創造出具有美觀性的設計品。
2.3探索型教學體系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探索型教學體系就要搭建一個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的平臺,讓學生在教育過程中提高創造能力,為以后的工業產品設計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要謹遵探索型教學的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在整體教學體系中,為學生的思想和行動把關,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地脫離教師的束縛,發揮想象,讓學生在設計中盡情馳騁,才能收到良好的設計效果,設計出美好、實用的工業產品。
2.4探索型教學體系要合理安排實踐課程
教學體系的構建要合理安排理論和實踐課程,尤其是要側重于實踐部分,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實踐空間和時間,讓學生能夠專心于設計,雖然不能忽視理論教學,但是也不能讓理論教學占用太多的時間。對于工業產品設計的工作來講,實踐機會對于學生的提升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3結束語
【關鍵詞】木塑復合材料;工業產品
應用工業產品的設計對木塑復合材料的重視程度很高,因此,對木塑復合材料實施完整的分析,并對相關工業產品的生產策略進行完整的分析研究,對增強木塑復合材料的應用機制十分重要。
1木塑復合材料的特性
當前,木塑復合材料已經廣泛的應用于工業設計活動的各個領域,并且能夠整合多種工業資源的共同優勢對工業設計活動實施處理。因此,木塑復合材料的特性分析是當前很多工業設計人員高度關注的問題[1]??傮w上來看,木塑復合材料能夠很大程度上綜合木質材料和塑料制品的共同優勢,使木塑復合材料的應用可以結合其固定的特性進行應用水平的提高。此外,木塑復合材料的特性分析也能使材料的廢棄性因素不會得到有效的控制。另外,木塑復合材質的形成很多時候借鑒了一些廢棄工業設施的處理意見,并且使很多植物纖維以較低的水平投入到木塑復合材料的運用當中,使很多的木塑復合材料具備較強的防腐性能。如果材料所在區域具備很高的潮濕性特點,木塑復合材料則能夠運用其優勢充分防治受到潮濕性環境的腐蝕影響,并使木塑復合材料可以有效的避免受到蟲蟻等因素的蛀蝕,保證木塑復合材料的使用穩定性[2]。木塑復合材料還能夠很好的應對酸堿因素的腐蝕性影響,使材料可以有效的避免受到老化因素的不利影響,以便木塑復合材料的吸水性影響能夠在霉變情況發生的狀態下得到有效處置,提升木塑復合材料的整體抗老化水平。木塑復合材料還可以有效應對霉變因素的影響,并將其熱膨脹方面的優勢運用于工業產品的使用性設計方面,使工業產品可以憑借收縮系數的有效控制實現木塑復合材料使用水平的增強,保證木塑復合材料的各類尺寸穩定性能夠在運行強度的合理控制下實現變形性因素的有效控制,使材料可以在工業產品的應用過程中具備較強的應用價值。
2木塑復合材料在工業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2.1木塑復合材料在園林類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園林當中的景觀設計以及應用設施設計屬于工業產品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應用木塑復合材料實施園林類產品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在工藝特點和藝術手段方面保持與木塑復合材料的有效融合,使木塑復合材料可以通過地理狀態和自然景物的特點進行木塑復合材料應用價值的提高,保證工業類產品能夠適應園林設計理念的整體要求[3]。要保證木塑復合材料的應用不會影響到工業產品的后續生產活動要求,切實保證園林的景觀可以完整的呈現出中國傳統園林設計活動的諸多優勢,以便園林能夠高水平的保證所有的建筑物可以同園林應用要求保持一致??梢詫@林環境設計的細節進行深化分析,保證全部的工程設計活動可以使用藝術化手段進行藝術表現力的設計,增強園林設計中的木塑復合材料應用價值。木塑復合材料的應用還必須同材料使用過程中的地形特點保持一致,使全部的園林意境都能在木塑復合材料的影響下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水平的提高,使木塑復合材料的應用價值可以在氣氛較為融洽的環境下得以推進。園林內木塑復合材料的應用還必須對園林當中具備小巧性審美理念的因素加以處理,使園林的設計活動可以通過造型和相關理念的調整進行園林應用性要求的處理,使所有的園林設計理念都可以在木塑復合材料的應用過程中進行完整的設計處理。
2.2木塑復合材料在建筑類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建筑類工業產品的設計工作是木塑復合材料應用領域的重點因素,因此,從木塑復合材料的產生和發展研究出發,對全部的傳統建筑研究設計方案加以分析,能夠有效保證木塑復合材料的應用價值,使材料的各方面綜合優勢能夠在木質結構的有效控制之下進行使用質量的判斷,使木塑復合材料可以結合木質材料的應用特點進行木塑復合材料結構控制機制的構建,保證全部的空間布局方案可以在建筑的外觀設計過程中進行建筑類產品質量的控制[4]。建筑中應用木塑復合材質還必須保證材質不會破壞建筑原有的設計理念和文化意蘊,保證木塑復合材質可以同建筑結構的特點保持一致,并使建筑類工業產品具備使用性能和觀賞性能的雙重優勢。
結語
木塑復合材料是保證工業產品設計質量的關鍵,深入的分析木塑復合材料在工業設計領域的具體應用,并對相關優化措施進行完整的設計分析,對提升木塑復合材料在工業活動中的應用價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梅春,蘇艷煒,歐彬.木塑復合材料在公共家具設計中的應用探析[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5,04:54-55.
[2]劉源,谷巖,李瑩.木塑復合材料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住宅科技,2015,09:39-43.
[3]許民,姜曉冰,王克奇.木塑復合材料的研究現狀與應用前景[J].林業科技,2004,03:41-43.
關鍵詞:工業產品設計 難點 對策
一、前言
眾所周知,當今的中國經濟已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為使我國工業產品的發展在世界經濟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應大力發展我國的工業設計,因工業設計在經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世界工業發展的狀況表明工業設計是經濟騰飛的必要因素,是提高綜合國力的必要途徑。然而,雖然我國的工業設計經過20余年的發展已形成了可觀的規模和較大的成就,但工業設計的思想和觀念仍然沒有深入人心。除我國一些現代化大型企業(如海爾)外,我國大部分企業的管理者仍沒有把工業產品設計放在企業發展的重要位置,依然是固守于摹仿或抄襲國外產品。這不利于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加強工業產品設計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二、工業產品設計的難點
一談起工業產品設計,往往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立場和觀點,即一類是純工程的設計,一類是純藝術的設計。工程師為了要制造具有某種用途的產品,而客觀地從國家標準的規定出發進行具體的規劃計算,求得符合該功能的合理機構,并用確切的表達方法將它表現為可直接交付生產的圖樣與文件的過程被稱為工程設計。為了最終制造出這種有一定用途的產品,還要通過稱之為生產的操作過程。生產一般是機器的大批量制造活動。整個過程往往是分離的,即由工程師進行設計,由工人從事生產制造。
藝術家也進行設計。但他們的設計所關心的往往不是物的用途,如果設計的對象是有所用的,也只是在不破壞這一可用性的前提下進行設計,并表現出最能符合主觀審美意識的形態、色彩等外在形式,這種外在形式往往與物的內在功能并不一定有嚴格的統一關系,這類設計稱為藝術設計。往往是由藝術家—人從頭至尾完成,而且是以手工為主,數量上以單件、小批量為主。
從現代工業產品設計的意義上說,應將兩種設計進行有機整合。真正的工業產品設計活動是要最終制造出具有某種用途的以現代大工業手段生產的產品。所以設計不僅要客觀地實現符合該特長功能的一種內在合理機構,并且要尋求一種符合廣大消費者審美情趣的,能為消費者所接受的形式,并且這種形式與功能必須相適應。
三、如何進行工業產品設計
1、結合產品的形態和結構進行設計
任何一種產品的物質功能都是通過一定的形式來體現的,對于不同的產品,所呈現的形式也不同。對于一個產品最直接的表現形式,是通過一定的形態和結構來表現的。工業產品的外形都是人為形態,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特定需要而創造出來的形態。產品的形態又可分為內在形態和外在形態。內在形態主要是通過材料、結構、工藝等技術手段來實現的,它是構成產品外在形態的基礎,主要取決于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并通過工程技術手段加以實現。同一產品采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結構、不同的工藝手段,可產生不同的外觀形象,內在形態直接影響著產品的外觀造型,如同樣一個鬧鐘設計,采用的表盤、指針和裝置各不相同,可能構成方形和圓形兩種不同的內在形態,它所呈現外觀形態就有可能是方體和圓柱體兩種形態。外在形態是指直接呈現于人們面前,給人們提供不同感官認識的形象。它是通過點、線、面、色彩、肌理等造型設計語言表現的一種形式,并通過材料、結構、工藝加以實現。同一功能技術指標的產品,外觀形態的優劣往往直接影響著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外觀形態和結構受材料、制造加工工藝、文化、地域等條件的影響。產品的內在形態和外在形態是相互制約和相互聯系的。所以,設計一個產品時,首先要以產品功能技術指標來確定造型方向,以審美情趣確定產品造型風格,以地域特點、文化潮流形成造型特點,以加工工藝、使用方式、維修方式確定造型結構,以形式美法則和技術美要求完善產品形態和結構,以物質技術手段加工成產品,最后是以市場競爭力和使用效能來衡量其優劣。
2、使用合適的色彩進行設計
工業產品色彩設計的目的是使產品具備完美的造型效果,更好地體現產品自身功能特點,符合消費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提高企業產品市場競爭力。要達到這一目的,途徑和方法可以說有很多種,關鍵是要綜合地分析企業、產品、市場、環境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突出重點,發揮優勢,才能創造出更有價值,更能促進社會發展,改善人們生活方式的好產品來。處理問題時需要考慮的問題有許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也有很多,但能夠有針對性地、靈活地處理這些問題才是最可取的。任何設計都不能完全地求多、求全、求完美,這需要看我們為人們設計什么樣的產品,設計什么樣的產品色彩。為了更好地以完美的色彩形式體現產品特點,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設計。比如,色彩要適合特定的人群。產品的色彩要適合產品所定位的人群,現在的市場已經由原來的大眾市場變為分眾市場,并且市場的細分程度越來越高,應根據細分定位的人群來進行產品色彩的配置。市場的細分有根據年齡來細分的,有根據性別來細分的,也有根據社會階層來細分的,而不同的人群對色彩有著不同的喜好和偏愛。一般來講,年輕人多喜歡明度和純度較高、色相鮮艷的顏色,年長者更傾向于深沉的顏色,女性比男性更偏向喜歡艷麗的顏色,而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更喜歡色調單純甚至偏灰的顏色。只有因地制宜,才能為產品設計出合適的色彩,滿足大眾的需要。
3、選用合適的材質肌理
在工業產品設計過程中,要注重通過選用適當的材料和肌理來增強外觀形態的實用與審美特性。質感和肌理也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通過選用合適的造型材料來增加理性和感性認識成分,增強人機之間的親近感,使產品更加具有人性。不同的產品所采用的材料是不同的,首先是滿足功能需要,其次是滿足人的需要。滿足功能需要,主要是考慮使用材料的性能、加工工藝等是否符合生產需要,滿足人的需要,主要是考慮使用材料是否能夠增強人機的親近感和互動性。不同的材質和肌理所表達的“感覺”是不同的,給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如金屬、玻璃可以表達整潔、高貴的感覺,但給人的感受有時卻是冰冷的、沒有感情的;塑料則可以表達科技、時尚的感覺,給人的感受是溫和的、可信賴的。所以,產品造型所選用的材料要傳達恰當的信息,給人以適宜的感受,增進人和產品間的互動和信賴性。肌理是相對于產品的特性和加工工藝而言的。同一材料不同的肌理,給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如亮光鋼板和亞光鋼板給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亮光的材料,讓人體驗到科技的、智慧的、煩躁的感覺;亞光的材料,讓人體驗到神秘的、溫柔的、安靜的感覺。要根據產品特點進行設計,才能收到預期效果。
4、進行合理的裝飾設計
現今社會,人們除了需求產品的物質功能外,還需要精神功能的積極體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審美形式的提升,個性化的設計理念逐漸被產品設計所采用,以迎合人們的不同需求。如果說產品的造型是對產品物質功能實現的一次包裝,那么裝飾設計就是對產品造型的又一次包裝。產品造型設計應盡力體現產品的特點、使用環境、使用人群,同時還應融入文化、情趣、人性的設計理念。為了更好地體現這些設計理念,就應重視產品造型的裝飾設計。產品造型的美感同時也包括了裝飾的美感,美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工業產品造型的裝飾形式多種多樣,要根據不同的產品類別、各異的功能等來確定裝飾的手段和形式。比如,大客車的裝飾設計一般以線形圖案來進行裝飾,主要是為了體現大客車的安全性、穩定性和舒適性。電子產品的裝飾設計主要以線形和圖形化的形式來展現,是為了體現一種時代感、高科技和個性化的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