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康復護理知識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1教學中出現的主要問
1.1教師學科專業性不強《康復護理學》課程為護理教研室承擔,3位任課教師均為護理專業畢業。康復為新興學科,任課教師對康復護理的認識往往是通過上網和翻閱書籍,沒有掌握系統的康復護理學理論,對康復護理以及其工作模式了解不全面,操作技術不熟練。加上教學任務重,外出進修學習機會少,任課教師未能到臨床進行實踐,講課缺乏形象生動的例子,難免造成課堂講解不透徹或者課堂氣氛不活躍等。
1.2實驗設施不完善筆者所在學校2010年購進一批康復器械,共設置兩個康復實訓室,均為多功能實訓室,承擔多種實訓項目。每個實訓室的基礎設施為5張PT床,10把PT発,5個輪椅,10副腋杖,另外還配有3向階梯、功率自行車、平衡杠、復式墻壁拉力器等康復器械。實訓器械以運動療法類為主,而作業治療、物理因子治療、語言治療、心理治療等方面器械較少。針對護理專業學生,每學期開設8個學時的康復實訓課程,平均10個學生一組,學生實踐機會偏少,實踐能力的培養難以保證。
1.3教材有待進一步完善我國供高職高專類院校使用的《康復護理學》教材編排同本科層次的教材內容較為相似。高等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在于它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高職高專類教材的建設和開發,需要大量具有較高實踐價值的內容,但是高職高專類《康復護理學》教材實踐內容較少,沒有明確指出實驗內容、目的和具體方法,這樣實訓課的編排就沒有具體的指導思想,較為混亂。
1.4考評機制不健全康復護理學在筆者所在學校為考查課,實訓課進行平時抽考,理論考核為期末開卷考試,試題多以問答題形式。開卷考試形式單調,學生只需考前熟悉課本內容,不用下太大功夫基本都能通過。這種考核方式不注重培養學生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考試成績難以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成了被動的學習工具,只求通過考試,沒有學習動力。
2改進方法
本文作者:李紅作者單位:江漢大學
開設在職短期康復護理培訓班
每個臨床護士都應掌握常見疾病的康復護理方法以及基本的康復護理技術。然而,目前國內大多數臨床護士缺乏系統的康復護理知識和技能,開展短期的康復護理培訓十分必要。可根據醫院工作的特點,并結合神經科、心血管科、骨科、老年病等臨床專科的需求,具有培訓資歷的學校可以利用康復護理的教學資源,舉辦各種形式和內容的康復護理繼續教育培訓班,使臨床護士掌握規范的康復護理技術、臨床常見疾病的康復護理及社區康復護理等知識與技能,并建立考核機制,與有關部門合作頒發專科護理證書。
護理專業學生的康復護理教育
康復護理教育要從學校護理專業教學開始,各醫學院校的護理專業均應開設康復護理課程,并確立護理專業教學計劃中康復護理的專科地位,學校完成護理教育基本課程后,應進行康復專科護理知識學習,讓廣大護理專業學生接受系統的康復護理教育,為畢業后開展臨床、社區康復護理工作奠定基礎。
1適當增加學時
本文作者:謝芳暉袁麗薛雪作者單位:成都軍區總醫院
了解康復醫學的工作內容
醫護不分家,臨床工作中醫生的工作常和護士的工作同時進行,互相合作,互相協調,以最佳的技術滿足于患者。對每一名專科護士而言,了解本專科醫生的工作內容十分必要。康復醫學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殘疾的預防,康復功能評定,康復治療和康復醫學的管理。康復醫療是通過醫學的手段,預防疾病所造成的功能障礙和減輕殘疾的影響,它“治療”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礙。主要醫療手段有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注射手段、康復工程手段、其他康復輔助技術、康復營養、文娛體育治療、代償和替代醫學技術、心理和神經心理學治療、傳統的中醫藥學治療等。
了解康復護理的工作內容
很多病人有多方面功能障礙,護理工作中預防繼發性殘疾和并發癥的發生很重要。協助和指導長期臥床和癱瘓患者的康復,比如適當的體位、良好肢體的位置、呼吸功能、排泄功能、關節活動能力及肌力等技術,以防發生褥瘡、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統感染,關節畸形及肌肉萎縮等并發癥的發生。康復護理學起來枯燥,但通過護士們精心護理可以對病人今后的生活質量影響深遠。護生理論知識扎實,但缺乏臨床經驗,不知道護理不當導致的嚴重后果,在臨床學習中常忽視一些護理細節問題。適當給護生例舉護理失敗病例,比如泌尿系統感染導致敗血癥,可讓護生提高警惕,增強防范意識。
寓教于樂,激發興趣
1教改的內容
1.1大綱的修訂
隨著康復護理學的飛速發展,康復護理學在理念、內容和技術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表現在康復護理的定位更加清晰,內容更加明確。結合高職高專教育特點,突出對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我們首先初步修訂了教學大綱。
1.1.1探討原大綱的不足
根據學校的三項教學改革指導意見,以教研室為單位首先由任課教師探討原大綱的不足。
1.1.2深入臨床調研
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在腦卒中康復護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選取來我院治療就診的腦卒中患者88例,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選取患者分為實驗組以及參照組,兩組患者均為44例,其中參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性康復護理干預方法進行護理干預,實驗組在參照組患者的基礎上采用品管圈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康復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和參照組患者的康復有效率為95.45%、81.82%,P<0.05。同時,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顯著優于參照組患者,其護理滿意率分別為97.73%以及86.36%(P<0.05)。結論品管圈在應用于腦卒中康復護理健康教育中,其作用較大,應用效果較好,患者的康復效果顯著提高,并且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評。應在臨床醫學中進行推廣,使其廣泛應用。
關鍵詞:品管圈;腦卒中;康復護理;健康教育;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一年內,我院收治的腦卒中患者88例,患者均滿足臨床醫學中對于腦卒中的診斷標準。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對患者進行分組,分為實驗組以及參照組,兩組患者均為44例;其中,實驗組中男23例,女21例,年齡52~79歲,平均(64.7±11.6)歲。參照組中男25例,女19例,年齡50~80歲,平均(64.2±12.1)歲。將所選取患者的基礎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差異不顯著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本次研究已經成功征得患者同意,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