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民工社會保險狀況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農民工對社保的認知程度分析
社會保險的認知程度的不同,將會影響著農民工朋友們對社會保險的看法和其參加社會保險的行為,為此,本文設計這樣的一份問卷調查:“您對社會保險了解嗎?”經過深入到農民工群體去調查,其調查結果如下圖所示。從調查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農民工對社會保險很了解。不了解的農民工人數也占有不小的比例,即使是對社會保險了解一點的,他們也只停留在淺層次的認知上,并沒有真正地了解到社會保險的具體內容及相關規定和措施。問卷調查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農民工對社會保險知識的匱乏及對其重要性認知的不足。
二、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的總體情況
針對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的總體情況,筆者對某一建筑工地進行了相關的調查,其結果顯示,79.2%的農民工沒有參與社會保險,只有23.2%的農民工參與社保,人數只有54人。在參與社保的人中,其中5人參加了社保中的五種保險,平均每月的工資三千五百元以上;2人參加了四種保險,平均每月工資為二千元至二千五百元之間;14人參加了三種保險,平均每月工資在一千七百元左右;40人只參加了一種保險,其每月的工資主要集中在一千元至一千五百元之間。在這些農民工所參加所有社會保險中,如圖2所示,醫療保險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遠遠超過其他險種所占的比例。不同地區收入水平不同的農民工對社會保險的選擇參保情況也不盡相同。例如,在接收調查的農民工中存在這樣的一種現象,在福建和廣東打工的農民工收入要高于石家莊打工的農民工收入,并且受沿海經濟開放思想的影響在廣東和福建打工的農民工參保率要遠遠高于在內地打工的農民工參保率,同時多險種參加的也相對較多。
三、如何改善農民工社保現狀
(一)加強農民工培訓工作,提高他們對社會保險的認知度
我國的農民工普遍存在文化素質及個人修養不高的問題,這使得他們很難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不易在勞動市場找到工作,所以必須加強農民工的培訓工作,這對人力資源整體素質水平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農民工在經過培訓后可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個人業務素質與專業技能,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能夠在生產勞動中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現階段,特別是從事工種比較危險的農民工,企業在農民工上崗前一定要對其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落實安全生產的法律和法規,提高農民工自身安全意識,使其領會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避免或者減少工作中因安全意識不強而造成的安全事故。針對農民工工傷保險參保問題,本文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調查的農民工中有80人同用人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占到30.5%,當詢問農民工在發生工傷時是否得到工傷保險賠償及相關待遇時,只有60人享受了此待遇,占到22.3%。按照新出臺的《工傷保險辦法》,首先要看農民工是否和用人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再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醫療保險處,由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對農民工的工傷進行傷殘評級,最后再給農民工支付醫療費。而現階段,由于農民工對社會保險的相關作用不清楚,致使他們在和用人單位發生勞動關系時,對于勞動合同往往不夠重視,缺乏相關的法律依據,當發生勞動糾紛時不能很好地用法律手段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這樣的情形下,即使是農民工在勞動過程中人身受到了一定的傷害,但是沒有法律依據,不能夠享受勞動部分給予的應有待遇。此外,對于那些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但是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在發生工傷事故時,同樣不能享受勞動部分給予的應有待遇。造成以上農民工在勞動過程中發生工傷事故而沒有享受到勞動部門應有待遇的根本原因是農民工對社會保險不了解。因此要加強農民工對勞動合同及社會保險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的學習及掌握,讓他們能夠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加強政策的宣導,健全現有的社會保險制度
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將全國城鄉居民分別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覆蓋范圍,二年內參保率均達到85%以上。”。然而在實際問卷調查中,農民工參加醫療保險的人數只只占到14.2%,與實際相差甚遠。針對這一調查結果,為了能使更多的農民工參加醫療保險,享受相關的醫療保險待遇,需要對目前現有的社會保險制度進行完善;首先,明確規定將農民工納入各種社會保險的覆蓋范圍。現階段各個地區的保險制度及相關規定不盡相同,發展不平衡。據資料顯示日照市和福州市分別于2009年8月將農民工的生育保險納入參保范圍,但就全國范圍來看,還有許多地區沒有制定相應的措施。因此,全國范圍內應盡快出臺相關條文,將生育保險列入保險的范圍內。總之,農民工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我們應加對他們的培訓力度,使他們對社會保險有比較透徹的認知,能夠用相關的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作者:李戰鵬單位: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社會保險事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