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盈利預測財務分析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財務分析師盈利預測文獻綜述
(一)盈利預測重要性文獻綜述
財務分析師在企業(yè)與投資者之間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一些研究發(fā)現股票的價格與財務預測的修正呈同方向變動。這種價格傾向反應出財務分析師預測的變化,這些預測對盈利的預期及股票價格走勢都有重要的意義(Kirk,2011)。EricC.So(2013)也對投資者是否看重財務分析師的預測進行了相關研究,研究發(fā)現企業(yè)的股票價格并不能完全反映分析師的預測。除此之外還有大量金融、會計、經濟類的文獻都有關于盈利預測對投資者決策影響的研究。通常都是引用一種偏差分析模型對財務分析師與最終使用者的收益預測進行分析,發(fā)現依賴財務分析師的預測會產生對企業(yè)價值的認知偏差。在盈余重要性的研究中,投資者會對財務分析師提供的財務預測信息有一種潛在的期望(Mikhail,Walther,andWillis,2007)。中小散戶投資者往往會因為財務分析師的預測而導致投資損失,這也間接說明了財務分析師的盈利預測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也有學者持相反意見,比如Hughes,Liu,andSu(2008)認為投資者不會過分考慮分析師的盈利預測。他們對所選取的一系列公司進行研究發(fā)現,預測差異無法生成異常報告,并且對市場效率的提升也沒有太大貢獻。盡管筆者認為他們的發(fā)現對市場效率的研究并沒有太大的可靠性,但是他們所采用的方法較為新穎。利用公開可見的企業(yè)資料,建立大量的回歸預測分析,將由此產生的估計系數應用于對未來預測差異的預報中。分析師對投資決策的建議也是有限的,有研究發(fā)現財務分析師在受到激勵后會提供更為樂觀的預測和建議,這可能與投資銀行想要獲取豐厚的利潤有關。
(二)盈利預測準確性文獻綜述
對股票價格的實際波動而言,分析師盈利預測表明長期的盈利預測要比短期的盈利預測更有價值。事實上,使用IBES中的數據(包括分析師當年的及下年的預測數據),發(fā)現這兩年的預測數據不能為實際的股票收益提供經驗證據。Groysberg,Healy,andMaber(2011)使用專業(yè)的數據進行分析發(fā)現,沒有證據證明分析師的預測準確性會對其薪酬有過多的影響。但是Irvine(2004)發(fā)現,當分析師可以獲取額外收益時,尤其是這項收益與預測結果相關聯時,分析師薪酬會對其預測的準確性有影響。Bradshaw的研究發(fā)現消極信息與積極信息對盈利預測的影響具有不對稱性,在對信息影響性進行相關研究后,發(fā)現預測準確性對企業(yè)未公開的信息更加敏感。LaPorta(1996)發(fā)現,財務分析師對企業(yè)的長期增長預測與未來的收益間有一種消極的關系,這與投資者對財務分析師的盈利預測態(tài)度相一致。但是DechowandSloan(1997)研究認為,股票價格對企業(yè)長期增長的預測影響是巨大的。事實上,DaandWarachka(2011)對短期及長期的增長預測進行比較后發(fā)現,后者可以對預測進行一定的修正,并且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會在一定程度上參考分析師的增長預測信息。在我國,胡奕明等(2003)研究發(fā)現我國財務分析師盈余預測還存在比較大的誤差。姜國華(2004)通過對在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或者美國證券交易所同時上市的中國上市公司的財務分析師收益預測進行了研究,并對美國、香港、中國上市公司的財務分析師的收益預測進行了比較,發(fā)現財務分析師對中國公司的收益預測誤差較大,預測之間的一致性較低。
(三)盈利預測影響因素文獻綜述
國內外有大量學者對盈利分析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發(fā)現有很多因素會影響財務分析師盈利預測的準確性。一般來說,資產負債率越高,公司面臨的風險越大,就越傾向于從股市融資。而為了獲得廣大股民的信賴,公司管理層很有可能對盈利預測進行高估,從而對其準確性產生影響。Firth和Smith(1988)從資本結構的角度論證了其與盈利預測信息準確性的關系。指出負債比例越高,公司披露的盈利預測信息準確性就越差。除了資本結構,公司的治理結構對盈利預測也有一定影響。Chen.J(2004)和P.Charles等的研究將公司治理具體化為獨立董事人數占董事會的比例、家族成員占董事會比例兩個特征。表明獨立董事人數占董事會的比例越大,公司自愿性披露的可靠性就越高;Forker,MaloneFries和Jones(2006)對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是否兩職兼任與自愿性披露的可靠性做出的研究,表明兩職兼任往往會影響公司自愿性披露的可靠性;Molz.Porke(r2006)也在其研究中指出,公司設立審計委員會有利于公司提高自愿性披露的可靠性。除了公司本身的結構因素外,不同行業(yè)面臨的不同環(huán)境也會對盈利預測信息產生一定影響。我國學者徐宗宇運用推斷統(tǒng)計的方法對l993—1996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盈余預測準確度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結果表明商業(yè)類的上市公司預測比較準確,房地產預測偏差最大。岳衡,林小馳(2008)采用實證研究的方法以2005年35家券商對我國上市公司做出的盈利預測數據為樣本,考察了財務分析師盈余預測統(tǒng)計模型的相對準確性及其決定因素。由此可見,無論是財務因素還是非財務因素都有大量的學者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但是在對盈利預測可靠性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上,涉及宏觀經濟因素方面的比較少。除此之外,由于我國金融數據庫建設較晚,學者無法獲取足夠的研究數據,導致研究的樣本容量較少,由此也削弱了研究結論的說服力。
二、盈利預測國內外研究差異分析
(一)經濟結構差異
通常將股票指數作為反映一個地方經濟發(fā)展的晴雨表。在某種程度上,經濟實體的發(fā)展變化會通過股票指數的波動反映出來。不同的經濟發(fā)展階段,經濟發(fā)展的動力也有所不同,因此相對應的經濟實體的發(fā)展也會不同。如果兩個地區(qū)在經濟發(fā)展上有密切的聯系或是相似的模式,那這種關系在兩地區(qū)的股票市場上也會有所反應。由于我國與國外發(fā)達國家的經濟發(fā)展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所以構成股票指數的上市企業(yè)的實體經濟也有很大的不同,這會對財務分析師進行盈利預測的外界經濟環(huán)境造成差異,從而會間接影響盈利預測的準確性。
(二)資本市場發(fā)展程度差異
發(fā)達國家的資本市場發(fā)展都已很成熟,對全球的股票市場都會有比較重要的影響。經過二十多年的發(fā)展,我國股票市場已經初具規(guī)模,特別是在股票分置改革后,又有了進一步的完善,但這些都不能掩蓋我國股票市場發(fā)展時間短、速度慢不成熟的缺陷,所以總體而言,我國的股票市場仍處于發(fā)展的初級階段。除此之外,從外部來看,我國股票市場的開放程度并不高,與世界主要的股票市場相比基本處于封閉狀態(tài),這自然導致對外界的影響力不夠強大,同時受外界影響程度也比較小,并不能達到完全的互動,這導致我國股票市場不能全面、真實的反應我國經濟實體的發(fā)展現狀。
(三)資本市場投融資平臺架構差異
發(fā)達國家擁有規(guī)模較大、結構較為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不僅可以為企業(yè)提供了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的投資平臺。然而,我國資本市場體系卻是不健全、不完善的,我國有現貨市場,但衍生市場十分欠缺;有相對發(fā)展較快的場內市場,但場外市場規(guī)模狹小;此外,與擁有150萬億總資產的銀行業(yè)相比,我國股市、債市、基市規(guī)模仍很狹小。因此,我國企業(yè)融資偏好集中于銀行貸款,老百姓偏好銀行存款。單一而狹窄的投融資渠道,無法形成組合投資、分散投資。
三、對策建議鑒于
我國資本市場存在的種種弊端,首先應將實現股票市場的結構調整作為發(fā)展資本市場的前提,具體而言就是要從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入手,將上市資源向符合結構調整的產業(yè)和公司傾斜,在審批、融資規(guī)模、數量等方面予以支持,通過政策導向推進結構調整的進程。其次應當引導股票投資者進行理性投資,避免投資者盲目追求內部信息,而造成資本市場的泡沫,這樣不僅會影響股票市場的健康發(fā)展,也不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除此之外,加強對證劵機構、財務分析師以及相關部門的監(jiān)管也非常重要。政府監(jiān)管部門一方面應當引導輿論、媒體等部門向投資者宣傳加強防范風險意識,另一方面應當在現有法律法規(guī)的基礎上制定更加詳細、可操作性更強的法律法規(guī),細化證券機構的禁止性行為和違法責任,保證投資者能夠接受到公平、公正、公開的信息。
作者:狄為邢文杰單位:江蘇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