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互聯網監管金融法律論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互聯網監管金融法律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互聯網監管金融法律論文

      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

      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與金融相結合的新興領域,主要意義在于借助互聯網“開放、共享、去中心化、平等、自由選擇、普惠”的精髓,使傳統金融業務具有參與度更高、中間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等優勢。互聯網金融強調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互聯網思維為客戶提供具有創新精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形式。互聯網金融是區別于以銀行為媒體的間接融資,同時區別于資本市場為媒介的直接融資的新型金融交易市場,可以把互聯網金融描述為“DIY金融模式”。目前互聯網金融已基本形成的業務模式包括:

      (一)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指第三方機構通過互聯網技術圍繞支付清算在客戶和銀行之間提供增值金融服務。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第三方支付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截至2014年9月,已有269家企業獲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公司作為新興的綜合金融平臺,已不再是單純的自有電商平臺支付結算工具,而是依托對互聯網的深刻理解及大數據分析的優勢,在技術產品和業務模式上推陳出新,通過提供類似銀行服務或再包裝銀行已有的產品逐漸涉足金融領域,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為代表。

      (二)P2P網絡借貸P2P網絡借貸即點對點信貸。P2P網貸是指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臺進行資金借貸雙方的匹配,需要借貸的人群可以通過網站平臺尋找到有出借能力并且愿意基于一定條件出借的人群,幫助貸款人通過和其他貸款人一起分擔一筆借款額度來分散風險,也幫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較的信息中選擇有吸引力的利率條件。2007年6月,純線上P2P模式的拍拍貸成立,開啟了中國互聯網金融的時代。截至2014年年初,中國P2P網貸平臺達到523家,累計交易額超過600億元,P2P網絡信貸的代表有人人貸、拍拍貸等。

      (三)眾籌模式眾籌意為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是指用團購預購的形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眾籌本意是利用互聯網和SNS傳播的特性,讓創業企業、藝術家或個人對公眾展示他們的創意及項目,爭取大家的關注和支持,進而獲得所需要的資金援助。眾籌平臺的運作模式大同小異——需要資金的個人或團隊將項目策劃交給眾籌平臺,經過相關審核后,便可以在平臺的網站上建立屬于自己的頁面,用來向公眾介紹項目情況,喜歡該項目的人可以承諾捐獻或投資一定數量的資金。目前我國有超過30家眾籌融資平臺。以“天使匯”為例,自創立以來已有8 000個創業項目注冊入駐,通過審核掛牌的企業超過1 000家,創業者會員超過2 000人,認證投資人達840人,融資總額超過2.5億元。

      (四)大數據金融大數據金融服務模式,目前以阿里小額信貸和京東、蘇寧的供應鏈金融模式為代表。大數據金融通過大數據、云計算挖掘出有價值的客戶,滿足其各種金融需求。基于大數據的金融服務平臺主要指擁有海量數據的電子商務企業開展的金融服務。大數據金融模式的發展,解決了傳統金融機構運營交易成本過高問題,可提供流動性從而解決資產與負債流動性不匹配問題,可拓展幾千萬小微企業市場,解決客戶不足問題。截至2014年年初,阿里金融旗下3家小額貸款公司累計發放貸款已達1 500億元,累計客戶數超過65萬家,貸款余額超過125億元。

      (五)互聯網金融門戶互聯網金融門戶,即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金融產品的搜索、比價和推薦、銷售、交易等服務的平臺。互聯網金融門戶的核心是“搜索比價”模式,采用金融產品垂直比價的方式,將各家金融機構的產品放在平臺上,用戶通過對比挑選合適的金融產品。如融360網站,作為國內第一家為企業和個人提供融資貸款產品垂直搜索比價的引擎,開業以來為大量的小微企業和個人提供了融資貸款查詢和推薦到銀行業金融機構獲得融資貸款。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非常快,各種業務模式不斷產生新的變化。在既沒有統一的行業規范標準,又缺少有效監督管理的情況下,各種各樣亂象和潛在的問題層出不窮。在業務規模爆炸性膨脹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會產生泡沫摻雜其中。

      (一)機構合法性難界定,投資者權益難保障很多互聯網金融機構以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小額貸款公司、財務公司、投資咨詢公司等形式存在,在從事互聯網金融相關業務時有超越業務范疇的嫌疑,實際開展的業務有的進行變相吸收存款,有的進行非法集資活動,還有的演變為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的非法金融機構,甚至有的變成非法集資或傳銷組織等,另外有的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發售公司股份,帶有非法募資的嫌疑,有的個人通過網銀、第三方電子支付發售彩券,抽獎,事實上演變成了博彩行為等。互聯網金融領域沒有明確的市場準入制度和國家標準,相關機構也沒有按照金融機構的法定市場準入程序進行注冊登記。作為投資者,對互聯網金融機構身份的合法性難以確認,也無法掌握互聯網金融機構的資質、信用度等真實信息,加上交易虛擬化,誠信難以確定。互聯網金融交易與傳統金融交易不同的是,交易雙方通過互聯網撮合雙方信息,所有操作均在線上,信息可靠性和真實性只能依靠雙方誠信。投資者在投資時往往只關注表面上的收益率,投資者正當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保障。

      (二)風險難以掌控,存在安全隱患互聯網金融具有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特征。互聯網金融交易時間短,速度快和交易頻率大,傳統的風險防范方式無法施展。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風險管理體系,是互聯網金融機構的核心競爭力。通常,互聯網金融安全體系構建在開放的互聯網結構之上。互聯網自身存在的各種風險和安全隱患,在互聯網金融應用領域的影響將更為直接。在網絡平臺上進行金融交易,交易對象跨區域,甚至于跨國界,交易對象難以確認。在技術上,互聯網中存在的各種病毒、木馬、釣魚和網絡攻擊,對整個交易體系構成安全威脅。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近一段時期個人信息泄露、買賣事件時有發生。個人隱私信息在網絡上得不到保障,個人互聯網金融賬戶和交易等關聯敏感信息也很難被保護。當前風險預警機制缺乏,風險防控缺位,通常沒有更多實質性防控措施,只能進行簡單的風險提示。

      (三)監管體系不完善,監管措施欠缺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和法律、法規政策制定相對滯后,相關各個機構也沒有建立統一規范的行業自律機制。傳統金融體系中的銀行、信托、小額貸款公司等機構都有對口的監管機構和相應的監管措施。互聯網金融機構實現了類似于傳統金融的功能,就應該接受與傳統金融相同的監管。目前,不同類型的互聯網金融模式處于不同的管理狀態下。在央行方面,2010年央行出臺《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規范了第三方支付,專門對第三方支付企業管理,但僅僅維護支付競爭秩序,防范支付清算風險。在銀監會方面,由于銀監會對互聯網金融監管職責不明確,對于新興的互聯網金融也無所適從。2011年8月23日,銀監會下發了《關于人人貸有關風險提示的通知》,對包括貸款可能進入“兩高一剩”等限制性行業、業務風險難以控制、監管職責不清等七項風險進行提示,旨在向商業銀行提示人人貸潛在的風險。在政府部門監管方面,很多小貸公司歸當地金融辦監管,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也是由地方金融辦負責籌備和監管。還有很多是企業主管部門管理的,也有歸口工商管理的。另外類似于民間借貸中介的P2P貸款平臺則仍游離于監管之外,沒有具體的監管部門。由此可見,央行、銀監會、工商管理部門等都無法確定權限實施監管。管理不嚴格、經營不規范、監管不統一勢必會造成行業混亂。2013年4月,在國務院的指導下,由央行牽頭、多部委組成的互聯網金融課題小組開展對互聯網金融發展及其監管等問題展開調研。一部統一規范化的互聯網金融法規政策出臺仍需時日。互聯網金融交易對象全球化和交易虛擬化,以及交易時間縮短加快給監管帶來極大挑戰。傳統的現場監管體系和手段方法已不能完全適應互聯網金融監管。在技術上,互聯網金融行業具有技術相對密集,現有監管部門的監管隊伍和人才遠遠不能適應網絡金融監管的實際需要。另外,由于互聯網金融交易的虛擬化,交易范圍廣,交易對象跨區域,甚至于跨國界,依靠單個國家和監管部門實現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是不現實的,必須加強國際、地區和部門合作,才能實現共贏。

      三、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建議

      2014年3月5日,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各個地方政府已陸續出臺促進互聯網金融產業健康發展的相關措施。構建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和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加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將有助于規范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一)構建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首先應在明確互聯網金融監管主體、監管對象、監管范圍,根據業務屬性明確互聯網金融企業對應的互聯網金融業務監管部門。系統化梳理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業務范圍,制定相關管理辦法,構建完善的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對互聯網各類相關業務進行監管。在金融監管各相關部門之間加強溝通與協調,定期交流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狀況,加強監測、及時預警,防范虛擬平臺交易風險向實體經濟蔓延。發揮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組織的作用。推動成立互聯網金融主要業態的行業自律組織,制定自律規范,加強信息披露,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和會員合法權益。構建完善的互聯網金融市場準入和退出制度。建立互聯網金融風險監測和預警機制,制定應急處理預案。在國際監管協調方面,對于跨國性互聯網金融交易行為,需要加強與其他國家金融監管部門的合作,實施統一監管。

      (二)修訂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法律、法規體系考慮到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特殊性和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非理性行為,有必要及時修訂和完善現有金融法律、法規體系,制定專門面向互聯網金融業務及風險的監管規則。以立法的形式明確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形式、性質和法律地位,對其準入條件、業務模式、風險控制和監督管理等作出明確規范。尤其需要盡快將網絡信貸、眾籌融資等新型互聯網金融模式納入監管范圍,而其他幾種業務模式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監管框架。完善個人信息保護、互聯網安全等互聯網金融配套法律體系,對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涉及的框架性、原則性內容進行細化立法,系統構建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配套法律制度。制定互聯網金融相關的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為互聯網金融平臺運營商、出資方、借款方等參與者進行規范引導。

      (三)加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建立互聯網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保障金融消費者在互聯網金融交易中的權益。互聯網金融機構與金融消費者的利益不完全一致。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消費者權益很容易受到互聯網金融機構的侵害。因此,需要制定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辦法,要求互聯網機構加強信息披露,對交易過程中的風險分配和責任承擔以及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等作出明確規定。另外,互聯網金融混業經營的局面已經出現,跨行業、跨市場、跨區域特征明顯,應實現跨行業、跨市場、跨區域協調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在維權渠道方面,可以成立特別的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設立賠償機制和訴訟機制,處理互聯網金融服務投訴和糾紛。利用社交網絡和大數據原理,加強金融消費者教育和警示信息擴散,使消費者熟悉相關業務流程和了解風險點,提高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四、總結

      互聯網金融是在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精神影響下的一種金融創新。互聯網金融消費融資理念已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傳統金融交易結構,代表了未來普惠金融的趨勢。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迅猛,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互聯網金融業務模式遠還沒有成熟定型。互聯網金融作為一個新興的金融形態,對積極探索未來新金融有效監管模式提供了一個寶貴機遇。通過建立有效法律法規、充分發揮各監管主體的監管職能、完善征信體系、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等一系列措施進行適度、有效監管,將為我國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建立良好的法制基礎,最終促進互聯網金融持續、有序、健康發展。

      作者:陶震單位: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秋霞| 亚洲日产2021三区|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网| 1区1区3区4区产品亚洲|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亚洲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午夜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器|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国产天堂亚洲国产碰碰| 亚洲欧洲春色校园另类小说| 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夫|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 亚洲AV色欲色欲WWW|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亚洲人配人种jizz| 亚洲网红精品大秀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