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域理財業務及風險防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管控風險,促進銀行理財業務健康發展
管控好理財產品業務發展中的風險是銀行的一項長期工作。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銀行之所以熱衷于發展理財產品,除拓展銀行的中間業務收益等因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發揮“攬儲”的功能。由于央行連續降息,并且還增大了金融機構存款利率上浮的空間。正因為這樣,銀行在理財產品的發展上,注重短期、超短期且收益率不低的理財產品的發展。有專業人士認為,降息對銀行理財市場的影響會逐漸顯現,再者,質疑銀行理財產品偏離了理財的本源,成為銀行“攬儲”的工具,這一方面反映出銀行抓存款的緊迫性,同時也預示著存在風險的可能性。在經濟增長趨緩的背景下,相對于銀行存貸款增長乏力,近年來銀行利潤新增長點大多放在發展中間業務上,盡管有專家預計,受經濟增長、貨幣政策、監管等多重因素的綜合影響,銀行的中間業務增長將面臨著增速明顯回落的境況,手續費收入對銀行盈利增長的貢獻度將會顯著下降。但也有專家稱,現階段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仍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利率市場化改革實質性的推進,直接融資加快發展,資產證券化試點,為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實質推進,將顯著提高中間業務在銀行經營中的重要性,加速銀行轉型步伐。還有的專家認為,銀行將會緊緊抓住中間業務發展的新機遇,預計未來銀行中間業務整體上仍將呈平穩發展態勢。同時,服從于轉型,未來中間業務發展將更加依靠服務、創新和管理驅動,并將更加注重有效服務實體經濟。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勢必將改變銀行業以往以坐吃存貸款利差為主的盈利模式,并迫使銀行加大中間業務的拓展,尤其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會更加迅猛。盡管我們調研的兩家支行在銷售銀行理財產品過程中都未出現過風險。但隨著銀行理財產品的快速發展,出現風險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影響銀行業務穩健經營、影響區域金融穩定的因素依然存在。
選好產品,竭誠為投資者服務
要有選擇地發展銀行理財產品。縣域銀行業要根據本地區經濟金融發展的實際,多作理財市場方面的調查研究,了解投資者的需求,有選擇地發展銀行理財產品業務。在選擇理財產品時,既要考慮到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也要考慮到風險的防范。對于不滿足于儲蓄利率,又不愿承擔本金損失風險的普通投資者,比較適合的理財產品應該是保本型的理財產品,而對于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較強且有一定經驗的投資者,就需要為他們提供一些非保本的結構型的獲利高的理財產品供他們選擇。銀行在為投資者辦理理財業務時,要注重為投資者設計個性化的資產配置方案,要根據科學的設計流程,為投資者提供專門的測試,了解掌握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根據測試的情況,結合投資者目前的財務狀況和未來的資金需求,為投資者設計出個性化的資產配置方案。發展理財產品,銀行既要考慮自身的利益,同時也要充分考慮投資者的利益,要努力實現銀行理財產品業務的良性發展,可持續發展。
加強培訓,提高銀行理財人員專業素質
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重視發展銀行理財產品,做好銷售工作的同時,一定要加強風險的防范和管控,理財產品不是儲蓄存款的替代品,應該由專門的部門和專業的人員進行操作,要把好產品銷售的每一道關口、每一個環節。管控好風險,是發展銀行理財產品的重要前提。做好這些工作的關鍵是有一支專業能力較強的銀行理財人員隊伍。需要采取多形式的培訓模式,切實提高理財人員的專業素質,促進銀行服務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理財人員除了專業素質的提高,還要把金融職業道德的培育當作大事來抓,并常抓不懈。在把好險關的同時,盡可能多為投資者著想,特別是在向投資者介紹理財產品時,既要介紹理財產品的收益情況,更要把存在的風險明白告知。必須堅持銷售銀行理財產品要充分尊重投資者個人的意愿,不能使用不正當的手段,誘導和欺騙投資者,“以貸款搭售理財產品”的做法也是有背金融職業道德的,同時也是違規的。銀行銷售理財產品的人員要與投資者保持溝通和聯系,遇有情況及時溝通聯系,預防和管控好可能發生的風險,切實保護好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本文作者:趙加祥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嵩明縣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