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貧困生教育理論與實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高校貧困生思想現狀
總體上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和心理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因更多地體味到生活的艱辛和求學的不易.他們大都具有一種“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成熟感,謙虛順從、辦事認真,艱苦樸素、勤奮節約,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生存現狀。同時,其特殊的家庭背景如父母文化水平底,或者家庭殘缺,或者家庭突遭變故等,加之經濟上的沉重負擔,使得他們普遍存在一系列思想題。
1.自立自強意識淡薄。一些貧困生對國家、學校等存在著依賴心理,他們認定進了校門,校方決不會由于貧困把自己趕出去。錯誤地認為自身的貧困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理所當然應該得到社會和學校的資助,并以接受這些補助而心安理得。自己不想著如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緩解生活的困難,只知道坐享其成。貧困使得一些學生抱怨自己生活境遇,感嘆自己出身不好,社會不公。把困難想象得過于嚴重,缺乏與困難和貧窮作斗爭的意志與勇氣。在生活上卻不注意勤儉節約,追求高消費,不愿參加稍微艱苦一些的勤工助學活動。也有一些貧困生認為刖人天生就比自己優秀.無原則地迎合別人,沒有獨立的人格,缺乏自:自強的奮斗精神。
2.缺乏感恩意識。目前中國已告別_『公費時代,但遺憾的是中闞大學生并未網此而確立“自立求學”的新觀念。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在實踐中,我們發現一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思想上程度不同地存在著“等、靠、要”的思想,申請困難補助及各種資助時十分積極,對勤工助學及其他一止匕社會公益活動卻缺乏興趣,對政府、社會和學校給予的幫助覺得理所應當,缺乏感激之情、報效之心。甚至把“貧困”作為資本,認定禮會會讓⋯個窮人的孩輟學.從而四處伸手,而且把得到的錢J與自己經濟條件相稱的消費上。
3.自卑心理嚴重。貧困生產生心理問的根源丁其具有較強的臼卑感,自心是與強烈的自尊相碰撞而產生的。與當代所有大學生一樣,貧困生富有理想,L£L渴望成才,有著同樣強烈的求知欲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但是,與一般大學生相比,惡劣的生存環境使貧困生較為敏感,自尊心也相對更強,他們更珍惜來之不易的學機會.但入學后他人的諸多反差對他們的心產生r人的沖擊,諸多的反差往往使貧困生在心理七適應,從而造成了自尊內卑心理的強烈沖突。
二、貧困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對策
1.開展感恩教育.促進學生自愛..加強經濟困難學生的誠信、感恩教育,增強他ff】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獲得社會的種種捐助的同時.使自己在這一過程當巾完成人格的造。例如,經濟困難學生可以經常參加學校的志愿l者活動,用自已的經去影響身邊需要幫助的同學。開肫“受助者助人、把愛心傳遞”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f{JJ經濟難大學認識到.自己不僅可以得到)jlJ人的幫助,而且有更多的弱勢群體在等待自己的幫助、讓他f『】通過公益活動存奉獻豐十會中升華自己、增強信。通過開展宜傳教育活動,引導受助學生在活動中接受教育,培育感恩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開展“母愛校閱行”主題教育活動,邀清部分學生的母親從家鄉走進校同,兒她們Lj學共度一天的時l光,讓學生家長體驗孩予豐富多彩的火學!活,感受孩子們的所思所想,以增進對孩子的了解l川時,讓學生允分理解父母對子女的殷切希望,增強感恩意漢,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提升能力.以實際行動【嘲報社會將感恩意識教育同社會主義榮辱艦教育相結合,腱“知榮辱、曉感恩、學先進、促和諧”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通過聽專家學者父于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學習輔報告、參加一次感恩體驗、實現一個感恩愿望等活動,堵育高尚的道德情感,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組織受到資助學生巾小學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結對子,開展“~一幫⋯”的實踐活動,使他們從幫助他人并受糾他人尊重的過q1體驗助人的快樂,領悟人生的真諦。為了幫助貧學生樹服務、感恩意識,鼓勵貧學生通過參加公益活動得到鍛爍、獲得資助,硬求所有獲得囝家獎學金、家勵志獎學金、陽家助學、豐十會資助金的學生群體,利用課余時間在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方面參加一定量腦力或體力勞動的活動,一方面使那些思想覺悟比較高、想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來回報社會的學生,可以在不被人譏諷挖苦的情況下,沒有顧慮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此來回報社會對自己的關愛。另一方面,又使那些認為得到資助是天經地義的學生有適當的壓力,有助于引導他們在奉獻社會、服務他人的實踐中逐步養成為他人服務的習慣,并在實踐中將這種習慣內化為自覺行為.樹立助人為樂的思想。
2.加強對貧困大學生自立自強精神的教育。開展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直接目的是扶貧.緩解學生的生活壓力,幫助學生順利地完成學業,但是其根本目的應該是“強志”,希望通過物質上的資助讓他們感受到國家、社會、學校大家庭的溫暖,獲得對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增強學生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樹立熱愛祖國、回報社會的信念。在經濟困難學生中尤其突出艱苦奮斗、勤儉節約、自立自強教育,通過教育幫助貧困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_l_定期開展挫折教育和樸素生活等主題活動,幫助貧困生在親身體驗和指導老師的分析過程中。樹立起不怕困難的思想和戰勝困難的勇氣。實行資困中心與學院心理健康中心的聯合.關注貧困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和心理上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切實解決其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學校各級團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勵志活動.讓受助學生參加公益勞動,樹立自立自強、克服困難的信心,畢業后自愿向學校愛心基金捐款,努力培養自強奮進、回報社會的責任感。
3.加強對貧困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叭藷o信而不立”,我國歷來就是一個崇尚信用的國家,從造字結構看,“人言即信”就是我國對信用的重視。“明禮誠信”、“言必信,行必果”等道德準則亦是崇尚信用的體現,在當今社會,信用記錄被稱為公民的“第二身份證”,良好的信用是個人賴以立人、立業、立世的最重要的資本。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誠信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以活動為載體,組織黨團組織、班級加強法規、法制意識宣傳,結合黨員先進性教育和團員先進意識活動,進行誠信教育,并貫穿于學生成長、成才教育的始終。貸款學生在校期間,堅持進行信用意識教育。為了使學生恪守信用,認真履約,將誠信教育與學風建設結合起來抓,開展做人誠信教育、還貸誠信、考試誠信等系列“嚴謹治學.誠信做人”主題教育活動,使同學們充分認識到誠信在人生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堅持“三封信”制度,即給貸款畢業生的一封信,給貸款學生家長一封信,給貸款學生所在單位一封信.使貸款者貧困意志依然堅強。獲助學習更加刻苦,牢固樹立刻苦學習,學成后努力回報社會的信念,同時進一步認清違約給學校、個人、社會帶來的不良影響和嚴重后果。學校及時組織對貧困學生進行助學貸款的誠信教育,舉辦信用教育講座,邀請銀行的同志為學生做專題報告會,向貸款學生宣傳全國個人征信系統的情況,說明誠信品質在市場經濟時代的重要意義和作用;進行貧困學生承諾儀式,對自己在校期間必須達到的學習目標和德育實踐目標等進行承諾;組織貸款學生觀看誠信教育片;廣泛開展“誠信天下行”討論和征文活動。同時,在畢業生離校前,組織有貸款的畢業生簽訂還款確認書,讓他們在確認書中作出誠信承諾。
4.加強對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貧困生產生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樹立正確的貧困觀。學校應通過咨詢、講座、樹立貧困生先進典型等多種途徑,讓學生認識到貧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貧困而喪失追求理想和實現抱負的信心。人窮但不能志短,清貧的生活更能鍛煉一個人的意志:教師應教育學生正視現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貧困生沖破貧困對其自身認識的束縛,加強自立自強觀念教育,調整心態,努力消除自卑,樹立信心.他們最終將會戰勝自我,遠離心理貧困。對此,高校學生工作部門可以經常組織經濟困難學生參加一些素質拓展活動,在訓練中鍛煉他們克服困難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堅強意志。l2]此外,還應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為貧困生提供良好的疏導、排解渠道。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總之,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已經不再局限高校的校園界域之內,它已經成為涉及面廣、影響力大的社會問題,對于高校來說,給予貧困生經濟資助,僅僅是完成了資助工作的一半,而其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受到更多的重視。只有將經濟資助與精神資助二者有機結合,雙管齊下,才能拓展貧困生救助的路徑,促進貧困生身心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