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道德教育的分解與重組管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重組的基本內涵
德育教育中“重組”的詞義通常是表示“整體、綜合、滲透、重組、互補、凝聚”的意思,其意義主要體現在:整體協調,即將道德教育的各學科視野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忠、孝、勤、儉”等個要素組成有結構的整體,協調運轉,產生最大化的功能;滲透融合,從內容到形式密切聯系,形成不可分割的道德教育整體;過渡銜接,促使個階段的道德教育形成有機的整體,合理銜接,連續過渡,減少斷層;互補互促,道德教育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各要素要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德育對象的整體素質和諧發展,促進其道德素質的可持續發展。重組是以多樣化為前提的,正因為如此,它才具有很強的包容性。道德教育的多元重組包括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宏觀層面的重組指多學科視野的重組,包括道德教育的思想、理論、目的、結構、學科和模式的重組,特別是在道德教育促進人的現代化上認識和中華傳統美德認識的重組。中觀層面的重組主要指教育尤其是學校教育中各種教育力量、教育影響的重組,形成道德教育的整體合力。微觀層面的重組主要是道德教育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要素的重組,包括教育內容、教育過程、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形式的重組。
二、重組論道德教育中的中華傳統美德教育:
范式的重構與轉型重組論道德教育實際上還包含著三個內在的要素,即結構、關系和系統,對這三種要素的理解,或者說對于包含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整體結構系統性的理解,注意到實際操作方式的重新構建和形式轉型,是真正理解重組論道德教育思想的關鍵。
1.有序的結構是重組論道德教育的基本內涵
當我們的德育系統處于有序狀態時,整體作用明顯大于部分之和;而當系統處于無序或紊亂狀態時,整體小于部分之和,在這種情形下,整體功能趨于癱瘓。我們學校的德育工作如果能重組學校、家庭和社會,甚至更多教育力量的參與,我們的教育效果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我們的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必將與現代道德教育相滲透和結合,其中的“忠、孝”與我們大力提倡的“愛校、愛家”“、勤、儉”和“艱苦樸素”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2.有機的聯系是重組論道德教育的本質體現
系統整體的性質和規律只存在于各要素的有機聯系和相互作用中,各要素的孤立活動的特征不能反映系統整體的功能和特征。同樣,道德教育不是凝固不變、孤立存在的,總是在同外部環境的有機聯系、相互作用中調整自己的要素和結構。老師們經常采取“聯系家長”,學校“開辦家長學校”等等方式,就是因為認識到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不可分割,即便遇到再多困難、阻力和不理解,也要堅持兩者的統一性。
3.情境教育”系統是重組論道德教育的意義存在
我們的受教育對象總是生活在一個道德教育環境之中。這種情景場是某一時刻的情景的總和。他們的行為完全是由當時的情景所決定的,是人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我們可以形象地稱它為“道德教育場”。一個道德教育場就是一種富有動力的整體,或者說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動力系統,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會對其他部分產生影響。需要指出的是,重組論道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組問題是有區別的。道德教育的重組問題只是一種關注和討論,它既可以提出德育可以走向重組的結論,也可以得出德育不可能實現多元重組的結論。而重組道德教育既是一種教育發展的目標定向,使目前尚未真正重組的道德教育包括我們的中華傳統美德教育走向創造性的多元重組,也是一種有別于既有研究的新的學術視野和現代德育理念。
作者:宣峰單位:江蘇省無錫汽車工程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