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道德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高中政治教師在進行政治教學中,要做學生知識的傳播者,做學生思想的引導者。作為一名從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教師,不僅僅要向學生傳授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高中政治課堂能夠充分發揮育人功能。“育人”要先育“三德”,即做人之德,做事之德,立身之德。做人之德,就是以誠實守信為核心,以“五愛”為主要內容的道德規范作準則立身做事;做事之德,當以事業心和責任心為核心,這是至關重要的;立身之德,就是樹立科學的發展觀,追求發展追求自我完善。高中政治教師在課堂上應承擔起這“三德”教育的責任,做好對學生“三觀”教育的正確引導,要引導我們的學生學會做人、做事、立身,讓學生能夠辨證地分析當今社會存在的一些不良現象,而不是隨波逐流,讓學生在以后真正承擔起社會責任。
二、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道德教育方法
首先,教師要在思想上要重視道德教育。“正人先正己”,作為高中政治教師,自己要獨善其身,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積極的人生態度,崇高的人生理想和極強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要做好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做一名傳授知識,傳播思想的教育家,做學生精神世界的引導者,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將德育目標作為高中政治教學設計的主線,貫穿課堂始終。在課堂上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注重對人生信念的理解。筆者在進行高二《哲學與生活》模塊的實際教學實踐中,把知識點分成塊,每一塊知識設計一個主題,進行主題化教學,如,理想信念篇——認識的過程,愛國主義精神篇——實踐與認識,生命的意義篇——實現人生價值,人與自然篇——世界的本原及社會發展規律,學業與事業篇——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等等。把每一塊知識所選用的教學資料都形成一個教育主題,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其次,教師要了解高中學生的成長特點。高中階段正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三德”教育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的“三觀”教育,因此高中階段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樹立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形成健全的人格。“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信念才是高中生學習進步的不竭動力。遠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才是學生學習的方向和動力。在他的讀書時代曾以“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為信念,激勵自己不懈的努力。因此,教師要教育當代高中生有一定的時代使命感,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而不應該只追求物質的東西而功利地學習。面對中國當代社會道德滑坡的現狀,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成長特點,更加注重學生的理想信念的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滲透到我們政治學科的課堂,發揮政治課堂的德育功能。最后,教師還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把道德教育滲透到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做到以點到線,使德育目標成為教學設計的主線。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也要抓住學科基礎知識這條線,落實基礎知識,兩條線平行進行,既互不干擾,又相互照應,相得益彰,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筆者在講《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這一課時,選用的了當前大家最關注的熱點話題——中日釣魚島事件作為教學材料,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引起國人強烈憤慨……,首先給學生們觀看了一段相關視頻,然后層層遞進地提出幾個問題,通過這幾個問題的設定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同時也滲透了德育目標,激起學生的愛國熱情,最后我發起倡議:當代的高中生要“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讀書”,堅定了學生的學習信念。整節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學生們的情緒也先是由于觀看日本對中國人的殘害視頻帶來的低沉到最后激發愛國熱情的高漲,這節教學效果非常好,原本一堂枯燥的哲學課不再枯燥,不僅僅是哲學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可以很好地滲透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也是每個學科的任課教師的職責。當然,要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堅定的人生信念,還可以在教學中引用一些經典名人傳記等教學素材,豐富的教學素材發揮的作用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能在課堂上找到心靈的雞湯,明白人生的意義,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作者:胡金星單位: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