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道德教育貫通性淺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個人的德行修養是道德教育的結果。學無止境,不僅是指知識的學習,還包括道德的修行應伴隨人的一生。個人成長的環境尤為重要,社會需要將德育鉤織成一張道德之網,橫縱貫通于每個人的生活中,使道德行為成為每個人的行為習慣并持之以恒。
關鍵詞:道德教育;縱向貫通;橫向貫通
道德是人類產生以來在長期的共同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一種人們生活極其行為準則和規范。中國作為文明古國和禮儀之邦,對于道德的沉淀積累經歷了從“仁、義、禮、智、信”到“忠、信、孝、悌、禮、義、廉、恥”等道德信條。品德,即品質道德,是指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準則和規范行動時,對社會、對他人、對周圍事物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的思想行為傾向。品德是思想道德規范在個體身上的具體體現,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標和結果。品德的形成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受教育的結果,可以說個人品德修養是道德教育的外化。詹姆士•威爾遜和喬治•凱林提出的破窗效應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效仿,甚至變本加厲。人們終將進入社會,在社會這個大環境里,人們的思想觀念甚至行為或多或少都會被周圍的人、事物所影響。道德觀亦如是。在我國,思想品德教育始與幼兒園教育,中學直至大學,思想品德教育并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不同的名稱用“灌輸”方式進行。近幾年來,老人摔倒“扶不扶”,路人求助“幫不幫”,發生車禍“管不管”竟然都成為了引發人們討論的話題。可見,社會大環境促成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有人因為信任而遭到背叛,有人因為做好事而遭到誣陷,更有人遵循自己道德誠心幫助人而受到欺騙,而這些事情因為媒體、信息通訊的發達傳播不盡快且廣,甚至有夸大態勢......一系列的原因導致人們之間越來越不信任。因此,影響人們道德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環境。道德大環境的構建十分必要,這就需要道德教育貫通于每個人的一生還有他的周圍。將每個人網羅于社會道德教育的大網里,每個人都遵循道德的準則。道德教育的貫通,不僅僅是學校德育的縱向貫通,還要學校、家庭、社會德育的縱向貫通,橫向、縱向貫通性教育綜合起來,道德教育相信會受到一定的效果。
一、道德教育的縱向貫通
個人的品格修養一旦形成幾乎是伴隨終生的,這就是“本性難移”,本性的形成需要從小開始教育,老人常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可見個人品德是從幼兒時期開始形成了,因此,家庭道德教育在幼兒時期道德教育階段起至關重要的作用。要養成良好的品德修養,品德教育就必須貫穿于一個人的一生,如果將品德教育從幼兒貫穿到大學成為一門必修課例如通過學習品德高尚歷史人物,學習道德寓言故事,品德修養好了,學習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被人接受。近幾年來,我國恢復了對傳統文化的學習,這正是我國學校在重視幼兒道德教育的體現。我國學校將道德教育從小學到大學都當作一門課程來學習,程度還不夠,道德教育還需要貫穿于其他科目中。社會是每個人的最終歷練場,現實生活還可能會將在學校形成的道德意識推翻,所以社會的道德環境的構建就顯得極其重要,這就需要德育的橫向貫通。
二、道德教育的橫向貫通
第一,進行初為父母的培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為人父母首先要做的事是給孩子樹立榜樣。家庭的構建需要雙方學習如何做好父母。社會可以建立培訓為人父母的學習機構,學習如何教育培養孩子的德行。第二,成立真正的個人電子誠信檔案。科技的發達使電子檔案一體化成為可能,不僅在學校,在企事業單位等各行各業配合建立成員的電子誠信檔案,檔案伴隨人的一生,將個人成長的有關其德行具體事件點滴記錄在電子誠信檔案里,好的給予鼓勵,壞的加以批評,鼓勵和批評建立特定標準,而不是簡單的個人給予的評價。第三,建立公民道德體系,將個人電子檔案歸于道德體系中,使道德評分真正成為升學、工作的晉升的一道道德門檻,讓人們形成道德意識,培養人們的道德行為并使之成為習慣。第四,構建和諧道德環境。明確道德行為賞罰機制。媒體發揮正能量,行使其監督職責。傳播道德正能量,批判破壞道德準則的事件,營造一個良好的道德環境。道德環境的構建是靠每一個人,每一個單位,在國家的指引下去接受道德教育,遵循道德準則。如果,社會沒有一切違背道德底線的行為,每一個人都心存對社會的道德責任,為社會的文明和和諧作出自己的一點點貢獻,正如所說“未來中國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機,不是金融危機,而是道德與信仰危機。”因此實現道德教育的貫通性,為道德教育創造一個健康的氛圍,道德領域的和諧指日可待。
作者:成雪松 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