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就業誠信創建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伴隨著教育產業化和高校的持續性擴招,以及傳統的定向分配政策向自主擇業的變化,我國的高校畢業學生群體規模越來越大,再加上經濟形勢的波動和有限的就業崗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越來越激烈。許多大學生為了能夠獲得一份工作機會,而不惜犧牲自己的誠信。大學生的就業誠信缺失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筆者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分析,認為大學生就業誠信缺失主要表現在如下幾點:
1.1編造虛假簡歷
當前的就業模式比較單一,主要是招聘單位招聘信息,大學畢業生填寫并發送簡歷,招聘單位篩選簡歷確定復試人選。因此,簡歷就成了大學生獲得面試的幾乎是唯一的環節。一方面是大學畢業生為了能夠獲得下一輪競爭的機會;另一方面是招聘企業面對海量的簡歷,只能通過簡歷中的一些關鍵信息,如畢業學校、獲得證書、在校成績等來進行篩選,同時招聘單位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檢驗簡歷內容的真假。這樣,編造虛假簡歷就有了其滋生的土壤,成為大學生就業誠信道德缺失的第一個表現。
1.2在面試環節不誠實回答問題
大學畢業生通過簡歷篩選之后,就進入了筆試和面試的環節。在筆試環節,由于考官的監考以及題目的統一,造假的難度很大。但是在面試環節,說假話,不誠實往往不容易被發現。
1.3單方面隨意毀約
在大學生畢業前的最后一年,數量龐大的招聘單位開始陸陸續續地進行大學應屆畢業生招聘。這樣,大學畢業生經常可以在畢業前的一年里獲得多份就業機會,這樣,對于大學畢業生來說,就有了一個選擇。再加上幾乎為零的違約成本,大學生可以不斷的筆試、面試,不斷地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并不斷地拋棄舊的單位。
1.4大學畢業生就業后不愛崗敬業,頻繁跳槽
近幾年來,以證券、保險等行業為代表,員工跳槽現象或者是行業員工流動性非常頻繁。雖然說這和行業有一定的關系,但是也不能排除大學畢業生在整個就業環節中養成的誠信缺失的習慣。頻繁的跳槽不僅對就業的單位造成損失,同樣對大學生的個人職業生涯也沒有多大好處,從整個社會角度來說,頻繁跳槽嚴重不利于個人的職業生涯。這就構成了大學生就業誠信道德缺失的第四種表現。
2大學生就業誠信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就業誠信道德缺失的形成不是單方面原因造成的,而是許多復雜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表現在:
2.1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經濟獲得了高速的發展,這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主流趨勢。但與此同時,市場經濟下也出現了一些不良的副產品,其中的一個表現就是社會誠信的缺失。如食品企業為了賺錢,不顧百姓的健康,濫用食品添加劑,甚至有毒物質等;也如某些企業造假販假,不顧自己的誠信等等。而這些不誠信的企業和個人,在得到利益之后風風光光,對大學生群體也產生了負面影響。許多大學生受這些現象的影響,覺得沒必要勤奮刻苦,只要投機取巧即可。
2.2高校對大學生的就業誠信沒有足夠的教育
當前,許多高校對于畢業生的就業,只追求盡可能高的就業率,而對大學生在就業中的誠信問題漠不關心,甚至也有許多學校為了能夠在就業率上達標,而幫助大學畢業生來共同造假。
2.3應聘造假成本低且不易被發現
招聘單位在招聘的環節,往往能夠收到海量的簡歷,也經常要對大量的畢業生進行海面。這樣,大學畢業生不用花費多大精力,就能夠炮制出一份優秀的簡歷,同時由于招聘單位受時間、成本等的限制,往往不去花費過多精力去核實畢業生應聘信息的真假。這樣就為大學畢業生造假創造了土壤。
2.4招聘單位的要求盲目虛高
在實際的招聘環節,許多的單位都僅僅是因為別的單位招聘條件高而盲目提高要求。如不論是否在工作中需要英語,都統一要求應聘者的英語達到六級以上,或者統一要求學生能是學生干部。面對如此虛高的招聘要求,大學畢業生“被迫”創造條件,提高自己的“身份”,為的就是能夠獲得一個就業機會。
3對大學畢業生就業誠信道德缺失的對策
造成大學畢業生就業誠信道德缺失的原因既有社會的原兇,也有高校的原因,還有大學畢業生個人的原因,因此,筆者從社會、高校、個人三個方面提出建議:
3.1從社會的角度來說,應該構建一種誠信的監督機制
大學生就業誠信道德的缺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會誠信風氣的影響,因此構建社會誠信就首當其沖。社會誠信體系一方面包括對政府信用、經濟信用、法治信用、道德建設的鼓勵和宣傳,一方面也包括對社會不誠信行為的嚴厲懲治,如對通過欺騙等投機取巧獲利者的懲罰等。
3.2從高校的角度來說,要改革現在的就業率指標和提倡學校的誠信表率
只有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考核由單純的就業率轉化為多元的考核手段,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校對學生就業不誠信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與協助畢業生造假等行為。另一方面,高校作為一個主體,也應該充當誠信的表率。高校本身的不誠信,對塑造學生的就業誠信有著嚴重的負面影響。
3.3從大學生個人的角度來說,要養成誠實守信的品格
包括就業誠信在內的大學生誠信是大學生本身價值的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形式,許多單位看重大學生也是因為大學生所具備的兩方面素質:知識和能力。另一方面來說,大學生求職者所具備的真實能力,最終會因為單位的實習或試用而了解,這樣大學畢業生曾經的造假行為很可能成為其職業生涯的絆腳石。因此,大學生個人也必須要認識到培養誠信品格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