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大學生心理問題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大學生心理健康是促進個體人格完善和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
當前,國內高校正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是培養大學生個體完善的人格,實現大學生個體全面充分地發展。心理健康水平是個體人格的重要體現,大學生具備了健康的心理狀態,就可以充分適應學習和就業等壓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專業學習當中,積累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知識儲備,為大學生走向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此外,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將極大地促進大學生個性和氣質,例如大學生群體的朝氣蓬勃、勤于思考、樂觀向上等良好的個性和氣質,都是大學生群體心理健康狀態的直接體現。
1.2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專業教學工作水平
在高校專業課教學實踐活動中,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將直接決定專業課教學工作的開展情況。這是由于大學生群體心理健康狀態良好,將會極大地刺激和帶動大學生個體的求知欲望,更加樂于學習和接受新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也能夠逐步培養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產生對所學專業持久性地學習興趣。反之就會對專業課教學內容產生枯燥感和厭惡感,進而對專業課學習產生畏難和抗拒情緒,非常不利于專業課教學水平的提高。
1.3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為高校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
作為高校管理工作的主要對象,大學生群體具備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將為高校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大學生群體具備了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就能對高校管理部門的管理工作給予足夠的理解和支持,理智客觀地對待高校管理部門提出的新政策和新要求。開展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在根本上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對高校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2現階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性問題
2.1教育方式相對單一,教學效果難以得到切實保證當前國內大多數高校采取課堂教學的方式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種教育方式具有單向度的特征,不利于培養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包含許多內容的綜合性教學科目,單純地番堂教學的方式,不但人為地減少了教學工作內容,而且很難形成完整的學科教學體系。長此以往,非常容易導致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教學效果難以得到切實保證。
2.2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業化水平不高許多高校采取思想政治課教育課專題教學的方式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還有一些高校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T作作為心理學學科教育的一項教學內容。部分高校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舉辦大學生心理咨詢活動和知識講座等方式,代替專業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許多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都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背景,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也就難以從根本』二掌握學科教學工作的規律。
2.3高校教育資源沒有得到有機整合
當前國內高校在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沒有注意充分利用高校豐富的教學資源,將這些教育資源進行有機整合,特別是沒有充分發揮高校政治輔導員的作用,這是對高校教育資源的一種變相的浪費。3對于進一步提高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建議和思考筆者認為,未來進一步提高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主要應從高校、教師和政治輔導員及大學生群體i個層麗共同努力和推進。
3.1高校要盡快轉變觀念,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對于高校管理部門來說,應當盡快轉變觀念,切實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在教學管理和學科體制改革過程中為心理健康教學工作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在學科建設、課程設置、教師選派等工作上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支持,盡快扶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獨立的學科體系。特別是在心理健康教學方式革新工作上要盡快探索適合學科教學特點的教學方式,改變單一式和重復化的教學模式,堅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科建設的專業化,切實提高教學水平。
3.2要有機整合高校教育資源在堅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工作學科建設專業化的同時,還應當注重整合和利用高校內部的優勢教育資源,特別是專業課教師和思想政治輔導員隊伍,都可以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專業教師可以利用專業課教學過程,指導大學生建立積極健康的心態和樹立勤奮刻苦的學習態度。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則可以在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切實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3.3大學生群體應當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對于大學生群體來說,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一方面需要通過積極參與心理健康學習,提高知識轉換能力。另一方面要善于疏導不良情緒,逐步提高自身修養,帶動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