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德育工作強化必要性管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當代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概述
(一)思想空虛,情感泛濫
大學生活比較自由,大學生們往往對學習和生活無所適從,沒有時間觀念,沒有職業生涯規劃,心理失去平衡,經常感到心里空虛,精神封閉,無法面對困難和挫折,心理脆弱,有的甚至人性扭曲,輕者自卑抑郁,重者輕生厭世。這些都是德育教育工作不到位對學生長期缺乏關愛的結果。情感泛濫主要表現在大學生中談戀愛、同居現象嚴重。無視道德倫理和道德規范,在校園里勾肩搭背,相抱而吻,從不避讓,不躲不讓。個別男生朝秦暮楚,勤換女友更是家常便飯。
(二)偷盜、打架斗毆等惡性事件時有發生
現代大學生中小到偷盜日化、衣服,大到偷盜電腦、現金、電動車等現象時有發生,大部分是學生所為,對高校內部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且這類案件呈上升趨勢,可見大學生違法犯罪問題令人擔憂。大學生由于相互之間的矛盾,經常發生打架斗毆現象,參與人數多,不明事理,糊涂參戰,極易引起刑事案件。有的矛盾激化,不計嚴重后果,動用刀具,使人致殘或喪命,事后追悔莫及。
二、加強大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大學生在高校學習期間對于形成正確、成熟、穩定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具有關鍵作用,加強對大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可以提高他們識別和抵抗錯誤思想和文化的能力,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熱愛社會、積極向上、奮發圖強、遵紀守法、艱苦奮斗、團結協作、思想堅定的情操,全面培養高素質人才。隨著國家經濟形勢全球化的發展,加上互聯網信息時代的來臨,西方思想觀念和意識形態對當代大學生產生了不同的影響,信息網絡的開放性、寬廣性對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道德水準以及身心健康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也是德育教育和德育工作者面臨的必須解決的問題,加強德育教育是使當代大學生能夠適應成長環境和外部資源影響的需要。
三、加強大學生德育工作的對策研究
(一)明確育人目標,完善學校、社會、家庭相結合的德育教育新機制
高校要重視學生的德育工作,充分發揮黨團組織,黨政干部教師及全體教職工的作用,建立與完善一支高素質德育工作隊伍,加強對隊伍的組織與培養。把關愛學生、引導學生納入到重要的教育工作內容中。開展德育課程,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自身人格,使大學生勇于面對困難,敢于面對問題,全面提高和發展自己。幫助大學生正確處理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解救那些處于彷徨、痛苦和墮落中的學生,引導學生自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要在大學生中開展法制教育,培養大學生的愛法、尊法、守法意識,營造和諧、守法校園。社會要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要加大對黨政方針、路線的宣傳,政府、工商、文化、治安、教育等部門要加強對學校周邊網吧、游戲廳、電影院、出版物的檢查監督,加大對學校周圍環境的治理。凈化網絡環境和文化市場,防止不健康的思想和文化對青年大學生的影響和毒害,為加強大學生德育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學生家長要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定期與學生溝通交流,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支持、理解、鼓勵子女成才,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二)完善大學生德育課程,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在德育課程中,要以社會主義現代化政策、理論為依據,對大學生加大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宣傳和宣揚中國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和文化,使學生具有強烈的民族榮譽感和責任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強化對學生社會的責任意識,進一步加強團隊精神的教育,增強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團隊意識。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心理講座,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加強對大學生就業的指導和建議,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成為社會可造之才。
(三)發揮教師育人職能,全面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質
“德高育人、學高為師”,教師與學生的接觸和聯系最多,最了解學生的學習和心理狀態,教師人格行為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對學生以后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發揮育人功能,提高自身道德修養,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要把學生的德育工作長期堅持下。要加強自身的修養和素質,全面提高師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認真研究德育新課題,要研究如何把德育內容融入教育教學當中,加強學科之間的滲透工作,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質,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
作者:樊華單位: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