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情感教育的德育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知識內容
我國近代教育學家夏沔尊先生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好像水池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也就是說,沒有愛和情感,就沒有教育,老師只有真誠地關愛學生,在面對學生時才會產生親切之感,形成自身的愉悅心境和教學情感,激起學生在情感上的共識。教育的功能不單單是知識內容和經驗的傳遞與更新,更多的是挖掘學生內在的情感認知及道德情操。作為一種人性與靈性的感情教導,在現今教育改革中,直接起到了推波助瀾的積極作用。老師想要激發學生對德育學科的真摯情感,應該在所授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給教授的知識注入自身情感的色彩。技工院校所使用的德育教材豐富多彩,包含著極其豐厚的情感因素,教師要積極挖掘學生潛在價值信息,激發學生情感的波濤,說理清晰、條理明確、舉例得當固然重要,而激發學生感恩的心弦更為重要。情是理的華麗的外衣,無情,很難讓人接受;無理,情也慢慢失去了它原先的色彩。情與理相互依存和滲透。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只有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情感,才能激起他們的熱忱去投身學習。
二、教學過程
情感,作為傳遞知識的媒介,通過這個媒介學生才能得以“消化”與“吸收”所學的知識。教學想要發揮出其有效作用,就必須觸動學生的情感和意志,觸及學生精神深層面的需要,促進學生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變得更自主和深刻。在教學的進程中優化德育課堂教學情境十分重要。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學有著尤其顯著的特征,學生厭惡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他們更加喜愛于貼近生活的案例。創設恰當的情境教學是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在良好的教學情境中,老師“引而不發”,讓學生在疑問中自行探索和發現,這是教學的“核心價值”。而傳統教學方式通常只是直接將結論教授學生,忽視了學生進行自主探索進而發現這一“核心價值”的過程,這樣學生是進行被動接受知識內容,而不是主動去建構知識,因此最終的教學效果將如何可想而知。首先學生在被老師尊重信任前提下,進行自主發展和選擇,教師不要拿標準條條框框來束縛學生的思維,尤其是德育學科的敏感問題。這樣對學生發散性思考問題的能力的培養有所阻礙。我們的任務是要讓任何一個學生都能夠將自己的見解充分發表出來,自主性的進行學習。技工學生在接收新知識本身就顯得很被動,如果我們還是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的獨立思維模式的發展極其不利。因此,德育教育需尋求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而探索更好更有效的教學途徑,開展多滋多彩的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動手動腦的活動空間以及彰顯才華的舞臺。
三、師生關系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如教師關心熱愛學生,對于學生抱有良好的指望,教師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肯定、贊揚及鼓勵;學生得到老師的鼓勵后,會引起對老師更真誠的信賴和恭敬,并且內心產生上進心、知信心和決心。大家都知道,通過獎賞,行為可得以被銘記,但不能由懲罰來拒絕行為。因此,動輒批評訓斥學生、對學生妄下結論是目光短淺的表現。然而,教師智慧的體現表現在,能夠從每一個學生身上發現獨特的閃光點。因此,不僅在任何學生正確回答完畢后及時給予肯定鼓勵,還應設計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來提出問題,來調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并且不要吝惜你對他們的鼓舞與贊嘆。這對于塑造學生民主的性情是十分須要的。教師不但是智慧的使者、知識的傳播者、文明的橋梁,同時也是學生人格力量的關鍵來源。教授知識的過程從實質上也表現了師生心靈碰撞、情緒情感交換的過程。在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加強師生間的心理相容性具很大的難度,但這一問題經努力還是能夠克服。有名同事,時常向我埋怨班級管理煩惱事,覺得學生的表現讓她非常頭痛,讓人認為這是一個沒有任何情誼的班級,師生關系極差。然而,在教師節當天,桌上擺著學生送來的鮮花,這讓我徹底改變了這個偏見。看到鮮卡片的留言,我的心里有所震撼,同時內心所觸動。教師如何進行教育很重要,它不在于批評、責怪、懲罰外在的行為方式,而是在于教師道德情感的傳輸方式是準確的,是否被學生接受和吸收。作為一名德育教師我有了些新的意見:在師生關系的磨合進程中,我們應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帶著博愛的心去關愛每個學生的生活狀況、學習狀況和思想狀況,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的信任,去傾聽每個學生的內心真實的體驗。只有這樣,老師對他的關注和鼓勵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師生之間才可以進行真正得到情感交流。
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道德教育應注入真摯的“情”,否則,縱然你有淵博的知識,靈利的口才,在德育教育過程中也都會顯得有些無法適應,由此來看,教師的情感素質是情感教學的一個重要來源。現今學生,因家庭條件優越,又多為獨生子女,父母長輩都順著其要求,這樣情況下讓學生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獨斷專行和其他不良行為。學生通過道德情感教育教學,在教師個人人格魅力的影響下,來幫助他們培養健康的人格特征,從而使情感變成影響學習行為的強大動力。在德育課堂教學結構優化的情感因素,是提高德育教學能力、效率和藝術的一個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不可缺少的方面來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通過有情的德育教育,達到促進他們的動機和態度的目的,更有利于個人和社會發展,成為精神和諧、身體素質,情感豐富的主體。
作者:肖助新葉小燕單位:浙江公路技師學院浙江公路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