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德育教學發展現狀(3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和網絡通訊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成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如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加強德育教學,成為被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德育教學途徑
一、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道德要求
(一)教育中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中學生在初中階段會對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進行自主的探索和思考,受到各方面的影響會形成不同的三觀,對待事物和人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由于年齡階段、視野等因素的影響,中學生的三觀是不成熟的,在對待和判別事物的時候會出現很多問題和困惑,如若這些影響因素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疏導,往往會影響中學生的三觀的正確形成。網絡上的思想和觀念良莠不齊,這就需要中學的德育工作者借用網絡文化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讓學生在正確的思想道路上學習文化知識,陶冶情操、弘揚正確的思想,在塑造心靈的工程中啟動積極向上的帶動作用,用真理武裝自我。
(二)幫助中學生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網絡上充斥著不同民族的文化和思想,正是借助網絡這一平臺,文化之間的交流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有很多思想和言論是過度強調本國思想和文化的,中學生在毫無自我保護意識下過多接觸這類思想容易導致淡漠本國的文化思想,甚至會出現輕視甚至是消解本國文化及本國身份的想法。這就需要加強中學生對信息處理的能力,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文化,而不是一味的崇洋媚外。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才是網絡文化的來源和根本,我們應該借助網絡推動和發揚我國文化的發展,而不是受到其制約。
(三)培養中學生的網絡道德責任
在游覽網絡期間,真正能夠起到約束作用的就是學生自身的網絡道德責任感了,這也是加強信息技術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原因之一。很多學生在初級階段的思想中,對待現實生活中的搶劫、詐騙認識的并不全面,在他們意識里網絡是虛擬的,因此網絡上的侵權行為和傷害行為并不受實際生活的法律保護,在網絡上可以為所欲為,結果導致很多青少年網上受害或者是欺騙他人,形成犯罪事實。中學生是青少年的主力軍,肩負著重要的社會使命和社會期望,因此對中學生的道德責任感的加強迫在眉睫,教師應該幫助中學生養成良好的網絡習慣,樹立正確的道德思想,增強學生的道德責任感,讓網絡世界為中學生合理使用,而不是讓學生成為網絡世界的犧牲者。中學生在網絡世界里應該學會尊重他人,嚴格遵守網絡道德要求,嚴于利己,在網絡時代樹立良好的中學生形象。
二、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加強德育的途徑
1.利用豐富校園生活,營造一種健康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為了更好地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規范,學校可以定期舉辦“校園網絡”文化生活節,從而讓學生了解自身的網絡道德習慣是否是正確的,應該形成怎樣的網絡行為。對于電腦熱愛者來說,可以通過這些活動展示他們的技能和聰明才智,把對網絡的真實情感展示出來。我們可以利用這兩個特點在網絡上開辦心理咨詢熱線,讓學生在“虛擬”的世界中吐露自己的煩惱和情感,教師可以根據這一活動對學生的現象給予正確的引導和鼓勵。
2.教師需要利用網絡,以更加自然的方式加強自己的德育影響力。很多教師認為德育教育不過就是對學生進行說教,這樣導致的結果往往是學生的不走心,甚至對教師產生厭煩心理,德育教育應該是師生之間的心靈上的溝通與交流。對于負責信息技術教學中德育教育的老師,應該加強其自身的網絡道德素質和網絡道德教育的操作能力,以自然的方式借助網絡社交、通訊軟件等工具為學生服務,這樣的一只德育教育團隊應該是思想水平高、網絡業務強、對學生思想狀況熟悉的教育工作者組成的。老師的業務素質是可以培訓的,日常生活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們所關注的熱點和話題,可以再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借助這些熱點話題展開教育,有意識地向學生傳遞正確的思想和網絡道德規范,引起學生的關注。
3.結合實際案例,增強德育說服力。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可以上網查詢相關信息的實際案例,也可以列舉身邊的事例進行講解,讓學生了解不良信息帶來的危害。在校園的廣播站、公開欄、板報等處均可以有目的性地展示網絡世界的危害后果,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觸道德規范,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辨識能力和分析能力,在使用信息技術的時候能夠保持一顆責任心,自身形成良好的信息系統,在面對不良信息時可以做到拒絕和分析。長時間積累后,學生的網絡習慣會得到培養和糾正,樹立正確的網絡意識。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信息技術科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課,開展對學生的網絡道德規范教育,而不是僅僅把操作教給學生。正確的引導會帶給學生一生受益的正能量,讓學生門以高素質、高道德的心態徜徉在網絡的海洋里,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網民。
參考文獻:
[1]劉曉梅.淺談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評價[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12).061
作者:薛江濤 單位: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團林實驗學校
第二篇:中職院校德育教學多媒體教學與傳統式教學的整合
摘要:近年來我國對中職院校德育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同時也應注意到,對于德育教育教學中仍然存在的教學方式方法陳舊等問題,這些問題已成為中職院校德育教育工作取得實效性的進展的主要障礙。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改變這一現狀,已成為每一位德育教育工作者急需解決的難題。
關鍵詞:德育教學;多媒體教學;傳統式教學
在現代科技條件發展的迅猛背景下,多媒體技術隨之產生,受到無數一線教師的青睞。新課改提出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這就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國務院在《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報告中指出將“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作為一項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指導思想,有著深遠的意義。德育教育作為中職類院校的一門必須科目。肩負著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重要責任,近年來德育教育教學中仍然存在的教學方式方法陳舊等問題,這些問題已成為中職院校德育教育工作取得實效性的進展的主要障礙。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改變這一現狀,已成為每一位德育教育工作者急需解決的難題。
1、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優勢與劣勢
現代多媒體技術伴隨科技迅速發展為教學等提供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它可以把聲音、文字和視頻資料有效的整合在一體,為學生提供更加生動形象的教學資源,便于學生更加直接的感受教學信息。多媒體技術的產生為教學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教學手段,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消極的影響,例如,教師的板書越來越少,教師課堂的應變能力學生的思考能力在減弱等一系列問題。
1.1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優勢
1.1.1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夠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學生可以通過視覺和聽覺直接接受這些教學資源,使原本枯燥無味學習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對學習內容加深了印象,使原本抽象的內容更加具體,便于記憶,提高了課堂效率。
1.12節省板書的時間,增加時間的利用率。中職類院校德育教育涉及的面比較多也比較廣,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提供大量板書來介紹重難點。教師提前設計好多媒體課件,可以迅速有效地展示在投影上,使學生可以一目了然的接受知識,節省了大量的板書時間,增加課堂效率。12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劣勢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增加了教師的惰性。教師可以一次性完成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在以后多次教學中反復利用,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方式不能得到更新,這是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也不符合社會對教師提出的與時俱進的要求。長此以往教師只是一味的進行大屏幕的解說,課堂的變通性缺乏,學生的思考能力也在逐漸的下降。
2、傳統式的教學的優勢和劣勢
2.1傳統式教學的優點:傳統式的教學為教師提供了黑板、講臺、粉筆等為數不多的教學工具。教師必須通過極為有限的工具,利用聲音和肢體語言來講解紛繁復雜的教學內容,這樣可以更加有利于教師掌控課堂。及時有效的發現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掌握程度,通過自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適時利用教學手段和調整教學進度。在傳統式的教學中,教師現代化科技的應用,這就要求一296一2016年6月教師對學科的知識內容和體系有更加全面的理解。通過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來引起學生的思考,使學生更加通過思考加深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2.2傳統式教學的劣勢:傳統式的教學由于教學工具單一,不能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形象,單靠教師的講解不能給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尤其是德育教學課堂,它需要大量的聲音和視頻影像來為學生提供教學輔助,使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案例,這些都是傳統式的教學不能所提供的,使缺乏課堂的生動性。
3、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式教學相結合策略
單純的現代多媒體教學與傳統式教學都不是能使德育課堂達到最佳效果,提高德育課堂達的有效性,必須將二者進行有機的結合。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來豐富課堂的容量,利用傳統式教學來及時的協調教學進度,使學生更有利于掌握。所以需要協調兩者共同發揮作用,來提高課堂效率。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協助傳統式教學進行德育教學,現代教育教學技術是由社會發展產生的新式教學模式,它能有力的補充傳統式教學的局限性,對于傳統式教學過程中缺點,能夠進行有效地輔助協作作用。
例如,中職院校的學生文化水平、道德素養差異很大,此時如果一味的利用傳統式教學,重視理論的知識傳授的單一教學模式并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這時除了要利用圖示和板書等傳統式教學方式外,應澎曾加一些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的輔助,針對一些相似的案例,搜取網絡上的一些視頻。通過讓學生觀看多媒體資料,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討論和老師的引導,才能引起他們思想上真正的重視,從而達到德育課的最佳效果。同時,在中職德育課堂教學中也不能一味的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應該根據學生和班級的實際情況,區別對待。比如說有的班級學生比較沉悶,課堂的學習熱情并不高,這時候我們應該多采用現代教學技術,用豐富課堂的呈現方式,迅速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再如,針對一些班級學生比較活躍,紀律性相對較差,這時如果我們繼續較多的采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會導致課堂失控。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多采用傳統式教學,便于教師整體的掌握課堂,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適時調控教學進度,實現課堂的最大化的效率。
在現代信息化社會,將傳統式教學與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技術相結合,既是時代的要求也符合學生的需求。教師只有將兩者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使它們在新課改背景下,德育教育教學一道亮麗的風景,使中職德育教育成為學生真正感興趣的一門學科,達到提高學生綜合職業素質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雯婷.網絡環境下中職德育工作的創新[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4仔).
[2]吳潔.大眾媒體對中職學生德育的影響及對策的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9.
[3]徐紅攀.整合傳統中學地理教學與信息技術輔助教學[J].中國科技信息,2012,11
[4]王洪錄.現代教育技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5]續曉紅.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優化政治教學,教學與管理,2013(11)
作者:孟炎炎 單位:南通工貿技師學院
第三篇:中職德育教學問題及策略探討
[摘要]在中職校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中職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認清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學對策去解決問題,提高中職學生的道德素質。
[關鍵詞]新時期;中職教學;興趣愛好;問題;對策
一、新時期中職德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中職校對德育的理解有誤
在絕大多數的中職學校中,學校過于重視學生專業課程的教育,卻忽略了德育教學對學生的作用。有些學校即使花費一些時間進行德育,也沒有真正深入,使得德育流于形式,很多教師和學生都認為德育只是規范學生行為的準則,適當了解就可以,沒有真正理解德育的重要性,這在很大程度上也誤導了學生,沒有實現德育的真正目的。
(二)對德育不夠重視
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中職學校仍然采取傳統陳舊的教學模式,學校對德育不夠重視,過于重視學生的就業率,只是一味地進行專業課程教學,而德育早就已經拋在了腦后,導致學生今后人生的發展阻礙重重。
(三)德育教學方式枯燥,學生失去興趣
目前中職學校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枯燥無味,教師也是應付了事,講課的模式千篇一律,內容沒有什么新意,沒有根據中職學校的學生現狀進行深入教學,不重視德育教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使得學生學習興趣低下,課堂效率不高。
二、解決中職校德育問題的相關措施
(一)灌輸正確的德育理論,創造積極的教育環境
想要進行良好的德育,首先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善于利用德育教學,通過德育教學潛移默化地改變和影響學生。不要只重視專業課程的教學,應該將德育教學與專業課程放在同一個標準上,并不斷使學生樹立新的正確的思想觀念,提高學校對德育的教學力度,讓學生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嚴于律己,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規范化的管理。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從校風校紀方面著手,通過學校的規章制度來規范學生的生活習慣和作風,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構建一個嚴明的校園紀律與多樣化的校園文化。在德育過程中,通過優秀的校園文化來熏陶學生,感染每一個在校學生,讓學生在校園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不斷規范自己的行為規范,提高道德品質。尤其是對待一些經常犯錯誤的學生,教師不要一直堅持學生最大的教育思想,應該做到“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嚴格按照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去執行,為學校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和聲譽,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二)加大中職學校對德育的重視程度
為了順利有效地開展德育,學校應該高度重視德育,加大力度開展德育教學課程,首先,教師應該端正學生對德育的學習態度,讓學生能夠意識到德育并不是一門專業技術課程,也不是學生職業生涯之前的崗前教育培訓,改變學生和家長對中職教育的就業思想觀,提升學生的內在涵養,正確地認識自我存在的價值。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中很多新鮮元素不斷涌現出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人才不但要具備精湛的專業技能,還應該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而良好的德育就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品格修養、團結意識和職業道德素質,讓學生認識到在工作中僅僅具備專業能力是完全不夠的,應該重視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所以,面對這樣的形式,各大中職學校應該重視學生德育的培養,增加人力、物力和財力。為了有效地開展德育,學校應該做出嚴格規定,每一個專業的學生都應該開展德育課程,嚴禁專業課程替代德育課程,保證學生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和培訓,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德育的魅力,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三)研究多種德育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興趣
在中職教育過程中,德育形式一直較為單一枯燥,這使得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不高,很多學生在課堂上不是說話就是呼呼大睡,教學效率不高。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的德育學習興趣,從而構建高效的德育課堂。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社會熱點新聞為題組織學生進行辯論,闡述自己的看法,讓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并在其中逐步提高德育認識,調動學生的德育學習熱情。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多媒體技術有效地融入課堂之中,利用具有趣味性的圖片、文字或者是視頻將德育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通過這樣有趣的教學形式使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受到沖擊,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經常參加一些公益活動,探望孤寡老人、關愛殘障人士等,從而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
總而言之,在中職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德育教學工作,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不斷培養學生的德育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文婿.培養中職學生創業能力的策略[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6):90-92.
[2]胡凡瑋.江西省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教育的策略分析[J].才智,2011(19):78-80.
[3]李升陽,朱褪友,曾驪.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之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0(S1):78-80.
作者:盧開君 單位:四川省宜賓市南溪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