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能力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讓學生具備極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主動適應環境、適應社會、適應未來工作崗位所需要的綜合職業能力,讓其在進入社會競爭之后,有同其他學歷的專業人士競爭的優勢。高職教育以實踐教學為依托,旨在培養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使學生不僅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讓他們掌握實踐操作的能力,這就決定了實踐教學在高職教學體系中所處的核心地位。高職院校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和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障和主要途徑就是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本文從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現實依據和理論基礎出發,分析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劣,從人才能力培養的角度提出了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職業能力培養
一、職業能力培養
(一)職業能力概述
完成職業活動所必須的,且能在過程中影響活動效率的一種個性心理特征就是職業能力,它也是在基本素質和心理特征共同作用下,使得職業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主要因素。職業能力一般是由創新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獲取與利用信息的能力等內容構成的。
(二)高職院校的職業能力培養
1.職業能力培養的方法:
(1)專業實踐活動對職業能力的培養:一定的實踐活動是對所學專業的更深理解,使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以后的職業能力也是很大的助益。
(2)自我決策能力對職業能力的培養: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性,能夠在遇到問題時很好的去進行處理和分析。
(3)社會實踐力對職業能力的培養:學校的所有學習都是在為學生進入社會打基礎和做準備,所以社會實踐是最終的目標,提升社會實踐力是對職業能力培養的最終升華。
2.高職院校學生能力構成:就動態的職業發展觀而言,職業能力由橫縱兩方面構成,使得它具有空間上的特性,比如整體性和開放性以及綜合性,然而細化來看,職業能力在縱向結構上表現為基本職業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其中綜合職業能力又稱為關鍵能力,而就橫向而言,專業能力和方法能力以及社會能力是主要的構成要素。
(三)職業能力培養的表現———以機電一體化的培養為例
1.機電一體化。
最初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是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結合后的一門技術,后來隨著計算機的興起和應用,機電一體化快速發展成為一門綜合性的系統技術,并有望向光機電一體化發展。機電一體化在高職院校人才學習中,表現為產品生產第一線的制造、安裝、運行以及管理的系統性應用,這就不僅要求具有理論知識,更要具備實踐動手能力。
2.機電一體化實踐能力培養的要求。
高職機電一體化的能力培養,不僅要注意它的發展方向,還要顧及到學生自身所具備的實踐能力,以及機電一體化所具備的專業性特征。因此,要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時間里,將以上能力加以完善和發展,就必須要有完整的體系和明確的方向,進行針對性的專業化教學[2]。
(四)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意義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飛速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已經從當初只是簡單的職業技能培養,走向學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進而對他們的要求也已經從單純的學業知識轉換到個人能力的提升[6]。所以,未來的發展趨勢要求學生對自己綜合能力的提升加大力度,這也要求學院在對學生培養時進行重點偏移。
二、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
(一)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現狀分析
沒有學歷優勢的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他們走向社會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本領,因此,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應以專業培養為主要核心目標,在對相關技能做出提升的同時,需要加強對職業能力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得他們的相關實踐活動和開拓性思維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不過,我國相當大一部分的高職院校是由中等專業學校或者成人高校轉型或發展而來,導致教學模式仍有以前的影子,沒有走出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的怪圈,依舊是重理論重講授,輕能力輕實踐的局面。主要不足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安排不合理。
教學安排對于理論教學課時和實踐教學課時的安排是有明確規定的,但因為高職院校的教學條件以及硬件設施的限制,使得很多的實踐安排并沒有得到有效實施,相關技能的實踐訓練時間明顯不足,學生沒有充分的技能訓練條件。
2.實踐教育體系沒有特色,職業教育體現性不強。
高職院校的實踐教育體系的模式大多還停留在,只注重于專業和基礎知識的培養的傳統模式。這樣的體系不僅不能體現出高職教育的職業教育特色,更加沒有實現高職院校職業能力的培養目標。這樣的現狀不僅沒有突破自身學歷的局限性,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阻礙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造成與職業能力培養的脫節。高職教育所培養出的人才大多是進入企業的生產第一線,所以,在學校學習中的實踐經驗積累是相當重要的環節[6]。
3.教學質量堪憂。
沒有相對完善的教學體系,造成很多方面的脫節,難以保證教學質量。高職院校的成績考核同本科院校一樣沿用傳統的書面形式,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實踐的考核,造成理論與實踐的不相符,出現了“抓理論棄實踐”的現象。還有就是,并沒有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實習機會,很多高職院校因為種種條件的制約,沒有成熟的實習制度,使得學生潦草應對,流于形式,偏離實踐教學初衷,不能很好的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沒有真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5]。
(二)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目標及指導思想
1.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目標。
(1)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注重職業能力培養,并突出實踐操作的重要性,做到實踐與理論的統一和結合,避免“重理論、輕實踐”狀況的出現,此外,加強課程的整理優化,做到理論課程和實踐教學的緊密聯系,強化教育效果,做到整體性和應用性以及綜合性的有效結合[5]。
(2)注重應用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依據崗位對人才知識儲備和職業技能的要求,構建新的實踐教學體系,做到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統一,在具備專業理論的同時,能夠滿足行業要求的實踐動手能力。就以電氣自動化專業來講,不僅要對相關的理論知識要有掌握,還必須要進行實際操作,不然所有的知識只停留于表面,沒有進行過實際操作,就永遠不可能知道實際操作中的變化,此外,相對而言,沒有進行過實踐的操作,理論知識也會更加的晦澀難懂。
2.實踐教學體系的指導思想。
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學校需要嚴格貫徹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各項要求,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要不斷地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以適應社會對于人才的需要,同時還需要將教學改革作為教學的關鍵之處,把著力點放在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上,此外還要提高師資力量,這對學生能力的提升是極大的助力。學校應不斷加強特色辦學的理念,逐漸在發展中深化教育體系的全面改革與完善[4]。
(三)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思路
1.強化實踐教學在教育體系中的比重。
注重實踐教學并不會對理論教學有太大沖擊,只是正視理論同實踐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緊密合作,使理論知識能更好的應用到實踐當中,也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更好的強化理論知識[3]。就應用電子技術專業電子電路測試與測繪課程而言,在進行電子元器件的實踐測試中,學生要掌握和利用電子測量儀器的外在特性,才能在實踐中更好地辨別,而設備的內部結構特點,則在實踐教學中將理論更好地融合[4]。
2.職業教育性在實踐教學體系中的地位。
教育教學是為了更好的就業,培養職業能力的形成是它的主要內容,而良好的知識儲備是來自于能力的支撐,這就要求教學的內容具有實用性,讓學生不只局限于書本知識的了解,還要接觸今后同職業生涯相關聯的相對實用性的知識和技能[3]。而就課程體系而言,首先要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以培養應用型以及復合型人才為前提,構劃學生知識能力儲備,去適應職業技術和崗位要求,進而去培養學生,并制定培養方案。其中,重點把握實踐教學環節,做到實踐同理論的最佳結合,進行合理優化配置。
3.進行校企合作,提供更大的實踐空間。
很多高職院校的實踐活動只限于學校的實訓基地,這樣的實踐經驗過于薄弱和勉強,應該在社會發展的潮流下,多利用社會資源,將實踐活動同企業的生產線結合起來,增強實習的多元化和強化性,加大實踐力度和強化實踐環境。此外,作為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教學活動,實踐教學的成果可以轉化為硬件設備的開發研究,在更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就業。
4.通過技能考核,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
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職位的要求不斷提高,而職業技術資格證書已經成為畢業生進入各行各業的首要前提以及必備條件,所以應該推行“多證書”制度,俗話說“技多不壓身”,證書競爭已經是很明顯的趨勢,高職院校可以在促進實踐教學的基礎上根據各專業崗位就業要求,相應的對技能考試科目進行培訓,提高學生的專業競爭力。國家級的考試相對于學校的考試而言,更具針對性和專業性,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的去接受崗位專業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1]。
參考文獻:
[1]楊亞琴,孫麗霞,徐曉琴.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3).
[2]宓茜.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探討[J].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4).
[3]劉亞珍.基于能力培養的高職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研究[J].職教論壇,2015,(11).
[4]王丹.基于實踐能力的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職教論壇,2014,(06).
[5]胡偉.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實踐探索[D].東北師范大學,2008.
[6]王媛.高職教育的實踐教學體系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08.
作者:郭娜 單位:河南工業和信息化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