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我國民族地區法制教育強化問題解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縱觀世界各個國家,我國屬于一個地廣人多的國家,由于廣闊的地域環境,使我國的法制教育的發展呈現出各個地區不平衡發展的態勢。我國在法制教育方面只注重于按圖索翼般地使用傳統單一的教育方式,而沒有充分結合民族地區法制教育的真實發展現狀就去實施所謂的法制教育,因此在忽視了民族地區法制教育的特殊要求的情況下盲目地實施教育,結果自然就是讓民族地區的法制教育停滯不前,筆者圍繞造成民族地區法制教育落后的主要因素以及使民族地區的法制教育得到有效強化的方法展開具體的分析,具體事宜如下。
一、我國民族地區法治教育的不足
我國要想實現依法治國的宏偉目標,每個公民都必須擁有較強的法律觀念與意識。但是由于我國地廣人多的特征,一些地區尤其以民族地區最為明顯,在他們那里公民缺乏法律知識,并且表現出淡薄的法制意識,從而造成了我國民族地區整體法制教育的滯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法律知識匱乏
一個地方整體的法律知識多少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進行評估,比如以2002年全國級別的司法考試為例,全國的平均通過率高達7%,但是對于廣西與云南兩個民族地區而言,卻只有4%的通過率,并且與北京司法考試的通過率12.2%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綜上所述,說明在我國民族地區整體缺乏法律知識。
(二)法律意識淡薄
相關學者在全面調查民族地區的法律意識之后發現,位于桂林西南部的民族地區里,將近50%的居民對憲法一點都不了解,而且一些偏遠民族地區的居民對于我國的依法治國建設了解甚少。當問到對我國的依法治國建設了解多少的時候,絕大部分人都用“不知道”與“不了解”回復,并且在調查“民告官”的社會熱點時,將近60%的居民都說出了“獲勝概率太小”的觀點。這無疑反映出民族地區人民極其淡薄的法制意識,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民族地區法制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三)法律工作者在民族地區法制建設中未能充分發揮作用
為了使西部更為迅速地發展起來,國家在約束方面對西部放寬了政策,并且使西部保留下來了不少法律方面的人才資源,司法系統人員越來越多,并且相應的學歷水平也逐漸提升,法制教育發展較快,同時后備的法律人才比較充裕??墒牵鞑康姆晒ぷ髡叩姆芍R依舊較為淡薄。由于國際以及國內市場激烈的競爭,無論是在金融、知識產權方面抑或是涉外的方面都需要高素質的法律人才,但是這往往就是西部民族地區所缺少的,比如我們熟悉的貴州省只存在17家知識產權中介部門,這樣的規模以及法律人才資源根本沒有能力去滿足貴州全省的知識產權申請額。在西部主要生活的居民為少數民族居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社會發展中,他們形成了自己地區的風俗習慣,絕大多數的風俗習慣都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他們一直遵循的就是自己的風俗習慣,而對于法律人才而言,他們只是在法律知識上有過硬的本領和較多的接觸,但是對于民族地區風俗習慣的了解和掌握卻很少,從而無法在適應民族地區的居民風俗習慣的條件下去宣傳和普及民族地區的法制教育,最終無法實現強化民族地區法制教育的目的。
二、強化民族地區法制教育的方法
綜上所述,說明我國民族地區的法制教育仍然不容樂觀,但是同時我們發現了如何加強民族地區法制教育的方法,筆者圍繞以下幾個方法來展開對于加強我國民族地區法制教育方法的論述。
(一)充分發揮出各民族院校法律教育資源的作用
1.提高民族地區法律專業生源的入學率
我們國家沒有充分利用民族特色來實施法制教育,那些顯著的民族特色沒有與法制教育的實施充分結合起來,特殊專業方面的法律人才資源十分匱乏,只有使民族地區法律專業生源的入學率實質性地提高,才能讓更多民族地區的人們接受更多法律知識的教育,從而有助于民族地區法制教育的普及。
2.運用民族語言對民族地區人員實施法學教育
如廣西等一些民族地區,由于長期的生活和作業,他們形成了一種自己的語言,絕大多數民族地區的人們對于漢語并不熟悉,不能夠很好地掌握漢語的使用方法,抑或是不能夠完全理解漢語的意義,這時候只有采用民族地區自己的語言形式進行法制教育,才能使他們更好地接受法制知識,培養自己的法制意識,最終達到強化民族地區法制教育的目的。
3.最大化發揮民族教師的作用
民族院校的教師隊伍比較整齊,他們長期投入到法制的研究工作之中,一大部分教師屬于本民族地區的人員,對于自己民族的風俗習慣有十足的把握,所以他們相較于一些外部的教師而言,更有能力去教好民族地區的法制知識,他們可以在充分認知民族地區的法制教育的基礎上,通過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從而使更多的民族地區的居民接受更多的法制教育,從而實現民族地區法制教育的強化。
(二)選擇合理的法制教育方式
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對于民族地區的居民而言,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借助電視這個渠道去了解更多的與法律相關聯的知識,在民族地區借助電視接受到法律知識的人數占總人數的85.92%,因此相較于其他方式而言,看電視屬于民族地區居民最愿意學習法律知識的渠道。所以,為了使更多的民族地區的居民學習到相關的法律知識,那么就務必想方設法地去通過各種各樣的辦法開設更多的電視媒體,使更多的居民接受相關的法律知識,最終使民族地區的法制教育得到進一步強化。
(三)正確處理民族地區的法俗文化
在廣闊的民族地區里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法俗文化,這類文化扎根于民族地區居民的心中,深深影響著民族地區的居民。截至目前,這些法俗文化中一部分還以規則的身份制約著民族地區人們的行為,所以在普及國家法制教育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結合本民族的法俗文化,在尊重民族地區原有法俗文化的基礎上進行法制教育。推行民族地區法制教育的時候,一定不能讓國家的法律與當地的風俗習慣發生沖突和碰撞,因為這樣不僅不能使民族地區的居民更好地接受法制教育,而且會引起他們對于國家法制的抵觸,從而增加了國家對于他們法制教育的普及難度。對于民族地區法俗文化之中那些相對不完善的地方,應當在與民族地區文化不發生沖突的情況下進行適度的更正和改進,從而使民族地區的法制知識更加完善與健全,最終實現民族地區法制教育的強化。
三、結語
無論是經濟和信息發達的沿海城市,抑或是生僻偏遠的山區,只要我們認真考察民族地區的法制教育的普及與發展情況,在充分把握的基礎上實施合理的教育方案,那么我多民族地區的法制教育一定會大規模地呈現出明顯改善的態勢,使民族地區的人們生活在一套法制健全的法制環境中,從而最大限度地使人民群眾的自身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與落實,最終全面推動我國法制教育的建設工作。
作者:林強 單位:四川省鹽亭縣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