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網絡教育資源與高等教育信息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高等教育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可以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我國的教育機構和高等學府要對目前我國教育網絡資源中存在的問題引起重視,充分利用科技信息化技術,引入電子商務中的有利因素,加快中文教育資源網站的建設,從而為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網絡教育資源;高等教育;信息化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普及,高等教育的信息化程度也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在高等教育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可以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將對我國高等甲魚的信息化健身進行闡述,對我國網絡教育資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加強網絡教育資源的利用對于高等教育的意義,希望對我國高等教育的信息化發展提供幫助。
1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概述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網絡的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世界范圍內也有著很高的知名度,是世界第三大的學術研究網。中國高等教育的文獻保障系統在我國的高等學府中有了廣泛的應用,國家對相關項目的投資也逐年加大。高等學府中的信息化人才建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一些軟件學院大量的吸收國內外的優質人才和教育資源,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
2我國網絡教育資源的現狀
我國網絡教育資源也得到了不錯的發展,在網絡上,可利用的教育資源越來越多,相關的網站建設越來越完善,通過一定的搜索技巧,可以在網上較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資源。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晰地認識到,現在我國的網絡教育資源的發展還有著一些問題。
2.1網絡教育資源的秩序化有待完善
目前,我國網絡教育資源機構整體比較混亂,在一些教育網站中,商業信息較多,對正常的教育信息獲取有所妨礙。隨著現在人們對教育資源需求程度的不斷加大,一些企業看到了其中所蘊藏的巨大商機,也紛紛投入到網絡教育資源的開發中。但由于專業水平有限,一些教育網站的開發比較混亂,教育資源經常出現重復和無序的狀態,一些垃圾信息和廣告信息頻繁出現,檢索機制不夠完善,這些都造成了目前網絡教育資源的無序化狀態[2]。
2.2教育信息的開發管理工作有待提高
我國高素質信息人才的缺口還比較大,從而造成目前我國網絡教育資源的開發和管理工作比較混亂,網絡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缺少統一的標準。
2.3網絡教育資源的基礎比較薄弱
我國網絡教育資源的基礎比較薄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網絡教育資源比較稀缺,在特定的時間內,由于受到一些技術條件的限制,教育資源的數量很難得到保證;②網絡教育資源的分布不夠均衡,具有一定的重復性,大部分的網絡教育資源信息主要集中在一些較大型的信息機構中,而人們從這些機構中獲取信息相對困難;③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程度有待加強,缺乏統一的專業信息人才培養標準。
3加強網絡教育資源的利用對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意義
網絡教育資源的完整性和較高的利用效率對于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加強網絡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工作:
3.1充分利用科技信息化技術
加強網絡教育資源建設要充分利用科技信息化技術。隨著網絡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為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供了越來越多的軟硬件條件。相關的教育部門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專一的教育信息搜索引擎,成立專業的教育網站的管理機構,從而加強專業教育網站的建設。
3.2引入電子商務中的有利因素
在教育資源的管理上可以引入電子商務的手段,例如可以在教育網站中加入網上訂閱、網上支付等方式;在資源的檢索方面,不僅要通過關鍵詞進行搜索,還要加入更細化更高級的搜索模式,可以通過作者、內容、時間等進行模糊搜索。通過電子商務中的一些手段還可以有效加強對知識版權的保護[3]。
3.3加快中文教育資源網站的建設
加快建設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資源網站對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幫助。中國特色的教育網站可以由權威的教育部門、高等學校聯合建設,可以由相關的商業公司進行開發也可以由個人進行建設。其中,由國家權威教育部門和高等學校建立的教育網站要確保其權威性、全面性和普及性,這一類的教育網站的宗旨主要是為了我國高等教育人才服務,是面向廣大群眾的具有豐富的教育資源的綜合類網站。通過網站的建設可以有效避免教育信息不均衡性的出現。而公司和個人建立的教育資源網站要注重資源的豐富性和管理的有序性,避免出現知識版權的糾紛。
4結束語
網絡教育資源的全面性、普及性對加快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的教育機構和高等學府要對目前我國教育網絡資源中存在的問題引起重視,充分利用科技信息化技術,引入電子商務中的有利因素,加快中文教育資源網站的建設,從而為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奇,秦進.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中教育資源的有效應用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5,09:48~49.
[2]高云,方志剛,樊增廣.高等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模式與教學形態演變[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08:18~21.
[3]文浩超.S市教育信息化建設項目研究[D].吉林大學,2015.
作者:姜楠 單位:內蒙古民族大學網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