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鋼琴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方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加強聽覺思維,養成批判性思維模式
鋼琴彈奏者需要有靈敏的聽覺,除此之外還要對作品有深入的理解,在把握其音樂要素的前提下通過聽覺進行樂曲的演奏。在傳統的授課過程中,教師一般只會對聽覺這一要素進行強調,但是卻不會給予針對性的訓練,因此很多學生在學了多年鋼琴之后卻不能根據聲音進行判斷,這種聽覺思維是十分缺乏重視和練習的。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教師教授課程的方式過于傳統之外,學生自己在進行練習時也缺少對聽覺思維鍛煉的重視,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聽覺思維,讓學生在平時練習的過程中多對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進行反思和強化,而教師也要通過課堂幫助學生進行聽覺思維的養成,如雙音、和弦的整體均衡性判斷;樂句均衡、流暢性表達判斷;單音音色判斷以及節奏準確性判斷等。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都可以進行相互之間的演奏練習,通過對比來進行聽覺思維的訓練。通過鋼琴演奏的基礎聽覺訓練后,隨教學的不同進程,應與音樂文本的分析思維、鋼琴彈奏技能的元認知能力的訓練形成一體化的交叉、綜合訓練的多維教學結構,進一步培養內心聽覺能力,學會對彈奏的清晰性、平衡性、層次性、整體性、風格性的判斷,注重學生音樂審美的聽覺思維養成教育。
二、理解音樂文本,訓練批判性思維方式
對鋼琴音樂文本的深入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音樂所蘊含的感情,從而在演繹的過程中達到最好的效果,因此文本的閱讀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大量的實驗表明,知識的增長具有兩種特點:批判性和非線性。開展音樂文本細讀訓練,教師要從學理上認識文本閱讀對于鋼琴教學的意義,要在培養學生閱讀的基本技能。閱讀的內化因素,還包括積極思考的習慣、主動求知的欲望和深入探究的意識等等能力上下功夫。首先,音樂專業的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多以技能的鍛煉和音樂知識的學習為主,而對音樂文本的閱讀則缺少針對性的訓練,因此很多學生都沒有養成閱讀音樂文本的習慣,閱讀文獻以及閱讀量的缺少嚴重限制著學生們的知識含量,對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負面的影響。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音樂文本閱讀的訓練來促進學生對音樂的學習,也可以設置適當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課程的學習,帶領學生從單純的彈奏層面上升到學科知識的學習層面,利用各種資源進行學術的討論和研究,幫助學生在進行知識的融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幫助學生建立正確學習方式和思維模式。
三、整體分解訓練,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
鋼琴中批判性思維的分析性主要指的是將事物在頭腦中進行整體分解,按照各自的特征進行劃分的一系列思維過程。這種品質的訓練和培養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訓練發現能力,只有擁有了發現的能力,才能找出問題、解決問題。一個學生如果有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就說明他具有創造性的思維模式。清晰性思維特點是分析性品質的前提,遇到問題要有條理、清楚明確的進行思考,通過對問題進行有層次的分析,準確的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層次的分析可以是從問題本質層面進行分析,也可以是從經驗層面進行分析,還可以是從邏輯層面進行分析。
四、全面品質分析,培養批判思維能力
鋼琴中批判性思維的全面性主要指的是將分解出來的各個部分按照一定的規律組合成為整體。全面性品質的培養主要是指由局部到整體的思維培養方式。學生要對局部的、不完整的片段進行整理,然后將其整合成整體的、全面的藝術作品,然后通過鋼琴進行演奏。演奏者在表演的過程當中,要注意每個細節的展現,例如在表演的過程中手腕的動作,雖然看戲細小但是卻折射著表演者的心理狀態,雖然這種心理屬于低級的感性表現,但是卻也影響著表演。手腕的動作體現了兩種心理,一種是規則心理,一種是準備心理,前者可以通過日常的模仿進行,而后者則是表演者的思維過程,這簡單的肢體動作反映的卻是一個從局部到整體的全面性思維的過程。
五、結語
綜上所述,批判性的思維模式是一個優秀鋼琴演奏者必備的思維品質,只有擁有了這樣的思維模式才能幫助學生從本質上提升表演的質量。批判性思維可以改變鋼琴演奏者傳統的思維模式,幫助其建立一種靈活的思維方式,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并且擁有相當的創造性,增強演奏者的思維活力,為今后的創作提供豐富的土壤環境。
作者:徐曉璐 單位: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