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演奏能力鋼琴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音樂是一種奇特的語言,對樂句的感覺有如廚師對食材搭配的選擇。本文通過長期觀察總結學生在演湊方面出現的問題,探索出解決學生演奏方面的技巧。只有充分認識鋼琴的彈奏和技巧,才能提高演奏能力,把鋼琴教學做得更好,進而取得教育培養的目標。
【關鍵詞】鋼琴教學;演奏能力;身體放松;歌唱性;
學習鋼琴是一個非常漫長而又艱苦的過程,我們必須持之以恒,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演奏者,演奏者要具備良好的演奏能力,學生首先要放松彈琴,放松是基礎,只有放松下來才達到了練琴的目的,其次歌唱性也很重要,歌唱性是靈魂,只有唱出來才能更準確的理解樂譜,做到這兩點后就該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樂感。音樂也是一樣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在課余多積累音樂知識了解不同的音樂風格作品,只有這樣慢慢的積累、領悟才可以提高演奏能力從而成為一個優秀的演奏者。
一、學生在演奏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
1.很多學生在練琴的時候身體總是很緊張,身體也會隨著手腕而僵硬,總認為手腕僵硬手指繃緊就會使彈奏的音符很有音色。反而會使自己往往才練了半個小時就腰酸背疼,這時候你就真的應該注意自己的彈琴姿勢和技巧是否正確了,有些學生談奏鳴曲的時候想要有那種激憤、斗志昂揚的感覺會不惜自己手疼使很大力用手指使勁“砸”琴。覺得這就是奏鳴曲想要詮釋給聽眾的音樂風格。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理解和感覺。
2.音樂的歌唱性很重要,有的學生練琴經常不動腦筋,就像是機器人彈奏,沒有情感沒有呼吸,連音樂的起伏都沒有。其實最主要的的問題就是在演奏的過程中沒有唱譜子,其實這種習慣你是有的只是沒有在談鋼琴的時候表現出來,開始上小學的時候每一個語文老師都會強調拿到一篇文章的時候想要知道這篇文章表達的是什么首先要瀏覽文章、出聲朗讀幾遍。
3.演奏時對于作品沒樂感,有人會懷疑樂感好不好和演奏能力沒有很大的關系,那我可以告訴大家音樂其實是一門聽覺藝術。要讓聽眾發自肺腑的為你鼓掌其實就和樂感有很大的聯系了,如果把好的演奏者或是優美的音樂比喻成一杯咖啡那么樂感就相當于最基礎的“咖啡豆”、那么顯而易見咖啡豆的品種和質量就是這杯咖啡的價值也就是鋼琴中演奏者的樂感。
二、學生在演奏方面應解決的問題
(一)身體是放松基礎
練琴時我們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放松彈奏上,放松彈奏不僅僅是音色好聽,你還會發現原來作曲家就想要表達這種感覺。放松彈奏是一個意識,這需要足夠的耐心去提醒學生要用自然的動作彈奏,并意識到彈奏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緊張會造成音樂上很大的差距。力度的控制和靈活性的練習對鋼琴演奏來說是很重要的。老師經常會對初學者強調手臂放松,讓手臂帶動手腕、這樣自然而然的手指就會彈奏出不錯的音色。只有這樣才可以在彈奏時不費余力,且聲音通透。
(二)音樂歌唱性是靈魂
學生唱譜與演奏相結合起來這種培養會最直接的提高學生的演奏能力,連許多鋼琴教育家都常在教育中提倡演奏要有歌唱意識。彈琴其實和說話,唱歌是一樣的,彈琴也有抑揚起伏和呼吸,它和寫文章是一樣的,寫文章是用標點符號來控制文章的呼吸,感嘆號是驚訝,問號的有疑問。彈鋼琴也是一樣,跳音一般表示很歡樂,琶音表示很舒緩線條很流暢,所以在拿到譜子時先唱一遍或邊談邊唱對演奏能力的提高很有幫助。音樂的旋律就是樂句經過引子——起句——推動——走向高潮——結束收尾,這是音樂的基本方式。“把這些樂句的結構表達清楚,和平時講話一樣有語調、語氣、呼吸。”就能賦予音樂生動性,使音樂像小溪流水一樣很有線條感。在彈奏時加上歌唱會讓你對樂譜有很大的理解,你會發現原來每個樂段和樂段的聯系都是這么的銜接準確,每個樂句和樂句之間的聯系都是這么美妙,我們對譜子的歌唱性就是對樂譜最基礎的了解,只有唱出來你的思維你的眼睛和手指才會更準確的感受到作曲家想要表達的精華。
(三)樂感的積累是升華
樂感的培養也非短時間就可達到,如果想提高演奏能力一定要有良好的樂感,這樣才會理解這首作品中想要給聽者傳遞怎樣的音樂感受,樂感的培養有很多,最簡單和快捷的方法就是在網上不斷地聽一流大師演奏時候的感覺和對于作品的處理、理解和演繹。熟能生巧,灌灌耳音慢慢的你就會形成大師一樣的模式,從而拿到作品就會有一種對音樂的感知和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樂感對于演奏者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培養,絕不是一天兩天便能擁有的,想要提升自己對音樂的感知那么在平時就要多聽、多想、多練,相信在這樣的一個思考下漸漸的就會很有對音樂的感覺,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演奏能力。
三、全面提高學生鋼琴演奏能力
(一)做好演奏前的充分準備,仔細研讀樂譜
老師要引導學生當拿到一個譜子首先應該仔細的瀏覽一遍,其實譜子和文章一樣是分層次分樂段的,我們首先得把一個完整地樂譜分段最好再找出一個小標題中心思想,能明確的知道每一小段都是表達怎樣的感情,應該用怎樣的手法彈奏。接下來就應該劃分每一小段的呼吸,看看樂段的指法、停頓、觸鍵、音階、琶音、八度、斷奏、連奏、雙音、大跳、手指的獨立練習。遇到音符很多很復雜的時候千萬不要慌,這時你只需要保持清晰地頭腦把他們一個個拆開練習。“琶音就要注意流暢性,怎樣使他彈得清晰又流暢。”雙音則要保持兩個音落鍵的同時性。這些都得花時間去練習,只有注意每一個細節才會使完整地作品細致,好聽。當這些都仔細研讀過后就可以在網上看看其他人彈奏這首作品的視頻,相互學習,看看他們是怎樣詮釋這首作品的,多看、多想、多聽會使你受益匪淺。當這些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好后就該是你唱奏彈奏這首曲子的時候,古人說、熟能生巧,當你把一個譜子熟悉到每個呼吸,每個音符的色彩都掌握的很到位,這時你才會懂這首曲子想要傳遞給你的信息和感覺。只有這樣一遍又一遍的熟悉、一遍又一遍的了解、一遍又一遍的修改體會才會使你的演奏能力逐漸提高。
(二)演奏中不可忽視的審美體驗——聽覺訓練
聽覺訓練很重要,每一個鋼琴老師都會說課余時間多聽聽好的音樂作品多灌灌耳音,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演奏能力還可以潛移默化的使你規范到這樣的范圍內。首先,可以運用科學的手段培養學生聽覺。在教學當中向學生傳授聽覺方法,讓學生明白要聽什么和怎么聽,比如音樂旋律的變更、節奏的變化方式等。其次,培養學生對比強弱的變化、分辨音符時值的長短。節奏感是學生演奏能力培養最基本的前提,如果掌握不好就會使音樂形象偏離。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經常性的聽一流鋼琴大師的演奏,并對其演奏方式進行深入研究,從“聽”當中儲蓄未來自身演奏過程中可能會運用到的技巧要領,并嘗試將掌握的技巧運用到鋼琴彈奏當中。
(三)幫助學生熟悉各種音樂風格
我們都知道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音樂風格,在不同的民族和種族他們的音樂表達也千差萬別。在拿到一首作品時我們首先得知道作曲家表達的是哪個時代的作品,然而這個作品在當時對作曲的人有怎樣的環境怎么樣的背景和作曲家的心里環境和想表達的音樂風格,只有知道這些最基礎的才能更進一步的詮釋出作品的風格和想法,才可以更好的演奏出那樣一種相近的感覺,只有對自己苛刻嚴謹才能提高自身的演奏能力。作為教師,不斷地讓學生更多的了解音樂的民族特征和時代背景,可以使他們在未來鋼琴演奏中吸收這些風格中的優秀元素,并在很多時候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只有不斷地積累、學習、運用才會把這些好的優秀的元素變成自己的。
(四)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
一個人是否成功和自身的心理素質有很大的關系,在你的身邊也許就有所謂的“黑馬”,他平時可能沒有你學的好,沒有你鋼琴彈得好,可是在考主修的時候人家就是全系第一而你可能被踢到了第十名,你沒有他學的好嗎?可能并不是,只是在考試的時候你心理素質較差在彈曲子的時候你打了個絆沒能順利的接下去。也許是因為緊張在彈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忘記了接下來的譜子。那匹所謂的“黑馬”也許真的在平時沒有你學的好,但是他在考試的時候調節了自身的心理,在心里覺得自己是最棒的為自己加油,那么這種自我的加油和激勵就是他超過你的原因。自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只有練琴練得更好練得流暢那么自然而然上臺就不會緊張反而很自信,提高自信心很簡單、自信心就是這么強大。他可以使優秀的人更加優秀,使自卑的人變的優秀。作為教師也一樣,不斷地表揚就可以使你的學生變成你所希望的那個樣子!然而大多數人都知道的一個提升自信心的方法,也許是最古老的方法,就是每天醒來對著鏡子對自己說今天的自己有進步了一點點,今天的自己又離成功進了一步,據調查這種心理暗示也很起作用!只有自己能信夠強大才會夠自信。
【參考文獻】
[1]趙小剛.鋼琴演奏與教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2]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7
[3]魏小凡.少兒鋼琴學習之路[M].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1998
作者:姜瑾文 單位:陜西寶雞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