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簡述改變課堂教學創新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關鍵詞〕政治;備課;教學目標;合作
新課程的理念要求教師更新觀念,更新知識,轉變角色,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在教學中尊重學生,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就需要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真正樹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并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尊重、相信學生主體,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一、在自主學習中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講課時,對學生的能力往往是不夠信任,總怕學生聽不懂。在講到某些重點、難點時,由于對學生潛力估計不足,所以教師講的多,而學生說的不多,更不要說自學了。有些學生在長期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下,自學能力已經被埋沒。
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才是讓學生成為課堂主宰者的真正解決之道。讓學生由“要我學”、“我要學”變成“我會學”、“輕松學”。學生在政治學習的過程中,同樣需要“凡事問個為什么”,學會提問。無論是書本上的材料,報紙上的時事,都可以作為學生提問的素材。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提問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的設計上以學生為主體
判斷一堂課的成功與否是以教師的教學目標是否合理恰當、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否達到目標要求為標準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應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標設計上,而要在教學目標設計上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就必須考慮通過一定的教學活動學生在能力、情感等方面可能出現的變化,為促使學生發生這些變化應該讓學生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做,這其實就是一個備課問題。
目前狀況下,多數老師的教案目標陳述的是“老師做些什么”,而不是“學生做些什么”,也就是只有教的方案,沒有學的方案,我認為這是需要改進的。教案與學案必須合一設計,但應以學生為主體,體現教學相長,“怎么學”應與“怎么教”放在一起同步設計。這種符合教學規律的立體化的教學方案應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1.知識要點要表解化,以表解的形式系統歸納梳理各節知識,以此作為文化素質的基石。2.以方法、思路作為主線,以問題和例題形式引導學生將各知識點串聯起來,構建知識框架和支撐。3.圍繞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訓練題,突出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提高是循序漸進、相輔相成的。4.教與學相互聯系,相互促進。點、線、面構建的立體,涵蓋全部知識的教學方法設計,抓住重點、難點的講練編排,使學生的學習生活充滿著鮮活和翔實的內容。這樣才能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同時提高綜合能力。
三、在師生交流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出現,更要在科學、和諧的教學活動中進行。目前的政治課教學中,我們教師仍然是在唱主角,在盡情地灌輸,即使讓學生講,也不能有與自己意見相左的東西,一派教師主體性的體現。這種教學方式的課堂里往往充滿著嚴肅的氛圍。要打破這種沉寂的氣氛,可以將活動在適當的時機引入課堂,這種方法既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空間,又能夠放手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
新課程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在課堂教學中我盡量為學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講到《可持續發展戰略》時,先組織學生學習我國水資源分布特點及受污染狀況的相關資料。然后將學生分成4個小組,確立一名負責人,引導學生調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況。通過調查,各組同學從不同角度搜集資料,確定主題,如,“河流的變遷”、“飲用水狀況調查”等,并進行討論、交流,每個小組都要完成一份調查報告,全體同學共享研究成果。對于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可以及時幫助學生解決。
新課程的改革和教學實踐告訴我們,以學生為主體是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進行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如果真正做到了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學會了學習,掌握了方法,課堂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只有充分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并著力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